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51600000018

第18章 走马观花西口路

“哥哥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止不住那泪蛋蛋,一道道往下流……”在内蒙古后套插队时,听得最多的民歌就是《走西口》,这首民歌经老乡之口演绎,那味道,岂一个悲凉说得?不知何故,这些年来,《走西口》的旋律常萦绕耳畔,于方寸间徘徊不去,如此勾魂摄魄,索性相约几位好友,走上一遭。

§§家住太原

走西口的第一站选在了太原。太原既是走西口的始发地,又是祁县、太古、榆次乃至晋南走西口人的中转站,所以颇具代表性。晋陕蒙地区广为流传的二人台《走西口》是这么唱的:“家住在太原,爹爹孙朋安。生下我一枝花,起名叫孙玉莲。”也就是说,至少在清代,太原人便开始走西口了,有二人台台词为证:“咸丰整五年,山西遭年限……二姑舅捎来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我(太春)有心走西口,恐怕玉莲不依从。”咸丰五年即1855年,玉莲、太春这一对新婚夫妇,为谋活路不得不生离死别走西口。

二人台是地方戏曲,小剧种,又叫打坐腔,形式有点像二人转,演出时多为丑旦或生旦二人。《走西口》是二人台经典曲目,剧情较为简单:太春、玉莲一走一送,小夫妻交替唱和,主要内容就是送别。至于太春后来是否发迹做了晋商衣锦还乡,抑或给人打工挣下些许血汗钱回家,还是自此一别生死两茫茫……这一切皆语焉不详。一句“家住在太原”,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符号。太原是晋商故里,走西口孕育了晋商,许多晋商因走西口而生。所以我有理由期待,太春和玉莲应该有个大团圆式的结局。

太原是古城,街头多古木。在府东街的一个路口,有近两抱之粗的古槐当街而立,铁干虬枝,形貌沧桑。待上前观瞧,见树身有铁箍、支架,四周有台墩、围栏。——我来自一个古木稀缺的城市,故少见多怪,感慨良多:21世纪的太原街头,各种车辆往来穿梭,目不暇接;古槐犹如悲悯的历史老人,于岁月的长河中检索着尘世的过眼云烟,不知目睹过多少回走西口的商帮与流民,又不知聆听过多少次“家住在太原”的乡音。百年以上的古木在太原有数百株之多,令人好生艳羡。当然,比起晋祠里三千年的周柏,这棵街头古槐自是小巫见大巫,但它独有一种草根品质和灵性,行走在红尘之中。

如同这些植根于历史的古槐、周柏一样,人杰地灵的太原,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当你得知王之涣、王昌龄、王翰、王维、白居易、温庭筠、米芾、罗贯中、傅山等大家都出自太原时,你不得不对精英荟萃的古城肃然起敬。“雄藩巨镇,非贤莫居”——李白的赞誉画龙点睛。当然,历史上的太原,概念跟现在有所不同,这也须注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得天独厚的太原,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学气质。二人台《走西口》的作者已不可考,这部民间艺人的纪实作品,也许不是一个人的原创,或经多人打磨而成,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历经几百年的生命力。近代中国曾发生过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三大移民潮,而唯有二人台《走西口》,同步记述了当年的故事。它以一种略显单薄质朴的文艺形态,承载着重大的历史现象和几代人的期盼,与走西口大潮一路如影随形,甚至当这种迁徙已定格为历史,各种唱法的《走西口》却仍在继续,一直唱到今天。

据史料记载,走西口现象始于明嘉靖年间,到清末民初形成高峰。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首先,政府允许移民开垦边地是历史背景;其次,晋陕冀一带民不聊生是现实问题,人挪活、树挪死,只能远走他乡寻觅生路。长城以北的土默川以及黄河后套的广袤原野,成为走西口的理想家园,一个个村落由此诞生,一座座城镇拔地而起,“家住在太原”的太春,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归宿。

西口古渡说河曲

太春是从哪里走西口的呢?

关于西口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是普遍认为西口是个广义的概念,泛指通往塞外草原的长城诸关卡要隘,此种观点似乎更为民间所认同。二是特指山西右玉晋蒙交界处的杀虎口,它是清政府认可的唯一合法的通商口岸,其位置在长城另一要塞张家口以西,所以就有了“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

但是,太春显然不是从杀虎口出去的。玉莲千叮咛万嘱咐:“坐船你要坐船舱,你不要坐船头”,若是从杀虎口出关,则无须过河,船舱船头成了无的放矢。因为出了杀虎口,便是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已经是黄河北岸了。所以,太春走的是另一条路线:从晋北河曲过黄河,经府谷→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包头→乌拉特前旗等地进入后套。于是走西口又有旱西口、水西口之说,杀虎口等长城关隘是旱西口,而地处晋陕蒙交汇处的河曲县,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故称水西口。

我们来到河曲。

这是第一次到河曲。虽然视野中全是陌生的山川景物,却有一种梦回故里的感觉。这很奇怪,因为我的老家不在这里。如果非要找出什么因由,那就是我在内蒙古五原下乡插队的村子,是走西口人创建的,村民也多是河曲移民的后裔。说来惭愧,我曾想当然地以为,河曲就是《愚公移山》中智叟的老家。典型的望文生义,这个谬误延续多年,直到一个河曲人纠正了我,此君就是这次走西口的向导、《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

鲁顺民与我都是鲁迅文学院同学,同行的还有《长江文艺》的胡翔和湖北作家小叶,以及我的几位插友。如此人员组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些老知青与几位作家都是素昧平生。

河曲是古塞雄关,鸡鸣三省之地,与陕西、内蒙古隔河相望。二人台《走西口》唱词曰:“头一天住古城路走七十整,虽说路不远跨了三个省。”古城是陕西府谷县的一个村镇,太春从河曲过黄河,经府谷到准格尔旗,正是跨越了晋陕蒙三个省,并不夸张。

在河曲,我们造访了娘娘滩,即黄河里砥柱中流的一个岛屿。娘娘滩上有人家居住,还有掩映在田园林木中的庙宇和度假村。摆渡我们过河的,竟是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艄公,脸上写满沧桑。他推船撑篙,动作娴熟,两腿青筋暴突,犹如老树根须,使人想起“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九十九个艄公来把船扳”那首民歌。艄公姓李,而且娘娘滩上的人家都姓李,他们自称是李广后代。我无法判断真伪,觉得有些牵强附会,或者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命运多舛的李广,竟在这里获得了同情与支持,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据说,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因受吕雉迫害,曾避难于此,故称娘娘滩。李广当时正是薄太后的护卫。这个民间传说把皇宫里的博弈,与百姓生活巧妙地扯上了关系,很有创意。

走西口的大潮并没有波及娘娘滩,大概谁也下不了决心,舍弃这样一个自给自足、风景如画的桃花源。我不知道那位艄公的前辈,是否摆渡过走西口的太春?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拨又一拨走西口的汉子,坐着他们的船到了彼岸。

那天晚上,我们来到“西口古渡”,也就是太春上船远行的地方。凭栏而望,华灯倒映,疑似湖光山色。如果事先不知这是走西口的水路码头,便以为身处悠哉闲哉的幽静之地。有史料记述了曾经的喧嚣与繁华:“其时水旱码头,丝绸之路,商贾辐辏,渡河船只云集,五方杂处,兵民繁错,万家烟火于斯盛焉。”简直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

月色溶溶,灯光如昼,西口古渡河神庙戏台两侧的楹联赫然入目:“一船风拥入这般风景/三乡情溢出那段情由”。此时,戏台前的广场上,一群时尚女孩随着摇滚音乐跳起劲舞。从远古流过来的黄河,感受着青春的律动,这是在二人台的故乡,在走西口的源头。

这就是河曲,古老而年轻。

三天的路程两天到

因为要在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乌拉山镇(乌拉特前旗政府所在地)与甘肃作家任向春相聚,我们从河曲出发,依次路过走西口的重镇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却都没有停车,直奔乌拉山而去。向春是走西口人的后代,乌拉山是她老家,据说祖上也是从河曲过来的,鲁顺民还考证过她家是来自哪个堡子的云云。向春写过一部长篇小说《河套平原》,她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与认知,比起我们这些探访第二故乡的老知青,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河套平原分为后套与前套:狼山以南、乌拉山以西至巴彦高勒的平原是为后套;大青山以南、乌拉山以东的土默川一带是为前套。乌拉山是前套与后套的分界线。

向春设宴为我们接风,喝起酒来,端起杯子便一饮而尽,颇见西北女子风格,令我刮目相看。酒过三巡,不知谁提议每人都要唱首歌。论起唱歌,那是鲁顺民的专长,在鲁院学习期间,他是我们的民歌王。鲁顺民张嘴就来,歌词令人难忘:“这么长的辫子探不上个天,这么好的妹妹见不上个面;这么大的锅来下不了两颗颗米,这么旺的火来烧不热个你。”一般情况下,只要鲁顺民唱了,别人就没法再张嘴,因为他唱得太好。但这回每人有份,轮到我时,便用破锣嗓子来了几句当年学的民歌:“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马鞭子一甩我就回口里;不大大那个小青马我多喂上二升料,三天的路程我两天到。”待我唱罢,坐在一旁的向春面色凝重地对我说:“听你唱这首民歌,不知为啥我总想哭……”

向春说她小时候与知青有过接触,乌拉山曾经有很多天津、北京的知青,过去与知青相处的情景,清晰地留在她的记忆中。这真是沧海桑田,我当年在距乌拉山百里之遥的五原插队时,向春还是个猴女女(小女娃);三十多年后,我与她竟成为鲁院的同学。向春、胡翔、鲁顺民,都是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不像我这个老三届,十六七岁就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去了。胡翔,这位总爱把树读为xu的九头鸟,不止一次地询问我当年“下放”的情况,所以我也不止一次地把他的“下放”更正为“下乡”。我跟他开玩笑说:“下乡已经够可以了,就不要再下放了。”

在非知青作家眼里,知青是怎样的一代人呢?他们会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就在前不久,有位年轻的同行这样问我:“知青还迁户口啊?”上山下乡结束距今不过三十多年,这段历史的细节已然变得如此模糊。有些人可能不清楚,我们不仅迁户口,插队知青连工资都没有,挣的是工分——这是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词汇,专门用来计算工作量和劳动报酬。生产队年底分红时,村里的会计根据全体社员工分数的总和,计算出全年的分红,到那时你才得知一个工分合多少钱。下乡头一年,我辛辛苦苦挣的工分,折合成人民币才18元钱,从五原到天津的火车票是17元多,再加上坐公交车回家,最后还剩几毛钱。一个单程的火车票,过完年再回村还得家里掏路费,如此境况,远不如现在的农民工,估计也比不上走西口的太春,更遑论那些晋商了。

那天晚上感慨良多,因为这一切都与走西口有关。如果没有走西口,即便同学一场,也未必特意在乌拉山相聚;如果没有走西口,我也不可能相约鲁顺民,从他的家乡,再辗转来到我的第二故乡;如果没有走西口,胡翔何苦从武汉飞到太原,又跟着我们风风火火跑到后套,过了长江再过黄河,一路好辛苦。我们完全可以从容潇洒地游山玩水、把酒临风,这条路线周边的景点很多,如五台山、成吉思汗陵等等。

可能是有某种解不开的情结,我总把走西口与河套平原下乡插队的知青联系到一起,尽管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我们很像同一类人:迁徙规模大,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口多,远远超过了闯关东和下南洋;而且当事人都是被动的——走西口的太春为生活所迫,老三届除了上山下乡没有别的去向,我就赶上了“全锅端”的政策——68届初中生全部下乡。我想,文学创作没有可以穷尽的题材,只有江郎才尽的作家。在向春、胡翔、鲁顺民这些局外人的笔下,如何演绎、解读走西口和知青的故事,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情系张三贵

“黄龙弯弯河曲县,三亲六眷漫绥远;二姑舅啊三老爷,八百里河套葬祖先。”——这是一首风格苍凉的河曲民歌,河曲移民在后套的规模,从这首民歌里可略见一斑。当年走西口的汉子,多为出来扛活打工的“雁行人”,他们春来秋回,像大雁一样季节性地往返于口里口外,后来便在这里落户,成为永久性居民。后套的五原县,是我们此行的终端。但历史上的走西口,绝非止步于后套,大西北的宁夏、甘肃乃至新疆,都曾是走西口的锚地。

在高速看到路牌上有五原两个字的时候,情绪就有些异样,心里的动静难以言表。二人台对五原也有描述:“上了五原县,挣饭没工钱;到处没生路,心如滚油煎。”这是太春走西口的年代,干活只能糊口,挣不下钱。那时候,后套的水浇地尚未形成规模,著名的八大渠多是咸丰以后修建,生存环境也很差。上山下乡时代,后套的灌渠已然改观,但我们也只混个吃饱肚子,照样“挣饭没工钱”。

我插队的村子叫张三贵圪旦。张三贵,清末河曲人,与其兄张大贵走西口来到后套垦荒,并各立门户,张氏兄弟的名字就成了村名。这次回访第二故乡,还相跟着两位张大贵圪旦的知青。张三贵的乡亲为我们专门宰了一只肥羊。当年插队时在村里吃过几次羊肉,生产队每逢入冬之际,将那些估计熬不过寒冬的羊杀掉分给社员。我们11个人的知青集体户,大约能分得三五斤肉,搁上辣椒胡萝卜洋葱头烩上一锅,在那个年月,算是相当不错了。

村委会召集来几十位乡亲欢聚一堂,还请来打坐腔班子唱二人台,好不红火。鲁顺民早就和我们当年的房东邬丑拉呱上了,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情态,邬丑是河曲人,这恰是鲁顺民的关注点,他俩是老乡见老乡。

“当初没照顾好你们……”红四总跟我重复这句话,他越这么说,我就越愧疚。红四的父亲曾是生产队长,没少关照我们。现在红四说没照顾好啥的,令我百感交集,我们何德何能要让人家照顾?那年冬天我在知青点看家,过年时乡亲们都来看我。现在的村长徐三儿,当年还是个猴娃娃,从家里端着碗猪头肉毕恭毕敬地送到我面前;张二仁的老娘送来染了红的煮鸡蛋,一个劲儿地说我“可怜娃娃孤铃寡哨的”(她还不知道我们偷吃过她家的鸡);几乎半个村的人都来拜年,从来没有过那样的待遇,我受宠若惊。而今,面对几十位乡亲,我竟哽咽得说不出话,只要一说话眼泪就下来了——真正体验了一把“止不住那泪蛋蛋,一道道往下流”的感觉。

在这些知青中,我回村最勤。2005年夏天我曾来过一次,住在县城宾馆,有一个来自我们向阳乡的服务员,我问她,知道张三贵圪旦不?她说知道。我又问,知道张三贵圪旦的知青不?她说知道,还说张三贵的知青可好呢。我说你年纪轻轻(20来岁)咋就知道这些?她说是听老人们讲的。她是在怎样一个场合听到我们的故事,我不知道,但我们已然成了传说,感觉好像是上一辈子的事。后来我把这口碑传达给我们那些老知青,引发好一阵激动。

这次回村,还见到了我们村的创始人张三贵的重孙张二铁。二铁与我年岁差不多,当年一起摔跤翻手(一种角力游戏)的情景恍若在昨天。二铁把我拽进他们家,看那光景过得不错,他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话,叫我心里好不是滋味——“谢谢你们当初没批斗我家!”多年未见,没曾想二铁竟然这样说。二铁的曾祖父张三贵,既是我们村的创建人,也是地主,当时二铁的父亲还戴着地主帽子,在那个时代,知青批斗地主是常见的事。我们没有批斗他们,二铁居然记挂了四十多年,我心说惭愧,这竟成为二铁感谢我们的原因?看来不管在任何时候,人性都是检验人的标准,我们在无意识中经受了人性标准的检验。而我,从心里感谢张三贵的乡亲,是他们伴我度过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唐涓,《青海湖》文学杂志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已出版文学作品多部。先后获第三届冰心散文优秀奖;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青海省第八届、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梵音萦绕的隆务寺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先知

    纪伯伦全集:先知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石榴花开的季节

    石榴花开的季节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悠悠乡情”“浓浓亲情”“漫漫闲情”“缕缕心情”“泛泛友情”“幽幽性情”共六辑。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一部永恒的畅销经典,令亿万人感动而泣的心灵读本。由席慕容、林清玄、张晓风、铁凝等联袂推出,本书内容在网上点击过亿次,被众网友称为华文史上最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上市,便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热烈追捧,销售量一直雄踞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总有一个,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亲。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无私和“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但人世间没有任何一种无私和奉献能与母亲相提并论。即使再冷酷无情和铁石心肠的人,也能体会到母亲的关爱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与情感抚摩……
  •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史·诗——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精选

    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博物馆,从古老的神话时代开始,逐一呈现着人们熟悉的各种器物、人物、历史事件和积累着时间性的地点。这些诗篇的呈现又不同于博物馆,因为这些器物和人物都被诗的书写再次唤醒。
  • 北京之恋

    北京之恋

    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00年至2001年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数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温暖”的文字,反映了其在北京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全书语言文字通顺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大阿弥陀佛经

    大阿弥陀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敢·爱:两性关系恋爱宝典

    敢·爱:两性关系恋爱宝典

    这是最不带偏见、最和谐平等的两性关系书,每一个女人和男人都应该好好读它:男人的头脑如何运转?他们爱什么、恨什么、怕什么?他们想什么、要什么、为什么?女人应该做些什么?如何练就火眼金睛、赶跑坏男人、俘获好男人?如何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最正确的时间与最合适的他相遇相知并相爱?爱情到底是什么?让人满足、期盼、欢喜,又让人受伤、害怕、忧愁……它告诉我们:男女双方如何看待和对待彼此,才能拥有完美的恋情;男人也会魂不守舍、出乖露丑、无所适从,他其实没那么坏,只是你不懂他的心。它使你坚定信心、需要浪漫、相信爱情,教你当真诚的人、经营成熟的感情。没有危言耸听的话语和苦大仇深的偏执,只有关于爱的最简单、最基本却是最重要的真谛。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正是因为懂得并遵循这些。不畏惧、不耍心机、不走寻常路,让你次次爱得起,一生爱不够!
  • “教父”李开复

    “教父”李开复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将错就爱

    将错就爱

    这是“阴差阳错”的邂逅,这是“假戏真做”的情缘,这是“沟通不良”的恋爱……总之,全部都是错、错、错!但是,将错就错之下,她凭空捞到如意郎君,他如愿获得美姻良缘。误会有什么关系?反正,结果好就一切OK。
  • 钻石男的独家俏老婆

    钻石男的独家俏老婆

    一夜,林语雪被自己的父亲下了迷药,被送入杜炎彬的床,吃干抹净之后杜炎彬给了林语雪一个耳光,冷若冰霜:到底有什么阴谋?”一个月后,林语雪怀孕了,杜炎彬带着鄙咦的眼神,冷嘲热讽,一把将林语雪推倒在床,:“你父亲已经将你一百万卖给我了,你没有权利说不!”
  • 三生莲界

    三生莲界

    上古年间,世上曾有神明天地也曾有着无数的文明和秩序突然有那么一天,天上有无尽的星辰陨落,诸神战死,他们的主神也不知下落,从此天道残缺,因果不全无数生灵沦为所谓强者满足自己变态欲望和嗜好的玩具直至一日,一个名叫武流炎的孩子降生在一颗六等不知名行星上的翰国他渐渐恢复记忆,回想起无尽岁月以前的事,他发誓为自己报仇,也为因自己的弱小而消逝之人报仇,挑战所谓的创世真神
  • 巫蛊颂

    巫蛊颂

    在你眼中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凡的故事,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也有说不完的故事…历史长河奔腾不息,终将汇入汪洋平平无奇,也许,终点,才是起点!
  • 唐宫:一世烟云梦

    唐宫:一世烟云梦

    她,是杨府中天真活泼的杨玉娘;是寿王府中苦苦挣扎的寿王妃;是心灰意冷的女道士太真;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也是蓬莱仙山中苦苦思念的太真仙子。可是她只想做一个平凡的女子,与所爱之人相携到老。来自未来的她,努力的想要去改变历史,然而,命运早已注定。浮生崖上,她看着他独自承受尘世的冷漠,看他请来道士四处寻找自己的亡魂。陛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纵然今生不能相见,来世,即使相隔万里我也一定会去寻你。
  • 欢喜冤家之腹黑boss宠妻无度

    欢喜冤家之腹黑boss宠妻无度

    偶然的一次帮忙让他对她一见钟情,却因为和父亲的约定不得不出国,他心里暗暗发誓他要和这个女人在一起。五年后他霸气归来,知道她是设计师就指名让她设计,为了能见到她,他鸡蛋里面挑骨头,直到把小刺猬惹毛了才罢手。她过敏,他一夜守护,但第二天醒来索要报酬。靠!说好的暖男呢?还能愉快的玩耍吗?。“君大少,你无不无聊啊一直缠着我!”“我很无聊啊!不过你陪我玩我就不无聊了!”“你是小朋友吗?还要玩!”“姐姐,陪我玩!”某人一脸天真的看着她。沐可儿瞬间石化,君亦辰节操呢?还有谁他妈说他高冷呢!出来,我保证不揍死你!!!
  • 和你共度的一切

    和你共度的一切

    一个在北方长大的女生,迫于高考政策,必须要回到南方上高中高考,由南北方差异等等引起的一系列故事。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又有周围众人的不理解,还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各方面的困难接踵而至,她沦陷了,拼命想逃脱现实世界。直到高二的时候遇上年轻的善解人意的男老师,她才慢慢开始改变,并将情感寄托在了他身上。最终她战胜了自己,也离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