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历史上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在饱受赞扬的同时也受到了各种责难。人们一谈到自然权利,就会想到杰斐逊的名言“自由自在的羊群比在豺狼照看之下愉快”。在大多数人眼中,他是主持正义的民主斗士,是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重农主义者,是摧毁弗吉尼亚社会结构的革命者,是“1800年革命”的赞助者,是美国政治精英传统的开创者……
名门之后
托马斯·杰斐逊1743年4月13日生于弗吉尼亚的阿尔伯马尔县,父亲彼得·杰斐逊出生于1707年,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成为当地的名流。1739年,32岁的彼得与当地一位19岁的姑娘简·伦道夫结了婚。由于和简结婚,使彼得一跃成为弗吉尼亚最富有的贵族之一。当时,伦道夫家族是弗吉尼亚殖民地最富有、最有权势和最有名望的家族之一,简·伦道夫结婚时,除了带来200镑的嫁妆外,还带来了高贵血统和牢固的社会地位。托马斯·杰斐逊通过母亲获得了牢固的社会地位。杰斐逊是彼得夫妇的第一个孩子。托马斯·杰斐逊14岁时,彼得·杰斐逊去世,杰斐逊虽然失去了父爱,但是却获得了两千七百多英亩的土地和一二百名奴隶。在母亲的抚养下,杰斐逊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60年,杰斐逊考入了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丽学院,虽然年轻,但是在学习上的勤勉使他得以掌握希腊文、拉丁文、法文、数学、农学、生物学、测量学、建筑学、哲学、文学、法学和音乐,这些为他步入社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毕业后,杰斐逊依靠着母亲家族的声望,迅速跻身名流,出入于弗吉尼亚的绅士之间。
投身独立
1768年,杰斐逊担任了家乡阿尔伯马尔县的治安法官,并顺利当选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这是杰斐逊政治生涯的开始,也是北美殖民地反英斗争的高涨时期。在反对《汤森法案》的斗争中,弗吉尼亚议会作出了抵制这一税法的决议,弗吉尼亚总督强令解散议会,而议员们则将会址转移到雷利酒店的阿波罗大厅继续开会,形成了“被解散的议会”。当时,杰斐逊与乔治·华盛顿、帕特里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成为这个议会的核心人物。在他们的领导下,《汤森法案》终于被废除。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年轻的杰斐逊与华盛顿、富兰克林一起到弗吉尼亚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杰斐逊被任命为《独立宣言》的主笔人。大约半个月的时间内,杰斐逊完全忙于起草和修改宣言的工作,他字斟句酌,仔细地推敲词句。当时,他的母亲突然过世,一个孩子夭折,妻子患有重病。在内心极度苦楚的情况下,杰斐逊写出这部伟大作品。在《宣言》的第一部分,杰斐逊对人类自然权利学说作了如下解释:“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了损害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要奠基于这样的原则上,以这样的形式组成它的权力,以期它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1776年6月28日,《独立宣言》的草稿送交大陆会议,7月4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十三州共同宣言》。7月4日成为美国的实际独立日。
国务卿和副总统
1783年至1784年间,杰斐逊担任国会议员,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重要法案,根据他的意见,国会采纳了货币的十进位制,因而杰斐逊被称为“美元之父”。1784年5月,杰斐逊受国会委派出使法国,第二年正式接替富兰克林成为美国驻法大使。1789年9月,出使法国5年的杰斐逊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回国伊始,他就被任命为美国的第一任国务卿,并于1790年2月就任。
回国后,杰斐逊敏锐地预感到现在的政府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民主的挑战,他和麦迪逊站在同一立场上,开始了与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次是关于设立国家银行的争论。杰斐逊认为,建立国家银行会鼓励人们进行投机,从而放弃农业,这是在迎合商业和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不符合农业集团的利益,这样一来,不仅会把联邦政府的一些权力交给商业势力集团,更会使联邦政府遭到腐败。杰斐逊坚持认为,宪法并未授给联邦政府建立国家银行的权力,所以汉密尔顿的做法是违宪的。但是,华盛顿总统最终还是听从了汉密尔顿的建议,批准设立了国家银行。
关于国家银行的争论,使得政府内部开始形成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两大政治派系,杰斐逊和麦迪逊成了民主共和党的领袖。他们创办了一份报纸——《国民公报》,来消除亲联邦党人的《合众国公报》的影响,这份报纸的目的主要是揭批汉密尔顿的“君主制阴谋”,几乎所有汉密尔顿的财政政策都被该报指责。这份报纸的出现,奠定了杰斐逊在民主共和党的领导地位。
两大派系的斗争一度到了白热化程度,华盛顿总统虽然竭力调停,但是政治上的分歧并没有消除。在此后对待法国大革命问题上,两派又产生了严重分歧。这样的政治斗争持续了三年后,杰斐逊感到了厌倦。1794年,杰斐逊辞掉了国务卿职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回乡后的杰斐逊虽然表示不再过问政治,但是时事的变化又一次让他走出家门,重回政治舞台。华盛顿宣布不担任第三届总统之后,约翰·亚当斯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总统,杰斐逊被选为副总统。
在此任间,杰斐逊写了《议会实施手册》,阐明了许多有关议会的规则,直到现在仍在美国国会两院实施。由于亚当斯的内阁以联邦党人居多,对外主张与英国结盟以反对法国,对内则以仇视民主共和党人的政策为主流。1798年7月,联邦党人多数派通过了《外国侨民法》和《镇压叛乱法》,等于取消了保障人民自由和权利的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因此,这两个法律遭到了杰斐逊的坚决反对,同年,他起草了《肯塔基决议案》,严厉谴责了联邦政府摧残民主权利的行为,重申州权理论,并鼓舞民主共和党人要坚持斗争,迎接1800年的大选。
“1800年革命”
1800年,民主共和党提名托马斯·杰斐逊和阿伦·伯尔为总统候选人,参加总统大选。由于联邦党人自乱阵脚,约翰·亚当斯没能连任,被共和党人击败,但是杰斐逊和伯尔获得的选票相等。由于两人势均力敌,在众议院连续进行了35次不记名投票,胜负难分。此后在汉密尔顿的游说下,杰斐逊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此后,民主共和党连续执政24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弗吉尼亚王朝”。
同年3月4日,杰斐逊在国会宣誓就任总统。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杰斐逊用了大量篇幅谈论民主共和党和联邦党人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捐弃前嫌,携手努力。他说:“每一种意见的分歧都不是原则性的分歧。我们曾用不同的名称称呼信奉相同原则的兄弟。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我们都是联邦党人。如果我们当中有什么人想要解散我们的联盟,或者想要改变其共和形式,那也不要去触动他们,从而显示他们也能安然无恙。有了这种安全,错误的意见也就能得到宽容,而任凭理性来自由地与之较量。”
杰斐逊认为自己在选举中的胜利是关系美国“政府原则的真正革命”,就像1776年革命“是关系美国政府形式的真正革命一样”。不同的是,前一次革命是靠“刀剑”完成的,这次是“用合理而和平的改革手段,即人民的选举权来完成的”。杰斐逊的拥护者把这次成功称做“1800年革命”。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马伯里是哥伦比亚区未到任的治安法官,他的这一职位,是前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卸任前几小时内作出的一项任命。杰斐逊上台之后,新任国务卿麦迪逊拒绝颁发委任书。针对麦迪逊的做法,马伯里向最高法院提起申诉,要求根据1789年制定的《法院法》第十三条之规定颁发命令状。首席法官马歇尔在宣布最高法院的裁决时,酌量了麦迪逊是否有权对一个正式任命的官员扣发委任书的问题,并作出了反对麦迪逊的判断:“难道还需争论说,各部首长没有义务服从他们本国的法律吗?”但是《联邦宪法》在规定最高法院的固有权限方面,并没有把向行政官员颁发委任状包括在其中。因而,问题的核心在于:最高法院究竟是遵从《法院法》第十三条或是遵从《联邦宪法》。
关于这一问题,马歇尔在裁决书中作出了对美国宪法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申述:“极为明显而不容分辩的一项立论乃是:宪法取缔一切与之相抵触的法案。违反宪法之法案不成为法律。判定何者为法律,断然属于司法部门之权限和职责。与宪法相抵触之法律无效……各级法院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均受该文件之约束。”
这一案件的核心是马歇尔利用自己的权限对杰斐逊和麦迪逊作出了批评,是马歇尔长期以来与杰斐逊矛盾冲突的最好例证。因此,杰斐逊开始鼓动他在众议院的亲信采取措施,反对某些联邦法官。有一位联邦地方法院的一位法官因酗酒遭到弹劾罢免,另一位虽然遭到弹劾,但是在其他人的辩护下而被免予处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杰斐逊在司法领域对联邦党人的清除是失败的,马歇尔率领的联邦党人牢固地坚守了阵地。所以后来杰斐逊曾愤怒地说:“在选举中遭到失败的联邦党人退居司法机构,他们盼望能从那道防栅发炮,轰垮共和党人的一切堡垒。”
购买路易斯安那
路易斯安那地区是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七年战争时期该地区为西班牙所占领,1799年拿破仑上台后,他强迫西班牙签订秘密协议,归还路易斯安那。1801年5月,杰斐逊听说了这一密约,认为路易斯安那在西班牙手中对美国尚无大碍,若转入法国手中,则是后患无穷。他认为美国“必须取得通向密西西比河出海口和新奥尔良的通道,否则就将最后失去阿巴拉契亚山后面的一切”。
为了获得这一地区,杰斐逊政府制订了周密的计划。1802年,美国驻法公使罗伯特·利文斯顿和特使詹姆斯·门罗奉命与法国政府开始谈判。出人意料的是,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法国所作的让步使美国人非常惊讶。1803年4月30日,美法签订条约,美国付8000万法郎从法国手中购买整个路易斯安那和新奥尔良地区,总面积达260万平方千米。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肥沃的土壤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暗淡时光
1804年大选来临时,杰斐逊的声望达到巅峰,购买路易斯安那和杰斐逊在白宫里平等主义的姿态,使共和党赢得了民众,杰斐逊再次当选为总统。在此期间,杰斐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欧洲战争和英法冲突的白热化,美国的中立国处境极为困难,交战双方不断践踏中立国的权利。英国海军经常到美国商船上抢走水手,强迫他们为英国海军服役。尽管美国多次抗议,但英国拒不接受。当美国的抗议遭到冷遇时,杰斐逊决定使用经济手段迫使英国停止对美国商船的侵扰。1807年12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禁运法案》,即禁止美国的全部进出口贸易,不准美国船只驶抵欧洲任何港口,只限于在国内沿海进行贸易。《禁运法案》不仅受到新英格兰地区联邦党人的反对,也遭到其他地区人民的抵制,走私贸易到处泛滥。1809年3月,杰斐逊在离职的前几天,被迫取消了《禁运法案》。
1809年3月4日,杰斐逊卸任,11日,回到家乡蒙蒂塞洛开始了他的退隐生活。回家之后他说:“我摆脱权力枷锁后所能得到的轻松感,是任何一个从锁链中解脱出来的囚徒也体会不到的……”1812年,詹姆斯·麦迪逊总统请杰斐逊出山担任国务卿,68岁的杰斐逊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谢绝。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杰斐逊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了弗吉尼亚大学的筹建当中。1825年3月7日,弗吉尼亚大学开学,虽然只有30名学生参加了开学典礼,但是杰斐逊异常欣慰,他说:“我以创办和扶植一所教育我们的后来人的学校作为结束生命的最后一幕。我希望学校对他们的品德、自由、名声和幸福都起到有益而永久的影响。”
由于创办学校,晚年的杰斐逊经济非常困难。当这个消息传遍全国时,人们纷纷伸出援手。可惜这些都太晚了,杰斐逊的病情在不断恶化。1825年7月4日中午12时50分,在美国的建国日,托马斯·杰斐逊溘然长逝。
他被安葬在蒙蒂塞洛的墓地里,陪伴在妻子身旁。他的墓志铭写着:“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的执笔人。弗吉尼亚大学之父安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