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2200000029

第29章 股利政策

股份制商业银行股利分配政策对银行的市场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实现银行价值(银行持股人权益)的最优化是银行股利分配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银行股利分配对于吸引投资者购买其股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银行现有的投资者来说,银行股利分配是实现其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而对潜在的投资者来说,银行股利分配则是衡量银行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

银行股利分配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制定银行股利与银行净收入之间的合理比例,从而使股利能够随着银行净收入的增加而相应增长。并且,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还应尽量降低股利水平的波动,维持股利水平的稳定性。

一、股利理论

有许多因素影响到股份制银行股利政策的制定,其中包括税法对股利和资本利得的不同处理方式,未来可供银行利用的投资机会,各种不同资本来源及其成本的权衡,股东对当期收入和未来收入的相对偏好等。在此,我们将首先讨论三种主要股利理论: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论和所得税差异论。

(一)股利无关论

该理论由米勒(Miller)和莫迪里艾尼(Midigliani)创立(以下这两人简称MM)。这种理论认为,银行的股利政策既无所谓最优,也无所谓最次,因为盈利是否分割为留存收益和现金股利对银行的股票价格或资金成本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因此,银行股票价格完全由其经营管理状况所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影响,而非取决于银行盈余的分配方式(亦即股利政策)。MM建立这一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市场完整无缺,需建立在完全市场假设基础之上,又称完全市场理论。完全市场的主要含义是:一是没有筹资费用(包括发行成本和交易成本);二是没有所得税;三是银行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等等。显然,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MM 的完全市场不可能存在。不过,MM 及其支持者认为,经济理论本来就是根据一些十分简化和高度抽象的假设推导出来的,因此,并不能根据理论假设的合理与否来判断理论的真伪,而只能依据实际的事实去验证。

(二)一鸟在手论

在MM的股利无关论中,认定股利决策不会影响到银行的资金成本,即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Ks),此种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戈登(MyronGordon)和林特纳(JohnLinter)认为,在投资者的心目中,经由留存收益再投资而来的资本利得的不确定性要高于股利支付的不确定性,故投资者将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而投资者的上述思想倾向又会引发下述结果:当银行降低其股利支付率时,银行的必要股票报酬率也将跟着上升,以作为投资者负担额外风险的补偿。也就是说,在股票预期报酬率的公式(Ks=D1/Po+g)中,由于预期股利收益率(D1/Po)的风险小于其成长率(g),所以在投资者心目中,每1的预期股利的价值比预期资本利得的价值为高。这种理论强调股利发放的重要性,认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A birdinthehandisworthtwoinbush),故得名。

(三)所得税差异论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初的税法中曾规定,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不同于普通所得税税率,长期资本利得只有40%必须缴纳所得税。因此,如果某一投资者边际税率为40%需缴纳给政府,而若他得到的是长期资本利得,则仅需缴纳16%(因为40%×40%=16%)。所以,投资者自然会倾向于银行少支付股利而将较多的盈余保存下来以获取更多的盈利机会;同时,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资本利得,投资者将愿意接受较低的股票必要报酬率。因此,所得税差异论认为,因为股利税率比资本利得的税率高,所以只有采取低股利支付率的政策,才有可能使银行的价值达到最大。

为进一步弄清股利和资本利得收益缴纳所得税而引起的实际报酬率的差异,现举例说明。假如某投资者在边际所得税税率为40%的情况下,希望获得10%的实际报酬率。现在有两种选择,如银行全部发放股利,则他所需要的股利收益率要达到16.67%,因为16.67%=10%÷(1-40%)。如盈余全部以留存收益形式归银行支配,则他所需的资本利得收益率仅为11.90%,因为11.90%=10%÷(1-40%×40%)。

可见,由于所得税缴纳上的差异,使投资者尤其是高边际税率的投资者所必须获得的股利收益率要大大高于资本利得收益率,除非投资者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否则,投资者一般都会偏好获取长期资本利得。即使考虑到资本利得风险高于股利收益的风险,从而导致资本利得的获得者需要有额外的收益补偿这一因素,投资者也仍然可能偏好获取长期资本利得。

除了上述三种股利理论外,有一定影响的股利理论还有信息传播论和追随者理论。信息传播论认为,股利政策之所以会影响银行股票的价格,是因为股利能将银行的盈利状况、资产运用状况和各项财务信息提供给投资者,这将使投资者对银行股票价格预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例如,一家银行的股利支付比率一直很稳定,如果突然大幅度地变动股利支付比率,投资者据此会认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或盈余情况有很大变动,这就会影响该行的股票价格。追随者理论认为,投资者的目的不同,偏好也不同,有些投资者希望股利支付比率高一些,而另有一些希望支付比率低一些,因而股利政策对有些投资者的影响可能较大一些,对另一些投资者的影响可能就较小一些,而对其他投资者或许就没有影响。因此,股利政策不可能令每一个股东都满意,最好的股利政策并不存在。当然,银行可以根据股东的意愿和实际情况,尽量制定使各方都比较满意的股利政策,这还是可以做到的。

二、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

(一)法律因素

公司股利政策在制定时往往受到某些法律的限制,如《公司法》、《证券法》等,在这些法律中,为了保护企业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作了如下限制:

1.资本保全。企业必须保有充分的权益资本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法律规定企业不能用募集的经营资本发放股利。我国法律还规定企业的溢缴资本也不能发放股利。

2.企业积累。法律规定企业的年度税后利润必须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同时还鼓励企业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只有当企业提取公积金累计数额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以不再提取。

3.净利润。规定公司账面累计税后收益必须是正数才可以发放股利。以前年度亏损必须足额弥补。

4.偿债能力。企业发放给股东股利,就必须保有充分的偿债能力。企业如果没有充分的现金准备以支付到期债务,即使经营能够获利,要支付股利需变卖现有资产,这样做除影响企业经营外,企业债权人利益也受到严重影响。

5.超额累积利润。企业发放给股东的股利,股东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股票交易的资本收益可能免税或税率较低,企业积累利润使股价上涨而帮助股东避税。我国法律对企业累积利润未作限制性规定,但许多国家的法律反对企业超额累积利润。

(二)公司因素

公司资金的灵活周转,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因此,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要求便成为对股利的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这一因素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公司的变现能力、投资机会、举债能力、盈利的稳定性以及公司的现有经营状况等因素。

1.公司资产的变现能力。公司保有一定的现金或其他适当的流动资产,是维持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较多地支付现金股利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降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因此,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资产变现能力的限制。

2.公司投资机会。如果公司有良好的投资机会,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而往往会将大部分盈余用于投资,而少发股利;如果公司暂时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则倾向于先向股东支付股利,以防止保留大量现金造成资源浪费。正因为如此,许多成长中的公司,往往采取较低的股利政策,而许多处于经营收缩期的公司,却往往采取较高的股利政策。

3.公司举债能力。由于公司的盈利性、资本结构和信誉程度不同,不同公司在公开市场上举债能力有一定的差别。举债能力较强的公司往往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股利政策;相反,举债能力弱的公司,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就不得不留存利润,因而常采取较紧的股利政策。

4.公司盈利的稳定性。一般地说,若公司盈利一向比较平稳,而且在可预测的时期内不会大幅度下降,其股利支付率通常较高;相反盈利不平稳的公司,对于日后的盈利状况不敢肯定,获利或亏损都有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大多愿意保留大部分的盈利,以备在盈利下降时能继续派发股利。

5.公司现有经营状况和经营环境。公司若处于扩充时期则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可能采用较低的股利政策;经营上有周期变动的公司,在经营周期的萧条阶段采用较低的固定股利,而在经营周期的高峰阶段采用固定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三)股东因素

股利政策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通过才能实现,股东对公司股利政策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股东因素影响股利政策主要来自稳定收入、控制权稀释和避税等方面。

1.追求稳定收入。有的股东依赖于公司发放的股利维持生活,如一些退休者,他们往往要求公司能够定期支付稳定的现金股利,反对公司留利太多。也有的股东是“一鸟在手论”的支持者,他们认为留用利润而使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取得现实的股利比较稳妥,可以规避风险。因此,这些股东也倾向于多分配股利。

2.担心控制权的稀释。有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对公司拥有一定的控制权,他们出于对控制权可能被稀释的担心,往往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收益。如果公司发放了大量的现金股利,就可能会造成未来经营资金紧缺。这样就不得不通过资本市场来筹集资金,如果通过举借新的债务筹集资金,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通过发行新股筹集资金,虽然公司的老股东有优先认股权,但必须要拿出一笔数额可观的资金,否则其持股比例就会下降,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就有被稀释的危险。因此,他们宁愿少分现金股利,也不愿看到自己的控制权被稀释,当他们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来认购新股时,就会对分配现金股利的方案投反对票。

3.避税。按税法规定,政府对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后,还要对股东分得的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各国的税法不同,有的国家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进制,边际税率很高。因此,高收入阶层的股东为了避税往往反对公司发放过多的现金股利,而低收入阶层的股东因个人税负较轻,可能会欢迎多分红利。我国税法规定,股东从公司分得的股息和红利应按20%的比例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因而,对股东来说,股票上涨获得的收益比分得股息、红利更有吸引力。

(四)债务契约因素

企业在进行大笔地举债融资时,特别是长期债务,债权人往往对企业资金的运用(主要是对现金股利的分配)制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安全性。这种限制条件主要有:一是限制动用以前的留存收益进行未来股息的支付;二是当公司营运资本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向股东支付股利;三是当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向股东支付股利。公司一旦同债权人签订有关的限制条件,企业的股利政策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另外,国家有关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环境等也会对企业的股利政策产生较大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速度等。

三、股份制银行的股利政策

广义的股利政策除了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还包括股利的宣布日、股权登记日及发放日的选择、发放现金股利所需要的筹资方式等内容。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采取的股利政策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稳定的股利政策

采用此政策,意味着银行不论盈余量的多少,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股利发放水平上,只有当银行认为未来盈余的增加使它能够将股利维持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银行才会提高年度股利的发放额。该政策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则是绝对不要降低年度股利的发放额。如果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银行实际上实施的是稳定的股利成长政策。稳定的股利政策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如果银行的盈利下降,而其股利并未减少,那么投资者会认为这家银行的未来的经济情况的前景看好。一般投资者都比较喜欢对实施这种股利政策的银行进行投资。采用这项政策的好处还在于:如果银行确定一个稳定的股利成长率,则投资者在利用股票评价模型进行股票价格评估时,就能确知模型中g的值。如此一来,投资者对持有的股票的不确定性就会降低,从而使股票价格提高。

(二)剩余股利政策

这一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MM理论与最优资本结构理论。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步骤:第一,选取银行筹集资本的最佳方案;第二,确定该方案所需资本量;第三,尽可能地使用留存盈余来满足筹资方案中所需的权益资本;第四,当筹资方案中的权益资本得到满足后,如还有资本剩余,银行才能将剩余盈余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这项政策要求,首先应当满足银行的最佳资本结构,然后才考虑股利的发放比率,换言之,即认为股利政策应当服从银行最优资本结构要求。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有少数银行从其所赚得的盈余中提取固定的百分比,以现金股利发放给股东,这种做法叫做固定股利支付政策。该政策的优点是盈余与股利的支付能较好地配合,但它不利于股票价格的稳定,目前采用这项政策的银行很少。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是介于第一种和第三种股利政策之间的折衷的股利政策。在这种股利政策下,银行每年只支付较少数额的正常股利,但在银行盈余较多的年份,股东还可以得到银行发放的额外股利。该政策优点在于:其一,它减少了因银行盈余下降而造成股利无法支付,从而导致股价剧烈波动的风险,所以银行获得了较大的弹性,比较主动;其二,它能使那些依靠股利生活的股东每年至少都可以得到数额较低但非常稳定的股利;其三,它使银行的股利与盈余能够得到较好的配合。因此,这种政策同时兼顾了股利发放稳定性与灵活性,对那些盈余不很稳定的银行而言,该政策或许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当然,具体到一家银行来说,到底采取何种股利政策,远不像上面所说的那么简单。此外,银行在制定政策时还必须考虑到一些有关的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因素,合同限制等因素。例如,许多国家的法律对股利的支付制定了大量的法规,其内容概括起来有诸如资本限制(即股利的支付不能减少资本,否则视为违法)、无力偿付的限制(即一家银行已经无力偿付债务或因支付股利将使它失去偿债能力则不准支付股利)、现金积累的限制(有些法规规定禁止银行过度地保留盈余,如果一家银行盈余保留超过目前及未来的投资很多,则可视为是过度保留,要受到法律的限制。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有些银行为了逃税而过度保留盈余)等。

四、股利的支付程序及股利现金的筹集

(一)股利的支付程序

股份有限公司向股东支付股利一般经历:股利发放公告、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1.股利发放公告。发放公告是公司董事会将股利的发放情况予以公告。公告中将宣布每股支付的股利、股权登记期限、除息日的日期和股利发放日期。我国的股份公司通常一年派发一次股利,也有在年终派发中期股利的。

2.股权登记日。股权登记日是指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也称除权日。只有在股权登记日前在公司股东名册上有名的股东,才有资格领取股利,未登记的股东不能领取股利。在此日后取得公司股票的股东则无权取得这次分派的股利。股权登记日一般在宣布发放股利公告后的二周至三周内进行。由于股票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交易,因此公司的股东经常变动,为了明确具体的股利发放对象,公司必须规定股权登记日。

3.除息日。除息日是指除去股利的日期,一般与股权登记日间隔若干天(一般为1~4天),间隔期间为非交易日。在除息日之前,股利权从属于股票,除息日当天或之后股利不再属于股票,因为股票买卖的交接、过户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股票交易日期离股权登记日太近,公司将无法在股权登记日得知更换股东的信息,新股东不能领到股息,企业的股息仍要支付给原来的股票持有人。因此除息日后股票交易价格将略有下跌。但是,先进的计算机交易系统为股票的交易过户提供了快捷的手段,在实行“T+0”交易制度下,股票买卖交易的当天即可办理完交割过户手续。在这种交易制度下,股权登记日的次日(指工作日)即可确定为除息日。

4.股利发放日。股利发放日是指将股利正式发放给股东的日期,又称付息日。在这一天,公司将通过邮寄支票等各种方式将股利支付给股东,也可以通过中央清算系统登记系统直接记到股东账户,由股东向其政证券代理商领取。

(二)股利所需现金的筹集

股利的支付意味着银行现金流量在短期内的大量流出。假设某银行有100万股流通在外的股票,每股股利为4.0,则在短短几天内就要支付400万美元,如何在短期内筹集到这笔现金,就成了该银行面临的重大问题。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如果在支付股利之前有现金注入,可先用于有价证券投资。银行在10月20日需支付400万美元,而它在7月10日有一笔150万美元的现金收入,在8月20日有一笔100万美元的现金收入,在9月20日还有一笔150万美元的收入。该银行财务人员可作如下安排:7月10日流入的150万美元用于购买期限为100天的国库券,8月20日流入的100万美元可用于购买期限为60天的商业票据,而9月20日流入的150万美元则可用于购买期限为30天的国库券。这样做,既能满足银行在10月20日现金流出的需要,同时,也使银行有一笔利息收入。

(2)预计在股利支付后不久会有现金流入,则可采用短期借款方式筹集资金。有的银行在股利支付之前现金流入不多,但在股利支付之后,可能会有较多的现金流入,如果现有的现金不足以支付股利时,则可利用短期借款来支付股利,然后,有现金流入时归还短期借款。

(3)目前现金不足,而又无其他更好的借款办法,可采用股票股利代替现金股利的支付。

五、股票分割、股票股利和股票回购

以上所研究的股利政策仅仅是就现金股利的发放而言的,有时银行的股利发放由于各种原因也可能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在此,我们尚需探讨股票股利及其有关的股票分割问题,也是银行股利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就是银行用股票而非现金作为支付给股东的股利。由于发放股票股利后,仅仅增加了银行流通在外的股票的数目,银行的股票价值总额并不因此而有所增加,所以发放股票股利实际上是银行从事股票分割的一种特殊方式。尽管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都能起到降低银行股票价格的作用,但一般说来,只有当银行股价剧烈上涨且预期不会再下降时,银行才采用股票分割的方式降低股票价格;而当股价上涨,但上涨幅度并不很大时,银行往往采取发放股票股利的方式将银行的股票价格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因此,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可能每年都发放股票股利,而较少从事股票分割。

(二)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就是将一张面值较大的股票换成几张面值较小的股票。例如,某银行股票面值为40,市价为120,发行在外100000股。如果该银行以一股换成两股进行股票分割,则股票面值为20,发行在外股票数增加一倍,为200000股,如果盈余不发生变化,则股票市场价格将降至为60.股票分割不能增加银行股票的价值总量,也不能增加股东的财富。但股票分割却有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每种股票都有其最佳的价格范围,也就是说,当普通股的市场价格落在某一范围之内时,其股本收益比及银行的价值会达到一个最佳价值。当股价过高时,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就可能会减少。股票的市场价格过高,影响了股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直接影响股票价格。就投资者而言,股票分割,降低了他们的投资风险。由于股票分割一般都是在股票价格较高时银行所作出的决策,因此,股票分割无异于告诉大家,股票价格由于本银行的盈余持续上涨,今后还会继续上升。这一信息,会使投资者对该银行的信心更足,因而争相购买其股票,这又将促使股票价格更加高涨。

(三)股票回购

如果一家银行手头上的现金较多,但又没有有利可图的盈利机会,在此种情况下,采用高留存收益,低股利的支付政策是不恰当的,而应当把现金分配给股东,但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分配,也不是没有讲究的。这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一是大家熟知的增加现金股利的发放;二是用现金购回部分股票,使流通在外的股票数量减少,这样会提高每股盈余,使股价上涨,股东出售股票时会获得利得收益。由于许多国家的资本利得课税率远低于现金股利所得税税率,因此通过股票回购的办法所引起的股价上涨给股东带来的好处很有可能会比直接用现金支付给股东的好处更大。这也是许多银行购回股票的动机之一。正因为如此,不少国家限制这一做法,认为这是一种逃税行为,甚至要施以罚款。

当公司管理层决定回购外部流通股时,需要把回购决定公布于众,表明回购目的和回购方式。回购股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在市场上直接回购。此时,公司通过股票经纪人在市场上直接购回公司股票。这可能会促使股票价格上升,同时公司还须向经纪人支付佣金。(2)向股东标购。即公司在事先已定好的价位上收购一定数量的股份。为了吸引卖者,标购价格通常高于股票当前价格。当公司股票回购的数量较多时,标购这种方式最好。因为股东们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意图并且卖出股票的机会相同。(3)与少数几个大股东协商购买。此时,公司必须保证回购价格公平合理,不会损害其他股东利益。

本 章 小 结

1.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2.利润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内从事金融业务所获得的最终经营成果,反映了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它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经营指标。

3.利润分配是通过确定的利润分配原则,对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按一定程序进行分配,或对亏损进行弥补。

4.利润是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财务成果的综合反映,而利润分配则是对利润的归结。利润是利润分配的基础,而利润分配则是商业银行财务成果的延伸。

5.商业银行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

6.商业银行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必须按国家政策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缴纳所得税后,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

7.股利政策是股份制银行收益分配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银行的股利政策对其筹措资金决策非常重要。银行采取的股利政策主要有:稳定的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8.股利支付程序包括股利发放公告、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

重要概念

收入 利润 利润分配 营业收入 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利息收入 手续费收入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资产损失 所得税 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股权登记日 除息日 股票分割 股票回购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收入?商业银行的收入由哪几部分构成?

2.如何理解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关系?

3.商业银行的利润由哪几部分组成?如何计算?

4.简述商业银行利润分配的顺序及原则。

5.商业银行应如何加强对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管理?

6.股份制银行采取的股利政策有哪些?

7.影响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而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表外业务一方面为银行带来了巨额收益,另一方面银行如果对表外业务管理不善,控制不当,也极有可能扩大银行经营的风险,甚至会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财务管理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管理学定律

    基于管理学定律对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性,本书从百余种经典的管理学定律中撷取了最具影响力的38条,如:横山法则、雷尼尔效应、德尼摩定律等,结合一些时效性、现实性较强的案例,奉献给广大的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者,以期对读者们实际的企业管理有所帮助。本书囊括顶级企业家管理智慧,汇聚世界500强管理思想。
  • 狼商

    狼商

    销售就像上山打猎,既要技巧圆熟,更需要本能直觉。我不是猎手,我只是一名销售。我在市场的丛林里挣扎着过活。中国顶尖企业间最残酷的销售厮杀。销售的圈子,天天都有人设局,入局,出局;有局就会有变数,做销售就像谈恋爱,靠的就是忽悠……
  • 撬动地球的Google

    撬动地球的Google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Google凭借什么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据称Google是硅谷每平方米博士最密集的公司。一家能克服文化、语言和地域差异的公司,未花钱做广告或营销品牌,就成为人们心中挚爱,这样的成就堪称绝无仅有!《撬动地球的Google》便是有关这家平民媒体公司的权威性记录,描述这家公司如何在最先进的技术驱动下不断前进,以及如何在短短几年内便对信息世界来革命性影响,彻底改变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方式。
  • 认同的力量:认同比能力更重要

    认同的力量:认同比能力更重要

    企业文化和内在的精神品质是一个企业存在和长久发展的的重要基石,因此,一个能够认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战略的员工是企业急切需要的员工。本书从企业和员工两个角度入手,阐述认同的重要性、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等,旨在帮助员工树立与企业的一体意识,在认同的前提下让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为自己和企业谋取更大的发展。
  • 员工精神Ⅱ

    员工精神Ⅱ

    本书共分八个章节论述了企业优秀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顾全大局、忧患意识、技术精干、艰苦实干、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执行有力、追求卓越。
热门推荐
  •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

    网游三国之大汉雄风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刀头血!谁共我,燕然赏月!群号:257106391新书“苍劫”已发布,请支持。
  • 妖王殿下,我要抱抱

    妖王殿下,我要抱抱

    时隔多年,她坐在门槛上,叨念着:“我……高中还没毕业就嫁了人……大学还没上就生了娃……刚读上大二就有了第二个……”男人从屋里走出来,猛将她打横抱起:“娘子啊,你整日在这念什么呢?赶紧给我生个女儿吧。”她苦笑望天:“你……至少让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再说啊……”
  •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烟染辰石,三生不离

    一次偶然的遇见,扯出了一段不可明说的爱情,他始终都是他,而她却为了她不惜牺牲一切,换取他的平安。
  • 一只闪闪发亮的神经病

    一只闪闪发亮的神经病

    你好,我是神经病,当然,这个称呼是你们的定义,在这里,我们称自己为“洪流里的黄金”你愿意拉着我的手,一起当一只闪闪发亮的神经病吗?
  •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一个是经年未见却对她余情未了的旧爱,一个是被她在拐角处不小心撞破狠心甩掉前女友的新欢。旧爱已经是过眼云烟,新欢却迟迟未有明确的表示。她其实对他动心的很早,却迟迟不能确定对方的心意。两个彼此钟情的人在瞬息万变的娱乐圈中各自打拼……
  • 我以为的第三种爱情

    我以为的第三种爱情

    为什么把书名取做《第三种爱情》呢?我是这么想的。在我们正青春,在我们还处在未知的年纪,总是把我们以为的爱情当做爱情,可谁有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到底是不是爱情。所以,我忍不住想把我们所以为的爱情,定义为第三种爱情。或许,它是爱情,又或许,它不是。这本书,以我和我的朋友们为原型,或许你能在这里面看到你自己。
  •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
  • 指染苍穹

    指染苍穹

    永远都不要否认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你是自由的永远都不要放弃对力量和信念的追求和渴望因为你是神圣的真龙已死雏儿不足为惧我们靠自己的力量一起征服天下吧我们将和幽都的力量一起横扫这个腐朽而又堕落的凡间把真正的自由和力量散布到整个大荒天下我来了
  • 万兽神座

    万兽神座

    在魔兽为主宰的世界,一个在家族阴谋中成为废物的少年,激发独特体质,获得神秘传承,成为最恐怖的驯兽师,驯化最为恐怖的魔兽。兽神之名,重现大陆。敢违吾令者,万兽踏之!但所有人都忽略了,或许,那一头头天地都为之颤抖的魔兽的主人,他才是最强大的魔兽!
  • 诅咒传说

    诅咒传说

    因为怀念,所以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