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4300000006

第6章 “狂欢与日常”:民情风俗

江西在地理上处于“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重要位置,在民俗文化上兼具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和闽粤文化的特点。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出与当地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在岁时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和人生礼仪等方面,江西民俗集“狂欢”与“日常”于一体,处处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些多元兼容传承的民俗文化,是先民在本地区开发过程中生产、生活面貌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岁时节日文化

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立,是以天文、历法的知识为基础的,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各种期望。但节日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必不可少地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节日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一些节日消失了,一些新的节日又产生了;一些节日的活动内容减少了,一些节日又扩充了新的活动内容;一些节日的习俗含义有些改变,一些节日则完全背离了初始之义。

从习俗节日的产生缘由来看,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节日的形成是起源于天文历法的日期,如立春、清明、冬至等时令节日;有些节日是起源于人们生产生活习俗,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有些节日是起源于重大历史事件,如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现代节日。

一、岁时节令习俗

岁时节令由来已久,源于古代历法和季节气候,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安排结合排定的。岁时节令习俗紧随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不断形成和发展,它们关系到人类农时、种植、气候、卜丰歉、求发展等一系列民俗现象,反映了人们关心正常生产、期盼安定生活、祈求健康身体的愿望和心理。

(一)“立春”节俗

立春是岁中第一节气,俗称“交春”,民间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的开端。在过去,人们对这一天较为重视,认为这一天开始时是吉祥还是不吉祥,至关重要,故有“立春大于过年”之说。故此在“立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热热闹闹的接春仪式,有些沿传至今还依然存在。

在明清时期,各县县令必须亲自参加迎春仪式。在立春前,先派人用泥土做好一个土牛,放到社稷坛前。立春这一天黎明时,县令率领本县官员属僚来到社稷坛,先祭祀芒神,然后用彩线缠竹鞭击打土牛,称为“打春”(现在在许多地区已成为百姓的一种娱乐活动,见上图)。此时县城百姓也会来到社稷坛参加这一仪式,当县令击打完土牛后,周围民众纷纷拾取其中的碎土带回家,称为“得春”。另外,有的则是由风水先生将县令击碎的土牛另做成许多小牛,并送给当地一些乡绅大家,称“送春”。有的县令还要牵牛在田中犁田一圈,并由侍从割青草一担带回,称为“踏青”。

在宜春万载县等地,还有“试春”之俗,即立春这一天,以碟装米,并将鸡蛋竖立其中,鸡蛋能正立,则说明立春时间已到,时间过了则鸡蛋倒下。据说试了春,这一年就会顺顺当当。家家户户在“立春”到来之前,先要准备好四片洗干净的大青菜叶,四根葱,四头蒜,四根芹菜。将这些准备好的东西用红纸按种类分成四包包好,分别放在正对大厅门口的一张桌子上,红纸包好的东西放在四只盘子内。立春时刻一到,每家每户在门口插上三支香,放鞭炮迎春。

在吉安市峡江县,还有“守春”习俗。即立春这一天,家主在门口守着,立春时刻一到,立即燃放鞭炮,家家户户将“迎春接福”的旧春纸从厅堂正中平墙上揭下来烧掉,在鞭炮声中贴上新的“迎春接福”的红纸及“春”字斗方。另外,还在神台上插油菜花,以迎接春吉。同时,焚香敬神,虔诚跪拜,口中祈祷“春驻我家,赐我百福”。

人们于立春这天还形成了许多禁忌习俗,如屋前屋后不劈柴,不打桩,不动土,怕惊动了土神,对人畜不利。凡出嫁了的女儿这一天不能在娘家吃饭和住宿。

(二)“惊蛰”节俗

这天始有春雷,将蛰伏在房前屋后及田地里的各种冬眠动物震醒,结束冬眠期,因而称为“惊蛰”。尽管立春以后天气逐渐转暖,但直到此时,天气还是乍寒乍暖,起伏不定,俗称“冻惊蛰”。农家传说这日虫蛇出洞、蜂开眼,各家要闷爆糯谷,炒豆子、花生,煮“惊蛰茶”等,意图以其响声驱赶虫害而获得丰收。人们认为“炒了果不生虫”,因此,惊蛰又有“炒虫节”之名。

另外,在抚州、宜春、吉安等地,人们这一天还会在屋前房后的墙脚下、柱础、座椅脚及老鼠洞旁撒上一些石灰粉,以消毒杀虫,消除虫鼠害。

(三)“春秋社”节俗

主要与“春秋分”节令有关。俗称“社神生日”,“社”是指社官、社公,传说是社稷之神,又有人说是管理谷物生长的土地神,俗称为“福主”。社日按日期可分为“春社日”(在春分前后)和“秋社日”(在秋分前后),其中“春曰祈,秋曰报”,即春社是祈求社神护佑本年平安兴旺,秋社则是向社神报答护佑之恩,以及期望对日后的继续护佑。

旧时农村里,常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作为“社日”,人们用茶果、谷饭、酒肉到社坛祭祀社神,祈求他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村民们常会进行聚饮“社酒”、宣讲规约等活动,有些农村人们还会集资筹演社戏迎拜社神。遇有本年新亡者,其家人在这一天要到墓地进行培土,并带上酒果祭拜。

八月秋社日,由于庄稼已收割完毕,人们也和春社一样,常举办一些活动祭拜社神,以表示酬谢之意。在聚众娱神的活动中,有些地方如东乡县还出现了民众聚赌的现象。

此外,许多地方的人们常于春社日浸稻谷种(主要是早熟品种),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四)“清明”节俗

古以寒食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为清明节,现在一般定为公历4月5日前后。由于气温回升,草木萌发,为春播黄金时节。农谚云:“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延迟”,“懵里懵懂,清明播种”。

清明是传统的祭祀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人们常于这天去扫墓(见右图),俗称为“挂清”、“挂纸”。但也可在清明前三天进行,有些地方在节后三天也可。其后一直到冬至,其间不能再扫墓动土了。人们于冬至这天带着香烛、爆竹、纸钱以及米果、笋、肉等,由长辈带领晚辈去坟地挂纸、洒酒祭拜,为祖坟培土铲草、清沟排水等。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乡村扫墓习俗一直得到相沿,清明节期间,城镇机关单位则常组织干群代表祭扫烈士陵园,中小学校常组织学生拜谒烈士陵墓等。目前清明节已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五)“立夏”节俗

立夏日一般为公历5月6日前后,为夏天开始。

由于立夏后开始进入紧张的田间劳作期,人们常于立夏这天准备较丰盛的食物,称为“撑夏”、“吃立夏”。在南昌、靖安等广大地区人们主要是吃米粉肉和糯米饭;但也有很多地方存在不同,如鄱阳县一带家家户户煮鸡蛋,名为“立夏蛋”,有的则是吃子雄鸡,或者做立夏粑吃;赣州石城县一带民众还会吃狗肉,有俗谚说:“吃了立夏子,榔头打不死;吃了立夏狗,两腿忙忙走”;萍乡莲花县一带人们有吃田螺之俗,有谚语“立夏立夏,田螺折夜(餐)”等等。

另外,在信丰县一带,人们在立夏这天蒸米粉肉、酿豆腐,请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回家来过节,成为父母对出嫁女儿的惦记、关照的一种形式。

(六)“冬至”节俗

冬至日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农家在这天供祭品酬谢社稷神恩,开宗祠祭祖,以及祭扫祖坟,俗称“冬祭”。新中国成立后,祭祖习俗消失,近年来这种习俗重新兴起。

另外,冬至这天人们也常会举行“开谱添丁”的仪式,也即是将本宗族内从上个冬至日至本冬至日的一年期间里出生的男孩按辈分脉络顺次登列于族谱之上(女孩不登列)。但在宜黄县(《宜黄县志》卷三十六《习俗风尚》第一章第二节《过节》,1993年版),新生小孩登列族谱却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六这天,较为例外。

这一天也是民间百姓“腌”、“腊”、“霉”的好时节。有俗话说“冬至腌肉骨也好”,因此民间一般在冬至节以后开始杀猪腌肉、做霉豆腐、用糯米蒸酒等活动,为过年作好物资上的准备。

二、传统生活节日习俗

传统生活节日习俗是指民间流行的传统庆贺、游乐节日中的风俗习惯。传统生活节日的主要内容与单纯的农事生产节日、岁时节日等不同,它以喜庆丰收、盼愿人畜兴旺、平安幸福等为主题,节日期间通常会举行各种传统的民间游艺活动,如秧歌、龙灯、狮舞、高跷、花鼓、花灯等,形式多样,营造全面喜庆的节日气氛。传统生活节日既有一家一户的活动,也有聚会性的群众活动。传统节日是各项民俗的综合展现,包括节日的服饰、饮食、礼仪,节日的家庭活动,亲友的社交往来,信仰的诸种仪式,娱乐的多样形式等等,都是节日程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春节过年习俗

1.廿四日:江西地区自进入十二月(也叫腊月)后,人们便开始做各种准备,迎接春节,如打扫房子、买好爆竹、做好糍粑、剪贴窗花、腌制腊味等。

过去称腊月二十三为“灶日”,民间居民家祭祀灶神(如左图);二十四日为“小年”,俗称“小孩过年”,居民家送灶神过小年。祭送灶神,均要烧香烛、烧纸钱、燃爆竹,并要供上一盘米果和甜食糕点作为祭品,其意是灶神吃了嘴甜,到玉皇大帝面前多报告这家人的善事,又称为“送灶司嬷嬷上天”,保佑民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过了小年后,农家开始买年画、写春联、理头发、制豆腐、做米果、做新衣、碾新米等,节日气氛逐渐浓厚。民间的习俗是:“二十四,扫扬尘;二十五,捆铺程(外地客准备回家);二十六,过年肉(宰杀过年猪);二十七,捣粑日;二十八,剃头发;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噼噼啪(放爆竹);初一日,拜年客。”从过小年后,诸事讲究顺利,行动要求谨慎,说话要求吉利。

2.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二十九或三十)俗称“过年”、“过大年”,这天晚上称作“除夕”,是隆重的古老节日。一年四季在外做工、学习、工作的人都要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除夕年饭又称“团圆饭”。是全家人最丰盛的一顿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谈,互相敬酒,互相祝福。近些年来,饭后一家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文艺晚会,显得亲情十分浓厚。

在这一天,农家迎“司命娘娘”下凡“赐降吉祥”,接灶君。各家各户宰杀鸡鸭,中午或傍晚,粘贴红纸门神,备三牲酒礼,焚香鸣炮,敬拜祖宗、天地、福主。点灯时分,合家“团年”,全家聚餐,叫“吃团圆饭”。在开饭前,先要将碗筷摆好,斟上美酒,燃放爆竹,祭拜祖宗、神灵。

除夕之夜,家家门前张灯结彩。每户人家饭后在厅堂上燃起柴火,称作“点岁火”。全家人围坐烤火守岁,喝茶吃果点,叙聊家常。在这过程中,家长须给小辈“压岁钱”,象征增岁增寿,岁岁平安。当晚,各家各户均不串门,守岁至子夜时,鸣放爆竹关门入睡,称为“封财门”,之后人不宜再行出入。在旧社会,清债也要赶在封门之前,欠钱人家大门插了燃香,鸣了鞭炮,债主便不再入门,只得来年再收。

三十日那天,有些地方居民还要到菜园里摘些青菜回家,把它插在大门旁边,有的还放到厅内的香桌上,以示来年纳财。

3.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春节,各地人们开展拜年等多重喜庆活动。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选择吉时开门,迎接福、禄、寿、财、喜神,称作“开财门”;由家长或长孙燃放爆竹,意为“迎财接喜”;然后择大利方向走段路,称作“出行”;念上几句吉利话,以示开门大吉,四方得利,招财进宝。“出行”一般朝水流上游的方向走一段,称“出门向上”;有的人家也会在头年先请教风水先生,知道新的一年哪个方向吉利,“出行”时便朝这个方向走一段。初一起床时,每人都换上新衣裤、新鞋帽,意为新年新岁,一切都新。

大年初一早餐,有的地方民众是吃隔年剩饭剩菜,意为“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很多地方民众这一天是吃素食,说是“斋戒一日,吉利一年”,居民非但不吃大鱼大肉,在餐桌上连一丁点飞禽走兽的肉星都看不见,全都是斋菜、面条、年糕等类,取其谐音“发大财”、“年比年高”之意。

早饭后,每家焚香秉烛,由家长率儿孙跪拜天地祖宗、五方神灵,祈求一年吉利。拜后,由儿孙向长辈跪叩拜年,然后再外出到本村向本族、本村人互相拜年。见面要互相祝贺,一般说“恭喜发财”、“大吉大利”、“事事如意”,对长辈和老者则说“添福添寿”等语。各家各户以烟、茶、果点等招待。新中国成立后,各机关会举行春节团拜活动,由机关干部职工给军烈属、敬老院及离退休老干部拜年。

初一这天忌说“少”或“没有”,一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洗脸、漱口的水都不倒掉,要用桶盛起来,燃放的鞭炮也不能扫,以示大吉大利,聚财进宝。要扫地也只能由外向里扫至某个角落,以免财流于外。人们这天不远行,白天不睡觉。

初二开始与外村亲友互相拜祝。一般这天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俗称“初一崽(儿子),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姑婆和姨娘”。小孩也这天去给外婆、外公、舅舅等拜年。以前,商店店主于这天设宴款待伙计、雇员、学员及亲友,表示一年开张鸿发,称作“起牙”。

旧时初三为“穷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请,把家里自初一以来清扫的垃圾送至村边,发三炷香后烧毁,俗称“送穷鬼出门”。这种旧俗现在基本废除,人们常于初三这天去姑姑和姨娘家拜年。

旧时许多地方初四有“接生客”的习俗。“生客”是指年前结婚的新女婿。岳家于这天把新女婿接来,先到祠堂门前鸣爆、行礼,尊长等鸣爆还礼,其后迎生客到祠堂,先跪拜祖宗,后吃同门酒。酒后岳家带生客去同族各家拜年,向每一户送包点心,作为见面礼物,还要向有小孩之家送红包。各户轮流设宴招待,生客不醉不休。各家轮完之后,岳家设宴请各家户主一起进餐,称“陪生客”,表示对家族的谢意。生客回家时,尊长、绅士要到祠堂相送。近些年来,这种习俗在很多地方已废,有些乡村还保留着,但仪式已大为简略。

拜年的礼节可延至初七八,俗称“拜年拜到初七八,坛坛罐罐都刷刮”。初七,民间习惯吃羹汤。这天早晨,用米、豆、花生、番薯、芋头、大蒜、生姜共煮的羹汤,称“七种羹”、“七冬羹”。俗说“吃了七种羹,打点作营生”,意为从这天起,年已过好,各人应在新的一年里开始新的劳作了。铅山、贵溪等县的畲族人在正月初八有“磐瓠节”,这天畲民聚集祠堂,祭祈磐瓠祖图,由年长者主持团拜,讲述磐瓠传说和畲族来历。

另外,正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日,忌出门,俗云“初五、十四、二十三,外面有钱都莫去担”。

4.闹元宵: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正月半”、“灯节”、“元宵节”。“元宵似大年”,是春节活动的最高潮,也是春节活动的结束。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灯火彻夜通明,民间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之说,厅堂、卧房、厨房、厕所、牛栏、猪圈都要点上灯,通宵不灭,说是“照蚁虫老鼠虚耗”。

人们把过元宵叫作闹元宵,闹元宵这天,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好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人们舞龙灯、耍狮子、摇划船、耍蚌壳舞等等,大闹花灯,爆竹轰鸣,鼓乐喧天,通宵达旦。

在南昌,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板凳灯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由100节毛竹组成,每节毛竹上都插有小山竹制成的各式灯笼,十分好看。目前板凳灯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耍灯之外,在过去,全省如瑞金等许多地方还有“摸青”、“偷青”之俗。天黑后,各自出去或几个结伙一起去附近菜园,不问园主,随手扯掐几把蒜苗或香菜之类的青菜,拿回家煮茶或煮汤喝,以图清洁,这种行为一般不会被责骂。也有的地方认为挨骂后可以免除一年灾祸。

过完元宵,年就过完了。第二天,各地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拆除如供桌等一切新年摆设,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烧掉大门框前贴的“进钱”,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民间有“吃了元宵酒,各事都动手”、“火烧门前纸,各人寻生计”等说法,宣示新年的结束。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为“端阳”,俗称为“菖节”。江西地区多数把这一天称为“过节”,有“小孩喜欢过年(春节),大人喜欢过节(端午节)”的说法。端午节是江西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三大节日之一。

民间过端午节,家家户户以菖蒲、艾叶插于大门左右,象征为“蒲剑艾虎”,用意除妖避邪;城乡普遍做粽子。旧时过端午节,活动颇多。是日午时(11:00~12:00),以朱砂画黄纸符贴于门户,以雄黄酒洒于房屋四周墙角,或在室内室外洒石灰,以除疾病、驱虫蚁。大人小孩都用艾蒿、菖蒲、柚叶、鱼腥草、丁公藤等多味草药熬的汤沐浴,并在肚脐、胸颈、额头、背肩上涂擦雄黄酒,以求全年免生痱子疮毒。小孩系五彩线,颈上挂绣制精美的香包,里面装着腌蛋等。许多山区农家这天上午采撷各种草药,晒成“午时茶”,用于暑天清凉解热,认为这天采的草药治病效果更好。人们早餐多饮雄黄酒,食粽子、包子、鸡肉、蒜子、乌豆子。吃粽子的来历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广而人们又乐于接受的是关于祭悼屈原的传说。过去粽子主要是碱水糯米粽子,现在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粽子的原料也日益丰富,有绿豆粽、火腿粽等不同种类。中午则摆酒设宴,称“过午”。节日里,亲戚朋友要互送粽子、腌蛋、包子、面条等食物。

端午期间,靠近河流的村镇,还进行龙舟竞赛,俗称“划龙船”,县城更为隆重。此俗至今不变,唯饮雄黄酒逐渐废弃。

在高安市,其龙舟赛最为有名,他们的市代表队连续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屈原杯”龙舟赛,各届成绩均名列前茅。1992年高安龙舟代表女队,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国际龙舟赛,荣获了女子组全部两项冠军。

(三)“六月六”和“吃新”

“六月六”过去也叫“天贶节”,起源于宋代。据称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有天书于六月六日降下,于是将当日定为“天贶节”,意为天赐之意。另外,民间又传说这一天是土地菩萨的生日。铜鼓县的农户人家在这一天会把洒上猪血的花纸夹在小竹片上,插在田头地角祭祀土神,所以也叫作“婆官节”。

南昌居民素有“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龙王爷及寺庙菩萨晒衣袍的日子。据说这天的“阳气”足,气候干燥,经六月初六日晒过的衣物,不会发霉,不会被虫蛀。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全搬出来晒。新中国成立前,每到六月初六,各寺院的菩萨也换上新装,纷纷抬上街头。菩萨游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争相叩拜烧香,求菩萨保佑。现在祭神活动基本不存,但“晒衣物”之俗尚为流行。

江西有些地方以“六月六”为“食新”或“尝新”节,有些地方“食新”节或有变化,但一般都处于小暑和大暑之间。各地的庆祝做法略有区别,但都要摘取田间新谷,煮成新米饭,合家享用。通常这一天,男女不下田耕作,男子从田中选取新熟的稻穗,供于家中的神龛上,或悬于门首,主妇则以新出的早米做饭或煮粥,采新摘出的豆角、辣椒、茄子等蔬菜做菜,以庆丰收。如在萍乡、东乡、余江县等地,农户在这天掐早稻熟穗,取新米蒸食,配鱼肉和新鲜蔬菜,焚香敬天地神灵后合家欢食,以庆祝早稻丰收。

但也有些地方的“尝新”习俗有所不同,如金溪、于都等县,人们在开镰收割前,先摘一束禾穗挂在祖宗堂,以示请其先尝。早稻收割完后,用新米煮饭,备办鱼肉和酒,合家聚餐。现今“吃新”习俗已基本废除。

(四)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月七日节”、“女儿节”、“乞巧节”。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是天上神仙世界的巧妇。传说她纤纤玉手,飞舞金梭,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这种锦绣,当然是人间女子向往的。七夕乞巧的节俗,正是在民众这种心理中生成的:七夕傍晚,妇女们扫净庭院,沐浴更衣后,家家门口都摆上香案,奉上七杯净水,贡上香花瓜果,姑嫂、四邻、同窗闺友,纷纷展示自己所做的绣花鞋、鸳鸯枕、石榴裙、虎头帽、香荷包等女红,还有以姑娘巧手编织制作的精致工艺品、民间玩具、包括手剪的各种窗花、鞋花及工笔画等,琳琅满目,一件件陈列出来,让亲友邻里及过往人观赏评论,场面就像一个女红技艺博览会。

南昌古时乞巧活动有“丢针卜巧”的风俗。《南昌县志》记载:“七日日中,女儿以小瓷盘晒水少顷,投针其上,针浮下现诸影,得刀见新形,其喜贴,杵形,则优,谓劳苦且拙,亦乞戏也。”也就是说,农历七月初七中午,女孩子用小瓷盘装一点水放在太阳下,把针浮在水面上。如果水底出现剪形影子,表明自己善女红,则高兴;如果出现钻杵形影子,就忧愁,据说这预示着自己既劳苦,又笨手笨脚,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乞巧游戏。正所谓唐代诗人祖咏诗曰:“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至于乞巧的方式,各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穿针乞巧、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等。

南昌还把农历七月七日称作“女儿节”,每逢这一天,人们就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以免天帝发现女儿与女婿长期生活在一起,把他们像牛郎织女一样强迫分开。在南昌新建县一带,七夕这天要把全村庄的雄鸡宰掉,因为没有雄鸡报晓,牛郎织女就可朝夕相守,不再离别;在安义县一带,传说七夕节这天,牵牛、织女两星总是竟夜经天,在黎明前,百鸟升天,为牛郎织女相会搭桥。百姓白天不猎禽鸟,有的半夜三更起床,两眼注视天空,观赏星象,讲述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还有的焚香祷告,祝愿牛郎、织女喜相见,直到太阳升起,人们方才离去。

七月初七还有拜魁星爷的习俗。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叫魁星。古时科举取大,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士”或称“一举夺魁”。旧时的读书人相信魁星爷与榜上题名有关,因此,魁星阁遍布全国各地,人们拜祭魁星爷也十分虔诚。

现在大多数习俗已废,但“七月七,做果吃”的习俗仍然在许多地方存在。

(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四日(亦有为十五日的)俗称“七月半”。民间传说,“七月半”时阴间的鬼门关大开,死去的人可以回到家里探望,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所以又叫“鬼节”。

七月半实际上是个祭祖的节日。许多地方人们从七月一日开始,打开家中先祖牌位门,叫“开鬼门”,十五日晚关牌位门,叫“关鬼门”。也有的地方初十开始将祖先牌位从神龛中捧出,置桌上,朝夕祭祀,称“接祖公祖婆”。到了十五日傍晚或十四日傍晚,也有的地方从十二、十三两天就开始,给先祖焚冥钱、冥衣、金银箔锭(金银箔纸折做的),叫“烧包袱”,即将冥钱、箔锭等合在一起用白纸糊成包袱,呈竖写信封状,外面用毛笔书写,左写“兹逢中元之期,谨珍具冥钱一包奉上”,中写“故父(母)某某(某门某氏)老大人(老孺人)收”,右边写“孝男某某敬具”,有的送至墓前,有的于傍晚前在家门前、村头、路口焚化,烧香烛,敬果品等。另外,还要在村头、路口、郊外烧些纸钱,给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受用。近年来,为逝去的亲人送“衣”、“热水瓶”、“电视机”、“摩托车”、“电冰箱”、“小轿车”、“金银首饰”等明器出现并盛行。

旧俗在此日,出嫁之女不得回娘家,亲戚朋友不得登门拜访,小孩禁忌夜出玩耍。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中秋节的来历,无确切记载,一般认为与先民对日月星辰的崇拜有关。作为节日活动,主要是赏月、祭月、吃月饼。江西地区民间十分看重中秋节,是民间三大节日之一,其风俗亦有许多同异之处。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季又有“团圆节”之称。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买鱼肉,全家吃团圆饭,有的地方还会打麻糍、做米果。晚上月亮升起时,每家于庭院门前设香案,焚香烛,摆上月饼、柚子、花生及各种果品,燃放爆竹,敬拜“月亮公公”。全家人团坐品茶赏月,吃花生、柚子,分尝月饼,叙聊家常,赏月庆贺合家团聚。每当节日,至爱亲朋都要互赠月饼,新婚之人尤甚。此俗沿袭至今。

乡间小孩有“烧塔灯”、“瓦子灯”的习惯。在村前房后空坪上,小孩用碎砖碎瓦叠成塔状,高三四尺,众人凑木柴燃烧,待砖瓦燃红后,撒谷壳或浇上煤油,一时间火光熊熊,称为“烧旺火”,象征红红火火、吉祥兴旺之意,又说可防天庭降天火于人间。在江西赣南地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大意是很久很久以前,月亮上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女,名叫月华。一天半夜,她来到月下村,见到自幼父母双亡、整天给财主干活的青年小伙柳平正挑水累得满脸是汗,不禁心生爱意和怜意,于是来到柳平面前,向他表达了衷情。柳平听后自然万分高兴,二人当下约定,明日再在月下约会。不料二人说话耽误了挑水的时辰,财主大为恼怒。老实的柳平于是把遇到月华的事告诉了财主。财主一听,起了坏主意。次日,他叫柳平去城里抓药,自己换上柳平的衣服,来到井边,见到月华坐在那里梳头,于是急忙扑上去想抱住仙女。月华见状,以为是柳平如此粗鲁,好生恼怒,于是一拂衣袖,头也不回地回到了月宫。柳平回来后,知道了原委,一气之下烧了财主的房屋,然后逃走了。月华回到月宫,回望凡间,知道了真相,可柳平已逃走,再也寻不着他了。

传说月华是见到火光才会出来。于是就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晚,人们聚在一起,用砖瓦垒成塔状,在其中烧火,每当塔身烧得发红时,月华就会出来。中秋之夜烧塔的风俗也就这样流传下来。

中秋之夜,有的地方还有“摸青”之俗,即从田间拔一棵青禾,悄悄放在未育妇女床上,以愿来年生子。

在抚州南丰县,还有中秋节放风筝之俗,俗称“放风禽”。中秋夜,将风筝系以长线,并在风筝内放置灯,然后高高放起,远远望去,四处风筝灯如繁星满天,只见灯不见筝,十分好看。放风筝时要燃放鞭炮,到子夜过后收筝时也要放鞭炮。

(七)重阳节

古代以“九”为“阳”,因而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称“九九重阳”。相传这天是九皇菩萨的生日,故又名“九皇节”,民间有吃九皇斋的习俗,每家做米糕、糖糕、咸糕祝贺,称为“重阳糕”,还有酿米酒,称为“重阳酒”。每年九月初一前,家家户户擦洗炊具、门窗,洗晒衣被鞋袜和蚊帐等,人人洗澡换衣,迎接九皇爷,虔诚敬拜,祈愿家人平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敬九皇爷的习俗已废,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单位慰问离退休老人蔚然成风。农村则在这天给老人送礼物,祝老人健康长寿。老年体育协会组织离、退休老人举行登山竞赛等各种老年文体活动。

由于时值秋高气爽,自古至今人们都喜欢在这天登高远眺,认为可以避邪,俗称“重九登高”,所以重阳又称“登高节”。

古代南昌市城北的德胜门外,即今赣江南岸的八一桥至下沙窝一带,有连亘高耸的沙峰,叫龙沙,自晋、南朝以来,便是登高望远的胜地。每到九九重阳之日,当地民众纷纷前来龙沙登高,放目江远,遥眺西山,领略爽秋之情。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文说:“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唐代诗人孟浩然也有诗云:“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南昌地区极为盛行。每年重九,人们相约,或攀梅岭,或登滕王阁。人们以文会友,登高聚宴。重九登高习俗,长期承袭不衰。

第二节 饮食文化

江西在秦汉时期,鱼米之乡的特色已趋明显,据东晋时人雷次宗云,江西“地方千里,水路四通……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参见雷次宗:《豫章记》)江西饮食文化就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又取八方精华,从而形成了今日有独特风味的赣菜。

江西的传统饮食,自古就具有“两概括,一综合”的特点。也就是指吴楚饮食文化的概括与南北饮食文化的概括,俗家饮食与佛道宗教文化的综合。

江西属吴头楚尾,部分地区又属越,所以江西人的饮食习惯具有吴、楚、越的特点。嗜辣成性,不亚于湖南、四川。赣西地域,连炒盘小白菜都要下大量辣椒粉,故此,人们常以“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来概括江西、湖南、四川三省嗜辣习惯。在菜中佐以甜味原为吴菜风味,但赣抚平原也喜在菜肴中放糖,如红烧肉、糖醋鱼之类,这都属吴菜风味。吃生吃鲜,这又为越菜风味,如赣南、赣东的鱼生、鱼丸、鱼泡、烫鲜虾、活鲤鱼等。赣东属吴越之“越”,赣南属百越之“越”,所以江西的越菜风味既含浙江风味,又含广东风味。广东人喜食蛇、蛙、鼠,赣南人也喜食之。由此可见,江西饮食文化兼有蜀、湘、鄂、皖、浙、粤风味,在多种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江西由于地处南北主要通道之上,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南来北往者络绎不绝。客商们为江西带来了全国各地的饮食制作,并融进江西的饮食文化之中,使江西古代饮食具有南北饮食的概括性。如峡江的牛肉炒粉,将西北回民吃牛肉的习惯与江西人爱吃米粉相结合,形成一种全国性的大众小吃;江西的锅贴饺子,本为北方食品,但因江西盛产植物油,贴饺时下油多,配馅时下料重,特别添加姜末、葱花、胡椒粉、热水烫面擀皮,成为独具特色的江西锅贴饺。

江西古代饮食,同时具有俗家饮食与佛道等宗教饮食综合的特点。江西为道教中心,自张道陵于江西创符派道教后,葛玄祖孙先后在江西开炉炼丹,丹炉派道教亦于江西境内传开。受道教影响,江西饮食很注意养生之道,药膳成了江西饮食的一大特色。如爆炒枸杞叶、肉炒车前草、木槿花蒸蛋、百合焖肉、油炸天门冬、淮山炖肉等大众菜,既芳香可口,又有防病养生之功效。

一、日常饮食

江西各地的日常食俗概括起来就是“粗茶淡饭”,体现着老百姓“省吃俭用”过日子的总原则。一般人家安排日常饮食的目标是“填饱肚子”,形成一种普遍习惯是能吃稀则尽量不吃干,能吃粗粮则尽量不吃细粮。灾荒年景必然要这么做,遇到好年景老百姓也规劝自己这么做。普通民间一日食三餐,唯乡村当农忙时,上午十时许加点心一顿,名曰“送茶”。平时三餐中,多食糙米饭与蔬菜,逢年节才购鱼肉。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运用到农业领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致使江西人民的日常食俗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主食类

我国以农业为本,靠农业立国。自新石器时代以后,粮食作物一直是我国人民的主食。江西为鱼米之乡,鱼米为江西人的主食,故江西名菜佳肴大都与鱼米相关。大部分地区以稻米、小麦、甘薯为主食,并辅以其他面点、羹、米粉等。城镇居民喜食晚米,乡村百姓则多吃糙米。

稻米。江西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农业,成为“农业大省”,“水稻大省”,其水稻种植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根据江西境内诸多文化遗址的发掘,如万年仙人洞遗址、修水山背文化遗址、樟树樊城堆遗址、永丰县尹家坪遗址以及萍乡市郊区新泉、赤山遗址等,至少可以证明水稻在江西的种植,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十分普遍。至宋元时期,江西的水稻产量已很高。根据许怀林先生的研究,北宋时期将之发运至京师的米谷共148万石左右,与两浙路相近,占全国总漕粮数600万石的1/4左右。

江西闻名于全中国的大米当属万年贡米。其粒大体长,质细如玉,性软赛糯,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尤以蛋白质含量高著称,是江西传统的名贵大米。因南北朝时,被皇帝看中,传旨“代代耕食,岁岁纳贡”,所以叫作贡米。

甘薯。甘薯是16世纪末引进的。据《金薯传习录》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菲律宾产甘薯,统治其地的西班牙当局严禁甘薯传入中国,福建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经商,将甘薯藤藏于船绳之中带回国内,由福建巡抚金学曾试种成功,逐渐推广至全国各地。在古代,江西民众一般是以薯丝饭为主,薯丝是用甘薯加工而成。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后,将甘薯洗净,用手刨或刨薯机刨成细丝,倾入大米桶内,用水冲生薯丝表面淀粉后,用“竹捞斗”捞出,撒于竹片织成的“薯笪”上摊开,再将“薯笪”依次平搁在用长条杉木搭起的“薯晾架”上,晒干后,将其装入桶里保存。煮薯丝饭时,应先将大米下锅煮至五成熟,用筲箕捞出,此时才将干薯丝拌入蒸熟。蒸好后的薯丝饭,喷香津甜,初吃尤其觉得有滋有味。薯丝与大米的比例,可多可少,随主人经济状况而定,一般为一比一左右。旧时,江西山区老表缺粮,饭中拌入薯丝较多,甚至有“三根薯丝拌粒米”之说。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江西老表们仍嗜食这种风味饮食。

米粉。米粉是江西常见的一种食品,江西人制作的米粉粉质细白,久煮久炒不糊,上口糯韧。这种米粉制作工序复杂,先将米浸泡、磨、滤干,再经采浆、捏团、蒸果、碾团、晾干、漂洗、摊干等过程而制作完成。江西最为有名的米粉当属峡江米粉以及安义黄洲宗山米粉,其制作过程现已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江西米粉的食法很多,吃时将米粉煮熟,可做成汤粉、炒粉、凉拌粉等花样,风味各异。汤粉,其味在汤,多以鸡汤、肉汤、猪骨汤共煮之,粉爽汤鲜;凉拌粉,用香葱、姜末、蒜泥、麻油、酱油、味精、精盐及花椒粉等调和成调味汁,用调味汁拌粉,常在春秋季食用,当地人还喜欢加黄瓜配食,味道更好;炒粉以牛肉炒粉为佳,也有用猪肉代替牛肉的,味道也不错。据说,南昌人烹制牛肉炒粉的历史起码也有几百年了。不过,以往只在逢年过节时才吃牛肉炒粉,平时并不烹制。烹制牛肉炒粉很讲究,首先得把浸好的上等米粉沥干水,将牛肉切成细丝,配上辣椒、生姜、葱段等,然后将辣椒入油炸一下,放牛肉下锅,边炒边加上汤、酱油、盐、米粉。待收干汁后,加菜油继续炒酥,下葱、姜,炒至有煎香味即可。成品肉嫩、粉软、味鲜,百吃不厌。

(二)副食类

一般来说,我们将菜肴,如鱼、肉、蛋、菜、豆制品等称之为“副食”。解放以前,江西各县市,副食主要以蔬菜、豆腐等为主。对于鸡鸭鱼肉等荤菜只能是在宴请宾客或者逢年过节之时用上。

江西民众喜吃青菜、白菜、萝卜、包菜、芥蓝菜、菠菜、辣椒、豆角、冬瓜、南瓜、丝瓜、芋头、韭菜、大蒜和芹菜等,有炒、煮、氽和焖煮等做法,为储存和取食方便,江西民众习惯将青菜腌制成酸菜,或再将酸菜晒成菜干,将萝卜、辣椒、豆角、芋头等晒成干菜。家常便菜,新鲜多样。

除去蔬菜,江西民众最为普遍的副食就是豆制品,如豆腐、豆豉。江西民众喜酸辣味,辣椒是烹调的重要菜肴和佐料。古有说法“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赣西地域,即萍乡、宜春、新余等地,嗜辣成性,绝不亚于湖南与四川,连炒盘小白菜都要下大量辣椒粉。

赣南客家人最爱吃的两种口味也是辣和酸。辣椒是江西客家人烹调菜肴最重要的配料,无论荤素、山珍水鲜、萝卜青菜,都喜欢放点辣椒烹调。当然,赣南客家人也最擅长腌制辣椒酱。南康辣椒酱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原名“顶呱呱德福辣椒酱”,最早由三元斋酱园经营,后由德福斋酱园经营。这种辣椒色泽油润,甜辣可口,营养丰富,经久耐藏。

至于鸡鸭鱼肉、各类水产品等副食,在新中国成立前,只是作为款待宾客之菜肴,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这些副食也逐渐出现在江西民众的日常餐桌之上,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制作巧妙,形成了许多传统赣菜,如永新狗肉、莲花血鸭等。

二、节日与宴饮

(一)节日饮食

在节日里,民众通过相应的食俗活动加强亲族联系,调剂生活节律,表现人们的追求、期望等心理、文化需求和审美意识。

1.春季节日食俗

春季的大小节日有立春、元日、人日、上元、填仓、中和、春社、寒食、清明、上巳、浴佛等。

立春。立春日的特别食物主要有萝卜、春饼、生蔬等,号为“春盘”。

春节。江西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人们就忙着准备年货,杀猪宰羊,准备过年。农村还要赶制米酒、糍粑以及各种腊味和点心。如赣南人喜欢准备米粿(上图为2005年2月1日,江西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里,当地客家人独有的春节打黄元米粿民俗表演)。春节团圆的菜肴比较讲究,一般来讲,炒年糕、红烧鱼、炒米饭、八宝饭、煮糊羹是必不可少的。炒年糕意味着年年高升,红烧鱼意味着年年有余,炒米饭表示粮食丰收,稻米成串,八宝饭则意味着八宝进财。

人日。正月初七为人日。江西人时兴过上七,有“上七大过年”的说法,这天很热闹,同样杀猪买鱼,摆丰盛的家宴,从早闹到晚。

元宵节。过元宵节必吃元宵。元宵由糯米粉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上巳节。农历每年三月初三,民间俗称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这天主要是举行一些祈祷的节庆仪式。汉以后,代之以踏青游赏。由于农历三月已是暮春,天气较暖,人们在水边取乐,惠风和畅,实为美事。每年三月三,江西各地都有“芥菜煮鸡蛋”的习俗。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两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江西民众,每到清明,家家户户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扫墓时用来祭奠先人的。清明果形状有些像饺子,但味道却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种叫艾叶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蓬蓬,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来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叶,青青鲜鲜的艾叶满满当当地堆在篮子里,煞是好看诱人。艾叶采回家后,便开始了繁杂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们像魔术师一般,将青青的艾草一转眼变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浴佛节。每年四月八日为佛的生日,江西《建昌府志》载称,是日此地的浮屠作浴佛会,有乌桐饭和香水,农民人家还有用百果作百和菜,亲邻传送享用,“岁以为常”。

2.夏季节日食俗

夏季食物种类丰富。属于夏季的岁时节日主要有立夏、端午、夏至、尝新节等。立夏。江西民众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饭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

端午节。江西各地除吃粽子外还要煮许多茶蛋和盐水蛋吃,蛋有鸡蛋、鸭蛋、鹅蛋,蛋壳涂成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兜起来,小孩挂在脖子上,意味着祝小孩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在南昌各地,人们还认为端午节预示暑夏来临,疾病也开始流行,为了避邪、驱虫,有饮雄黄酒的风俗。

尝新节。农历六月初六,又叫半年节,是农村的隆重节日。江西农家从田中摘取少许将熟的稻穗,搓成米粒,煮成新米饭,杀鸡宰鸭,举行家宴,叫作尝新。在宜春等地,人们宴前先将饭菜供天地,祭祖先,再将新米饭喂给狗吃,然后按家中长幼次序尝新米饭。民间传说稻种是狗从天上偷来的,当时世上没有水稻,狗漂洋过海跑到天上,在谷种上打了个滚,浑身上下沾满了谷粒,回来浮游天河时,身上的谷粒又大多被水冲洗掉了,仅翘着的尾巴上剩下几粒谷子,带回人间后,才有了水稻。

3.秋季节日食俗

许多节日的设置和传播,都与季节变换有关系,秋天的节日有立秋,七夕、中秋、重阳等。秋季节日的食物注重天赐,尽情享受大自然的丰硕果实。

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江西民众家家设糕果,祭祀牛郎与织女。

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都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中秋节。中秋佳节食月饼,是我国各地普遍盛行的习俗。除此之外,江西民众还喜欢吃柿子,认为柿子又红又圆,寓意吉祥喜庆,团圆美满。另外,南康、永新等地盛产柚子,果皮橙黄光亮,个大汁多,含糖量高,深受江西民众之喜食。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糕和高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4.冬季节日食俗

冬季的节日有立冬、冬至、腊八、祭灶等。寒冬中透出温暖,温暖出自炉火中,出自餐桌,人们用丰富多彩的饮食活动驱走严寒。

立冬。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江西,立冬时节,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腊八节。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在这一天,江西民众喜吃腊八粥。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二)宴会饮食

一般人以为饮食指的仅仅是吃饭,其实,饮食还包括饮品,即茶与酒,而且,饮茶与饮酒已经成为中国食俗重要的一部分。在江西地区,有“无酒不成宴”的规矩,酒成为宴会上的必备品,使得宴饮礼仪也显得更为重要,更为讲究。因而,酒宴习俗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寓娱乐享受与儒家伦理道德为一体,彰显出江西宴饮食俗的悠久历史与无限魅力。

1.清雅清俗——江西饮茶

江西产茶的历史约可追溯到东汉(25~200年),根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唐代,江西浮梁、婺源一带是茶叶的主要生产区。

江西茶叶的采摘,十分讲究季节气候。江西的茶叶,以春茶最为贵。争春抢季的在元宵、正月之后,绿动山冈的在清明、谷雨之前,那时的新茶,“前三天是宝,后三天是草”,“清明茶叶是个宝,立夏过后茶粗老,谷雨茶叶刚刚好”,“清明早,立夏迟,谷雨前后最适时”,“明前茶叶是贡品,谷雨仙茶为上等,立夏茶叶是下等”、“立夏茶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这些采茶谚语,都是通过众多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对于茶叶的采摘来说,真可谓是一天一个鲜嫩,一天一个金贵,一天一个价码。当然,春茶采摘,一看茶树长势,阳面暖坡,早逢春气,芽头俏皮地钻出了绿色蓬面,嫩得鲜亮,绿得流油,或一叶一芯,或二叶一芯,枪枪旗旗、羞羞怯怯地摇摆于微微的春风之中,看得种茶的农人们喜不自禁。二是看茶山天候,风和日丽,润露无珠,叶片清爽地沐浴着朝日,蕴着灵气,泛着亮光,或丛丛朵朵或竖竖行行,无风无雨,声息相映地覆盖于起伏的山峦之上。这便是春季开采最佳时机。

江西盛产名茶,主要有红茶和绿茶。江西的茶叶,以红茶为大宗,产于修水、武宁、铜鼓者,称为“宁红”,铅山、上饶等处之红茶,称为“河红”,浮梁与安徽省祁门所产红茶,称为“祁红”。除红茶之外,还有绿茶,如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以其叶质柔软细嫩而著称。红茶与绿茶的制作,各有其工艺步骤,其关键区别是红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炒热发酵后再脱水,而绿茶则可在炒热揉制后直接脱水。

对于喝茶的习俗也非常之讲究,饮茶配以点心,而且款待朋友、亲戚时,首先奉上一杯清茶祝福对方,然后再端上一碗糖水或盐水煮鸡蛋、一碗长寿面等。贵溪人称喝茶叫“吃茶”。客至后,主人先端上半碗白开水供客人漱口用。接着主人摆上各种茶果,如干红薯片,花生、豆子、各类菜干等。茶果上齐后,主人才将碗中的白开水倒掉,换上滚热的茶,这才是真正的“吃茶”。如果不上茶果,仅以茶水待客,是对客人的极不尊敬。敬茶之礼节,也相当重要。主人用双手敬茶,客人用双手接茶,并向主人致谢。斟茶时不宜过满,否则是对客人的不尊重。添茶时,主人要一手提壶,一手据住壶盖。客人要有礼貌,不管是否口渴,都要喝一点。在主人添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示感谢。如果不想再喝,就合上杯盖。在告辞之前,要先把杯中的茶喝完,表示对茶的赞赏。

2.佳酿溢香——江西酿酒

江西居民自古代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常生活中的吉凶祸福、婚丧嫁娶,祭祀宴请、喜庆佳节都未离开过酒。

江西古代酒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划分为黄酒和烧酒两大类。黄酒以粳米、糯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酿制而成。江西黄酒名称不一。按颜色命名的有红酒和白酒;按酿造时间命名的有老酒、春酒、年酒、时酒、新酒、雪酒、伏酒、腊酒、清明酒、枣儿红酒和梨花白酒;按配料命名的有菊花酒、椒花酒、菖蒲酒和竹叶青酒;按原料命名的有高粱酒、麦酒、雄黄酒和番薯酒;按地名命名的有宜春酒、麻姑酒、泰和酒和丁坊酒;按酿造方法命名的有蜜酒、瓮酒、陈糟酒和郁糟酒。烧酒主要以稻谷、高粱和麦子等为原料蒸馏而成。江西烧酒出现于元代,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主要种类有米烧、杂粮烧、黏米烧、蕙仁米烧、高粱烧和火酒等。

江西的酒,大多是依据本地的物产,自己家酿制而成。比较有名的酒如樟树四特酒、宜春酒、临川贡酒等。乡民们充分利用物产资源,依托较好的酿酒技艺,自制自酿,自饮自乐,形成了其特有的饮酒习惯。近年来,虽然啤酒逐渐盛行,但本地酒仍是江西人交际、礼尚往来、宴请宾客的重要饮品。

江西民众,特别是赣南客家人常常聚在一起饮酒,平时宾客偶至,必呼酒留饮。酒是待客的必需品,每逢庆贺喜事或欢庆丰收,则大饮大喝,百日之劳,一日之泽,如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对于江西民众来讲,更为讲究的就是报生酒。江西民俗,婴儿出生后,大多要鸣炮示庆,将胎盘(俗称“包衣”)埋于荒野。父亲则要到外婆家报喜。报生时,多提一把茶壶,生男者壶嘴朝前,挂两个由红绳系着的桂圆,壶嘴插红纸扎的香柏和万年青,壶内装满酒;生女者,壶嘴朝后,无任何装饰。岳母收下酒后,回一壶糯米或粳米,上放一双彩蛋,传说吃了娘家的米身体强壮些。然后岳母给邻居分送报生酒。

3.热闹非凡——江西宴席

江西乡俗饮宴保留有“安席”、音乐、劝酒等礼仪传统,饮食中寓有伦理道德与艺术享受。“安席”为乡宴之序幕,众客站列于禾场,东道主与礼生逐一邀请首席、二席等客人入席。在爆竹与音乐声中,客随礼生作揖施礼,礼生对客席坐凳、碗筷逐一挪动并随之一揖,表示对“安席”客人之尊敬,客立于槛外报之一揖以致谢,然后转身向众客一揖表歉意,再随礼生引带至席位。整个过程在肃穆气氛中进行,稍有差池则视为对客人失礼,影响饮宴气氛。席位次第序号,东道主与礼生早已排定。儿子结婚,首席为妻舅;妻子生日,首席为丈人;男子生日寿筵,首席为族中辈分、年寿最长者。“安席”虽俗套,但富有浓厚的伦理道德意义。座次中明长幼之序,礼仪风范犹存。“劝酒”以示东道主对客人的诚意。每席北向席位中设有一“东道”,菜上一盘则敬酒一盅,至最末上菜动箸则敬以“圆盅酒”,然后鸣鞭散席送客。适宜的礼仪性劝酒应是一种良好风俗。

饮宴奏乐,既是古风承传,又是艺术享受。饮宴始终有“吹打”伴之,造成欢乐气氛。唢呐、笛子吹奏,“十番”锣鼓依音乐节奏敲打。《八月桂花》(主笛子、唢呐)、《状元游街》(主三弦弹奏)等江西流行小曲,很容易渲染浓厚的喜庆气氛,丧事酒席,主要以破锣、大鼓为乐器,简单的鼓点,撕裂的声响,造成一种悲哀气氛,如《十月怀胎》等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怀念。

赣南客家人,摆酒宴已遍及各种喜庆活动中。酒宴的名称一般以酒宴的内容而定,如婚嫁喜事叫“暖轿酒”、“结婚酒”;小孩出生三日要做“三朝酒”;满月做“满月酒”;老人过生日要做“暖寿酒”;春节时要请“春酒”,耕作中有“栽禾酒”、“圆禾酒”;工匠学徒有“进师酒”、“出师酒”;建房盖屋,动工之日请“落石脚酒”、上梁之时请“上梁酒”,竣工之时要做“圆屋酒”;迁居、暖灶要请“过火酒”、“暖灶酒”。这种“做酒”活动自然不仅仅是饮酒而已,实际上多是菜肴丰盛的筵席。

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长江中游地区的宴饮风气越来越浓,宴会规格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富家大户,还是文人学士,都习惯摆宴设酒,即便是乡里百姓,在年节或是操办婚丧大事时也要设宴摆酒,有的甚至举债来举办宴席,这在婚丧宴饮习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宴会风尚之盛固然反映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物质财富的丰盛,但是大吃大喝,助长了侈靡之风,亦浪费了不少资财,不利于社会的再生产,也无益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当然,贫富之间的差别在宴饮方面的体现较为充分,一般说来,能够大肆铺张、规格较高的宴饮场合,多为富户。平民百姓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在宴饮风气上只能从俭。

三、饮食口味

赣菜不属于中国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列,也比不上宫廷菜、清真菜、孔府菜、谭家菜等。赣菜是江西的地方菜,虽未形成一大菜系,但也有地方风味。

(一)赣菜的特色与讲究

江西菜按照地理特点和物产分布及经济圈划分,大体可分为赣南、赣北两大地方风味。

赣北风味应以南昌、九江和鄱阳湖地区为中心,其中以南昌风味最具代表性。南昌是江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商业繁荣,为市肆菜的交流发展和博采众长创造了条件,并经长期积累,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菜。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当地的新鲜淡水鱼烹制菜肴。如浔阳鱼片、米粉蒸肉、空心鱼丸汤、干烧猪脚、爪尖烧甲鱼、炒鳝鱼、清蒸荷包红鲤、鸳鸯鳜鱼等等,均具有浓厚的赣北菜风格。

赣南风味则以赣州、吉安等地为中心,其中以赣州风味最具代表性。赣南多为丘陵山地,经济较赣北地区落后,市肆菜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善于利用山区特产烹调菜点。如三杯鸡、冬笋干烧肉、小炒鱼、文山鸡丁、红烧狗肉、炒双冬、清烛武山鸡等等,均具有山乡菜的风格。

江西风味的共同特点是,烹调原料喜用鸡、鱼、笋、菇;选料精细,讲究刀功,注重火候;善于运用炒、烩、烧、蒸、炖等烹调技法,尤以“三干一小”(干烧、干焖、干炖和小炒)见长;菜肴量大、油重,口味浓厚,咸鲜兼辣,原汁原味。

赣菜的菜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既有各种筵席菜,也有适应家庭便宴和民众聚餐的菜肴。江西筵席菜肴有以鱼为主的鱼席,也有以咸鲜兼辣的地方风味菜肴,并配以时令蔬菜、水果,组合新颖,品种繁多。江西传统筵席的主要菜肴品种有:海参眉毛肉丸、三杯鸡、红酥肉、南丰鱼丝、文山里脊丁、清炖武山鸡、清蒸荷包鲤鱼、炒血鸭、小炒鱼、炒石鸡等。

家庭宴会菜式,习惯用全鸡、全鸭、全鱼制作的菜,比如,号称四星望月的粉蒸鱼就是一道著名的家宴莱。常用的家宴菜有:白浇鳙鱼头、红松鱼、香菇炖鸡、炒米粉、永新狗肉等。

大众化菜式亦称家常菜,这种菜式取料方便,制作简单,一般家庭随时都可制作,餐馆中也有家常菜的供应。常见的家常菜有:米粉肉、家乡肉、黄瓜拌肚尖、糖醋鲫鱼、炒三冬等。

赣菜有其特点,但也有缺憾。它使用原材料只拘泥于本地产什么,就使用什么,使菜肴品种不丰富。赣菜不注重雕刻,造型不够新颖精致,所以赣菜要尽可能地创造出新品种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忘不掉的风味小吃

1.南昌美食

江西冻米糖。春节前,农村家家切糖制作冻米糖。传说此俗已流传了近千年,至今仍在延续着。冻米糖是将上乘糯米蒸熟后放在露天晒、冻,然后下锅炒,使之膨化,再拌以白糖、饴糖做成。然后用刀切出一片片印痕,食用时用手分片即可。制作再讲究些的可加上红、绿米和桂花、芝麻、橘片米等天然香料,做成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三杯鸡。南昌酒席上的传统菜肴,历代最受欢迎。将鸡切成鸡块,放在砂钵内,只放一小杯甜酒,一小杯猪油,一小杯酱油(不能放水),然后用炭火加温,文火将鸡炖熟,故名“三杯鸡”。三杯鸡上桌后满桌飘香,鸡肉呈红色,鸡肉鲜嫩,汤汁香醇且为原味。

鳅鱼钻豆腐。“鳅鱼钻豆腐”是南昌民间长久流传的一道名菜,做法别致有趣。先取冷水一盆,将大小均等的鳅鱼放入后打入蛋清,过一天等鳅鱼内脏污物排净后洗净。将成块的白豆腐和活鳅鱼一同放入锅中,用砂锅放在文火上煮,汤热后,鳅鱼全往豆腐里面钻。约炖30分钟,加入生姜、冬笋、胡萝卜少许,待砂锅上桌,只见锅内清澈如镜,豆腐与鳅鱼交错,吃上一口,鲜美无比。

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葫芦是南昌的民间小吃。它不仅名字美,味道也美。外地人非常稀罕这道小吃,千方百计地在市面上寻找卖“金线吊葫芦”的饮食店,想亲口尝尝这名扬四海的“金线吊葫芦”。金线吊葫芦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取包好的馄饨10只,手工切面2两左右,面要切得细而长。先下面条,后下馄饨,熟后捞起来放入南昌民间常用的蓝边碗内,再用原汁骨头汤(汤须呈金黄色)浇上,再放入胡椒粉、香葱等调料。面条又细、又软、又长,馄饨又香又鲜,恰如一只只金葫芦浮在碗面上,既好看又好吃。

藜蒿炒腊肉。南昌的名菜,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炒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粉蒸肉。南昌人每年立夏前后都喜欢制米粉肉。人们把八角、桂皮等香料炒熟后研磨成粉,将五花肉切成厚片浸渍上辣椒油、酱油、白糖、料酒、味精等调味品,然后放入米粉拌匀,再将粘满米粉的肉片一片片叠在碗内,上笼蒸熟至烂,吃时将肉扣在盘内即可。餐馆内作米粉肉,有的在肉内又拌入适量豌豆,使肉有粉香,又有豌豆清香,荤素鲜腻,别有风味。

瓦罐汤。瓦缸煨汤,以缸为灶,土罐为器,瓦缸近一米来高,两人才能抱圆,很是壮观;再往里看,瓦缸内一层一层摞着小瓦罐,内装土鸡、土鸭、主骨、天麻、猴头菇等原料,下以硬质木炭恒温煨制七八个小时之多。各色汤品煨好端上来,上桌后罐口仍封着锡纸,一揭开香气扑鼻,汤水浓且醇厚,甘而不甜,苦而不涩,咸而不浓,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入口鲜掉人眉毛”。

2.赣南美食

赣州三鱼。“鱼饼”、“鱼饺”和“小炒鱼”合称赣州“三鱼”。鱼饼是赣州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菜,种类较多。其中以响铃鱼饼、金钱鱼饼最为著名。特点是色泽金黄、鲜嫩味美、久食不腻。“鱼饺”制作方法特殊,工艺精细,尤以蝴蝶鱼饺最为著名。特点是鱼皮肉馅、形似蝴蝶、点缀绿叶、清雅大方、嫩软爽口、汁多味鲜。小炒鱼是明代凌厨子首创的地方风味菜,因得王阳明的欣赏而声誉益彰,成为赣南第一名菜。

四星望月。此款菜属兴国传统名菜。其主菜为米粉鱼,外加四个炒菜。米粉鱼居中,代表月亮,四个炒菜分摆四周,代表星星,犹如星围月转。此菜色泽鲜艳,绿红相映,味道微辣,质地脆嫩,富有兴国特色。1932年,毛泽东在兴国长岗等地调查期间,陈奇涵同志请毛泽东到他家做客。陈母做了一笼“米粉鱼”置餐桌中央,四周摆上四碟菜。毛泽东边吃边赞扬味道好,询问菜名,陈母一时说不上,只是微笑。毛泽东风趣地说:“就叫‘四星望月’吧。”从此,“四星望月”就在兴国县传开了。

赣州蜜饯。赣州盛产水果,故蜜饯的加工制作也源远流长。旧时蜜饯的加工方法较为简单,以糖渍、盐腌为主,如桃干、李子干、梅子干、糖姜片等。近年来,在选料、配方、工艺、制作方面博采众长,同时结合赣州人喜食酸、甜、辣的特点,精工细作,使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其中以丁香李、丁香梅、珍珠蜜枣、话梅桃、五味姜、冬瓜条等最为驰名。

3.赣东美食

婺源荷包红鲤。婺源荷包红鲤鱼在婺源已有300多年的养殖历史,它由于色泽鲜红,头小尾短、背高体宽,形似荷包而得名。婺源荷包红鲤鱼肉质肥美,营养丰富,具有“妊安孕,好颜色,止咳逆,疗脚气,消水肿,治黄疸”等医疗功效,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偏爱。

贵溪灯芯糕。贵溪灯芯糕形似灯芯,含油丰富,用火一点即燃,它用上等糯米、白糖、麻油,再配以滇桂、缅桂、肉桂、丁香、当归、白芷、陈皮等30多种中药加工精制而成。其色泽晶莹洁白,富有奇异之香,甜香不腻,有顺气、健胃、活血等功能,是江西地方的传统名产。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贵溪,吃了贵溪龙兴铺的灯芯糕,大为赞赏,便御笔亲题“京省驰名,独此一家”。从此,贵溪灯芯糕声名远扬,畅销海内外。

瓷泥煨鸡。相传清代时,景德镇的瓷工喜将嫩鸡去皮、破腹后,在鸡腹内填满猪肉末及生姜、葱花、麻油、食盐之类的佐料,用荷叶包扎好,然后将绍兴老酒淋入瓷泥中,拌匀后,用含酒的瓷泥将嫩鸡及荷叶团团裹住,再将鸡埋入刚开窑的热窑内的窑渣中,煨烤十个钟头左右,便可取出。剥去瓷泥与荷叶,即可食用。这种煨鸡,鸡鲜骨酥,奇香四溢。后来,镇内的一些菜馆在总结瓷工们烹调经验的基础上,又创出了更为先进的煨烤方法,使瓷煨这一民间俗菜,逐渐升格为景德镇最为著名的传统名菜之一。

4.赣北美食

庐山石鱼。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绣花针长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绣花针。庐山石鱼因长年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石鱼生长在庐山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石鱼除庐山有外,在九江、宜春、赣州、吉安等地的山区都有发现,但以庐山石鱼质佳。“石鱼炒蛋”为庐山特产名菜之一。

浔阳鱼席。浔阳楼,位于九江市区北部长江边的龙王墩地段,建于宋朝。因宋江在浔阳楼酒醉题反诗、李逵挥斧大闹此楼而闻名天下。此酒楼的“浔阳鱼席”素享盛名。全部酒席的冷盘、热炒、大菜、汤和点心所用主料均是鲜鱼和虾蟹,色、香、味、形独具特色。相传宋代时“浔阳楼”酒家便以鱼席著称,宋江等梁山好汉曾登楼饮酒赋诗,品赏鱼席。

流浪鸡。选用嫩仔鸡一只,宰杀去毛,剖腹去内脏,洗净晾干,投入开水锅内煮至断血,如此反复烫煮三四次,直至鸡肉烫熟,取出后切成条块状(鸡翅膀不切),按照鸡的形态拼在盘中。再将鸡肫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内氽熟,用小碗装好。最后,将蒜头、干辣椒、葱、姜切成细末,与香油、酱油、醋、盐、白糖、味精一起放入鸡肫肝碗中,拌和调匀后,浇在鸡上面即成。这样做出来的流浪鸡,色泽淡红,鲜嫩爽口,微酸稍辣,别具风味。

5.赣西美食

萍乡花果。萍乡花果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早在几百年前,当地民间许多家庭就喜爱将各类干鲜蔬菜瓜果,腌制成各种佐菜食品,花果是其中之一(见右图)。

萍乡花果采用冬瓜、红薯、莲藕、扁豆、刀豆、豆角、萝卜、苹果、柚子等几十种蔬菜花果为原料,经过雕、刻、切、压、织等造型艺术,加工成美味可口的食品。它常年生产,四季供应。萍乡花果造型美观,种类繁多,仅雕花类就有“黄雀啄梅”、“莲生贵子”、“雄鸡报喜”、“蜜蜂采菊”、“双鱼戏水”、“花篮”“单、双桃”、“梅花”、“兔”、“蝴蝶”等;压花类有“喜鹊”、“蝴蝶”、“双桃”、“百兽”、“树叶”、“双南瓜”等品种;切花类有“扇”、“皮球”、“嫦娥奔月”等。

萍乡花果保持其原色、原形、原味,谓之“萍乡原色原形原味花果”,它的特点是色泽鲜艳、品味纯正、造型美观、花纹精致、营养丰富、储存方便。产品具有化痰、止咳、健脾、开胃等功效,是高糖类、多纤维的食品。萍乡花果为萍乡所独有的地方土特产,在国内国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宜春松花皮蛋。又叫袁州蛋,因袁州府而得名,是宜春的传统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宜春松花皮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就土结生产,经过改进,由原来手工操作,到现在半机械化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花色品种也由灰皮蛋、松花皮蛋发展到水泡松花皮蛋、涂料皮蛋。宜春松花皮蛋,蛋白晶莹透明,松花图案美妙,蛋白、蛋黄层次分明,蛋黄凝而不固,聚而不流,蛋卷切面由内向外依次可见同心轮状黑红、豆绿、深灰、黑灰、茶红五层深浅不同的颜色,故又叫五色松花皮蛋。其质柔嫩,味美芳香、清净可口,独具一格,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

第三节 人生礼仪

一、日常待客

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民风俭朴,在日常生活中,民众较为注重礼节。

对长辈按辈分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同一族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媳称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子自幼教会称呼。

过去,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有客人来要请坐、奉茶、敬烟。在许多农村则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搛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在赣州、莲花等地还存在挂婚轴寿联之俗,其中也能体现出待客之礼仪。婚事喜轴以新郎的舅舅为大,挂在堂前正中,姑爷次之,姨夫再次之,其余亲眷按辈分依次类推。喜轴挂自己屋为“正屋”,另借屋为“偏屋”。喜轴挂在大厅上堂,左厢为东,俗称“大边”;右厢为西,俗称“小边”(以人在大厅上堂脸朝门定左右厢)。尊长辈,父亲朋友、同辈依次从上横头挂完“大边”,新郎自己朋友、平辈挂“小边”,尤以新郎姐夫、妹夫为最小,挂末尾。屋小,喜轴挂不下可以重叠挂,但落款要现出来,也可分挂于“偏屋”。

而寿联则以女婿为大,挂在大厅正中,侄女婿次之,外甥妇婿再次。其后以侄儿、表侄儿为序。总之,从小辈到做寿者本人的平辈(年龄小于做寿者)为止,两厢依次张挂。祝寿是女婿“半子之分”的充分体现,儿媳只是陪衬,只送寿鞋、寿衣,不送寿礼和寿轴。

在主人设宴招待客人的场合礼仪也较多。如在入座后,只有当主人握筷邀请说:“诸位不用客气,大家请!请!”之后,客人方可动筷,若客人先动筷是失礼的。若遇重大的宴席,每道菜上来后,须等坐于上首的长辈先动筷,并象征性地挟上一筷后,其他人才能用筷。用餐时,若有人不慎落筷于地,得自嘲性地说一句“筷落地,吃不及”,这样主人才会高兴。因为这自嘲性的话语既破了忌讳、讨了口彩,又巧妙地夸赞了主人菜肴的丰盛,菜肴太多,客人来不及吃,忙乱得筷儿落地了。餐毕,吃完的客人要用筷向全桌未餐毕者示意性地指划一下,并说:“各位请慢吃!”然后把筷儿架放在自己的空碗上,以表示“人不陪席筷陪席”。直到在座者最后一人餐毕落筷,大家才能将筷儿从碗口上取下,放于桌上后再离座。

人们忌讳“碗口筷”,即把筷儿平放在碗口上。如果这种“人不陪席筷陪席”的礼节,运用的时机不当,说不定会闹得主客失和。主人在宴请亲朋好友时,若一开席就放了“碗口筷”那就等于在下逐客令,因为那是民间祭祀游魂野鬼时的礼式,用于待客,就是在奚落客人来讨饭吃了。如果客人在餐毕离座后没把筷子从碗口取下放于桌上,则是表示还没有吃饱,对主人是大不敬的。

此外,“长短筷”也是不行的。“长短筷”即所使用的筷儿一长一短。作为主人,在摆筷儿时,千万要注意,筷儿不能一长一短。因为,赣州民间风俗认为,这是在诅咒客人夫妇或他的父母不能“双双同到老”。反之,如果客人这样做,则是在诅咒主人了。因此,主人在摆筷之前,总要把一簇筷子先放在桌面上垛垛平,然后再选出长短一样的筷儿,依次摆放。与此相仿,赣州老表在用膳时,还忌用“杂色筷”,指一双筷子的两根有不同颜色或不同花纹。杂色筷意味着家人不和睦,经常闹别扭,对主客双方都是大忌。

另外,过去在全省各地,当人们去探亲访友,或者参加结婚嫁女、建房买屋、生子庆寿、经商开业等活动时,基本都流行送物品的风俗,作为贺喜和慰问等表达心意的礼物。所送物品质地好坏、数量多少,反映出主人家底的厚薄及宾主相互关系的亲疏。

二、求子与添丁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礼教的国家,自古流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生男育女一直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职责和义务所在,尤其是生子,更是受到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一个婚育人家如果没有生儿子,便会一直生育下去,直到不能生为止;即便是已生有儿子,在无计划生育的时代,也还会生育下去。在民间,如果没有生到儿子,民众还会进行一些求子习俗。

在樟树等地方,有一种在春节期间的求子习俗,这种求子习俗表现形式是作为民间娱乐活动来反映的。这项活动叫“送龙崽”。至今,民间对于此项活动仍十分讲究。

正月十五日,乡村举行舞龙灯活动,并走家串户,各家各户都会迎接。这天从早上起,老百姓都在家里厅堂中准备好供奉神灵的三牲祭品。待吃过元宵,便将八仙桌抬至厅堂中央,两边燃着香、烛,前面摆着香炉,香炉内燃着香柏木。主人家还得备烟、糖果等。待龙一到门口,女主人就得放鞭炮,男主人分烟、分糖果。龙进门后,吹鼓手也进门。龙先沿着桌子走一圈,舞龙的人还得说:“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如果进的是新婚夫妇的家,则需要“接龙崽”。

事先准备接龙崽的夫妇等待在门口。待到龙一进门,新婚夫妇便要尽力去捉“龙须”,扯下来的“龙须”要放在新娘贴身的口袋里,准备怀“龙崽崽”。龙被扯掉龙须并不要紧,但必须要给舞龙的人赏红包,放鞭炮。送过红包之后,“龙”就会在新房门口大舞一阵,舞过龙之后,舞龙人代表“龙”给新娘送礼,礼物全是原先准备好的石头、瓦片之类。舞龙人将这些东西抛到新娘房中的各角落,床上也要抛,祈祝以后生男孩。

旧时南昌存在一个八月十五妇女摸桥柱的特殊求子习俗。过去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座高士桥(因东南面毗邻汉高士徐孺子宅而得名,现称高桥),明万历年间于桥上加立了石柱作为护栏杆。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或相约,或独行来至高士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便可生男孩。清代刘一峰曾作《高桥行》诗一首,可窥当时拜月求子盛况。诗曰:

高桥月明当夜半,前呼后呼女郎伴。

传言拜月过中秋,便好生儿嫁石头。

上饶铅山等地,还存在中秋之夜的求子习俗。八月十五晚上,除供月饼和其他果品之外,另搬一只大冬瓜放在供桌上,然后众人拜礼月亮,并以鼓弦之乐和之。中秋之后,月下供过的冬瓜,可送亲友中还未生育男儿的人,据说未生育的夫妇吃了这只冬瓜后,即可得子。

一个家庭生了小孩,特别是男孩,一般会在出生后几天内通知亲朋,并会举办酒礼活动,日期一般在小孩满月时。亲朋好友都来祝贺,这种祝贺的形式,俗称为“满月酒”。赣南客家中也称为“浆酒”。

送“满月酒”的亲朋好友中,送礼最多最重的要算是做新外祖母(外祖父)家了。计有阉鸡、鸡蛋、婴儿穿的小人衣衫以及披风、挡风、头帽、鞋袜等等。另外特别准备好一缸子干菜,专供产妇食用,主要是保证坐月子的少妇不致吃错菜食而生病。

一般的亲戚朋友,相对做新外祖母的送“酒礼”要为简单。在农村,一般是一只阉鸡(这只阉鸡是要当年长成的,叫子献鸡,隔年生的不行,因为坐月子的少妇吃了会烧了奶,奶出不来,婴儿便无奶吃),另外送12~36只鸡蛋以及婴儿穿的小人衣服一套,另有帽子、鞋袜等等。

送礼品的时间,必须为在接到主人报喜后至办“满月酒”期内,之后去送就不好了。

至于具体时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一种是各人以各人的时间去送,只要不是满了月,月子内哪一天去送都是可以的,包括吃“满月酒”时带过去也可以;另一种是几家亲戚事先相约定一个日子一齐去送。

主人家接受了亲朋的祝贺礼后,在满月之后,必须择定吉日良辰,设宴请客,招待曾来祝贺以及没来过的亲戚朋友,以表回报和喜庆之意。有些地方宴会之后主人要打发客人回家,有钱人家,给每位客人一块布(一件衣服的布料);一般家庭只给每个客人一条毛巾。有些地方则不存在这种习俗。

某些不办酒席的人家,特别是生女孩之家,则是在亲朋来到祝贺之日,设酒招待,以后不会举办“满月酒”。

女人坐月子期间,无论是本村村民还是亲朋,都禁忌入产妇房,怕会造成产妇无奶,称为“挤奶路”。在客家族中,前往祝贺和举办“满月酒”的过程中,客人和主人家一般都要择良辰吉日进行操办,不得马马虎虎。更不要在逢“初八”日或“月忌日”办事。在这些不吉利的日子办喜事对婴儿生长不祥。客家人是最信仰阴阳和谐、八卦调和的。

三、婚丧习俗

(一)婚嫁习俗

1.六礼

江西各地风俗,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六礼”程序。“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道婚姻成立的程序。“六礼”历史久远,始于周代,后来被列入《仪礼》,成为我国传统时代婚礼的规范要件。

“六礼”的具体形式是:到了一定年龄,由父母托媒说亲,双方有意后,写下生辰(俗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双方父母暗地打听了解对方家境和人品,双方满意即定下亲事。双方定下亲事后,男方将彩礼和择定的婚期送往女家,谓之“下定”。彩礼多少双方商定,贫者只送象征性的彩礼,富者彩礼丰厚,有鸡、鸭、酒、肉、布匹、现金和金银首饰。迎亲之日,男女双方都设宴招待亲朋好友,曰“讨亲酒”、“嫁女酒”。男方接亲,不分贫富,皆有花轿,伴以唢呐、鼓乐将新娘接回。

2.出嫁当天不吃饭

在江西中西部山区,民间流传着这么一个风俗习惯:姑娘出嫁的当天随身带好在家煮熟的鸡蛋、猪肉之类的食品,到婆家后躲在新房里不出门,当日也不吃婆家的一口饭。无论家人怎么诚心相请,哪怕是把饭菜送进新房,也不会吃上一口,而是吃自己带来的食物,以示节省公公婆婆的美味佳肴孝敬给公公婆婆食,换得公公婆婆的爱戴,换来长年全家和睦过日子。这一风俗习惯直至今天,新娘出嫁到婆家,还是一直坚持吃自己带来的食品。

3.哭嫁

在江西许多地区,流传着“哭嫁”的习俗。女儿出嫁当天,在上轿离开之前,会与母亲、姐妹抱头痛哭。这大喜大庆之时的哭啼主要源于本地区一个古老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姓何的女子,长得也算有模有样,只是命苦,三十头上就死了丈夫,身边留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儿,母女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后来迫于年景遭灾,生活无着落,在左邻右舍的撮合下,姓何的女子与邻村一个死了妻子的男人徐某重结半路夫妻。这徐某也有一个女儿,与何氏的女儿差不多大。

俗话说:“十个后娘九个偏心。”这何氏对后夫的女儿好像前世有冤,对她横竖看不顺眼,穿戴吃喝都偏心于自己的女儿,当然面子上她还是会装装样子。徐某是个粗心人,也就一直蒙在鼓里。

转眼工夫过了几年,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一个是仙女下凡,一个是观音再世。但看来看去徐某的女儿还是比何氏的女儿更漂亮些,因为前来求婚的人都争着相徐某的女儿,这可把何氏给气坏了。

徐某女儿的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出嫁这天,亲戚兄弟,满屋满堂,迎亲喇叭三里路外都听得见。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氏平时另眼相待后夫女儿,四乡八邻早就风闻,今日姑娘出嫁,大家倒要看看何氏的脸面。好个何氏砂糖嘴,苦瓜心,在姑娘临上轿前拉着姑娘的手,女儿长女儿短地唠叨不停,好像情真意切,难舍难分。那姑娘见后娘今天这般模样,不觉也动了真情,几句话过后喉咙哽咽,眼泪汪汪,何氏越发装死卖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大声啼哭,俨然赛过亲生!其实何氏是长着歪心眼,故意在大喜之日大哭,存心要坏新娘的“彩头”,好让她婚后交“墓库运”,永世不得好运气。

过了些日子,何氏自己的女儿也要出嫁了,何氏早在心里盘算好了,大小嫁妆置备齐全,平日积攒的私房钱也一并交给女儿。出嫁这天,母女心里高兴,喜笑颜开,哪里还会有眼泪!更何况,何氏心里清楚,哭是不吉利的。

可偏偏让何氏意料不到的是,被她坏了“彩头”的后夫女儿夫唱妇随,儿女成群,财源茂盛;而她自己亲生女儿夫妻不和,四十不育,家业衰败,事事不顺。何氏后悔莫及,自觉心亏,生怕老天不容,(据说一个人如果作了恶,只要当众说开,便可免苍天惩罚。)于是就把自己的坏心思向前村后庄说开了。后来,当地人在嫁女时试着大哭一场,结果也是子孙满堂,家境殷实,人们便深信无疑,哭发,哭发,越哭越发,就这样,“哭嫁”习俗在很多地区传开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4.童养媳与招郎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实行包办婚姻,头婚全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富者可三妻四妾,贫者一夫一妻。有的贫苦之家唯恐子女长大后无力嫁娶,在子女七八岁时,即许婚配,男方将女方接到家中抚养,待他们成年后再择吉日完婚,此谓之“童养媳”。

招郎即是男嫁女方,既无三查、六礼,也无烦琐的结婚程序,男女各方亦没礼物过往,一般各人自理。婚前订立合同书(俗叫合字),写明以后子女和财产的继承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女方必须请家族长辈前来商议招赘有关事宜,其中有关条例是男方必须改称女方姓氏,取个女方的辈分,这样才可以得到女方家族兄长的认同,获得本族男人同等待遇。新中国成立后,新事新办,废除了这些不平等的合约,但婚礼一般还是由女方承办,并提倡独女户家庭男到女方落户。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禁止重婚、纳妾及童养媳。男女符合法定结婚年龄,恋爱成熟,到当地政府办理登记手续,即确立夫妻关系。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结婚时,礼仪从简,有的设茶水、糖果或简单筵席款待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有的举行集体婚礼。近几十年,男方娶亲要购置家具,宴请亲朋好友庆贺。女方所备嫁妆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物品。接亲,城镇多用轿车,农村多用轿子。

5.迎亲习俗

迎亲习俗各地有所不同。在赣西北如莲花县等地,结婚之日,除了像其他地方在屋里屋外贴上大红喜字和婚联之外,还要在迎接新娘的花轿抬回之前,在祠堂或新郎家大门正上方挂一个米筛,米筛里面用绳子拴挂一把米尺、一面镜子和一把剪刀,意在新娘到婆家后要像米筛筛米那样一点点地“筛”掉缺点,做到家庭和睦,同时要学会织布缝衣和女人必须做的事情,并逐步使自己像明镜那样光彩照人,温柔贤惠。反之,那就会像剪刀剪丝线那样剪断与新郎两人之间的姻缘——休妻离婚。这种婚俗,不少村庄还一直延续至今。

娶亲前一天,男家备礼接媒人到家,并将和女家所商量好的鱼肉由兄弟或族人等送往女家。女家接鱼肉后,一般要发一“红包”给挑鱼肉者。这天晚上男女两家各设宴招待宾客。第二天上午男方发轿到女方迎娶新娘,轿门口一般会贴吉利的对联。女方接花轿后,鸣炮发嫁妆至男家。到达男家后,由侍娘扶新娘与新郎举行“拜堂”仪式,礼毕新郎新娘入洞房,吃“交杯酒”。中午,男家设宴招待女家送亲者和亲朋好友。下午,女方送亲者返回。晚上要举行“闹洞房”活动。新婚三日之后,女家给新娘送“三朝果”。满一月后,女家还须送“满月丸”(用大米做成),然后新婚夫妇择日归女方家,叫“回门”。回门时女方父母须送给女婿礼品或戒指,或红包,女婿也须给岳父母送礼,谓之“拜钱”。

在宜春市上高县,迎亲习俗中还存在这样一个古老的、独具特色的有趣环节:男方迎亲的花轿顶上要贴有一个“肃”字。这个肃字没有出头,不成完全的“肃”字。到女方家后,女方有人用毛笔在这红纸写的“肃”字头上添上一笔,使之成为完整的“肃”字。

此俗源起于宜春慈化附近。传说原来有一家人家娶亲,欢天喜地将新娘迎入花轿,吹吹打打抬到男家。花轿一停,众人喜气洋洋掀开轿帘准备请新娘下轿拜堂,谁知掀开轿帘,新娘无踪无影,大家四处寻找,还是没有下落,后请占卜先生一算,才知道在花轿经一座野岭途中,被山鬼施魔法将新娘弄去做夫人了。从此以后,这一带人们提心吊胆,到处请法师来设法避驱山鬼,以安一乡太平。

宜春慈化有一个寺庙,叫慈化寺,慈化寺里有个姓余名印肃的主持,听说此事后便对乡亲们说,今后无论哪家娶亲嫁女,只需在轿子顶端贴上一个“肃”字,便可保太平无事。并一一告知人们如何将“肃”书写,有什么咒语等。他叫大家在一张大红纸上写,要一边写一边念咒语,而且落笔与念咒要同步进行。“肃”写完后贴在轿顶端才可出发。在写这个“肃”字时,中间的一竖不能出头,要待轿子到女方家门口,由女方请当地文才饱学之士,当场在“肃”字头上添上一笔,让它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肃”字。添完后,新娘才允许上轿。

此俗先在宜春慈化起源,后传至上高,一直承袭至今。这几年,结婚的花轿已用汽车代替。但汽车头上贴“肃”字的习俗,仍在沿袭。

(二)丧葬习俗

在过去,江西各地区民众丧葬基本上是采用土葬形式。在丧葬中,大致分为:奔丧、入殓、守灵、安葬等四个程序。

奔丧:俗叫“报丧”。老人死后,孝子身穿素服,头脚(鞋、帽)用白布挂号,表示有丧事,先报家庭(本村)来看守尸体(守夜);再到主要亲戚各家报丧。由主要亲戚和家庭长者商定封棺(入殓)、做“倒地饭”等有关事宜。

入殓:俗叫“封棺”。入殓前应备好棺、椁,棺是外甑,椁是内甑(俗叫逍遥床),一般很少人准备,而棺木是不可少的。如果死者是女性,必须经过娘家人检查棺木和衣着等才能入殓。入殓前的衣着,一般为男单女双。在做“倒地饭”时,商定安葬时间等一切有关事宜。经济十分困难的家庭,则不做“倒地饭”。

守丧:也叫守灵。封棺后家族亲友回去,孝子亲自守灵,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不能离开灵堂,有人来吊唁,随时跪拜答谢。

安葬:一般择期安葬。有些特殊情况,不择吉期,三日内安葬,叫作“三日无忌”。旧社会安葬,一般都要做道场。做道场时,道场程序、道法由道士自作主张,很少人知情。孝家只备灵屋、库箱等物烧给亡人。祭礼有大祭、小祭之分,大祭要三讲三读,请有知识的人士若干,俗称“礼生”。如果“点主”、“告东方”更须请有资望、有政治地位的人来主持,如在本地有声望的族长公等。小祭只请二三人即可,这种形式为普通人家所采纳,旧社会安葬后,孝子需守孝三年,谓之守丧,筑墓室而蜗居。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殡葬改革,加了火化程序,土葬也革除了许多陋习。但是在许多乡村,还存在一些旧俗,如身死异地者,其尸体或棺柩不能进入厅堂或祠堂,要放在屋外,意谓不得外鬼入内。

第四节 戏曲与竞技

江西历史上民间文艺非常发达。早在唐代,吉安一带就出了著名的女歌唱家许和子;到了元代,江西地区出了如被誉为“国音鼻祖”的周德清以及刘时中、赵善庆等一批元曲作家;明代江西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伟人汤显祖的出现,使江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明以后,江西的戏曲文化进入繁荣阶段,著名的弋阳腔和采茶调就是在这时期创造出来的。此外,江西的民间舞蹈和竞技活动也是内容丰富和种类繁多。这些发达的民间文艺,共同构成了江西“神人共乐”的民间文化氛围。

一、民间戏曲

(一)地方戏曲

江西的地方戏曲不仅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名剧千古流芳,而且种类繁多、历史悠久。众所周知,江西在明代就出了个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他所创作的“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包括戏曲《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至今仍传唱不衰。明代江西南昌有位著名的戏曲家魏良辅。他是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革新家,“四大声腔”之一的昆腔经他改革之后异军突起,成为重要的戏曲声腔,在中国戏曲史上影响深远。魏良辅也因此被奉为昆腔之鼻祖。

江西的弋阳腔(即“高腔”),是明初中国著名的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发源于江西弋阳县,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近六百年历史,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江西的宜黄腔,后来发展为著名皮黄腔之二黄,发源于江西宜黄县。弋阳腔和宜黄腔这两种声腔,对我国很多剧种声腔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1.弋阳腔

江西的弋阳腔自元末明初诞生以来,就以它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迅速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戏曲舞台,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奠定了戏曲声腔的坚实基础,从而揭开了中国戏曲史的新篇章。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已广泛流传于南京、北京、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并在北京逐渐演变成了著名的“京腔”——京剧声腔。

弋阳腔最早来自弋阳县民间,是元末明初时弋阳县民间疾苦的高声呼喊。其主要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奔放。弋阳腔的剧目多取自民间故事。开始时,表演只用锣鼓而不用丝弦,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后来加上了管弦伴奏,分男女帮腔,从而更加和谐悦耳。昆腔则与南北昆曲大致相同,吐字多为方言土语。

江西地方戏曲的剧种,主要可分为古老剧种和地方小戏两类。古老剧种有:赣东北的赣剧、宜黄的宜黄戏、修水的宁河戏、赣州的东河戏、星子的西河戏、广昌的旴河戏、婺源的徽剧等。地方小戏剧种有各种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等。

2.赣剧

赣剧是江西最古老最主要的剧种,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赣剧起源于弋阳腔,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赣剧有饶河班、广信班两大流派。它的主要声腔有高腔、昆腔、弹腔。高腔又分为弋阳腔、青阳腔等。而青阳腔,其实也由弋阳腔演变而来。

赣剧的表演行当,分为老生、挂须、小生、老旦、正旦、小旦、大花、二花、三花,称为“九角头”,有一整套表演程序。赣剧异于京剧之处,是赣剧更加接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新中国成立后,省会南昌市区象山南路,曾设有江西省赣剧院,专演赣剧。赣剧的著名演员有潘凤霞、童庆礽等。赣剧有着五百多年历史,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欣赏赣剧名旦潘凤霞主演的赣剧《还魂记》(即《牡丹亭》)后,为赣剧写下了“秀美娇甜”四字。

3.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丰富多彩,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由于它善于吸收各种民间歌舞和地方戏曲的长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江西流行最广泛的地方戏曲。

江西茶歌和灯歌流传广泛,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江西采茶戏产生的年代应与茶树种植的历史一样久远。唐诗中有不少诗句反映江西地区植茶、制茶的景象。江西作为南方主要产茶区,在生产劳作中直接催生了民间茶歌的出现。清代曾燠在《江西诗征》(卷九十四)中说:“江西妇女春日采茶,编歌联臂唱和,诸郡间有异同。”茶歌演唱的时节多在春日采茶季节,场地当然是在茶园,采茶女“联臂唱和”,即兴地编歌词对歌,是一种很动人的场面。

我们来欣赏一下采茶时唱的歌曲。

《抚州采茶歌》:“上山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姊采多来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门前采茶茶叶黄,多载杨柳少载桑。多载桑树无人采,手攀杨柳好乘凉。”《广信采茶歌》:“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还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秋来采茶渐渐凉,家家裁剪做衣裳。别家做起郎穿着,我家做起入空箱。”余江县有一首《采茶歌》,采茶女结伴,边采茶,边歌唱:“姐妹个采茶忙(呃),采呀采茶忙(呃),一路同把茶山上,(呀嗬咳)同把茶山上(啰)。双手个采得快(呃),采呀采得快(呃),装了一筐又一筐,(呀嗬咳)一筐又一筐(啰)。茶叶个长得好(呃),长呀长得好(呃),姐妹心里喜洋洋(呀嗬咳),心里喜洋洋(啰)。”

茶农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歌。后来,茶农在传唱时搭配茶山劳动动作,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表演形式,亦名“茶篮灯”。茶农的后代在吸收赣南民间艺术的同时,逐渐把行当多、行装多的灯戏改革成“两旦一丑”的茶戏,亦名“三脚班”。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采茶歌发展为采茶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采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歌”。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脚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的演出已是采茶戏的雏形了。赣南的“采茶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就这样,赣南采茶戏经历采茶歌、茶灯舞、三脚戏三个形成阶段。在清代,三脚戏曾风靡一时,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月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三个鼎盛时期。

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此话一点不假,在清乾隆年间,赣南采茶戏向外传播成为赣中、赣东、湘中、闽西、闽北、粤东、粤北及广西一带的流行戏剧。后来,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官员的调任,又流传至闽、粤、桂、湘、云、贵,甚至北过长江入湖北黄梅,南下漳州,传至台湾。在客家人聚居地区,采茶戏竞相传演,蔚然成风,成为客家人最喜爱的戏曲形式之一。解放初期,民间文艺大兴,采茶戏班社分别从赣南山区涌入城镇,政府成立了戏团,组织戏剧工作者从剧目到导演、表演,进行了全面加工、整理、继承、创新,使得赣南采茶戏有了历史性的飞跃。

2004年,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主题曲也是根据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长歌》改编的,这使赣南采茶戏再度声名鹊起。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采茶戏之所以入选,是因为它符合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扎根于基层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出色地运用传统工艺和技能,体现出高超的水平;具有见证客家民间活动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江西地方戏曲,是我们江西省的文化明珠。随着岁月的流逝,江西省一批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当地文化部门由此加大了抢救、整理的力度。江西省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如九江的宁河戏、赣州的东河戏、宜黄的宜黄戏、广昌的旴河戏,目前只零星流传于民间,随时都有消失的可能。很多戏曲剧本散落在民间,而纯正的民间戏曲艺人却越来越少,因此抢救、整理工作必须加紧进行。

(二)地方曲艺

曲艺是民间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它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多数与民间音乐、各地方言关系密切。

江西曲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明清时期开始逐步成型并得到较大发展,当时多为盲人、乞丐的谋生手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被用来进行革命宣传,当时又称为“红色曲艺”。新中国成立后,曲艺事业受到重视,通过改革与创新,其艺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江西曲艺共有四十五个曲种,分布广泛,形式丰富。除了外来的山东琴书、河南梆子、苏州评弹之外,江西的地方曲种中流行最广的是道情、渔鼓,在大部分县市都有;其次流传较广的有清音、南北词、莲花落;此外还有景德镇大鼓、永新小鼓、瑞昌船鼓、萍乡春锣、南丰香钹、宜春评话等传统说唱项目。

1.高安道情

道情渊源于唐代的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宋代后始名为“道情”。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相传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在高安、上高、宜丰、奉新等地流传。它源于民间艺乞,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它的发展可分为“渔鼓道情”、“丝弦道情”和“戏曲道情”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艺人左手抱渔鼓,右手在表演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常击之以各种节奏,称之为“渔鼓道情”。这个阶段的道情伴奏,没有固定的音高,唱腔的调高也没有定准,由艺人视嗓音的情况自行确定,一般是就低不就高。演唱方式多为一人走街串村的“走唱”形式,演唱如《劝世文》等宣扬“忠孝节义”内容的短小曲目。

清道光年间,艺人开始使用丝弦乐器——箱琴、令尺和木鱼来伴奏。演唱方式由“走唱”变为“坐唱”,并出现了由主唱、辅唱组成的两人演唱形式,称之为“坐堂戏”。演唱内容由短小曲目衍变为以传记小说为主。

清朝末年,高安丝弦戏兴起,推动了道情戏曲化的发展。道情的演唱内容从原来的传记小说变为以戏曲剧目为主,唱腔音乐由原来的《老太平调》发展成为有八种板式的《新太平调》。伴奏乐器由原来单一的一人丝弦(箱琴)伴奏方式,增加为锣鼓、唢呐、笛子等多种乐器伴奏形式。戏曲道情的形成和发展,把高安道情推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高安道情的题材多为传本故事和民间传说。传统曲目有《八美图》、《薛仁贵征东》、《天宝图》等。新中国成立后,高安道情得到了党和政府重视,1954年成立了“高安县盲艺人曲艺队”,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会演并获奖。艺人们以表演来进行宣传活动,伴奏乐器也由音量较小的箱琴改为高胡、二胡等乐器,创作了现代曲目《张榜招亲》等。2008年高安道情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上高道情

上高道情是流传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单,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革新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糅合,终于形成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自拉自唱的上高道情。其艺术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使用方言,词尾押韵。

上高道情同一般道情类似,它叫说书,最早也没有音乐伴奏,只是以一个竹筒制作的道具,后来就由说到唱,成为说唱曲艺,又以木制的箱琴代替渔鼓伴奏,这便产生了道情音乐。上高道情从清末至民国时期,不仅内容上有所变革,人员也由单人说唱发展到多人合唱,在箱琴伴奏基础上加入锣鼓、钹作为打击乐,由走村串户的立唱变成了上门坐唱,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又由二胡取代了箱琴的板胡,在打击乐的基础上又加进了唢呐,笛子、三弦等乐器合奏,曲调由比较简单的“原板”发展到“子板”、“快板”等,同时吸收了当地民间小曲和地方剧曲调,把戏曲中的“甩腔”,民间小调中的“哭板”、“骂调”糅进上高道情中,不仅能说唱优秀传统曲目也能说唱现代新曲目。新中国成立后,上高县成立了盲人曲艺队,多次参加省、地曲艺会演,都得到了好评和奖励。十多家国家及省市电视台、电台及报刊先后报道了上高盲人曲艺队的事迹,在省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南昌道情

南昌道情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清末开始盛行,主要流行于南昌、新建等地。原来的演唱形式为演员一手打板、一手打渔鼓,进行坐唱。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艺人李多根、万柳根、李万寿等人加用了一面小钹,这样敲一下有三响,可以对一些戏曲锣鼓点进行模仿,增强其艺术表现力,使之风味独特。

其曲调一般四句一段,或上下两句重复,演唱时用的是南昌方言。演唱者根据唱调的喜怒哀乐和语言的四声趋势予以变化,中间似说似唱,可长可短,到一段落即拖腔结束,再击“三响”过门。

其传统曲目有《辜家记》、《南瓜记》、《贤德记》、《花轿记》、《篾棚记》、《光复记》、《银元计》、《四十八个寡妇闹江西》等。新中国成立后,对其加工改编,并创作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曲目,如《大渡河》、《学雷锋》、《媒人出嫁》等等。

4.临川道情艺术:打麻哇

“打麻哇”的意思就是胡说八道,它属于道情戏的一种。相传道情起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来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民间布道的演唱。江西道情有两种演唱形式:一种是演唱者左手持渔鼓,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拍击鼓面;另一种则不用渔鼓而以二胡伴奏,但均为一人坐唱。道情曲目以神话故事及当地史事为多。

“打麻哇”是抚州道情戏的一个内容,其起源现无从考证。一般是逢年过节时,演唱者手持“蒙着布”(竹筒一端蒙着布或皮革)边走边唱,挨家挨户去唱戏然后讨些钱。演唱者年龄一般都在五十岁以上,也不完全是为了谋生,有些人也是个人兴趣。

“打麻哇”中的歌谣一般没有标题。说唱人每唱一段就停顿一下,再用手拍击“蒙着布”发出声音。说唱人习惯每唱一段就用托长的语气词结尾如“呃”、“啊”等。“打麻哇”说唱一些不可能的事,也就是“胡说”的意思,诸如“东边落雨,西边晴”、“嘿嘿,乌云黑天就满天星呃(鼓声)”、“苏州的鸟有四个黄”之类。

5.宁都鼓子曲

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方言。当地人也把宁都鼓子曲叫作渔鼓、鼓文、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以前只一人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开始编排成多人说唱。

宁都鼓子曲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绎历史,说唱故事,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深受宁都及周边地区百姓喜爱。每遇婚嫁、喜庆,都会请唱鼓子曲的唱上几天。宁都鼓子曲,虽然其方言表演带来了传承地域的限制,但其说唱语言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快、慢,曲调的凄、婉、激越,艺术表现力是非凡的。2008年6月,宁都鼓子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鄱阳渔鼓

鄱阳渔鼓相传由湖北传入,主要流行于鄱阳、乐平、万年等地。明中期,湖北渔鼓传入鄱阳,并逐渐形成了以渔鼓、铙钹、简板为伴奏乐器的“三下响”派和以渔鼓、简板为伴奏乐器的“二下响”派两种演唱形式,后一种形式流传较广。

唱词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说白用方言韵白,音乐质朴优美,富有水乡风味,属板腔体,曲调分慢板、平板、快板三种。其中慢板包括文韵、武韵和悲韵,分别表示抒情赞美、刚强激昂和哀伤情绪;平板包括平韵、吟韵,用以表达叙事诉说;快板的快调表达急切的心情;急韵连说带唱,越说越急;行韵是漏板开口的一种快板形式。

其传统剧目较多,如《珍珠塔》、《毛洪退亲》、《二姑娘》、《谋郎记》等,还有描写乡土风情和生活劳动的《三矮子攀笋》、《余老四拜年》等小节目。清末到民国时期,新增大量历史题材的唱本,像《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民间传说唱本《江猪与白鳍》、《鲤鱼跳龙门》等。新中国成立后,编演了《歌唱新中国》、《歌唱党的好领导》、《婚姻法真好》、《实现四化幸福多》等大量现代曲目,迄今已有大小曲目100多个。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九江清音

九江清音又称浔阳曲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最初发源于赣、鄂边境的蔡山、蒋家营、闵圻列一带,而在九江独具一格,形成于清乾隆时期,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瑞昌、都昌、星子、湖口、彭泽、德安、永修、沙河、鄱阳、景德镇以及湖北的黄梅、广济、薪春、腾溪、阳新、黄石、武汉和安徽的安庆、宿松、华阳、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地。

乾隆年间,赣、鄂交界一带的清音艺人随着商旅客船来到九江,他们顺水随舟,沿江漂泊,遇港登岸,说艺卖唱,以此谋生。当时的茶馆、酒店、旅栈、餐楼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用薄资把他们接进店坊,点曲坐席,挂牌招客。有的也就因此而定居九江,并和本地一些清音艺人相互结合;融合九江当地的语言音调,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的清音曲调。

九江清音简洁优雅、通俗易懂、生动朴实,曲目繁多,曲牌丰富,初时以民间小曲为基础,后来为了适应听众的需要,增说某些戏文中较为复杂的故事情节和表现多种人物性格,逐步发展成为板腔体的曲艺风格。曲目可分三种类别,即曲子戏文类、小调民歌类、地方戏曲类,其中曲子戏文类多用“文词、南词、平板、四板、数板”等套曲来叙说戏剧情节;小调民歌类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唱的方式出现;地方戏曲类在曲目内容和表演形式方面都有不少地方戏曲的因素。

8.赣州南北词

赣州南北词归属清音一类,在清道光时期分别由南昌和江浙传入,流行于赣州、赣县、南康、大余、兴国、于都、安远、瑞金、会昌等地,以及粤北和闽西南的一些邻县。

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至道光年间南北词由新建县的艺人传入赣州,此后曲目、曲调及演唱形式都有较大发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赣州南北词。

长期以来,赣州南北词主要是手工业者、店员、公职人员等在亲友婚娶寿诞及民间节令之期,于庭院、厅堂中作业之余娱乐性地演出,没有专业艺人。其演出形式是坐唱,演唱者一般是7至13人,围坐一张方桌。每人会一种或几种乐器,分别充当剧中人物角色,边奏边唱,夹以道白,常以操鼓板者为主要演员,女角由男演员唱小嗓代替。使用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提琴(即二胡,定正反弦)、笛子、鼓板、马蹄子(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类似古筝)等。

赣州南北词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在一个曲目中,南、北词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调。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剪剪花”、“银纽丝”、“照花台”、“鲜花调”等。由于吸收了一些昆腔、高腔、皮黄戏的剧目,南北词中也保留了部分昆腔、高腔、吹腔、二黄腔的音乐。

赣州南北词传统曲目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移植戏曲剧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细节的小曲两种。正曲有《春香闹学》、《陈姑赶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等。正曲说韵白,小曲说赣州方言。南词唱词分八韵、六韵、四韵、上下两韵等;北词唱词以五言、八言、十言、十一言为主,常加衬词“嗯”。一般南词乐曲优美动听,抑扬婉转,旋律性强,唱词字较少,拖腔较长,往往长至数小节;北词音乐较刚毅明朗,节奏紧凑,字多腔少。

9.新干莲花落(摇钱树)

江西“莲花落(\ào)”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主要分布在赣南、吉安、新干、万安、萍乡、宜春、鄱阳、九江、鹰潭、景德镇、抚州等地,尤以新干为典型代表。

新干“莲花落”又称“莲花乐”(表喜庆之意)、“落离莲”,新春正月里唱的叫“摇钱树”、“送祥工”。当地称“瞎子戏”,是当时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民间曲艺。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

据当地民间相传,新干“莲花落”可能起源于宋代,为乞丐艺人从佛教的僧尼化缘时吟诵经文、偈语的形式中学习演借过来,逐渐形成一种乞丐、盲人专有的演出形式。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精短的颂吉板口、精彩曲折的说课子,还有抒情的小曲小调。它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神话传说故事,民间真实故事的改编,还有史料记载等,这些内容多为宣扬佛教,劝人为善,扬善贬恶,因果报应,拜求施舍,吉祥口彩等。

在清末以前,盲人在行讨时,每到一户门口便站在门前演唱,多用颂吉板口的形式演唱吉语以讨得户主的欢心,这样便能得到户主的施舍了。有时也演唱一些抒情小调,以表达一种谢意或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演唱的形式被称为“走唱”。从清末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串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订规立矩,收徒传艺,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

新干“莲花落”随着社会的沉浮而几经波折,到新中国成立后,“莲花落”又开始恢复了它的生机,曾经繁盛一时,新干县和周边各地的一些村庄争相邀请“莲花落”艺人前去演唱“莲花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慢慢开始消失在老百姓的视线当中。新世纪以来,“莲花落”曲艺得到当地政府的挖掘和保护,2006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各地还流传着许多其他曲艺曲目,主要有宁都道情、吉安道情、南昌清音、景德镇道情、景德镇莲花落、萍乡莲花落、抚州话文等等,反映了各地社会文化面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风情。

(三)民间音乐

明代冯梦龙在《山歌·序》说:“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富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光荣的革命传统的江西人民,在世世代代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色彩斑斓的江西民间音乐,伴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发展,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瑰宝中极为可贵的一个组成部分。江西民歌是江西民间音乐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不同的歌唱环境、歌唱方式和歌唱功能,江西汉族民歌的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六大类。

1.号子

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过程中,作者就是普通的劳动者。不同的劳动,有不同节奏的号子。劳动中的辛苦与艰难、乐观与愉快、期盼与丰收都用歌声唱出来,既有铿锵激越的高歌,也有荡气回肠的咏叹。

江西最有代表性的号子是万安一带的船工号子和修水的滩歌。

江西万安地处赣江中上游,境内多险滩,著名的“惶恐滩”就是赣州到万安之间的十八道险滩之一。《江西诗征》卷九十四《万安上滩谣》有“一滩高一丈,南安在天上”的句子,就是对赣江十八滩险恶的最好写照。

万安船工号子体现船工齐心协力,意志坚定,机智勇敢的精神。其内容包括《起锚》、《撑篙》、《拉纤》、《扯篷》、《靠岸拉拢》、《靠岸下锚》等。

2.山歌

江西山歌是山野田畈之歌,是广大劳动人民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极为普遍的歌曲。山歌多数是独唱和对唱,也有一领众和等形式。江西山歌根据音乐风格和歌唱特点可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两种。高腔山歌一般起调较高,句幅较宽,拖腔较长,多用真假嗓音结合歌唱,旋律高亢激越,感情奔放,润腔华丽。如根据江西山歌演唱特色而命名的歌种“过山丢”、“挣脸红”、“打窄音”、“急板山歌”、“哦嗬歌”等。平腔山歌多用真声演唱,曲调平稳,拖腔较短,感情细腻,优美抒情。

江西山歌体裁中还包括一种民间称之为“打鼓歌”或“锄山鼓”的。每当农忙季节,江西农民习惯用田歌来鼓舞劳动,以提高工效。旧时凡扯秧、栽禾等多人农事活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或专请师傅击鼓演唱。道光《萍乡县志》记载:“莳田时击鼓而歌,谓之插田歌。”乾隆《武宁县志》也载:“农民插禾,联邻里为伍……每击鼓发歌,递相唱和,声彻四野,悠然欢笑可听,以解其垅勤辛苦。”有一种称“秧号”,又称“牵号”或“打号”的歌曲形式流传在瑞昌市和九江市的是由十几首曲调组成的联曲体田歌,分别在扯秧和插秧时唱,称“扯秧号子”和“插秧号子”,唱时无锣鼓击节。

3.小调

小调是江西流传较广的民歌体裁。如同治《武宁县志》记载的小调:“南山顶上一株茶,阳鸟未啼先发芽,今年姊妹双双采,明年姊妹适谁家。”小调大抵可分两类:乡俚小调和城市小调。乡俚小调,有的地方叫耍调,曲调纯朴,乡土味浓,比较口语化。如《十交姐》、《十二月花》、《初十早》、《十月望郎》等,其中有不少小调被地方戏曲音乐吸收。城市小调,指随着商业和手工业日趋繁荣,城镇人口集中,交往频繁,文化生活随之活跃,演唱民歌由自娱而发展到由专业艺人演唱,并配乐器伴奏而成的小调。有的歌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曲调有较多装饰,刻画细腻,如赣北沿江、湖滨地带的小调,以及景德镇市小调《卖束花》、《失了一枚针》等。其唱法、伴奏都有较醇厚婉畅的特点。小调的曲式结构比较规整,善于运用衬词、衬句扩充音乐结构,旋律明快流畅,抒情性较强。

4.灯歌

江西灯歌是载歌载舞的民歌体裁,有节庆歌舞曲或在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歌曲。传统民间习俗的集中体现是“花灯会”,这在江西各地都非常盛行。江西石城县的灯会非常著名,其中有《倒采茶》和《顺采茶》,也都属于“茶灯歌”。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即《顺采茶》,从十二月唱到正月即《倒采茶》,无论《倒采茶》还是《顺采茶》,其内容都是按十二月中茶事活动的特点起兴吟唱。每逢新春佳节,形态各异的灯彩,载歌载舞的唱灯、跳灯、舞灯、耍灯等演出活动,把节日装点得一片欢腾,喜气盎然。灯歌的音乐大都从小调发展变化而成,如遂川灯歌《铜钱歌》是由吉水小调《十二月歌》装饰加花而成,在音乐结构上随歌词格律的不同加以变化发展。如赣南灯歌《斑鸠调》是由“五、五、七”的杂言三句体基本格式发展成“五五七、五五(形声衬句)、五五七”的三段体,中间乐段的衬句为斑鸠叫声,模拟得惟妙惟肖;萍乡的《放风筝》是由七言四句歌词五句曲调的小调《下象棋》,发展成为“九、十三、七、七、七”杂言五句体,其中的呼唤衬腔“哥哥呀”和“得儿”打舌花的长衬句,贯穿于全曲句间。衬腔的使用,以求音乐节奏与表演内容的紧密结合。伴奏多用锣鼓、吹打等乐器,场面热闹欢快、情绪诙谐活泼。

5.风俗歌

江西风俗歌是指在本省民间风俗活动中的婚丧喜庆、治病、朝拜和年节等场合所唱的歌。其音乐特点多表现为:婚事喜庆等仪式歌,有说有唱,诚笃欢悦;哭嫁、哭灵则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这些歌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江西人淳朴善良的品德和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如赣南会昌、南康、兴国、于都、瑞金、安远一带的“跳觋”,就是流传于民间驱鬼治病活动中的。在民歌普查中发现,江西的不少地方还流传“跳傩”活动。据《中国音乐辞典》记载:傩“是古代以乐舞驱鬼的一种仪式”,“源于巫文化”。“春秋战国间,傩舞在徐、楚等地民间盛行”,“汉以后至近世,傩舞及其音乐仍在江西、广西、湖南、山东、陕西等地流传”,“并有‘鬼舞’、‘舞鬼’、‘玩喜’、‘滚傩神’、‘跳傩’、‘舞傩’等不同称谓,并保存着自古相传的戴面具传统。”可惜今江西现存的跳傩活动已无歌,傩舞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也有用二胡、笛子、大小唢呐伴奏的。

大余、遂川等县的山区村民,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聚集于祠堂大厅,敲锣打鼓唱“年歌”。五月端阳,江西各地广泛流行划龙船活动,赣东北、赣中、赣西等地的“龙船歌”音调铿锵,舒展开朗,颇具代表性。各种风俗歌的词格以七言四句为基本格式,还有仿《诗经》的四言四句以及五言四句和杂言多句体。

6.儿歌

江西儿歌分少儿歌、摇儿歌。乡间少年儿童大多参加放牛、养牛劳动,经常吆唱牛歌和放牛歌或呼牛调。其音乐表现特点是:旋律较口语化,用词简练,韵律明快,具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情趣。摇儿歌是母亲哄婴儿入睡时所唱的歌。音调真挚委婉,体现出深切的母爱。有一首儿歌以燕子起兴,唱出父母双亡后跟着哥嫂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歌曲唱道:

燕子燕,不想见,没爹没娘看人面。

哥哥要我读经书,嫂嫂要我看牛猪。

看到几时归,看到日头落山归。

归来做个怎?归来要茶吃。

茶在高山岭,水在大江边,茶壶嘴儿昂向天!

歌词的后半部分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唱出了不受嫂子待见,孤苦无奈的心态。

欢快、简单、易懂是儿童歌词的特色,节奏明快、旋律反复是儿童音乐结构的特点。新干县儿歌《数朵朵》就反映出了儿歌的这一特色:“正月里李花开,一朵两朵雪雪白。你看隔壁姐姐花园里,两个细伢做游戏。二月里桃花开,三朵四朵红艳艳。你看隔壁嫂嫂菜园里,两只蝴蝶飞呀飞。三月里菜花开,五朵六朵金字样。你看隔壁哥哥田垄里,一群蜜蜂采花蜜。四月里杜鹃开,七朵八朵红似火。你看那个屋背后山边,一丛一丛开满山。五月里栀子花开,九朵十朵白皑皑。你看那个屋背小溪旁,朵朵开口像喇叭。”

二、民间竞技

江西的传统竞技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原始人类于狩猎中形成的劳动技能和自卫攻防中创造的武技与超常体能以及在猎获和胜利时进行的休息娱乐的技艺表演等,是民间杂技与竞技的起源。

杂技与竞技根植于民间沃土,来源于五花八门、缤纷多姿的现实生活,是人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体能技巧的提炼和艺术化,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在其发展过程中,早先基本上是源于宗教、巫术、劳动或军事的一些仪式活动,有的作为人们的消遣娱乐活动,有的成为人们谋生之需,有的作为对祖先神灵的崇拜祭祀礼仪等等。

就演艺人群来说,可分为成人表演活动和青少年及儿童表演活动以及混合表演活动等,一般少年儿童参与的主要是游艺、杂耍活动。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民间杂技与竞技项目主要有:舞龙戏狮、划龙船、踢毽子、跳绳、打陀螺、打七子、滚环、跳屋子、裤裆棋、武术等等。

(一)舞龙戏狮

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主要在年节喜庆之日举行。民间认为龙掌管着人间的降雨,人们举行舞龙活动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狮子为百兽之尊,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人们舞狮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江西各地舞龙戏狮习俗非常盛行,在逢年过节和迎神赛会中的舞龙舞狮活动非常常见。人们把舞龙灯耍狮子的活动当作迎新春的吉祥之兆,从年初一起,一直到元宵节后,都有舞龙灯耍狮子的活动,伴随着锣鼓、鞭炮进行表演,热闹非凡。

在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在颜色上可分为金龙、青龙、黄龙、花龙、彩龙等,龙头龙尾龙身分作七节、九节、十一节、十三节不等。舞动起来,首尾呼应,整条龙不断翻腾,栩栩如生。由于撑龙人动作灵活、舞艺高超,加上有节奏的锣鼓乐器声,在旋律音响中配合得紧凑,龙头不断地舒展头角,龙身不断地跳跃翻腾,尤其显得精彩、生动。

舞狮队有双狮队、单狮队、双狮滚球、单狮爬竿顶等等。舞狮时,一般由两人扮大狮子,由另一人持彩球在前引逗,进行抖毛打滚、腾转跳跃等多种表演,表演程式有诸如“黄龙缠柱”、“滚龙”和“双狮抢红”等高难度动作。舞狮队员一般都有相当的身手,通常在舞狮完毕后,还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有耍刀、枪、剑等诸般武器,也有赤手空拳上阵,翻筋斗、跳桌凳等等。

人们在举行舞龙舞狮活动的同时,通常也会举行诸如彩龙船、蚌壳灯、踩高跷、打拳、花灯、唱戏等活动。春节期间,主要是在初七以后较为流行,这些活动有的在下午举行,有的在晚上举行,并串家走户,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以祈驱祸降福、兴旺发达。如在景德镇,据当地人的观察,其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极热闹:

初七以后,花灯上街。名目有龙灯、旱船、走马、打狮子、打蚌壳,每天晚上有十几或几十伙。街上摩肩擦背,人山人海,锣鼓、唢呐、鞭炮声不绝于耳。店铺争相放鞭炮,每放一阵鞭炮,龙灯便滚了起来。龙灯过后,便打狮子,唱赶船。从初七到元宵,街上鞭炮屑堆积如山。

元宵节这天,各地城乡民众在当晚大都会闹花灯,俗称“闹元宵”。人们舞龙灯、耍狮子、摇采莲船、耍蚌壳舞、挑花篮灯、演戏唱歌等等,大闹花灯,到处爆竹轰鸣,鼓乐喧天,灯会直到半夜才散,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许多表演还会走街串户。

各地的花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鳌山灯、蛤蚌灯、车灯、船灯、采茶灯、马灯、桥灯等。如在南昌,有举板凳灯之俗,人们将两三只内燃蜡烛的灯笼绑在一块木板(或板凳)上,再把板连接在一起,每一木板由一人举着,首尾两端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参与游行起舞。它最长由1000多条板凳组成,有1000多号人,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由100节毛竹组成,每节毛竹上插有小山竹制成的各式灯笼,十分好看。

崇仁县航埠、沙堤、六家桥、河上、东来、三山等乡,一些大族村落也存在“举条灯”习俗,人们用一条长约5尺的木板,两端挖孔,板上缀四至六个方(圆)形灯笼,内燃蜡烛,每人肩负一条,用木棒把两条板灯的孔洞互相连接,首尾另加纸扎的形似龙头龙尾的灯笼,像一条红色透明的长龙。长的条灯达数百米,约有四五百条板灯,晚上行进在田墩上,蜿蜒曲折,伴以鼓乐齐鸣,鞭炮喧天,有如金龙出岫,蔚为壮观。

在丰城市,位于赣江西岸的隍城镇清溪村一带流行一种当地独特的民俗节庆活动——梅烛,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晚举行。它起源于唐代初年,相传有一条金角老龙因触犯天条将被玉帝斩首,监斩官为魏征。老龙在鬼谷先生指点下,向唐太宗求救。唐太宗便在第二天约魏征下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于梦中斩了老龙。老龙向唐太宗索命,唐太宗只好下令每年元宵节舞龙以超度金角老龙,这便成为后世习俗。

据记载,清溪村民为西平王李晟后裔,继承和发扬了梅烛活动。梅烛的梅表示迎春,烛表示光明和红火。按照祖辈传下的规矩,梅烛形式就是板凳龙,一户出一条板凳一名男丁,每条板凳上有三个灯笼三支烛,互相以“丫”字形木梢连接成长龙。最前面是两位端礼盘、点檀香的礼生开道,过去是由穿长衫戴礼帽的文明人担当,表示此举是文明活动;其次是头锣和头灯,再是4个灯笼,还有包括全副吹打的乐队。接下来是梅烛头,也就是龙头,由5人抬举,两边有两个手持钢叉的壮汉,他们的职责不是保驾,而是挑开路上的树枝和电线。再往下就是长达一里的浩浩荡荡的梅烛队伍,最后是梅烛尾。过去梅烛尾后还会抬着许真君神像压阵。梅烛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便会燃放烟花爆竹、点香烛迎接。梅烛活动一直沿承至今,现在村里有300条板凳,近1000只灯笼。2010年6月,梅烛活动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城市的舞狮活动习俗也非常流行,其中“岳家狮”享誉省内外,并于2006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家狮的形成历史可追溯到宋代,以岳家拳的历史沿革为主,岳飞遇害后,岳家军游兵散勇分布甚广,在各地传习岳家拳。明代丰城籍爱国名将邓子龙在学得岳家拳后,曾在家乡邓家村施教,将本地“字门拳”与岳家“硬门拳”有效地糅合为一体,独创了“岳家狮”,其后在新建、安义、崇仁、清江等地广为流传。

(二)划龙船

划龙船也称闹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关于它的起源,有传说最早是原始社会末期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也有传说称其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死,许多人划船相救,他们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踪影,因此每年端午赛龙舟以纪念他。赛龙舟是一项融合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竞技运动。

端午节期间,除了吃粽子、插蒲艾及洒雄黄酒外,江西各地靠近河流的村镇还常进行龙舟竞赛,俗称“划龙船”,县城更为隆重,一直沿承至今。在过去,龙船下水前,会举行祭祀仪式。初一正式下水开划,初二休息,初三到初五为竞渡盛期,锣鼓声十里相闻。丰城市有“初一划,初二歇,初三初四划到节”的民谣。

龙舟比赛中,一般规定以先到达指定目标为胜者。各地的龙船大小有异,但都经过精心装饰。萍乡一带参加竞赛的龙舟可容纳十余人,并以红布缠住木制龙头,插在船头,划手各持一桨,排坐两侧,另有指挥一人,锣鼓手一人,号令一发,龙舟就如离弦之箭,破浪争先。在南康市,龙舟是以特制小船套上雕塑精致的龙头、龙尾制成的。划船者身着色彩鲜艳的统一服装,手持桡板,在船尾有一个人负责打棹,然后以船上的鼓、锣的节律来指挥,统一划船动作。

在南昌市安义县,石鼻乡、万埠镇和龙潘镇的龙舟赛,自明朝以来就相当出名。每年五月初五,大人小孩都会成群结队地围观在潦河两岸,等待各村各乡的龙舟赛开始。大约在上午9时,潦河里的龙舟争先恐后地朝前猛划。龙舟有的为黄色、有的为红色、有的为黑色,还有白色的、绿色的,使200米宽的潦河上呈现一幅五彩缤纷、绚丽壮观的图画。古人有竹枝词为证:“五月榴花五月红,雄黄角忝尽古风。丝丝绣出儿童佩,万埠龙津封棹中。”

在高安市,打制龙舟时,要请打制龙舟的木匠举行祭祀仪式。待新龙舟做好后,须将龙舟顺转过来,再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叠成的五彩布分别钉在龙舟头的两边,捉一只大公鸡割开鸡喉,对准龙舟的中心主梁点鸡血,俗称此为“祭梁”。祭梁之后木匠须唱彩词:“一进船头生百福,二进船头状元红”等吉利语。等吉利话讲完,东家须付给唱彩词的木匠一个红包,以谢他的美好祝愿。

每年五月初一,参赛龙舟下水训练。按旧俗,龙舟下水前要设坛举祭方可开始划动。高安县的龙舟赛场设在锦江,五月初五,方圆几十里的人们早早云集在锦江两岸。开赛时,锣鼓喧天,百舸争流,场面十分壮观。两岸则是喊声震天,掌声雷动,为参赛人助威。

按传统的习俗规定,制好的龙舟和参赛完的龙舟由各庙会或龙王会管理,每年从农历四月开始,划龙舟的参赛者所在的“龙王会”便会抬着“龙王爷”(为木雕)到邻里募捐,募捐回来后要将“龙王爷”放置在祠堂当中,由抬龙王的人依次朝“龙王爷”烧香叩拜。各村所募捐的钱和谷物留待端午日龙舟赛时用。

分宜县洋江镇的划龙船活动也非常盛行。洋江镇地处杨溪和袁河的交汇处,形成自古至今的洋江端午节龙舟竞赛传统体育项目。各村镇的龙船平时都放在各姓宗祠当中,每年当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时,人们就先后将龙舟抬出至河中进行试水补漏。到赛龙舟之日,河岸两边到处都围满着人群,锣鼓声、呐喊声震耳欲聋,构成一幅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多与当地划龙船活动相关的传统习俗,如造龙船用的木材一般都用一抱大的杉木,而且木料是从别村的山里“偷”(一般会先打好招呼,事后补钱或者互相砍伐)来的,砍好后几个人抬着木材使劲跑,木材主人在后面追着,意为“溜得快”。龙船造好后,庆祝新龙船下水时要举行庆功宴,邀请在外地做生意和做官的村人回来,并放鞭炮庆祝。造好的龙船在桡子上都会写上本村的名号,船中间和船艄也会有书写着本村姓氏的大旗。

洋江龙船还有巡游的习俗,巡游就像是走亲戚,龙船经过哪个村,乡亲或村里管事的人都要到河边来看,关系较好的村庄或同宗姓的村子都要放鞭炮迎接,表示友好,村里嫁自龙船村的女子也要放鞭炮迎接,欢迎娘家龙船到访。只要岸上一放鞭炮,龙船就要进行表演赛或友谊赛,同宗姓的村子还要准备包子、饮料、烟酒招待。

洋江龙船还有朝圣的习俗,到下游离洋江镇三四十里的昌山庙朝拜龙母娘娘,祈求风调雨顺,平安顺利。一般来回需要六至八个小时,故对桡手和舵手的体力、经验都有要求,有时在凌晨两三点钟还能听到江面上传出的返舟的锣鼓声。2010年6月,分宜赛龙舟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武术

江西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虽然没有少林寺和武当山有名,但江西的“字门”和“五百钱”等绝技却同样在中华武术中留下了不朽的传说。其渊源已不可考,一说起源于武当,一说起源于少林。

江西民间武术种类主要包括字门拳、硬门拳和法门拳三类,这三种拳术风格各异,却又相互糅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江西南拳。另外,红拳、板凳、大刀等武术也慢慢流传至江西并得到发展。

字门拳因是以若干字为其要诀的技击打法而得名,其源传不详,传说是依鹰蛇搏斗之巧创成。它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因此,尽管字门拳“文人弱士皆可练习”,但要练好并且能够在散打中应用并不容易。

“字门”包括“残字”、“推字”、“援字”、“夺字”、“牵字”、“捺字”、“逼字”、“吸字”,还有“练头”、“袖珍十八法”、“八法缠丝手”、“对练”等,流传绝技有扑地吹灰、头子手、腊八角、小手、三翻六并等。相传字门拳中有一套点穴术,名为“五百钱”,其名称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开传之时,徒弟先交五百文铜钱学“点死”(下手),后交五百文铜钱学“点生”(收手),故名“五百钱”。在江西主要分有清江、高安、丰城三支,传说这种点穴术十分厉害,不仅可以让人半身不遂、七窍流血,而且下手之人还可以设定发作时间,故一直为民间所忌惮。2010年6月,江西字门拳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硬门拳相传为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创,故又名“岳家拳”。此拳以猛打快攻、刚勇剽悍、拳势激烈、以势逼人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流行全省各地。

硬门拳的主要技术内容有拳术、器械、基础训练及散手,有完整的体系,在江西武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拳术套路以四门(包括四门红拳、四门滚肘)、叉步、吞吐、猛虎下山、五虎下西川、八虎闯幽州、八门解锁、双喜、勾白、霸王饮酒、落地金钩剪、床封手、九莲、万法归宗、金蝉脱壳、五马归曹、四对手等套路流行最广。

硬门拳主要在丰城、宜春、萍乡、高安、宜春、万载等地流传,如丰城市自古武风尚行,素有“河东狮子河西枪,南门拳腿北门桩”誉称,无论狮、枪、拳、桩,均与岳家拳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

另外宜春市袁州区南庙乡也是硬门拳的盛行之地。当地群众的武术活动起于唐,盛于清,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后,到如今有数百年的历史,为我国著名的“武术之乡”。

南庙乡武术渊源深厚,秉承的是祖传父教的传统,据当地不完全统计,在现有两万余人中,有近三分之一人练习了武术,涌现出了诸如“南拳师”袁平生、“六肘王”刘圣生等著名拳师。2006年9月,在山西省运城市进行的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民间传统武术大赛上,南庙乡的袁平生、刘圣生、彭芳三名选手代表江西省参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袁平生的“南拳四门”获得男子传统南拳第二名;刘圣生的“南拳六肘”获得男子传统南拳第四名;彭芳的“南拳六肘”获得女子传统南拳第二名等。2010年6月,南庙武术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萍乡市上栗县自古以来尚武之风也非常盛行,为我省另一著名武术之乡,当地流传着“上栗人人有打(即武功)”的俗谚。

法门拳又称赵家拳,其源传不详,据说是以字门八法为基础衍生而成的,它引进了字门拳的刁钻手法,揉进了《袖珍十八法》的技击精粹,故又称“法字门”。法门拳主要拳术套路共有十八趟,名为单贯、双贯、溜马、二防、大金丝、小金丝、三角抖、连环步、顺开拆、反开拆、五虎穿裆、蝴蝶扑地、木牛分筋、开胸破曹、走马圆滚、落地开花、拉弓出杀等。其中有些套路还配以反套路,这样一正一反,既可进行单练,又可进行对练。但民间师傅对于反套路一般不全部传出,只传授其中的一部分。

法门拳在技击上要求“以静制动,以守为攻”,还要求“彼不动,我不动,彼欲动,我先动;先化后发,连消带打,引前动后,逼势取逆,挂角踩边,左右连环”,在江西南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法门拳在江西各地流传甚广,尤其在南昌、清江、丰城、高安、新干等地更为盛行,且代有高手,在当地闻名遐迩的“赣江三龙”郭子龙、朱子龙和邓金龙就都是法门拳坛上的佼佼者。

这三门拳在江西各地流传甚广,尤其在南昌、清江、丰城、高安、新干等地更为盛行。很多村都保留下来的团教习俗,器械丰富,并有多人杀阵的阵法,如七星阵,四门阵等。

另外,江西各地民间还流传有南拳、少林拳、少林器械、太极、八卦、形意等,其中还有南、北两拳派的暗器飞刀、飞镖等。

此外,民间舞狮(又称“打狮子”)活动夹杂着民间武术的成分,是民间武术杂技中的一种集体武艺,其中丰城市“岳家狮”当为其中的代表。“岳家狮”发源于丰城市杜市乡落星桥狮子邓家村,为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邓子龙所创。邓子龙幼年曾师从明嘉靖时著名学者、“岳家拳”传人罗洪先,得“岳家拳”真传,随后以“打狮子”的形式,将本地“字门拳”和“岳家手(硬门拳)”有效地糅为一体,创立了“岳家狮”。

“岳家狮”贯穿的民间武术艺海无边,可谓“狮子一吼,气壮山河”。狮舞时,为进一步展示武功,先表演岳家枪、岳家锤、岳家拳以及各种刀刃、棍棒、九节鞭、板凳等。舞狮之人大都是身怀武术,表演灵活激烈,将武术与艺术糅为一体,兼具民间舞蹈、武术与杂技的风格特征。

(四)“装故事”

“装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表演形式,是抬着“台阁”古装人物踩街、巡游的一种大型民俗活动,具有浓厚的艺术特色,属于脸谱化、服装化的娱乐戏,主要反映过去人们生活中所发生的典故、传奇或具有诗情画意的事情。千百年来,这种习俗活动一直延续传承,流行于江西许多地方,特别是客家族群居住地更为盛行。

这种民俗活动在各地称呼稍有不同,如在瑞金称之为“春色”,在南康称之为“抬毛老爷”或“扛故事”,宁都县称之为“装故事”、“装古史”、“样故史”,乐安县称之为“装故事”,寻乌县称之为“抬故事”等等。其活动日期各地也存在差异,如在宁都、南康、寻乌、瑞金等地一般都是在春节期间主要是在元宵节举行,而在乐安县湖坪村则主要是在八月中秋节前后举行,有些地方在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等等。明清时期,赣闽粤客家源流区多有立春前一日扮春色、抬故事,作为迎春祭祀巡游活动的前导,后又将该活动延伸到祭祖、打醮、赛会等节日当中。

宁都县的县城、田头镇、长胜乡、大布村、小源村、东山坝乡等都有元宵期间“样故史”的习俗,尤以田头最盛行,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都会用“抬故事”的形式来庆祝元宵节,并以此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故事”人物概由5~8岁聪明、胆大的男女儿童化妆担任,装扮成神话故事、古典戏曲里面的“故事人物”造型,扮演戏剧节目中的某一情节,如《断桥》、《牛郎织女》、《孙悟空》、《秋江》、《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坐在彩纸、剪彩等吉祥图案装饰好的“故事棚”里,由大人抬着游街串巷,配以高跷、花船、蚌壳、锣鼓、龙灯和乐队相随,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时间长达两三个小时。

“抬故事”开始的地方是老街上的城隍庙,被选中的“抬故事”孩子们早早化好了妆等在那里,在游行的过程中还伴有踩高跷、锣鼓乐队。故事“抬”在圩镇上,每走一段路,队伍都会停下来一会,为大家表演一些节目,有摇花船、乌龟和河蚌之类的节目。从上午10点左右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钟,最后返回城隍庙。

乐安县湖坪乡湖坪村“装故事”习俗活动历史悠久,起源于北宋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明万历朝以后。由于湖坪村为单一王姓村落,是全县最大村庄,故其活动也称为“王氏大湖坪装故事”。

湖坪村“装故事”活动从农历八月初九晚上起开始装演,白天逢街装演,一直到八月十五晚上结束。“装故事”的表现形式是从八月初九至十五,王氏族长和头人,在本姓家族有一定身份的人家挑选数十名儿童,穿上不同的戏服,戴上所演历史人物的脸谱,盛装打扮成“故事戏”主角,分别扎坐在各台木制的“故事”架上。“故事”架分两层,上层须是女孩,下层男女不限,每台“故事”设一个“故事”架,“故事”架上面由2~3个小孩扮演不同的角色。

“文革”期间,湖坪“装故事”习俗活动衰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各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这项民俗文化活动重放异彩。2008年6月,湖坪“装故事”民俗活动已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李承乾

    李承乾

    一个三流大学中文系毕业,没权没势,连工作都连番碰壁的三无屌丝男穿越回了大唐,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倒霉皇太子李承乾。且看他如何逆天改命,斗世家,争皇位,灭突厥,平吐蕃,镇伏四夷,安定天下,打造一个远超先古的绝代盛世。
  • 轮回戒之我的朋友拿破仑

    轮回戒之我的朋友拿破仑

    刘同,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偶得神器轮回戒,须经就是轮回便可成无上境界,成为傲视众生的存在,第一世重生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成了凯撒的唯一后代,他立誓要成功,无与伦比的成功。因缘巧合下与拿破仑成了知己,看他如何成就丰功伟业。拿破仑,曾以一国之力挑战整个欧洲的战神,从默默无闻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到几乎统治整个欧洲,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矮小的杀人狂,还是马上的世界之魂?
  • 三国之巅峰书生

    三国之巅峰书生

    本作讲的是一个现代武术家穿越到三国里但是却因为自大从而被灭了满门,只有主角与他的未婚妻和哥哥逃了出来,后,主角一蹶不振,主角的哥哥去辅佐董卓,后向董卓推荐主角,主角最后重新出山。“秦哲是我这一辈子的噩梦”by诸葛亮,郭嘉,
  • 千古第一将韩信之千古传奇

    千古第一将韩信之千古传奇

    毋庸置疑,韩信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故事广为人知,胯下之辱、鸟尽弓藏、萧何月下追韩信,2000多年来,一直为大家所熟悉。他的兵法受兵家推崇备至,甚至有观点认为,他开启了刘汉四百年历史。然则,韩信从出生到死亡,充满传奇色彩。本书依据历史基本事实,经过作者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将韩信身上的一个个迷通过通俗的语言,详细道来,使这些传奇显得十分合情合理
  • 伪帝袁公路

    伪帝袁公路

    我就是个盗版。T.T真是无奈啊。如果还不行,那就算了嗷嗷嗷啊
热门推荐
  • 极峰武道

    极峰武道

    无尽大陆,谁主沉浮?武道极峰,苍茫悠悠。一个命运曲折的少年,背负着沉重的责任,自偏远地域走出。一步步正武道,逆苍穹……
  • 孤鸿寄语

    孤鸿寄语

    鸿蒙创世山,九界第一峰。御笔点狂名,天地一孤鸿。白衣舞阴阳,翩翩少年郎。多情花间过,无心尘不染。醉来是非空,劝君莫寻踪。孤胆走万里,黩武斗黄龙。
  • 互动与多赢

    互动与多赢

    本书包括疏导并举、点面集合、大小裂变、新旧更替、进退乾坤、互动共赢六篇。
  • 重生之不再错过你

    重生之不再错过你

    她,慕氏集团千金,一场背叛让她看清谁才是真爱,看她重生归来如何虐渣男贱女,看她如何守护心中的挚爱。他,傅氏集团总裁,亦是意大利商业帝王,看他如何守护真爱,宠她一生,给她一世幸福。(男女主双处,宠文无虐,虐渣男)
  • 混世剑圣

    混世剑圣

    一位即将高考的高中生,在回家路上捡了一个老头,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练武之路从此开始。
  • 王子降临

    王子降临

    到底是王子还是天使?要怎么才能抓住这个男人?她迷惑了!
  • 小仙有行,上神不远

    小仙有行,上神不远

    姬容告诉我苍穹之巅宇宙之外,是神居住的地方,那里是九重天。于是我做了许多许多的梦。“师父,何为御夫术?”“你还小,等你长大告诉你。”、、、、、、“师父,我听到好多关于你的故事啊。”“听到什么了?”“听到以前有好多女仙爬过你的床。”、、、、、、有一日,姬容那只活了几十万年的老狐狸忽然来跟我说,“小丫头,嫁给我呗。”于是我一棵竹子换下常年青衣,穿上大喜的红色嫁衣、、、、、、
  • 末日之百年之后

    末日之百年之后

    百年之后,冥界会是怎样?步凡不知道,因为他还没死,即使他已经100多岁了,他却依旧年轻。忘了说了,他不是吸血鬼,他只是单纯的死不了,老不了……百年之后,他见证了这个世界的改变、毁灭以及新生……这不是一本纯粹的末日小说,这是虚拟世界、末日危机、魔幻世界三部曲
  • 豪门弃少

    豪门弃少

    楚风,因染指貌美动人的大嫂未遂而被逐出了家族,一次意外,他发现在自己被驱逐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桩惊天大阴谋……
  • 婚意绵绵,大叔求放过

    婚意绵绵,大叔求放过

    婚礼上,新娘霸气征婚,新郎叔叔高调应征,整个宁城都轰动了,这些孙岩岩表示都能接受。可是,那大叔,咱们好像不太熟啊!婚后各种溺宠是常态,大虐渣男渣女是必点菜,可是夜夜妖精打架实在是受不了啊!于是,某人卖萌耍二举牌投降:“大叔,求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