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学者,他讲了儿时的一件事:
他读中学的时候非常淘气。有一次因为连续几次旷课,被学校给予严厉的处分,并通知了他的父亲,他父亲得知此事后,并没有责骂他。晚饭后,父亲找来一个塑料小漏斗和一捧玉米种子。他迷惑不解地看着父亲,父亲说:“我给你做一个实验。”父亲让他把双手放在下面接着,然后自己捡起一粒种子投入到漏斗里,种子便顺着漏斗那细小的缝隙滑到他的手里,父亲连续投了十几次,他的手里就有十几粒种子;然后,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一齐投入漏斗里,那个狭小的缝隙被玉米粒相继挤住了,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
此时,父亲意味深长地解释着:“这个漏斗就代表着你,假如每天你都做好一件事,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会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
听完父亲的解释,他恍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羞愧地低下了头。至今30余年过去了,他一直铭记着父亲的教训:“每天做好一件事,每天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
确实,一个人没成大事之前,首先得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走好人生这条路,才能取得美好的成功。但如果我们懒于从事普通工作,甚至连职业操守都不遵守,即使通过职业便利或其他手段投机取巧地获得成功,这样的成功也得不到世人的支持。
现在多少贪污腐败分子因职业操守有问题,以权谋私,最终不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进入牢房。这难道会是我们所向往的最终目标吗?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一种理想是在冬天的午后晒太阳。虽然太阳还是太阳,但其中的含义却可想而知。在成大事的道路上,如果事情进展顺利,那么是令人兴奋的;但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则是会使人感到痛苦的。有些人在遭到或面临困难时就泄气,这当然不是一个真正成大事者的作为。
“上帝像个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份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这句话确实有道理。任何事情能够达到最终的成功,都必须经历一个艰险困苦的过程。没有什么事是不劳而获的。中国在申奥过程中也是经历千辛万苦才最后赢得胜利。可见成大事是需要毅力、承诺和一如既往的付出的。因此,我们在面临困难时先不要着急,应该先认识到这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应该继续向困难挑战,这就要我们从中找出原因来,然后继续探索,再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在这过程中,不要因为再次失败而放弃,而应从中看到我们的进步,这样我们就有信心继续去奋斗,从而最终解决问题。巴比鲁斯,一名著名的棒球运动员,他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这是大家有目共睹,但他成功的背后却没几个人能知道。他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他从不泄气,而是从中找出原因,不断地改正,最后才有今天的成就。
我们也不要因为天生拥有比别人高的智慧机时而急于早日成才,从而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样反而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20世纪一位大数学家——史威尔,他小的时候就是一位天才,十几岁就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父亲是一位教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在他小的时候,就给他极大的压力。后来虽然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但在思想行为方面却极不成熟,就如一个孩子。这样的拔苗助长肯定是行不通的,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人生南北多歧路”,人在歧路面前,选择不同的路线就有不同的结果。走路如果走错了,可以原路退回,另找它路;但人生的路,如果走错就退不回来了。
有时从形式上看是退回来了。譬如说一件事做到中间停止了,但实际上人本身和所处的境遇都已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了变化。否则,古人怎么会发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的感叹呢?因此在成就大事的路上还必须学会选择,只有选择得当,才能更快地实现你的目标。
数学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生活中达到某一目标的捷径却往往是曲线。为了实现理想,需要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但矢志不渝并非“直线逼近”,撞到墙上也不回头,而往往需要理想的艺术。人是无法彻底自由的,实现理想的环境和过程本身也不会是理想状态。
我们要有不得不走弯路的准备,否则就会碰壁。不可否认,眼看着自己快要成功而不能直线逼近,却要违心地绕道而走,心情的确痛苦,做这样的决策,实在是需要一定的决断精神。但我们必须知道,这是不得不经过的,人生就像是一条曲线,肯定是弯弯曲曲的,充满了各种各样挑战,只要我们战胜了它,就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既然这样,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可见,成大事的道路上总会遇到起伏。千千万万霰弹不知从何处飞来,扑在身上,造成伤口,留下疤痕而后在那伤疤的纹路里,就会长出美丽的思想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