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3700000045

第45章 愚民、弱民的思想

商鞅的基本政策之一,就是“愚民”。在他看来,民众愚蠢,那么,少数统治者凭着智慧就可以加以控制和利用;若民众有了智慧,那就麻烦多了,所以,他明确地说:“民愚易治。”

民的可怕,就在于他们懂得太多,他们懂得太多,能看透统治者的意图,统治者就难以为所欲为了。所以,统治者怕人民不愚,就是怕有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束缚力量。任何专制主义的统治者,都是希望自己有绝对自由,而人民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因此,最可爱的人民就是除了听话、服从之外,别的什么都不懂的乖乖的傻孩子。

通观商鞅关于愚民的言论,可知他是自恃有智,只要让民保持无知状态,就可以维持对他们的统治。他说,如果百姓是愚蠢的,那么,凭着智力就可以胜过他们,凭着智力就可以为,王,否则,就要凭力量了,愚民,智(实际上也是力)在少数人手中,相反,力量就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所以,商鞅选择愚民之策。

学可逾愚,不学必愚。愚民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让人民学习,不学习,也就什么都不懂了。所以,商鞅变法,根本就不提教育,要说教育,也就是独门课程,那就是耕战,老百姓只要懂得怎样种田打仗,就足够了。

历史上的政治家,很少像商鞅那样对愚民政策进行了那么深的思考,并且那样直言不讳这样做的必要。

商鞅到了秦国后,一直在做强国之梦,也一直执著地为此追求着,但是与他的强国之梦形成二重奏的,又恰恰是弱民的企图。“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他并不讳言他的观点。

或曰:强国与强民不能统一吗?强国就非要弱民吗?商鞅并没有给我们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根据他的言论和思想提供的逻辑,我们可以推导出他的回答。

他希望的是强国,当然,强大的国力是由千千万万民众的力量组合而成的,但他只希望这是一个集合的、能被有效控制的力量,这种力量只能在统治者需要的时候才能让它发挥出来。

商鞅为弱民进行了种种设计,主要措施,不外乎虚和控两条。虚,就是愚民。但要是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愚民不是等于降低民众的整体素质吗?当然,说是这样,因为民众的整体素质,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体力因素。但商鞅不怕,因为他要用的就是人民的体力和勇猛精神,至于他们缺少知识,没有文化,这并不重要,而且,在他看来还是好事。控,就是把民众牢牢地管起来,管得死死的,用什伍连坐之法,用重刑,用别的种种办法,把民众严密控制住,关于“民弱”与“国强”的关系,商鞅也有所论及。他说:“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安而不殆。”意思是,民众不注重学习,就保持愚蠢,处在愚蠢状态的民众,就根本没有能力与外界有什么交往,如此这般,整个国家就可以安定无事了。

他的愚民政策的重点,是在农民,他说:“愚农不知,不好学问,则务疾农。”农民处于愚蠢状态,不喜欢学问,就会专心去干他们的农话,而不会有什么别的想头了。

总之,商鞅总的思想和目标,说是欲民“心静智愚”,心静,就是思想单一,头脑简单,智愚,说是知道得很少很少,也就是说,除了种地,必要时为国家打仗,叫怎样就怎样,别的什么都不懂。

在商鞅的眼中,老百姓都应该是一群群愚不可及的群氓,他们只配知道绝对服从官府的法令,别的什么都不需要懂,也不应该懂。

这种思想与现代民主是格格不入的。

商鞅本人是个知识分子,他有知识,也并不否认知识的重要性,但是他却说了大量反对文化,反对知识,敌视知识分子的话。这也构成了他为人个性的一个显著特点。

他的基本态度是,知识,只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所以,他从根本上否定一般人有学习的必要,也反对国家有重视教育的必要。他的强国之术,根本就不包括教育。

他崇尚和迷信的是武力和经济实力,只要有这两项,国家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

对于人民,他的办法只有加强控制一途,只有罚和赏这两条。

在先秦诸子和各学派中,轻视和反对知识,是道家与法家的共同特点。

请看看老子说过的几段话,就知道了。老子主张“绝圣弃智”,即灭绝聪明,抛弃智慧。人应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也就是,吃得饱饱的,身体强壮,不想什么,在上的不思统治术,在下的也不想反抗,本无上下,知识本是多余的。

法家把智看成是极少数人的专利,无论是法是术是势,都只能掌握在君主手中。道、法在这一点上存在着共同点,因此,在战国至西汉的一段时间,道家能和法家交流融合成为“黄老”,此为其一重要原因,也是一个基本条件。

专制统治者当然要实行愚民政策,但具体手法也因时而异。商鞅的设想是把全国民众都变成耕战工具,最好能消灭知识分子。秦始皇搞了焚书坑儒,烧书,从肉体上消灭一部分知识分子。但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知识分子,而要使全民皆愚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后世统治阶级便想出一些更绝的办法来,如隋以后的科举制度,把读书人都诱入名利场中,借此加以控制,而至明清两代,更以八股文来毒化、麻醉和愚化天下士子,都属此类。

《商君书》中有这样的话:国家的大臣们,都不可以多读书以增长见闻,不能巧嘴利舌地辩说是非,也不能出外周游而传播知识、消息。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仅仅在于限制大臣们的自由,更主要的是不让一部分有较多知识和见闻的人在农民中传播,以达到愚民的目的。

对于专制统治者来说,知识是一种非常危险、可怕的力量。人民有了知识,他们就不能为所欲为了,因为有知识的人民能够识破他们的欺骗伎俩。知识分子和人民结合在一起,对他们更是不可容忍的事情。所以历代专制统治者所要做和所能做的,就是愚民——不让人民拥有知识和切断人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系。这种思想,在商鞅那里,已经显露。

同类推荐
  • 鬼才魏忠贤

    鬼才魏忠贤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在位之时,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他的官员士子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明朝到底是毁在了宦官手里,还是毁在了皇帝的手里?魏忠贤——他是那个时代的覆灭者,还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国家栋梁和支柱?当一个有智慧的人私欲膨胀到极点时,他能够操纵一切,同时他也将毁掉一个时代,毁掉一个王朝和国家。文钦编著的《鬼才魏忠贤》再现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时代,重新解读鬼才魏忠贤。
  • 李光耀传

    李光耀传

    李光耀,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很大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世界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力挽狂澜,年仅36岁时便领导新加坡走向独立。在随后40年的新加坡总理生涯中,他又大刀阔斧,主导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本书全面记录了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波澜壮阔的一生,政治场上的斗争,经济浪潮的搏击,艰险经历中的强大意志,过人的胆识伟人的魄力,都将在字里行间中一一呈现,翻开这本书,犹如与李光耀先生当面详谈,不经意间直入这个伟大而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
  •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柳宗元

    读八大家之文,就是在读八大家的人生与智慧。那一篇篇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般的文章,宛如一望无垠黄灿灿的麦田,成熟而富于生机,只不过每一位散文家收割、包装、加工小麦的方式各有不同,所以读每一家的文章又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通过钩稽史料以及对相关诗文的个性解读,精彩展示了柳宗元这样一个形单影只的流放者的别样人生。
  • 冯志沂传

    冯志沂传

    本书是忻州代县文物局离休干部崔有良先生的传记新作。该书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全面展现了清末山西代县籍著名文人志士冯志沂的人生经历,是一部可读性、资料性皆强的古代人物传记作品。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热门推荐
  • 梵经台

    梵经台

    父亲亲自出手挑断他的手筋,震碎他的经脉,只为将他送出棋局。为解惊天迷局,替父母报仇,叶凡毅然踏上修仙之路。修道执剑,破儒焚经。终有一天,我会揪出所有执棋人,破解这封天迷局。
  • 武装道铠

    武装道铠

    传说在天地有十套铠甲,他们秉承天地意志而诞生。十套铠甲都是天地意志的衍生。如今已经是公元3106年,人类已经研究出十分强大的科技,但是由于一种魔使徒的出现让人类科技再度回归到公元2016年......本来是要上传到创世的,因为某些原因上传到了起点。起点书名是道铠武装,以后的名字也是这个!道铠武装!不是武装道铠!
  •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相府之女沐璃音,幼时被父亲送往乡下,身中剧毒,一朝回府,却被赐婚人人皆传天煞孤星的摄政王,阴谋闪现,她又该如何应对?祁陵权利滔天的摄政王,第一次药王谷遇见那人便已失了心而不自知,再次赐婚,是母妃的遗愿,也是宿命的牵连。。。简介无能,一对一宠文,绝对的大宠,故事纯属虚构,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
  • 校草变总裁:他是我青梅

    校草变总裁:他是我青梅

    “呵~何一洛,我最近发现你皮越来越厚了,啊哈?”时柒晃着腿,“额……老婆,我又不是故意的,”何一洛一副小媳妇受气的样子看着某七,“md,谁是你老婆,老子今儿……后来有一天,他走了,去法国留学了,回来时何一洛不是当年哪个校草了,而是比当年更城市的总裁何一洛?
  • 唐韵幽幽

    唐韵幽幽

    穿越隋唐,孤身至于异世。彷徨过,迷茫过,甚至挣扎过。纵是万事通透,奈何力薄,亦挡不住历史的洪流。阴谋,争夺,牵绊,这种种悄无声息的改变着她。回首,大喜大悲,终成往事,翻然顿悟,纵是朱颜已改,爱仍长存。可是悔,可是恨?终不过释然一笑。幸,于异世,遇亲友,逢知己,爱那人。眼见之,耳闻之,心历之,便汇成这幽幽唐韵。与主角有关联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而本文便是借着女主的感官,讲述发生在隋唐时期的爱情故事。
  •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地理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苍神境

    苍神境

    “苍”为天道意志,诸天万界皆以“苍”为尊,以苍魂为基,修习苍决功法,顺应“苍”之天道,得永生之道。万界之上,又有一界,名苍界,苍界至尊,奉为苍神,掌恒宇万界,享万生膜拜。一个在陈家受尽欺凌的少年,却因意外坠入险境,意外习得神秘苍决,“既然汝等不仁至此,那就休怪吾心狠手辣。”从此恒宇万界暗流涌动,风云莫测。欲登皇座,伏尸百万,无关善恶,只问本心,万界苍主,谁能登顶!
  • 末世之龙皇重生

    末世之龙皇重生

    丧命于叛乱的龙皇重生到了末世降临前的地球,前世为龙的莫绝带着怒火与不甘,在末世中杀出一片天,踏上了复仇之路。——吾重临之日,无尽的烈焰将席卷一切,炼狱的阴影将吞噬星空,以尔等叛臣逆党之血,洗净吾不屈之魂!【悄悄说一句,这是一个妹控龙皇的成长之旅】
  • 六朝通鉴博议

    六朝通鉴博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谍海寻踪

    谍海寻踪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可见被称为“东方兵学鼻祖”的孙武很早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认识到了“知”与“战”的内在联系和实施次序。即“知”与“战”二者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先“知彼知己”,然后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