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3300000032

第32章 全球货币战争 (2)

但日本超低利率带来了巨大的信用扩张。此外,日本政府为抑制日元升值,经常干预外汇市场,日本银行(日本中央银行)大量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日元供应量过度膨胀,房地产与股市开始形成泡沫。从1985年开始,日本房地产价格开始飞涨。1985~1990年,日本土地累积的资本收益高达1 420万亿日元。1990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为2 400万亿日元,而美国全国的土地资产额约为600万亿日。如果把日本卖掉,可以买4个美国。

1986年年初,日本股市的日经指数为13 000点,到1989年年底飙升到39 000点。1987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过了有百年历史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到1988年中期,前者已超过后者50%。在东京证券市场上排名第一的日本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市值竟超过西德证券市场所有股票的总市值。随着股票的持续上涨,使得日本企业通过股票和债券的融资成本非常低,企业通过大量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了巨额资金,这些资金在满足了企业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需要外,还有大量剩余资金。这些剩余资金一方面用于银行还款,其余的就是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由于企业融资渠道从银行转向证券市场,使得银行的优质上市公司贷款客户减少。同时,上市公司不断从证券市场融资来归还贷款,造成银行资金大量闲置,于是银行也将大量资金注入资本市场。

仅仅从经济与金融角度来看,当时的日本已经能够决定美国经济的生与死。1987年,日本的银行占世界所有跨国银行资产的35%。在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10家大银行中,有7家属于日本。在伦敦金融市场,日本的银行拥有所有非英镑贷款的36%。1988年日本对美国的证券投资金额为360亿美元,约占美国财政赤字的23%,美国个人储蓄总额的25%。如果日本大规模减持对美国的金融投资,则美国利率将急剧上升,美国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会暴跌,美国经济将再次陷入大萧条之中。

日本的第二次战败。

一旦日本全方位地拥有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美国退居二线是必然的结果。美国人自然不会将金融霸权白白转让给日本人,他们开始给日本金融体系播种下木马程序——“巴塞尔协议”。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BIS)下属的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正式发表“巴塞尔银行业务条例和监管委员会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与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该协议要求,凡是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必须将总资产中的自有资本比例维持在8%以上。

日本的银行几十年来一直抑制受到政府的严格保护,民众都非常信赖银行。因此,日本的银行自有资本的比例一向很低。不过日本的银行持有大量股票,由于当时股票市值很高,累积了高达2万亿日元的账外资产。主管日本财政、金融、税收的最高行政机关——日本大藏省要求美国同意将银行账外资产的45%认定为自有资本。美国十分欣喜地同意了这个建议。

如果没有高涨的股价,日本的银行是无论如何满足不了《巴塞尔协议》的规定的。一旦股市泡沫破裂,日本的金融机构就会大规模缩减日本国内和国际的贷款规模,日本资本也将从全球撤回。此外,由于股市与房地产高涨,日本企业筹资极为容易,成本也很低,平均利率仅为2%,而美国企业的筹资成本在5%~8%之间。只要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日本企业的竞争力随即就会丧失。

1989年秋,美国政府强烈批评日本股市由来已久的封闭交易和企业集团内部或同一行业内各企业相互持股的做法,要求日本企业改变相互持股的做法,并向日本提出具体要求:将日本的银行持股标准由5%降低到2%;取消综合商社不得持有制造业企业股份的限制;强化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的限制。在日本,企业间相互持有的股票一般都是长期持有,不会因股价涨跌而轻易抛出,因此,企业间相互持有的股票一般不上市流通。如果日本放弃企业相互持股这一做法,将使进入市场流通的股票急剧增加,股价会大幅下跌。1990年上半年,美国的这些要求频繁出现于日本各大主流媒体的醒目位置,这使日本投资者理解到美国不希望日本股市长期居高不下,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美国还对日本房地产泡沫指手画脚,挑动日本民众和媒体对高房价的不满。日本民众确实对价格飞涨的房产怨声载道,普通日本人根本无力承受这样的高房价。美国媒体在提高日本老百姓居住水平的口号下大肆攻击日本房地产市场,激起日本民众的共鸣,日本主流媒体也趁机大肆炒作相关新闻。

迫于美国和日本国内的压力,从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5次上调利率,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大幅削减贷款,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到1991年,日本商业银行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房地产的贷款。

盛宴终有散席时,日本股市与房产泡沫终于破裂了。1989年日本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后,在美国投机者尤其是一些对冲基金的操作下,日本股市大跌,跌幅达40%以上。紧跟其后,日本地价也开始剧烈下跌,跌幅超过46%。从1989年至1992年,日本股票的时价总额减少420万亿日元,土地等的评估额则减少了380万亿日元。合计800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的损失相当于国家财政的11.3%。

在房地产价格暴涨时代,银行放出了巨额的房地产贷款。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巨额房地产贷款成为坏账。1998年,日本全国银行坏账已达到237万亿日元的水平,约占日本GDP的一半。由于房价快速下跌,导致房产市价远低于在银行的房产抵押价值,许多日本人选择拒绝还款,把房屋所有权让给银行。这使银行大量的房产抵押贷款变成价格不断下跌的房地产实物。

随着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日本的银行账外资产的价值迅猛下跌,自有资本比例急剧下滑,很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到接近8%。美国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趁机不断下调日本金融企业的信用等级,从而提高日本金融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为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日本的银行只好大规模压缩贷款。许多企业因为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而陷入困境,从而使得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股票下跌使银行的账外资产不断减少,资本充足率同时下降,迫使银行进一步压缩贷款,最终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恶性循环。

日本政府为拯救经济,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施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张的财政政策。从1992年开始,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使日本国债急剧增长,截至2011年1月,日本政府债务与GDP比值达到204.2%,而美国、德国分别为98.5%、81.3%。按此趋势,日本国债2020年的发行量将首次超过日本国民的个人金融资产,连经常项目账户的盈余都将不复存在。

美国开始痛打落水狗了。1993~1995年,美国打着美日贸易不平衡的幌子,强迫日元继续升值。结果日元兑换美元从1993年年初的120∶1飙升到1995年80∶1。其实,美国是有意夸大美日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以此作为大棒敲打日本。日本1992年对美贸易顺差,以美元来计算比1985年增加了50%,达到440亿美元。但由于日元兑换美元从1985年的250∶1升值到1992年的100∶1,因此,日本1992年的贸易顺差只相当于1985年的176亿美元,日本贸易顺差其实不增反减。撇开货币,只看实物交易就能更清楚地看明白这一点。汽车在日本对美出口总额中占了1/4,是日本的出口支柱产业。日本汽车的对美出口数量从1986年和350万辆减少到1992年的180万辆。但以美元计算的汽车出口额1992年竟比1986年增加了近20%。

面对疲软的经济和坚挺的日元,日本大幅降低利率并大规模买进美元卖出日元。其实日本的货币政策早已丧失了独立性。由于利率过低,日本资金流向美国,主要仍投资于美国国债。而作为欧美国家利用日本流入的资本却大量并购日本公司。仅2001年,外资对日本企业的并购案超过150起,包括法国雷诺汽车收购日本日产汽车,美国福特收购日本马自达公司。这相当于,美国人拿日本的钱收购日本的公司。

实际上,汇率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问题。由于美元霸权,美国可以向其他国家无节制地以美元举债。美国外债又通过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转化为物质财富。而其他国家的财富以美元资产的形式积累的财富无非在美国人的掌控中。美国只需操纵美元汇率,先贬值后升值便可削弱债权国,甚至将债权国转化为债务国。比如1997年,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大量资金外逃到美国,当地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资产价格暴跌,美国企业却拿着从东南亚流出的资金廉价收购当地的企业。摩根士丹利公司中国香港总裁曾说过,当时东南亚一些价值2亿美元的公司只要花2 500万美元便能被美国公司收购。因此,贸易不平衡仅仅是美国的一个借口而已,而汇率操纵才是美国的大杀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日元长期升值,日本多数传统出口产业,如化工、五金、服装、机械等行业自1985年以来出口数量持续大幅度下降,不得不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

同类推荐
  • 决战世界元

    决战世界元

    在本轮金融危机强力催化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日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不容蹉跎的特大议题。本书深度剖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和不可持续性,论证创立超主权“世界元”为全球化时代货币发展必由之路,着重探讨美国和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划时代大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主权货币的现实条件下,作为“世界元”的初级阶段,作者倡议以超主权的“初级世界元”为国际通用支付手段,与各种主权货币并行不悖,相辅而行。
  •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本书针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全球化竞争环境和E时代的经营理念挑战,提炼出15个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理念。
  • 李彦宏的专注智慧

    李彦宏的专注智慧

    本书是著名企业家管理智慧系列之一。最著名的企业家管理思想永远是相关读者关注的焦点。本系列偏重以轻松的文笔、清晰生动的案例解读国内著名企业家的一种最为人所熟知的性格特质和管理智慧。李彦宏是国内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从归国创业至今十几年,仅仅创办了一个企业——百度。而百度也迥异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跟风扩展,一直专注于搜索引擎以及围绕搜索的用户需求,并通过本地化的创新在国内市场领先于同行巨头google。本书通过分析+案例+启示的体例,揭示了李彦宏如何抵抗住无数“赚快钱”的诱惑,专注做搜索,并将百度打造为明星互联网企业的专注智慧。
  •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中国策划经典案例:崔秀芝专辑

    思维方式是策划的源泉,一般是不传之秘,但这本书却合盘托出;案例文集是策划的经典,一般是难以求全,但这本书却涉及面广。她,获得过几乎所有中国策划的最高奖:1996年当选“中国十大策划人”,2000年获“博奥策划元勋奖”,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营销策划人”,2004年荣获“中国策划最高奖”(当前策划界唯一获奖者),2005年获“中国策划业12年杰出功勋奖”。她,就是本书作者崔秀芝。在本书中,作者精选了自己近30年策划的经典案例,揭示了策划的基本规律、核心理念、思想体系和最高境界。作品通过全国23位名家精准点评,使读者更准确、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策划的真谛。
  • 兼并美国

    兼并美国

    通过并购进军国际市场究竟是一个选项还是必经之路?国际并购比想象的更复杂还是更容易?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会有向成胜算?国际并购到底有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循?关于反并购策略,除了“毒丸”,还有多少是我们并不了解的?
热门推荐
  • 血祭宝典

    血祭宝典

    一瘸腿少年,心中充满仇恨,只为复仇而生,憎恨使他强大,经历数不清的折磨与苦难,从小封存情感。一心只求强者路,杀尽天下,脚踏大陆之巅。成长之路结识伙伴,做过错事,后悔终生,从此人生出现了转折……
  • 卡耐基写给魅力女人全集

    卡耐基写给魅力女人全集

    本书以戴尔·卡耐基的经典成功学著作为蓝本.从中提炼出高度有效的精华理论,并结合当代女性的生活现状,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详细阐述了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她们应该如何灵活运用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理论、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 嫡女药师:邪王的极品私宠

    嫡女药师:邪王的极品私宠

    她是天赋异禀的第一炼药师,却惨遭渣男贱女联手欺瞒害死,一朝重生,成为人见人笑的第一小废物。他是恶名招彰的恶魔黑帝,清冷孤绝,腹黑无耻,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他步步设套将她引诱,假装无意实则良苦用心。某日,他将她成功诱拐入怀,含羞道:“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
  • 妖不可言

    妖不可言

    修仙者,人有人道,妖有妖途,各行其道,方成自然。修仙虽苦,苦在难于上青天。化羽成仙者,那是凤毛麟角,修来修去还是修了个灰飞烟灭。只是世界总有那么些个例外,总有那么些个奇葩,你费尽苦心,她不过是举手之劳她是一个做花不过几百日,做人不过数日,真是无一精通,无一像样。不管是花,还是人都是初来乍到的雏儿。他是年龄不知几许,相貌倒是风流倜傥,举止倒是进退有度,道行倒是深不可测,做事倒是一丝不苟。不管是做出世的道长,还是做入世的男子,那都是一等一的角初来乍到的她,第一次遇见男道士。久经世故的他,倒也是第一次抓到花妖。而且这道士很帅,这花妖很美。死了有点遗憾,杀了有点可惜。不如圈养起来,也算功德一件
  •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天上地下神仙红包群

    一位普通的学生,在帮助一位女生与歹徒格斗,失血过多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他发现自己就像个没事人……并且,加入了一个红包群……各种奇幻的故事慢慢的开始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 亘古绝代木乃伊

    亘古绝代木乃伊

    上帝是公平的,当它为你关上一扇门,就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是吗?偏偏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偏偏这句话本身就是最虚伪的童话。即使高贵如构架金字塔的方砖,底层和顶端所呼吸的空气也是迥异的。公平的是理想,现实很骨感。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当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请你自己给自己打开一扇窗。一只又跳又痒痒的小木乃伊,打开了蛮荒这座世界的窗户,里面有波澜壮阔,有风云诡谲,有爱恨情仇,有人族崛起,有所有让你热血沸腾不能自己的画卷!
  • 绝世狼神

    绝世狼神

    想英雄救美,却不料是个骗局;意外死亡,却成为了狼。一朝崛起,势必要登上巅峰,要这苍生,皆臣服在我的脚下…………
  • 我看见了你灵魂的颜色

    我看见了你灵魂的颜色

    殒命的少年偶然间获得傲娇小仙女的容颜与法力穿越到了其所在的异世界。
  • 樱花树下永远吗

    樱花树下永远吗

    十岁时,稀在樱花树下遇见凡。六年后,依旧是那樱花树下,他们都没记起对方,也没发现他们名字中最后的一个字,就是当初留下的。就是因为没记起,才会导致后来别人的趁虚而入······他们到最后会不会记起对方呢?请期待《樱花树下永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