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800000021

第21章 决战 (1)

“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他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哪一个西方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这是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格勒的一句著名的断言,在2006年却成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大决战的诱因。

2005年,国美和苏宁继续更加疯狂的扩张,仅仅国美一家就开了200多家店,是过去6年总和的1.5倍。2006年3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黄光裕开始表现出些许担忧:“如果大家按照去年的速度扩张下去,也许很快就会饱和了,因为可能大街上所有的门脸都快变成电器店了。”

此时,乔治?斯蒂格勒关于并购的断言及时地带给了黄光裕新的思路和勇气。黄光裕兴奋地宣称:“没有扩张,就没有大型企业。”2006年7月24日晚上19点30分,当黄光裕宣布以52.68亿港元收购永乐电器90%的股份时,无疑为整个行业带来一次强烈的地震。而清醒的业内人士意识到,此举宣告了家电连锁零售行业并购时代的轰然来临。

在收购永乐电器,及其后收购大中电器、三联商社等数役战中,黄光裕、张近东、张继升等人的性格特征暴露无遗。

当有人用“蛇吞象”来形容黄光裕对永乐的收购时,其实没有人明白,他当初的想象力和野心比这更狂野。在他最初的预想中,是包括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等数家巨头互相参股,从而打造一艘家电连锁零售巨型航空母舰,只是最后几方想法各异,张近东、张大中、汪建国等相继退出,仅剩黄光裕与陈晓志趣相投,最终走到了一起。

相比黄光裕的急进与霸气而言,张近东则显得低调沉稳得多。在国美收购永乐以后,张近东冷眼旁观,并且对记者宣称:“苏宁有并购的实力,但没有并购的欲望,我们只选择自身扩张的发展模式。”但张近东显然食言了。看到国美和永乐强强联合后,他开始按捺不住,积极谋划与大中电器的联姻。经过长达9个月的秘密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合并的意向,只待最后签字画押了。但黄光裕此时发动突然袭击,以高出苏宁电器20%的价格利诱张大中,这远远超过了张近东30亿的心理底价。张大中突然反悔,张近东功亏一篑,只得黯然离场。

而在收购三联商社一役中,黄光裕、张近东、张继升三方的较量,更是充满了鬼黠。在最初报名竞拍的四家企业中,根本没有国美和苏宁的名字。但一夜的时间,国美和苏宁却分别说服了参拍的两家企业,潜伏于2月14日的拍卖现场,都志在必得。当拍卖从每股2.48元起拍,一直疯狂追加到19.8元每股时,77号背后的张近东再一次犹豫了,最后把三联商社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又一次让给了11号背后的黄光裕。

至此,以国美为主导的,国美、苏宁、五星三足鼎立的行业新格局最终形成。经过短短二三年的并购,国美成为拥有1200家门店、18%市场份额的行业大哥;而排在行业第2位的苏宁拥有650家门店,只及国美门店数的一半,而百思买加上其并购的南京五星的门店总数则不及苏宁的50%。

在2004年笔者对张继升的一次采访中,他曾经感慨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是了!企业家没当好,学者也没做好!”想不到一语成谶。在张继升一个叫“交叉小径的花园”的个人网站上,他如此述说了自己的徬徨:“虽然成了企业家,但现实中,自己仍然游走于企业家和学者两条交叉小径之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已近花甲之年的张继升思归之心日盛,表示将来如果有了更好的继任者,将急流勇退,到大学去教教书,做一个学者。

也许,不久后在国美、苏宁和百思买之间爆发的行业大决战,将成为学者张继升最好的研究案例。

作为双方的主角,宗庆后和范易谋已经刀来剑往地进行了数个回合的争斗。娃哈哈和达能之所以险些陷入两败俱伤的死胡同,正是因为双方由利益的较量滑向了面子上的意气之争……

宗庆后VS范易谋:中国企业家和法国经理人的战争

持续了近一年的娃哈哈与达能的战争,终于在2008年初有了重大转机——1月15日,法国达能公司亚太区总裁范易谋宣布辞去合资公司董事长一职。

从2007年4月爆发不和以来,作为双方的主角,宗庆后和范易谋已经刀来剑往地进行了数个回合的争斗。娃哈哈和达能之所以险些陷入两败俱伤的死胡同,正是因为双方由利益的较量滑向了面子上的意气之争。

在商场上,不怕利益较量,就怕意气相争。利益之争,既有算计与争夺,又有度势与妥协;面子之争,则有可能因为双方意气用事、不计后果,最终落得同归于尽的结局。

范易谋的辞职,意味着双方的争斗已经从面子之争的死胡同,被拉回到利益之争的大道上。

在这条利益之争的大道上,个人、公司、经销商、消费者、国家等数方的利益将一起继续急驰、角逐。

孰胜孰败,现在还没有最终的答案。

脆弱的平衡被踢翻

在2005年7月之前,一切还是波澜不惊。

作为大股东的达能,一直对其与娃哈哈集团的合资公司采取了冷静和容忍的态度:把管理大权交给宗庆后,在坐享其成的同时,也对宗的小动作睁只眼闭只眼。

但脆弱的平衡和表面的平静,却被范易谋这个四十出头的法国年轻人执意踢翻。

曾担任过集团首席财务官的范易谋,于2005年7月1日被派往达能亚太区任总裁。与前任对宗庆后的“小动作”睁只眼闭只眼的容忍相比,范易谋屁股还未坐热,便悄悄展开对娃哈哈及对宗庆后本人的调查。

屁股还未坐热,范易谋便悄悄展开对娃哈哈非合资企业侵犯娃哈哈商标权的调查,以及对宗庆后的个人调查。调查发现,宗庆后从1994年就开始发展体外循环的非合资公司,当时已达40多家,总资产为56亿元,利润高达10.4亿元,竟然比合资公司业绩还高。另外,宗庆后本人还拥有多个离岸公司。

严谨而固执的范易谋认为,这些公司和合资公司存在竞争关系,损害了达能集团的利益,是“非法”的。毫无防备的宗庆后被范易谋的突击搞得措手不及,慌张间于2006年底草签了协议,同意将其控制的非合资企业51%股份出售给达能。

但同样固执和强硬的宗庆后,岂得容得下这口气?在他看来,1996年因为急于解决娃哈哈的身份问题,加之自己当时“外行”,签订了“不平等”的合作协议,让达能钻了空子,独占了娃哈哈的商标使用权。现在,对方不安心坐享其成,反而迫使他放弃使用自己一手创立的品牌,真是欺人太甚!

一气之下,宗庆后悍然撕毁约定,并于2007年4月将此事公之于众,指责达能刻意设下合资陷阱,企图强行并购娃哈哈。

在双方争斗初期,两人都是为了利益之战——范易谋秉持的是职业经理人的操守,认为宗庆后侵犯了自己公司的利益,于是不惜对宗庆后突然发难;而宗庆后自然不甘心自己的利益和娃哈哈集团公司的利益受损,为此不惜背水一战。

矛盾激发后,宗庆后和达能双方屡屡会见记者,纷纷述说自己的理由,痛斥对方的不当之处。双方迅速陷入了口水大战之中。

掀起“人民战争”狂澜

崇拜毛泽东、对其战略思想深有研究的宗庆后,自然对与“敌人”斗争的经验十分谙熟。

他一开始便为这场利益之争树起了“保护民族品牌”的大旗,于是一时众情汹涌,像健力宝之类的中国知名民族企业纷纷发信驰援,甚至有专家高声呐喊:“本民族品牌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

而宗庆后敢于贸然和达能对抗,除了范易谋的刺激以外,最主要的是他自恃拥有掌控渠道的力量。事情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

据知情人介绍,宗庆后是一个极富情商的企业家,和经销商亲如兄弟。每次在经销商大会上,宗庆后常常亲自给每一个到场的经销商敬酒,让经销商们感念不已。

对经销商,宗庆后不仅来“虚”的,更讲究实在的利益刺激。一名经销商曾经透露出他跟随宗庆后这几年销售收入呈现的魔术般的变化:2003年才36万元人民币,2004年马上跃升到了803万元人民币,2005年达到1600万元人民币,2006年更达到了2496万元人民币。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这种变化一点不夸张。

但跟随范易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首先,范易谋长什么样?经销商们不知道,因为从来没看见过他;其次,达能在接手乐百氏后,曾推出“苛刻”的市场策略:如果经销商第二年不做乐百氏,就不能拿到上一年的返利,而且还要分产品计算,且第二年只拿返利的7%抵扣。

跟着宗庆后大块吃肉,跟着范易谋小碗喝汤。娃哈哈经销商们岂愿重蹈乐百氏经销商们的覆辙?大家自然对宗庆后一呼百应,却一点都不卖达能的帐。

从第一回合的仓促应战,到第二回合掀起“人民战争”的狂澜,宗庆后聪明地把民族情感、公司利益、经销商利益和自己个人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大家自然一起“同仇敌忾”。

为了面子而战

其实,即使在舆论一边倒的时候,也有不少理智和冷静的专家指出:娃哈哈和达能之争,纯粹是市场范围内的合约之争,应该交由相关法律来解决,如果悍然煽动“义和团般的民族对抗情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有损中国的大国形象和法律尊严。

但在此阶断,范易谋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得理不饶人。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措施:对宗庆后发出30天最后通谍,要求其对非合资公司采取行动;发动大规模的法律诉讼,并把宗庆后个人及其妻女告上了法庭;准备对公司实施清洗政策,要求撤换娃哈哈合资公司300名经理人……这位44岁的法国年轻职业经理人甚至放言,要让那位63岁的中国老一辈企业家在诉讼中度过余生。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远交近攻——范雎

    远交近攻——范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远交近攻:范雎》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战国文臣谋士范雎的宦海一生。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还庄严于鄙俗,由油滑而堂皇。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勇猛,韩信将兵,张良运筹……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让人捧腹,让人感叹,再现了楚汉风云变幻的时代。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群雄逐鹿,捷足先登。是人力,还是天命?是人心所向,还是侥幸得手?本书正剖析着汉高祖刘邦由弱而强、由强转弱的经营转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刘邦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也可以检讨出刘邦走下坡的原因。
热门推荐
  • 百战为英

    百战为英

    是人是魔?是神是仙?魑魅魍魉?……我统统不管,我就是自己,这是我的世界……征战位面,扫除一切阻碍!!!
  • 我想余生有你

    我想余生有你

    “你好,请问你欠一个男朋友么?”“不好意思……不欠”“你欠一个酷酷的男朋友么?”[图片]“你欠一个夸你酷酷的女朋友么?”简洋就像风筝,喜欢天空,喜欢自由,而苏言就像放风筝的人,怕失去风筝就越攥越紧,直到线断了,风筝飞走了才渴望再遇到那已经飞走了的风筝……
  • 北京遇见洛杉矶

    北京遇见洛杉矶

    内容简介:一中年男穿越回90年代,白天为中国男,晚上进入到美国女明星的意识中。主角白天在中国只有一个意识,睡觉的时候却和在美国女性却可以两个灵魂并存。悠闲的改变新生活的故事。
  • 伤了泪微笑难寻

    伤了泪微笑难寻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

    我们都是农村的孩子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在苦人堆里长大,或许有很多人,特别是城里的孩子都没有体会过这种,人与人的隔膜,我是一个在意别人对自己有其他不好看法的人,但我的青春都是在有别人有色眼光里渡,想知道别人是怎么看我的吗?想知道你是否也精力过这些吗?快来一起分享人生吧,我写作并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我喜欢文学的表现。
  • 问仙情

    问仙情

    仙缘邂逅,爱恨缠绵。情殇之路,何以周全。除魔卫道,本非天命。天意弄我,我亦弄天。
  • 帝域纪

    帝域纪

    诞生与毁灭?神秘少年觉醒命运之轮再次转动,少年的命运将是如何?是跳出轮回还是在轮回中沉沦?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鬼差之帝妃妖孽

    地狱鬼差之帝妃妖孽

    她前世是被仙界鼎鼎有名的仙君栽种的一株白茶,他守护了她三千年终于等到她化形,却未料她第一眼见到的便是那掌控着十方妖域的王,一眼错爱,从此仙界的白茶堕落成妖,只为在他身边常伴左右。他曾问她:如果当初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我会不会爱上我?她点点头,所以他以自身修为向天道换来今世与她的相遇。前世今生,三个人的爱恋纠缠。今世他是否能够拥着自己所爱的女子笑看天下还是如前世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所爱的女子投入他人怀抱?
  • 幸而我有你

    幸而我有你

    她因家族败落远走美国,骄傲回归只为和他相遇,他们数次撒手却究竟情归何处。他害她恨她,却又自寻死路,他们互不珍惜,到头来郁郁不得,却说:从没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