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000000006

第6章 临大节而不可夺

52.临大节而不可夺

“原典”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春秋《论语·泰伯》)

“注译”托:托付;六尺之孤:这里指未成年而登基的君主;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国家的命运;与:通“欤”,语气词,表示疑问。全句译意为: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国君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而能保持自己的节操,这种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品读”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很崇尚气节和信义,他们都以忠贞坚毅的气节和信念作为人生的重要基点。曾子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赞颂了“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君子。在中国历史上,托孤寄命的仁人志士令人仰慕!三国时的刘备在临终前把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忠贞不二、殚精竭虑地辅佐刘禅,稳定西蜀的江山。《古文观止》的《后出师表》这样赞颂诸葛亮:“……伸讨贼之义,尽托孤之责,以教万世之为人臣者。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之言,凛然与日月争光。”

53.浩然之气

“原典”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战国《孟子·公孙丑上》)

“注译”浩然:朱熹注:“盛大流行之貌。”全句译意为:我善于涵养我的浩然正气。

“品读”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真理和理想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决不苟且偷生。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通过修炼、培养,摒弃各种物欲的诱惑,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其“舍生取义”,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南宋的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被俘,大义凛然地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他在狱中以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为激励,写下了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正气歌》。现代的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面对国民党的暗杀,拍案而起;夏明翰面对屠刀,慷慨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54.丹心照汗青

“原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译”汗青:用竹简记事,竹简必须烘烤去汗(水),故曰汗青,也特指史册。全句译意为:自古以来人总免不了一死,应当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

“品读”南宋末年的文天祥自幼就仰慕死后谥“忠”的乡贤欧阳修,立志要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宋末祥兴元年八月,文天祥被元军所俘。元军元帅、曾和文天祥同朝为臣的张弘范劝其投降,文天祥无比义愤,即拿《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原诗为:“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的最后两句,正是文天祥崇高气节的展现。第二年二月,南宋覆亡。元世祖忽必烈深敬文天祥之德才,屡次许以高官厚禄,劝其归顺,但文天祥不为所动,坚决表示“受宋恩为宰相,安肯事二姓”,“愿与一死足矣”,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最终慷慨就义,时年才四十七岁。其舍生取义的精神光耀天地,《过零丁洋》更是千古传唱。史者盛赞文天祥:“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

55.吾办一死

“原典”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清张廷玉《明史·循吏列传》)

“注译”办:治办。全句译意为:我只置办了一口棺材,金钱是没有的。

“品读”明正德年间,章圣皇太后薨。当时,以太监刘瑾为首的阉党势力猖獗。这些宦官借运送章圣皇太后灵柩之机,胁迫途经各州县的官吏办送财物,并扬言“不办者死”。各州县吏大多闻风丧胆,逃之不及,只有武定知州唐侃不怕一死,置办一空棺放在厅中,对前来索钱的太监说:“吾办一死,金钱不可得也。”这些宦官在大义凛然的唐侃面前,狼狈而走。这种敢秉大义、敢逆贪官,宁死不去贿赂的气节和勇气,现在的官员们能有几人?

56.不为五斗米折腰

“原典”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明曹臣《舌华录》)

“注译”全句译意为: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

“品读”陶渊明当彭泽县令时,郡太守派督邮到各县视察。督邮来到彭泽,县吏对陶渊明说,应当穿好官服,束上腰带,去拜见督邮大人。陶渊明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而弯腰。”他把县令的官印放在县衙里,扬长而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人是要有一点骨气的。不然,为五斗米折腰,还有什么人格尊严呢?

57.梅花有骨

“原典”瘦到梅花应有骨,幽同明月且留痕。(明吴从先《小窗自纪·枯寂与骨痕》)

“注译”全句译意为:梅花尽管清瘦,然而有着奇高的骨气;明月虽很幽静,却还是要洒下不尽的清辉。

“品读”梅花、明月向来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它们在孤高寂寞中持有自己的操守和志气。在这里,作者借梅花、明月来比喻,人不应趋炎附势,不慕荣华富贵,要学梅花,即使清瘦,尚留清气在人间;要如明月,即使清寒,也把清辉洒人间。

58.不若正直

“原典”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注译”全句译意为:没有道义而活着,不如为道义而殉死;通过不正当手段去取得名利,不如公正耿直而无所得。

“品读”就生命的意义而言,没有道义而活着,与禽兽何异?就人格道德而言,通过不正当手段而取得名利,与盗贼何异?在《唐摭言》的作者王定保看来,为了道义而殉死,生命诚可贵;因公正耿直而名利不沾,人格道德将流芳千古。

59.不亏名节

“原典”爵禄易得,名节难保。爵禄或失,有时而再来;名节一亏,终身不复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全句译意为:高官厚禄容易获得,但名声气节却难于坚守。爵禄要是失去了,还有机会再获得;但名节一旦丧失了,到终生都无法挽回。

“品读”对于一个人来说,名节如金。有了名节,不需要金钱就可以使你感到富有,也不需要高官厚禄就能让你显尊贵于众人之上。但是,“爵禄易得,名节难保”。为官从政者当以此言铭记在心。

60.不值一文

“原典”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注译”全句译意为:一丝一粒,关系到我的名节;一厘一毫,都是民脂民膏。我放宽松一分,民众得到的好处就不止是一分;我如果收取一文,我做人的品行就不值一文。

“品读”张伯行是清康熙年间著名的清官。他任官几十年,到过山东、江苏、福建,负责过治水、监察,以及地方政务。他不论在何处任何职,都把造福于民与自身的廉洁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为官清廉。康熙四十六年正月,康熙皇帝南巡到达江苏,在苏州谕令总督和巡抚举荐贤能的官员。在举荐的名单中康熙皇帝没有看到已闻名朝野的张伯行,亲自举荐张伯行为福建巡抚,并赐给他“廉惠实猷”的榜额。张伯行到福建任职后,门生故吏、至亲好友闻讯后,纷纷携礼来见。张伯行依照“常规”,不纳分毫。为了杜绝纷至杳来的送礼人,他写了《禁止馈送檄》,高悬堂上,其文是:“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言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就是说,政府官员即使接受别人一丝一粒的财物,也要败坏自己的名誉和气节,被别人视为不值一文的贪赃之徒。

张伯行在巡抚任上,廉洁自励,他把“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作为自己为官从政的“金绳铁矩”,被康熙誉为“江南第一清官”。雍正三年(1726),一代名臣张伯行魂归西天。他死后,雍正帝赠他谥号“清恪”,取为官清正、恪勤供职的意思。用“清恪”二字来总结张伯行的一生,毫不为过。

同类推荐
  • 工人政治

    工人政治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新兴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英国宪章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起义、俄国十月革命……就是由工人阶级主导的一幕又一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推动着现代世界向前发展。站在历史的当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运动似乎渐渐偃旗息鼓。然而,工人政治并没有结束。工业化早期的工厂生产结构和模式,及其内部的各种结构关系、矛盾,均发生了巨变,传统工人阶级的形象与含义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使得当代的工人政治正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中国的逻辑

    中国的逻辑

    他有日本人的勤奋与能量、中国人的八面玲珑。他是新锐的国际政治观察家,在民间外交中争到重要话语权。他以活跃的发言、敏锐的思考、流利的语言,试探着两国的底线;他激起无数反对声浪,却也迫使两国的政界和年轻人正视自己。他以20岁的狂气扎根草根,用40岁的视野记录着中国变革的欣喜与阵痛。城市、经济、改革、奥数、蜗居、体改、户口、妇女、帅男、地震、学费、网论、世博、成功、地铁、服务、民工、礼让、红包……他的特立独行和观察所得,为现实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角度和有意味的观照。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当前,社会发展矛盾与机遇并存,各种矛盾集中凸显。热点舆情事件如何推动公众诉求表达?“微能力”如何促进执政方式变革?特殊人群融入社会“难”在哪里……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对于读者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提高执政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

    《党建工作实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下》: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热门推荐
  • 神怒苍炎

    神怒苍炎

    一个拥有怒焰之手的沙漠少年,在由流沙战王一手建立的沙漠雄城之中掀起了新一页的风起云涌。白袍加身的神秘不死者传说在背后席卷雄踞一方的霸主家族帮派趁机洗牌作乱面对最后的“召集令”人们该何去何从号称死亡荒漠的炽热沙漠究竟有着什么秘申和宝藏?沙漠少年的第一卷——沙之迷城,正徐徐展开,敬请期待。拜求收藏,点击,推荐,这本奇幻正有着一些细节上的新颖的设定,不再局限旧时的体制。请大家给宽容看下去,可能有点慢热,各位看官可否给点最重要的意见?广纳良言!异能者的等级划分:战者、战武、战师、战宗、战王、战罗、战皇。每个等级再分三阶,低,中,高。
  • 恋我飔然

    恋我飔然

    新文开坑,表嫌弃阿九挖的坑啦---------------------剧情介绍-----------------------“你是谁!怎么进我房间的!”某女指着那个慵懒的躺在她床上的某男。“我是能跟你生宝宝的人,第二个问题......”某男意有所指的瞟了瞟窗户,“它没锁”某女风中凌乱。。。简介阿九真心憋不出来,原谅偶。
  • 流火情钟

    流火情钟

    残缺但幸福的家庭造就了颜锦特立独行的韧善性格,但妈宝男洪远让颜锦对爱情越发淡然。一次偶遇让秦毕成得见颜锦又奸又萌的一面,相熟后两人很是合拍,卓颖不甘被秦毕成冷落,处处心机针对颜锦,眼里无沙的颜锦远赴南方充电。再回平城,颜锦越发恬淡柔滑,唯一不变的是她的善良风趣。富二代钟勇对她死缠烂打,秦毕成的爱情更显危机。颜锦的奇葩大姨见缝插针地干涉着她平静的生活。金钱、地位乃人世流火,流火中的亲情、爱情,聪明善良的颜锦,有着什么样的抉择?
  • 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大病求医,小病求己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上篇:求医问药——明明白白去就医,包括看病就诊、手术住院、买药用药、医疗陷阱四部分内容。它将带你走出求医问药的“迷宫”,告诉你上述问题的答案,让你明明白白求医问药!下篇:自诊自疗——小毛小病不求医,围绕着怎样诊治小毛小病这一话题展开,较系统地介绍了观状辨病的学问、意外病情的急救、常见疾病的防护、简易治病小偏方四部分内容。它将详细介绍常见病症家庭常用的护理技能,指导你对一些小毛小病进行诊断,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使你既节约去医院就诊的时间,又减少开支。明明白白就医,轻轻松松看病:了解必要的医学知识,做自己的家庭医生。
  • 养个男宠来玩玩

    养个男宠来玩玩

    修罗有七,个个美艳动人,身怀绝技!老大,性格像火,被称为火之红雅!老二,表情带有浅浅的忧伤,被人称其为忧之蓝雅!老三,如同独自傲然的光芒,被称为光之橙雅!老四,野蛮怪张,宛如不被修饰的野玫瑰,被称为魅惑紫雅!老五,率直,单纯,人称纯真黄雅!老六,为人为人温柔随和,被称为柔之绿雅!老七,古灵精怪,被称为,精灵青雅!七雅登场,看世界如何风起云涌,风云变色……
  • 降妖伏魔

    降妖伏魔

    鬼魅横行的世界、宗教信仰没落的年代,法师已经成为了不为人知的异类,是神棍,还是真有其事?延续林正英道长系列之降妖伏魔。
  • 引魂渡

    引魂渡

    传说在曼陀罗花盛开的地方有一个渡魂之人,她可以使人死而复生还,并且统领着冥界的所有亡魂。只要拥有她就可以称霸天下,她爱上一人,可是却被当做棋子。当时机成熟,天命到来,她是否还能再次欺骗自己的心呆在他的身边。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我...爱你...吗

    我...爱你...吗

    她来到他的学校,成为了他班里的一部分.......一开始,他也没太在意这个女孩,可是这样的女孩,会让你忍不住的去靠近她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 揭秘巴蜀驮尸人:神秘家族

    揭秘巴蜀驮尸人:神秘家族

    千百年来,“驮尸人”的传说在巴蜀之地代代流传。博物馆研究员巴郎从小听着爷爷故事长大,一次探险考察活动中,他震惊的发现爷爷口中隐藏着惊天秘密的“饕餮残骸”是真实存在的,而能够找到“饕餮残骸”的九枚图腾石之一正落入自己手中……一切常识即将颠覆。如果爷爷是世上唯一知道事情真相的人,那么他到底出生在什么样的家族,又在这一场跨越了五十年的阴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