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7500000020

第20章 独行侠有局限,新鲜人才何处寻?

最初,新东方只是俞敏洪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舞台,缺少了几分热闹,更多的是痛苦和无奈。随着学生人数的迅速增长,俞敏洪意识到,应该寻找更多优秀的老师加入新东方这个舞台中来。

但是,如何寻觅到人才呢?又如何留住人才?对于俞敏洪来说,后者要比前者难得多。新东方的事业正是蒸蒸日上,然而却不断有高层管理者出走,这些出走的人或加盟了其他的英语培训机构,或独立创业,几乎都成为了新东方的竞争对手。甚至昔日成就了新东方辉煌的“三驾马车”,也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如何留住所需人才都是难题。再加上教育产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一种海纳百川、个性鲜明的团队教育是这个企业的核心技术。当初新东方就是凭着这股人气打开市场的,如果现在人散了,“气”也就散了,事业也不可能做大了。而新东方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套真正留住人才的机制,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面对人才不断流失的局面,俞敏洪痛苦之中有无奈,他该如何尽最大努力降低新东方的损失呢?

离开北大开始创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俞敏洪都是处于一个“独行侠”的状态,培训班的大小事宜都是他一个人在处理,这让他觉得很是疲惫,希望有人来分担。同时,随着新东方的发展越来越快,教育培训市场也对新东方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新东方急需一批有着新思想的人才加入。何处觅人才呢?俞敏洪决定去美国找北大的同学们,但彼时的他,心里并没有把握。

坎里那些事儿

新东方自从1993年成立后,经历了一个相对艰难的起步阶段,之后一直发展很顺利,基本没有遇到业务上的困难。在这期间,培训班的大小事宜,主要是俞敏洪一个人在处理,可以说他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确实很累。同时,在决定放弃出国留学,专注于培训事业的开创之后,俞敏洪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能力和见识都是有限的,他很希望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把新东方的事业做大做强。

当时,国内也有大量的老师加入新东方,但这些人大多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也仅仅是从书面上得到的,因此并不深刻,而真正好的外语教学应该把中西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所以,俞敏洪特别希望有一些国外的人才加入新东方。彼时,新东方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对新东方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让俞敏洪更加感到人才的匮乏。

到了1995年,俞敏洪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银行账户,已经有二三十万人民币了。此时的俞敏洪,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美国旅游一下了。当时他主要是想去美国看看,看看这个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国度。同时,俞敏洪也抱着找一些同学回来加入新东方的想法,所以计划好了去拜访一些北大的同学。

俞敏洪首先飞到了加拿大,因为他急切地想要见到一个人,就是曾在北大团委任文化部部长的徐小平。徐小平是搞音乐出身的,他的梦想就是回中国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唱片公司。实际上他在1991年到1992年期间曾回国尝试了一番,但遗憾的是,最终血本无归。俞敏洪这次见到徐小平的时候,徐小平连一份正式的工作都没有,于是,俞敏洪就给他讲述国内近些年发生的变化,讲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机遇。在俞敏洪的“诱惑”之下,徐小平很快就动了回国的念头。但是,回国之后做什么呢?当时俞敏洪只知道徐小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至于回到新东方做什么并没有想清楚。

俞敏洪还飞往美国拜访了王强,彼时的王强已经是贝尔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工作稳定,收入也很高。在俞敏洪的印象里,王强一直是很强势的一个人,讲话都是说一不二,所以他认为王强选择回国的几率还是比较低的,要让他到新东方听自己的指挥,那更是难上加难。但俞敏洪知道,新东方需要王强这样的人才。

面对已经同意回国并加入新东方的徐小平,俞敏洪该用怎样的方式让人才发光发热?面对在美国功成名就的王强,俞敏洪又该如何说服他回国加入新东方呢?

俞敏洪的战术

新东方发展到这个阶段,迫切需要一些国外人才的加入,同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在俞敏洪的人际圈里,王强和徐小平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设计新东方的“徐小平模式”

徐小平回来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了移民潮,但国内当时还没有人专门做这一项目,而且,新东方的学生中有好多是要走加拿大移民路线,徐小平就决定专注做这一块。但俞敏洪觉得这样不太可行,认为这和新东方的业务联系得不够紧密。俞敏洪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做了两件事,把徐小平的特长和新东方的业务结合在一起。

第一件事情,免费对学生进行签证咨询。当时中国学生去美国,被拒签的比例很高,而徐小平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很强,所以俞敏洪就让他开发这一领域。于是,徐小平设计了一套美国签证咨询的流程和培训流程,在他那里咨询过的学生大多顺利通过了签证,一时间,新东方名声大噪。这意味着新东方在英语培训之外,又多了一个核心竞争力。

第二件事,尝试徐小平授课模式。因为徐小平是搞音乐的,而且创作了至少十几首留学生涯的歌曲,在俞敏洪的建议下,徐小平一边讲自己在国外的大学生活和打工经历,一边拿个吉他唱给学生听。结果,徐小平模式非常成功,第一场就来了1000人,到第二场,来了3000人。

在那之后,徐小平主要推行他的“人生设计”理念,可以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他也被年轻人称为“人生设计师”。

电话诱惑王强回国

俞敏洪在美国拜访王强的时候,对于回国加入新东方的事业,实际上王强已经有一些动心了。这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一次是在陪伴俞敏洪参观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他发现在这所美国的名牌大学里,凡是遇到的中国学生几乎都能一口喊出俞敏洪的名字。另外一次是在一个中国饭店,一位服务员走到他们身边,直接说了一声“俞老师,你好”。这两件小事让王强觉得,俞敏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面子的人了。而王强,他一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社会地位、有声望的人。

所以,在感受到俞敏洪的知名度后,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但他仍然在犹豫,为什么呢?一方面他贝尔实验室的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他打拼到这个地步也不容易。另一方面,当时的新东方尽管有着无限的未来,但毕竟还是一个未知数。

俞敏洪回国之后并没有放弃对王强的“诱惑”。他和徐小平一块喝酒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打电话给王强,他就对王强说:“我们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聊天。”王强就觉得疑惑:“你们怎么那么开心?”俞敏洪则回答说:“我们是在干自己的事情!”俞敏洪还给王强描述了一番新东方激动人心的大课堂,说着说着,王强就动心了。

不久后,王强提出了“美语思维”的概念,并且自己编制了教材。在教材得到俞敏洪和徐小平的认可之后,王强很快就回国了。

坎外真经

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

在王强和徐小平加入新东方之前,新东方的业务都集中在出国考试培训,这是由俞敏洪的个人能力决定的。俞敏洪在出国考试培训上的能力再强,新东方的业务发展也只能局限在这一领域,其规模也就受到了限制。

在王强和徐小平加入新东方之后,王强开拓了口语听说领域,徐小平开拓了移民咨询领域,这两个全新项目的开拓使得新东方的业务范围得到了扩展,这对新东方来说,比单纯的学生人数增加要有意义得多。这意味着新东方正在从一个单纯的出国考试培训机构,向一个综合性的英语教育服务机构转型。

“思”可以慎重,“行”一定要果断

已经是贝尔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的王强,在是否应该回国加入新东方的事情上,曾经很犹豫,在一个“不错的现在”和一个“未知的未来”之间,他一时难以抉择。但是,在一旦做出决定要回国之后,王强表现得异常果断和决绝。面对王强的辞职,贝尔实验室的人感到非常吃惊,他们觉得,哪有中国人到了这个地方还要辞职的呢?在了解到王强是要回国和朋友创业去时,贝尔实验室的人又说:“你能不能请三个月假,万一你回去事干完了,或者没干成还可以回来。”结果,王强当场就谢绝了,他觉得要回去创业就把一切后路给切断。

实际上,当时在王强的“美语思维”教材得到认可后,俞敏洪是对王强说:“你回来试一试吧”,但王强很果断,直接就去贝尔实验室辞职去了。

同类推荐
  • 给生活加点糖

    给生活加点糖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总?追求错误的东西。其实真正值得我们终生持有的东西很实在也很简单,那就是足以甜蜜我们一生的生活之糖!《给生活加点糖》告诉你怎么在充满痛苦的人生里给自己加点糖,让生活变得快乐多彩。
  •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家长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关注高考。近年来,关注孩子高考的家长日趋“超前”,在今年作者接待的咨询家长中,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的家长。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形成共识: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那么,填报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非常重要而我们又容易忽视的细节和技巧呢,书中自有志愿经。
  •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做个说话有心眼办事有心计的女人

    本书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结合女性实际情况,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从爱情、生活、家庭、职场等多个方面为女性揭示了造就幸福人生的全部秘密。只要女性朋友遵循书中简单有效的原则,认真领悟并不断实践,就一定可以成为会说话会做事的女人,从而处处逢源,魅力四射,大受欢迎!
  • 做最好的秘书

    做最好的秘书

    如今的秘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负责端茶倒水、抄抄写写的小人物,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他们是领导的左膀右臂、上下级沟通的桥梁纽带、公司和领导的门面与形象……身为秘书,如何快速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如何出色地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游刃有余?——这就是本书要探讨的问题。
  • 小老板的生意经:同行绝不告诉你的42个赚钱诀窍

    小老板的生意经:同行绝不告诉你的42个赚钱诀窍

    本书从众多小老板成功经营经验中提炼出来42个赚钱诀窍,摒弃枯燥的说理和说教,通过许多平凡真实的小老板成功案例来阐述赚钱的奇招妙计。
热门推荐
  • 如何教孩子才肯学

    如何教孩子才肯学

    本书通过一则则真实的故事告诉家长: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从7个方面指导家长具体应该怎样做。主要侧重的是方法的指导,任何一位家长都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教育子女的影子。
  •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

    书中大量列举了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种种坏习惯犹如蛀虫般腐蚀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提出了如何克服这些坏习惯的方法,为那些渴望获得有效信息的读者提供了翔实而实用的指导。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从而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成为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
  • 穿越之暖暖历险记

    穿越之暖暖历险记

    莫名其妙穿越到唐朝,遇到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就算了......居然还遇见了长得奇帅的太子,对于这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发生到了一个傻姑娘的身上了......到底该何去何从......
  • 长目电禅师语录

    长目电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一阿二三四事

    小一阿二三四事

    我是画画的,但是被漫画编辑要求写完很长剧本后,我觉得我还挺有写小说的天赋,所以自信心爆棚的要写小说了,日常类,脑洞比较大的作品~
  • 快穿之女配智商不在线

    快穿之女配智商不在线

    没有记忆,木容梓表示,没关系,记忆什么的,以后会有的,但记忆深处的那东西,却一直不安稳,无奈,她只好和快穿局签订契约。条款如下:①完成一定量的任务,就可恢复记忆。②若失败两个任务,则进行抹杀。③成为主神的妻子……当完成任务的木容梓再看契约时,exm,第三条,为什么当初她签订契约时没有……某系统:明明是你自己没看清楚,好吗?
  • 重生之振兴中华

    重生之振兴中华

    赵阳重生了,原本作为AMD公司的128位CPU的总设师,一想到祖国每一年有80%的芯片都需要进口时,当想起微软在中国的反盗版行动后,便立志改变这一切。于是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先后组建了软件帝国与芯片帝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成功后,又利用庞大的资金杀向传统重工业。且看赵阳是如何把世界上最强大的芯片企业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如何让微软离破产真的只有18个月之遥。美女跑车,情海生波,商战宦海,精彩尽在《重生之振兴中华》!
  • 杀手王妃好傲娇

    杀手王妃好傲娇

    一个冷酷的她,开启了一场不一样的生活旅行,惩庶姐,欺庶妹,斗姨娘。正春风得意,却落入他的情网。不想在她冷漠的面具下,也有耍赖,撒娇,可爱。他,千年不变的冰山脸,再遇到她之后便开始融化,给她无尽的宠爱,让她欺,任她玩,陪她疯,他是她坚强的后盾。总说,“你只负责闯祸就好,一切还有我”“我可以失去天下,却不能失去你。”
  • 鹿池春早

    鹿池春早

    她本是一只自由自在的红蜘蛛,在江湖上纵横,敛财八方。一道圣旨,嫁于无势的皇子,为了皇权下压的家人,她从此安于室内,相夫教子。原以为平静的日子,却起波澜是成为室内逐渐枯萎的藤蔓还是风雨中翱翔的雨燕?挣脱牢樊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那一直守候的温暖,迎接冰冷的归雁不会再放手,因为,你才是我的太阳。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