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自成立以来,发展势头一直很好,但是,在它即将迎来自己的20岁生日之际,却陷入了亏损。新东方公布的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1580万美元。俞敏洪认为,这是过度扩张导致运营成本增加造成的。那么,新东方该如何走出亏损?
坎里那些事儿
新东方自1993年成立以来,发展势头一直良好。然而在2013年即将迎来20岁生日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亏损!2013年1月29日,新东方公布了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2012年9月~11月),净亏损1580万美元。
在过去几年中,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以及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深入,多个行业都陷入了发展低迷的状态,然而,英语培训行业却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次新东方陷入亏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长期关注教育产业的分析师李莹说,“新东方这次亏损,暴露出它管理上的一些问题,同时,今年整个英语培训行业可能会有从野蛮扩张到需要规范管理的趋势。”
李莹还说,“新东方内部是直接考核各地校长,校长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新开分校。高速扩张之下,问题开始显现。”新东方的扩张的确够快,新东方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5月,其已在全国49个城市设立了55所学校、7家产业机构、32家书店以及600多家学习中心,累计培训学员近1300万人。但“仅仅是过去的4个季度,新东方就开设了238家学习中心”。
俞敏洪也给出了相似的看法,“在过去的4个季度中,我们净增加教学中心超过200个,而在2011年11月30日之前的4个季度我们只增加了80个,这给我们的成本费用带来重大压力。”
其实,在2012年遭遇寒流的教育培训机构不止新东方一家。两家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中国教育集团和双威教育先后退市,而北京的一纸奥数禁令,也令学而思、学大、安博等相关企业大受影响,股价持续低迷。与此同时,与2011年VC、PE争相追捧教育培训行业相比,2012年发生在教育行业的融资事件寥寥无几。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桂帆在教育培训行业多年,他认为教育培训行业陷入这样的低迷状态,主要是投资人太重视短期效益,给企业造成巨大压力,进而盲目扩张导致的。
实际上,新东方在上市后曾多次表示压力很大,一度被“是要经济效益还是要教学质量”这一重大问题困扰着。根据陈向东的介绍,新东方投资者的预期是在收入增长25%左右的同时,希望运营利润率也能够有更好的增长,最好能够有高于25%的增长。因此,新东方不得不走上以品牌支撑扩张,以扩张支撑市盈率,以高市盈率强化品牌的道路。这次亏损可以说是多年隐患的集中爆发。
那么,在教育培训行业“降温”的当下,教育培训机构何去何从?俞敏洪将如何带领新东方走出亏损的困境?
俞敏洪的战术
对于过度扩张导致亏损的现状,新东方会如何调整战略?
裁员,同时关闭无利可图的教学中心
2013年2月3日,有消息称,为了在未来提高利润,未来新东方将关闭15~25个教学中心,4个月内还将裁员1000~1500人。这一消息已经得到新东方相关负责人的证实。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主要裁减的是行政人员,以北京教学中心为首。
这是新东方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对此,新东方的新闻发言人孔建龙解释称,其实这次和往年年终考核的裁员比例类似。根据新东方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估调整机制,每年各机构都会有5%~10%的员工考核结果为C。对于考核结果为C的人员,将降薪、调岗或解聘。
孔建龙还说,“目前新东方全国的行政支持人员有15000人左右,按照5%~10%的比例,就是800人~1500人。我们会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断对于员工尤其是行政支持人员进行有序精简和结构优化。”
裁员的同时,对于那些招生不满、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教学中心,新东方还将考虑关闭。
继续开拓学习中心
对新东方来说,线下教育是其传统优势。而且,在线下学习中心的开拓上,新东方无疑是做得最好的。到目前为止,新东方在全国共有720多家学习中心,行政办公教学总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左右。
陈向东曾透露:“其实像新东方这样的全国性机构,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进入中国所有的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所以我觉得未来新东方还有继续增加学习中心数量的空间,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更高效地管理,怎么样更好地运营,怎么有更多更好的变革的产品,怎么留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事实上,在收入和利润的平衡表上,新东方已经在向利润倾斜。如果扩张慢一点,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即使收入增长会放缓,但利润肯定是有保障的。
坎外真经
盲目扩张难盈利
新东方上市之后,一方面迫于投资人方面的压力,新东方需要不断提升业绩,另一方面,因为在上市之后融到上亿资金,为了让这上亿的资金有用武之地,新东方开始了快速的扩张之路。资料显示,在2012年,新东方国内新增教学中心238家,堪称“大跃进”式的扩张。有人说新东方陷入了恶性循环,越扩张越亏损,越亏损越扩张。
实际上,在2011年,学而思也曾因过度扩张陷入亏损。之后,学而思暂停扩张,开始把精力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上。还有成立于2006年的龙文教育,因为过速扩张,导致多家媒体曝光称龙文多所学校缺乏办学资质,面临诚信危机。
教育行业,口碑才是王牌
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因为教育需要有专业的团队去研究,不断研究出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员真正得到提升。俞敏洪当然知道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迫于投资人的压力,不得已走上了扩张之路。
实际上,教育不是规格化的产品,而是用户体验度较高的特殊长线商品,只有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打造出一流的教学质量,在学员中获得一流的口碑,才能维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教育行业,规模重要,价格也重要,但都不如口碑重要。可以说,口碑才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