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3100000019

第19章 “美育”的误区

时至今日,蔡元培以其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倡导“兼容并蓄”的北大校长的身份,挟“美育代宗教说”的思想贯穿中国的教育界,绵延流长,不绝于目前。以至于当代的“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根源于此,更有甚者,有的当代的研究者居然将“一切教育归于美育”。

那么,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内容呢?“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空气会变的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

在这个可以看出,美育主要指的是不同艺术门类:

音乐、雕刻、图画、文学对人产生的熏陶作用:

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它可以达到如此的目的:

“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尔后自然地想见世界大同的景象:

“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业余艺术爱好者”的美好愿望和天真的逻辑。如果艺术可以消弭战争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解释希特勒的艺术趣味为什么没有唤醒他的良知,而且他惟独崇尚优雅的格调艺术,而将现代艺术斥之为是“令人堕落的艺术”,日本人对于艺术的热爱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工艺的精致与雅韵的禅致弥漫其中,甚至他们在侵华战争中掠夺的艺术品是不计其数的。

继而,蔡元培将这个逻辑发挥到极致:

“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怡适。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着,都一概泯灭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怡,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

沉浸于艺术之中,或许真的可以出现如“蔡元培式的幻觉”:我们试反躬自省,当读画吟诗、搜奇探幽之际,在心头每每感到一种莫可名言的怡适。这个幻觉的进一步伸展,就是如佛教中描述的顿悟境地:“即此境界,平日那种是非利害的念头,人我差别的执著,都一概泯灭了,心中只有一片光明,一片天机。”不过,接下来的街邻聊天式的生活喻指,似乎又有自我颠覆的意味:“这样我们还不怡性悦情么?心旷则神怡,心广则体胖,我们还不能养身么?人我之别、利害之念既已泯灭,我们还不能进德么?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么?”

关于美育的内涵,蔡元培如此界定为: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其实,蔡氏的美育即陶养感情的理论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来自于王国维:王国维的“美者,感情之理想”,“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以及美育:“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稍有些美学常识的人,便可以看出这是依据于文艺复兴之后古典主义的美学腔调,如康德的美的普遍性和超越性、美感的心理分析,同时参加了席勒的美育观点,并没有多少个人的发见。

为了强调美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将“军国民主义者”、“实利主义者”、“公民道德者”“譬人之身,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而其中将“美育”看作是凌驾于世界观之上的人的本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无迹象可求。”

在与宗教进行比较之后,他得出如此结论:

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

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

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由以上蔡元培关于美育的重要言论,可以看出其基本内涵以及如何替代宗教的基本逻辑线索:

(1)美育就是包含了古典艺术形态在内艺术教育。

(2)温柔、甜蜜是其艺术的基本趣味。

(3)从情感上享受人生的乐趣是其艺术的基本旨意。

(4)怡性悦情、心广则体胖、养身、进德是其艺术的功能。

(5)如此自然可以治国平天下。

(6)美育与其他教育相比是关乎其人生观的。

(7)美育的自由、进步、普及特点,注定了它可以替代宗教的强制、保守和有界。在这里,艺术的认识、教化、审美三大功能被蔡元培挥发的淋漓尽致,而尤其是将艺术由审美上升到道德,由道德进入宗教的层面之上。

其实,如果我们还原到蔡元培所处的半殖民、半封建的20世纪30年代,他以新兴资本主义的世界观来改造中国当时愚昧的封建主义世界观,以艺术美好代替宗教的阴暗,毫无疑问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不过,与其说是“进步”,倒不如说是一种低能的社会艺术化的乌托邦想象。

但是,如果将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比对于21世纪的社会场景与文化处境,则其中的谬差可以想见了。

即使是在蔡元培时代的国际性艺术发展的背景,也已经远远不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状态。这个时候现代主义已经波澜四起。而蔡元培所赏识的林风眠的艺术,也不过是后期印象派调和野兽派的产物。

其实,蔡元培美育思想和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最大局限性,在于当代社会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已经由当时80年前的初“艺术”期现代主义,走向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而有关艺术的美丑分辨,艺术的认识功能,也早已被历史急骤的快车所逾越。

因此,在当代应该是到了将美育的概念,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澄清的时候了。

(1)美育应该与德育教育相剖离:美育的泛道德化,或者将美育当成教育的境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美育的艺术教育所幻化的美妙图景,极易导致如此的线形逻辑:美好的艺术,熏陶出美好的心灵,建立起美好的道德品质。

而惟美的艺术只是一种古典文化氛围中的低级产物,它带来的只是感官上的愉悦而已,无关深刻的学养与精深的鉴别力。

同样,在当代教育中,德育被不恰当地放大,其结果导致对于新异事物的泛道德评判,这是因为道德的批判是没有尺度的,它可能只存在于判断者的情绪状态之中。

(2)美育应该是关乎所有人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其实,审美教育应该最直接面对视觉生存情景。毫无疑问,任何人无法脱离生存的视觉情景而成长。

在此意义上,任何公共空间中所布设的视觉情景,都是潜在的视觉教材与视觉样本。它直接影响到发育中的视觉给养的质量和相关的视觉评判力、观念判断力直至于艺术的判断力的培植方向与质量,这是值得反复考量的。

(3)应该将“美育”的提法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

有鉴于此,在相继剥离了古典的惟美趣味、浮泛的道德教育之后“美育”可以转换为“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因为如此以来,以提高“综合感官文化”判断力为原则的教育,自然可以超越传统的“真善美”模式,能够收容那些现代、后现代样式中的“假丑恶”了。

其实,“真善美”的认知模式就是典型的古典文化中的线形认知模式。将世界上复杂的事物完全二元对立地去看待。而且,这个模式携带着先天的泛道德逻辑。如此以来,现代、后现代那种复杂地表现世界的“感官文化”方式自然地被排斥掉。

(4)“综合感官文化教育”尤其是“视觉文化教育”恰恰是关乎人的“感官智慧”的培育。在人的所有感官接受的信息中,唯有视觉所感受的比例是最高的。而且也是强度最大的。因此,在“综合感官文化方式”之中,“视觉文化”是核心重要方式。而且,它具有对传统艺术门类所形成的壁垒,又具有当然的穿透力。

(5)“综合感官文化教育”中,以“视觉文化教育”为中轴,培育人的视觉方式中的社会分辨能力、社会反思能力、社会批判能力。同时自然地建构出具有现代体格教育学、学科学。

当代视觉艺术、视觉文化,已经囊括了包括声音、表演、塑造在内的各种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它也同时包含了这样的方面:

(1)视觉经验部分(抽象的\表现的\构建的图式的判断力)。

(2)视觉观念部分(在视觉史逻辑上对世界认知视角的传达的判断力)。

(3)视觉材质与空间部分(通过什么样的材质来构建的意识空间的判断力)。

(4)视觉社会学部分(以特定的视觉方式对于社会问题的诘问与批判的判断力)

同类推荐
  • 走进中南海

    走进中南海

    在写作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档资料、报刊材料和回忆录,吸收了党史、国史、民国史、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成果。内容包括:从西柏坡到香山、离开最后一个农村司令部、西柏坡群贤毕至、毛泽东绘制新中国蓝图等。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巴尔扎克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

    新文化运动还没有火热展开的时候,林纾、苏曼殊已经为中国现代文学播撒下浪漫的种子。做普罗米修斯似的英雄,还是做维特似的多愁善感的才子,这样的情感始终纠结在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派身上,无论是郁达夫、徐志摩,还是郭沫若、蒋光慈、萧军都没有摆脱这种心结。李欧梵先生出文入史,在本书中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化地图,同时轻松地出入翔实的文献之中,也呈现了几位作家个人生活的零珠碎玉。
  • 成长印迹

    成长印迹

    中学时代是美好的、七彩的、欢乐的,但也存在苦闷、寂寞与忧伤。在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中,有多少记忆曾经被珍藏,成为终身的最宝贵的梦境。而舒亦欣同学用写作的方式,释放着她的快乐、寂寞与忧伤,孕育着她的期盼、渴望与梦想,将这段难忘的时光予以记忆、珍藏。
  •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文选

    钱玄同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学家、国学大师,也是五四运动先驱。他一生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在音韵学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由编者精心选编了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及学术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使读者能够大致了解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字改革方面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文化学术意义。
热门推荐
  •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本书包罗万象,万灵俱存,人,妖,魔,鬼,灵,神兽,仙,鬼差,道士,都会在本书一一出现。在这分享一个小常识,人死了不一定会变成鬼魂,也许会变成灵魂,鬼魂归阴间,灵魂归冥界,两个阴司被忘川河隔开,各司其职。最早的是阴间,冥界是天界降下洪水涤荡人间时,死人太多了,阴间超负荷了,女娲娘娘就又建立了一个冥界。阴间自然还是阎罗王管,冥界就由酆都大帝管,他们分别掌管了枉死城和酆都城,详情会在书里说的。给自己加油!(*^ω^*)
  • 樱雨甜恋鸣奏曲

    樱雨甜恋鸣奏曲

    徐氏集团千金,徐苏苏,被父母逼到樱雨音乐学院,还好死党乔梦陪着。在这里,她将与恶魔校草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吏皖存牍

    吏皖存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耽于美色

    耽于美色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才六岁。娇小的身躯,墨色的长发,夜色的衣衫,漂亮的眼睛,如魔临世。那时,我便明白,我要他!可当他奄奄一息地躺在我面前我却无能为力时,那三分的兴起倾刻间,消失殆尽!
  • 限时约爱:傲娇boss宠妻无度

    限时约爱:傲娇boss宠妻无度

    夜寻音,魅幻家族夜家二小姐,从小受尽万般宠爱,性格属于各种矛盾的结合体,逗逼,深沉,单纯,猥琐……总之不是双面人,是多面人。东方宇,魅幻家族东方家家主,花心的外表下隐藏着鲜为人知的狠绝。作为一枚高颜值,高智商的天才美少女,她夜寻音居然沦落到要暗恋人家的地步,这世界又玄幻了!“欧巴,好帅!”某女冒星星眼,这颜值,这身材,这身高……简直好得不要不要的!男神,往这里看!幸福往往在一瞬间,幸福破灭亦是如此,她夜寻音在他眼里到底算什么?一个可有可无的替代品?正品回来,替代品又怎么还有留下的资格?他的冷漠,令她心寒,她的放弃,令他恐惧,到最后,他给她的会是无情的伤害,还是致命的独宠?
  • 仙道猎杀者

    仙道猎杀者

    世界顶级杀手--猎杀者:萧宸渝,因情而放下手中的兵刃,却遭遇情人的背叛而身负重伤!紧要关头,主角施展了七星陨落与敌人同归于尽!然而萧辰渝的灵魂却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神器,美女,玄法---且看主角如何逆转人生,傲视苍穹!
  • 复仇之娱乐天后归来

    复仇之娱乐天后归来

    想不想,从小白兔晋升大灰狼。想不想,从单纯变成有心机,想不想,不被暗算,来来来,我教你晋升。
  • 邪世王爷:刁蛮王妃不好宠

    邪世王爷:刁蛮王妃不好宠

    意外穿越又如何,在那个世界,爱的人还活着,我死而无憾,但我还有再活一次的机会,我会好好的报仇,曾经的:丑女+花痴+傻女=上官紫玥,现在不一样了:美女+冷艳+才女=上官紫玥。刁蛮霸道小女人,腹黑无良妖孽的王爷,两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剧情插叙:你敢说你爱我吗?某女问。当然,你爱我!某男回答。……某女无语恩,我听说男人喜欢卖萌怕老婆,男人喜欢卖萌易出轨,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男人卖萌不是男人是娘们。某女嘻嘻哈哈的说。哦?所以你承认我是你夫君了啊!某男面无表情的说。……没……没有……某女说话结巴了,尽管我们成亲了,但你没进我的洞房,而是在外面找女人,所以……
  • 红尘拾忆录

    红尘拾忆录

    明建文年间,一代武林噩梦重出江湖,辅英王,掀乱世,风云乍起,群雄逐鹿!江湖、庙堂、军旅……一场阴谋与往事交织而成的画卷,渐渐展开……
  • tfboys信仰不变

    tfboys信仰不变

    这本书依然是围绕tfboys写的,全新的剧情,这本我是绝对不会弃文的,希望大家喜欢。这是我的QQ号:3421483235,如果说写的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加我QQ跟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