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1100000033

第33章 关于中国的想象

我觉得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状是,我们现在对日本的理解太少,这个理解少不是因为信息少,我们到书店里去,我们去看杂志报纸,每天都有关于日本的消息。但是如果我们花一点时间仔细去琢磨,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能同意我的判断,就是大量的相互矛盾的信息,被强行地塞进一些非常简化的框架。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来谈日本想象,我觉得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工作是调整我们想象世界的方式,而不是简单地在量上去追求信息。

提问:我一直有个疑问,日本在向中国开战前,他们国内发生过非常激烈的论辩,甚至此死了好几个人。我的感觉是,就像您刚才讲的不是只有一个日本,是好多个日本叠加在一起,所以在政治层面上至少就有两个日本:一个是左派的,一个是军国主义的,这两类人简直就是非常不同的极端。后来我再想想,联系一下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我有一种猜测,会不会军国主义是由武士那一派系传下来,还有一支是士族承传下来的?我觉得这比我想象的还有趣。

孙歌:简单回答的话,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要硬说的话,只能说这里面关系非常复杂,要拐很多的弯,才能拐到你说的武士阶层的问题上。

其实有更直接的原因,就是日本的亚洲主义。我个人的做思想史研究的时候,遇到一个最棘手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了解的亚洲主义发展到最后的一个怪胎,就是“大东亚共荣圈”,所以很多中国学者拒绝去研究,因为感情上有点受不了。但是在日本的近代史上,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有一批人他们叫做大陆浪人,在我们的辛亥革命之前,他们就自称为“志士”,并且发展出一些组织,比较代表性的有两个,一个叫宣扬社,一个叫黑龙会。这两个组织到来都发展成现丰所谓的恐怖组织,但是他们在最初的时候不是这样,他们在早期是有理念的,就是联合黄色人种来对搞白种人。

当年孙中山的辛亥革命背后就有一连串的日本大陆浪人作后援,这些大陆泫人觉得中国清朝政府太腐败,怎么办?说我们日本人去推翻清政府,然后交给好的中国人去管理,但是中国太大他们没做出什么。然后在朝鲜,他们发动过一次“乙未政变”,当时还是李氏政权,日本浪人就说,要把朝鲜也要交给好的朝鲜人来管。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台湾被割让了,当时黑龙会站出来说,日本打的是圣战,我们不能要中国的领土,否则就有贪小便宜的嫌疑。所以大家看到,经过了日俄战争,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侵华战争和殖民朝鲜的经验,亚洲主义慢慢变成了一个法西斯的意识形态,最后就变成了“大东亚共荣圈”。

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刚才那位朋友所说的日本国内的争论。从1931年算起的日本侵华战争局部的爆发,日本国内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直有一派强烈地主张说不能够把战事扩大,如果其中尚存理性,那我觉得应该是连接到日本早期的亚洲主义。

提问:一次吃饭时,大家都在聊天开开玩笑,一个日本朋友突然很严肃,忧心忡忡地说:看到中国的反日游行,你们中国人真的那么讨厌我们日本人吗?这个朋友是一个搞技术的人,从工作到学历背景,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但他也会有这样的担心,觉得中国为什么会讨厌日本人。

另外一个日本朋友十几年前就认识他,他听说现在很多中国人都买房买车后非常吃惊,因为他对中国一直是居高临下的心理,觉得中国人穷,只有日本人是富的,现在你们居然也买房买车。

所以我就想问您,日本的普通民众,他们一般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据说现在在日本的外人国,好像日本人已经排在第二位,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研究者都在日本。而且日本跟中国那么近,文化渊源那些长,为什么两个民族那么相互不理解,因为很多连了解都谈不上。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有没有什么途径能让他们有一种更简易有效的沟通和了解?

孙歌:第一个问题是日本民众怎么来想象中国?其实日本老百姓有很多接触中国人的机会,在日本大城市里,到处都能听到中文。但是,接触中国人不等于形成中国想象。因为第一,在日本的中国人很多会隐藏中国人的习性,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很多习惯于鞠躬,看上去跟日本人差不多,所以很多中国人就看着不顺眼,说你为什么要点头哈腰的,可是在日本的社会里,那是整体社会的节拍和氛围,所以日本老百姓确实没多少机会去接触真正的中国人。而且我们可以由自身的经验去推想,比如说有多少中国人想说,我们必须很紧迫地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老百姓首先杨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这是第一位的,日本老百姓也是一样。

至少他们得到的关于中国的想象,基本上是从传媒里来的,而传媒它基本上是一个非常简单化的从右跳到左、从左跳到右的宣传模式。比如说1990年代中期,我在日本看到的所有关于中国的报道,它只看到中国旧的破的一面,老百姓穿得非常旧,街道非常脏,拍北京他一定会拍自行车流,然后日本人就很优越地说:你们的自行车真多。可是现在,他拍摄北京的时候一定会拍金融街,拍交通时他一定拍二环三环主路,于是马上就有好多日本人说中国现在真富。所以说,媒体决定了老百姓的想象。

但我觉得,更丰富和多元的想象正在慢慢形成,而且我最寄希望的其实不是做学问的人,我最看好的还是传媒。我观察日本的传媒,是知识生产里面调节最快的,虽然它有可能简化问题,而调节最慢的是学院里的学术,日本的中国学家他们反应得很慢,甚至现在学院里还保存着一些冷战想象。

提问:刚才听您讲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发生在30多年前的战争索赔,另一个是对于日本我们还在沿用的二分法,实际上我觉得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都面临一个最根本的瓶颈:言论的瓶颈。

我们对日本的想象无疑最主要是通过传媒,就跟日本老百姓对中国想象一样。相比而言,日本的传媒受制于商业因素的影响会大一些,而中国则更加复杂,除了商业因素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对于前一个历史问题,海外都已经把历史档案公开了,日本这样的民主国家早已经公开了,可我们中国老百姓还没有看到国内公开的档案。我觉得阻碍我们想象一个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事实的日本的最大的瓶颈反而是我们中国自己的状况,比如舆论的自由度的问题。不知道孙老师是不是同意这个看法。

孙歌:刚才关于日本的想象讲了那么多,有一个前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在强调一个想象力的问题,是假如我们有了想象力,我们言论自由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实际上现在我们谈言论是不是自由,我们通常是把事情锁定在一些很具体的事件上。

在一些我们不自由的环节上,日本人可能比我们自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一些日本人不自由的环节上,我们可能自由。这里我要举一个例子,但首先我要强调一个前提,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证明我们的自由,而是要说明言论自由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大概是在2001、2002年前后,有一个日本的民间模拟法庭审判慰安妇。这个法庭宣布天皇有罪,这是非常划时代的,被右翼攻击得很厉害。当时一个支持这个法庭的日本学者叫做高桥哲哉,那时候他回家的时候,都要左右看好了,他才敢开门进屋。那时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

当时NHK制作了一个节目,打算要报道这次审判,结果节目一审二审审到最后,连日本国会的一些议员也参与了审查,到播出的时候节目被改得面目全非。因为那是一个女性法庭,几位日本的女性主义者非常愤怒,就写文章来攻击NHK的这几个人,但是这几个做节目的人后来私下里交流,虽然它被改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是能把这个节目做出来就已经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了,已经尽到责任。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日本很多。

再比如,日本学校在开学的时候,都有一个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有一些日本中小学的老师,就在那个时候故意不起立。我觉得其实日本人挺了不起的,他可以公然地对自己的国旗国歌表示憎恶。当然他们不起立的后果通常是被开除,失掉教师的工作。但是我现在讲这些问题,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问题,当我们想象一个社会的言论是否自由的时候,我们要进行通盘的考察,他在什么方面是自由的,什么方面是不自由的。你会发现每个社会都有他自身的问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判断每一个社会的运作方式,这是今天我们在讨论民主的时候最欠缺的一环。每一个社会并不都是靠言论、靠所谓的舆论压力来运作它的政治过程的。当我们谈民主的时候,觉得只要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举权,那这个社会肯定是理想社会。但这是一个非常短路的想象。

实际上每个社会的运作方式都是不一样的,用典型的西方政治学模式来说,一个社会的政治运作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压力集团。不同的压力集团都给这个中央政府施加压力,影响他的决策,这是二战之后的美国政治学的基本设想。但是“9·11”之后发现其实连美国社会都不是这样的,因为那个压力集团其实不是对等的,真正能够左右美国决策的,只有很少的寡头集团,我们看到美国人游行很自由,言论很自由,但是你看高层的决策受不受这些制约。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所以,我觉得言论自由的问题,民主程序的问题,一定要和这个社会的运作模式结合起来讨论,特别是中国的运作模式,我觉得我们知识界还看不清楚,而一味套用美国的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日本的模式更不可以用。

提问:在日本期间,根据您对日本学者以及高端人才的观察,他们最主要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另外,日本的学者对中国的高端人才和老百姓的评价又是什么呢?

孙歌:我跟日本的学界接触比较多,跟政界没什么接触,所以我只能谈学术界。我觉得日本人不管学术成就如何,他们是优点的大部分人很敬业,日本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非常认真。当然这不等于他的学术就很优秀,其实日本优秀的学者为数也不是很多。

其次,它的缺点就是日本有屈强凌弱的本能。二战之后,日本人是只佩服美国,并不服中国,它觉得是败给了美国。所以日本一直是跟着美国走,小泉是最典型型的代表。但是今天你看日本人在调整,特别是普通日本人,他们发现中国在强大的时候,他立刻开始调整,说中国好象要强了,我们要跟着中国走。这个是它的弱点,这使得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很难独立地承担政治责任,所以它永远是政治上的三流国家,成不了大国。我觉得这是它致命的地方。

至于日本人看中国,最突出的是,他们感觉出了中国的日渐强大,这是日本比较有头脑的知识分子和传媒人的统一认识。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日本的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的知识分子,相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岛国,他们把中国的大作为探求中国原理的一个入口,因为这些知识分子知道,大国和小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原理肯定是不一样。

所以日本的比较清醒的知识分子,现在已经有人提出来说,日本要回归小日本的位置。我知道有一个知识分子,他在日本发表过一篇很不得日本人心的文章,叫做《二十一世纪与小日本》,他说日本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国,说日本就是小日本,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其实我还真不认为沟口先生是一个亲华派,他只是出于学者的良知,在陈述一个最基本的客观事实。

至于短处,我想日本普通老百姓会认为中国很乱,我认识的一些朋友说他们到了北京都不敢走路,因为中国人过马路都不看红绿灯的。那么在学术界,日本人的评价是中国知识分子有一部分人不老实,比如论文抄袭,在日本很少有人敢这么做。我通常会解释说我们现在还是一个过渡期,是一种暂时现象。还有一个评价说中国有一些知识分子,好像背负着一个很大的国家,每次学术讨论会上都会有人说,什么中国五千年的泱泱大国,什么中国的文化多么多么伟大,听到最后你发现他一句实在的学术语言都没有。对这一点,日本学者很蔑视。

同类推荐
  • 无阴谋,不成功

    无阴谋,不成功

    人在商界飘,哪能不挨刀?阴谋阳谋,明抢暗夺……在商场上再多的计谋也不为过。这里,我们为你讲述商人们那些能做不能说的计谋,让你知道什么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 医改为了谁?

    医改为了谁?

    医改政策看不懂,连看病都担惊受怕?你瞳孔中映射出来的中国医疗素描,是历史的真实表白还是喧嚣浮华的幌子?
  • 单向街003:复杂·性

    单向街003:复杂·性

    单向街系列,坚持“纪录、探索、批评”的理念。以非虚构类的报道、评论,摄影作品为主。将全世界最好的作品引入中国,鼓励一种清醒、独特、富有活力的声音,将更多年轻人重新吸引到书籍、艺术与思想的情绪中去。《单向街》的特性,在于它思维的更年轻化与更敏锐的时代感。内容与时代贴得更近,中国正是一个各种社会实验的万花筒。在设计上他更与国际潮流接轨,在写作上它则试图树立非虚构类写作的标准。它还建立起一支以调查性记者、年轻学者、摄影师、艺术家为主的作者队伍。
  • 寻找企业第二春

    寻找企业第二春

    正如某位先知所说:“山在那里。”我们想告诉所有企业家:“企业的第二春就在那里!”无论你身处哪一行业,无论你跑得多快多远,某一种或几种“新引擎”总在前方,等待你去发现、安装,它会牵引你再次超越……
热门推荐
  • 青春荒芜,时光依旧

    青春荒芜,时光依旧

    她曾如此活泼,如此“没心没肺”。不过三年前的车祸使她变了太多。脆弱的她,曾一度不再相信爱情。经过时间沉淀,她认为自己走出了阴影,也考上了最喜爱的大学却在大学时光遇到太多太多,谁才是杀父凶手?谁才是骗子?谁是真正的爱她?谁是在玩弄她的感情?当她敢于去爱时,却被伤得体无完肤!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回想最初,究竟是她躲避了世界还是世界欺骗了她?看着身旁的男子,他还愿意陪自己走过新的青春吗?
  • 我是皇叔之调戏侄女皇帝

    我是皇叔之调戏侄女皇帝

    在中国湖南某座县城中,一个姓甚名谁的技校生放假了,正在家里床上睡懒觉。梦中想着初中时的女神,突然下身一热,就迷迷糊糊起来上厕所,刚解完手,突然不小心踩滑了,身子一斜,头往茅坑里砸,顿时就头冒金星晕了过去。醒来时已经发现自己不在那个充满竞争的地球了,而是来到一个如同古代却又不同的帝国盛世时代,比盛唐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惊奇的发现!他是华源帝国皇帝(玉毅)的叔叔——终玉!尼玛!这是要吊炸天的节奏啊!而且更令人抓狂的是他在与皇帝侄子相处的日子里,惊奇的发现!皇上是个漂亮、可爱的侄女!是不是令你们羡慕嫉妒恨啊!从此他与他的侄女皇帝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 星际猎人游记

    星际猎人游记

    一只活了三千年的血精灵,阴错阳差之下重生到了星际联盟,家徒四壁,还有一个满眼泪花的小豆芽弟弟,但是没关系,这都不是问题
  • 伊人颜红尘乱

    伊人颜红尘乱

    一副倾城容貌,惑乱了全天下,一择千金只为一睹芳容,怎奈她心已死,红尘已不堪入她的眼,唯一能牵动她心的,已不在为她心动,情已无,心已伤。年少她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伤的遍体鳞伤,心已经慢慢封闭,继神医医术,再出世,看她封闭的心是否回打开,喜欢的就看文吧!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新婚不宠妻

    新婚不宠妻

    因为心理障碍,她失语,为了逃脱继母的迫害,她应祖母的要求,嫁入豪门!他为祖父所迫,不得不娶她,一心只想冷落她,许下一年婚姻,可一切却偏离的既定的轨道,他为她所吸引,极力保护她,可承受太多伤痛的她,会否勇敢接受吗?
  • 春雨夏至

    春雨夏至

    余汐是一个两度失婚,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的女人,受尽命运百般蹂躏、遍体鳞伤!几度陷入了‘露宿街头,食不果腹’的生活危机后,她开始像别人一样写网络小说。但余汐的小说不同于普通的网文风格,所以一直收效甚微,还欠下了一笔对她来说数额不小的债务......。也许是老天爷都觉得对余汐太过残忍了吧,所以从小在她身边安排了一个英俊不凡、有才、有情的夏志......!
  • 傲神封天

    傲神封天

    医学博士魂穿异界,接替了一个“废材”的生命,从此逆天改命,一路崛起……一个不一样的玄幻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热血似火山沸腾,激情若瀚海汹涌,欲望如深渊无止境……成神路,多艰难,历三灾九劫,纵死无悔!有朝日,终顿悟,傲神封天!
  • 师父个个太绝色

    师父个个太绝色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一个陌生男人压在身下,反射性的便一脚将人踹飞了出去。姐的便宜也敢占!当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女保镖穿越到一个废材大小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修灵术,习剑法,拜神山圣君为师,只是这学艺之路好像……雾气氤氲的温泉池内“小鹿,进来给为师搓搓背。”“大师父,这种粗活怎么能让徒儿来做呢?更何况男男授受不亲……”“嗯?”“是!这种粗活当然是徒儿做了!”【特别注明:此文主角性别为→_→女。】
  • 星野下的不眠人

    星野下的不眠人

    事业刚刚起步,他却接到噩耗,生与死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他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