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2000000025

第25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319.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原典”艰难困苦,玉女于成。(宋张载《西铭》)

“注译”玉:爱护、帮助;女:通“汝”,你。全句译意为:艰难困苦,能帮助你成就事业。

“品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一语,是从宋代张载的《西铭》中“言宝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提炼出来的。《诗经·大雅·民劳》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王欲玉女(汝),是用大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两次引用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古话,昂扬着一种在国民党经济封锁和遭受天灾的困难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和陕甘宁边区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

320.自强不息

“原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周易·乾》)

“注译”天行:天体运行;健:刚强劲健;君子:指有道德者;以:因此。全句译意为:天的运行刚强劲健,君子因此不停地自我奋发图强。

“品读”《周易》的“乾”表示天,“坤”表示地。有天有地,万物生生不息。我们读《周易·乾》卦,无不心潮激荡,热血沸腾。从《周易·乾》卦中,我们看到了“天”永不懈怠的“行健”气质,看到了“巨龙”腾跃奋飞的刚健形象,看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精神之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无数“君子”从天体运行不息和“飞龙在天”的刚强劲健中获得生命的启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一个人如果缺少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就会举步维艰,碌碌无为。一个民族,如果缺少了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将无法振奋自强,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代中国人,都应该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做天之骄子、龙的传人!

321.发愤忘食

“原典”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春秋《论语·述而》)

“注译”全句译意为:发愤时便忘记吃饭,快乐时就忘记了忧愁,不晓得衰老就要到来。

“品读”楚国的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的情况,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对他说,孔子这个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如此而已。”孔子这句话是他的精神状态的写照。孔子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废寝忘食,从不松懈。他虽屡遭困苦,但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甚至忘记了自己老之将至。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今天,我们面临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继承和发扬孔子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

322.不堪其忧

“原典”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春秋《论语·雍也》)

“注译”箪(dān丹):古时盛饭的竹器;食:饭;堪:忍受。全句译意为: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竹箩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的生活,而颜回却不改他自有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品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孔子为什么如此称道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就是因为人只有像颜回那样摆脱世俗物欲的诱惑和困扰,才能心无旁骛,专志于道,实现人生价值。反之,如果胸中无志,心中无道,成天看着外面的精彩世界,一味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就只能变成物欲的奴隶,最终是一事无成,虚度一生。孔子推崇颜回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对后世儒者的人生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23.苦其心志

“原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战国《孟子·告子下》)

“注译”斯:此、这。行:经历;曾:同“增”。全句译意为:上天将要把重大的使命落到某一个人的身上时,一定先要使他的心灵遭受痛苦,使他的身体忍受劳累,使他经受饥饿、困乏的折磨,使他历经坎坷,命运多舛,以此来锻炼他的意志,培养他的韧性,增加他的才能。

“品读”孟子生活的时期,正是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战的时期。在这个“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道义大裂”的年代,诸侯中没有乐道之君,很多士人“从势”而不“从道”,“无礼义而惟权势之嗜”,“安富尊荣”。以行仁为己任的孟子不肯阿世苟合,为幸进而媚俗。孟子还坚信:“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因此,孟子在谈到“君子何如则仕”(君子要怎样才出来做官)时,列举“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等一系列遭受磨难之后而担重任、成大事的古代贤才后,说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番话来激励自己,也激励有识之士。

孟子这种自我激励,这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道义承担,展现了孟子不屈逆境、坚忍不拔、奋发图强的意志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孟子这番金石之言,千百年来,曾经点燃了多少命运坎坷的匹夫学子的奋斗激情,磨励了多少身处逆境的仁人志士的生命意志,激发了多少屡遭磨难的英雄豪杰的人格尊严!

324.埋头苦干

“原典”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战国《荀子·劝学》)

“注译”冥冥:幽暗,这里形容专注精诚,埋头苦干;昭昭:显著;惛惛(hūn昏):与冥冥意同。全句译意为:没有专注精诚志向的人,就没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没有埋头苦干精神的人,在事业上就不能取得显赫的成就。

“品读”专注精诚的志向和埋头苦干精神,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备的精神状态。打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那不可胜数的成就和辉煌,无不是靠具有专注精诚的志向和埋头苦干精神的人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结果。专注精诚的志向和埋头苦干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325.发愤而为

“原典”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明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译”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拘:即囚禁;演:演绎;厄:遭受灾难;放逐:被流放;厥:书、写;膑脚:古代酷刑,削去膝盖骨;迁:贬谪。全句译意为:西伯侯被帝纣囚禁时,潜心演绎《周易》;孔子遭受灾难困苦之后写作《春秋》;屈原两次被楚王流放,写出《离骚》;左丘明不幸双目失明,写作《国语》;孙子被庞涓所害,割去了膝盖骨,从此孙子苦研兵法,写成《兵法》;吕不韦为秦相国,著有《吕氏春秋》,秦始皇命令他举家迁蜀,吕自杀而《吕氏春秋》得以流传;韩非被李斯所谗,被囚在秦国,写了《说难》、《孤愤》;《诗经》中的作品皆都是贤圣们的发愤之作。

“品读”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作于汉武帝太始四年冬,此时,任安因宫廷之变被汉武帝问罪下狱。《报任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以上是其中的一段。任安是司马迁的好友,有奇才大德而偏遭厄运,后被处以极刑大辟。这对任安是奇冤。之前,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蒙受奇耻大辱。司马迁悲愤之下,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通古今、烛万世的《报任安书》。

有人说,这是一部高度微缩了的中国文化史和中华文明史,是一部屈辱中愤起的人生壮歌,也是司马迁伟大人格的自我袒露,是司马迁决心以古贤圣为榜样走发愤著书之路的宣言书。司马迁忍辱负重,历尽艰辛,“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之理”,写成了我国第一部敖睨古今、凌铁百代的历史巨著《史记》。这个宣言书和这部历史巨著中记录的“太史公”的金石之言,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书之座右,时时以为激励,在屈辱苦难中愤起,在愤起中奋进。

326.和而不流

“原典”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注译”和:随和,和睦;流:流俗;矫:强盛;倚:偏移;塞:不通,指穷困坎坷境遇中的操守。全句译意为:君子待人和顺,却不无原则地迁就别人,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坚持中正独立不偏靠一面,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国家太平时,不改变自己穷困时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国家混乱时,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道德追求,这才是真正的刚强!

“品读”子路问孔子怎么样才算“刚强”,孔子以上面的话答之。“刚强”是一种道德情操,一种人格力量,一种坚定生命方向的理想信念,一种“拒腐蚀,永不沾”的精神屏障。

327.不困行不彰

“原典”君不困不成王,烈士不困行不彰。(三国王肃《孔子家语·卷五·困誓》)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主不遭受困厄就不能成就王业,怀有雄心壮志而又重义轻生的勇士不遭受危难,他的行为就不足以彰显。

“品读”自古功业不会唾手可得,非经一番艰难困苦的奋斗不可。艰难催人奋进,困厄淬砺人的意志,助人走向成功。历代功成名就者无不如此,当今有所建树的人也是如此。这正如现在非常流行也很激励人心的两句歌词:“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

328.不畏多难

“原典”圣人不畏多难,畏无难。(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崔群》)

“注译”全句译意为:圣人不怕重重艰难,而怕安乐逸豫。

“品读”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面对多灾多难而能正视困境,励精图治,经天纬地,开创“开元之治”,其后安于太平,整日与杨贵妃淫乐,上逸下嬉,穷奢极欲,到天宝年间引发“安使之乱”。翰林学士崔群曾用这一治乱之事规劝唐宪宗要记取这一严重教训。《新唐书》的作者欧阳修在评论这一史实时就说了上面这句话,并进一步解释说:“多难之世,人人长虑而深谋,日惕于中……故能举天下而付之兴”,“祸难已平,上恬下嬉……视漏弗填,忽倾弗支……故能与天下付之亡。”

329.三种境界

“原典”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注译”全句译意为:古今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人,都必然经历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界。

“品读”中国的诗论、诗话类文献为数甚多,但以清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为后世词坛所推崇。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三个境界,是王国维借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艰苦奋斗的三个历程,比喻创作高境界的词作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在第一境界中,四处茫茫,无处求索。在第二境界中,是对事业、对学问的执著、专一,即使百般艰辛,也无怨无悔。在第三境界中,经过长时期的不懈追忆追求,终于豁然开朗,寻找到学问的真谛或问题的答案。其实,一个人要成就大修养、大事业、大学问,大体也要经过王国维论词的三个境界,自强自励,不懈追求。

330.贫贱忧戚

“原典”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宋张载《西铭》)

“注译”庸:用;玉:助之使成;女:通“汝”,你。全句译意为:贫贱忧戚,帮助你取得成功。

“品读”人生的目标和境遇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人生境遇有顺境也有逆境,大抵“贫贱忧戚”的逆境居多。当人处在逆境之时,人生的目标是解决困难境遇的明灯,而困难境遇反过来对人生目标的实现起着砥砺、激励的作用。《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的就是“君子”身处逆境之时自强而奋发的意志。这种意志,正是“玉女于成”,正是通向人生目标的强大动力。

同类推荐
  • 皇权祸国

    皇权祸国

    尽管皇帝制度十分荒唐,十分无理,但它在中华大地上盘踞日久,已经成为大家头脑中难于清除的千年病毒。天下一乱,就会有各式各样的人做起“皇帝梦”来。有识之士做“皇帝梦”,是希望夺得大权施展抱负,救国救民;亡命之徒做“皇帝梦”,是希望获取私利、子女玉帛,荣华富贵。因此这个“皇帝梦”就为雅俗所共赏。更有些伪君子,野心家,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嘴里说的是功名事业,心里想的是子女玉帛,流风所及,做“皇帝梦”者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1912年清帝退位之后,皇帝之名是没有了,但是皇帝之实──皇帝思想、皇帝作风──却长期徘徊在这一片古老的大地上,威胁着我们的心灵。
  • 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冷战年代的危机和冲突

    本书充分利用新近解密的多国档案,从“国际史”的多维角度探索冷战中的中美对抗,考察中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分析了中共对美国压力的反应,揭示了国际第三方对中美互动的影响和牵制。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富士山上的尸体

    查理九世之富士山上的尸体

    噩梦!去日本游玩的DODO冒险队遇到了什么迷失方向的队伍会有怎样的遭遇(PS:首次写文章,请多多包涵)(PSS:紫咲在这申明在这里紫咲是担任吐槽的角色)(PSSS:更新很慢,另外此篇文章纯属虚构)
  • 亚欧比斯

    亚欧比斯

    冰龙相伴的精灵,一望无际的冰雪埋藏了多少秘密……
  • 离都

    离都

    有一条新生命从十岁开始,在将近两个八年抗战的岁月里,卢四小姐都经历了什么呢品鉴美男,华山论剑,后宫女官,国内战争,以及收获一份细水长流的爱情
  • 我家娘子美如画

    我家娘子美如画

    一次意外,她和他睡在了一起。两个月后,某人如约找到了她。“我说过,总有一天我会来找你的。”“别!我才不稀罕!”“哦?是吗?”男人挑眉。刹那间,一整支全副武装的军队将林家给围了个水泄不通。“我靠!你当这里是你家啊?”女人怒了。“当然,因为整个国家都是我的!包括你……”(男女主身心健康,欢迎各位看官前来吃瓜品尝)
  • 永恒氏

    永恒氏

    一个阅览无数小说的宅男,一次恋情的失败让他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招雷劈。穿越在他身上发生,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群侍卫。故事就此展开,一个辉煌皇朝就此诞生。。。
  • 斩道仙醒

    斩道仙醒

    当整个修行界,道不成道,仙不成仙的时候,该如何存佛心?只有杀戮!当一个少年为了本心起剑的时候,注定已经不能回头,因为剑如歌,人如梦!
  • 双生宝成长记

    双生宝成长记

    XX年,凌家大喜,喜得一对龙凤双生子,喜得夫妻俩整日里合不拢嘴。但俗话说的好,双生子不是前世的情人就是前世的冤家,这对小家伙也能折腾的小宝贝,从此凌家笑声不断,骂声不绝,锅碗瓢盆乒乒乓乓……小时候:“妈妈,自尊是自己给自己争取来的,他成绩不好,被别人笑,那也是自找的。”凌希瑞一把推开碗,转身“噔噔”的跑回自己的房间去了。“妈妈,你看她。”凌望阳委屈的看着老妈。凌家两口无声的对望一眼,叹息。少年:凌望阳笑:“你就一相夫教子的命,学什么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的,还是老老实实的选个文科念念,以后找个人嫁了拉倒。”气的凌希瑞两眼冒火,若不是碍着长辈的面子,恨不得立马扑上去揍他一顿。
  • 英雄联盟之大剩归来

    英雄联盟之大剩归来

    我是个菜鸟的召唤师,可就算是战五渣也有爱不是,不信,谁说不信的,出来,看我不打死你,好吧,说过头了,本书主要讲讲瓦罗兰英雄们的蛋疼故事,脑洞不够用啊!本书纯属个人爱好,用于调节情绪,各位小伙伴可选择性给个眼神(全是废话,请别当真)
  •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云争霸

    风云争霸

    一剑伏敌手,一掌镇乾坤。无奈乱世谁论对错,只看岁月长河,谁为霸者。且看少年七月,百战惊天下,登顶世绝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