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68年九月
人物:窦武陈蕃曹节王甫
核心提示:汉建宁元年(168)九月,窦武、陈蕃等人预谋诛灭以曹节、王甫为首的宦官集团,不幸风声走漏,宦官们抢先一步,诡称陈蕃等人要废帝,受欺蒙的汉灵帝急忙下诏诛杀。事发当天,陈蕃即被捕杀。皇太后之父窦武亦在反抗无果后拔剑自刎。
汉桓帝能灭除飞扬跋扈的梁冀,全凭宦官单超等人的鼎力相助。事成后,桓帝论功行赏,将单超等人封侯。从此,宦官势力日盛,受到压制的大臣们心中愤懑,却又无可奈何。但双方之间的拉锯战在分出胜负之前,一直持续不息。
党锢之祸
汉桓帝时,受恩宠的宦官和他们手下的爪牙在朝廷内外肆意横行,以窦武、陈蕃为首的朝臣为汉室江山的延续,与他们进行殊死的抗争。窦武是桓帝的岳父,延熹八年(165)他的长女被册立为皇后,他则受封槐里侯。陈蕃,到桓帝时已官至太尉,对于宦官集团则恨之入骨。当时的读书人为褒扬他们敢于和宦官作斗争的勇气,称他们为“三君”(还有一位叫刘淑)。
延熹九年(166)发生的一起杀人事件,将宦官与朝臣的斗争推向白热化,并引发了汉朝历史上第一次“党锢之祸”。有个善于风角(占卜)术的人叫张成,因为和宦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提前得知了桓帝要进行大赦的消息,就让自己的儿子杀死了仇人。司隶李膺刚派人把张成的儿子抓起来,桓帝的大赦令就下来了。李膺属于窦武、陈蕃阵营里的人,审问中得知了事情原委,就不顾桓帝的大赦令将张成的儿子拉出去砍了。张成心里气不过,就去找平时与自己交好的宦官。得了信的宦官一看机会来了,就唆使张成一家向桓帝告状,说李膺等人结交太学,“共为部党,诽讪朝廷”,以图将李膺等人一网打尽。桓帝听后果然大怒,下旨缉拿李膺等所谓的“党人”。但接到缉拿“党人”公文的陈蕃却不肯执行,还去劝谏桓帝。但此时的桓帝早已受身边宦官的蛊惑,哪能听得进陈蕃的话,一怒之下罢了陈蕃的官,将李膺等200余名“党人”关进大牢。
大臣们一看桓帝受宦官的蒙蔽,罢免了陈蕃,还捕获了这么多“党人”,都噤若寒蝉。槐里侯窦武实在看不下去,就给桓帝上了一份奏章,说明李膺等人是忠良之士,“陛下所行不合天意,不宜称庆”。窦武还把印绶交给桓帝,以表不放李膺等人就不再为官的决心。桓帝见自己的岳父出面了,不好驳回,就放了李膺等人。同时,桓帝命令李膺等人全部归乡,“禁锢终身”,不得为官。
决战前夜
第二次党锢之祸
建宁二年(169)九月,宦官为斩除“党人”,发动了更为惨烈的一场浩劫,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侯览为人残暴,任意祸害百姓,督邮张俭看不下去,就给灵帝上书要求惩办侯览。侯览得知后,来了个恶人先告状,扣下张俭所写奏章,指使心腹朱并给朝廷写了奏章,诬告张俭联络同乡24人共为部党(党人),意图危害社稷。曹节拿到朱并的奏章,就去找灵帝,要灵帝下诏将天下“钩党”一网打尽。时年14岁的灵帝竟不知何谓“钩党”,就问曹节。曹节被弄得哭笑不得,答道:“钩党就是党人。他们试图篡夺皇位,危害社稷!”就这样,懵懵懂懂的灵帝依着曹节的意思下诏:要求各地官员全力缉拿“党人”,连带着许多读书人也一并被当成“党人”处理,处死、流放、囚禁者有1000多人。为斩草除根,曹节又让灵帝下了一道诏书:凡是“党人”及其父子、兄弟、门生人等,都“禁锢终身”,永不能为官。
党锢之祸不久,桓帝就死了,窦皇后也成了窦太后。因为桓帝没有子嗣,窦太后就和父亲窦武给刘家选接班人。选来选去,选中了只有12岁的刘宏,是为汉灵帝。灵帝年幼,摄政的职责自然落到了窦太后身上。窦太后任命他的父亲窦武做大将军,陈蕃做太傅,跟着桓帝时被罢免的一批“党人”又被召回朝中。一站稳脚跟,窦武、陈蕃等人就盘算着铲除宦官,因为宦官曹节、王甫等人还盘踞朝中,手握大权。
窦太后可是聪明之人,她为了稳住位子,一方面任由窦武重新启用“党人”,一方面又安抚宦官以防他们生事。宦官曹节、王甫等人从桓帝一死,就成了惊弓之鸟,生怕遭到算计。曹节、王甫等人见窦太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敌意,就顺着杆子往上爬,向灵帝的乳母赵娆等人频频示好。人总有爱听好话的天性,窦太后逐渐地就特别信任这些宦官。即使这样,宦官并没有放弃对付窦武、陈蕃等人的小动作,还时时关注他们的动态。毕竟寄人篱下的日子难熬,尤其是还要面对一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强劲对手。
建宁元年(168)五月的一天发生日食,陈蕃借此说事,力劝窦武下定决心铲除宦官。窦武觉得陈蕃说得有理,就去找自己的女儿窦太后:“自古以来宦官就是为皇帝家看门护院的,如今他们却执掌朝政,专为贪暴,不但百姓们看不下去,上天也难以容忍,最近发生的日食就是上天的警告!所以,只有铲除宦官,江山才能稳固。”窦武一番话,窦太后听后却不以为然:“汉朝从开国以来,就有宦官。即使要杀,也只能杀罪当诛的宦官,怎么能够全杀呢?”后陈蕃再提此事,窦太后未予理会。
殊死之斗
建宁元年(168)九月,窦武、陈蕃等人见一时难以得到窦太后的支持,又怕拖得太久夜长梦多,就决定采取行动铲除宦官。他们先用以敌制敌之法,找借口免了宦官黄门令魏彪的职,让同是宦官的山冰接替,以此唆使山冰告发宦官长乐尚书郑飒,郑飒被关进北寺狱,受不了严刑拷问,交代了曹节、王甫等人的罪行。窦武、陈蕃将罪状拿到手,就准备向窦太后请示,以图诛灭宦官。
不想,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宦官朱瑀在窦武回府后发现了窦武、陈蕃的奏章,除了曹节、王甫外,自己的名字也赫然在内,气得骂道:“专横放纵的宦官,当然该诛!像我这样规矩的人,何罪之有,也要被灭族!”随后,曹节、王甫等人就得了信,组织亲信人等歃血为盟,誓言要诛杀窦武、陈蕃。随后,他们在宫里大呼:“窦武、陈蕃等人想要上奏太后废掉皇帝,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曹节见到皇帝,附和道:“这是真真切切的事,请皇帝移驾!”说话间就拉起灵帝直往外奔。灵帝一看有人要废掉他,情急之下按着宦官的意思挥剑开路,将宫门关闭,并强迫尚书即刻起草诏书拜王甫为黄门令诛杀反逆。随之,王甫持节到北寺狱杀掉山冰,解出郑飒;接着,宦官们又杀了一个回马枪,胁迫窦太后交出了玉玺。同时,曹节等人派郑飒带人去抓窦武、陈蕃。
郑飒宣诏后想拿下窦武,不想窦武拒不受诏,还杀了使者。窦武快马加鞭来到北军军营,号令兵士:“曹节、王甫谋反,尽力诛杀者必有重赏!”兵士们一呼百应,与前来的宦官血拼。陈蕃闻知曹节等人已先发制人,率领随从80余人挥刀突入承明门,直奔尚书门,与王甫短兵相接,陈蕃喊了一句:“大将军忠心卫国,何来反意?真正要谋反的是你们这些宦官!”说着要拿王甫,却被对方制住。陈蕃被押到北寺狱,被乱刀杀死。
十常侍
东汉帝国,宦官中权势最大的当属中常侍,其俸禄虽然只是二千石,却是和皇帝最为贴近的人,主要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件,并代表皇帝对外发布诏书。依惯例,皇帝跟前的中常侍是四人。到了汉灵帝时,宦官势力膨胀到极点,中常侍也猛增到十二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高望、张恭、韩悝、宋典,被人们称为“十常侍”。他们把持朝政、封侯受赏,以致被糊涂的灵帝把他们比作父母:“张常侍(张让)是我父,赵常侍(赵忠)是我母。”
窦武这边,则遭遇中郎将张奂的剿杀。原来这张奂刚从西北边塞回师,曹节等人就假传诏书,令张奂攻打窦武。窦武所率之众当然不是训练有素的兵士的对手,很快就被剿杀殆尽。窦武不愿受辱,拔剑自刎!曹节见窦武已死,马上割下他的首级挂在大街上示众。窦家大小人等全被捕杀,李膺等一干“党人”亦未能幸免。
曹节因“护驾”有功,被封为育阳侯,其他宦官也各有封赏。一时之间,小人得志,国家蒙难。灵帝也变成了十足的傀儡,任由宦官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