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74700000137

第137章 失误家教事例评析

一、期望过高——逼子成龙酿悲剧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教子时加点压力也不无必要。

然而,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做实现自己出人头地梦想的工具,一味加压,走入了逼子成龙的误区。

正在成长的孩子身心都是稚嫩的。父母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重负下,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活泼的天性,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乐趣……

过高的期望和压力,泯灭了孩子活泼的天性,造成孩子心理逆反,身心俱伤,导致生命小舟早早搁浅……

事例一:

父母一味求高分,孩子背上十字架

“紧箍咒”扼杀了青春

18岁的赵强,有着高高的个头,儒雅文静的外表,嘴唇上稀疏可见的黑黑的茸毛,标志着一个男子汉的成熟。可此时,小伙子青春的肌体竟然没有一丝的活力,麻木的神经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说起话来语无伦次,逻辑混乱,不时瞪起惊恐的眼睛四处巡视,疑心别人在偷听;毫无根据地认为父母讨厌他,要迫害他,和他们在一起感到中间隔了一大块黑布。尤其到了晚上,他更加的紧张……医生诊断,赵强患了心理疾病。

处在畅想年纪的赵强,生命的小舟刚刚起航,尚未遇到惊涛骇浪,为何早早搁浅在岸边?疑问把我们带到赵强的童年——

幼年的赵强是个智商较高的孩子。上小学后,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迫不及待地给赵强戴上了“一定要功课好”的紧箍咒。只要赵强稍有懈怠,就会遭到父母劈头盖脸的毒打,平时的训斥,更是家常便饭一般。长期粗暴的管教,使赵强活泼的天性在泯灭,变得愈来愈胆小、孤僻。

让人惊叹的是,赵强的父母都是教师,整天接触的学生与赵强年龄相仿,可他们偏偏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忙于学校的升学率,关注班级学生的成绩,父亲还是多年的先进教师。然而在家里,他们给予自己孩子的则是冷漠或居高临下指责性的“教诲”。如此一直延续到赵强上高三。

始料未及的事发生了。在临近高考的前两个月,赵强突然变得异常烦躁,父母“一定要考上大学”的话语总是嗡嗡响在耳畔。特别是夜夜驱赶不掉的梦魇缠绕着他,使他感到郁闷得要窒息。脆弱的神经再也没有承受力,赵强终于病倒下来。(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赵强的父母在得知独子患了心理疾病,不能参加高考的时候,心急如焚,痛苦万分。可苦恼之余,父母是否也感到了些许的愧疚?在孩子渴望慈爱,渴望疏导,渴望倾吐心声时,父母给孩子的又是什么呢?)

16岁男孩子的心灵独白

这是一个16岁男孩的内心独白,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暗淡的心灵世界——“人活着为什么要这般痛苦?我现在已经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要再生,那只有一条路——从倾斜的世界里走出来,从越陷越深的迷宫中走出来。我要的只是人起码的尊严和权利,那时,哪怕变成一个乞丐我也会感到高兴。”

“我一上中学就开始记下自己的苦难,承受着父母压在肩头的重担——必须功课好。现在这种苦难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削减,而是越发的沉重了!”“我是一个孤独者,在生活中是那样的懦弱,不堪一击。人类本应该在美好的环境中生活,不应该有莫名其妙的痛苦,而我多年来却充当着‘奴隶’的角色。”

“我多么希望得到赞扬,然而爹妈赐给我的是咄咄逼人的目光,永无休止的训斥和冷冰冰的‘爱护’,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厄运总是降临到我的头上,实验中学没考上,我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一场无法躲避的暴风雨……”

这是刚上高中一年级的魏彬,写给心理医生长信中的部分内容。魏彬是个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喜静但不孤僻。智力发育良好,上小学后成绩一直优秀,有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还是全年级第一名。

自上高中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的学习发生明显的变化,成绩日益走下坡,生活也变得非常懒散,连换衬衣、袜子也要母亲敦促。性情变得暴躁、易怒,家人说话稍大声些,他便吵吵嚷嚷与之争论不休。最近又表现为不愿上学,执意要在家中自学。家长多次规劝均无效果,并扬言要离家出走,态度蛮横。

一个学习成绩优良的孩子,怎么会变得厌恶学习、行为异常?追根溯源,是不当的家庭教育,一向简单、粗暴,只有惩罚没有奖励。生活上也很少给孩子必要的温情和关怀,如星期天从不让孩子到外边玩耍,而是圈在屋子里没完没了地复习功课,听着外面小朋友的嬉闹声,魏彬常常委屈得落泪。

初三下学期,魏彬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升高中时,没能按第一志愿被实验中学(重点高中)录取,而是考取了一所普通高中。这大大出乎父母的意料。他们埋怨、指责,白天晚上唠叨不停,认为魏彬没有专心学习,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打这以后,本来性格有些内向的魏彬,变得更加寡语了。在校怕与同学交往,总是一个人单独行动,学习兴趣减退,上学要父母催促,直至发展到后来的病状。(其实魏彬的悲剧,早在他上中学时就开始孕育了,这从他写给医生的信中可以看到。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魏彬,面对着外部世界的骚扰,他已具备了独立意识:需要父母平等对待他,尊重他日臻成熟的人格;渴望家长能指点迷津,反感训斥和粗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大人们的要求相悖。遗憾的是父母并不清楚孩子的心理需求,把考试成绩当成压制孩子服从自己意志的手段。要知道,孩子们的心有时脆弱得就像一张薄纸,稍不经意地一碰,就会破裂。)

高燕的跌落

15岁的高燕,娇小婀娜,端正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率直的目光溢出少女特有的清纯。

也许是父母过分的溺爱和娇宠,高燕从小养成了争强好胜性格。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凡事都要争第一。那时唱歌、跳舞,如果阿姨没有表扬她,她就会撅起小嘴一天不理人。

上小学后,她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当然这与父母平时灌输的出人头地的思想和她争强好胜的性格分不开。

在人们想象中高燕一定会生活得无忧无虑,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可事实却恰恰相反,高燕并不快活,她一直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心里始终有着孤寂的一角。尤其是上中学后,她每日都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下降,怕别人超过自己。每次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她都紧张得连续几天茶饭不思,心绪不宁。

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前两个星期,高燕患了重感冒,连日的高热,烧得她头发昏,腿发软。待公布考试成绩时,她的分数竟排在最后。

几天来,高燕几乎天天蒙着被子抹眼泪,这真成了她15年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悲伤紧紧地包裹了她的全身。

时隔不久,高燕病倒了,整日头昏眼花,感到屋子在变小,自己的手在变大,严重时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虽经治疗,却不见好转。

初三下学期,她的学习成绩显著下降,由班里的佼佼者一下变为最差者。一连串的打击,使高燕的病情加重,升学考试前夕,她不得不忍痛休学。父母违心地逼着孩子拼命读书,让一个个稚嫩的心灵去承受超负荷的重压——孩子变成了功课的奴隶。像高燕这种情况而前去就医的青少年有不少,他们大都是重点学校的学生,好多人还是学习尖子。由于长期处在“成龙”、“成凤”的困惑中,过强的自尊心又不允许他们失败,再加上升学考试前功课繁重,劳累过度,致使这些学生患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恳谈,这是孩子们的呼唤!

评析:

有位世界著名教育家早就提醒过,“教师要牢牢记住自己曾是儿童”,当然家长也是。能记得这一点,就能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性,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教育规律,针对儿童个体的差异性来因材施教。如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儿童,就会以成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儿童为中心作出发点和归宿点来搞教育。显然,两者的教育方法是大不一样的,后果也是大不一样的。

此外,要真正培育好孩子,还有几个重要选择题教育者必须做出回答:孩子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孩子是生动活泼还是压抑沉闷?孩子是全面发展还是片面发展?孩子是因人成才还是千人一面?孩子是活得潇洒还是活得窝囊……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心理素质优劣的问题。一项全国中小学生心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约有32%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现象。有个地区测查,发现小学生心理素质达到优秀水准的仅占8.6%,不及格和接近不及格的竟占一半。不少地区调查所得的数据都表明,大学生非自然死亡、退学休学的原因,居于首位的是犯了严重心理疾病,且比例很高。这表明近些年来,青少年的心理疾病出现高发率和低龄化的趋势,应引起各界尤其是教育者的高度警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粗暴施教——孩子心灵受摧残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粗暴施教,会有两种后果:一是使孩子形成懦弱、胆怯的退缩性心理人格特征;二是在孩子心灵深处播下暴躁和残忍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子在一定的情况下会爆发,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从小失去母爱,父亲暴力施教,14岁的少年养成抑郁、孤独、好胜的性格和偷窃的恶习,被退学的少年成了脱缰野马。偷窃之事败露,他迁怒于邻居的小孩,竟密谋将其残忍杀害。

事例二:

父亲在家不讲理,儿子在外不守法

1998年12月初,天津市郊区的一条公路上,几辆警车鸣着“呜呜”的警笛,一路疾驰,停在一片偏僻的小树林旁。在那里,公安人员看到了一幕恐怖的镜头:一个满身血污的小男孩倒卧在松软的泥地上,他全身赤裸,脑枕几处袭创,左侧太阳穴处有一个血洞,已被硬物捅得血肉模糊。经法医鉴定,该男孩业已死亡,死亡时间大约在11月28日傍晚。

很快,这桩故意杀人案即被公安机关破获。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穷凶极恶的杀人凶手竟是两名年仅14岁的男孩,而被害者也只有11岁。

更令人震惊的是,主犯小陈故意杀人的原因是直接来自于父亲的一次严厉的管教。

当他的父亲获悉自己的独生儿子竟会犯下故意杀人罪时,这个47岁的粗鲁汉子不住地用双手击打自己的脑袋,试图以肉体的疼痛缓解心灵所受到的煎熬。

然而,一个14岁的孩子与一个11岁的孩子有何深仇大恨,要置其于死地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皮带加拳头,不对头就打

小陈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他的母亲在其刚满周岁的时候,因为丈夫偏执的性格,宁愿舍弃孩子,也要离婚。离婚后,大人们的“戏”散了,但孩子的成长才刚刚开始。陈父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抚养大,但缺少母爱的孩子却逐渐形成了抑郁、孤独又好胜的性格。在与父亲相依为命的十几年里,有笑声但更多的是苦涩。父亲是个粗心而暴躁的小商贩,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只有一种——皮带和拳头。儿子贪玩,回家晚了要打;儿子在外面与小伙伴发生争执,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必打无疑。陈父“管教”孩子是随时随地的,不问场合,不分时间,邻居经常在他家门外听到陈家儿子凄厉的叫喊。但小陈给邻居的印象却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陈上学以后,由于家里一直不安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一直很糟。小学一年级,他读了两年,好不容易熬到二年级,又留了级,三年级结业的时候老师将陈父请来,摊开小陈满是红字的分数册,对他说:“这不行啊,还得再重读一年。”陈父慌了神,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家庭的不幸和小陈苦难的童年,终于博得了老师的同情心,破例让小陈跟班升到四年级。忐忑不安的小陈出乎意料地看到爸爸从学校回来后,没有暴跳如雷地揍自己,而是低着头失声央求:“儿子,你可得好好学呀,爸爸就吃亏在没有文化上了。”

一个月后,老师又把陈父叫去了,恼火地说:“你儿子太不像话,期中考试两份卷子,居然没写上10个字。”陈父愕然地从老师手中接过卷子,数了起来,最后叹了口气说:“可不是,连名字都算上,也没满10个字!”

陈父回到家,默默地想了一夜,我又交学费,又买课本,可小陈不是读书的料。这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干脆让他待在家玩吧,有口吃的就行了。(常言道: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而这位家长对“庄稼”舍弃了培育,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第二天,他把让小陈退学的消息告诉了他,小陈如蒙大赦,从此像脱缰的野马在社会上游荡玩乐。学校的校长和班主任却急了,为了不让小陈失学,他们千方百计地打听到陈父的买卖摊儿,劝说他送小陈回来上学,甚至提出可以资助小陈的学费。但陈父固执地认为,儿子读书纯粹是糟蹋钱,说啥也不听老师的劝阻。小陈正式失学了。(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机会,是这位家长的严重失误。家长绝不能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孩子还小,可塑性还很强,只要教育得法,是完全可以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的。)

退学成野马,“借钱”埋恶果

失学后的小陈晚睡晚起,跟电视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小陈最爱看凶杀片、破案片,打打杀杀的特来劲,可以一直看到电视没有了节目才睡觉。他每天中午才起床,吃点陈父剩下的东西就到街上闲逛。小陈最爱打游戏机,有时陈父给点零花钱,小陈转个手,就统统交给游戏厅。陈父看到孩子能吃能睡,其他的事情也就不闻不问了。

渐渐地,小陈打游戏机上了瘾。陈父又不能给他足够的零花钱,小陈就找比他更小的孩子“借钱”。

1998年10月,小陈找门口的小兵兵“借钱”,兵兵不敢不给,就把口袋里的45元钱给了小陈。小陈半天就把钱花光了。兵兵的妈妈发现刚给兵兵的零花钱没有了,就问兵兵钱干什么用了。兵兵吞吞吐吐地说,钱被小陈“借”走了。兵兵的妈妈一听就急了,“这分明是抢劫嘛,一定要把钱要回来。”兵兵的妈妈拽上兵兵找到小陈家,陈父没在,小陈从父亲的钱包里偷出一些钱还给了兵兵妈妈。

陈父出摊儿回来,发现钱包里少了钱,就问小陈。小陈却矢口否认,父亲心里十分难受,可又无可奈何。晚上,陈父喝起了闷酒,边喝边哭边狠狠掴打自己的嘴巴:“我怎么养了这么个儿子,他不跟我说实话……”

别看小陈平时没少挨父亲的打,但对父亲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看着父亲浑浊的老泪流过苍老的脸颊,听着巴掌掴打的声音,他觉得比打在自己身上还难受。他被刺激得心神摇荡,不能自已,暗暗诅咒“都怨那个兵兵,他真该去死……”父亲的管教,对小陈没有起到使其改正错误的作用,反而使小陈迁怒于使他受到责罚的小男孩兵兵,小陈决定杀死兵兵。为了这场谋杀,14岁的小陈做了周密的准备。

小陈书虽然读得不多,但电视、录像却教会他许多这个年龄本不该知道的东西。而父亲的婚姻和有缺陷的教育,又使他养成了一种既霸道又狠毒的畸形人格。他要办的事,他要杀的人,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办到。

1998年11月28日,为找帮他杀人的帮手,小陈来到游戏厅,他一眼就相中了一个姓胡的小男孩,便上前与他攀上了交情。闲谈中,他眼露凶光,狠狠地说:“我要杀个人,你跟我一块儿干吧!”小胡吓了一跳,以为他在开玩笑,但他看到小陈认真的样子,不像在说笑话,忙劝阻他别干傻事。小陈拿出一副扑克牌,说:“咱俩搬点儿比大小,谁的点儿大,就听谁的。你搬的点儿大,就饶那小子一命,我搬的点儿大,你就帮我把那小子‘办’掉。反正他也不认识你,我也不会把你说出去。”小陈搬了个10点,小胡搬了个5点,出于“义气”,小胡决定就帮“朋友”一次。此时,两个孩子相识只有几个小时。

11月28日下午,两人来到陈家附近的一个小公园。在假山后,他俩堵住了正在踢球的兵兵,表示要跟他“谈谈”。兵兵不由得叫苦不迭,一个劲地解释:“不是我想把那件事告诉我妈妈的,更不想让她去找你要钱,请你们放过我吧。”小陈根本不听兵兵的解释,用自行车驮着兵兵就往人少的地方跑。

他们找到一片小树林,见四下无人,小陈露出了凶相,与小胡一起对兵兵拳打脚踢。小陈找到两块砖头,猛砸兵兵的头和背,一会儿,兵兵就趴在地上不动了。

兵兵被杀死了。两个小凶手竟没事似的骑着车回到市里。他们还要准点回家吃晚饭。1998年11月28日晚6时,天黑透了。兵兵的外公到派出所报案,称11岁的外孙兵兵被陈家小子伙同另一个人,从下午2点带走后,至今未归。并听说陈家小子曾扬言要将兵兵杀死,老人非常恐慌。民警接案后,经调查,当晚10时就将犯罪嫌疑人小陈抓获,小陈当即交待了伙同另一少年小胡杀害兵兵的经过,29日凌晨,民警又将小胡抓获。

形单影只的陈父感到天仿佛塌了下来。婚姻完了,儿子完了,精神没有了支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才悄悄回到那个清冷的家,跪在床边,回忆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不禁失声痛哭。

粗暴教子必然自吞恶果,陈父又能怨谁呢?小陈害了别人,终究害了自己。不称职的家长们,想想看,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评析:

陈父教子失败,教训有三:一是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伤害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心理;二是失去母爱又无父慈,不良环境孕育了报复、霸道、残忍的畸形人格;三是让孩子辍学,过早地把孩子推向社会,放任自流,使孩子失去了健康成长的环境。但愿这个以生命换来的教训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让父母参加家长会?为什么有的孩子对考试成绩以谎言遮掩?为什么有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为什么会发生导致学生出走,甚至自杀的严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几乎皆因学习成绩的压力,使刚刚涉世的孩子已经忧心忡忡了。

且不要以为孩子人小思维简单,更不要认为对成绩差的孩子打打骂骂没啥。儿童的心理尚处于脆弱阶段,就像鲜嫩的花朵经不起疾风暴雨的吹打一样。对成绩差的孩子,简单粗暴不行,放任不管也不行。知儿要知心,只要找准原因,循循善诱,一时成绩差的孩子赶上来并不太难。

三、不重素质重分数——孩子身心难健全

教子成才,先要教子成“人”。可惜并非每一个家长都懂得这一道理。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模式,使许多家长陷入了分数的怪圈。结果使许多孩子的素质得不到全面培养,身心“发育不全”。这样的孩子不仅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甚至连生存也存在问题。

“一定要读好书,打败其他人。”女儿在父母的鼓励下,学习非常自觉,成绩优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竟成了委靡不振、粗暴失常的心理疾病患者。

事例三:

自私妈妈教女,聪明孩子变痴

小玲,成都市某重点中学学生,独生女,父母仅有小学文化程度,尝够了低学历的痛苦,下决心要好好培养女儿,让她出人头地。

这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夫妇从小为小玲列出了一张详细的日程表。强令她告别了玩具和小伙伴,每天晚上必须做完父母指定的练习题才准睡觉。为了让小玲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时间学习,小玲的父亲不惜每天提早下班,赶到学校接小玲回家,不让她有时间在学校与同学玩耍。母亲包揽了生活中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情,家务事一点都不让小玲沾手。小玲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外,与她终日相伴的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与父母的轮番监督。久而久之,小玲习惯了超负荷的学习和大考小考名列前茅的喜悦,父母不用督促她学习,她也已经变得非常自觉。有小朋友来邀她玩时,她就对他们说:“我要读书,不要来打扰我。”慢慢的,再也没有人来邀她去玩了。老师、同学、左邻右舍都知道小玲是个很爱读书的孩子。

小玲的父母是一个小单位的工人,收入不高。在班里,小玲的学习是最好的,但她的衣着却是最朴素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全班每个人要交100元作为费用,而小玲却因家里拿不出这笔钱没能参加。春游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聚在一块儿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唯独小玲坐在一旁一声不吭。在同学面前小玲满不在乎地说:“我不喜欢去春游。”而那天她却是悄悄地哭着回家的。她怀着怨恨的心情回家向母亲抱怨,母亲告诉她:“一定要读好书,打败其他人,将来出人头地赚大钱,才能有好的享受。”在此后整整一个星期里,她不与任何同学讲话,敌视的情绪在她心里一点点地滋生。(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应注意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对待竞争,并以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孩子。这位母亲自身品质差。如此教女,只能让女儿以损人开始,害己结束。)

有一次,小玲的同学在做练习题时有些问题不懂,跑到小玲的家里向她请教。小玲对这个同学说:“对不起,我也不懂怎么做。”这个同学疑惑地说:“这些题上次考试你不是全做对了吗?”小玲想了想还是说:“我已经忘了。”这个同学走后,小玲得意地对父母讲:“我是故意不告诉她的,否则教会了她,以后考试她就可能超过我了。”父母都夸她有自我保护意识。还有一次,母亲病了,小玲放学回家后没能按时吃到饭,她连声埋怨母亲浪费了她的时间,自己跑到外面吃了东西就回来看书,对病卧在床的母亲不闻不问。母亲病好后,对小玲没有一句怨言,还向邻居夸耀小玲的学习意识很强。(这种思想与行为乖戾之处没能引起父母的注意,反而助长其向极端方面越滑越远,这是做家长的可悲之处。)

中考时,小玲果然不负所望,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本校高中。

令人想不到的是,开学那天,小玲见到以前那位去家里向她请教习题的同学,考分比她差一大截,却因交了高价钱给学校,也升上了本校高中,且与她同班,小玲愤怒了:我付出了多少汗水和泪水才赢得今天这个地位,而你只是交钱就能与我平起平坐……开学几个星期,抵触情绪强烈的小玲表现异常。她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她辛辛苦苦读了这么多年书,到头来还不如人家有个好父母。怨恨与难以自抑的愤怒一点点在内心滋生起来。小玲每天阴着脸来上课,不跟谁讲一句话,动不动就对同学破口大骂。她开始在课堂上顶撞老师,还时不时与同学吵架,老师布置的作业她从来不做。被班主任严厉批评之后,小玲便在课堂上撒野。小玲觉得自己父母没法跟其他同学的父母比。不久,一向对父母唯命是从的小玲坚决拒绝上课。最后,父母只好为她办了休学手续。

休学之后,小玲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很快就变得委靡不振,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乱扔东西骂人。小玲的父母怎么也想不通发生在小玲身上的巨大变化。他们焦急万分,但也束手无策。无奈,小玲的母亲每日上班便带着小玲一起去。母亲忙忙碌碌地工作着,小玲则目光呆滞地坐在一旁。与原先那个反应灵敏、聪明伶俐的小玲相比判若两人。

想起小玲的前途,她的父母黯然神伤。

评析:

小玲父母的教育最终失败,就在于没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不能不看到,小玲的竞争态度实际上被引向了一种孤独型的、阴暗心理的,以至仇恨性的褊狭方向,它早就被埋下了内在的对抗因素,充满刚性,一遇复杂的社会情境,就容易折断,突然崩溃。

我们提倡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一种公平规则,学习一种与群众协调相处的本领。而不少家长忽略了让孩子逐步领会游戏精神、掌握游戏规则,这使我们缺少了一种教育策略。成人社会和家长应该认识和利用这种可以天然“解压”的方法。一个小孩,万万不能脱离了儿童群,即童年游戏的伙伴群。这一“群”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天然地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化的进程,或者说它通过“玩”和“玩法”,自然而然地引导着小孩适应如何在人群之中应付那些原本如此和必然发生的事情。游戏的“规则”,是一个可以大到涉及人类及社会种种行为的问题。凡游戏,包括儿童游戏群,都会自动派生出一套规则,它会以一种暗示的方式让孩子们适应未来的社会运转规则,懂得社会是怎么回事,经受得起竞争和输赢,从而培养成一种既积极进取又轻松解脱的富有弹性的人生态度。

四、有爱无教——娇子过头反害子

种庄稼,不能不浇水,但水浇多了,庄稼会溺死。

教孩子,不能没有爱,但必须爱得适度,爱得理智。溺爱是一种愚昧的爱,往往会在甜甜蜜蜜之中毁了孩子。

俗话说:“娇子如杀子。”但如今仍有许多家长把独生子女当“小皇帝”,这种以新形式出现的溺爱,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话对。“再富不能宠孩子”,这话更对。这是从多少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父母们深思。

虽然不是亲生,父母对孩子却是疼爱有加,可孩子根本不按父母设计的轨道运行,被学校除名,不肯打工,好逸恶劳,终因盗窃被关进了铁窗,酿成了一起人间悲剧。

事例四:

溺爱养祸害,活活气死娘

2000年5月6日,重庆市万州区某职工宿舍院内,没有了往常的欢声笑语,低回悲婉的哀乐声在青纱白花间缓缓地流淌着。年仅18岁的杜大华在两名公安警察的监视下,满怀悲痛和忏悔,长跪在母亲的遗像前——妈妈呀,你是被我这不争气的儿子给活活气死的呀!我不该一念之差动手偷6000块钱啊!

虽是养子,却胜过亲生骨肉

凡是知情的人都无不为杜大华的今天吃惊,为杜大华的养母(实际上是其姑姑)的死惋惜,杜大华的父亲更是几天滴水不进,一言不发。

那还是1978年,杜父不顾家人和亲友反对,与患有心脏病但又青梅竹马的爱人进了洞房。两年过去,三年过去了,看见比他们还后结婚成家的年轻夫妇们都先后当了爸爸妈妈,他们好羡慕。特别是妻子,还多了许多愧疚,总觉得对不住丈夫和家人。正好在1982年,她的家住农村的哥嫂生了二胎,他们本来已有一个儿子,只是因为想要一个女儿,就又偷偷地怀了孩子,谁知偏偏又生了一个儿子,不得不承受处罚。知道这个消息,老杜夫妇俩一阵高兴,急急忙忙地赶到乡下,同哥嫂商量领养了这个男孩。就这样,杜大华被这对渴望有个孩子的夫妇带回了城里。尽管不是亲生骨肉,夫妇俩对他却比亲生儿还亲,那种疼爱劲儿连邻居的孩子们都对杜大华投来许多嫉妒的目光。1997年全国邮政和电信工作分家后,老杜在电信局任工程公司负责人,妻子则在邮政局工作。因为近年电信工程施工任务繁重,老杜经常下乡不在家。孩子一天天长大,老杜既担心妻子的身体,更担心孩子的学习和品德,于是就让妻子请了长假,一方面可以好好歇歇,把身体调养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多照顾儿子。老杜每次回家都要把学校老师请到家里了解儿子的情况,每次回家都要在儿子睡后检查儿子的学习情况至深夜。这年上半年是儿子初中毕业的关键时刻,按儿子平时的成绩和表现,考上重点高中是没有问题的。老杜夫妇俩几个月一直就这样想着,也为了这美好目标,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让儿子吃好睡好。杜大华就像国宝大熊猫一样,被百般呵护着,被无微不至地关怀着。

当一家人暑假期间从青岛、北京、北戴河旅游回来,老杜不禁傻了眼:这小子的分数距普通中学录取线都还差好大一截呢!没办法,老杜也不敢怎样——儿子早已知道自己不是亲生的,甚至还私下去找过自己的生父生母。他们夫妇俩觉得,不管怎样,花大钱也要让儿子有个高中文凭。他们四处活动,托了许多关系,花了许多钱,仅电话费、车费就花了差不多千把元,请客送礼就不说了,好不容易才使他读上了距城区30公里的一所中学。没想到仅一个学期下来,学校就通知老杜:务必到校领人。

尽管如此,老杜夫妇俩还是默默地将苦水往肚子里咽——有啥办法?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十七八年下来,一块石头也焐热了。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只要孩子不学坏就行!

顺手牵羊走上犯罪之路

老杜对儿子实在没辙了,就找到自己在外地某电信局工程公司的徒弟,让儿子到他那里打工,以免无事生非,然后等下半年再想法子让他参军,到部队上去锻炼。(老杜夫妇俩“爱”过了头,这样一味纵容,只会助长孩子不成熟的心理,最后适得其反。)

可杜大华根本没有按他们设计的轨道运行。不仅是烟酒全能,而且在社会上结识了一帮豪爽的哥们儿,成天在一起吃喝玩乐。尽管老杜的徒弟尽量为他安排轻松的活,开较高的工资,但杜大华还是嫌打工辛苦,每月工资五六百元钱也不够用,于是干不到两个月,连行李都不带就又回去了。

那是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老杜已经调回局里一段时间了。杜大华到父亲那儿去玩。吃过中午饭后,职工们有的回家了,有的在打牌。无意之中他看到另一间办公室的门没锁,推门进去,没有人在里面,只见办公桌上一只女式挎包,连拉链都敞开着,杜大华随手掰开一看:哇,好大一摞百元大钞,起码五六千吧!心想这下可以和哥们儿一起潇洒几天了,还可以买个早就想买的手机呢。

于是,杜大华一把抓上钱,一下关上门,尽管心头有点儿虚,但仍故作镇静地走下办公楼——他要去买手机,买个好一点的玩玩儿!

6000元钱,毁了自己也毁了家

那天下午一上班,电信局的唐某一看钱没有了,就急了。这是一个在广州打工的亲戚寄回的汇款,她帮忙取回来,可还没来得及转交就遭偷了。她赶忙一边告诉了局保卫科的同事,一边打电话向公安局报案。尽管公安局对这事相当重视,但现场留下的线索太少,案件一个多星期也没有进展。若不是杜大华自己暴露,也许这就是个无头案了。4月23日,他又到局里去玩,听到一些人正谈起这事,他不但不紧张,反而还大大咧咧地说:“公安局真没用,一个案子这么久了还没有捉到人!”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对他没有丝毫怀疑,唐某还像逗小孩子一样问道:“大华,你看到的呀?”“嘿!当然啊,我看到那阵你们办公室没关,一个穿我一样衣裳,个子也跟我差不多的人进去,拿出钱用报纸包起就走了!”唐某觉得这是一条重要线索,于是报告了公安局治安科。

公安局的民警迅速找到杜大华了解情况。他竟然像讲述他见义勇为的故事一样,“自豪”地讲了全部经过,讲完后还说:“叔叔,这些钱我只是花3150块在街上买了一个手机,买了几包中华烟,准备请几个哥们儿喝酒,都一直还没有搞成。我回去把这钱加上我压岁钱凑6000块钱给你们送来!”(连起码的法律常识都不懂,这种“单纯”让人实在是既可恨又可怜!)

杜大华原以为还清了钱关几天就出去,就没有事了,可法律不是闹着玩的,民警把事情严重后果一讲,杜大华立刻呆住了。当地报社记者知道这件事后,感到很有典型意义,就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刊登在显著位置。巧的是,那天杜大华的生父到城里去办事,办完事后等船时闲得发慌,就掏几毛钱买了一张报纸,一看到这条消息就急了,就匆匆忙忙赶到妹妹家中,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杜母本来就有心脏病,事情发生后,家里人怕她着急,都瞒着她。这会儿听说儿子偷了钱还上了报纸,心脏病就发作了。杜父接到电话后赶到家中,火速将妻子送到医院,刚一送到医院就去世了。闻讯被警察送到医院的杜大华,在妈妈遗体前失声痛哭:“妈妈呀!”这时他与平常判若两人,陷入无比悲痛之中。

杜大华是那样悲痛,那样后悔,为了他妈妈的死,为了他爸爸的一病不起,也为了他自己不知要在这铁窗里熬多少时日。

其实,应该后悔的岂止是他……

评析:

糊里糊涂的杜大华终于在铁窗里反思了!然而,真正需要反思的难道仅仅是杜大华吗?

五、忽视青春期——该导航时未导航

青春期,诗人喻之为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们却称之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

这时,孩子的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迅速成熟,但心理上则往往还处于“断乳期”。这种不同步造成了孩子心态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亟需父母为他们精心导航。而许多家长对“性教育”和心理辅导又是那样陌生,于是许多本可以不发生的悲剧便发生了……

家庭失和,孩子无法安心学习。15岁少女早恋并私定终身。严父狠狠打了女儿两记耳光,不准她再与男友来往。女儿记下了仇,与恋人合谋要对父亲下手。

事例五:

锁不住的春心,打不散的早恋

一位年仅15岁的少女,策划了一幕血淋淋的杀人案,凶手是与她热恋的男友,被害人却是她的亲生父亲。

小安本有一个可称得上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啤酒厂的工程师,母亲是医生。夫妻俩都是知识分子,收入不低,生活过得挺富裕,对独生女儿小安照顾得很好,从小到大,基本上是要什么给买什么,光布娃娃大小就有几十个。但父母各自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学习、谈心的时候并不是很多。小安常常是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做作业,而后听听流行歌曲,看看琼瑶小说,倒也自在。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安,见人不笑不说话,身处知识分子家庭的她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也相信她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学医或学工。在她上初二时,命运突然发生了变化。由于厂里效益不好,父亲下岗了,晴朗的天空出现了阴云。下了岗的父亲一下子失去了过去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陷入苦闷之中,由于面子原因,一般的工作又不愿意去做,只好在家里待着。由于心情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而母亲因为生活的变故,心里也不舒服,丈夫一发脾气,往往也针锋相对。父母用吵架甚至厮打来宣泄各自的烦恼、压力,却没意识到这一切不仅让小安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而且还给小安带来了精神伤害,使她成绩直线下降。升初三时,小安未能如愿考入重点班。小安认为意味着上大学的希望已很渺茫了,她悔恨得痛哭了一场。小安的父母此时没安慰她、鼓励她,反而把她狠狠地骂了一通,这让小安对家庭、对前途更加心灰意冷了。她甚至不愿意回到那个整天吵闹的冷冰冰的家庭,不愿面对整天愁眉苦脸的父母。

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小安无心学习,常常借听流行歌曲和看书来排遣不愉快的心情。同时在那个班上,由于大家都认为考大学无望,同学们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一些男生女生便经常在一起听歌、开生日晚会、逛街。寂寞的小安也常被邀请参加这些活动。那些煽情的歌常使她沉溺。她发现班上有个叫小波的同学长得有点像刘德华,就不由得亦真亦幻地把他当做可以安慰自己的人,对他产生了好感,并很快与小波谈上了“恋爱”。

小安以“同学”的身份去过小波家几次,小波父母没多少文化,但挺有钱。看到儿子把女朋友带回来,非常高兴,对她热情招待。(这种热情不可取。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早恋负有劝说引导的责任,过分热情容易助长孩子的这种情感苗头。)那种家庭氛围让小安羡慕不已,于是她决定把自己的未来交给小波,两个少年就这样私定了终身。(这么长的时间,父母为什么毫无警觉,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心是不够的。)从此,小安更加无心学习,干脆向父母提出不上学了。直到此时,她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小安父母虽然平时时常吵架,但在对待小安的早恋问题上意见却出奇的一致。他们把小安叫到跟前,几句话没说完,父亲就气得抬手狠狠地打了小安两记耳光。摸摸被打得发麻的脸,小安的心彻底地凉了,竟怀疑自己是不是他们亲生的。(不讲道理光是打,往往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母亲在旁一边流泪一边数落小安。从那以后,无论小安上学、放学,母亲都像“影子”似地锁定了小安。

躁动的心是锁不住的。父母对她管得越紧,小安就越是想念和小波在一起的自由。父母对她越严厉,她就越怀念在小波家的“温馨”。为了获得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小安常以学校补课为由让父亲迟1小时来接。一天,当她和小波在霓虹灯下相会时,被无意中早到的父亲撞个正着。他怒冲冲地跳下车,当着小波的面,不由分说地扇了女儿两记耳光。这两巴掌彻底打碎了小安对父亲的爱,她觉得父亲是她的“克星”,想断送她的幸福和快乐,非除掉不可。经过密谋,小安和小波决定趁小安母亲上夜班时动手。那天晚上,当小安父亲散步回家开门时,藏在门后的小波手持尖刀冲上去就砍,小安父亲奋力反抗,与小波厮打在一起,听到厮打声,小安突然害怕父亲真的被杀死,就冲上去将他们拉开。

面对小安父亲身上的七处刀伤和身在铁窗中的两个花季少年,此案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评析:

这是谁都不愿见到的一幕:花季少女指使男朋友手持尖刀捅向自己生身父亲。结果父亲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女儿也要在不该去的地方度过花样年华。这种惨痛再次警醒我们:对孩子教育大意不得,简单不得,粗暴不得。

回头想想这起悲剧,假如当初夫妻不是成天吵吵闹闹,假如对女儿的早恋不是以打骂来阻止,那么大幕或许就不会这样拉开。不和谐的家庭氛围酝酿了悲剧的第一步。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关系。正是因为小安父母无休无止的争吵,打破了小安安宁的生活,让她感到无爱天空下的痛苦和灰心,她才会在异性处寻找温暖,而且朋友家的“温馨”也使她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发现了女儿谈恋爱,小安父母没有反省自己身上的原因,更没有冷静地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按照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把它断定为“劣迹”,简单地举起不少家长惯用的武器——打骂,以为这样就能阻止女儿的早恋。实际上,随着现代青少年性成熟期的提前,书刊杂志、电影、电视等传媒的影响,少男少女恋爱现象是越来越多,对此只能因势利导,耐心地讲清早恋的危害,消除他们认识上的误区,而不是一两句责备和一两记耳光就能解决问题的。中学正是自尊心增强、逆反心理很重的时候,粗暴干涉只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看到,小安不但不服从父母的管教,认识不到早恋的坏处,反而增添了对父母的仇恨,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六、破裂家庭——孩子失爱又失教

家庭破碎是不幸的,但因此毁了孩子则是更大的不幸。

在家庭纷争中,幼小无辜的孩子最容易受到伤害。处于不幸中的父母,有的会把孩子当替罪羊,在孩子身上撒过多的“气”;有的会把孩子当唯一寄托,给孩子过多的“爱”。这两种都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变态,影响他们的一生。

家庭的不幸终会过去,但孩子失去的受教育时机却永难返回。

事例六:

家庭不和失管教,儿子惨死母坐牢

1999年9月28日,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因管教不当、伤害年仅9岁儿子致死的被告人李继珍有期徒刑5年。捧着法院的判决书,李继珍泪如泉涌,说:“我对不住死去的儿子!”

1989年,年仅18岁的青年农民杨排军经人介绍,与邻村20岁的姑娘李继珍建立了恋爱关系。他们在家人的撮合下按照当地的习俗举行了婚礼,但由于杨排军不到法定婚龄未能领取结婚证。“婚后”的甜蜜和幸福是短暂的。繁重的家务伴着无边的烦恼源源不断地向李继珍涌来,在这样的生活中孕育了第一个孩子——百园。百园的诞生没有改变生活的气氛,只是带来了更多的哭声和吵闹,为避开家里诸多烦心的事,杨排军采取了三十六计走为上的策略,借口捕鱼,经常外出。月子里无人照料的李继珍更有一种失落和被遗弃的感觉。当杨排军回家时,她就把无名的烦恼和怒火向他宣泄。宣泄换来的是拳头和巴掌,于是,在儿子百园一岁半的时候,李继珍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由于她和杨排军本身就是同居,所以法庭很快判决解除他们的同居关系,她把儿子百园和家中不多的财产全部留给了杨排军,自己只身一人回到了娘家。

百园是由60多岁的曾祖母带大的。曾祖母毕竟是隔了两代的老人,她对杨家当时唯一的第四代传人——百园,所能给予的除了吃饭玩乐等物质上的关爱,就是行为上的娇惯、宠爱和无所管束的放纵。当曾祖母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物质要求时,小百园开始说谎,开始赊欠小商店的商品,开始四处游荡。老太太实在无法忍受了,就把他撵到妈妈那儿去了。(0至6岁这一学前阶段,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百园被耽误了。)

李继珍自从1991年离开百园之后,于1992年嫁给了邻村的范氏农民,并生育一个女儿。由于忍不住对儿子百园的思念,逢年过节她总忘不了偷偷地去看看百园,这又引起了新的矛盾。李继珍不愿割舍对儿子的思念,终于再一次离婚,孤身一人回到娘家。这时,已到了1997年夏天,可怜的小百园已经7岁了。百园的父亲经过5年的磨难,已经有所悔悟。他三番五次地来到李继珍的娘家,希望李继珍看在百园的分上再回到杨家。1997年11月,李继珍第二次踏进了杨家的大门。

李继珍回到杨家时,小百园已经养成了说谎、偷窃、赊欠、逃学等不良习惯。1997年9月,百园在父亲的护送下上学了。他不好好学习,看到同学的好玩具、好吃的东西,很羡慕,没有钱买先是到校外的小商店里赊欠,赊欠多了,店主就找他的曾祖母、父亲要账,有时还去找学校的老师告状。赊欠不到东西,他就开始偷窃。老师批评他,教育他,他虽能当时认错,但过几天又犯了。1997年11月,他的母亲和父亲团圆时,游荡惯了的他接受不了母亲简单而粗暴的管束,开始夜不归宿,常常在场边、草堆和亲戚家中过夜。父母到处寻找,找到后,不打即骂。为躲避打骂,小百园再次逃夜,形成恶性循环。断断续续上了三次一年级的百园,终于在1999年4月被学校勒令退学——让家长带回,不允许再到学校上课了。

退学回家的百园野性越发不可收拾,哄骗小朋友的游戏机,偷窃邻居的手表和铜锁换钱用。农忙时,叫他在家看门,他却溜到邻居家翻箱倒柜,看什么好拿什么。父亲叫他放羊,他准备把两头羊以130元的低价卖掉,因为买主看他年龄太小而不敢成交。1999年,小百园为了“见世面开眼界”,从邻居家偷走10元钱乘中巴到东海县城玩耍。一天下来,10块钱早已用光。他灵机一动,以30元的价格雇了一辆机动三轮车送自己回家。到家后,父母只得从邻居家借来钱把司机打发走。眼看小百园捅的漏子越来越大,李继珍和丈夫越发着急和烦恼,重复过多次的说教,都归无效。万般无奈,那天她采纳了百园叔叔的建议,用铁链把百园锁在窗户的钢筋上,自己出去扯草做饭了。但不一会儿的工夫,小百园就把手上的锁给卸开了,接着他把窗户上的锁砸坏,把拴着他的铁链子藏进了地窖。小百园再一次逃离了这个爱他、恨他、打他的母亲。百园5天没有回家,李继珍和丈夫四处寻找,但终不见儿子的影子。

1999年6月13日下午,小百园再一次潜入邻居家,窃得现金150元,来到村边商店内,买来啤酒、花生米、油炸虾子、火腿肠等物,召来几个小朋友,学着大人的样子边吃喝边“拜把子”。得知消息的李继珍和丈夫一起陪着邻居骑自行车赶到商店,好心的店主把扣下的100多元钱退给了百园的父母,百园的父母又把钱还给了失主。随后,三人把潇洒够了的百园带回了家中。

当晚,“恨铁不成钢”的李继珍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暴躁的脾气,她先后用巴掌、手扶拖拉机上的三角皮带、塑料鞋底反复击打小百园的臂部、背部、腿部,问百园“知不知错”、“改不改”。百园却一言不发,也不求饶,越打越生气的李继珍直到打得筋疲力尽方才罢手。(家长的粗暴管教形成孩子的逆反、对立和偏执心理。)此时已是6月14日凌晨1点,她把百园安顿睡觉,自己回到了房间呼呼大睡。一觉醒来,她发现心爱的儿子已经断气。悔恨交加的李继珍痛哭不已,在家人的劝说和开导下,她到公安局投案自首。

评析:

悲剧都是一步步失误酿成的。

李继珍和丈夫没有为百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动荡、母子疏远,使百园先是无人管教,后是管教不当,加之操之过急,以打骂代替教育,用铁链锁住儿子,用三角皮带抽打儿子,结果酿成死了儿子又坐牢的悲剧。这一步步的失误,无不留下一个个深刻的教训。

这件事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法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说明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在农村宣传力度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给予帮助,不得歧视。”而学校却勒令百园退学,让他在社会上游荡,丧失受教育的机会;母亲李继珍对儿子“恨铁不成钢”,贯以毒打。这些做法都严重地违反了法律,必然造成恶果。学法、守法,是丝毫含糊不得的。

七、外界污染——疏于防范缺引导

孩子活跃的思想、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兴趣。

而家门内外、街头巷尾,碟片、游戏机、网吧、歌厅……五光十色的世界中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孩子形成巨大的诱惑和冲击。父母倘不能帮孩子辨别良莠、激浊扬清,则孩子难免近墨者黑,带给家庭的往往就不只是“成长中的烦恼”。

孩子迷上游戏机,学习成绩下滑,母亲性情暴烈,以打代教,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措施。但是这终究没能阻挡住游戏机的诱惑,儿子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事例七:

亲娘不敌游戏机,儿子入魔杀性起

1999年5月中旬,在地处渤海之滨的冀东某市,发生了一起少年弑母案。案件的两名犯罪嫌疑人,一个是被害人的亲生儿子小斌,一个是小斌的同学小林。令人惊诧的是,这两人都不满16岁,又是同一中学的初三在校生。

在游戏机的诱惑下

小斌的父母是一对事业心很强的夫妇,对儿子,他们也寄予了厚望。他们给儿子取名叫小斌,就是希望他成人后文武双全。小斌从小就聪明伶俐、活泼好动,不仅为爸爸妈妈所喜爱,就连左邻右舍的叔叔阿姨们见了他都喜欢逗上几句。

市场经济的大潮赋予每一个人施展聪明才华的机会。小斌的爸爸杨某在自己的奋斗下,由一个普通的职员晋升到了副厂长的职位。他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一年四季在外四处奔波,很少顾及家庭和儿子,家庭的生活重担和教育培养子女的责任无形中就落在妻子的身上。妻子是一位性格直爽、脾气倔犟的女性,受过中等程度的文化教育,供职于市里某单位,从事财务工作。

1990年,7岁的小斌结束了无拘无束的幼儿生活,成为该市某小学的一名学生。小斌凭着自己的刻苦学习,再加上母亲的严厉管束,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小斌有一个幸福富裕的家庭。身为厂长的父亲为家庭挣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从小斌懂事时起,他就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优越家庭中:一年四季时尚的穿戴,丰盛的一日三餐,随心所欲的日常开销,再加上别人对自己不绝于耳的夸奖和称赞……所有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一种优越于他人的虚荣心,渐渐的,他傲视一切的目光使许多同学开始疏远了他。处于发育成长期的小斌需要欢乐,但由于他与同学们不合群,上课之余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为寻找欢乐和刺激,在几个同学的起哄和诱使下,他开始到一家游戏机厅消磨时光。那年他才11岁,很快地被游戏机吸引住了。每逢放学,他便跑到游戏机厅玩起游戏机,一坐就是半天,兜里的零用钱像水一样哗哗地流进游戏厅老板的腰包,在游戏机的诱惑下,小斌的学习兴趣迅速下降,学习成绩便很快滑了下来。(家长从小骄纵孩子,必然埋下不幸的种子,日后欲改,难度就大了。)

不久,妈妈发现了儿子的异常表现。在一次严厉的斥问后,小斌战战兢兢地向妈妈如实说明了一切。这位性情暴烈的母亲听完儿子的“交待”后,气得脸色铁青,几乎没有什么犹豫,便挥手向儿子的身上打去。她一边打,还一边不解气地骂道:“我打死你这个冤家!看你还敢不敢去游戏厅玩?看你还敢不好好学习!”(此时,母亲如讲究点教育办法,可能还可以挽救孩子。可惜,这位母亲有知无识,只知打骂,又埋下仇恨的种子。)

一阵狂虐之后,儿子带着泪迹上床了。望着躺在床上进入梦乡但眼角挂着泪珠的小斌,妈妈也趴在床上泣不成声。作为母亲,她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丝毫不亚于儿子。

高压举措已不灵验

为了剪除小斌玩游戏机的念头,妈妈开始对儿子采取一系列的管束措施:

——减少了平时儿子零用钱的数目,使小斌因手中无钱而不能去游戏机厅玩。

——加强了对儿子日常课余时间的监控,规定儿子下课后不许在外玩耍,要按时回家做作业,在时间上不给他自由活动之机。

——对儿子发出恐吓警告,声言若再发现玩游戏机,必须严加惩罚……

妈妈采取的“高压”举措,一时间还真的在小斌的身上发挥了作用。此后,小斌每日按时上学,回家老老实实做作业,学习成绩很快又赶了上去。望着步入正途的儿子,妈妈的心稍稍安顿了下来。转眼间,小斌小学毕业,并很快就近升入了颇有名气的市里某中学。

虽然妈妈的严厉管束曾使小斌一时不敢涉足游戏机厅,但他的心却时常向往着那个神秘之地。就在这年的冬天,爸爸厂里业务忙,经常出差难得回家住上几日,妈妈在单位也忙着对账和结账,不断加班加点,独自一人失去管束的小斌,又壮着胆迈进了游戏机厅。

在久违的游戏厅内,坐在游戏机前的小斌如鱼得水,一玩就是老半天,玩得忘乎所以。一连几天下来,小斌傻眼了,不仅以前积攒的几百元扔进游戏厅内,而且还欠了老板几十元钱。

小斌怏怏回到家中,越想越气,越想越不服气。他要把输掉的钱捞回来。他想到了家里柜中的钱,欲去拿,但又怕妈妈发现后难逃皮肉之苦。犹豫半天后,最后下决心:“管她呢,先玩了再说。”他打开钱夹,从中拿出几张10元钞票,毕竟是第一次从家里偷钱,他怕妈妈发现,有些心惊胆战。(侥幸心理,往往是青少年走向错误之路的一种诱因。)

再玩的结果可想而知,他又输了个一败涂地。

很快,妈妈发现钱夹里的钱少了,她从钱少的数量上判断,很可能是儿子所为。当天晚上,她将儿子从睡梦中唤醒。望着怒气冲冲的妈妈,小斌没敢隐瞒,如实说明了拿钱的经过和用途。儿子旧病复发实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更深的思考,重重的一掌已经落在儿子的头上。儿子本能地用双手护住脑袋,怯声讨饶道:“妈,我下一次不敢了还不行么!”回答小斌的仍是一陈臭骂和拧打。

然而,此时的小斌已不是几年前的孩子了。

小斌再次遭到妈妈的殴打后,本能地对妈妈产生了深深的厌恶。出于一种不愿屈服的心理,他再次迈进了游戏机大厅。因为兜中无钱,他只好赊着账玩。

妈妈自从将儿子痛打一顿后,也曾认真地考虑了下一步该如何教育好儿子。她也想到了学校,想给教师讲儿子偷钱的事,希望得到学校和老师的配合。但她转念又想,儿子虽然偷的是自家的钱,但毕竟是偷啊,传出去名声不好听,对孩子在社会上处事和对自己都不利。最后,在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支配下,她选择了还是自己教育的方式。(这位母亲的教育方法屡屡失误,同时又丧失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协作的良机。)

她将儿子的所为告诉丈夫。听完妻子的讲述后,丈夫虽然也感到惊讶,但对儿子的疼爱使他没有像妻子那样暴跳如雷,只是将小斌叫到跟前,严厉地训斥了几句,并严令他今后不许再去玩游戏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事态严重,父亲失职。简单的命令代替不了深入细致的教育、感化,这种命令的效果是短暂的、表面的,实际效果往往是零。)

妈妈对儿子又采取了以前所用过的措施,但这次不再灵验了,因为小斌已经有了对付她的办法:不给零花钱,就去偷,但不再偷家里的,主要偷亲戚的、爸爸妈妈朋友的;平时学习抓得紧些,不让功课落下,不让妈妈抓住把柄;放学后妈妈不让在外玩,就想方设法编谎话欺骗她。小斌耍尽了鬼脑子,依然泡在游戏机厅内,有时为了防止妈妈的寻找,干脆与她玩起了“捉迷藏”。

他杀死了亲生母亲

儿子的急剧变化和不服训教,使妈妈又气又急,但又束手无策。在经过一番深深的思考之后,她做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辞去公职,集中精力管教儿子。(爱子之深,不计代价,但就是不注重方法。)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丈夫。在此之前,丈夫也曾为儿子的事情找到开游戏机厅的老板,告诉他不要让小斌赊账玩。但这位见钱眼开的老板表面上笑脸相迎,点头“是、是、是”,但他扭头一走,该怎么着还怎么着。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妻子辞职也好,省却自己牵挂家里的后顾之忧,只要儿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和归宿,值得。有了丈夫的支持,妻子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单位领导的诚挚挽留,很快办妥了辞职的一切手续,回到家中开始履行监管儿子的“神圣职责”。

自此后,在生活上她经常变着花样给儿子煮饭烧菜,尽量使小斌吃得可口如意;平日里,她对儿子的课外行动盯得很紧,放了学只要小斌不按时回家,她就心急火燎地跑到学校或游戏厅里去找;一旦发现儿子贪玩或打游戏机,她不是举拳就打,就是一顿臭骂,从不考虑场合或顾及儿子的自尊……在她看来,儿子是自己的,爱他是我的权利,打骂严管也是我的自由,对不听话的儿子不打不骂是不会成器的。(确有“不打不成器”的老话,但那是在专制社会形成的。在社会专制的氛围下,打骂教子,也许还有点效。时代不同了,打骂有违法制,有违人权。)

然而,妈妈的一片苦心并没有换取儿子的理解。相反,小斌对母亲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妈妈不让玩游戏机,他偏要变着法子玩;没有钱,就继续偷。他在心理上和妈妈的对立越来越强,渐渐地给妈妈记上了仇,母子之间的矛盾由此也越来越深。

1999年3月中旬,游戏机厅的老板找到小斌催要欠账。春节以来,小斌玩游戏机已赊欠了一笔不小的数额,去哪儿弄这笔钱呢?走投无路中的小斌又想到了偷。他从一个亲戚家里偷了数千元还清了欠账,还有节余,又偷偷摸摸地玩起了游戏机。

亲戚家很快发现钱被人盗,并且分析钱是小斌偷的。小斌妈妈起初也不敢相信儿子有那么大胆量去偷这么一大笔款。但经过严问,很快证实了亲戚的猜测,儿子的确是贼胆包天。紧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小斌又遭到了妈妈有生以来最厉害的一次痛打。殴打中,盛怒之下,妈妈一脚踹在小斌的肋骨上,使小斌一连疼了好几天。

这次被毒打之后,小斌产生了要杀死妈妈的邪念。

怎样杀死妈妈呢?小斌苦苦谋划了几个方案:直接用刀杀吧,下不了手,况且妈妈力气比自己大,一个人难以对付。于是,他想到了书报上经常刊登的投毒杀人,决定用投毒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

为了不使别人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小斌开始物色帮忙的对象。他选择了曾向他借过钱关系比较“铁”的同学小林。

一天下午,小斌在学校操场找到小林,将他拉到僻静处,向他直言了要将妈妈干掉的想法,请他帮忙找点毒药。

小林一听,惊得瞪大了眼睛。小斌见小林那吃惊的样子,便不耐烦地说:“你够哥们儿意思么?要够的话,就帮我干,事成后我给你400块钱。”朋友的义气,金钱的诱惑,打动了小林这位不满16岁少年的心。他答应尽全力帮助小斌出出心头的恶气。

很快,小林从别处给小斌搞来一包鼠药。

当天吃晚饭时,小斌趁妈妈不备,将药撒进了汤盆内。庆幸的是,那餐饭,妈妈只喝了几口汤,觉得味道不对,便将汤倒掉了。

见投毒没能药死妈妈,小斌又找到小林商量对策。最后两人商定,趁小斌爸爸出差不在家之机,勒死妈妈。

5月14日,小斌知道爸爸今天外出中午不回家,便打定了下手的主意。而此时在家里的妈妈已忙乎了大半晌,为平日里爱吃水饺的儿子包饺子,煮了茶叶蛋,准备让儿子回来后食用。她哪里知道,已经难以理解她一片爱心的儿子,放学回来就要杀她了。

中午12时许,小斌和小林来到了家中。为给小林下手创造条件,一进门,小斌便谎称作业本丢在家里找不见了。妈妈不知是计,一听便弯下身帮着儿子四处寻找。此时,小斌向小林使了一个动手的眼神儿。体格健壮的小林趁小斌妈不备,用胳膊猛地从背后勒住其脖子。遭到突然袭击的小斌妈知道事情不好,她一边竭力反抗挣扎,一边用渴望的语调呼唤着儿子:“斌斌,快来救妈妈,快来救妈妈。”而此时的小斌已经失去人性,只见他蹿上前去,一手捂住妈妈的嘴,一手按住妈妈反抗的手,在两人的紧张配合下,小斌妈很快被勒死了。他们把她的尸体抬到了院中的地窖内,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

当天晚上,丈夫回来后不见妻子在家,便问儿子妈妈去哪儿了,小斌搪塞说不知道,便早早上床休息。

第二天清晨,丈夫见妻子一夜未归,便慌了神儿,四处打电话、串门寻找,均未找到妻子的下落。上午10时许,丈夫在往地窖里放东西时,发现了妻子的尸体。

公安干警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

经过调查和群众反映,公安干警得知小斌和妈妈平日里母子关系紧张和近日小斌又遭其母毒打的情况,推断小斌有杀人的动机,遂将小斌确定为重大犯罪嫌疑人。果不出公安干警所料,在公安机关的传讯下,小斌交待了与小林合伙杀害其母的经过。很快小林被缉捕到案,供述和小斌一致。

至此,这起震惊社会的少年弑母案被公安机关迅速侦破。一个为泄愤而弑母,一个为金钱所诱而杀人的两名少年杀人犯落入法网。

评析:

一个16岁的少年,竟然伙同他的同学,杀死自己的母亲。真是泯灭人性,丧尽天良,令人发指。

愤慨之余,还需反思:一个从小就讨人喜欢的孩子如何一步步变坏的?迷打游戏机,走火入魔。因此,我们再次呼唤,各地应加大力度,综合治理,严禁游戏机场所对中小学生开放。但在这起悲剧中,亲娘不敌游戏机、打骂未治儿顽症,教训也是深刻的。

少年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转折时期,心理极不稳定,变化很大,在整个人生心理发展阶段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容易学好,也很容易学坏。所以,教育难度最大,更需要特别用心,特别讲究方法,最忌讳放任放纵或简单粗暴。

由于小斌的父亲常年在外四处奔波忙经营,很少顾及教育孩子,这也是一种“放任”。母亲竭尽所能,甚至不惜代价辞掉公职在家专一管教孩子,其用心何等良苦。但教育方法不对头,只急躁无耐心,只阻堵不疏通,只打骂不引导。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不仅不能纠正儿子的毛病,反而激发儿子的逆反心理,终于导致这场悲剧。由此可见,家长们必须学些心理知识,学些家庭教育方法。

同类推荐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从书)

    能力立体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从书)

    为了帮助广大年轻父母提高儿童素质,增强儿童能力,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综事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儿童能力培养特点,特此编写了《能力立体培养方案》。本书包括想像创造能力培养、空间智慧能力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培养、社交处世能力培养、基本理财能力培养、智能学习能力培养、文化学习能力培养、特殊技艺能力培养等内容。相信本书能够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具有全面能力的新世纪人才。
  •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

    乳品中的三聚氰胺、猪肉火腿中的瘦肉精、饮料中的塑化剂……这些危害宝宝健康的食物如何才能避免?《美食天下·第2辑:好妈妈必知的宝宝食品安全200问》教妈妈认识和远离食物不安全因素,给孩子最安全的呵护。
  •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从宝宝排泄物看健康

    是不是很多妈妈会觉得宝宝的便便很肮脏,换完尿布就赶快丢掉都不会仔细看呢?其实宝宝的便便会透露出重要的健康讯息哦!像性状、颜色,闻气味等,从现在开始,学会读出宝宝便便的健康信号。而且,不光是宝宝的便便,包括宝宝的尿液、汗液、鼻涕、痰、眼屎、耳屎这些脏脏的东西,其实都是宝宝健康的报警器哦!从这些宝宝排泄物中发现一些疾病的先期预兆,及时干预,可以让宝宝免除疾病的伤害,家长和宝宝也不用经常跑医院累的人仰马翻了。而且,一些看似没有异常的宝宝排泄物,其实也隐藏着很多大病,及时了解,可以让家长们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延误对病情的治疗。
  •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教育专家私手记:妈妈做对了孩子才会听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谢英娜的育儿心得,她将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整理并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去,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把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让在家庭教育中不得其法的妈妈找到了教育成功孩子的秘籍。妈妈教育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成败。
热门推荐
  • 堕之鸣章

    堕之鸣章

    “想活下去的话,就帮我找一个人。”这是她“第一次”见到那个魔族之时,拿着枪指着她的修诺所说的话。她并没有想到,这次的相遇,她的回答,竟决定了她的一生。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世仇,被篡改过了的记忆,还有虚假的身世......她的记忆中,那空白的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又是怎么在那地狱一般的四年时间里活下来的?为了调查清楚,她开始了寻找自己失去的四年记忆的行动.....
  • 雪豹悲歌

    雪豹悲歌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生命体

    生命体

    轮回!又是一个轮回!科技时代末,历经末世之战的世界,天地变幻,修行之风渐盛···一个被天弃、被命运诅咒早已该死的小家伙,出现在了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看他如何逆转命运的不公···
  • 归无计:滞北牧云歌

    归无计:滞北牧云歌

    萧妙希一生身份变换无数。先是皇女。可妹妹说:“你算哪门子的皇女?”是了,她这个皇女给母后和皇妹丢脸了。后是公主。可原本要携手的人的致歉:“阿希对不起,我骗了你,不过你是公主了不是嘛。”再后来是皇后。可枕边人告诫:“这位子是婉儿让给你的,恪守本分你应该明白。”再后来,是废后抑或是太后?“你何必如此,又不是能全了谁的脸面。干脆一点了结不好嘛?”“不好!你只管老实待着!别想着回去!”天下之大,竟无容身之处。“呵,我又能去哪儿呢?”
  • 极品修真

    极品修真

    一场大战,她与生死之交陨落,重生,在预料中,强大是必然的。可是为何,越走越远,为何越走越迷茫!强大,唯有强大才能守护她要守护的,她一直都知道,只是当万年前的一切摊开,当站在高高的混沌劫之时,她渴求站在身旁的人,能否是他?
  • TFBOYS之爱的宿命

    TFBOYS之爱的宿命

    转眼又一年,暑假来临。叶雪和闺蜜白晓婕、李艺珍来到台湾玩。无意间遇见了他们--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之后,一次次的巧合,将他们的缘分拉进。
  • 朱楼余纪—寻医

    朱楼余纪—寻医

    传闻,医馆朱楼,不卖寻常药材,不治病。甚至连老板阑乐都是看心情接的生意。“为何不治,我可是世子爷,信不信明天就派人拆了这座破楼!”“不接就是不接,我这里,等价交换,你身上没有筹码,也就只能……”自生自灭……
  • 惹上豪门阔少:拒婚无效

    惹上豪门阔少:拒婚无效

    “女人,惹恼我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可我现在却可以给你两个选择,一是上天堂,二是下地狱。”他端坐在阳光底下,面色冷峻的仿若冷面修罗般,却诉说着他是多么仁慈的一个人。她昂着头,完全的不在乎,“一二我都不要,我选三!”“原来你是想跟我结婚。”阴谋得逞,他得意的笑着起身走到她面前,“那走吧,咱们去领证。”被拖行数步之后,某女的大脑仍旧在当机状态。她明明已经避开他开出的两个陷进,居然还是掉下去了么,怎么掉下去的?她怎么不知道?事后她拼命的想要逃,他却又拐又骗要把她娶回家宠着爱着,然后一不小心把她弄丢…
  • 霸道龙爷的腹黑凰女

    霸道龙爷的腹黑凰女

    她,是上古凤凰族的圣女;他,是上古青龙族的少族长。他们在各自的历练中遇到彼此,从此一段孽缘开始了!他待人冷漠无比,却给予她温柔。当老狐狸碰到小狐狸,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男强女强,独宠]
  • 超级灵兽店老板

    超级灵兽店老板

    想要高潜质灵兽吗?来小可爱吧!想要变异的灵兽吗?来小可爱吧!想要美女神兽吗?只有来小可爱了!小可爱灵兽店,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