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7500000014

第14章 倡行风雅,重视文化建设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相联系的。西汉武帝时,国家实力大大加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汉武帝在加强国防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对文化的建设也没有予以忽略。他专门在都城建立了乐府,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民歌,他倡导儒学、派专人撰修历史,倡导和欣赏辞赋的创作等等,所有这些,都对西汉的文化事业起到了大力的推进和繁荣的作用。

汉武帝刘彻不仅崇尚武功,重视军事和经济建设,而且对文化建设,他也从没有予以忽略过。因此,武帝时期,文化建设也是具有一定的成就的。

武帝不仅崇尚武功,开疆拓土,还特别重视倡行风雅,以文治国。

□兴辞赋:大兴文化之风

武帝自少年始,即酷爱文学,尤其是对“辞赋”兴趣极浓。辞赋又称为赋,它是汉初以来在古诗、楚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文体。是一种以华丽的辞藻,铺张的手法,进行叙事、咏物、抒情的长篇韵文,题材广泛。武帝即位后,便广泛延揽文学之士,倡兴辞赋。

枚乘是文帝、景帝时著名的辞赋家。武帝为皇太子时,就熟读他的作品,对他非常敬仰。武帝即位的次年(建元元年,前140年),即以安车蒲轮征枚乘入京。但因枚乘年岁太大,死于途中,武帝非常的惋惜。

最受武帝器重的辞赋大家是司马相如。有一天,武帝在上林苑的行宫里,读了一篇描写诸侯游猎的《子虚赋》,场面壮阔、辞藻华丽,音韵铿锵,寓意深远。武帝以为这是前代哪位大家的遗作,不禁感叹道,“只可惜朕没能与此人处于同一时代!”当时蜀郡人杨得意任狗监,恰在武帝身旁,便奏道:“陛下,此赋乃是臣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如今他仍然居住在蜀郡。”武帝惊喜,命速召司马相如来京进见。

司马相如奉召来到京师,叩见武帝。武帝见他一表人才,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便问道:“听说《子虚赋》是你所作,可是真的吗?”司马相如回答:“正是微臣所作。不过那只是一篇写诸侯之事的小文,实在不值一看。若陛下喜欢,请允许我作天子游猎之赋。”武帝命人取来笔和木简送给司马相如。司马相如通过虚构的“子虚”(空言虚语)、“乌有先生”(没有这事)、“亡是公”(没有此人)三人的对话敷陈成章。文章以诸侯和帝王的游猎为题材,极写齐、楚山川海泽之广,物产之饶,盛赞天子上林苑囿的辽阔壮美,天子射猎规模的盛大威武,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最后歌颂天子的功德,讽谏皇帝要施行德政、改革制度、变换服色、更改正朔、与天下除旧布新、要顾及广大百姓、不要因贪恋射猎而忘记国家的政事。这篇大赋便是有名的《上林赋》。武帝反复咏诵,赞不绝口。遂命司马相如为郎官,随伴在自己的身边,充当侍从顾问。每所幸及奇兽异物,辄命司马相如作赋进呈。司马相如作赋成文缓慢,但写出后往往是众所不及。

围绕在武帝身边的文学之士,除了司马相如外,还有东方朔、枚皋、朱买臣、吾丘寿王、严助、严忌、主父偃、终军等。他们时常随武帝巡游、射猎等,奉武帝命作赋。而公卿大夫倪宽、孔臧、董仲舒、司马迁等,也时常作赋。他们有的作赋数十篇,有的甚至上百篇。如司马相如29篇、严忌24篇、严助25篇、吾丘寿王15篇、朱买臣3篇、枚皋120篇。

武帝自己也作赋。他才思敏捷,下笔即成。自作诗、赋数百篇。但武帝在作赋方面还是很佩服司马相如写作艺术的高超精妙。曾经与司马相如开玩笑说:“以朕之快换你之迟如何?”司马相如回答说:“臣当然乐意,只怕陛下不肯哩!”

□设乐府:倡导音乐艺术

武帝不但喜爱阳春白雪的大赋,还喜爱带有浓厚山野味道的民歌,始创乐府。乐府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汉惠帝时曾设乐府令一官。武帝时,也设立了一个乐府,以乐师李延年为都尉,负责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并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民歌,集中于乐府。这些民歌以及一些文人创造的宗庙祭祀颂歌,都由乐府整理、谱曲,因而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乐府诗虽然经过文人加工,但仍然还保持着浓郁的民歌特色。它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如战争和兵役的劳苦,贫病交加的哀愁,男女离情和相思,对世态人情的感叹等。其形式活泼自由,句子从一二字到八九字,参差错落。这种现实的内容,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充满生活情趣的风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这种新兴的文学体裁的出现与发展,也是与武帝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

□集古籍:继承先人瑰宝

秦始皇禁锢百家思想,焚书坑儒,使许多古代典籍付之一炬。还有一部分宝贵的典籍,散失于民间。学者畏惧“挟书律”,将保存的古籍深藏秘室,不敢使之见天日。汉惠帝四年(前191年)时,正式废除了“挟书律”,允许民间讲习诗书,于是一些密藏的儒家经书及其他古籍不断出现。汉初的统治者开始注意复出的各种古籍。但由于没有专人负责,缺少具体措施,因而成效不大。

武帝即位后,在大力发展儒学的同时,非常重视古籍的搜集与整理。“招求天下遗书,上亲自省校。使庄(严)助、司马相如以类分别之”;又“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在全国范围开展征集古籍的工作。《隋书·经籍志》记载说:“武帝置太史公,命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副上丞相。开献书之路。置写书之官,外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内有延阁、广内、秘室之府。”即是由专门的官员具体负责,并组织人整理抄写,建立皇家图书馆,收纳藏书。

在武帝的号召下,各封国都争相仿效,想方设法搜集散失在民间的各类古籍。早些时候,武帝之兄鲁恭王刘余,在扩建自己的宫殿时,拆毁了靠近孔子旧宅的墙壁,在墙壁的夹层中,发现了一批竹简古籍,全是用先秦的古文字写成。据传说,在从夹壁中往外取这些古籍时,孔子庙堂中的钟磬、琴瑟同时并响,吓得鲁恭王赶紧修好坏壁,并将这些竹简交给孔子的后裔。后来经过孔安国整理,得知这些古籍是《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因出于孔壁,所以称为“壁经”。孔安国将这批古籍,献于武帝。壁经中的《礼记》比当时汉廷博士宫所藏本多出39篇,《尚书》多出16篇。

在各封国中,搜集古籍最多的是武帝的兄长河间王刘德。河间王好古喜读书,做事讲求真求实。他搜集古籍的办法与别人不同,凡是寻得善书,先是使人抄下一个副本,然后将原书送归藏书者,并赏以金帛。因此,四面八方的藏书者,都不远千里来献书。河间王所搜集的古籍几乎与朝廷一样多。他所集得的书,皆先秦古籍。如《周官》、《尚书》、《礼》、《礼记》、《孟子》、《老子》之类,皆经传所记,孔子七十弟子所论。

淮南王刘安也好书,但他所搜集的古籍远不如刘德,多是一些无实用之书。

终武帝一世,一直没有停止搜集古籍的工作。国家和皇室的图书馆——秘府里的书籍堆积如山。在武帝主持下,搜集和整理出了许多古籍,使之得以永世流传。为汉代的经学、文学、史学、医学及其他各门学科的发展、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武帝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贡献。

□修史册:注重历史研究

汉王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帝国,武帝时,汉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达到了繁盛阶段。时代要求有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史书问世,以便鉴古而知今。武帝重视修史,以学识非常渊博的大学者司马谈为太史令,使其次第旧闻,裁剪论著。司马谈有志于编撰一部汉王朝的通史。为此,他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他的宏愿还没有实现,便于元封元年(前110年)病死于洛阳。死前,他郑重地把未竟的事业,嘱托给他的儿子司马迁。他说:“我们的先人是周朝的太史,历掌天官,不能到我这里就断绝了。我死以后,你会做太史,一定要完成我未竟的事业。汉朝兴盛几十年了,上有明主,下有贤臣,海内一统,天下大治。我做太史而不能把它记载下来,实在是失职。我想写的史书还没写完,可惜再没有时间了,这件大事就要你来完成了,切记呀!”司马谈死后三年(元封三年,108年),武帝任司马迁为太史令。

司马迁字子长,龙门(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大约生于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前后。元朔二年(前127年)家迁于长安。司马迁生长于史学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的熏陶,曾师事著名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博通天文历法,诸子百家。元朔三年(前126年),20岁的司马迁为了“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进行了一次全国性漫游。每到一处,必求访当地父老,搜集史事,了解风俗,考察山川。这次漫游,不仅使司马迁搜集到了许多宝贵的史料,而且使他深刻地认识了社会。为他以后著史奠定了重要基础。司马迁大约在二十几岁时做了郎中。虽然只是一个秩四百石的小官,但经常随侍在武帝左右,很得武帝的信任。武帝每次出巡,司马迁常陪侍左右。

司马迁任太史令后,以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完成著史大业。他说:“我的父亲曾说过:‘自周公死后五百年而有个孔子,从孔子到现在又是五百年了,一定会有人继承清明之世,订正《易传》,接续《春秋》,发扬《诗》、《书》、《礼》、《乐》之本。’我的志向正在于此,怎敢推辞呢?”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参加主持更制的《太初历》完成。就在这一年,他正式开始了著史的工作。

天汉三年(前98年),正当司马迁全力著史时,发生了李陵叛降匈奴之事。司马迁因为李陵辩解,触怒了武帝,将其下狱处以腐刑。腐刑即割去生殖器之刑,这是断子绝孙有辱先人的刑罚,为流俗所鄙薄。司马迁几次想自杀,但是一想到父亲的遗志没有完成,自己的志向没有实现,就感到不能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他想到了古代圣贤:周文王被囚禁于前不里,推演出了《周易》;孔子遭困厄,编撰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写出了《离骚》;孙膑受了膑刑,完成了《孙膑兵法》……司马迁悟出了一个人生的至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为完成伟大的使命,忍辱负重,发愤著述。大约在征和三年(前90年)左右,司马迁终于最后完成了他的史著。前后用了大约18年的时间。时人称之为《太史公记》,或《太史公书》,或《太史公》。约在魏晋以后,称为《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巨著。他运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叙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本纪”按年代顺序记述帝王的言行、事迹;“表”分为世表、年表、月表,以表列人物、事件、爵位、世系等内容;“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及其演变;“世家”记载诸侯兴衰以及有特殊地位人物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代表人物的活动事迹。全书共十表、八书、十二本纪、十三世家、七十二列传,共50多万字。司马迁所开创的纪传体史,成为以后历代王朝正史的规范体例。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永垂千古的光辉史著。

武汉时期,文兴史盛,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繁荣的一个光辉时代。

同类推荐
  • 水色歌

    水色歌

    战争是很残酷的,上进是很残酷的,爱情是很残酷的!不,也许并没有那么多真真假假,生命生来就是为了迎接残酷!
  • 锦衣神棍

    锦衣神棍

    现代特工穿越明末,从被人误会成白无常,到成为盖世神棍的故事。忽悠了地主,忽悠了大臣,忽悠了武将,忽悠了皇太极,忽悠了魏忠贤,忽悠了皇帝,忽悠了全世界的锦衣神棍!好久没写东西了,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池塘,希望池塘还能带给大家喜欢的故事!
  • 南宋之工业革命

    南宋之工业革命

    带着全套的《大百科全书》,回到了南宋。能搞出什么名堂?蒙古正忙于西征,在东线已与金国开战。用不了几年金国就会灭亡,再后来几十年发生的便是整个南宋王朝的覆灭。后世的知识,能否挽救岌岌可危的大宋呢?美洲,还会被哥伦布发现吗?=========QQ群:12394459.
  • 三国之邪皇

    三国之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战国之第一倾奇者

    战国之第一倾奇者

    前田庆次作为战国第一倾奇者,压抑与奔放、倾奇与重义、勇武与风雅,将这种种元素浓缩到人生轨迹里,使得庆次成为这战国乱世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就算有那些主导时代的英雄们高高在上叱咤风云、足以盖住整个时代的伟岸形象,也不能掩盖住庆次的光彩。但由于早年的际遇和个人义理等原因,作为一个与织田信长有着同样抱负的人,却只能用倾奇者的形象表现出来,直到太阁和养父的辞世,才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不能产生或多或少的遗憾。但若是一个21世纪的热血青年灵魂附身于庆次,那有会发生怎样的际遇和故事呢?噩梦初次写作,前期章节犯了很多错误,请新读本书的书友们,先看看作品相关的内容,敬请大家谅解!
热门推荐
  • TF之一切都是缘分

    TF之一切都是缘分

    一次偶遇,让彼此都有了互相的照应。但是他们能否相信对方。一直走下去呢?拭目以待
  •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得到归宿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在东南亚、南亚旅行游记。末末旅行的时间很长,因为她有一个理想,就是在许多星球之上,都留下足迹。虽然她有时也会迷惘,会怀疑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是否路途最远。但就是在路上,她懂得了如何与自己、他人与世界相处。
  • 妖孽的小王妃

    妖孽的小王妃

    废材?白痴?指的是她?没有搞错吧!她前世可是暗夜女王,杀手界的所有人见到她都要称呼她一声大姐,没想到到了这儿居然就成了白痴,没有玄力不说,每个人提起她还处处嫌弃。看她如何虐尽渣男和腐女!无论你是强大的王爷还是别人尊敬的神,都拜倒在本菇凉的石榴裙下吧!
  •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

    《读懂人情,做对事情》,本书从各种角度讲述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技巧,为读者揭示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理念。每一章节通过深刻、生动的事例,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左右逢源、圆通处世的本领。同时,让你认识到做足人情、善交朋友的重要性,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 彼岸守长安

    彼岸守长安

    世间皆以轮回维持运转,历尽千生,纵使情深相守一世,待到缘尽之时也无法做多停留。却有一物,亦正亦邪,生于六界却超然于六界。世间万物皆有执念。它因人生因人而变。因为执念,她不惜放弃永生,承受剔骨之痛,从此饱受轮回之苦。有人因她的执念在利用间深爱,却寻不到弥补的方向;有人从天神坠入魔道,不人不鬼,不仙不妖。因为执念,要强的她放弃了尊严,因他的一句“江山与她,我选江山。”爱美如命的她疯癫于市,发鬓全白。殊不知,他留的江山为的只是等她归来。因为执念,有人在彼岸边缘等待千年,在等待之中迷失了自己。可知今世等来的她,早已不会是那能再为他伴着箫声迎着落花扬起臂上水袖翩舞如蝶的倾心佳人。相遇在错时,彼岸守长安。
  • 探梦者之绝壁生崖

    探梦者之绝壁生崖

    我们处在这样的世界,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幻。所经历的事情是一场场梦,还是现实。冒险的精神让我们一次次发现新的人生和大陆,却又一次次让我们感到迷茫和恐惧。不敢前行。关于旅途,我们出于好奇。关于探险,我们付出生命。在这神奇的东方国度里,究竟有多少我们看不到的风景。而这条路还有多远?我们依旧看不到尽头。神灵,将我们带入走不出的奇幻,为其付出,哪怕是生命。
  • EXO女扮男装复仇记

    EXO女扮男装复仇记

    “啊啊!你不是男人么?你你你……”EXO们看着淡定走进女卫生间的帅气背影,刹那就不淡定了……*雪、燕、悦想说说我很贪心,我偷的将不只是你们的心,还有你们。
  • 三公主之复仇之路

    三公主之复仇之路

    呃,沫雨涵,樱夏雨熙,慕容雨兮,她们是宇宙感情最好三姐妹,不是亲生的,她们都有同样的经历,被家里抛弃,后来遇到了好心人,再后来她们在复仇路上遇见了冷亦轩,幻绝言,南宫逸轩,开始了奇妙之旅。
  • 欲成妖皇

    欲成妖皇

    天有劫数,万物生灵皆受其伤。人有贪念,四方妖王被戮待亡。一个低等血脉的小老鼠,本愿醉于花丛果香处,怎奈事事无常。天道不公,人道猖狂。我欲变天道,我欲成妖皇。
  • 开封志怪(全集)

    开封志怪(全集)

    商纣无道,姬武取而代之。封神台下,姜子牙让出神位,甘为人间公侯,力保义女端木翠成仙。倏忽千年,大宋天下。包龙图坐镇开封府,为成包青天“审阴阳”之名,端木翠下界临凡,立门派“细花流”,梳鬼域章法,阻妖魔越界。四品带刀护卫展昭奉包拯之命,与端木翠“互通有无”,从此江湖骇浪,频添鬼影憧憧。六指绕红线,蚊栖梳妆台。上古妖兽行冥道,西岐月冷照沉渊。几番同生共死,情愫暗生,天上人间,能否共谱一曲细花流水长,还要仰仗换命的盘、华佗的线,以及……杨戬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