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慈禧选择了一个年幼的孩子,作为爱新觉罗家族新的名义上的掌门人。为了让这位年幼的皇帝永远听自己的话,慈禧对他的教育严格而苛刻,而这样培养起来的接班人,是无法承担扭转乾坤的重任的。
光绪帝像爱新觉罗·载湉在慈禧太后的安排下成为大清国的皇帝,为了使立载湉为帝的安排合法化,慈禧依照封建王朝新皇帝即位必须履行的程序,在太和殿为载湉举行了一个登基典礼,并颁谕布告天下。就这样,年幼的载湉走出了无忧无虑的王府,置身于变幻莫测的紫禁城。作为清王朝入关以来的第九代皇帝,登上了历史舞台。
眼见大局已定,慈禧太后再也没有任何的顾忌,她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再次恢复了由东、西两宫皇太后共同实行“垂帘听政”的统治局面。光绪皇帝就这样还在年幼无知的时候,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慈禧的一个政治工具,并在位长达三十四年之久。
光绪虽然年仅四岁就当了皇帝,已是至尊至贵,可他并不像一般富贵人家子弟那样娇惯任性,自由自在。慈禧太后为了使大清江山千秋万代永远流传下去,就要培养造就一个称职的皇帝来管理国家。当然,为了自己今生今世能一直掌权,她也要制造出一个驯服的皇帝来做自己的工具。为了这双重目的,她对光绪的管教是极为严格的。除了从小派人教导他各种礼仪和处理政务的方法外,还让他读很多书籍,以掌握足够的知识来驾驭百官,统治人民。
翁同稣是位十分称职的老师,他不仅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而且道德文章也足为师表。他从来不以帝师的身份向光绪提什么要求,有时光绪主动升赏他,他还常常极力辞谢。翁同稣很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时,一般老先生往往是在学生小有一些成绩之后,例如,背会了一段书,或写了几页字,就称赞几句,以示鼓励;但过不了很多时间,就必须找点差错来批评一下,据说是怕小孩子受了表扬会骄傲起来,因此不再努力学习了。翁同稣并不这样。光绪真有成绩,就表扬;而有了缺点则不直接批评,而是婉言劝告使他不觉得难堪,容易接受。这种方法可能是由于这个学生的特殊身份——是至尊的皇帝——使翁先生苦心琢磨出来的,但对一般儿童也是适用的。小孩子也有自尊心、上进心,鼓励往往比批评更有推动作用。而对光绪来说,这方法就有更深的意义。光绪从小离开亲生父母,到宫里后,慈禧对他非常严厉,从别人身上也很少得到关怀和温暖。老师的亲切勉励和循循善诱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长大以后对翁同稣依然有着特别的好感和信任。很多同别人不能讲的话,只有跟这位老师讲;有些委屈无处表白,也只能在老师面前哭诉,翁则能想办法给以排解和安慰。
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整天读书、写字、练习骑射,自由玩耍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师傅还要常常指点他的言行举止,一定要符合宫廷礼仪,不能随便嬉笑打闹,那样会有失天子身份。小皇帝被弄得毫无乐趣,经常发脾气。有时不肯去念书,翁同稣只好哄他,说是有图书看。那时候,没有今天如此丰富多彩的小人书、画册之类,只有翁同稣自己画的一些图画,什么天人交战图、农耕图、流民图之类,这也就非常难得了。翁同稣给他照图画进行一些讲解,借机进行勤政爱民的教导,从而调动小皇上的学习兴趣。
当然,光靠图书还不能完全吸引住光绪好玩的童心,有时也不得不用强制的方法来约束,这就要让太后来执行了。皇上每天读书的时间、内容、写的文章、对的对子都要详细记录,交太后阅览。出了差错,老佛爷是不客气的,师傅要负责任,小皇上也要遭斥责。因为有这一层,光绪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一般的古书都读过。他人也很聪明,掌握的知识很丰富,古诗写的也不错。
光绪的兴趣很广泛,他也学过英文。据在宫廷工作过的德龄说,他学得非常好。光绪天资颖悟,记忆力超强,很快就能阅读短篇故事。他的英文书法十分出色,只是发音不是很清楚。德龄是在欧洲居住过的,精通英文,她的评价是有权威性的。光绪的音乐天赋也很出色,他能弹奏一些钢琴曲子。在慈禧太后的淫威下,是不允许他在这些方面有更多发展的。因此,少年光绪帝虽然“颖悟好学”,但由于受到慈禧太后的限制,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塑造光绪小皇帝的过程中,慈禧首先是确立她与载湉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以便日后对光绪进行长期的控制。为此,当载湉被接入宫中以后,慈禧太后不顾人伦之情,骨肉之亲,强行切断了小载湉与其亲身父母的日常联系。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办法,慈禧逐渐地确立起她与光绪之间的“母子”关系,接着,再以封建的“孝道”伦理,从思想方面把光绪帝拢住。事实上,这是西太后为了把光绪小皇帝一步一步地塑造成为其所用的政治工具,所采取的一种控制性的措施。
之后,在光绪小皇帝稍微懂点事儿的时候,慈禧太后又规定光绪帝必须每天向她和东太后问安一次,并将此作为一条不可违犯的条规。这条家规成为慈禧太后在精神上“以威钳制”光绪帝的又一种手段。通过这些条条框框的限制和驯化,光绪帝渐渐养成了对慈禧太后的权威俯首帖耳的习惯。
同时,慈禧太后特别注重对光绪帝进行封建“孝道”的教育,其目的就是使光绪帝从小树立起对她绝对服从的观念。为了让光绪帝在将来长大成人后仍能够“孝敬她”,慈禧太后在光绪帝学习期间,特地再三教人去传谕翁同稣,要他格外侧重于孝的教育,除启蒙时所读的“二十四孝”不断地继续讲解之外,《孝经》那一部书,也是最重要的。翁同稣在教授光绪帝时也注重“以圣孝为本”。这样,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也就成为慈禧太后用来驯育光绪帝的工具。
如前所述,光绪帝每天都按照慈禧的规定去给她请安,慈禧不让他起身他就不敢起。如果光绪的做法稍微不合慈禧的心意,就被罚令长跪。甚至在慈禧太后乘舆外出的时候,光绪帝也要随扈左右,无论狂风烈日,迅雷暴雨也不敢要求休息。随着光绪皇帝年龄逐渐增长,慈禧太后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对光绪帝的要求越来越严厉,甚至到了虐待的地步。这也使得光绪帝更加畏惧慈禧太后,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逆反心理。
即使翁同稣也试图为这个日益没落的王朝培养出一个能扭转颓势的圣明天子,他的精心授教和开导也的确对光绪帝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翁同稣的影响与慈禧的禁锢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在慈禧太后布下的精神控制网中显得毫无分量。小载湉在慈禧的一手安排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也就从此完全置于西太后的掌心之中了。
列强将其在华的租界变成了“国中国”,他们在租界地内享有独立的行政、司法权力。图为上海租界内的会审公廨。
2.皇帝行大婚,还政起风波
小皇帝总有长大的那一天,而年龄的增长带来的是权力的纷争,毕竟他才是爱新觉罗氏的正统掌门人。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又开始了,作为权力斗争的老手,年幼的光绪自然不是慈禧的对手。
光绪皇帝一天天长大,转眼到了十六七岁,该考虑皇帝的婚事了。清朝皇帝的后妃,分为如下几等:皇后之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常在”、“答应”没有确数。实际上,除皇后只能一人外,其他嫔妃人数并无太严格的限制。皇后统率六宫,母仪天下,所以皇后的人选,历来是举朝注目的大事。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为光绪帝立后,对于慈禧来说,更具特殊意义。光绪虽然从四岁入宫,在慈禧的严厉管束下成长,但终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结婚,就意味着他已长大成人,“垂帘听政”也面临着即将结束。之后,皇帝能否完全听命于太后,谁也说不准。将驾驭全国的大权交出去,对于慈禧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她虽然迫于舆论的压力,声称皇帝大婚之后就将退出政坛,但内心却在千方百计地打算如何继续操纵朝政,让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要使皇帝以后老老实实听从于自己,就要有人监督他的一举一动,使他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未来的皇后能完全站在自己一边,那定会是监督皇帝的最好人选。
于是,慈禧决定立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氏为后。立后是件大事,须从八旗秀女中一再筛选。经过几轮淘汰,最后剩下八名大家闺秀,其中,自然包括太后的侄女。慈禧吩咐,要这八名秀女暂时留在宫内,进一步仔细考察。
这八名秀女分住各宫,太后的侄女自然就住在姑母的宫中,因此,皇帝每天到太后处请安、禀事,就可以经常看到这位表姐。那七位姑娘虽然住在宫中,却没有机会接近皇帝。事情是明摆着的:慈禧给自己的侄女找了一个先接触皇帝的机会,自然是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
光绪帝像加图《二十四史》的744的S2541慈禧的侄女,比皇帝大两岁,姿色一般,性格颟顸,怎么看也看不出有皇后的仪容。光绪天性聪明,对于“老佛爷”的这种意愿,心里一清二楚。在慈禧的淫威下,光绪根本就没有选择,他被迫选择了他不想选的表姐为皇后,为自己的婚姻生活带来的悲剧也使光绪对慈禧更加不满。
随着光绪大婚完毕,另一件让慈禧头疼的事也随之来了,那就是还政的问题。自光绪十二年“训政”至光绪十四年的二年中,慈禧大权在握,与垂帘听政别无二样。但是,光绪的年龄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增加,他已是一个18岁的男子汉了。就一般情况而言,皇帝年已18,该举行大婚了。本来皇帝举行大婚,做慈母的应该为之高兴,但是光绪的大婚反而使慈禧感到不安。有人要问:光绪的大婚不是慈禧一手操办的吗?甚至连妻子都是慈禧选定的。是的,决定选后之事也是慈禧精心策划的,她要用她的侄女静芬将光绪笼络住。但是,究竟什么时间大婚,这可大有学问在当中。因为皇帝大婚不仅意味着皇帝成年,而且涉及到亲政与否的大问题。因此,她希望光绪大婚越往后推越好,最好是在她死后大婚才好呢!
愿望只是愿望,眼前的事实的确是光绪的年龄已经很大了,总不完婚,会遭非议。因此,慈禧决定给光绪完婚,然后,再在“归政”问题上作一些文章。
在归政的前期,慈禧大批封赏了一批人来笼络人心。在归政后,慈禧并未真正放权休身,度其晚年,而是积极活动,继续揽权主政。正如时人所说:“皇上亲政后,遇除授尚书、侍郎、将军、督抚各缺,仍恭请皇太后懿旨简用,盖由圣德谦冲,于用人行政诸大端犹复秉承慈训,以示不敢独断。”可见,慈禧把用人的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这样就实际上形成了台前慈禧归政光绪,台后光绪归政慈禧的局面,慈禧在颐和园这个世外桃源里,仍然掌管大政,统治天下,归政是一场政治骗局。
3.革新挽败局,失败困瀛台
大清国面临的问题表明,老的方法和制度已经不合时宜了,如果想找到出路,走出困境,只有进行改革。而改革,必然要受到那些维护旧制度的势力的反抗。光绪的改革,面对的是扶他上台的慈禧及其所代表的势力,这让二者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这一次,老谋深算的慈禧再次取得了胜利。内部斗争的失败,让光绪这位名义上权力的代表者彻底地退出了权力的舞台,在囚禁中度过了最后的人生。
年少的光绪不甘受人摆布,他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皇帝。光绪二十年,大清帝国在风雨飘摇中迅速地走向衰亡。这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更让光绪痛苦不安,对慈禧更加的不满,同时,也使光绪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此后的光绪和以前的光绪判若两人。此时的光绪,急于要采用一切维新的政策,使国家早日强大起来,从而使类似的耻辱不再发生。
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当时,齐集在北京参与科举会试的十八省举人,收到《马关条约》中中国割去台湾及辽东,并向日本赔款白银二万万两的消息后,一时间群情激动。4月,康有为、梁启超作成上皇帝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及变法的主张,得到一千多人联合署名。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举人及数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门前要求代奏。由于外省举人到京是由朝廷的公车接送,该事件亦被称为“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在当时没有得到直接实质的结果,但却形成了国民问政的风气,之后,亦催生了各式各样不同的议政团体。当中由康、梁二人发起的强学会最为声势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等清朝高级官员的支持。
1897年末,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同时,俄国侵占旅顺大连,法国侵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侵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列强意图瓜分刚败于日本的中国,在朝廷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之后,光绪帝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新政内容主要有: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康有为向光绪帝赠送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西新史揽要》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正在变法的时候,康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新政一开始,便遭到保守派各大臣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当时,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于9月18日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处颐和园。两日后(9月20日),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时为戊戌政变,结束了仅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其他数十人被捕,包括称为“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于9月28日斩于菜市口。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外,一律都被废止。
变法失败后,光绪被迫颁布了吁恳慈禧训政的诏书,慈禧再度垂帘,而他却成了瀛台的囚徒,一直到他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