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3700000004

第4章 李悝:变法先驱

李悝、吴起是商鞅景仰的人物,他们是战国变法的起驱。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二人作专门的介绍。

李悝,又作李克,约生于前455年,卒于前395年,战国时魏国人,在战国舞台上,他首倡变法,推行一系列重农政策,打破贵族的爵禄世袭制,并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成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梁启超认为,谈论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当首推李悝。

中国历史上的东周包含春秋、战国两个时代,对于这两个时代的分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它涉及到中国奴隶制时代的终结和封建制时代的起始问题。目前,我国史学界采用郭沫若的划分法,即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代,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战国时代,划分的依据是,公元前476年周敬王死,其子元王即位,前475年是周元王元年,恰好司马迁的《史记·六国年表》就从这一年开始。郭沫若划分法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但这种以周天子更替为标准的划分法不一定能准确反映一种社会形态的剧烈变革,因此,另一种较为有影响的划分法认为,应该把春秋、战国的分界放在公元前403年,这一年,基于魏、赵、韩三家分晋的事实,周王承认这三家为诸侯,以此打破了西周以来诸侯国的格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采用这一年代来区分春秋与战国的。

我们注意到,李悝变法发生在魏国魏文侯时期(公元前445年~前396年),虽然确切的起始年份有不同说法,但大体上也就在周王承认三家为诸侯、即公元前403年前后。李悝变法吹响了战国时代各国变法的号角,从而导致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崩溃和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建立。既然春秋与战国的划分要显示出一种社会制度的变更,又要找到一个标志点,那么,公元前403年应该是一个更趋于合理的年份。

在《史记·平准书》中,司马迁这样写道:“魏用李克(即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这句话的意思是,是李悝变法拉开了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的序幕。换句话说,不是进入战国后,李悝才开始变法,而是李悝用他的变法,将中国由春秋时代推进到战国时代。

为何变法首先在魏国引燃?

很可惜,对于李悝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为他单独立传,李悝的事迹只能散见于《史记·魏世家》、《史记·货殖列传》、《韩诗外传》、《韩非子·内储说》等史书篇目中,很难窥其全貌。李悝是魏国人,有说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也有说他出身于普通平民,不管其出身如何,他的登上政治舞台,都是靠自身奋斗实现的,而不是靠世袭传承,这是他区别于李姓其他始祖的地方。有两个关键人物直接决定了他的从政之路,他们是子夏和魏文侯。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是“孔门十哲”之一,在春秋末叶,他的影响被及列国,李悝曾拜他为师。按说,李悝接受的应该是儒家思想的熏陶,其实不然。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要恢复西周时的等级秩序;他要求君子“温文尔雅”、“坦荡荡”。而子夏则是孔子弟子中的一个异端,他认为,君子应该要知权术;作为君王,就更应该要懂得用权之术。这种思想对李悝的影响很大,他逐渐意识到,“法”比“礼”更重要,应该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制来为统治者服务。由此可见,法家思想一定程度上是从儒家思想脱胎而来,但同时又带有对后者的一种反动。

魏文侯是魏国的建立者,这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善于延纳各类人才为其所用,他也曾拜子夏为师,还将子夏请到魏国来,让他在西河(今河南安阳)聚徒讲学,从学者达三百多人,形成名震一时的“西河学派”。除了魏文侯和李悝,子夏的弟子中著名的还有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等,这些人与乐羊、西门豹等名臣、名将一起,后来都为魏文侯所用,应该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李悝得到了魏文侯的赏识,直至任命他为相,实施变法。

在当时,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奴隶主能够调动富余劳动力在公有制的“井田”之外开垦荒地,从而使得“私田”大量增加。虽然“井田”名义上不得买卖,但诸侯贵族之间通过相互转让、相互劫掠等各种途径,又将许多公田转化为“私田”。“井田制”的瓦解直接影响到了各诸侯国的财政收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各诸侯国的军费又是只增不减,统治者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源。就这样,承认土地私有、按土地面积征税成为大势所趋。

魏国从原来的晋国分裂而来,它的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赵国,东边是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拉锯争夺的地带。它被紧紧裹夹在晋东南一隅,是所谓的“四战之地”。这样一个小国要想求得生存,没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和和国内形势的驱使下,魏国首先酝酿起了一场大变革。善于审时度势的魏文侯,在促使他的国家获得合法诸侯国地位的同时,启用李悝,实施一场前无古人的变法。

李悝变法,首先从农业开始。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认为财富产生的唯一根源是靠农业,农业如果受到危害,国家就会贫穷。因此,他提“尽地力之教”的原则,意思是,要教会农民尽可能地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在今天,提高粮食的单位亩产,主要依靠的是科技手段,譬如农药、化肥、杂交技术等。在那时,其着眼点不可能是科技手段,而是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李悝算了一笔账,他说,100平方里之内,除了山泽、人居之外,有可耕田6万顷,即600万亩;如果种田勤劳,每亩可增产3斗,600万亩就可增产180万石;如果懒惰,每亩会减产3斗,600万亩就会减产180万石。勤与懒之间,产量相差360万石。由此可见,提高种粮积极性是何等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积极性呢?这就要承认土地的私有制,不仅让新兴地主、也要让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生产出来的粮食,除了上缴什一税外,其他剩下的就全是自己的了。这是一种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是在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尽可能发挥农民积极性以开发土地潜能的最有效办法。

但这种办法在遇到丰年或灾年的时候就可能会失灵。在丰年,由于增产,市场饱和,粮食卖不出去,或者只能低价卖出,这就是“谷贱伤农”。而在灾年,由于减产,粮食价格上涨,城里的居民就买不起粮食,这就是“籴贵伤民”。李悝认为:“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无论粮贵粮贱,都要伤到一方,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他就要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使民不伤而农益劝”。

李悝的办法是采取“平籴法”。“平籴法”规定每家农民收入的粮食中,除交十分之一的税及自己食用、消费外,多余的粮食由国家收购。法令把好年成分为上、中、下三等,坏年成也分为上、中、下三等,好年成由官府按好年成的等级出钱籴进一定数量的余粮,坏年成由官府按坏年成的等级平价粜出一定数量的粮食。这样做,无论丰年、灾年,粮食的价格都能保持基本稳定。从而达到“取有余以补不足”,“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就是通过这样的改革,魏国很快便粮库充盈,走向富强。

李悝是中国重农思想的肇始人。他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一举解决了丰年多粮、灾年少粮的矛盾,开了后来历代封建王朝均输(政府统一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以调剂各地供应)、常平仓(政府为调节粮价、备荒赈恤所设粮仓)制度的先河。但也正因为有了国家的介入,从而抑制了市场自由调节的作用,后来的经济改革者们,特别是商鞅,他把李悝的办法加以扩大,视农业为“本业”,其他各业、尤其是商业为“末业”,导致此后几千年,中国的绝大多数劳动力都被束缚在土地上,工商业始终处在幼年时期。这是重农思想带来的不可轻视的负面效果。

在推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的同时,李悝改革之刀砍向了奴隶主贵族赖以依存的爵禄世袭制。爵禄世袭制或称“世卿世禄”制,是奴隶制时代奴隶主贵族世代享有其祖上获得的爵位、官位以及相应俸禄的制度,我们已知的皋陶后代世袭“理官”的现象即是这种制度的体现。爵禄世袭制发展到私有制时代,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严重弊端,这些贵族们的子孙整日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由于长期养尊处优,骄奢淫逸,他们居官不谋官事,为国不念国政,不仅不能为国家带来尺寸之功,还要消耗大量国家财富,妨碍一大批有志之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途径。李悝将无功而食禄者称为“淫民”。

如果说李悝的农业改革措施是对旧的生产关系的打破,那么他向爵禄世袭制挑战,则是在动摇奴隶主政权的上层建筑。作为第一个吃螃蟹者,他无疑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智慧。记录李悝新的用人思想的是汉代刘向的《说苑》,在《说苑》里,有一段魏文侯与李悝的对话,魏文侯问李悝怎样“为国”,李悝答:“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意思是,要让那些立有功劳的人享有俸禄,要使用有才能的人,做到赏罚得当。魏文侯说:“我赏罚是很得当啊,可民众还是不愿为我出力,这是为什么呢?”李悝回答:“那是不是因为这个国家里有‘淫民’呢?”一语中的之后,李悝又一针见血:“如此者,夺其禄以来四方之士,此之谓夺淫民也。”他断然提出,要削夺“淫民”们的俸禄和官位,以此招徕四方之士。

李悝的建议被魏文侯采纳,从此,在魏国,贵族们的特权被取消了,国家建立起了一套依靠战功和才能选拔、任用官吏的制度,从而使得一大批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乃至有作为的平民,通过李悝架设的阶梯,得以进入权力中心。

我们今天常常讲到“开放”一词,纵观历史,魏国应该是最早具备开放气质的国家。魏文侯延纳子夏在他的国家创立“西河学派”就是一种开放的表现;而通过李悝的变法,一大批来自各国的人才被纷纷吸引到魏国来,这更是开放的明证,像吴起、乐羊、段干木等非魏国人才,就是这样为魏国所用的。

谁能想到,作为一个新兴国家,而且是一个小国,魏国会成为战国时代最早崛起的强国呢?在魏国强大时,它西攻秦国,尽取其河西之地;北越赵境,灭中山国;东伐齐九年,破其长城;南征楚地,连克数镇,大有并吞天下之势。

然而,通过李悝的变法,魏国为什么后来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并进而由它、而不是由秦国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宏图呢?这里还是一个用人的问题。在魏文侯、李悝相继辞世后,魏国的君主们逐渐走向自高自大、昏庸腐朽、嫉贤妒能的死胡同,导致不仅他国人才吸引不来、本国人才也纷纷流失。像吴起,他是个将才,还是个相才,竟不能为魏武侯所容,最后远走楚国,在那里发起一场不亚于李悝的变法;商鞅曾被人力荐于魏侯,魏侯不纳,后来到了秦国,完成了战国时代最成功的一次变法;孙膑为魏将,被处以膑刑,逃至齐国,就是他的反戈一击,使魏国由盛转衰;范雎本是魏国人,受诬通敌而被打成残废,弃之于厕,后来逃到秦国为相,就是他确立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坚强基石。假设这几个影响战国大局的关键人物都像李悝一样为魏所用,那战国的历史岂不就是另外一番状态了吗?

李悝不仅是一个改革家,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会通过制定一部法律来保证他的改革措施的推行。在李悝之前,已有皋陶制定的《五刑》,还传说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也制定有自己的刑法。虽然不可确知,相信身为“理官”的李姓先人在这些早期法律的形成和传承中发挥过应有的作用。到了李悝时代,他集前朝和各诸侯国法律之大成,编成了《法经》,这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成文法典。

虽然《法经》早已失传,但它的大体框架后世人是知道的。它包括正律、杂律、减律三部分,共有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这部法典至今仍有许多令人称奇的闪光之处。

它首先是一部私有制法,“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是该法的立法之本,认为盗贼是法律打击的最主要对象,排在最开头的《盗法》、《贼法》就是专讲侵犯私有财产的犯罪行为及惩治办法的,对于盗窃他人财产的行为,法律规定了直至籍没其妻家、母家等最严厉的惩罚,甚至连路上拾遗的行为都要遭到断足的处罚。虽然刑罚过于残酷,但这种保护私有制、以确立崭新生产关系的决心是跃然可见的。

该法还是最早的限制价格法、反贪污法、户籍法和婚姻法。它的限制价格是跟变法中的“平籴法”一致的,目的是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以稳定市场;它禁止贪污受贿,违者,将军级别以下的处死,宰相则处死他的左右手;它规定,所有本国居民都必须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它还禁止夫有二妻或妻有外夫,夫有二妻的要被处死,有一妻二妾的要被处以敲掉罗丝骨。关于一夫一妻制,今天的学者还在探究,在多妻制的时代,李悝确立这一原则的社会基础是什么,它是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贯彻。

有了法,就可以“以法治国”,但《法经》强调的“法”,是指刑法,而且是苛刑峻法,这种“法”是提供给统治者用来统治民众的。我们今天讲“依法治国”,其本质是法律高于一切,而且它还包括保护民众权利的民法,而“以法治国”,则是统治者拿着刑法去治理国家,一字之隔,其意相去千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法经》还是一部政治压迫法,它禁止老百姓聚众、结党,聚众一日要查问,三日以上要处死;它还禁止老百姓议论法律,否则也要处死。

《法经》所确定的“法治”原则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其目的是要取代奴隶制时代的“礼治”。所谓“礼治”,是指依照西周时期所确定的等级制度来治理国家,一旦确立了“法治”,“刑不上大夫”的局面就将被打破。但这种“法治”驱逐“礼治”的做法是很不完善的,譬如,宰相贪污受贿,虽然刑法施用于他了,但处死的却是他的身边人;又譬如,它规定“大夫之家有侯物”是“逾制”,也是要杀头的。因此,《法经》在破坏旧的等级秩序的同时,也在建立新的等级秩序。事实上,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等级秩序从来就没有被打破过,我们今天讲中国是“礼仪之邦”,它的本意是说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等级和尊卑贵贱的国家。

《法经》是以刑法发达、而民法缺失的中华法系形成和走向成熟的蓝本,商鞅就是带着《法经》到秦国去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秦律》;萧何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把汉代法律增加到九篇;以后的《唐律》,乃至明清刑律,无不秉承着自李悝以来所确立的立法原则。

《法经》还是法家学说的奠基之作,李悝以此成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书·艺文志》中列了《李子》三十二篇,把它放在法家之首,可惜李悝的这些著作皆已失传。

同类推荐
  • 铿锵大唐

    铿锵大唐

    本书是一本有关唐代诗人名士的轶事趣闻,分门别类记述名人轶事,诸如“红叶题诗”、“雀屏中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几百条。本书可增广见闻,有知识性,有可读性。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李敖回忆录

    李敖回忆录

    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骂遍天下名人,却安危无恙;身处乱世,缺一生倨傲不逊;在立德立言上,自喜成就非凡。横睨一世,卓而不群的李敖,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犹如一则现代的传奇。从文坛彗星到人人口诛笔伐的大毒草,从论战英雄到十四年的牢狱之灾,大起大落,被查禁的书有九十六种之多,李敖始终坦然面对,顽强对抗……这本书是李敖对自己一生最忠实而全面的自述,时间跨度从1935年作者出生时开始,到1997年作者62岁之后为之。书中写到了作者从哈尔滨到北京,到上海,最后去台湾,求学、参军、办刊、获罪、坐牢、隐居、复出等内容。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 元功之首:邓禹

    元功之首:邓禹

    本书是一本邓禹传记。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首,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热门推荐
  • 用我一生宠溺,得你一世芳心

    用我一生宠溺,得你一世芳心

    为你猖狂,一生不够当初互不相识,现在打情骂俏。她们是转学生,他们是豪门校草。男强,女强【格外喜欢女主多个,不喜自便】
  • 霸上搞怪小丫头

    霸上搞怪小丫头

    “小丫头,这道题目不对哦~抄五十遍。”某个邪魅的男生轻轻用笔敲了敲米菲尔的小脑袋,坏笑着。可这样的生活往往必须承受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安落轩,你身上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不知道的?”大雨中,米菲尔挣扎着逃离了那个怀抱,脸上的液体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 金银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金银岛·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金银岛》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描写背叛行为的故事,反映了善与恶之间的尖锐斗争。为争夺财宝而展开你死我活争斗的双方,其实谁也不是财宝的真正主人。只不过在作者看来,既然是乡绅雇佣了包括西尔弗在内的那批水手,那么全体船员就都该像斯莫利特船长那样,对乡绅忠心耿耿,而不该有非分之想。不过,从行为动机来看,乡绅及忠于乡绅的那些人都是诚实、本分、善良的,而西尔弗及他手下的那帮海盗基本上都是虚伪、非分、邪恶的。这场斗争围绕着反派角色西尔弗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海盗头子来展开,经过激烈的较量,“善”最终战胜了“恶”。
  • 灵武浩天

    灵武浩天

    灵者世界,强者至上,强者之路,注定不凡。穿越少年,奇遇连连,默默奋斗,一鸣惊人。强者之路,艰难险阻,荆棘泥泞,唯有向前。看破生死,藐视苍天,踏上巅峰,成就传奇。任前路风雨飘摇,我心依旧。任强敌实力滔天,终将战胜。从没想过做什么英雄,却成为公认的英雄;从没想过自己是君子,但成为公认的君子。其实,走向强者之路的初衷,只为保护自己身边的朋友,亲人,爱人。一段传奇,在一个全新的世界诞生!一切尽在《灵武浩天》。
  • 网游之异界风流

    网游之异界风流

    被朋友唆使,刘学竟奇迹般的解开了一道雪藏了几年的游戏任务,并被带入到神秘的黑洞,从此他的人生开启了另一道旅程,收佣兵,训狼王,降魔兽,更有妖媚白狐来诱惑,一个小混混的辛酸史,成就一代天尊……
  • 盗棺记

    盗棺记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皮口袋,绝对真皮。只要有一口气在,它永远是填不满的,不管你塞进去多少珍馐美味,玉液琼浆,到最后没有半点踪迹,只剩下一堆羞于留世的臭屎。我们对于这个有漏洞的皮囊只能不断地填下去。因为它是我们的主人,我们只不过是它的奴仆,每日里把那些好吃的喂养侍奉它,把些个好看的绫罗绸缎尽管地给它披挂着包裹着。稍有一些不如意它就要给我们脸色,让我们吃尽苦头,轻则烦恼忧愁喜怒哀乐终日缠绕,重则悲欢离合疾病困苦日夜折磨。只要皮口袋在,就会有永不满足的欲望,于是就有永无止境的诱惑,就会感觉到永无止境的挣扎。小说讲述了人对诱惑和欲望的挣扎和无奈,希望给这个浮躁的世界带来一丝清凉,给狂乱的世态降降温。
  • 腹黑总裁,小小夫人快过来

    腹黑总裁,小小夫人快过来

    刚刚出社会不久的纯真少女,遇上腹黑总裁,该是怎样的故事?敬请期待......
  • 意灵天下

    意灵天下

    网络玄幻修真类小说之中,各修炼体系繁多,横行天下。然,修炼体系再多,大都不过是作者梦中臆测,随意杜撰,著者自淫罢了。大学生网络玄幻小说菜鸟作者李若天,亦是此中一员。不过,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的李若天居然凭借网络上随意找的一种“气功修炼法”练出了传说中的“气感”。而后,他更是抽风般地修炼起了他自己设定的新书修炼功法。更加离谱的是,他居然成功了.......
  • 未解之迷全记录: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未解之迷全记录:古代历史未解之谜

    一次是在肯尼亚,发现了一个距今已有280多万年的人的头盖骨和骨骼;第二次是在南部非洲一个名叫边境洞穴的矿井中(位于斯威士兰和纳塔尔之间的边境上),发现了曾居住过的现代类型的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万年;第三次是在坦桑尼亚,发现了一些类似人的牙齿和颚骨,据称已有375万年的历史;第四次发现是在埃塞俄比亚,一具名为“露西”的骨骼已被确定有将近400万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补上了“进化史上断裂的链环”。这个人类和类人猿两者的共同祖先大约死于100万年之前。
  • 歌尽舞倾城

    歌尽舞倾城

    他是未未来的神王,高高在上,纤尘不染,他是大陆第一绝色男妓,最不堪的尘埃,当他变称她,究竟是谁仰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