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最困难的时候,国家给了国防尖端部门的科研人员最高的待遇,1961年,科技人员的伙食标准是“2611”,即每月26斤粮,每餐1个馒头或粗粮窝头,1角钱干菜汤。所谓干菜,大都是晒干的白菜帮子,或者萝卜缨子之类。因为粮食定量不够,更由于副食品严重缺乏,肉类、蛋奶、水果蔬菜基本没有,营养自然跟不上,人们肚子里面普遍没有油水,致使很多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出现了浮肿、色盲等病症。当然,一般人群这种情况更严重。问题是科学家要搞科研攻关,要动脑子,他们压力很大,没有基本的营养,科研工作的效率可想而知。彭桓武有一阵子经常说:“我的脑子不好使了。”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仍然在加班加点,苦心研究。导弹研究院和核武器研究院的办公楼、资料室里,灯光时常通宵达旦地亮着。干部们心疼,劝他们,甚至是要撵他们回家休息。
导弹研究院科学家黄纬禄,每天吃很少,但精神头儿很足。有人问他,如何对付饥饿,他说,在裤腰带上多钻两三个扣眼,肚子饿得吵闹时,就勒一勒它,再闹,就再勒,勒紧了,肚子就服贴了。
消息源源不断地汇聚到聂荣臻这里,聂荣臻十分焦虑,一时又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就连毛泽东都不吃肉了,可见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人民信赖共产党,信赖毛主席,国家会出大乱子的,但是中国平稳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可见共产党的凝聚力是何等强!聂荣臻有一阵子住在协和医院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躺在病床上,他心里很不平静。听到来自科研单位饿着肚子攻关的汇报,他深深地感叹:“这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呀!”
他给秘书范济生交待,让他马上去找张爱萍。张爱萍是副总长,也兼着国防科委的副主任,聂荣臻希望张爱萍和国防科委的同志,以及二机部的同志商量一下,让两个研究院的科技人员一定要劳逸结合,要想办法改善他们的生活,决不能搞坏身体。他说:“鼓足干劲争口气是可喜的,但不能拼命。否则,即使技术攻关成功了,身体也垮了,下一步怎么办?要劳逸结合,要搞个规定,还要经常检查落实。”
后来就有了规定:晚上加班不得超过12点。聂荣臻甚至在一天晚上亲自打电话给导弹研究院政委刘有光,检查落实情况。有一天,又有人向他汇报:在导弹研究院和原子能研究所,每到晚上,超过12点后,有的同志就躲到厕所里看书,有的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书。白天把干粮省下一个,留到晚上吃,实在顶不住,就冲一碗酱油汤喝下去。
这让聂荣臻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他对夫人张瑞华说:“科学家是我们的宝贝,只强调休息,没有足够的营养品,身体也是要垮的,脑子会不好使唤的。可是,到哪儿去搞营养品呀?……”
在这种情况下,再向国家伸手吗?自然灾害,苏联逼债,国际封锁,搞得内外交困,国家也拿不出填肚子的东西呀……聂荣臻穿着病号服,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夜不能寐。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就要通了周恩来的电话,对他说了自己掌握的情况,然后说:“总理呀,我想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各大军区、海军募点捐。”
电话那头,周恩来一愣:“你是说募捐?”
“募捐!让他们支援一些猪肉、黄豆、鱼呀、海带呀之类的东西,多少解决点问题。”
周恩来想了想,就说:“眼下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我支持。”
放下电话,聂荣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代表他,把电话打到了北京、济南、广州、沈阳军区和海军,传达了同样的意思:我们正在进行国防尖端项目攻关的科技人员,生活清苦,任务很重,需要各大单位援助一些副食品。
陈毅到医院来看望聂荣臻,听说此事,热辣辣地说:“你要募捐,我举双手拥护。向各单位募捐时,也加上我的名字。”这位性格爽直的老总又说,“我们不吃,也要保障他们起码的生活。”两位老战友为“募捐”的事,议论了很久。
“募捐”行动布置下去后,副总长杨成武和北京军区副司令郑维山来医院看望聂荣臻,这二人都是聂荣臻在晋察冀的老部下,一见面,聂荣臻就对郑维山说:“郑维山,你的气色不错,是不是经常吃肉?”
郑维山忙说:“报告老总,我已经很久没沾荤腥了。”
“真的吗?”
“真的!”
“没吃肉,并不说明你们没有肉。知道我募捐的事吗?”
“知道。”
“我知道你们的家底,你们有生产,有东西,你一定要拿出一些来。你可不能小气呀!”
郑维山回答得很干脆:“东西我一定搞一些。还可以打一些黄羊。”
郑维山回去后,亲自打电话到内蒙古的部队,布置他们打黄羊,并且特别说明,这些黄羊肉是保障科学家生活的,谁也不能动。
“募捐”来的东西,比预料的要多得多。海军和北京、广州、济南、沈阳军区,慷慨解囊,价拨给了国防科研战线一批猪肉、黄豆、鱼、海带、鸡蛋、豆油等副食品,还有各种水果。在当时,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东西。
拿到这些物品的清单,聂荣臻笑了,病也感觉轻了。有人对他说:“聂总,还是你的面子大啊!”
聂荣臻说:“我的面子,是科学家,是尖端武器给撑着的。”
东西一批批运来了,如何分配呢?聂荣臻把有关单位的领导叫来,说:“这不是小事,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把这些东西,以中央和军委的名义,全部分配给每个专家和技术人员。”
他特别严肃地申明:“领导、行政工作人员一律不分。包括你们,一两也不能要!”
也许是还不放心,他又补了一句:“我是要检查的!”
东西很快分下去了。聂荣臻的女儿聂力当时在导弹研究院工作,她亲眼目睹了专家和技术人员领东西时的感人场面,有些人是流着眼泪排队领取的。他们得知是中央和军委特意给大家弄来的东西,更是激动不已。科学家们纷纷表示:听说主席、总理都吃白菜汤,却给我们吃肉,我们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搞出“两弹”来啊!
本来是艰难的岁月,因为有了关怀,人们也就不觉得有多苦了。多少年过去了,甚至还要怀念它。
聂荣臻果真派安东下去检查,在导弹研究院,刘有光政委拍着胸脯说:“要是我们领导干部分了一两,就开除我的党籍!”
“募捐”,是那个饥饿年代的一个无奈之举,但也是一段温暖人心的插曲。“文革”中,有人批判聂荣臻走“专家路线”,说这是“科技鱼”、 “科技肉”、“科技水果”、“科技豆”。而在今天,这些词汇却成了科技人员美好的回忆,一再被人提起。
聂荣臻还给科学院张劲夫打招呼,让他想办法每周请大家聚餐一次,补充补充营养。这件事情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
聂荣臻一直惦记着钱学森。他特意吩咐,给钱学森分半片猪肉。钱学森拒绝,说,第一,我不能要那么多;第二,家里没冰箱,也放不住。秘书说,这是聂总定的,不能不要。最后没办法,把这半片冻猪肉放到公家的冷库里,隔几天钱家的炊事员就去分割一块。
导弹试验基地挨了批之后,孙继先、李福泽动员基地所有官兵,在弱水河畔开荒种地,他们很快开垦出号称万亩的一片平整土地,种上了小麦。
总参谋长罗瑞卿来基地视察时,在大礼堂给参加会议的连以上军官,讲了一段有名的话,他说:“人们要生存就要吃饭,要吃饭就要进行生产。你们基地大人小孩几万人,如果把每个人的嘴巴都连起来,那是一张多大的嘴巴啊!每天要向这个嘴巴倒进去多少粮食啊!要是全中国的人都把嘴巴连起来,每天又要倒进去多少?那是个无底洞!所以,你们基地开荒生产,自力更生,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展尖端武器的需要。”
1962年上半年,基地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收获了15万公斤小麦。
国防尖端科研部门的状况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在一次书记处的会议上,讨论导弹研究院、二机部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总书记邓小平说:这两个单位的科技人员,待遇要高些,工资要高些,生活安排要好些,由李富春同志挂帅,统一考虑解决这两个重点单位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核试验基地缺少运输车辆,事情反映到中央书记处,邓小平亲自同北京市市长彭真商量,决定把国家拨给北京市的400辆解放牌卡车全部调拨给基地,那个时候,这样的卡车多宝贵啊。400车新卡车运到基地,人们自豪、感激的心情难以言表……
1962年春节前夕,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宴会的参加者不是各级领导,不是会议代表,不是外国友人,而是一千多名自然科学工作者。核武器、导弹、卫星方面的专家如数到场。请帖是以陆定一、陈毅、聂荣臻三位副总理的名义发出的,实际上是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并报告毛泽东同意,目的是让科学家们吃顿肉,增加点营养。
周恩来突然到会,引发热烈掌声。他在陆定一、陈毅、聂荣臻陪同下,来到大家中间。他转达了毛泽东对大家的问候,说,今天主要的任务就是吃。全体人员落座后,主宾席上,钱学森、钱三强分别坐在周恩来两侧。临桌的彭桓武小声对身边人说:“好,我们的代表人物亮相了。”
菜很丰盛,以肉类居多。人们差不多已经有两年没这样吃肉了。参宴者谁都明白,中央这是给大伙鼓劲加油啊!
陈毅来到邓稼先所在的桌子上敬酒,看到邓稼先比较腼腆,拿筷子的手有些抖,就说:“同志哥!这样可夹不到大块肉啊!”说完拿起筷子,往邓稼先碗里夹了一大块肉,引发一片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