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执政资源”,主要是指台湾除“中央政府”外各级行政机关及民意机构而言的。从民进党上台后,台湾进行了一系列的选举,通过这些选举对台湾的执政资源进行了再分配。在各项选举中,主要的选举有下列几次:
1.“二合一选举”
2001年12月1日,经过几个月的激烈角逐,台湾“立法委员”及县市长选举(即“二合一选举”)结果揭晓。
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民进党一举拿下总额225席中的87席(上届是70席),成为“立法院”第一大党;国民党获得68席(上届是123席),元气大伤,失去了“立院”老大的位置;亲民党首次参加“立委”选举,获得46席;新党获得1席;台联党争得13席(李登辉预期得35席);无党籍人士得10席。从得票率来看:民进党为33.38%,国民党为28.56%,亲民党为18.57%,台联党为7.76%,新党为2.61%,无党籍或其他政党为9.12%。
从“立委”选举的结果来看,“泛蓝军”(指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因国民党的党旗是蓝色而得名)得115席,“泛绿军”(指民进党和台联党,因民进党的党旗是绿色而得名)得100席,“泛蓝军”大于“泛绿军”的选民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各党的政治版图有所消长:民进党圆了“立法院”第一大党的梦,取得政局重组的主导权;国民党再显颓势,失去第一大党的地位,并面临进一步分裂的危险;亲民党的席次大增,在“立法院”中占据左右逢源的有利位置;台联党在“立法院”搭了个台,但和李登辉预期的“35席”相去甚远;新党惨败,但表示不会解散,仍将继续走下去。
在县市长选举方面:国民党获9席(上届是8席),民进党获9席(上届是12席),亲民党得2席,新党得1席,无党籍人士得2席。
在全台的23个县市中,“泛蓝军”执政市县达到13席,超过半数。与上届相比,“泛蓝军”执政地区人口由28.4%上升到45.3%,地方执政实力有所增强。尤其是国民党一举光复了桃园县、台中县市等人口众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该党本次选举中的亮点。而“泛绿军”执政县市则从上届的13席降为10席,执政地区人口由71.5%下降到54.7%,“绿色版图”有所萎缩。不过,民进党最后仍然保住了台北、台南、嘉义三个指标县,可算有惊无险。从双方的地域分布看,“泛蓝军”执政县市主要分布在外岛与北部、中部,“泛绿军”则主要占据南部、东部,“北蓝南绿”的格局更为明显。
这次选举是民进党执政后的首次选举战,其结果关系到岛内政治版图的重新划分,对各党派来说可谓生死攸关,因此各政党都施展出浑身解数争取选票。这次选举有四大特点:
一是选举中统独矛盾与省籍对立非常突出。李登辉、陈水扁联手在选举中挑起统独矛盾与族群矛盾,宣称此次选举是“本土与非本土、爱台湾与卖台湾的对决”,李登辉跳上前台,大骂国民党“联共卖台”,叫嚣“国民党滚回中国去”,陈水扁则把“九二共识”与“出卖台湾”画上等号。省籍对立随选战升温而愈演愈烈,在部分地区甚至引发了暴力冲突事件,给台湾社会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
二是选风败坏。选举中,以不顾形象的相互抹黑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为主的“口水战”盛行。绑架、恐吓等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甚至同党候选人也为争选票而大打出手。
三是民进党利用执政资源主导选举议题,在野阵营提出的议题完全被淹没(在野阵营主要是经济方面的议题)。
四是“泛蓝军”进行选战整合。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因“系出同门”,票源高度重叠,为了避免在选战中再度发生“‘泛蓝军’相争,民进党得利”的情形,自年初以来就关于选战合作进行了多次磋商,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由于“立委”、县市长等地方性选举是攸关政治人物个人政治生命的问题,所以三党的整合分外艰辛,最后在台北县、桃园县、台中县市、新竹县市整合成功。
2.基层选举
2002年1月26日,台湾省第15届县市议员及第14届乡镇市长选举结果揭晓。
在总计897席县市议员的选举方面,各政党得票率分别是:民进党147席(比上届增加31席),占18.26%;国民党获382席,比上届减少141席,占35.93%(若加上其同意以无党籍身份参选者,当选席次达424席);亲民党49席,占7.01%;新党3席,占0.415%;台联党7席,占1.48%;无党籍以及未经政党推荐候选人36.77%。
在总数319席的乡镇市长选举方面,各党的得票情况是:民进党28席;国民党夺得194席,得票率为45.40%(若加上以无党籍参选者,则达225席,占70%),确保了地方最大党的位置;亲民党4席;台联党全军覆没。
3.“立法院长”选举
2002年2月1日,台湾备受瞩目的第五届正、副“立法院长”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籍的王金平以破纪录的218票当选,实现连选连任,国民党和新民党两党共同推荐的国民党“立委”江丙坤当选为副院长。民进党推荐的洪奇昌以9票之差落选(江丙坤得115票,洪奇昌得106票)。
“立法院”龙头之争向来是“立院”改选后的首出重头戏,由于此次“立法院”呈现四党不过半的态势,在无一党具有独自夺下正副龙头的实力下,此次的选举显得格外多变难测。
原“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广结善缘,身为国民党副主席与李登辉关系匪浅,加上在处理朝野纷争时深得陈水扁的倚重与信任,因而成为“泛蓝”、“泛绿”两大阵营都能接受的最佳人选,各党都倾向于支持王金平连任。
“副院长”竞逐激烈,并逐渐演变成朝野对决的态势。民进党推出洪奇昌竞选“副院长”,支持王金平竞选“院长”;国民党、亲民党推出王金平竞选“院长”、江丙坤竞选“副院长”。在选举过程中,李登辉、陈水扁、宋楚瑜、连战“四大天王”全面介入,竞选十分激烈。民进党私下动用各种手段,包括金钱和释出行政资源等手段。在2月1日当天,当“院长”选举结束后,国民党突然祭出党纪,强力指示不支持江丙坤的党籍“立委”,包括投废票者,一律开除党籍,并由党主席连战亲自坐镇监督,加上国民党在投票时采取全场盯人监票的战术,使江丙坤以9票之优势胜出。
这次选举的结果是国民党和亲民党双赢。一是连战在国民党内稳住了领导地位。“王江配”胜出,证明连战所坚持的“泛蓝军”合作路线有击垮“扁李结盟”的能力,连战在党内备受挑战的地位得以巩固;党内一些立场游移的投机分子的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国民党再度分裂的危机也得以缓解。二是亲民党虽然没有捞到任何职位,但亲民党成功捣毁了民进党和国民党离心分子于正副“院长”选举中组成“执政多数联盟”的计划,在最后关头倾全力确保45席全力支持江丙坤,让国民党欠了一笔“人情债”,在国、亲两党谈北、高市长或“总统”选举时,争到了更多的谈判空间,并以此役为参照,赢得了支持者对“国亲合”的肯定。
民进党内部矛盾浮现。陈水扁所属的“正义连线”形同分裂,分成“保皇派”与“非保皇派”。
这次“立法院”龙头选举激励了“泛蓝军”进一步合作。在选举中,国民党和亲民党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能同心协力扳倒“泛绿军”,的确让“泛蓝军”阵营士气大振,认为2002年年底的北、高两市的选举以及2004年的“总统”选举,都可循此模式进行。
4.台北、高雄两市市长和市议员选举
2002年12月7日,台湾当局进行台北、高雄两市市长和市议员选举。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推出现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竞选连任,亲民党也支持马英九;民进党则推出“行政院”秘书长李应元应战,台联党支持李应元。在高雄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推出黄俊英竞选,亲民党支持黄俊英;民进党则推出现任高雄市长谢长廷应战,台联党支持谢长廷;此外,还有张博雅、施明德、黄天生等参选。在选举过程中,各党派都十分重视,把这次选举看成是2004年“总统”选举的一场“预演”,连战、宋楚瑜、陈水扁、李登辉等重量级人物倾力助阵。这次选举演变成了蓝、绿两大阵营的决战。选举结果是:马英九得票873102票,得票率为64%,连任台北市长;李应元得票488811票,得票率35.89%,竞选失败;谢长廷得票386384票,得票率为50.03%,连任高雄市长;黄俊英得票361546票,得票率为46.82%,竞选失败;张博雅得票13000多张;施明德得票8700多张;黄天生得票1900多张。同时,在市议员选举方面,“泛蓝军”在台北市大获全胜,拿下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泛绿军”则在高雄市议会中增强了实力。这次选举以“北蓝南绿”的“平盘”结束。
通过这几次选举,台湾的执政资源基本瓜分完毕,基本格局是朝野对峙的局面仍在继续,不管陈水扁愿意与否,其施政时还要看在野的国、亲两党的脸色。
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又进行了新一届“总统”选举。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得票6471970张,得票率为50.11%;国民党、亲民党联盟候选人连战、宋楚瑜得票6442452张,得票率为49.89%。连战、宋楚瑜在选后立即发表谈话,对公布的计票结果提出强烈质疑,认为这是“一次不公平的选举”,选举过程“疑云重重”,因此国亲联盟要求查封所有票箱,并提出了“选举无效”的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