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想得到某件东西,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强行地去夺取。而是顺应对方的心理,让他自动地投降。
有一个女孩,结交了一个男朋友,开始她对这个男生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比他好,男生有点配不上她。而这个男生当然对她非常满意,几乎寸步不离,百依百顺,生怕她跑掉了。男生越是这样,这个女孩越是反感,不久就和男生分手了。
后来,这个女孩又有了一个男朋友。这个男生的条件同样不太好,但是却把这个女孩迷得神魂颠倒。原因就是他不太在乎她,对她若即若离,而且他有自己的交际圈子,经常会走出她的视线。他说爱她,但是从来不干涉她的活动,不刻意掌握她的行踪。这个男生越表现出对她的不在乎,她越是对这个男生着迷。
很多恋爱高手都会使用这一招,想要抓住你,却故意装出一副不理睬的样子,这样更加吸引了你的注意。
有时候,你想得到某件东西,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强行地去夺取,而是顺应对方的心理,让他自动地投降。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样的一则寓言,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越来越热,所以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结果很明显,南风获得了胜利。
有的人企图以自己的强势来压倒别人,但是他不了解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比如,在工作上,你要管理他,有时候并不一定就是你比他强,只是因为你的职务比他高而已。运用强势的手段,往往给他人带来的是北风效应。你想征服他,反而迫使他产生抗拒心理。
因此,想要“擒住”他,不妨先“放纵”他。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一个让对手主动投降,心悦诚服的例子。
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西南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
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
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欲擒故纵,表面上用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却达到目标的心理效应。通过顺从被擒者的意愿的方式,让其遭受挫折、碰壁,纠正其认知,从而使其自觉接受自己的意图。我们常说的“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也有这层意思。
当你对他人言行不满时,如果你采取遏制的方法去改变他,他的对抗性会更加强烈地喷发出来。你越是遏制,他人就会越反抗,后果只会越严重。遏制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更好。
有个女人,丈夫有了婚外恋,她非常痛苦,每天失眠,吃不下饭,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她的精力完全用在跟踪、调查丈夫,尽管她并没有跟丈夫挑明这件事,她自己也感到很累。
有一天,这个女人与一个女朋友聊天,诉说了自己的痛苦。朋友开解她道:“既然你丈夫没有跟你摊牌,说明他还是不想影响到你们的家庭,他还是在乎你的,况且你们还有孩子。不如你自己改变态度,把他拉回来。不要再跟踪他了,让他感受到你的好处,自然会改变对你的态度,说不定他会因为背叛你而感到内疚。”
之后,这个女人按朋友说的去做,对丈夫的行为装傻,也不盘问,丈夫的手机放在桌上她也不去查看。她对丈夫比以前更加温柔了,以前她经常不做晚饭,去邻居家打麻将,现在她也戒掉了,买了食谱,每天都亲手做一道新鲜菜。
果然,丈夫很快就重新开始重视她了,外遇也没有了。
记住,战胜对方,最好的结局就是让对方主动投降,心悦诚服。强行夺取并不一定会有好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