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6500000038

第38章 历史发展的女性观

一、女性观的演变

女性观是人们关于女性及女性价值的看法,它反映了人们对待女性的态度、评价和行为意向。人类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不同社会历史形态的人们对女性地位作用的认识评价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社会历史变化性。

原始社会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整个社会非常重视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最初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互助的关系,女性受压迫、男女不平等是后来阶级社会的产物。根据生活资料生产的进步情况,按照恩格斯采用的摩尔根的划分法,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三个时代。原始社会处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原始社会又分为原始游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原始游群阶段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无所谓后来出现的婚姻与家庭,那个时期的两性关系处于一种没有辈分等限制的杂交状态,无所谓人类出现婚姻制度后的“夫”和“妻”,也就没有什么“夫权”、“父权”、“男尊女卑”。可见,原始群的人们处在一种原始状况的男女平等、互助关系之中。母系氏族时期的男女关系也是平等的。母系氏族制又叫母权制,它是以母亲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原始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的基本单位。母权制产生于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母系氏族时期的男女关系也是平等关系,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受尊重。恩格斯说,此时“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女性在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中都占有主要地位。在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不仅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妇女还被选为酋长,领导氏族成员的物品分配,解决氏族的日常事务,在生产技术方面也是佼佼者。同时妇女还要承担繁衍人口、抚育后代的重任,女性在整个社会中受到高度尊重。这种男女平等的女性观体现为:男女在生产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分配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生活中的地位平等,男女在两性关系中的地位平等,人们尊重女性。这种男女平等是自发的、蒙昧的、原始的,也是人类最初的、时间最长的男女平等时代。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的,是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都很低下的状况下的男女平等的女性观。

原始社会末期,进入父系氏族时期,父权制取代了母权制,人类社会最早出现了男女不平等关系。父系氏族产生后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即家长制家庭。这是从对偶婚姻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时期的一种家庭形式,这个时期的妻子落在丈夫的绝对权力之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明确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父系氏族时期的男女不平等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产生以前出现的,它主要是源于当时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不同于阶级社会的男女不平等,这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男女不平等”。女性的一切心理活动、行为方式都被局限在家庭和男性权柄之下,这就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文明时代的女性观突出表现为男女不平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文明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即阶级社会中男女不平等,女性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制的产生,性别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阶层压迫。女性的一切心理活动、情感情绪体验、个性特征、行为模式都带有社会和阶级的色彩。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的生产劳动权利被剥夺,要求女性(特别是妇女)完全退居到私人型家务劳动中去,否认女性家务工作的社会经济价值,人们拒绝对女性的社会人格价值和心理水平给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女性的心理发展受到很大束缚。女性的全部生存价值以及她们的生命价值,只是在婚姻中标志一下,女性的全部价值和心理发展都在卧室和厨房中消磨掉了。

中世纪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开始重视女性权利问题。13、14世纪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涌现出以卢梭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学者,他们提出“天赋人权”、“天赋民权”的思想,提出人人都可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都具有平等的权利。追求进步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占着人类半数的女性的社会处境,开始出现了许多提倡男女平等、女权主义的思想家。卢梭虽然不是妇女运动主义者,但是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资产阶级学者。187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高举“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实施了一系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变革,妇女获得了经济地位上的承认和独立,社会也开始更广泛地研究妇女问题。18世纪末英国女作家伏尔斯顿拉脱在其《妇女权利的维护》一书中,主张在婚姻生活中男女应当平等,反对社会对妇女仅进行以婚姻为目的的教育,提出对男女应实行同等教育,呼吁妇女经济独立、职业自由,并且呼吁妇女参政。19世纪初文学家乔治撒特明确提出女权论。在当时,最有影响的是社会主义者倍倍尔所著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全面阐述了妇女问题,连续发行30年行销不衰,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倍倍尔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者的女性观,阐明了社会主义者对妇女解放的观点,以及妇女运动在整个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他勇敢地向男尊女卑以及反对男女平等的观点发起理论的讨伐。倍倍尔在他所著的《妇女和社会主义》一书中,根据他对社会的忠实考察,大胆地提出了解决妇女权利的办法。

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崛起并开展了女性主义理论的多元化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兴起,至今已经40余年。伴随着这场运动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学者提出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也呈现出多元化和跨学科的特点。除了一般广义的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流派,西方女性主义也渗透到历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诸多领域,并且开始出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和协作。就政治人类学而言,西方女性主义研究所造成的影响突出地体现在它对人类学传统的政治观和权力观产生了巨大冲击。女性主义学者分别从社会性别与权力、第三世界妇女与女性主义政治和后现代主义与女性权力三个方面入手,对政治人类学视野下的西方女性主义进行研究。

(1)社会性别与权力的关系视野研究。

学者们在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贡献和近年来研究的新趋向的基础上,揭示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对政治人类学学科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西方文化人类学界曾经普遍认为,女性在政治上总是处于从属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批女性主义人类学者首先对这一看法进行了反驳。她们在对大量的民族志资料进行跨文化的比较后指出,虽然早期进化论者所主张的母权制时代并不存在,但是女性在国家产生以前的社会中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易洛魁人(The Iroquois)、奇帕维安人(The Chipewyan)和阿格塔人(The Agta)就是三种典型的代表。美国易洛魁妇女的社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加拿大奇帕维安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在北美部落中是最低的。菲律宾的阿格塔妇女拥有和男子大体相当的社会地位,她们曾经是已知的唯一从事狩猎的女性。以往的人类学之所以有这样的错误看法,让人们误以为女性天生就是受压迫的,这主要是因为男性学者长期把持了这个学科,使之带有明显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偏见。女性主义人类学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这种关注反映了她们的政治主张。在她们看来,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所主张的妇女在西方社会中享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受教育权、就业权和参政权等,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女性来说,都是虚幻的和不现实的,既不能反映女性在多数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历史和现实,也无助于从实践上解决这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一主张只注重社会公共领域的权力问题,而对于可能存在于家庭和私人领域的权力关系弃之不顾。而女性主义人类学既继承了本学科关注边远地区和原始社会的传统,从这些社会中去探索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也超越了人类学将政治权力局限于社会公共领域的狭隘性,把人类学关于政治是涉及公共目的的权力关系的主张延伸到家庭和私人领域。

女性主义人类学者在研究中认识到,研究焦点不仅要聚焦在女性,还要关注研究男性,因为人类社会毕竟是由女性和男性共同组成的。只有关注男性及女性与男性关系,对女性的认识才是全面、客观的。因此女性主义人类学将社会性别确立为研究的中心议题。所谓社会“性别”(gender),是指不同社会、文化赋予男女两性之间不同的社会角色、行为准则、表现形式及象征意义等,它不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生理“性别”(sex)。

此外,这些女性主义学者把研究的目光集中于女性在社会权力关系中相对于男性的权力问题,这是以往的政治研究所不曾涉及的领域。这些研究引导人们认识到,社会性别问题在社会群体认同和社会权力结构的形成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容再被忽视,而是应该被视为一个分析范畴,就像种族、族群、阶级或等级范畴一样。为了批判男性中心主义的偏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学忽视女性的传统,这些女性主义学者进一步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揭示女性在政治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

(2)从第三世界妇女与女性主义政治的关系视野研究。

早期女性主义学者的研究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她们都把女性看成一个一元化的群体,在研究女性的从属地位和社会性别的差异时,忽视了由于文化、种族、阶级、阶层、宗教甚至年龄等因素而造成的女性群体内部的差异,往往用一种大一统的思维方式来研究问题,或者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到女性的共性上;其二,她们大多把女性社会政治地位的低下归因于父权制的压迫,而对于同样使女性遭受剥削和歧视的种族、阶级、民族等因素视而不见;其三,她们多满足于对处于原始状态的所谓“传统”、“落后”社会中女性的研究,而对于妇女的现实状况关注不足。女性主义学者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以及第三世界国家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才是女性受压迫和歧视的根源。社会性别作为一种不平等的、分化人群的权力结构,是与其他的社会权力分配结构如阶级、民族、种族等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一个女人的身份不仅仅是女性,她还隶属于某个阶级,来自某个民族,并有她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在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控制和影响下,她不仅仅要遭受本民族父权制的压迫,而且要遭受种族主义、殖民主义和跨国资本主义的歧视和剥削。所以她们提出,反对性别压迫的斗争应该与反对其他任何形式的压迫的斗争结合起来,唯有如此,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但是,由于不同民族、种族和阶级的女性的社会经历不尽相同,因此应该结合各自所处的具体文化和经济背景来考虑解放的重点和策略。换言之,女性主义理论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思想体系。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学者主要从两方面拓展自己的研究。一方面是女性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研究。虽然部分学者肯定国家是保障和满足女性需要的一种机制,但多数学者都认为,在政治权利、经济资源分配及社会价值不平等的社会里,国家的本质只能是男权的,它经常起着加剧男女地位不平等的作用。很多政府在制定、实施发展战略时,都忽视了妇女问题,误认为政府的干预是中性的,只要发展战略对家庭有益,就自然会使家庭成员包括妇女和儿童受益。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另一方面,是殖民主义和跨国资本主义对女性的影响的研究。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学者结合研究对象所处的阶级、阶层、种族、地区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对殖民主义和跨国资本主义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出她们所受的剥削、歧视和压迫不仅是性别造成的,而且与阶级、种族和民族等因素密切相关。

(3)从后现代主义与女性权力的关系视野研究。

后现代主义反对各种历史和文化叙事的“宏观话语建构”,否定作为普遍性、必然性存在的客观真理的可能性,而代之以寻求多元的、局部的和偶然的真理。他们解构了文化,进而解构了“人”,打破了西方自启蒙运动时期以来就一直主张的“人是自然的主体”的观念。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受到许多女性主义者的欢迎,她们希望借助后现代主义理论,摆脱以男权为中心的各种传统理论的限制,重新构建社会性别的权力关系,并以此作为她们对男权社会进行批判的政治武器。受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响的女性主义学者对以往的传统研究及其观点进行了反思。她们提出,在女性主义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有关人类特性和社会生活状况的被公认但未加证明的假设,这些假设都声称找到了某种存在于一切社会中、具有跨文化解释力的人类基本经验。但是从后现代的观点来看,所有这些假说都是有疑问的。在持后现代观点的女性主义学者中,出现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唯本论者和构成论者。唯本论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女性主义的做法,但是以解构主义为方法论重新探讨女性解放的可能性。因为她们承认女性和男性是两个对立的基本范畴,所以被称为唯本论者,其代表人物是卢宾(G。Rubin)和麦金农(C。Mackinnon)。构成论者则相反,以解构主义为目的,从根本上否认关于“男性”和“女性”的二元观念。她们认为,在男权的社会结构中,女性的自然作用和社会作用都是依据男性的标准制定的。传统的男女平等观是男权思维逻辑的延续,它所反映的实际上还是男权的标准,不仅不能从本质上认识女性受压迫的问题,而且无助于真正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她们广泛吸收当代各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专注于对各种传统观念如“男女平等”、“父权制”、“性别角色”、“女性认同”等进行解构,试图从根本上铲除男权文化,打破性别之间的界限,其代表人物有赖莉(D。Riley)、巴特勒(J。Butler)和哈拉韦(D。Haraway)等。

西方女性主义研究及其多元化的女性主义理论的提出,对于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传统的社会人文学科提出了重大挑战,促使人们从女性主义角度去探讨、研究女性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扩大了女性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围。

(4)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关于男女平等和男女协调发展的女性观。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强调,男女不平等的内容和性质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固定的眼光去观察各个时代的男女不平等问题,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观去分析研究各个时代、各社会形态的男女不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认为,阶级社会私有制的出现,是几千年来男女不平等,女性的认知、情感、行为受制约、个性被压抑的主要根源。女性所受的性别歧视、阶级压迫根源于私有制。妻子受丈夫的奴役、女性受男性的压迫、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心智发展水平低于男性,并不是根源于两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要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认为,女性在遭受了几千年的性别歧视、阶级奴役后,必须从这双重奴役下解放出来,女性的身心才能得到自由的、充分的发展。妇女的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是一种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妇女解放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都把男女平等作为妇女解放的具体内容。恩格斯早就指出,妇女只有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才是可能的;列宁也指出,“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们同男子真正平等”。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女性观提出男女平等,消灭阶级压迫,反对性别歧视,承认男女两性生理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的客观性,消除性别限制;要求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实现男女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使男女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同类推荐
  •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聪明男人要读女人心理学:女人那些不想让你知道的秘密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女人世界:这是一本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女性心理书,它不仅对女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最全面、最深刻的挖掘,而且总结了最实用、最有效的应对女人的技巧。有了它,即使不会读心术,你也可以轻松掌握女人的所思所想,并在交往中赢得主动。
  • 读懂男人你会更幸福

    读懂男人你会更幸福

    本书详实细致地分析了男人生理上的需求与心理上的起伏波动,以及男人在事业上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抉择。
  •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心理学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心理常识更是以其通俗易懂的特点贴近普通人。本书选取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常识,通过列举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权威专家的著名心理学试验以及对人的行为背后所隐含的心理常识进行阐释,达到让心理学改变生活的目的。本书无论是从知识的全面性上,还是从专业性上,都是那些渴望拥有成功人生的朋友的最佳选择。
  •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本书选取了生活中一些饱含乐趣的问题和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解释、分析,让读者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样感受,这样表达,这样行动。
  •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心理健康七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生活是只野兽

    生活是只野兽

    生活对于你的定义是什么,你对生活的定义又是什么?当闯过一个又一个的红灯,横穿一条又一条的马路我们到底在想些什么?生活是只野兽,无时无刻不在撕裂着我们的灵魂,我们要反抗,我们要比野兽更野兽!
  • 一拒千里

    一拒千里

    。。,56不敢相信的结局,他们纠结到了不可利于的地步
  • 我想和你好好说说话

    我想和你好好说说话

    趁着年轻,我们似乎可以肆无忌惮的往前冲,去享受青春专属的权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一些疯狂的事情,去犯错,去争论,去说服,去幻想,去期待,去述说梦想,但似乎故事都不是按着我们期待的那样去实现的,清晰的东西莫名的变的模糊,甚至开始质疑。看见了躁动不安,看见了人性的弱点,那华丽丽划过的疼痛叫什么?
  • 姻缘错:皇弟的囚妃

    姻缘错:皇弟的囚妃

    一块三生石让她看到前世,青梅竹马,姐弟情深,相濡以沫终成殇。一条黑手链让她再回前世,她想再续前缘,他却已成为当今王爷。物是人非,她甘愿等待守候。命中注定的缘分,斩不掉的纠缠,折磨,吸引。原以为倾尽所有,终可以执手相牵。却不料,尘埃落定后才发现,竟始终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她心灰意冷,他却说:就算是恨,你也得留在朕的身边。两世情缘,一次次错过,繁华落尽,他们最终能否终成眷属,执手相看盛世烟花。
  • 末世大领主

    末世大领主

    王博带着“大领主系统”魂穿末世,却阴错阳差的成了一头丧尸......谁说丧尸只会追着人傻咬,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进化之路。又是谁说的异兽只是会掉宝物的无脑怪物,它们也有堪比人类的智商。当丧尸和异兽有了灵智,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好玩了。其实在末世当领主还是蛮悠闲的,平时的日常就是管管领地、搞搞科研,或者逗逗异兽、种种良田。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足够强大!
  • 生死醉梦

    生死醉梦

    一种信念,让一个人冲破云霄。一种心态,让一个人走向巅峰。一次意外,让一个人个性无常。一个诺言,让一个人永存下去…死亦何物,生亦何物。终究是泡沫,总归会消失。父亲的痴情,导致一个人的命运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麻烦接二连三地靠近,想躲躲不了。三个Boss和一个阴阳人。看看他们纠缠不分,爱恨纠葛…命运多舛,是谁先捕获了谁的心……
  • 女白领加薪减压路线图

    女白领加薪减压路线图

    今天,职场的性别差距越来越小,许多女性在行业内游刃有余,丝毫不亚于男子。而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各个领域的高层,担任要职。女高管在创造并享受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本书针对女高管平衡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消除压力、享受家庭快乐等现实问题,从加强学习,增强工作能力;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提升自身魅力,发挥女性专长;调整生活节奏,享受家庭快乐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加减乘除”的生存智慧与成功之道。
  • exo:回不到过去

    exo:回不到过去

    韩孝依:“exo,我回来了,我会让你们生不如死。"夏恋华:“韩孝依,你为什么要回来你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exo:“韩孝依,你变了你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到以前。”
  • 月亮的守护甜心

    月亮的守护甜心

    又名:《最后的龟壳》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个龟壳,里面藏着恐惧,藏着所有一切肮脏的东西,之所以藏着,是因为仍然渴望着那外面世界一切的美好,而那龟壳便是我们的防线。当有一天,外面的美好破碎了,那个坚硬的龟壳破碎了,肮脏,恐惧便会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一场车祸夺走了他冰月的父母,和他的容颜,以及曾经的幸福,他开始自暴自弃,轻生,成了别人眼中的精神病,而她却一直守护着他,成了他最后的龟壳。
  • 天阙之云端坠凡

    天阙之云端坠凡

    他身怀至阳血脉、忍受十年冰封,只求做一个普通弟子。一把古剑,不想触及心神,一把剑鞘,有蕴含怎样的悲欢。一路斩妖除魔,前尘旧梦,源源灌入脑海。十世轮回,又牵扯几多因缘。仙剑情缘,古剑奇侠,滚滚红尘之中,又是一段仙侠传说。一念之差坠凡尘,十世轮回屠其身。百千万劫难遭遇,无量红尘渡凡心。不求忘情逐仙道,但求结缘走江湖。莫忘初心,不舍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