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500000010

第10章 长大当老师

张筠秋的祖父,以乡村教师终其一生的张老先生,在1904年为长子张书奎(字礼甫)、媳妇朱贵珍完婚。那一年礼甫二十岁,贵珍十九岁。媳妇秀慧,只是身体稍见单薄纤弱。

张老先生未至天命,身体已见衰老之相,盼孙之心尤其急切。可是婚后数年,仍不见儿媳有梦熊之兆,张老先生终于怀着未见孙儿的莫大遗憾逝去。

多事之秋的辛亥年初,贵珍始觉体征有异,待确证有了身孕后,全家大喜。贵珍的母亲闻讯也如释重负。临近产期还有一个月时,娘家着实地备了一份催生礼,由朱母乘船从武原镇送到宣家浜。内有:贵珍母亲手缝的“蜕毛衫”,是一件无领的和尚衣,可避邪,宽松,以示能脱掉身上胎毛。另有从店铺买的红糖、胡桃、桂圆、荔枝等滋补之物,还有自制的糯米饭糍、糕饼等供孕产妇充饥之物。

1911年12月16日,紧随着祖国母亲五千年以来最激剧的临产阵痛,张筠秋也从母腹中呱呱落地,来到人间。

父亲张礼甫时任海盐县西塘区十七图总董,筠秋降生时,他正在治下的乡间奔波,料理打点着社会上的那场阵痛:挂白旗、剪辫子,完成清朝到民国的改朝换代。

礼甫虽然婚后期盼了七年,七年中他也不知默默地在心中朝夕祈祝过多少遍,但在妻子一旦分娩前,却将一应事情,全撂给了母亲。

那时的乡间还都是老法接生,妇女一朝分娩就踏进了一脚跨在阳间、一脚跨在阴间生死难测的境地。一个催生婆,一把剪刀,一盆热水,最多旁边还伴着两三个照应的女亲属。大人小孩平安与否,大半系在产妇、胎儿的造化上。好在礼甫的母亲生育过四男二女,处事熟练沉稳。二个多时辰的声嘶力竭挣扎过后,贵珍终于产下一女。女儿似父亲,颇巨硕,哭声也洪亮。

待礼甫赶回家时,只见母亲已在堂中设香烛叩拜,感谢神灵祖宗保佑大人小孩均平安。礼甫拜谢过后,听说生了女儿,就对母亲说:“小名就叫佩兰吧”。母亲说好,头生是孙女,希望能陪(佩)着来(兰)一个孙子。

礼甫照着母亲的吩咐,即着人去武原镇丈母家报生,因为是生了女儿,报生人就携了只母鸡,外婆家则回赠红鸡蛋88双。那尾母鸡,在耳边系上一根兰线后,也作为回礼抱回张家。“兰”与“拦”谐音,意为“拦牢”小囡,使之健壮成长。

从佩兰出生到“斋三朝”的三天内,每天上午,礼甫推卸掉一切“委员”的事务与应酬,专在家中迎候来送月子礼的亲戚,还有各色闻讯而来多半是与,“委员”有事务往来的朋友。

最先送来月子礼的,是礼甫的三位胞弟,礼虽丰俭不一,但都是同胞的一片心意。

大兄弟张关甫与礼甫同住在宣家浜的房子里,得讯最早,送礼也最早。关甫娶海盐武原镇黄同源家的闺女,黄同源商铺在县城也小有名气,可惜黄氏过门后,一两年就因病故世,未生育。关甫也从此未娶,孤身一世。他妻舅在县城开黄同友酱园,对关甫颇为关照。关甫开串乡店为生,进货时妻舅均按成本价拨货。所以关甫经济上尚小可,出手也大方。金舜仪在回忆幼时去外婆家拜年时说:“关娘舅(关甫)顶出客,每人一个银元,大娘舅大舅妈(礼甫及妻子)双角头,小娘舅(方甫)去拜年呒啥啥,胡子一抹。”

小弟方甫,住老宅知稼堂。张老先生以此堂名,告诫子孙应知稼墙之难,一餐一粟来之不易,以耕读诗书传家。方甫生两子:振麟、振祥。妻子陈氏在产第三子时难产亡故。岂料方甫不能铭记生父遗训,染烟、赌两毒,倾尽田产后,靠兄长礼甫接济度日。在上海谋生的妻舅陈跃明,先后介绍振麟去上海浦东一家酱园当学徒,振祥进上海钢铁厂做学徒。方甫了无牵挂后,更加游荡乡里,一直至死。

二弟平甫,与小弟同住知稼堂。娶平湖俞兴里俞氏。平甫学校毕业后(据张兴华回忆,平甫毕业于省立第三中学,即现在的嘉兴一中前身),曾设塾教书,因病早逝,撇下俞氏守寡,未生育。俞氏后归娘家居住,郁闷至极后到平湖县城西门外庵中带发修行,意欲黄卷青灯了此终生。张振麟在岳母去世后,荫寄平甫俞氏为继子,以母亲称俞氏,且将俞氏接往上海。

三朝过后是满月,满月以后是周岁,礼甫生性喜欢热闹,都摆酒设宴会聚亲友。筠秋周岁过后不久,贵珍又有了身孕。一天,细心的婆婆,看着贵珍迈过门槛时,先出左脚,就兴奋地对媳妇说:“这次是个男孩。”贵珍闻言,又是喜悦又有些羞涩地低头不语。

又一番十月怀胎后,果如婆婆所预言,贵珍产下一男孩,礼甫为儿子取名振乾。《易经》云:“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可以想见,礼甫对儿子寄予的厚望。

然而振乾降生后,并未显露出健相,倒有点体弱之征兆,哭声还不若筠秋洪亮有力,尽管全家上下悉心哺育,但没有婴儿应有的日长夜大的旺劲。更使人隐忧的是,振乾的降临,三年之内,给礼甫家带来两次变故。莫非此儿的生辰八字不好?

先是礼甫母亲,刚入寿年就撒手西逝,且逝得异常突兀。

宣家浜所在的杭嘉湖平原一带,方圆几十、上百里的种田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一片自家的竹园。竹园往往就在屋旁,从离北窗或西墙三五尺远的地方开始,逐年蔓生一直长到屋主人地界的尽头。竹园里的竹子,夏日里翠影婆娑,可挡去不少六月里骄阳的暑气。到了冬天,却如排箭般挺拔密立,又能抵御住西北风挟裹而来的凛冽寒潮。最能给庄户人家带来喜悦的,远不是文人雅士们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或者“一枝一叶总关情”之类的闲情逸致,而是春雷响起春雨过后,从地下不时冒出的茬茬春笋。这是皇天后土一年中对种田人家的首次馈赠,种田人喜悦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

同是春笋,却有分别。最先破土而出的是早笋,当地人叫燕来笋,数量不多,味最鲜美。第二茬长出的笋叫孵鸡头,有两层意思:一是出笋的时令,正当农家将蛋放在母鸡身下孵小鸡的时节;二是竹园里的笋出得多了密了,像母鸡身下破壳而出的小鸡,接二连三,成窝地来了。最后一茬的笋叫乌壮头,笋壳的颜色带点乌黑,笋的个头特别粗壮,只是笋味稍微夹杂点苦味。

一个从悠远的祖宗那里传下,又历经先农子孙代代口授相传的说法,仍为今日宣家浜及其周围的庄户人家深信不疑:竹园里竹子长势的枯荣,往往征兆着主人家家运的盛衰。因此,正经的种田人家,都会经心莳弄着自家的那片竹园。其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在出笋时节决定笋的去留。园里的笋,要留下挺拔粗壮的,使其长成竹子,不能太密,也不可太稀,以延续竹园的强势和茂盛。那些长得过密的竹笋,那些长得歪斜瘦弱的竹笋,则要将它掘去。掘下来的笋,在崇尚自给自足的乡村,大多供自家食用,少数也有拿到附近的小镇或集市上去卖了,换成妇女们的针头线脑或家用的油盐酱醋,当然还有男人们的茶钱酒资。殷实一点的人家,竹园常常也大,那是不屑将笋外买的。尽管笋多,但这些人家自有他们处置的办法:在每年竹笋刚出,还是时鲜佳蔬时,他们就掘来,分送给邻近镇上或县城里的亲眷朋友尝鲜,虽不是什么贵重的珍馐,但对方珍惜的还是这地头鲜中透露出来的亲情。等到笋大批地从地下冒出时,主妇们就忙了。每隔二三天,就要去掘回大篮大篮的笋子,随后切成笋片或笋丝,晒制成笋干。

1914年,张筠秋四岁,祖母四十七岁。那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春分刚过,接连下了两场透雨,在地下蓄势一冬的笋儿,也耐不住地下的郁闷急着要往地上窜了。那年筠秋家的笋长势极好。

祖母带着筠秋去竹园里掘头朝笋,不料篮中的竹笋刚遮住篮底时,祖母在掘笋用力时,身子一歪,倒在地上。筠秋大声地叫着“亲亲”,可祖母就是不应。筠秋急了,心里怕了,飞快地跑回家。哭着告诉了母亲。母亲放下怀里的振乾,睡在床上,叫筠秋看住弟弟,什么也不说地飞快冲出屋去……

待筠秋再见到祖母时,祖母已静静地躺在床上,旁边围着一圈的是低着头的爸、妈、叔、婶……

筠秋后来哭着要找祖母,大人告诉筠秋,祖母到天上掘笋去了。筠秋不明白:今年家里的笋是大年,祖母头朝笋也没掘完,为什么要去掘天上的笋?

母亲的骤逝,礼甫连随侍汤药的孝子之行也未能稍尽,更陷他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可弥补的抱憾之中。礼甫只得将孝心移情于母亲的葬礼之中,倾其全力,为母亲送行,以表人子的哀思。礼甫体形壮硕,但至“五七”,已是一副形销骨立的孝子模样了。

正如俗语所说,祸不单行。翌年,礼甫丧妣之痛始觉消解,妻子在第三胎的分娩中,血流不止而亡,胎儿也未能保全。那是1915年,朱贵珍终年三十一岁。

五岁的筠秋已初谙人事,知道妈妈已离她而去,只在一旁抽泣。而三岁的弟弟振乾,却屡次屡次地哭喊着要寻找妈妈,闹着要妈妈抱……,众人无法,只得让振乾去见僵卧在床的妈妈。振乾号哭着猛扑前去,伏在妈妈身上,然而任凭儿子怎样呼天喊地的呛号,妈妈终不能回答。振乾哭得累了,只能脸贴着妈妈冰冷的脸睡去。弟弟睡着了,筠秋靠着妈妈的床边陪伴着,妈妈和弟弟都睡着了,只有筠秋一个人还在流泪……

三年中,张家两举丧事,连亡三人,有旁人向礼甫进言,是否租住的房子不吉,以另觅新居为上?礼甫一言:人生祸福事,岂关宅第中。朋友以屋遗我避风雨,此乃尚义之举。尚义之屋,何涉阴凶?于是,旁人止言,礼甫一家仍泰然在宣家浜屋中居住。

1917年振乾五岁,已到发蒙的年纪了。春节刚过,礼甫开始计议起儿子振乾读书的事了。宣家浜村落较小,又都是靠种田谋生的庄户人家,故没有设私塾,要为振乾发蒙就得到张家门张氏宗族开设的私塾中。

闹完元宵,私塾的先生就要坐馆,礼甫趁着年初十姐弟俩去海盐外婆家拜年回来,就向振乾说起了今年要去读书的事。不料,筠秋在旁说:“弟弟读书,我也要去读书。”事出父亲预想之外,礼甫脱口而出:“女孩子家读什么书!”在张家门、宣家浜,十七图图董张礼甫也算是个开通有识见之士,然而潜意识中,毕竟还不能越出几千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思想窠臼。

“反正我要读书。”

父亲一时失了应对。

“你难不倒我,弟弟去读书,我跟着弟弟一起走到张家门,也好读书了。”

“佩兰宝,你为什么要读书。”父亲似乎已经有点正视筠秋提出的要求。

“爸你听着:‘读书好,读书好,读书不分迟和早,人不读书,就像瞎子看不到,知识无价,学问是宝,读书好。”

“佩兰宝,这歌你是怎么会唱的?”

振乾抢着说:“爸,去年,姐就带着我去张家门,在私塾外面,听先生教时,偷偷学会的。”

至此,父亲已无言可说了,对着筠秋、振乾俩说:“好,备两份拜师礼。筠秋,你和弟弟振乾一起上学。”

张筠秋在七岁时发出的“我要读书”这一呼声,开始了她一生向旧习俗的挑战,至今我们仍不清楚,这是出于她求知的本能,还是来自于她体内潜藏着的与生俱来的叛逆因子。

私塾设在张家门礼甫家的老宅知稼堂厅堂上——那所老宅虽经火灾,但修葺后,仍住着平甫、关甫兄弟两家、据曾在此上过学的张礼甫的孙子张欣田回忆,知稼堂私塾的大致布局如下:“学校位于宣家浜的南面,从宣家浜的家里出发,走过了一片高地和田野,就有一个大院子,住着两户人家,他们是亲兄弟两家(即关甫、平甫)。房子大门在南面,面前是晒场,晒场前面又是一条小河。进大门后来到大厅,两边是两户主人的房间。前厅北面是很大的天井,中间的步道直达后厅,步道两旁还有两个已显损坏的花坛,里面种着月季、芍药,还有小葱和杂草。再两旁就是厢房,是主人的厨房和仓库。我们的教室在后厅。厅很大,有我家(指张礼甫在宣家浜的房屋)三个厅那么大。我们上学是从后厅东面的边门进来的,这样可以不穿过主人们的起居室。”

继承张老先生教员薪火的是礼甫的二弟关甫。虽然是叔父,但入学时筠秋和振乾仍以先生礼拜见,跪了红毡毯,行了三叩首礼,以免日后管教上失于偏怠。塾中已有十二三个学生,今年除了筠秋、振乾,还增加了另外三个学生。只是女童入学,只有筠秋一人。

先生教的是《百家姓》,以识字为主,后来又课以《三字经》,虽然此经意贯我们民族五千年文明精粹,但先生一秉历来的授业方式,识字读诵。其间文义,大多不释,只待学生日后逐渐自己明了。关甫教书胜过一般冬烘先生之处,是他进过新学堂,故在百家姓、三字经外,还兼授算术。虽是简单的识数,加减,但学生在日后大得认数记账的裨益。循私塾的惯例,向先生献上拜师礼,向同窗分送状元糕后,七岁的张筠秋开始了她的识字上学之途。俚语说,上学是穿了牛鼻子,喻儿童失去了童真的自由,如同牛被鼻绳牵着,不由自己了。筠秋因为自己要上学,所以只有能读书的喜悦,而少有被管束的窘迫;只有“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的焦虑,而没有半点倦怠松懈。不过当时读书的一个困难,恐还是现在非亲历的孩子们甚至大人们所不能想见的。

筠秋、振乾的读书之难,在那宣家浜到张家浜二三华里十几分钟的泥路。若是晴天,哪怕是严寒酷暑,都还不算难事,难在春天。江南春天的雨,常是连绵不断的一下几天,十几天,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对筠秋和振乾来说,那就没有“昨夜枕边听檐雨,明朝巷中买杏花”的浪漫风情了。路是泥路,雨后第一日走去,若前面的行人少,一步沾上一脚泥巴,脚下挂得十分沉重,使你举步维艰。雨后第二天、第三天的路况就更使人窘状异常了。路面已是一派泥浆,泥浆没过脚踝是经常的。最要命的是脚下的滑,一不留神,或是倒向前后,或是滑向左右,人失去重心,倾倒或仰面在那片泥浆之中。倘若摇晃的身躯在行人踏出的足辙中停住,那也是惊魂乍定,一身冷汗。天晴时十几二十来分钟的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还不能走到。人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江南水乡的春雨天的泥路泥泞,同前者的景象也相差无几了。

入学几个月后,筠秋和礼甫同时感到了读书识字的喜悦。

1917年夏,杭嘉湖螟灾炽烈,政府号召农户白天入田逐株摘去有卵块的稻叶,并计数发放酬金。图董张礼甫至傍晚还在田头查看,筠秋就在家中,帮着记数。待礼甫回到家中,意料之外地见到前来报卵块数量的村民已经散去,女儿筠秋捧着记数本,在等他回来向他交账时,父女俩喜由衷来的大乐了一场。筠秋到晚年时,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

礼甫是力尚男子主外的人,母亲、妻子在日,一应家务全由她们操持,而母亲、妻子三年内相继离去,很使他有后宅空乏,内外难得兼顾的困难。劝礼甫续弦的事,在妻子张贵珍刚过“五七”,就有人提起,但礼甫断然拒绝。以后,又陆续有人或建言或作伐,礼甫一直在犹豫之中:这位壮硕的男人,怕一双儿女受委屈,“后娘的拳头,夏天的日头”……

过了三年,到1918年,在旁人的撮合下,礼甫终于决定续弦。后妻魏五室,平湖县乍浦人。乍浦,虽属平湖县,但却与海盐县张家门紧相毗连。

续弦的婚礼,虽不能怠慢了新人魏五室,但比起花烛娶亲来,总要逊色一些。不过,婚礼上在振乾身上引起的事,却让全体参加婚礼的亲友,感到突兀和惊愕。

婚礼进行到“拜堂”时,有人对在一旁观看的振乾说,那位与你父亲拜堂的女人是你的新妈。振乾听后突然哭着大叫:“那不是我妈妈,弟弟要弟弟的妈妈。”筠秋在振乾的旁边,也受到感染大哭起来。身旁的家人竭力劝慰,但姐弟两人的哭声不止反扬。众人弄得手足无措,抱着拽着两人去房间规避。不料正在行夫妻对拜的礼甫,撇下新人,跟随姐弟俩跑入房间,众亲友都惊呆了,新人孤兀地一人被撇在厅堂中间,少顷也放声大哭。一时,婚礼上竟然弥漫了哭声。

终于将新人扶入洞房。婚宴开始,礼甫也恢复常态,向亲友逐桌敬酒致谢,然而,刚才这一幕总给整场婚礼罩上一层阴影,或许还会延留到往后的生活中。

礼甫续弦后,筠秋振乾姐弟就不能与父亲同住一室了,姐弟俩的房间,在父母的房间后面紧挨着。本来应从前面的房间走入,比较亮堂方便。但姐弟俩不愿穿过父母的房间,在孩子的心中,一定是不愿经过继母居住的房间。他们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是他们的母亲曾经居住过的房间,现在却被另外一个不相识的女人占住去了。父亲拗不过女儿、儿子,只能由着姐弟俩从后面堆着杂物的北间进到卧室。北间窗小,每到傍晚更是昏暗,要点灯才能看见。有时冷不丁还有老鼠窜出,更令人悚然害怕。每晚筠秋拿着灯在前面照路,后面振乾拉着姐姐的衣襟,摸索着脚步探着路,抖索着进入房间入睡。在两个孩子的心目中,每晚的睡觉竟成了涉险的畏途。张筠秋本人1985年12月的回忆,对其间细节记忆犹新:“我拿了手照(照明用的灯),弟拖着我的衣服进后房。当时我们穿的是布袜。因砖地潮湿,弟弟袜内爬进一条蜈蚣,第二天早上,穿进去被咬,吓得直哭。”张筠秋晚年还向侄女张欣华回忆起此事,张欣华评论说:“姑母坚持从后面进,吓得我的父亲只能躲在姐姐身后,拉住她的衣服往里冲,姑母所以从小就形成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

1919年,张礼甫续弦后第二年,五宝产下一女,小名大宝。虽是续弦后妻所生的女儿,一则均是己出,二则决不能怠懈了魏氏,大宝的三朝满月铺排,与当年筠秋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有过之之举。俗话说:“好吃油盐,好看铜钿”,张礼甫的家底,经过这短短五年中两丧一娶一生的四宗红白喜事折腾,只能靠借贷度日了。

更遇时局的艰难。1919年前后的嘉兴时局,使生活在其时其地的芸芸众生们,深受困厄。1917年,北洋军阀军队进入嘉兴,不久嘉兴全境就爆发螟灾,白穗遍野,当年稻谷收成仅为正常年景十之四五。数年中又时疫施虐,白喉、霍乱、痢疾、猩红热接踵袭来,一时间竟至棺木供应不及。

面对这般天灾时疫,执政当局却仍滥施淫威、加紧搜括。各县成立催租局,下乡催逼租税。连年饥荒,米价飞涨,1918年八九月间的米价,从五六元暴涨至八元以上,一般居民糊口艰难,难以果腹。

市场萧条,银根奇紧,海盐县城内商铺时时被迫停顿歇业。典当业每日营业仅两小时,以防典当衣物救急的贫民挤破门槛。

新丝上市时,丝行因资金短缺不能开市收购,茧农哭告无门。

社会治安更加动荡,大案迭出,海盐境内海盗数次登岸洗劫……

以上种种大势,更使礼甫的经济雪上加霜。

凭礼甫的场面,举借数百甚至更多,在1920年前后还非难事。但求人口难开,无故而受人“馈赠”,往后的人情债更难偿还。礼甫只得从事起被他一贯不以为然的末业——商业来了。他先是趁着春蚕讯,与人合秋开设了一爿茧行,后来又独自经营了一爿油酱店。

然而将本求利的商贸之道,岂是易事,而适逢市场萧条,流年不利,礼甫如同屋漏偏逢连夜雨。茧行经营,另外一位合秋人的盈亏确情不得而知,礼甫是实实在在的亏了。油酱店小本经营,张家门宣家浜一带住户又不多,平常的需求本来就有限,虽可维持,但付出雇人的工钱——以图董的身份,礼甫不可能亲自站柜买油酱,所剩也就于家事无大补了。

受经济困顿影响的,除了在家庭日常开支上的节约外,连振乾的私塾也无力供养了。当然,筠秋的上学就更难以为继了。我们可以想见,礼甫在决定筠秋、振乾姐弟俩停止学业时的窘迫境状。一位是自己寄予厚望,以“振乾”嘉名名之的儿子,一位是幼稚童心就懂得“读书好”的长女。不到万般无奈之时,礼甫是决不会有此决定的。“一钱难倒英雄汉”,礼甫常常深夜扪胸自叹时运之不际。

筠秋姐弟辍学之事,终于惊动了海盐县城的外婆家。

姐弟俩自幼就受外婆宠爱。女儿不幸产后早逝后,白发人送毕黑发人,外婆对两外甥更添一分爱怜之意。逢时过节,或者遣派孩子的舅舅去宣家浜探望,或者接孩子到县城小住。礼甫家境困顿后,更不时接济。知道礼甫讲究面子,名义上都是给外甥用的礼物,接济和馈赠常使礼甫觉得内心有愧。但外婆舅舅爱外甥心切,礼甫往往在一番推辞后终也受纳了。在礼甫续弦后,两家也走动如前。

外甥因贫辍学,事关孩子前程,非同一般,外婆决定亲自去一趟宣家浜。

杭嘉湖一带的县城以及较大的集镇,一般都是一条市河横贯全镇。民宅就临河而筑,前门外就是街衢,后窗枕着流淌而过的市河。殷实一点的人家就在窗下驳起一座自家专用的河埠,平日里在埠上洗涤,出行时,船可直接泊在河埠。

正月初八,外婆就从自家的河埠下船,出县城经白苎到宣家浜。十二里的水路,三个来钟头就到礼甫家了。谈起外甥读书的事,外婆的意思,上学断不可停。在张家门上学不方便,可以接去在海盐县城里念书,住的房子是现成的,收拾一下就行。礼甫若怕孩子受委屈,就让姐弟俩跟着外婆吃饭。礼甫知道外婆接孩子去县城上学的心意已坚,在言语之间又极有分寸地给自己留足了面子,也就顺水推舟地答允了。两个孩子则闻之欢欣雀跃,尤其是筠秋,知道自己可以上洋学堂了,更是喜上眉梢。

张筠秋张振乾姐弟同去海盐县城上学一事就此决定了。

那时的学校都是春季入学。1921年元宵过后,礼甫就送一双儿女到外婆家,临别叮嘱筠秋,弟弟自幼体弱,除了自己好好读书,还要照顾好弟弟。

外婆为姐弟俩选定的学校是私立兴武小学。海盐邑人朱瑞在民国肇始,受封为“兴武将军”,其后人于民国七年创办此校。教员多为高等院校、师范学校毕业生,并延请地方有识之士及朱将军故旧僚属,其师资之强,是当时县上其他小学不能望其项背的。治学严谨,管理甚善,声誉最隆。学校经费来源以朱氏及首任校长张氏的产息为主,故能对贫困学生免收学费。

筠秋、振乾已在乡间念过私塾,经兴武小学测试后,直接插入二年级,读第三册的书。

学校坐落在海盐县武原镇水仓桥西堍,筠秋振乾姐弟一进校门,就大吃一惊,顿觉眼前豁然敞亮:一片开阔的操场在前,一根旗杆矗立在操场左前方,顶上旗帜猎猎有声。一排五六间平房,虽不显轩昂,但窗上都装有当时尚属罕见的玻璃。与往日自己在宣家浜就读的私塾借着民居作的颓旧学塾相比,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上课以后,更有新颖的课程,特别是仪态、气度令人心仪不已的女教师,给筠秋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海盐县城这段读书的经历,张筠秋1950年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时,有一段文字回忆资料,现原文抄录如下:“我在校内看到教师的生活很羡慕,想我好好用心,将来也要做个老师。所以我上课前已把功课预备好,每次月考不落五名之下。可是不喜欢活动,老师叫我少年老人,我以为很好了。”

1921年,张筠秋十一岁。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就立下了长大当老师的心愿。而且在日后的岁月里,教师果真成了她半生的追求和职业,倘然她的命运不是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发生转折,或许会成了她终生的追求和职业。可见“教师的生活”对这个年方才十一岁的,刚从乡村到县城的女孩影响之深,倾慕之深。

无疑,这种影响和倾慕从直觉开始,所谓“一见钟情”。

“人看衣装马看鞍”,首先是服饰。辛亥革命对中国旧社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中国服饰素来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特别是女子服饰。由于女子长期生活在封建专制的禁锢之中,近代变革的风雨作用于她们虽然相对较为迟缓,但一旦触及便动如脱兔,直摧心底,一发而不可收。辛亥以后,服饰的等级制度得以破除,文明新装急速为女人服饰打开了多变缤纷的空间。

兴武小学女教师们的着装,由于她们多为高等学校、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来自都市,尽得风气之先:短小化发展的衣裙,一扫往日女装的臃肿。下摆成弧线形的上衣塑造了温文尔雅的女性形象。小裤筒的裤子,在裤口加镶花饰。外边的裙子更为艳丽耀眼,洋印花的面料质地柔软,花色清丽繁多。在婀娜摇曳的款款轻步中,青春的气息,东方女性特有的曲线与丽质被极致地张扬着,向一切人扑面袭来。

女人与生俱来的仿效与从众的心理,在十一岁的筠秋身上纤毫毕现。尽管此时的她还不具备治装的经济实力,但心理上的趋之若鹜,恐怕是一种尤为深刻的柏拉图式的心恋。

在张筠秋仅几天前生活着的宣家浜、张家门一带,村民们的穿着与以往并无多大的变化:传统的大襟衫袄,肥大的中式裤,白布袜、黑布鞋,还有杭嘉湖地区特有的,不分男女,下身围一条蓝色似裙子样的围腰布拦,从腰际到脚踝,将下半身尽悉裹在里面。布料粗糙,款式简单,色彩单一。

这种几天内呈现在筠秋眼里的极大反差,更加剧了对她那初谙世事的心灵撞击。

接踵而来的是教师们的学养风姿。经历过1919年“五四”运动的一代新女性,更加催化了女人个性的解放。她们认为恋爱与婚姻自由,自主、平等,是自我解放与个性独立的首要表现,是女子迎合社会新潮流的必要素养。在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接触中,无疑会“润物无声”地潜移默化影响或是醍醐灌顶般地灌输给学生。而崇尚“科学”精神下的声光电化知识,更是以前私塾先生处闻所未闻的。

尽管年幼的筠秋对人赖以生活于世的所谓“经济基础”还处在朦胧的认识阶段,但因贫失学的经历,应该使她比同龄衣食无忧的孩子对金钱重要性的认识更早一些。女教师们一反以往的传统,摆脱男人自食其力,这点对筠秋有更大的冲击力吸引力。

因贫失学“苦其心志”的经历,使十一岁就立志当老师的张筠秋,在心理上比同班同龄人要早熟一些。我们在追踪了她的一生历程后发现,这种早熟或者说是得风气之先的先见之明,伴随了她一生。此时的早熟,就外化成为在学习上的刻苦。诚如她说“月考成绩总不落五名之下”,这名次的后面,我们还要看到筠秋先前受的旧式教育和新教育的巨大差别:辛亥革命造成的清王朝被推翻的政治形势的大变化,迅即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以民国六年(1917)各级劝学所设立为契机,将新的学制和课程设置标准推向全国城乡。教育部定:初级小学校学习年限为四年,高级小学校缩短为两年。在学校的冠名上也有区分,只设初级小学的学校名为初级小学校;初、高级合为一处的,则总称“某某小学校”,如筠秋就读的兴武小学。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多,小学阶段共设国语、算术、社会、自然、卫生、美术、劳作、音乐、体育等科目。

筠秋以私塾的底子,直接插入二年级,除了国语以外,其余几门功课的基础几乎是白纸一张。她月考成绩在全班五名以内,付出的努力一定要大于从一年级就接受新式教育的其他学生不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国语,还能驾轻就熟。比如第三册国语的第一课《读书》,全文如下:“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名,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对于已经读过《百家姓》、《三字经》的筠秋来说,读、写、背、默易如反掌,而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更加强了她学习的兴趣和理解。但其余几门功课,算术已至百数以内的加减乘除,筠秋的那点私塾底子就相差甚远了,而社会、自然等科就更是前所未闻了。一句“我上课前已把功课预备好”,不知蕴含了她多少秉烛夜读的辛苦。

在从未上过的体育、唱歌之类的课程中,筠秋显得有些拘谨,老师说她“少年老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筠秋读初小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正值我国近代史上新旧思想文化争斗交替的大时代。她白天在兴武小学接受的主要是新思想、新文化的陶冶启蒙。而晚上,外婆向她讲授的是《女孝经》,训导的是千年封建道德对女子的标准三从四德。外婆心目中的外孙女,应该和她的母亲一样,也应该和她本人一样,同时与千百年来的中华妇女一样,成为在家从父母出嫁从丈夫、夫死从儿子的贤妻良母。所谓种瓜得豆,孰料外婆的谆谆训导,却客观上造就了外孙女对另一种人生的追求渴望。她在1950年回忆道:“从夫从子是不对的,靠父母是对的。我不要听,我时常要听老师说,要读书,要自立。”十一岁的女孩,面对世事的纷纭,已显露出她过人的甄别选择能力。

那段时间的日常生活,较在宣家浜要好一些。姐弟俩仍同住一室,跟着外婆吃“轮饭”——一种奉养父母的方式。筠秋有两位舅舅,一位在上海做事,一位在海宁开钱庄,经济状况均不错。外婆自己不起伙做饭,轮流着在两个儿子家吃饭,或一月一轮换,或一季一轮换。孝顺的子女往往在父母亲来吃饭的那段时间,格外地经营全家的伙食,唯恐怠慢了老人,唯恐伙食比另一家逊色。当然也有少数子女在当值的那段时日,会故意弄得清水寡汤一些。筠秋的舅舅属于前者,跟着外婆一起吃饭,饭菜要比在宣家浜家里的好许多,而且外婆总在席间叮嘱姐弟俩要吃饱吃好,还挑他们喜欢吃的菜为他们挟上。

外婆对姐弟俩是呵护有加,舅父舅母也是明理晓礼的人,由惜爱妹妹而移情于筠秋姐弟身上。但两位舅舅都有儿女,且都比筠秋稍长几岁。人类排他求专宠以及以强凌弱的本性,有时会使筠秋感到伤怀:“放学时,表兄欺侮弟,将泥塞在弟嘴里。我胆很小,想我们住在他家里,不敢批评他。只拉了弟弟到房内去温书,我看见弟吐血时常生病,二人经常哭着。又感觉到没有母亲的孤苦伶仃。看到表姐有母亲很羡慕。”

由于弟弟振乾的生病,使读书的事又起波折。振乾自幼体弱,不知什么缘故,在外婆家住了几个月后,突然吐起血来,而且是大口地咯血不止——张振乾的吐血病后来几乎伴他一生。外婆舅舅为他求医,此时海盐县城还不尚西医,只能由中医望闻问切,以草木中药止血。待病情稍稍缓解后,与礼甫商议,决定让振乾回宣家浜养息一段时间,伴读身份的筠秋也只得辍学回家。

1922年春节过后,振乾的病基本痊愈,姐弟俩回到外婆家继续上学。虽然耽误了一些学习时间,但因为成绩优秀,仍升入三年级。此后的一段学习,对筠秋的思想影响更大,或者可以说,初步奠定了她对世事看法、人生追求的基石。1982年,已步入晚年的张筠秋回忆说:“我在一所学校读书,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爱国,并引用古诗‘商女不知亡国恨’来教育我们,不要学‘商女’,要知亡国恨。革命前辈秋瑾的书对我也有很深的影响,记得有篇文章中写到,我们妇女应当自奋,不做父母的寄生虫和丈夫的奴隶。在秋瑾的这些言论影响下,我决心冲出家门,走上社会谋生自立。”

以反对北洋军阀准备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为导火线的史称“五四运动”的北京学潮,将爱国雪耻的浪潮推向整个中华大地。筠秋生活读书于斯的海盐县,也于1919年5月9日,在县城西门外天宁寺千佛阁,召开海盐“国耻日”纪念大会,发出要求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的电报。会后游行,演出师生自编自演的节目“雪耻我天职”。而杜牧《夜泊秦淮》中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恰恰切合了当时中国的政治态势。而诗歌的音韵上口和如画形象,更使六十年后的老人记忆犹新。

延至1922年,嘉兴海盐均爆发了抵制日货的游行。参加游行使十二岁的张筠秋兴奋不已。队列行走,教师引导,振臂高呼,师生振奋,尽情宣泄。一路是万人空巷的驻足观瞻和议论。……或许我们还能在此探溯到她日后热心于社会活动的肇始之端。

游行回来,便付诸行动。张筠秋在1981年10月16日回忆:“我问外婆扎头发的头绳是不是国货,我就要外婆买线头绳扎头发,把原来用的洋货头绳扔掉。”

朱瑞以兴武将军督理浙江军务,在《海盐县志》的朱瑞传中,有“曾以秋瑾等往来,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在以“兴武”命名的小学中,昭彰女侠秋瑾的事迹,应是题中应有之事。而筠秋在禀性上的豪爽应与秋瑾相通,故从人性的范畴而言,对秋瑾的仰慕更加深切,受的影响也就终生不悔了。筠秋回忆中的秋瑾文章,同秋瑾的《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和《满江红》两诗,甚合语境,现抄录秋瑾原诗如下: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张筠秋和秋瑾两人的人生追求何其相似也,只可惜筠秋未能早生三十年。

她在县城的读书,终因振乾的又一次大吐血而终止,时为1923年岁末,刚读完小学三年级。筠秋也从此结束了她一生的学校读书生涯。这段读书的经历,尽管只有短暂的两年,却对她的人生留下了极深的思想烙印:教师职业的选择,自立思想的确立,热衷国事参与社会活动的开端。

“有时我和父亲吵,要读书”,张筠秋后来回忆,回宣家浜后,她向父亲张礼甫继续要求读书。此时的礼甫公,在经济上的山穷水尽和观念上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双重夹击下,终于没有答应女儿的要求。而失去为振乾伴读的身份,外婆也不能再为她提供读书的机会。无奈之下,礼甫对女儿的吵缠只能应以“匡衡掘壁偷光、苏老泉二十七岁读书”的历史故事。筠秋的屡屡要求最终得到了一点结果,父亲买回一本商务印书馆所编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第七册,供其自学。筠秋在1950年回忆起那段自学生涯时说道:“我想我要自立,可以离开家庭,没有机会读书,只好自修。白天做家里的事务,晚上看书。看到眼睛合拢来了,在臂上狠狠的咬了一口,醒了再看”。其志之坚,其状之可见怜,悬梁刺股的励志情景历陈于字里行间。

1921年末,继母又生了第二个女儿,小名二宝。筠秋姐弟从海盐县城读书回家后,与继母魏氏的关系仍然不睦。此时家中筠秋以下还有振乾、大宝、二宝,分别是十四岁、十二岁、六岁、四岁。四个孩子在一起生活玩耍,有点打闹起点别扭也是极正常的事。但两母所生的天然隔阂,会使孩子之间的抵牾,演绎成继母的迁怒。振乾是张家的独子,承载着延续张家香火的重任。继母也有投鼠忌器的顾虑,这样责骂更多的指向筠秋。而代人受过甚至是无端受过的委曲更加剧了她和继母之间的积怨。张筠秋回忆道:“继母很自私的,对我们(应指筠秋、振乾两人)不管。借人骂人,妹打我咬出我有了血,不敢还手,只是哭着。继母就说我不该哭,她小。我很懦弱,对继母敢(怒)不敢言。时常觉得自己命苦,没有母亲苦痛。”哀楚之情景溢于文字。

1927年的国民军北伐,是中国历史上对几千年士绅势力最猛烈的冲击,十七图图董张礼甫虽没有被戴高帽沿乡游斗,但图董的名号已不存在,实际上对乡里事务的掌控也荡然无存。失去权势而最终家庭经济也陷入末境的礼甫,在1927年12月,将儿子的出路作了如下安排:妻舅朱云鹤(又名茂生)在海宁一家钱庄当经理,振乾去那里当学徒。尽管在当时的县城乡镇,钱庄是头等的择业选择,但对以士绅为尊荣、一向鄙视商业的张礼甫而言,那是一种相当的无奈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以上诸种,对张筠秋的影响,其主流却是相反相生的“我要自立,离开家庭”。

1928年岁末,张筠秋十八岁。正当她每日秉烛夜读,立志走出家庭当一名小学教师自立的时候,父亲张礼甫却也在为女儿安排前程:为待字闺中的女儿择一乘龙快婿。正当这事在张筠秋不知晓的情况下紧锣密鼓进行时,却在张家掀起了轩然巨澜,几至不可收拾。

同类推荐
  • 蒙古帝国的风景

    蒙古帝国的风景

    一曲蒙古帝国奋斗的颂歌一代天骄英姿勃勃的神态不只是弯弓射雕的铁木真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本书包括庭院深深深几许——走进佛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古代佛寺概况、蓦然回首旷野中——古寺再现、青山佛阁映夕阳——古寺影踪等内容。
  • 刘天子

    刘天子

    天有姓乎?有。何姓?姓刘。何以知之?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
  • 战国英豪传

    战国英豪传

    呐喊还是呻吟?活着还是死去?媚悦流俗还是高风亮节?奴性,野性,哪种才是人性?低卑,高尚,包容,傲慢,麻木,抗争,什么才是人生?纷扰红尘、纸醉金迷中仍有铮铮傲骨!一场历时百余年的轰轰烈烈的伟大变革造就了无数横空出世的千古英雄;一部凝聚着大智大慧的浩浩法典促成了一个叫中国的伟大的文明的国度在世界东方诞生;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构成了一幅荡气回肠的历史经典长卷……
热门推荐
  • 高中祭之难以启齿的柔弱

    高中祭之难以启齿的柔弱

    这是一段无悔的青春,这是一段纯情的故事。或许是缘分,让他们相遇在了这个高考的战场上,每一次生命都好像是在开玩笑一样,明明是彼此喜欢着,却又不断掩饰着,然后就只能是看着彼此渐行渐远,只是到最后也没能说出那句该说的话.....感情里最无奈的就是心里有过你,但也只能到喜欢为止了。
  • 高材生逐鹿三国

    高材生逐鹿三国

    穿越大剧,架空历史,有人云:诸葛亮的水平和思维逻辑能力,也就等于现代的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又有人云:现代人去古代,如果不是贝勒爷,不是公主,根本就无法生存,还何谈改变历史?那么这6个现代大学生,在三国时代的生存,熟悉,成长,和如何改变历史。尽请大家期待。穿越大剧高材生逐鹿三国。
  • 红颜危局:隔壁有佳人

    红颜危局:隔壁有佳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女朋友劈腿竟然给猪脚创造了绝妙的良机,让他成为了领导身边的红人。情场失意,没关系,身边美人多的是,环肥燕瘦,任君挑选。一时的得失算不了什么,只要坚持,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 人生高起点——机遇成就人生

    人生高起点——机遇成就人生

    机遇在握,成就天下赢家!可谓“自古赢家多机遇”。那么,谁能真正把握机遇呢?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掀起机遇的盖头来。
  • 小儿初生诸疾门

    小儿初生诸疾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国七雄:诸侯逐鹿竟中原

    战国七雄:诸侯逐鹿竟中原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东周腐朽的统治,造就了诸侯争霸的传奇。无数次的刀光剑影,齐、楚、燕、韩、赵、魏、秦脱颖而出,成就了“战国七雄”的神话。然而,战争的号角依然高奏,雄霸中原的硝烟依然在风中盘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终于,秦国以其强盛的国力,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统一的帝国,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乱世界。强国崛起,弱国凋败,贫贱草民飞黄腾达,豪门名士功成身死。生存的智慧在血火中交织,竞争的残酷在硝烟中弥漫。如此,治国者从中见到了理政的睿智,治世者从中见到了安邦的诀窍。
  • 求神

    求神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当他登临仙界,才发现所有仙帝都死了………………仙路崩殂,大道有缺掌杀戮,主沉浮,逆伐成神!
  • 大作弊

    大作弊

    超强作弊!!!!作弊一切!!!!“恭喜你,我的宿主,我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男人!”
  • 诸天问

    诸天问

    一次参观兵马俑,引起的巨变!诸子百家的较量,秦始皇帝的宏望,达摩未死,老子空悬。太白剑仙,白起兵阵,这世间龙蛇起陆,人人如龙!这也是一条修仙途中的坎坷史!
  • 将军猛如虎

    将军猛如虎

    作为大燕朝为数不多的女将军,晏如很威猛。自幼习武,十五岁上马驰骋疆场,十六岁平定南方,十七岁收复东郡失地。天下太平了,晏如却不蛋定了。作为本朝年纪最大的女将军,威猛的她,能征服外族的烈马,却征服不了哪个汉子的心。当“纯良无害可扑倒”的状元大人来到,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