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都极力地追逐名利,有的人孜孜以求,结果一败涂地,有的人坦然淡泊,结果反而一生顺利。面对这纷繁的世界,如何看穿名利,对于我们的人生非常重要。
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一个老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以来,有多少人能够逃得出这两方面的局限?“名”是精神领域的代表,“利”是物质领域的代表,人们生活无非是为这两个方面而已,所以,“自古以来,未有不好名者。”名声、荣誉以及随之而来的被人尊崇的荣耀,谁不希望拥有呢?“自古以来,亦未有不好利者”,因为“利”,可换取一切物质。
有名有利是件好事,但是最关键的是不能利欲熏心,如果满心都是名与利,那么结果只能落入名利的泥淖,只会自己毁了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多典型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古时候有多少人为考取功名苦读一生,又有多少人为保住功名钻营一生。和坤,乾隆身边的宠臣,为了功名一生都在算计别人,最后却把自己算计进了大牢,落了个贪官的臭名。
所以,孟子认为利是不能谈的,见利就会忘义,天下就乱了。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千里迢迢跑到敝国来,可能有什么计划使敝国获利吧?”孟子就一本正经地回答说:“大王何必讲‘利’,如果现在大王说怎样使自己的国家获利,你的官吏就要说怎样使自己的家族获利,你的老百姓更要说怎样使自己获利,上上下下都争起利来,国家就危险了。”
名利之心自古有之,很多人没有把持好,落得身败名裂,也有很多人很好地控制了自己,于是一生也便简单而顺利了很多。
名利只是身外之物,懂得了这点,就能做到淡泊名利,就能不为名利所累,就能坦然一生。
那些成就大业的人往往对名利看得很淡,他们在成功之后并不张扬,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谦虚的姿态,在他们眼里似乎那些美丽的光环只是昙花一现,于他们而言毫无关系。伟大的居里夫人就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居里夫妇在经过一番长期的艰辛实验之后,终于发现了镭,这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当时,世界各地纷纷来信希望了解提炼的方法,居里先生平静地说:“我们必须在两种决定中选择一种。一种是毫无保留地说明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炼方法在内。第二个选择是我们以镭的所有者和发明者自居,但是我们必须先取得提炼铀沥青矿技术的专利执照,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造镭业上应有的权利。”取得专利意味着他们可以获得巨额的金钱,从此拥有舒适的生活,这对他们原本的穷困是一种补贴。但是居里夫人听后却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这么做。如果这样做,就违背了我们原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初衷。”
想一想,做出一项发明需要付出多少汗水和血泪,需要经历多少艰辛和困难。为了这项发明他们付出了所有,甚至连自己的生命也差点丧失。但此时她轻而易举地放弃了这唾手可得的名利,如此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使人们都能感受到她不平凡的气度。
对待名利,居里夫人时常告诫孩子:“名利就像玩具一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她一生获得各种奖章16枚,各种荣誉头衔117个,自己却丝毫不以为意。她甚至把奖章当成孩子的玩具。
还有一个是人人皆知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对世界来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可是对大多数人所积极追求的名誉、富贵或奢华他却看得非常轻淡,也因此留下了无数的佳话。尽管是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却说,除了科学之外,没有哪一件事物可以使他过分喜爱,而且他也不过分讨厌哪一件事物。据说在一次旅行中,某艘船的船长为了优待爱因斯坦,特意让出全船最精美的房间等候他,爱因斯坦竟然严词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与他人并无差异,所以不愿意接受这种特别优待。这种虚怀若谷、坦然率真的人品,成为许多人诚心敬佩的对象。
身为唐朝宰相的李义琰其住所非常简陋,于是他的弟弟为他买了建房的木料。李义琰知道这件事后,对弟弟说:“让我担任国家的宰相,我已经感到非常惭愧,怎么可以再建造好的房舍,从而加速罪过和祸害的到来呢?”其弟说:“凡是担任地方丞、尉官职的,尚且扩建住宅房舍,叫你位居宰相,地位这么高,怎么可以住在这样狭小低下的宅舍中呢?”
李义琰回答:“人们希望中的事情很难完全实现,两件事物不可能同时光盛。已经处在显贵的官位,又要扩展自己的居室宅舍,如果不是有美好的品行,必然遭到祸害。”他最终没有答应建房。后来,木料也腐朽了,只好扔掉。房子虽然没盖成,但谦逊的美德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低位也稳固了,这正是放下名利,名利自至了。
清朝两江总督于成龙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他做了二十年官,却依然两袖清风。他的生活是名副其实的“不贪不占不巧取,戒奢戒骄戒招摇”。每次升迁离任时,只用坛子装些当地的泥土留作纪念,每日粗米旧衣,形如樵夫。而当时的官场现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使得他这个清官极为难得。他的品德为人所称颂,使当时江南一带一改奢靡之风,以至在其病逝20年后,康熙再下江南时,当地百姓仍念念不忘他的清廉之名。
大千世界,万般诱惑,什么都想要,会拖累你,“放下名利”,该放就放,是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它将使我们能在障眼的迷雾中辨明方向,勇往直前;将使我们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伸张正义,克敌制胜。“放下”,使人如同苍松翠柏,不怕乌云翻卷,不怕雨暴风狂,挺立世间,永不摧折。
名利之心人皆有之。有名利之心也是很正常的,但关键是要把握好尺度,懂得进行自我控制,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超出限度,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被名利所累,这样的人是毫无乐趣可言的。
顺应己心,放下名利,并不是把自己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听天由命,而是敢于正视现实、正视矛盾,时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尤其对于领导者来说,难免出现失误,千万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否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为现实毕竟是现实,既然不能超越现实,就应该勇敢地面对它,始终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这样才不会为名利所累,成为利欲熏心之徒。
当今社会激烈竞争,虽然可能激发人上进的意识,但毕竟也给人带来很大的压力。优胜劣汰的原则告诉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掉以轻心。但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养成顺应自然、泰然处之的处世之道。只有这样,才不会使你在遭受挫折时心态严重失衡,甚至还可以帮助你重建人生信念,鼓起奋斗的风帆,塑造新的自我。
如何使自己的看穿名利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键在于处事者本身。“仕途虽繁荣,要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中国古代的许多诗人、名士皆因仕途坎坷而隐居山林,或游览大江南北,遂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你能说他们不是由于官场失意,而借文章来倾吐胸中的烦闷吗?当然,也有很多人开始参悟禅宗,在禅语、禅味中寻求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因此说,只有看穿名利,名利才会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