古人常说:“勤快的妈妈,懒惰的儿女;勤快的儿女,懒惰的妈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在家里,什么家务都让妈妈做完了,那么孩子肯定不用自己再动手做了。相反,如果妈妈“懒惰”,孩子自己的事情从小就要自己动手去做,妈妈不代替。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养成了勤快的好习惯。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懒”妈妈,并非说真的要妈妈懒惰。妈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如果妈妈真的很懒惰,那么孩子也会模仿妈妈,变得懒散拖拉。我们说的“懒”妈妈,是希望妈妈假装懒一点,多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帮助孩子养成勤劳的习惯。
史娜今年9岁,在上舞蹈培训班,舞跳得很好。一次,史娜所在的学校要组建一个舞蹈队参加一个当地的比赛。结果那天史娜没有发挥好,没被选上。放学回来后,史娜就很委屈地告诉妈妈,想让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解释一下。因为以史娜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入选的。
但妈妈当晚就“懒”了一下,并没有给老师打电话,第二天早晨送史娜去上学时也没跟老师说。相反,妈妈告诉史娜:“这次活动你如果想去的话,就自己跟老师去解释去,不要什么都指望妈妈,知道吗?”
回来的路上妈妈想,如果晚上史娜还没去找老师,那自己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解释一下。结果晚上史娜兴高采烈地跑回来了,说自己已跟老师说了,老师又让她重新表演了一次,已经把她选上了。
通过这件事,妈妈觉得,孩子的事他们并非自己处理不了,平时就是懒惰、依赖大人。如果大人“懒”一点,他们反而就会变得勤快起来。
孩子天生是积极、勤快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到处尝试探索。当然,由于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做,所以容易出错。如果此时妈妈报以厉声呵斥“不准”、“不行”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能动……”等,孩子慢慢就学“乖”了,他会认为这样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再长大一点,孩子就渐渐变成该做的事情也懒得去做了。
所以,如果妈妈不想让孩子变得懒惰,想让他保持勤快、自信、积极进取,那么就要记往:自己“懒”一点,让孩子自己做各种尝试,只要不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利益的,就要多鼓励他,并提供机会让他大胆尝试。渐渐的,孩子也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也乐于帮忙的好习惯了。
完美妈妈课堂启示:
启示一: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平时,妈妈就应给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的意识,引导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自己铺床叠被,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洗手,等等。当孩子在学做这些事时,可先由妈妈来做示范,然后就让孩子在妈妈的指导下练习,指导孩子学会。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变得勤快,还能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能促进孩子独立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让孩子早日摆脱对大人的依赖,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
启示二: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
妈妈可以让孩子参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让孩子帮忙择菜、拖地、递东西等。在吃饭时,让孩子帮忙摆桌椅,收拾碗筷。当孩子稍大些时,可以让他们去到副食店买日用品等。
当孩子做这些事时,也会感到十分快乐和满足,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
启示三:鼓励孩子参加公益劳动
妈妈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公益劳动,比如植物、除草、扫雪等;也可以鼓励孩子帮助邻居或亲戚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些活动中,妈妈要对孩子采取信任的态度,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胜利完成,尽量不要干涉或禁止孩子的行为。孩子在妈妈的鼓励和信任下,也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好。
妈妈手记
通常来说,对孩子事事包办代替的“勤快妈妈”,只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依赖;而“懒惰”的妈妈,却能在鼓励和督促孩子自己做事时,帮助孩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所以,妈妈不妨“懒”一点,多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以及自己完成事情后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