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22900000005

第5章 学会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要想达到说话的目的和效果,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会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就是要学会察言观色、把握时机,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说恰如其分的话。学会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能使你的谈吐更加动人。

说话要看准对象

说话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这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因为人有性别、教养层次、性格、心境、地域、文化背景等的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时是惊人的。不同的对象对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所以,与不同的人交谈,就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就是俗话所说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1)看性别说话

性别不同,对言辞的接受也有差别。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说:“男人靠眼睛来爱,女人靠耳朵来爱。”这就指出性别对于接受是有影响的。无论是言辞涉及的内容,还是言辞表达的程度、声调都是如此。

在现实生活的社交场合、会议间隙、公益活动中,人们在礼节性的互致问候之后,往往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交谈。而这三个、五个的,又总是按性别组合——男士与男士侃,女士与女士谈。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男士的话题大而广,女士的话题小而狭。一般说来,男士爱谈的是时事、政治、法律、体育、文化、社会问题、经济动向等;而女士爱谈的则是孩子、丈夫、日常经济、消费心得、风流艳闻等。说话者必须依据性别选择说话内容,努力使自己的言辞吻合接受者的性别需求。

在说话者言辞接受的程度上,一般说来,男士较能承受率直、干脆、粗放、量重的话语,而女士则喜欢委婉、轻柔、细腻、量轻的话语。说话者必须依据接受对象的性别选择自己的表达方式与程度。

在通常情况下,说话者如果是男士,而接受者又并非自己的妻子、恋人或关系很密切的姐妹,那么言辞就应当严格把握分寸,在内容上、方式上都要充分注意女性的接受特点。对一些可以向男士说的话,就不一定能向女士说;对一些可以向男士使用的表达方式,就不一定用之于女人。

(2)看教养层次说话

教养是指接受对象的一般文化和品德水准,包括文化程度、知识积累、生活阅历、涵养气度等。教养层次不同,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有些话说出来,甲听得懂,理解得了,乙就可能听不懂,理解不了。像作家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人物——工作组组长文采的演讲,就是没有区分接受对象的教养层次和实际需求,而致使“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所以,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要认清自己的接受对象教养层次如何,盲目表达不仅达不到说话的目的,甚至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在现实交往中,从我国现阶段国情看,对接受对象教养的认识,更多的还是文化程度不高、知识欠丰富。说话者面对这样的接受对象,一时间不能确定其教养程度时,所表达的言辞,应力求通俗化、大众化;那种故作深沉、吊书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3)看性格说话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言辞表达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因人而异,符合接受对象的脾气、性格,才有可能产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

性格外向的人易于“喜形于色”,性格内向的人多半“沉默寡言”。同性格外向的人谈话,你可以侃侃而谈,同性格内向的人谈话,则应注意循循善诱。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来回答他的问题。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回答说:“不能。”另一个学生冉求也问:“听到了,就去干吗?”孔子说:“干吧!”公西华听了有些疑惑,就问孔子:“两个人问题相同,而你的回答却相反。我有点儿糊涂,想来请教。”孔子答:“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时做事好退缩,所以给他壮胆;仲由好胜,胆大勇为,所以我要劝阻他)可见,孔子诲人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因人而异,特别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日常生活、公关活动等各方面的交谈也要注意这一点。

(4)看对方心境说话

心境通俗地称为心情,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但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大家知道,在听觉方面,声波在耳蜗内转变成一种可供神经系统使用的密码。通过神经系统的处理,听者就把这些编了码的信号感知为能够表达说话者意思的词汇。既然听者要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处理,那么,听者的心境,必然影响到语言的交流效果。

人际交流中经常会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洞察对方的心理状态,往往会生意外的问题。《红楼梦》第八十三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恰好被黛玉听到,她误认为婆子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直气得“两眼一翻亡去”。婆子的话本来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但黛玉不这么想。她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心态使她产生了误会。所以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完全不同。

(5)看地域说话

地域指的是接受对象所处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别、省别、族别等。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彼此在认识、观念、习惯、风俗上都有区别,对说话者言辞的接受就会有所不同。说话者在进行言辞表达时,应当认清接受对象的地域性,才会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尹文子·大道》讲了这么一件事:郑国人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玉叫做“璞”,东周人把还没有腌制成干的老鼠叫做“璞”。郑国的一个商人在东周做买卖,一个东周人问他:“你要不要买璞?”郑国商人说:“我正想买。”于是东周人从怀里掏出一只老鼠递上,郑国商人赶快辞谢不要。东周人在作言辞表达时,没有认清其接受对象是郑国人,所以买卖不能成功。

地域不同而对言辞接受也有不同的要求,在世界上的表现大体有:

欧洲人不喜欢听涉及自己的政治倾向、宗教信仰、年龄状况(女性更重)、家庭私事、行动去向等问题的话,忌讳“13”和“星期五”;

朝鲜、韩国、日本人忌讳别人说“4”;

阿拉伯人喜欢听“星期五”;

泰国人喜欢“9”;

菲律宾人不愿谈论政治、宗教及腐化问题;

赞比亚人爱听尊称,最好加上职务和头衔;

新加坡人不爱听“7”,反感别人对自己说“恭喜发财”,忌讳谈论关于猪的话题;

扎伊尔人喜欢听随和、爽快、恭维的话;

俄罗斯人喜欢听尊称、敬语、谦辞,倾心于“女士优先”的话题;

突尼斯人喜欢别人在各种场合同自己打招呼,而且问候得越长、越久、越具体越好。

在中国各地的表现大体有:

香港人爱听吉祥话,涉及福、禄、寿的都很喜欢,乐于别人随时随地对他说“恭喜发财”,喜欢“3”、“6”、“8”等数字,忌讳别人打听自己的家庭住址、工资收入、年龄等。忌讳语也较多,如“炒包饭”、“炒菜”,有解雇、开除之嫌,听着不吉利;“猪舌”有蚀本之嫌,改叫“猪利”;“丝瓜”有输光之嫌,改叫“胜瓜”。

澳门人喜欢听别人说话干脆,直截了当,不爱听转弯抹角、吞吞吐吐的话语。

锡伯族人崇拜保佑家室、人丁的神灵“喜利妈妈”和保佑牲畜的神灵“海尔堪”;忌讳直呼长辈的名字,忌讳在家说不吉利的话。

蒙古族人喜爱白色,爱谈与白色有关的话题,高兴别人来祝福;最厌恶黑色,忌讳别人谈论黑的话题。

彝族人忌讳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特别是别人的生理缺陷。

赫哲族人崇拜火神,不准别人说不利于火的话,若需用水浇灭火时,要说:“请火神爷把脚挪一挪。”

维吾尔族人谈话以长为先,亲友见面互道问候语。

因地域不同而产生的表达差别,甚至在同一个民族、同一个省区的不同位置,也有表现。比如都是汉族,居于大陆者与居于台湾者对同一个概念的表达与接受就不一样:接班人-传人,计划生育-家庭计划,大学新生-新鲜人,好莱坞-荷里活,撒切尔-柴契尔,新西兰-纽西兰,立体声-身历声,表演-作秀,渔民-讨海人……又如同贵州人,对西红柿,贵阳人叫毛辣角,遵义人叫番茄,兴义人叫酸角,独山人叫毛秀才。说话者如果不区分这些地域上的差别,说话目的就难以实现。有些严重的差异,如不分清,甚至还会对说话者产生严重的后果。

(6)看文化背景说话

随着社交范围不断扩大,我们的交际对象也将会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要适应交际的广泛性,就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说话的特点,使我们说出来的话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拿交际场合的称呼语来说,受文化背景的制约就十分明显。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称呼习惯,能使交际对象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如英美人习惯称已婚妇女为“夫人”,未婚女子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统称为“女士”。如果错称已婚者为“小姐”,在比较严肃的场合一般会被谅解:因为,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但是,在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女士”、“小姐”,而称“先生”,如“中岛京子先生”。

再比如,我们常说“炎黄子孙”,这对港台同胞、海外侨胞很恰当,但对国内兄弟民族说“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人家就不同意,蒙族人会说:“我是乌桓的子孙。”在西方,你对一姑娘说:“小姐,你长得很漂亮!”她听了格外高兴;而在我国,如果跟年轻姑娘说这句话,对方说不定会大为恼火。显然,说话不考虑文化背景也是不得体的。

说话要看对象,是一个常识,也是一个原则。有位伟人曾经生动地说过:“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说话就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写文章要看读者,说话更要看听众,为了使自己的话引起对方的重视或取得对方的认可,顺利达到说话的目的和效果,说话就必须考虑看准对象、因人而异。

说话要看准场合

在人际交往中,说话要看准场合。场合是指交际时的地点和氛围。场合有庄重和随便之分,正式和非正式之分,公开与私下之分,喜庆欢乐和悲伤哀痛之分。在不同的场合应该说与之相应的话,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同一句话,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可以说,但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就不能说。如果不注意场合,说一些不适宜的话,不仅会影响交流的效果,甚至会把事情搞糟。

(1)庄重场合与随便场合

在轻松愉快的场合谈论那些严肃的话题或枯燥无味的学问,肯定会惹人厌恶;而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开那些无聊的玩笑,就会让人觉得你太过轻浮、不识大体。

有一次,美国总统里根在国会开会之前,为了试验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就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对苏联进行轰炸。”一语既出,满堂哗然。里根在错误的场合、时间里,开了一个极其不当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这说明,在庄重严肃的场合是不宜开玩笑的。

(2)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在正式场合说话应当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随便乱扯一气。在正式、公开的场合,比如说作报告、演讲、谈判、辩论、会议发言答记者问、主持节目、讲课,以及外事活动等等情况下,就应该尽量选准词语、把握分寸,绝不可信口开河、胡言乱语。特别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在这种场合更要注意。

在非正式场合,说话就可以随意一些,就像聊家常一样,这样才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比如说家人、夫妻、密友之间的私人交谈,街坊邻居茶余饭后的闲聊,三五朋友在酒席宴会上的横扯竖侃,师生同事邂逅相遇的问候致意,就可以随便一点,轻松一点,措辞不必那么讲究,就算出点格,也没有大碍。

有些人在非正式场合说话文绉绉,而有些人在正式场合说话俗不可耐,这都是没有把握好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界限。

(3)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

一般来说,说话应该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千万不要说不吉利的话;在悲痛的场合,你就不应该说那些逗乐的话,也不应该说一些比较轻佻的话。

小陆是个专业的司仪。一天,他被人请去主持婚礼。按照家乡风俗,新郎、新娘要入席吃菜用饭,然后再一桌一桌地给客人敬酒。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入席,来宾们也分别入席。第一盘盛满喜糖和糕点的盘子,由一个帮忙的伙计端了上来。可是就在伙计把盘子放在桌子上的时候,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盘子裂开了。宾客们听到刺耳的声音,目光全都集中过来。端盘子的伙计吓了一跳,慌了神,脱口而出:“怎么是个破货?”话音落地,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见此场景,经验丰富的司仪小陆灵机一动,高声说:“大喜、大喜,这叫破旧立新,‘碎碎’平安。”一句话使现场紧张的气氛重新变得欢腾起来。

众所周知,结婚是人生大事,举办婚礼的日子是喜庆吉祥的日子。由于小伙计说话水平有限,一句不中听的话就把喜庆欢乐的气氛给弄僵了。幸亏司仪反应灵敏,能说会道,一句好听的话又圆了场。

某地有个老太太在家里去世了,亲属们围在一起商量怎样办后事。老太太生前要求土葬,可土葬有点不现实。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个人看法。

老太太的孙子说:“这么办吧,人死了不是埋掉就是烧掉。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我看烧掉得了,又省钱又省事。”这一番话让大家十分恼火,可又骂不得打不得,当时毕竟不是教训年青人的场合。如果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会说话,他会选择一些适合这种场合和气氛的话来说:“奶奶走了,我心里很难过。现在,遗体停放在屋里,得赶紧料理。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又不可能,我看还是赶紧安排火化好。我是晚辈,只是提个建议给大家考虑,大主意还是请伯伯婶婶们拿定。”

在社交场合说话,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在思想上强化场合意识

有些人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说话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殊不知,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

有些人之所以说话容易惹恼别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场合观念淡薄。所以,对这种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加强场合意识,懂得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2)善于利用特定的场合讲话

充分利用特定的交际场合说话,可以为你增添无穷的魅力,从而使你的社交能力进一步增强。

(3)要自觉摆脱谈吐上的习惯性

人们的言行举止往往带有一定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使他们说话时来不及考虑就脱口而出,造成与场合的不协调。所以,心直口快的人必须有意识地摆脱自己口语表达上的习惯性,养成顾及场合的良好的表达习惯。在交际活动中,选择恰当的方式说话,以使自己的谈吐既符合场合要求,又顾及到谈话对象的接受心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交际对象的沟通。

在不同的场合,人们对他人的话语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并且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小场合和大场合,在家庭场合与公众场合,人们对批评性说法的承受能力有明显的差异。

正是因为受特定的人际关系和场合的制约,有些话只能在某些特定场合说,换一个场合就不行。同样一句话,在这里说和在那里说也有不同的效果。因为,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和环境,才能更好地沟通。不顾及场合的心直口快是不值得提倡的。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要想受到人们的欢迎,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你就必须注意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才能尽快融入到当时所处的环境中去;如果不注意场合,率性而为,就会破坏交际效果,成为一个不合时宜、不受欢迎的人。

利用场合巧说话

说话必须要注意场合,不同的场合,应该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不看场合,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是不会说话的拙劣表现。反过来,特定的场合也制约着语言的运用,善于利用一定的场合来说话,往往能够收到理想的说话效果。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使用语言,而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又渗透到语言中,制约着语言的运用。说话要善于利用社会文化背景,也就是社会场合。

1993年底,香港宝莲禅寺天坛大佛举行开光大典。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港督彭定康均应邀作主礼嘉宾。仪式结束后,彭答记者问,指责我港澳办关于香港问题的声明,“并不是一份有特别吸引力的圣诞礼物”。记者以此请周南发表意见,周南以“佛教的日子”为由不予评论,因为在宗教圣地,参加宗教仪式,双方展开外交争论是不合时宜的。无奈记者追问再三,周南顺口答道:“谁搞‘三违背’定会苦海无边,罪过!罪过!谁搞‘三符合’,自是功德无量,善哉!善哉!”末了一句“阿弥陀佛”,引得在场者阵阵掌声和笑声。周南此时就恰当地运用了宗教这一社会背景,发言得体,无懈可击。

切情切境,是成功讲话的重要条件。在佛教圣地参加宗教仪式上的对话,周南选用佛家语,应情应景耐人寻味。

还有一些虽然不属于大的社会环境,诸如地点、实物,但它们一旦附属于某种社会力量所能施加影响的范围时,它就成了社会环境。例如在国家级的外交谈判中,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谈判双方的领土上轮换举行,或者选择第三国作为谈判地点。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朋友家里说话,总有一种客人心态,说话也总是显得拘谨一些,可在自己家里接待朋友,就无拘无束了。这种主人心态,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优势,人们把它叫做“居家优势”。

以上是小地点形成社会大环境,有时地点的改变也可形成不同的小环境,从而有利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发表有针对性的讲话,例如:

有些领导者发现问题,往往请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有利于一方,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以此类推,如果顾客与营业员发生纠纷,经理应巧妙地把顾客诱导进自己势力所能影响的范围——经理办公室。这样既可以避免事态的扩大,也可以使这位顾客与围观者隔绝,避免接受人群中一些不良反应而进一步增强不满情绪。所以,经理室实际上成了一个有利于处理问题的小社会环境。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区去,便于放开话题,无拘无束。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说话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如时令、地理环境、自然景物往往因人的主观感受不同而附上不同的情绪色彩。若能结合自然情景来组织话语,往往会收到出奇不意的效果。如李瑞环同志在天津工作期间,适逢国家足球甲级联赛在天津举行,天津队参赛前正赶上下雨。李瑞环鼓励队员们说:“下雨了,你们要浑水摸‘鱼’,要快传多射,千万别拖泥带水。”这里巧借场上下雨这一自然情境因素,或仿拟,或双关,话语风趣幽默,很好地发挥了鼓舞士气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不懂得利用场合说话的反例: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与会同志和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谢辞的时候,他们对大家的赞誉作了深情的感谢。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然而,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引发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妥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得不很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的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作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变得更为尴尬。

在特定场合讲话可利用以下几种技巧和原则,以达到理想的说话效果。

第一,多角度。某些场合的变化是出人意料的。如果应对不好,会使自己陷于某种困境。这就要求说话者必须善于变换切入角度,灵活地应对和驾驭各种局面和场合。

第二,利用歧义。利用特定场合,造成情境歧义。例如,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校方曾召开一次专门会议,无理削减一半经费,遭到了与会人员的反对。校长林文庆不但不予理睬,反而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付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叭”的一声“拍”到桌子上,铿锵有力地说:“我有钱,我有发言权!”致使林文庆措手不及,狼狈不堪。鲁迅讲的“有钱”和林文庆说的“有钱”是两个概念,二者所包含的语意相差甚远,鲁迅正是巧妙地利用交际环境造成的歧义,给林文庆当头棒喝,压下了他的气焰,打乱了他的阵脚,实现了当众讲话的特定目的。

第三,正话反说。利用情境的参与,正话反说,摆脱不利的话语交际环境。例如,萧何以谋反罪诛杀韩信后,又召集群臣,设下油锅,要韩信的谋士蒯通当众供认和韩信谋反的罪行。在这种特殊环境的制约下,蒯通无法直陈其词,便用正意反说的方式先数了韩信的“十罪”,接着又列举了韩信的“三愚”:“韩信收燕、赵,破三齐,有精兵四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一愚也。汉王驾出城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雄兵八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二愚也。韩信九里山前大会垓,兵权百万,皆归掌握,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三愚也。韩信负着十罪,又有此三愚,岂不自取其祸!”蒯通明为数说韩信的罪状和愚蠢,实为韩信鸣冤叫屈,致使满朝文武为之动容,赢得了群臣的同情,迫使萧何难以下手烹杀。

第四,言此意彼。利用情境的微妙关系,言此意彼,使双方心领神会,从而实现交际目的。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到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美国共同抗击德国法西斯,并给予物质援助。丘吉尔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白宫。一天早晨,丘吉尔正躺在浴盆里抽着他最爱抽的特大号雪茄。突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推门进来,丘吉尔大腹便便,肚子露出水面,这两个世界大国的领导人在此刻会面,确实非常尴尬。而丘吉尔扔掉烟头,利用这种特殊的情境以幽默的口吻说:“总统先生,我这个英国首相在您面前可真没有一点隐瞒。”说完,两人哈哈大笑。丘吉尔正是用言此意彼的手法,既解除了当时的窘态,又借此向罗斯福袒露联合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诚意,增进了会谈时双方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了这次谈判的成功。

利用场合说话,可明显提高说话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有敏锐的思维和颇具穿透力的眼光,去洞悉场合,并善于利用眼前的实物、身处的地点等营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说话环境。

说话要把握适当的时机

一个人说话不论内容如何精彩,如果时机掌握得不好,就无法达到说话的目的。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要想让对方愿意听你的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你就应该学会选择适当的时机。

打个比方来说,一个棒球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时候,即使他拥有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技艺,但如果他没有把握“击球的决定性瞬间”的能力,他也无法一击而中。

说话是双方的交流,不是一个人的单方面行为,它要受到诸如说话对象、设定时间、周边环境等种种限制,所以说话要把握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时境转瞬即逝,便失去了发言的机会;如不顾说话对象的心态,不注意周边的环境气氛,不到说话的火候却急于抢着说,很可能引起对方的误解,甚至反感;如果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后果就更加严重。

战国时,楚王的宠臣安陵君能说会道,很受楚王器重。但他遇事并不张口就说,而是很讲究说话的时机。他有一位朋友名叫江乙,对他说:“您没有一寸土地,又没有至亲骨肉,然而身居高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国人见了您,无不整衣跪拜,无不接受您的号令,为您效劳,这是为什么呢?”

安陵君说:“这是大王太抬举我了。不然哪能这样!”

江乙便不无忧虑地指出:“用钱财相交的人,钱财一旦用尽,交情也就断了;靠美色相交的人,色衰则情移。因此,狐媚的女子不等卧席磨破,就遭遗弃;得宠的臣子不等车子坐坏,已被驱逐。如今您掌握楚国大权,却没有办法和大王深交,我暗自替您着急,觉得您的处境太危险了。”

安陵君一听,恍然大悟,毕恭毕敬地拜问江乙:“既然这样,请先生指点迷津。”

江乙说:“希望您一定要找个机会对大王说:‘愿随大王一起死,以身为大王殉葬。’如果您这样说了,必能长久地保住权位。”

安陵君说:“谨依先生之言。”

但是,过了很长时间,安陵君依然没有对楚王提起这话。

江乙又去见安陵君,说:“我对您说的那些话,您为何至今不对楚王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再也不管了。”

安陵君急忙回答:“我怎敢忘却先生的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一段时间,机会终于来了。此时楚王到云梦打猎,一箭射死了一头狂怒奔来的野牛。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也高兴得仰天大笑,说:“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寡人万岁千秋之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

此时,安陵君抓住机会,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臣进宫就与大王同共一席,出宫与大王同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愿随大王奔赴黄泉,变作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臣最大的荣幸。”

楚王闻言,大受感动,随即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对他更加宠信了。

《淮南子·道应训》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安陵君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待楚王欢欣而又伤感的那个时刻。此时,动情表白,感人肺腑,愉悦君心,终得受封,保住了长久的荣华富贵。

这件事说明,把握说话时机非常重要,这个过程需要有充分的耐心,也需要积极进行准备,等待条件成熟,但绝不是坐视不动。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把握好说话的时机,这样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

电冰箱老化了,制冷效果很差。丈夫几次提出要买一个新的,都因妻子不同意而没有买成。

中午,妻子对丈夫说:“今天真热,你把冰箱里的冰棒给我拿一支来。”

丈夫打开冰箱说:“冰棒都化了。”

“这个破冰箱!”妻子骂道。

“还是再买一个新的吧。”

“买一个吧。”妻子欣然同意了。

到了商店,看中了一个冰箱,一问价格,要三千多元。

“太贵了,还是不买吧。”妻子说。

“端午节快到了,天气这么热,过节吃的肉和鱼往哪放?”丈夫说。

售货员这时插入一句:“这个冰箱虽然贵点,但耗电少,容积大,从长远看还是合算的。”

“那好,就买这个吧。”妻子终于同意了。

这位丈夫捕捉住了说话的时机,终于达到了目的。

在反映情况和说服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时机选在对方心情比较平和的时候。因为一些人由于劳累、遇到不顺心或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情上时,是没有心情来听你说话的。

你一定听过夫妇之间这样的抱怨:

妻子说:“他回到家来,自个儿喝茶,坐下来埋头看报。要是我问他个什么,他就含糊地答一句。要是我想和他聊聊,他的心早就离得远远的,也许还挂着办公室的事。我整天陪着孩子,真渴望能有点精神调剂,可是他却不理睬我。”

而丈夫也一肚子怨气:“我还没来得及关上门,她就忙不迭地向我唠叨起来:什么菜的价钱又贵了,孩子把杯子摔了,隔壁老太太又说了她几句。烦死了……”

把握说话的时机非常重要。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是犯了急躁的毛病;该说话的时候却没有说,那就失掉了说话的机会。在交谈的过程中,交谈双方的心理是呈渐变状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和他人交谈时注意对方的心理活动,使谈话内容和对方的心境变化相适应并同步进行。只有在恰当的时间,说恰当的话,才能收到最佳的说话效果。

说话要懂得察言观色

说话要懂得察言观色,掌握好尺度,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要想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实现交际的目的,你就应该学会察言观色,并根据交际对象的反应做出有效的反应,说恰如其分的话。

古往今来,无论君子还是小人,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有时,当事人十分懊恼或不快的时候,只要旁边有人说上几句美言,他的懊恼或不快就烟消云散了。

一次,解缙与朱元璋在金水河钓鱼,整整一个上午一无所获。朱元璋十分懊丧,便命解缙写诗记之。没钓到鱼已是够扫兴了,这诗怎么写?解缙不愧为才子,稍加思索,立刻信口念道:“数尺纶丝入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朱元璋一听,龙颜大悦。

还有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钓鱼,垂钓半天没有任何收获,心中不免惆怅。王景见状便说:“这实在是因为钓鱼人太清廉了,所以钓不着贪图诱饵的鱼。”一句话说得宋文帝拿起空杆高兴地回宫了。

相反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显示出超人的才华,且名传京师,也很想到政坛上去一展身手。却因为一时不慎,将话说错,而导致一生不第。他与王维友好,王维在内置值班时约孟浩然入内闲谈,恰遇玄宗驾临。玄宗久闻浩然之名,当下便让浩然朗诵自己的诗作。不料,诗中有“不才明主弃”,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为孟浩然是在讽刺他不分贤愚,埋没人才,孟浩然不但没得到什么官做,还惹怒了龙颜。孟浩然是个明白人,他知道这一下仕途更加无望了。“当路谁想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于是告别友人,离开长安回到故乡过起了隐居生活。此后,孟浩然由儒而道,在山水田园诗作中倾诉痛苦,消磨时光,抒发“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的感叹去了。坦然地放弃仕途上的功名利禄,而选择寂寞平静,保全了一世美名。

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观天色,可以由天色推知阴晴雨雪,以便携带雨具,免受日晒雨淋。看脸色,就可以由交际对象的面部表情得知对方的情绪。

在生活中,以下的情况很常见:

妻子在单位生了气,虽然尽量克制,回家后仍然不太高兴。丈夫却并没有注意到妻子的脸色和平常不一样。结果,当他和妻子谈到一件事情而意见不一致时,没说几句话,两人就吵了起来……

孩子没有犯错,但在学校挨了批评,装了一肚子气,闷闷不乐回到家里。父亲看到他垂头丧气的样子,也不问发生了什么事,张口就开始教育:“瞧你无精打采的样子,像个什么?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孩子越听越烦,觉得脑袋都要爆炸了。于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什么,把书包往地上一摔,大喊一声:“烦死人了!”父亲一看,孩子这样顶撞大人,这还得了,于是一巴掌打过去,孩子哭着跑开了……

假如丈夫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发现妻子的脸色与平常不同,做到体贴谦让,不和妻子争论问题,妻子一定会对丈夫的关心心怀感激,说不定会主动把当天的不快向丈夫倾诉,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两个人的心。

假如父亲善于察颜观色,发现孩子表情与以往不同,采用安抚疼爱的方法,细心开导,不仅不会把孩子打跑而致使父子关系恶化,还会给予孩子以心灵的抚慰,加深父子感情。

有位记者去某足球队采访,一进门,发现休息室气氛沉闷,教练铁青着脸,双眼圆睁。队员们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他赶紧退了出去,取消了这次采访。后来,他打听到,球队刚刚在比赛中吃了败仗,正在怄气。如果当时他不看对方的脸色、不识趣地硬去采访,一定是不会有什么收获,说不定还会挨骂。

看来这位记者很懂得察言观色。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圆。人在高兴时,心情舒畅,看见高楼大厦,会想到“凝固的音乐”;看见车水马龙,会想到“滚动的音乐”。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容易体谅人,乐于礼让、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愿意与人聊天,接受别人的邀请。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而当人在心情郁闷、烦恼的时候,即使听到“田园交响曲”也会觉得那是噪音。

那么,要想达到说话的目的,我们就应该学会察言观色,根据对方的情绪、心情来决定是否跟对方攀谈。

一是在对方情绪高涨时说。人的情绪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人的思维就显现出封闭状态,心理具有逆反性。这时,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赞颂他,他也可能不予理睬,更何况是求他办事。而当人的情绪高涨时,其思维和心理状态与处于低潮期正好相反,此时,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心情愉快,说话和颜悦色,内心宽宏大量,能接受别人对他的求助,能原谅一般人的过错;也不过于计较对方的言辞,同时,待人也比较温和、谦虚,能程度不同地听进一些对方的意见。因此,在对方情绪高涨时,正是我们与其谈话的好机会,切莫坐失良机。

二是在对方喜事临门时说。所谓喜事临门时,是指令人高兴、愉快、振奋的事情降临于对方时。如:对方在职位上晋升时;在科研上攻克难关、取得重大成果时;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奖励时;经济上得到收益时;找到称心伴侣、婚嫁或远方亲人来探望时,等等。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精神愉快好办事”。在喜事降临对方时,我们上门找其交谈,对方会不计前嫌,而且会认为是对他成绩的肯定、喜事的祝贺、人格的敬重,从而也就乐意接受或欢迎你的到来,所求之事,多半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复。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在世界的知识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我们如果能在交际中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就能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比如说,当我们去拜访一个人,不但应该做到全神贯注地与主人交谈,与此同时,还应该敏锐地感知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并且恰当地加以处理。

如果主人跟你说话的时候,眼睛却往别处看,这表明刚才你的来访打断了什么重要的事,主人心里正惦记着这件事,虽然他接待了你,谈话时却是心不在焉的。这时,你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就此打住,跟主人告辞:“您一定很忙。我就不打扰了,过一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这样,主人心里对你既有感激,也有内疚:“因为自己的事,没好好接待人家。”这样,他会努力地完成你的托付,以此来补偿你。

如果在交谈的过程中,突然响起门铃、电话铃,这时你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请主人接待来人或接听电话,不能听而不闻、滔滔不绝地说下去而使主人为难。

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学会了察言观色,留意对方的表情,揣摩对方的心情,该进则进,该退则退,就能达到说话的目的。否则,就又可能因为说话失误而惹出麻烦。

根据说话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风格

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交流对象的交流风格和自己是协调一致的;如果交流双方的交流方式风格不同,就容易产生冲突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如果你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交流风格,你就能控制大多数场合的交流效果。交流风格主要有以下6种:

(1)贵族式风格

贵族式人物有话直说。其典型特征是敢说别人只在心里想的东西。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怎么想就怎么说,有所保留就是不诚实。往往不在意别人怎么想。

贵族式人物与人交谈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常常忘记在交谈伊始先建立良好关系,对结果会大有帮助。他们会阔步而入,进门便坐,然后说:“好了,开始工作吧。”半句废话也不说。就算你鼻子在流血,他还是只管坐下便说:“好,干活吧。”跟没事儿一样。贵族式人物交流起来只关心结果。他们喜欢直奔主题,不为细节伤脑筋,不靠细节来抓主题。看小说也跳过大段描写,挑引号里的话看,因为那才有情节。讲话时,贵族式人物频繁使用“或者”一词,说起话来观点明确,看事情黑白分明,绝无灰色。遇事即刻做出反应,对多数问题只想得出两种方案。

贵族式人物不难打交道,因为他们看得透、单纯、不易受伤害。跟他们交谈要坦率,先说明意图或结论,把主要观点摆出来,再问他们需不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可别被贵族式人物吓着,要学会不理会他们说的某些话。他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你,只不过说话不加考虑罢了。要是想让他们做什么事,那就摆出几个方案让他们挑。

(2)苏格拉底式

苏格拉底在交流的时候,用一连串问题把对方引导到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类人物说话有说服力,喜欢讨论、争辩、谈判,善于统揽全局,从暗淡的形势中找到出路。这种能力对工作,尤其对化解冲突大有好处。但惯于教训人的特点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发挥这种能力。

苏格拉底式人物说话爱用注解。先说一件事,然后用有关信息注解这个话题,再回到主题,然后又转到注解,就这样转来转去。不习惯这种交流方式的人会被他们说得晕头转向。

同苏格拉底式人物打交道别指望会很简捷。另外,即便教训你,你也不要感到不快,因为他就是这种风格,与他怎么看待你毫无关系。在他看来没有完美的事物,别指望你的方案和建议一次就被他接受,否则准碰一鼻子灰。就算你改了好几遍稿,但他还会要你修改“定稿”,搞得你怒不可遏。所以,不要等到最后才给他看成品,而是把各阶段的产品都让他过目,每一阶段都征求他的意见。

(3)内省式风格

这一类人在交流中关心人际关系。在他们看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而准确传递信息,阐述观点,以及实际交流成果都是相对次要的。如果实话实说会使对方恼怒或不快,内省式人物宁肯一言不发。为了避免冲突,他会说你想听的话,而不是他想说的话。

内省式人物不愿意发表强硬的观点,但却会向人敞开心扉,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也善于倾听别人的真情实感。由于善于倾听,人们愿意向这类人物诉说自己的难题。内省式人物善于使他人敞开思想,无疑是一种有用的管理才能。内省式人物还很会呼应别人。比如点头,或者说:“我明白了……啊,嗯……,我懂了”等强调他在倾听。演讲的时候,你不难在听众中找出这种人。他们会不停地向你点头、微笑、给你鼓励。由于不愿指导别人,也不愿坚持己见,这类人一般不易建立威信。因为说起话来信心不足,他们在会议上发表的意见常常得不到重视。意志力强的人往往利用其谦恭心理来忽视或打断他们。让内省式人物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很容易,但要让他毫无怨言或不搞破坏却不容易。

顽固的内省式人物有可能假装忘记你交代的事,从而激怒你,使你出丑。要避免这些消极行为,就应该在日常交往中建立起感情联系,交谈时要吸引他加入对话,避免使用极端言辞,而且在任何时候都要关心其内在的需要。

(4)长官式风格

这类人认为,诚实地交换意见和信息、分析细节是交流的主要目的。长官式人物能成为启迪人的领袖,但人们会觉得他像潜在的独裁者。

这类人物感情强烈,常常盛气凌人。他认为没有必要什么时候都那么诚实。如果认为你受得了,他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他的看法。否则,会用较缓和的方式指出你的错误。

长官式人物既关心最终成果,也关心细节。因此,他不用别人帮助就能得到完美的结果。然而,这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别人会把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成他自命不凡的根据。

在公开场合,长官式人物能言善辩,但在人际交往中却一筹莫展。作为雄辩的演说家,他能鼓舞成千上万人移山填海,但在一对一时,却有可能是灰溜溜的失败者。

长官式人物在工作中往往处理不好同事关系。这类人易与别人发生争执,自找麻烦,因为他的特点就是只爱说不爱听。

和长官式人物交流,最好采取贵族式交流方式。在着手说服他之前,不妨先奉承几句,让他知道你对他看法评价很高。接着,指出采纳你的意见会提高他的威信。要让他有机会验证你的看法。这样,再来找你讨论方案时,他就会把它们看成自己的意见。

(5)候选人式风格

他们待人亲切、耐心,相信通过交谈能解决问题。交谈起来,他们热情、随和,善于分析,但说话啰嗦。他就像在轻声细语讲故事,希望博得别人的青睐。这类人物希望通过敞开心扉,缩短与对方在感情上的距离,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

虽然候选人式人物最健谈,但因为他说话不傲慢,所以比苏格拉底式或长官式人物易于为人接受。和内省式人物一样,在敌意增强时,候选人式人物也会躲到一边;但又和苏格拉底式人物一样,他还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去尝试说服别人。其论点或证据明显围绕自己或朋友亲身经历。

候选人式人物词汇丰富。要是辩论占下风,他会搜肠刮肚翻出词儿反击。害得对方与其承认听不懂他的话,还不如举手投降。

说服候选人式人物要有耐心,并善于洗耳恭听。除了必须听完他喋喋不休的谈话,个人经验是说服他的关键。要设法让他把你纳入其个人经验的范围里,你也要这么做。

(6)议员式风格

议员式人物也许是上述几类人中最聪明的一种。他们把交流看做获取成功的策略,并有意识控制环境。说话之前,他们总是审时度势,研究说话对象,选择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议员式人物像内省式人物一样善于倾听,但说起话来又像贵族式人物。人们觉得议员式人物像内省式人物一样不会构成威胁,因而向他吐露实情。而一旦掌握足够的实情,他就会发起进攻。议员式人物是障眼法专家,从来不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还用障眼法破坏不赞成的计划并达到报复目的。

议员式人物也有其独有的问题:让人捉摸不透。如果在不止一种场合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批反复无常的人。

要控制议员式人物就要在多种场合观察他们,当心他们从内省式转向贵族式,因为这种转变说明他想利用情报优势打击对手。说服议员式人物是一种挑战,须时刻小心谨慎。

在社交中,针对不同交流风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你就能取得最好的交际和交流效果。

把握好说话的语气

在所有使用有声语言的场合,都离不开语气。在一句话中,不仅有遣词造句的问题,而且还有用怎样的语气表达才能更准确、鲜明、生动的问题。

抗日战争时期,文学大师郭沫若在台下观看自己创作的五幕历史剧《屈原》的演出,他听到婵娟痛斥宋玉:

“宋玉,我特别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老听后,感到“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话,骂得还不够分量,就走到后台去找“婵娟”商量。“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分量会重些?”

这时,正在一旁化妆垂钓者的演员张逸生灵机一动,插了话:

“不如把‘你是’改为‘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

郭老拍手叫绝,连称:“好!好!”

这一字之改,不仅使原来的陈述句变为坚决的判断句,而且使语言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语气也更加有力,婵娟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驾驭语气是十分复杂的技巧,要注意学习掌握以下几点:

(1)掌握语气的特点

语气包含思想感情、声音形式两方面内容,而思想感情、声音形式又都是以语句为基本单位的。语言有表意、表情、表志的作用,语气相应也分为这三种:

①表意语气

表意语气指的是向对方传递某种信息。如陈述、疑问、祈求、命令、感叹、催促、建议、商量、呼应等。这种语气词或独立成小句,或用于小句末,或用于整个句子末尾。指明事实,提请对方注意,用“啊、呢、咯、嗯”等;催促、请求用“啊、吧”;质问、责备用“吗”,如与副词“难道”搭配,语气更为强烈;说理一般用“嘛”和“呗”;招呼、应呼用“喂”;揣测用“吧”。

②表情语气

表情语气是谈话中表现的感情。如赞叹、惊讶、不满、兴奋、轻松、讽刺、呵斥、警告等。赞叹用“呵、啊”,句中常有“多”字搭配;惊讶用叹词“啊、哎、哟、咦”;叹息用“唉”;制止、警告用“嘘、啊”;醒悟用“哦”;鄙视用“呸”,等等。

③表志语气

表志语气,就是对自己的说话内容表示某种态度。如肯定、不肯定、否定、强调、委婉、和缓等。肯定用“是……的”;缓和用“啊、吧”,语气显得平淡,不生硬;夸张用“呢、着呢”。

(2)改变不良的习惯语势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受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某种语言习惯的影响,形成了每个人的独特的习惯语势,因此要尽早克服那些不符合语气要求的习惯语势。

有的人讲话声音变化很大,总是一开口声音很高、很强,到后来越说越低、越弱,句尾的几个字几乎听不到。

有的人讲话,总是带有一种“官腔”,任意拖长音,声音下滑,造成某种命令、指示的意味。有的人讲话,则喜欢在句尾几个字上用力,使末一个字短促,语力足,给人以强烈感、武断感,容易让人不舒服。

把握语气主要是做到句首的起点要参差不一,句腹的流动要起伏不定,句尾的落点要错落有致,这样就能使语气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正确地运用语势,就会从语意上对每句话的表达给以具体把握。

(3)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语气

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声语言的表达,必须考虑场合、对象、时机等因素,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时机的语言交流特点,灵活恰当地运用语气的多种形式,做到适时而发。

①因地而异。把握语气要注意说话的场合,这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场面越大,越要注意适当提高声音,放慢语流速度,把握语势上扬的幅度,以突出重点。相反,场面越小,越要注意适当降低声音,适当紧凑词语密度,并把握语势的下降趋向,追求自然。场合不同,应运用不同的语气。在谈话的场合和演讲的场合、论辩的场合和对话的场合、严肃的场合和轻松的场合、安静的场合和嘈杂的场合等等,都要根据情况使用不同的语气。

②因时而异。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时候说,效果往往大相径庭。抓住时机,恰到好处,运用适当的语气,才会产生正确有效的效果。

③因人而异。驾驭语气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人而异。语气能够影响听话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语气适应于听话者,才能同向引发,如,喜悦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喜悦之情,愤怒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愤怒之意。语气不适应于听话者,则会异向引发,如生硬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不悦之感,埋怨的语气会引发出对方的满腹牢骚等等。

语气是有声语言最重要的表达技巧。掌握了丰富的贴切的语气,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对说话对象产生正面的效应,从而取得交际的成功。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在任何场合说话,我们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一个语言精炼、懂得适时缄默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而一个不分场合、总是喋喋不休的人,有可能“说多错多”,招人反感。

我们要学会少说话。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个事实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深刻。其次,如果想要使你所说的话令人重视,有一个技巧就是少说话。少说话的人有更多的时间静静思考,因此说出来的话更为精彩。我们应该少说话,尤其是当有比我更有经验或者更了解情况的人在座时,如果多说了,就等于自暴其短,同时也失去了一个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机会。

话要说得少更要说得好。在我们的人生中,不但要学会适时地沉默,还要学会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少说话固然是美德,但是人处于社会中,却不能完全不说,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既说得少又说得好。在各种场合,在不该开口的时候,要做到少说话并适当地缄默。在该说的时候,就要注意所说的内容、意义、措辞、声音和姿势,要注意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无论是探讨学问、接洽生意还是交际应酬、娱乐消遣,我们要尽量使自己说出来话重点突出、具体而生动。

古语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说话也应以“精”为好。《墨子闲话》中记下这样一个故事:

子禽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言有好处吗?”

墨子回答说:“青蛙日夜都在鸣叫,弄得口干舌倦,却不为人们所爱听。而晨鸡黎明按时啼,天下不都被叫醒了!多言有什么好处?话要说到点子上才好。”

事实正是如此。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秦末陈胜吴广发动的。但是,发动这样一次名彪青史的壮举,陈胜只讲了短短几句话:“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共46个字。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制造者莱特兄弟(美国)试飞成功后,前往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酒会上,各界人士聚集一堂,再三邀请莱特演讲。他盛情难却,只好说:“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只有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说短话,是有心理依据的。德国里登乃尔著《自由演讲的技巧》中指出:“听众在45分钟的演讲中,在前15分钟内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之后的30分钟则收效甚浅。”因此,演讲人必须努力把讲稿准备得精炼些。

有人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您准备一份十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

威尔逊回答:“两个星期。”

“准备一份一小时的讲稿呢?”

“一个星期。”

“二小时的讲稿呢?”

“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这是怎么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演讲时间越长,演讲人压缩演讲内容的任务越轻,自然所需准备时间就少了。反之,演讲时间越短,演讲人越得努力压缩文字,力求尽快将主要内容无一遗漏而又清晰地传达给听众,这当然是要多花时间、大伤脑筋了。《红楼梦》中贾元春省亲,见了久别而又热盼的弟弟贾宝玉,百感交集,自然应有一肚子话要说。然而,曹雪芹笔下的元春并未发表长篇大论的思念之辞,而是拉起弟弟的手,只说了一句话:“又长高了……”继之泪下如雨。在这里,元春的话实在说得太少了,但是,却使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到了她痛苦的内心活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果让元春滔滔不绝地说这说那,即使言辞中可以加上善于表示痛苦的成分,但是人们的心灵也不会如这“又长高了”四字触动得那么剧烈。这是因为能够反复陈述痛苦者,其痛苦尚属能抑制的状态,而连陈述痛苦都无法坚持者,其痛苦程度一定远胜于前者。

但是,有的人却不懂得“言贵简”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不乏“啰嗦而长”的典型:

明朝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给朱元璋写了一个一万多字的奏折,谈的是朝廷应该如何选用人才的问题。朱元璋叫人读给自己听,读了6370个字,还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把朱元璋气坏了。他立即叫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茹太素打了一顿。

捷克作家雅·哈谢克的名著《好兵帅克历险记》中,有个叫贝赫的书呆子新兵,当连长莫茨中尉问贝赫是哪儿人时,贝赫先用捷克语回答:“下波乌索夫。”接着又用德语重复了一遍。然后自我介绍起来:“那儿有267所房子,1936名捷克居民,英琴区,索波特卡县,过去为科斯吉的庄园。圣·叶卡捷林娜区教堂建于14世纪,并由瓦茨拉夫·弗拉吉斯拉夫·涅多利茨基加以修复。有学校、邮局、电报局、捷克贸易铁路站、糖厂、磨坊、锯木场、瓦利哈村、六个节日集市……”正当贝赫没完没了地说得正欢的时候,莫茨中尉猛冲到他跟前,一个接一个地往他脸上扇耳光,同时嘴里还嚷道:“这是第一个节日集市、这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节日集市……”

朱元璋、莫茨中尉用“打”来罚治“啰嗦而长”者,这种方法当然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认真研究一下说短话、作短文的学问。否则,很容易闹出这样的笑话来:

一位演说家滔滔不绝地进行了长达三小时的演说。当演说结束,全场爆发出一阵极其热烈的掌声。演说家十分兴奋,下台来拉住一个听众问:“您的印象如何?”

那个听众说:“很好。”

演说家更高兴了,追问道:“哪儿最好呢?”

听众说:“最好的就是那句结束语:先生们女士们,我的报告完了。”

试想一下,听了这样的评价,那位演说家岂不比挨打更难受吗?

言语在精不在多。最不会说话的人可能就是喋喋不休的人。要想把话说得“高效”,你就应该言简意赅,让说话对象很快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角度不同,说话效果大不相同

说话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因此,在开口说话之前,一定要先想一想,从哪个角度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有这样一个小幽默:

有两个年轻的修道士同时进入一所修道院。两个人都有抽烟的习惯,为了过烟瘾,其中一个修道士去问老院长:“我能不能在祷告的时候抽烟?”结果,他被老院长臭骂了一顿。另一个修道士去问老院长:“我可不可以一边抽烟一边祷告?”结果,老院长大大地夸奖了一番,称赞他连抽烟都想到祷告。

其实,这两个修道士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两个人说话的角度不同,就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可见,我们在说话之前,一定要思考一下从哪个角度来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能否找对角度说话,效果真的不一样。

一年冬天,有一家两父子在镇上卖便壶(俗称“夜壶”,旧时男人夜间或病中卧床小便的用具)。父亲在南街摆摊,儿子在北街摆摊。没过多久,儿子的地摊前就来了看货的人。其中一个看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便壶大了些。”儿子马上接过话茬说道:“大了好哇!装的尿多。”本来想要买货的人听了,觉得小伙子的话非常不顺耳,于是扭头就走。在南街摆摊的父亲也遇到了顾客说便壶大的情况。当听到一个老人自言自语说“这便壶大了些”之后,父亲马上笑着轻声地接了一句:“这便壶大是大了些,可您想一想,冬天夜长啊!”几个正在犹豫的顾客听了他的话,都会意地点了点头,纷纷掏钱,买走了便壶。

父子二人在同一个镇上做同一种生意,儿子的生意冷清,而父亲的生意红火,结果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会不会说话上。我们不能说当儿子的话说得不对,确实,大便壶装的尿多,他是实话实说。但不可否认,他的话说得很没有水平,言语粗俗、难以入耳,令人听了很不舒服。本来,买便壶不同于买脸盆,其中毕竟还有些私秘的因素在里面。人们可以拿着脸盆大大方方地在街上走,但若拎着个便壶走在街上,就多少有些不自在了。此时,儿子直通通的大实话怎么不使买者感到几分别扭?而那个父亲则算得上是一个高明的商人。他先赞同顾客的话“大是大了些”,以认同的态度拉近顾客的距离,然后,又以委婉的话语说“冬天夜长啊”,这句看似离题的话,实际上说得实在高明,并且丝毫没有强卖之嫌,又富于启示性。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冬天天冷夜长,夜解次数多且又怕冷不愿意下床是自然的,大便壶正好派上用场。这设身处地的善意提醒,顾客自然心领神会。卖家说的在理,顾客掏钱买货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其实,父子两个表达是相同的意思。但是父亲找对角度,而且用一种文雅含蓄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相同的含义。但结果就大不相同了:儿子一句话砸了生意,父亲一句话盘活了生意!

要想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说话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

初春的一天,一个双目失明的小姑娘坐在路边乞讨。她面前铺了一张白纸,上写:“好心人,可怜可怜我吧!”大多数路过的人只是上前看了一眼就很快离开了。半天下来,小盲女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个大作家路过此地,见状,就对小姑娘说:“让我帮你把话改一下吧。”作家把话改过之后,过往的行人看了小盲女面前的字,脸上都会露出怜爱的表情,并且大多都给小盲女留下了钱币。是什么话语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呢?原来,作家在白纸上写道:“春天来了,可我什么都看不到!”

作家只是把小盲女的不幸与乞求,换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语气,就达到了震颤人们的心灵、博得人们的同情的效果,结果小盲女收获颇丰。在此,我们不得不感叹作家“化平淡为神奇”的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说话的角度,说话不经思考就脱口而出,往往就会得罪别人。

有个人为了庆祝自己的40岁生日,特意邀请了四个朋友到家里吃饭。

时值正午,三个朋友已经到了,还有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迟迟没有上门。

主人有些着急了,禁不住脱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有一个朋友听了他的话很不高兴,就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先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第四个朋友没到,一个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听了他的话,有个人也生气了:“照你这么说,该走的是我们啦!那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

又把一个朋友气走了,主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剩下的这个朋友和主人的交情比较深,他劝说道:“你看,朋友都被你给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主人很无奈地叹了口气,说:“他们全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这个朋友听了,脸色大变:“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说我啦!真是莫名其妙!”说完,铁青着一张脸摔门而去。

其实,请客的主人家原本没有恶意,只是他说话之前没有选好说话的角度,出言不慎,语带歧义,结果得罪了所有的客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语言的学习与积累,要学会针对不同的场合和对象,选好说话的角度,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才能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表达不当,忠告也会逆耳

忠告,对于帮助他人和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讲,不能给予他人忠告的人不是真诚的人,因为这种人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对方。因此,我们应该欢迎别人的忠告,更应该给人以忠告。事实上,一般人都讨厌忠告,忠告听起来总是不那么顺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说者言语表达不当的结果。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一般人很容易受感情支配,即使内心有理性的认识,但仍然容易受反感情绪的影响而难以听进忠言。

比如说,一个中学生在外面游荡一天之后心生悔意,暗暗下决心回家学习。他一走进家门,当母亲的就急不可耐地对儿子说:“你又到哪里野去了?还不快去复习功课,看你将来还考得上大学!”儿子生气地顶撞母亲说:“哼,上大学,上大学,我就不信不上大学就混不出人样!”在逆反心理的驱使之下,儿子怒气冲冲地跨出了家门。就这样,母亲的一番苦心白费了。

看来,仅有为别人着想的良好愿望还不行,忠告也需要技巧,否则就会收到相反的效果。在给予他人忠告的时候,如果能够注意忠告的三个要素,你的忠告就会被人接受,忠言听起来也就不会逆耳了。

(1)给人忠告要谨慎行事

说到底,忠告是为了对方,为对方好是忠告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让对方明白你的一番好意,就必须谨慎行事,不可疏忽大意、随便草率。此外,给人忠告时,态度一定要谦和诚恳,用语不能激烈,也不必过于委婉,否则对方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因为,用语激烈,对方就会认为你趁机教训他;言语过分委婉,对方就会认为你假惺惺。

(2)给人忠告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

比如说,当你的下属尽了最大努力而最终没有将事情办好的时候,此时最好不要向他们提出忠告。如果你这时不合时宜地说“如果不那样就不至这么糟了”之类的话,即使你指出了问题的要害而且句句在理,而下属心里却会产生“你没看见我已经拼命努力过了吗?”的反感,这时,忠告的效果当然不会好。相反,如果此时你能说几句“辛苦你了”“你已做了最大的努力”“这事的确比较难办”之类的安慰话,然后再与下属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最终下属就会欣然接受你的忠告。

除此之处,在什么场合提出忠告也很关键。原则上讲,提出忠告时,最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千万不要当着他人的面向对方提出忠告。因为这样做,对方就会受自尊心驱使而产生抵触情绪。

(3)不要用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

忠告的第三个要素,就是不要以事与事、人与人相比较的方式提出忠告。因为此时的比较,往往是拿别人的长比对方的短,这样很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比如说,一位母亲这么忠告自己的儿子:“我说小明啊,你看隔壁家的小光多有礼貌,多乖啊!你和人家同年生,你还比他大两个月哩,你要好好向他学习,做个好孩子哟!”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可能一言不发,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哼,整天说小光这也好那也好,干脆让他做你的亲生儿子好了!”这样一来,儿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母亲的忠告反而起到反效果。

再比如,丈夫对不修边幅的妻子提出了忠告:“我说,你看隔壁王太太哪天不是打扮得整整齐齐的,而你总是不修边幅,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吗?”妻子很生气地反驳道:“学学人家?你有人家丈夫赚得多吗?你要是有钱,难道我还不会打扮?”虽然妻子很清楚自己的缺点,但是出于自尊心,她没好气地回敬丈夫,丈夫的忠告也就此失败了。

综上所述,在我们向别人提出忠告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使忠言听起来不逆耳,这样才能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让他人欣然接受,最终达到忠告的目的。

同类推荐
  •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草根巨富:赢在创业

    胡芝容——“亿元富姐”,她的企业占据了全国足疗保健市场85%以上的份额;刘益谦——20年累积财富超过百亿,曾经的“法人股大王”,如今的“增发股大王”;谭长安——国内餐饮界传奇人物,他的火锅店“吃贵全国鱼头”;何思模——个人身家超过14亿元,他的企业是中国UPS电源行业最大的企业。
  •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

    一个个不可复制但却绝对值得借鉴的创业故事,一本感动百万创业者的精神宝典。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亿万富翁,在机遇面前人人都有机会。不用艳羡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人的财富,学会像亿万富翁一样思考和行动,掌握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理财技巧、赚钱之道有朝一日你也能成为亿万富翁。
  •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不能再犯迷糊了

    20几岁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迷茫。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应该走向哪里,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方向。很多人期待着自己成熟,但是从思绪上和行动上却难免犯一些糊涂。年轻,允许失败,但是不允许我们甘于失败。年轻可以失意,却不应该为今后留下悔恨。站在这个崭新的十字路口,你能自信坚定地走出每一步吗?
  • 其实你可以活得不累

    其实你可以活得不累

    轻轻松松度过每一天,不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没事的时候听点音乐,放松自己;烦躁的时候做点运动,锻炼自己;得意的时候加点平静,修炼自己;悲伤的时候来点忘记,淡化自己……如果你每天在自己心里默默地念几遍:“其实我没有那么累,其实我没有那么烦,其实我没有那么忙,其实我没有那么苦,其实我没有那么惨……”,那么,很快你会发现,其实自己活得很幸福!一起来翻阅《其实你可以活得不累》吧!
  • 幸福太太完全自助宝典

    幸福太太完全自助宝典

    女人说到底就是女人,形单影只的成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家庭美满,老公宏爱,我们才能找到生命的归属感。为了不让这种最持久、最温暖的幸福从手心里溜走,即使我们为之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热门推荐
  • 鬼之瞳

    鬼之瞳

    短篇新手作品大家体谅认为写得可以的谢谢大家。
  • 英雄联盟之创世荣耀

    英雄联盟之创世荣耀

    一次意外,使他有了与众不同的能力,让他在英雄联盟中战无不胜。偶然的机会他去参加英雄联盟职业联赛,要不是条件和资金不够,我差点就信了!他最终的梦想会实现吗?
  • 总裁太坏谁的错

    总裁太坏谁的错

    结婚前夕,竟然找人绑架我!莫天凌,你也太没良心了!都说是父母之命,你以为我就那么愿意嫁给你吗?可笑,我可不是你能控制的,别以为你是个总裁我就怕了你,我可是练过的,既然你坏的这么彻底,就别怪我回绝的这么无情,还想追上我吗?告诉你,晚了!
  • 盖世神枪手

    盖世神枪手

    我穿越了?陈晨身怀道图,手持sig狙击枪,来到一个修士纵横是大陆。魔族入侵,当修士化为丧尸,凡人化为丧尸,灵兽化为丧尸,魔兽化为丧尸,当天地一切都开始暗淡,陈晨,这个外来者该怎么办?莫慌,我有道图。我有道图,活命无忧,我有道图,泡妞无忧,我有道图,穿越无忧,丧尸什么,都是渣渣,还有更刺激的呢,有了道图,陈晨穿越在各个位面,碰到吸血鬼亲王,和皮卡丘,小智坐着聊聊天,遇见大地骑士,还有魔兽古尔丹,最重要的事情是,还可以回地球扎台型哦。
  • 寂灭剑尊

    寂灭剑尊

    天穹大陆,以武为荣,以剑为尊!绝世一剑,山河破碎,天下伏诛!时至今世,群魔乱舞,鬼魅翩跹,祸乱苍生。上古时传有一剑,曰烁月,可毁天,可灭地!大能者留有一法,曰寂灭,可破虚,可弑神!冥冥中生一年少,曰林凡,天赋旷世之资质,身系种族之存亡,历经九死一生,开启不朽之传奇!乾坤载道,道法自然。永生之路,逆天而行,苍天不老,人莫能仙!
  • 救世魔女:灵的编谱

    救世魔女:灵的编谱

    不是不爱,只是不敢爱她是被诅咒的神明,无限的轮回重复的记忆。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她早已忘记了爱是什么。选我,还是选世界?
  • 人本欲生经注

    人本欲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坡芽情歌

    坡芽情歌

    一句遗言,两位女主。三生情缘,似曾相识。武姓少年,留下谜团。起伏跌宕,扒开真相。酒后实言,满纸情殇。坡芽上的情歌,琴台下的对唱。说不尽的市井俗人俗语俗事,道不完的民族风情风物风光。曲终人散时,空留半炷香。
  •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王爷也敢玩:王的女人太狡猾

    现代歌星倒霉穿越到古代,附身在一个又丑又哑的女人身上,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神秘,姐妹厌恶,下人也欺负名叫哑疤的女人。又倒霉的逃跑路上遇上个难缠的将军王爷,说什么她身上有他要的东西,卑鄙的他用一直猴子威胁自己不得不低头跟他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低头不代表服输,生性抠门小气,对金子有异样执着的她变相的在王爷府赚钱了起来。顶着张丑陋脸又发不声音的喉咙,却还是照样有办法把王爷府给弄的鸡飞狗跳。无厘头的坑钱,没道理的整人,就连一向以冷酷闻名的王爷都被气红了脸,只差没晕倒。可忽然某一天,某哑疤忽然神秘的就发挥奇功,带着猴子,离开了王爷府,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一次气得王爷发誓要把这惹到她的女人逮回来,好好的教她怎么做人……
  • 一看就懂创新思维

    一看就懂创新思维

    如果你觉得学习没有热情,工作缺少活力,人际关系平平,事业不温不火……如果你的女朋友说你没劲。老师说你没用,朋友说你像杯白开水——没味道,那么,你真的需要引进点创新思维了!一个全新的你的产生,未必需要一个新环境,或许只需要一种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