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如同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因此,妈妈若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品德高尚的人,就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善良的品性。
孩子是否具有善良的品德,与从小所处的环境及所受的影响和教育密切相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当中,没有多少对品德概念的认识,他看到的都是周围人在某些事情上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更确切地说,妈妈的言行就是孩子言行的榜样,妈妈是否善良、是否有爱心,也决定着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与品德。孩子也会在妈妈的影响和引导下,成为或善良或具有爱心的人。如果妈妈自己都做不到,孩子自然也无从模仿,那么也会延迟或阻碍孩子这种良好品德的养成。
一天,刚上一年级的云哲和小朋友们在院子里踢球。其中有个小朋友起哄说:“谁能瞄准踢中王爷爷家屋檐下的燕子窝,谁就是英雄!”正玩得兴高采烈的云哲大喊了一声:“我!”随后一个飞脚……
“啪”的一声,两只雏燕随着云哲的球一起滚落到地上,痛苦地拍动着羽翼未丰的翅膀。这一幕正好被云哲的妈妈看到,她把云哲叫到一边,严肃地说:“如果有一天妈妈找不到你了,妈妈会怎么样?你又会怎样?”
“妈妈会很着急,我会害怕地哭。”云哲认真地说。
“那两只小燕子的妈妈找不到孩子,它们会不会很着急呢?”
“会。”云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低下了头。
妈妈接着对他说:“你看,那两只小燕子那么小就找不到妈妈了,还被你摔在地上,它们会不会很痛?”
“会。可是妈妈,那怎么办呢?”云哲也开始着急起来。
“你可以把它们再送回‘家’呀!”妈妈建议。
“可是,我够不到呀……”云哲抬头瞅着那高高的燕子窝。
“你可以请爸爸帮忙。”
在爸爸的帮助下,云哲终于又把小燕子送回了“家”。
善良的妈妈也会培养出善良的孩子。善心虽然无法看到,但妈妈可以通过善行来让孩子感知善心、理解善良的含义,从而学会与人为善,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能比爱与善良更重要了,这也是孩子将来立身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孩子的善良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妈妈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所以,妈妈一定要在孩子良好个性和品德塑造的关键时期,为孩子做好榜样,教育孩子学会善良、学会同情,学会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孩子的妈妈的指引下,也会成为一个充满善心和爱心的人。
完美妈妈课堂启示:
启示一:做个善良的妈妈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妈妈的榜样作用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妈妈的善良、有爱心,也是对孩子最好的行动教育,比任何说教和大道理都有效。所以,妈妈平时要经常与人为善,施惠与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孩子在妈妈的感召和影响下,也会变得善良、友爱、乐于助人。
启示二:表扬孩子善良的举动
孩子希望得到妈妈的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做的事得到了肯定和表扬,他也会继续这么做。因此,当孩子帮了别人一些小忙,或替别人着想时,妈妈要及时地表扬他的这一举动,让孩子明白:妈妈对他这种善良的举动很赏识,并鼓励孩子以后多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渐渐的,善良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一种品德。
启示三:激发孩子的保护欲望
要培养孩子的善心,妈妈可以通过一些事情激发孩子的保护欲望。比如,让孩子在家中饲养几只小动物,鼓励孩子照顾,让孩子在照顾小动物中去表达善良与爱。一个能将小动物作为朋友的孩子,心地肯定是善良的。而用心关照一个比自己还弱小的动物,也一定能激发出孩子的保护欲望,让孩子在对待其他事情时,也能发挥主动性和保护意识。
妈妈手记
妈妈若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从小重视培养他们“善良”的品性。孩子性格与品德的形成与养成,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妈妈的引导和榜样作用。所以,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妈妈首先要做个善良的人,然后才能引导孩子做善良的事,培养善良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