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42800000021

第21章 了解新生儿疾病

黄疸

症状表现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升高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现象。如用肉眼观察,成熟儿占50%左右、未成熟儿80%左右均有此症状;如测定血中胆红素浓度,则不论是未成熟儿还是成熟儿,出生后数天内均可发现胆红素浓度超过34μmol/L。

产生原因

新生儿黄疸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其中病理性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病情严重者可因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害即胆红素脑病。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发生黄疸。

应对方法

最近有一种最新的机器,称为“新生儿黄疸计”,可用来检查黄疸的程度。如果测量的值过高,便要进行抽血检查,以测量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如果含量超过标准,就要采用照光治疗。

新生儿黄疸计所作的检查

是使用像手电筒一样的灯,接触孩子的额头,孩子不会有任何的疼痛。医院会对所有新生儿进行黄疸检查,但也有些医院,只对疑似有黄疸症状的婴幼儿作检测。

进行照光治疗

会将孩子身上的衣服全部脱下,并为他戴上具有保护作用的眼罩,再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全身,以便分解沉淀在皮肤下的胆红素,使其溶解后排出体外,而让黄疸消退。一般照射的时间为6~8小时,但有些需要12小时,甚至更长。当要喂奶时,则会暂停照光治疗。刚出生的孩子,在医院接受照光治疗时,母亲可能会感到不安,但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太担心。

家庭护理

了解黄疸程度

1.观察皮肤,根据患儿皮肤黄染的部位和范围,估计血清胆红素,并判断其发展的速度。

2.光照疗法护理。

3.耐心喂养患儿,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护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严密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像体温、脉搏、呼吸及有无出血现象,尤其在蓝光照射时,应加强监测次数、注意保暖、确保体温稳定,及时发现呼吸变化并积极处理。

2.神经系统方面。主要观察患儿哭声、吸吮力和肌张力,从而判断有无核黄疸情况。

3.观察大小便情况。大小便次数、排量及性质,如存在胎粪延迟排出的状况,应予灌肠处理,促进大便及胆红素排出。

4.处理感染灶。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脐部是否有分泌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补液。合理安排补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速度,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可进入脑组织。

健康教育知识

1.家长要了解病情,取得婴幼儿的配合。

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作好产前咨询及预防性服药。

3.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4.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患儿身体情况很差时,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5.若为红细胞酶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同类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勿放樟脑丸,并注意药物的选用,以免诱发溶血。

具体还要看医院医生的诊断,家长应该重视这种黄疸的危害,尽早治疗,以免影响婴幼儿的正常发育和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新生儿窒息

症状表现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及娩出过程中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在生后1分钟内,迟迟不出现自主呼吸,但心跳仍存在。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病症,也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窒息的症状,可分为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两种:

1.轻度窒息表现为呼吸浅表而不规则或无呼吸,哭声轻或经刺激时才有哭声,皮肤青紫、患儿无力,但肌肉张力尚能保持,刺激反应较差,心率正常或稍慢,每分钟80~100次。

2.重度窒息表现为无呼吸,或偶尔有呼吸,皮肤呈苍白色或灰紫,肌肉极度松弛,肌体软弱,刺激无反应,心率为每分钟60次以下,甚至听不清心率。

3.如胎儿在子宫内缺氧,称宫内窘迫或宫内窒息,多半在母亲分娩前数天或数小时出现。开始时,母亲感到胎动增加,胎心加快,严重缺氧时胎动减少,胎心跳动减慢。

4.有时胎儿肛门括约肌松弛,在宫内排出胎粪,使羊水变混浊,当羊膜破水时会有混浊的羊水流出,有时甚至可流出胎粪。胎儿出生后一般不会啼哭,呼吸微弱,轻者全身青紫,重者全身苍白,肌肉松弛,这就是新生儿窒息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刻进行抢救。

产生原因

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的缺氧。母体与胎儿间血液气体交换障碍。分娩过程异常、呼吸道、心血管的先天畸形、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贫血、代谢及电解质的紊乱以及肺透明膜病、严重感染等,均可造成窒息。

应对方法

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应该是分秒必争,以减轻对各脏器的损伤。因此,儿科、产科及麻醉科应紧密配合,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尽量清除呼吸道黏液;增加通气,保证供氧;保证有足够的心搏出量;纠正酸中毒;注意保暖,以减少氧耗量。

1.轻度窒息。保暖,吸取口、鼻、咽喉部黏液和分泌物。轻拍足底或用手指沿脊椎上下摩擦,但不宜用力过度。一般用鼻导管和面罩供氧。人工通气给氧。注意纠正酸中毒,当pH<7.25时,可给5%碳酸氢钠溶液,一般3~5毫升/千克,用5%葡萄糖糖溶液按1:1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2.重度窒息。除保暖,吸取口、鼻分泌物外,如羊水和胎粪吸入,应进行气管插管吸取。吸引力应限制在9.81卡帕左右,否则可引起喉痉挛、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

家庭护理

护理应得当

因家长护理不当,健康的新生儿,有时也会突然脸色青紫,哭不出声,甚至呼吸受阻而发生窒息。这种现象往往使家长手足无措,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

独自睡觉

其实预防孩子窒息并不难,平时最好让孩子养成独自睡觉的习惯,不要含着奶头睡觉。如和妈妈睡在一个被窝里,晚上孩子饿了,妈妈还可以喂奶,但喂奶时,如果妈妈独自睡着后,充盈的乳房会堵住孩子的口鼻,枕头和棉被也会阻碍孩子的呼吸,从而造成窒息。

喂奶的姿势要正确

最好抱起喂,使头部略抬高,不致使奶溢入气管。奶瓶的橡皮奶头孔不宜过大,喂奶时奶瓶的倾斜度以吸不进空气为宜。喂完后应将孩子竖抱起,轻拍其背部,待孩子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并让孩子向右侧卧睡,以免溢奶时,乳液吸入气管。

缺氧、缺血性脑病

症状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由于围生期窒息、缺氧所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常见于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是围生期脑损伤的最重要原因。

症状大多在出生后3天内出现,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意识障碍。如过度兴奋、反应迟钝、嗜睡及昏迷等。

2.肌张力改变。早期肌张力可增加,后期及严重者肌张力减弱或松软。

3.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4.惊厥。中度以上通常有惊厥现象出现,常在出生后12~24小时出现,最迟72~96小时出现。可以是明显的肢体抽动或只是面部肌肉抽搐、吸吮动作异常、眼球凝视或出现呼吸暂停。

5.颅内压增高。通常在出生后4~12小时逐渐明显,严重病例在出生后即可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前囟隆起、张力增加。

6.脑干功能障碍。重症者出现瞳孔改变、眼球震颤和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等。

产生原因

主要是围生期窒息、缺氧所致。宫内窘迫和分娩过程中或出生时的窒息是主要的病因。脑部病变依窒息时间和缺氧缺血程度而定。

应对方法

本病的预防重于治疗。主要在于预防围产期窒息的发生,要不断提高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出生后窒息的孩子要及时进行复苏,以减少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的发生。

1.一般治疗。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维生素K15毫克/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2.重症监护。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瞳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家庭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气体交换的保障。因此,对于出生后的新生儿,应首先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

2.如果呼吸道有分泌物,用适宜的导管将其吸出,我们采用旋转式快速低压吸引,以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新生儿低血糖症

症状表现

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凡血糖低于2.2摩尔/升(40毫克/dl)的新生儿,不论足月儿或出生时低体重儿。其发病率在足月儿中占0.1%~0.3%,早产儿约占4.3%。

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时有的出现症状,有的无症状。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多汗、面色苍白、无力、哭声弱、喂养困难或有饥饿感、心动过速等,继而出现烦躁、震颤、眼球异常转动、阵发性青紫、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等。临床表现可能与脑的葡萄糖供应不足有关,低血糖时间越长,对脑的影响越大。

产生原因

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肝糖原储备不足,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也与糖原异生功能低下、胰高血糖素反应迟钝有关。新生儿患病时易发生缺氧、酸中毒、低体温和低血压,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并出现无氧代谢,加速糖的消耗,使血糖降低。

应对方法

1.对易发生低血糖的新生儿定时监测血糖,及早补充糖水或静脉补液,保证足够热量,并且注意保暖。

2.血糖低于2.5摩尔/升者,即使无症状,也应开始治疗。

3.对有症状者均应静脉滴注葡萄糖液,首先用10%~15%葡萄糖5~10毫升/千克,然后用10%葡萄糖,每日60~80毫升/千克,或以每分钟5毫升/千克的速度滴注葡萄糖液,维持血糖水平在2.2摩尔/升以上。以后改用5%葡萄糖液,并逐渐减量。

4.重症低血糖需快速输入葡萄糖,每分钟15~20毫克/千克,如无效可试用肾上腺皮脂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每日5毫克/千克,或口服泼尼松每日l毫克/千克,到症状消失24~48小时。也可肌肉注射胰高血糖素每日0.02~0.1毫克/千克,每4小时一次,以动用自身糖原。

家庭护理

及时哺乳是预防发生低血糖的重要一关。对足月儿来说,一般在出生后半小时即可哺乳,如乳汁不足需多吸吮,及时纠正并使其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对半乳糖血症宝宝,应停止给乳类食品,给不含乳糖饮食。对亮氨酸敏感的孩子,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对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的孩子,应限制蔗糖摄入。对有糖原代谢病的孩子,可坚持喂奶,以保证营养与能量。

新生儿破伤风

症状表现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疾病。

诊断本病较容易,在出生后7天内如遇有吮乳困难或肌张力(包括腹肌)增高,应考虑患本病的可能。潜伏期一般为4~12天,突然发病。牙关紧闭、苦笑面部、抽搐或窒息发作,再结合不洁的分娩史或脐部的感染表现,即可诊断本病。有少数早期病例无牙关紧闭,但下压下颌时,往往有反射性牙关紧闭。

产生原因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多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随粪便而进入土壤和尘埃,可随尘土飞扬,故传播较广。破伤风杆菌有有芽孢,芽孢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存在于土壤中数年仍有传染性,煮沸1小时,或在高压蒸气中5分钟;或在1%汞溶液中2~3小时;或在5%苯酚溶液中10~12小时;才能把它杀死。

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大多数是由于用老办法接生所致;也有的虽是新法接生,但由于接生时消毒不好,或由于严格未执行无菌操作,或由于出生后脐部感染,也可发病。

应对方法

1.单间隔离。加强护理,减少刺激,严防交叉感染。

2.伤口处理。要彻底清创,用3%过氧化氢或1:4000的高锰酸钾液体冲洗,或湿敷伤口,开放伤口,绝对禁止缝合。

3.破伤风抗毒血清的应用。TAT1~2万U肌注或静脉滴注,或5万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静滴。

4.必要时鞘内注射,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也可应用,免于皮试。

5.控制、解除肌肉强直性收缩。可用氯丙嗪或苯巴比妥钠,10%水合氯醛,安定,哌替啶等。抽搐严重时可用硫喷妥纳液体静注。

6.预防性气管切开。有呼吸困难时应用,切开后应加强护理,及时吸痰。

7.抗生素。可以服用头孢唑啉钠来治疗。

家庭护理

1.喂奶时要抱起患儿取倾斜位,并应注意观察面色、呼吸、吞咽情况,喂完后要抱片刻再取右侧卧位,观察10~15分钟,防止吐奶窒息。奶量和喂奶次数,可逐渐增加,直到恢复正常。

2.另外每日为患儿洗温水澡,用手按摩痉挛的肌肉既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使患儿舒适,又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少痉挛发作。同时多抱患儿,多抚摸患儿的皮肤,可满足其“皮肤饥饿感”,促进其身心恢复。

新生儿颅内出血

症状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

1.脑出血包括原发性小脑出血,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扩散至小脑,静脉出血性梗死,及产伤引起小脑撕裂4种类型。多见于胎龄小于32周、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或有立伤史的足月儿,严重者除一般神经系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脑干症状,如频繁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可在短时间内死亡,预后较差,尤其是早产。

2.颅内压增高、呼吸不规则、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按出血部位,可分为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混合型出血等。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随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多少不同而表现不一。一般来说在出生后2天内,小儿开始会出现烦躁不安、不吃奶、尖声哭叫、呕吐、抽筋、呼吸不规则、阵发性青紫、囟门饱满、双眼睁大,注视某一个方向。如果出血不止,小儿出现嗜睡、或昏迷、面色灰白、呼吸变慢或呼吸暂时停止、心率减慢,全身肌肉松软,可有肢体瘫痪。

产生原因

1.产伤型。胎儿头部受到挤压是产伤性颅内出血的重要原因,如胎头过大、产道过小、产道阻力过大、急产、胎位异常、高位钳产等,导致颅内血管撕裂、出血。多见于第一胎足月、体重较大的婴幼儿。

2.缺氧型。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导致缺氧性颅内出血,多见于早产儿。缺氧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溢,多为渗血或点状出血,出血量不大而出血范围较广且分散。

3.其他情况。新生儿的出血性疾病(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血小板减少等)及颅内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引起颅内出血。快速扩容、补液渗透压过高、机械通气时吸气峰压或呼气末正压过高等医源性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颅内出血的发生。

应对方法

1.加强护理。保持安静,减少移动,头中位或右侧卧位,头肩略垫高30度。保持患儿体温在35.5℃~36.5℃之间。出生时就有症状者,宜推迟喂奶和供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输入液量,每日50~60毫升/千克。

2.控制出血。可进行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3天。输新鲜血浆或全血,每日10~20毫克/千克。维生素C、酚磺乙胺或6-氨基己酸。

家庭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征的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囟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

2.合理运用氧气。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3.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鼻饲或吮奶喂养,保证热量供给。

4.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以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用远红外辐射床、暖箱或热水袋保暖。避免操作后新生儿包被松开。

5.准时用药确保疗效。到用药时间一定要按时用药,不能耽误。

新生儿肝炎

症状表现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指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以结合胆红素增高性黄疸,大便呈白陶土色,伴肝、脾大,以及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病预防关键是母孕期避免各种疾病感染及患肝炎,可使本病发病率下降。本病有向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的趋向,故应早诊断、早治疗。

1.生理性黄疸退后又再现,或一直持续不退。

2.起病缓慢、吐奶、厌食、体重不增、腹胀,大便色泽变淡黄,重者可变灰白色,尿色深黄。

3.肝脾肿大,呈中度肿大,以肝大为主。

4.常并发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症。

产生原因

本病多由母亲妊娠时宫内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等引起,由母亲直接传播给胎儿,母亲可不发病。

应对方法

1.加强营养,供给高维生素、高糖饮食。

2.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

3.激素。

4.护肝。

5.重型病例除上述治疗外可静脉使用护肝药,静滴肌甘、肝太乐、辅酶A等支援疗法,静脉输液,黄疸严重者加用中药利胆。

家庭护理

儿童病毒性肝炎,以甲型居多,乙型次之,丙肝与混合感染也有所见。由于儿童的脾胃功能、物质代谢功能均较弱,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但某些肝病儿童,尽管肝功能已正常,或者仅为乙肝病毒阳性携带者,但仍长期食欲不振、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反降,可以酌情选用以下饮食调养方:

1.绿豆粳米粥进行调养。有补脾和胃,清热解毒,保肝的功效。适宜于小儿肝炎恢复期治疗。

2.勤喂一些葡萄糖水,维生素C,每次5毫克日服三次,泼尼松激素一次2毫克日服二次,服中药利胆汤。

3.争取喂哺母乳,注意维持体温,避免着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经过耐心喂养和护理,需4~6周就会痊愈。

新生儿溶血病

症状表现

新生儿溶血性疾病包括同族免疫性溶血、红细胞先天性的缺陷(红细胞膜、红细胞酶和血红蛋白异常)以及红细胞免疫所引起的溶血。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

病情轻重取决于溶血的程度,溶血的轻重取决于进入胎儿抗体的多少。因此本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进展缓慢,全身影响状况小,重者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产生原因

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是由于母体存在与胎儿血型不兼容的血型抗体(1gG)引起。因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循环,当母体缺乏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抗原时,母体就会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则引起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发生于O型血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孩子。因为O型血孕妇中的抗A、抗B抗体IgG,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理论上母亲是A型血,胎儿B型或AB型血,或母亲是B型血,胎儿A型或AB型血也可能发病。

应对方法

1.提早分娩。孕期越长,孕母产生的抗体越多,对胎儿影响就越大故应提早分娩。但应尽量在胎肺成熟时分娩。

2.宫内换血。以此纠正胎儿贫血,但操作时应谨防感染和损伤胎儿及胎盘。

3.脐带处理。胎儿娩出时,应尽量减少脐血流入胎儿,避免更多致敏的红细胞和抗体损害新生儿。剪断脐带时,脐带残端宜留5~6厘米,滴上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保持湿润,以备换血。

家庭护理

1.遇Rh阴性未免疫女性第一胎娩出Rh阳性新生儿,72小时内一次肌注300μg以中和进入母体的D抗原,在羊膜腔穿刺或流产后也需要进行注射。

2.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可减少本病发生率。

3.轻型病例只需补充葡萄糖,不作特殊处理即能很快痊愈,重型病例在出生后及时治疗也能很快好转,成长后与正常儿无差别。

新生儿粉刺

症状表现

痤疮俗称“青春痘”,可以分为普通痤疮和新生儿痤疮。

多分布于双颊、额头,以粉刺、脓疱为主要表现,偶有痒感。大多可自然痊愈,部分患儿留有轻微凹陷性斑痕。

产生原因

与母体雄激素水平过高、局部皮脂分泌旺盛有关,并可能伴有多毛症。

家庭中有痤疮多发情况

1.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具有汗腺、皮脂腺发达或有痤疮斑痕者。

2.第二性征明显及毛发分布广而浓密。

3.伴有入眠障碍。

4.痤疮严重的病例多有家族史,父母年轻时亦有较重的痤疮皮肤病。

应对方法

1.一般治疗主要是注意面部清洁,用温水及温和的洁面乳洗脸,避免过度食用油腻性食物,饮食宜清淡,不要用手挤压粉刺。

2.局部及全身慎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用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和抗生素类。全身治疗可用抗生素和锌制剂等。新生儿痤疮6个月至2岁右可自行消退,通常不需特殊治疗,严重病例为预防瘢痕形成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家庭护理

1.防止挤捏,适当治疗。若发现孩子面部长有青春痘时千万不可用手去挤捏。可外用硫黄制剂,以促使皮脂分泌畅通。出现炎性脓疮时,点克林霉素痤疮水液,可减少脂酸形成,消除炎症。若感染严重,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2.注意孩子皮肤卫生。每天给孩子用温水洗脸,擦点孩子香皂,轻轻搓洗后冲净,用洁净柔软干毛巾吸干脸上的水。然后挤点乳液涂在脸上以滋润皮肤。

3.多让孩子喝白开水,不喂糖水或其他饮料,注意孩子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4.妈妈要注意膳食平衡,少给孩子吃糖果及甜食,不吃高脂肪及辛辣食物,多吃些新鲜蔬菜及水果,这样有利于增加乳汁的营养,孩子吃了这样的乳汁,有利康复。

调节母体的雄激素水平,注意新生儿的面部清洁。新生儿痤疮与母亲内分泌有关,一般6个月以后会好转,如果有炎症,还是要用药。平时用清水洗脸就可以,用药在局部涂抹。

脐肉芽肿

症状表现

脐肉芽肿是指断脐后脐孔创面受异物刺激(如爽身粉、血痂)或感染,在局部形成小的肉芽组织增生。

1.脐肉芽组织表面湿润。有少许黏液或黏液脓性渗出物。

2.脐部稍肿胀,中央有一直径0.2~0.5厘米肉芽组织增生,呈鲜红色球形,表面没有黏膜被覆,经常有脓和血性分泌物,弄脏衣裤,很长时间都不能痊愈。并可刺激周围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甚至引起糜烂。

产生原因

脐带脱落后,脐部遗留慢性感染创面,是脐带脱落后出现的一种组织增生,或因异物刺激(如用滑石粉等)而在脐内形成息肉样小肉芽肿,也可能是由于肠管与肚脐相连、黏膜鼓起导致的。

应对方法

脐肉芽肿非常容易引起感染,引发炎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脐部疾病。

用酒精一日数次清洁肉芽组织表面,愈后良好。顽固肉芽组织增生者,呈灰红色,表面有脓血性分泌物,可用硝酸银烧酌或搔刮局部。

但是肉芽长得比较大的话,就需要将肉芽整个先切掉。用线将肉芽根部系紧,由于血液流通被切断了,数日后肉芽就会自行脱落。之后,再用硝酸银溶液对患部进行消毒、处理,数日后就可以痊愈了。

家庭护理

1.护理脐带时,爸爸妈妈可以把尿纸布的前片放在孩子的肚脐下方的位置,就是说,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刺激或弄湿脐带的残余部分。当爸爸妈妈更换好孩子的尿纸布后,用干净的药棉来蘸酒精擦净脐带即可。孩子的脐带一定要自然脱落,爸爸妈妈不要心急用手指去拉、去挖,这样反倒容易造成感染。

2.当孩子的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此时可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此后,爸爸妈妈就要留心观察了,看包扎的纱布外面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继续用75%的酒精棉签,继续轻拭孩子的脐带根部就可以了。

脐炎

症状表现

胎儿出生以前,脐带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之路,出生后,在脐根部结扎,剪断。一般生后3~7天脐带残端脱落,因为脐带血管与新生儿血液相连,如果保护不好,会感染而发生脐炎,甚至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所以要精心护理。

1.脐带根部发红,或脱落后伤口不愈合,脐窝湿润、流水,这是脐带发炎的最早表现。以后脐周围皮肤发生红肿,脐窝有浆液脓性分泌物,带臭味,脐周皮肤红肿加重,或形成局部脓肿,败血症,病情危重会引起腹膜炎,并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不吃奶、精神不好、烦躁不安等。慢性脐炎时局形成脐部肉芽肿,为红色肿物突出、常常流黏性分泌物,很久都不能治愈。

2.脐带轻度发炎时,仅在脱落的创面有少量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出现脐部脓肿,并殃及大部分腹壁,同时可伴有发热、哭闹、呕吐、拒食等表现。

产生原因

新生儿的脐带残段,一般约在生后3~6天即干燥脱落,在此期间脐带受到污染及尿液浸渍,或接产时对脐带消毒不严,均可使脐带被细菌感染而发炎。

应对方法

1.初期,用青霉素80~160万单位、0.25%~0.5%普鲁卡因10~20毫升,在脐孔周围封闭;用5%碘酊擦脐部。

2.脐孔形成瘘管时,用消毒药液洗净其脓汁,涂注碘仿醚或碘酊。有脓肿时,须切开排脓。

3.脐带发生坏疽时,必须切除脐带残段,除去坏死组织,用消毒药液清洗后,再涂以碘仿醚或5%碘酊。

4.应用抗生素,防止全身性感染。

家庭护理

1.操作时注意保暖,室温在23℃~24℃,最好选择在29℃~31℃的辐射床上进行,避免脐部暴露在外的时间过长,一般在5~10分钟,操作前洗手,避免冷手直接刺激患儿皮肤。

2.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加强人们的卫生保健意见,脐部有污染应及时清洗消毒,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每次洗澡后用无菌干棉签把脐凹水吸干。重视脐部护理,一旦发现脐部有渗脓渗血,不能疏忽大意,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推荐
  •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

    《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是特别为期盼孩子成长、成功的家长准备的。不同于市面上同类型书籍的是,《读懂孩子的心:幼儿常见问题心理解析》摒弃了生涩、枯燥的教条,运用“孩子事例”、“心理分析”以及“专家支招”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年轻的父母们能够轻松地全面掌握孩子的心理,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心理,建立完美性格。
  •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超级好妈妈就这8招

    本书摒弃了传统的一味给孩子补充知识的做法,主要从孩子性格的形成、各种习惯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的塑造等方面,为年轻的妈妈提供多种教育孩子时的意见和方法。
  •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学习卷

    思考的辉光如银色闪电刺破黑暗,学习被笼罩上玫瑰色的花环。明天,后天,每一天.此刻,彼刻,每一刻,逝者如斯,惜时方能鼓起成功的风帆。一个字追上另一个字,一页书紧随另一页书,写满习惯又超出习惯。页页学习,不囿于学习。书中有书,三十位作家齐聚一堂;书中有法,条条建议助教子有方;书中有评,习惯之外寻文学天地,书中有言,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
  • 60招轻松教出好孩子

    60招轻松教出好孩子

    本书融合当前中西方最科学、最受欢迎的亲子教育理念,总结出“爱的教育”“素质教育”“赏识教育”“苦难教育”“养成教育”“生活教育”“榜样教育”7大教育观念,并从中提炼出60个教育妙招,案例丰富、实用科学,是父母们教出优秀孩子的实用指南。
  • 0~1岁育儿一本通

    0~1岁育儿一本通

    本套丛书共分两册:《40周孕产一本通》、《0~1岁育儿一本通》,均由富有育儿经验的科普作家编写。本分册介绍了产后产妇保健调养和宝宝喂养教育要诀。宝宝出生的第一年是决定一生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宝宝抵抗力低,表达差,感染和意外事故会频频发生。年轻父母缺乏育儿的知识和经验,面对孩子的一些异常反应,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本书详尽地告诉年轻父母们如何了解、观察、认识和正确处理0~1岁宝宝方方面面的问题,使宝宝在优良的护理、喂养、教育和防病治病的情况下茁壮成长。本书内容科学实用,阐述简明易懂,适合妇幼保健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庭成员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魔灵能

    魔灵能

    一个人的背后究竟有多少汗水,面对一切困难,只有热血面对,不卑不亢,勇敢向前。
  • 萌学园之云中墨晨

    萌学园之云中墨晨

    女扮男装的她来到萌学园,她的命运就此开始转动,萌骑士与她的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她能否渡过万难打败暗黑势力。
  • 我是害虫我怕谁

    我是害虫我怕谁

    拓拔觉得自己肯定是一个傻子。一个很彻底的,以为自己非常聪明,却是被所有人瞒着的傻子。拓拔不知道自己的那根神经,就那样坏掉了。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切本应该十分美好
  • 正尊

    正尊

    堕落成魔、从此只为成为魔中至尊。一步一步,从此天下为尊
  • DON JUAN

    DON JU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天恶皇

    霸天恶皇

    人道不公!!天道不公!!!我为恶人!!!!必称皇!!!!!再战!定叫他天地破,苍穹烂!!!
  • 凯玺源之我永远都爱着你

    凯玺源之我永远都爱着你

    本小说主要是讲三位女主和小三只都喜欢对方,但因为家庭与其他人的干扰,使得六个人的感情路途很曲折,最后……
  • 桃花咒之黑桃花

    桃花咒之黑桃花

    在别人看来几乎完美的女生宥利一出生右肩膀就带着一个黑色的桃花胎记,巫师说这是前世被人下了桃花咒,除非找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子才能解开这个桃花咒,否则将会被诅咒,宥利后来遇到了几个自称很爱她的男人,但她一直在苦恼谁才是真爱,到底谁能解开桃花咒。在找寻能解开桃花咒的道路上宥利经历了或搞笑或悲伤的故事。而宥利会是无缘无故的被诅咒吗,没想到这一诅咒的背后又隐藏了一个巨大秘密。
  • 心伐

    心伐

    强者之路也是问心之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一个少年如何在纷乱的世间抵挡诱惑坚守本心,一步步成长为改天换地的盖世英雄。
  • 只是局外人

    只是局外人

    我只是一个局外人,朋友、离开了我爱的人不爱我只能到处寻找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