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64400000004

第4章 师爱不言放弃

钟玉润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保障。”要热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平等地热爱每一位学生,给每位学生一份最真诚的师爱。

记得一个周五的早上,给我送作业的竟然不是科代表,而是他,当时我很奇怪,科代表向来很负责任,今天怎么是他来送作业呢?看着满脸笑容的他,我几乎忘记了两个月前那张沮丧、自卑的脸。他,就是我们班的小盛同学。

小盛是经过选拔考试才进入我班的。在他转班之前,我曾向原班的班主任了解过他的基本情况。据原班主任梁老师反映,他是个品行良好的孩子,但性格内向,成绩与接受能力一般。自从来到我班后,他的确不太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听课的状态也不理想,上课常常开小差、走神。为此,我很担心他在班里会感到孤独,特意安排了和他一起进来的原同班同学小轩做他的同桌。

一个星期后,他突然来找我,提出申请退出“升大”班,理由是感到压力大,学习进度跟不上,想回到原来的班级。他的话让我犹豫起来,根据他的成绩以及性格特点,要赶上班级水平确实有点难,他退出去就意味着我少了一份负担;但是他也是参加了“升大”选拔考试,并经过了层层选拔才进入我班的,这证明其内心还是有着强烈的求知愿望的。如果仅因眼前遇到的小小困难就同意他退出,使他曾经的大学梦夭折,岂不是很可惜?老师的职责告诉我,应该帮助这个学生实现他的大学梦,而不是顺水推舟同意他退出“升大”班。

为此,我和他交谈了整整一个晚上,我尝试去了解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经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后,我得知:他的确是想读“升大”班的,只是突然骤紧的学习生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看到别的同学都劲头十足,信心百倍,自己却越学越不懂,便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针对他的心理,我客观地分析了他的情况,并对他说:“困难确实是存在的,但并不是不能克服的,虽然和同学们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勤能补拙,如果愿意比别的同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相信差距是可以慢慢缩小的,最终一定能赶上其他同学!况且你是经过层层选拔才进入‘升大’班,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怎么能轻言放弃呢?其实老师还有同学都很愿意帮你一把……”通过一个晚上的沟通,他暂时打消了退出“升大”班的念头。

接下来的日子,在课堂当中我有意无意地在他身边稍作停留,了解他的听课情况;课后经常去留意他的学习动态,并鼓励他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到办公室找我;在重新调换座位时,又特意安排了几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坐在他旁边。也许他也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关爱,上课认真了,似乎开始慢慢找到奋斗的感觉了,成绩也有所提升。看到小盛的积极上进,我感到非常欣慰。相对于让一个优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让一个失去信心的孩子重新点燃学习的信心与激情显得更难能可贵。

“老师,因为我跑得快,第一节课上机,所以我帮科代表送作业过来,科代表说还有两个人没交。”小盛的声音把我从记忆中拉回到了眼前,我故作生气地说:“你回去让科代表督促他们赶快交上来,否则我要罚他们的。”迟疑了一下,他说:“老师,我能帮您去催那几个同学交吗?”他一向都很内向,这次的表现让我有些意外,他成绩不好,表现也不突出,同学能听他的吗?但转念一想:这也许正是我进一步与他沟通,帮助他提高的好机会。所以我答应并告诉他中午放学前要收上来送给我。他听了以后非常开心,带着满脸的喜悦离开了办公室。

中午时分,他抱着作业本自豪地对我说:“老师,收好了。给您!”看着欢喜的小盛,我才明白他潜意识里是很希望得到老师及全班同学的肯定与认可的,我不禁为自己的决定感到高兴:“你做得很好,以后你就做科代表的助理吧。同时也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成绩提上来,好吗?”他听了后坚定地点点头。

在接下来的时间,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我就会不断给他打气鼓励。经过几次考试,小盛的数学成绩一次比一次高,甚至连接几次成为优生,他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也变得更自信。在中段考中,小盛取得了数学132分、英语112分的好成绩,进入了班级前十名。

点评:真情化春雨,才能润物细无声。在我们伤心、失望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也许我们再多一点点耐心,再多做几次工作,再多找学生真诚地谈一次话,哪怕只是再多一个期待的眼神,我们就多拥有了一次取得教育成功的机会!让我们用永不放弃的师爱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

(黄法强)

同类推荐
  •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2版)》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知语文学家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我的日记选

    我的日记选

    从《我的日记选》的全部内容来看,成老师还是有这样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的。如“校长篇”的首则日记《我当校长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就谈到了她如何“抓领导班子建设的”,如何“抓教师队伍的提高”的,如何“抓管理制度的改革”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事实说话”,不能不令人佩服,令人瞩目。正因为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才收到省教育厅中教处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出席了全省模范校长会议,作了交流发言,而且被评为全省中学模范校长,可喜可贺。
  •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与环境、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沟通、控制等。
  • 拯救记忆

    拯救记忆

    怎样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著名教育专家林格继《自主学习——厌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癌症》出版获得强烈反响后,推出这本姊妹书。本书由程鸿勋等20位专家联袂推荐,解析记忆的历史与本质,抓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旨在让孩子告别死记硬背。
热门推荐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竞天

    竞天

    世界就是一个大型的竞技场。想自由,想洒脱,想随心所欲……这样的集迷茫与困惑于一身的浪荡子王斩意外到了这边竞天海域。是随波逐流?还是力破千重浪?质问自己,质问世界,王斩一直在努力追寻自己心中的答案。
  • 觅梦

    觅梦

    [花雨授权]隋络络暗恋了尹骕骦很多年,自然也知道他的梦想是要入伍从军。于是便几次三番加以阻挠,破坏他达成梦想的机遇。果然是被他怨恨了。可是她还不想放弃,一路追上,她要寻觅自己的梦想才行。该是使出杀手锏的时候了?
  • 红馆一哥

    红馆一哥

    我是夜店里最底层,受人欺负、凌辱、瞧不起的服务生,但自从那天我无意中撞见了女老板的……?从此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人、权力、金钱都随我驱使,包括女老板在内。
  • 达磨出身传灯传

    达磨出身传灯传

    《达磨出身传灯传》,又名《达摩传灯传》,神魔小说中佛教小说之一,根据《景德传灯录》、《续传灯录》等书编写而成,描述达摩一生成佛传道的故事。
  • 异界唯我是从

    异界唯我是从

    元气大陆,强者密布的巅峰时代。血雨天地,却因他的到来,变得更加的不平静。探索前途扑朔的强者之路,成就那不朽的传奇。
  • TFBOYS之深我十年

    TFBOYS之深我十年

    他们是TFBOYS,她古陌是世界首富的女儿,她来到来重庆,在这里和她小时候的两个朋友生活了下来,在这里发生了让她们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因为这样她们对他们有了爱恋,可是也有了恨,最后她们该何去何从?
  • 王源之笔尖泪珠

    王源之笔尖泪珠

    不知道怎么写....呵呵古古怪怪刚下班想你想你
  • 终极狂兵

    终极狂兵

    一个任务,三年自由!李石头为了寻找所谓“师父背叛军事联盟”的真相,从迪拜最高戒备的沙漠死狱离开,回到了华夏,来执行可以获取三年自由的高难度任务。没想到,刚一见到正主,就被震惊了!“看什么看?没见过老子这么水灵的妹子?”一个漂亮无比却又自称老子的小娘们儿叉着腰,居高临下的瞪着李石头。李石头明白,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太寂寞无趣了!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