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支付与支付清算
只要有交易发生,必然引起资金流动,而资金的流动具体体现为商务伙伴之间的支付与结算活动,也是电子商务活动流程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支付与清算的含义支付是指为清偿商品交换或劳务活动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将资金从付款人账户转移到收款人账户的过程。清算是指结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经济行为,也可以定义为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收支行为。支付源于交换主体之间的经济交换活动,但由于银行信用中介的介入,最终演化成为银行与用户之间、用户与开户行之间的资金收付关系。而银行之间的资金收付交易,又必须通过中央银行的资金清算,才能最终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其中银行与用户之间的支付是银行向用户提供的一种金融服务,是整个支付活动的基础,而商业银行之间通过中央银行完成的清算,才使得支付活动得以最终完成。
支付与清算的过程商品交易时的支付与清算过程商品交易时的支付与清算过程如果用户A 和用户B在不同的商业银行开户,用户A向用户B购买商品,用支票支付。那么,由A、B双方进行商品交易而引发的全部支付过程将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低层次是面向用户的,银行与用户之间的支付与结算;高层次是面向往来银行的,中央银行与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支付与清算。整个支付过程始于用户B到商业银行A 的支票流,然后商业银行 A将用户A 的资金反向拨付到用户B在商业银行 B的户头上,从而才能最后完成该笔交易的资金支付。
支付过程的复杂程度,随着支付双方开户银行之间的关系不同而异。如果支付双方开户银行是同一银行,或是同一银行下属的两个分行,则该银行自己就能完成全部支付过程;如果支付双方开户银行是本地的两个不同银行,则需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同城资金清算才能完成;若是异地的两个银行,则需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异地资金清算才能完成支付过程;若支付双方银行是隶属于不同国家的银行,则是国际支付,需要经过同业的多重转手才能完成支付过程。
3.4.2 支付清算系统
支付清算系统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法规以及实现支付的技术手段组成的整体,用以偿清经济活动参与者在获取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时所承担的债务和资金的划拨。中国目前存在的支付清算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是指同一城市金融机构同业间在指定的场所交换相互代收的业务结算凭证,并对由此而引起的资金往来进行清算的一种方式。这是适应大中城市金融机构众多,相互之间资金往来频繁而设立的一种交换票据、清算资金的方法。
票据交换所是由中央银行拥有和运行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同城支付交易的资金清算。
中国共有约300多个城市票据交换所,2000多个县城票据交换所。全部同城跨行支付交易和大部分同城行内支付业务都经由同城清算所在商业银行之间进行跨行清算后,再交行内系统进行异地处理。
为了提高同城清算的电子化程度,业务量大的票据交换所采用的票据清分机;通信发达的地区建立电子资金转账系统,由数据通信网传送支付数据;通信不发达的地区一般采用磁介质交换支付数据。中国第一个票据清分系统于1990年在广州建立。1998年8月,北京同城票据自动清分系统投入使用,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票据清分中心之一。目前国内50%
以上的支付业务量(包括行内和跨行支付在内的)都是经过票据交换所处理的,所以票据交换所在中国支付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全国手工联行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全国手工联行系统,1996年后,四大国有银行全都以全国电子资金汇兑系统代替了原来的手工联行系统,但是,中国银行依然运行着自己的手工联行系统,用以处理跨行纸质凭证异地支付交易,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行与支行之间的资金划拨。
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手工联行系统分全国、省、县三级,是三级联行系统。业务处理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支付凭证的交换,一般是通过信汇或电汇在发起行和接收行之间直接进行交换。
(2)资金结算,发起行和接收行根据支付项目的联行清算范围,将支付总金额记到相应账户。
(3)对账监督,每天每个分/支行向其上级机构报告往来账发生额,以便管辖行实施对账监督,并计算联行往来汇差(净额结算金额)。当汇差超过规定金额时,才借记分行头寸。
由于手工联行的票据传递和处理速度慢,会造成大量在途资金,今后必将被电子联行系统所取代。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全国电子联行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初级阶段,是基于卫星通讯网络、覆盖全国范围的电子资金汇划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开发,负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其分支行清算分中心之间的资金划拨以及各商业银行间跨系统的大额资金清算,承担了全国各银行之间支付和清算的重要职能,为异地银行间资金汇划提供了方便快速的通道。
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于1989年开始建设,自1991年在7个城市正式运行后,发展到拥有2个卫星主站和646个地面卫星小站,开通运行1924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全国所有的地市级以上城市和1000多个经济发达的县,电子联行的业务量也随着通汇城市的增多、通汇网点的增加而迅速增长。
但由于电子联行系统功能比较单一,汇划速度较慢,已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改进金融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电子联行系统于2005年6月底被大额支付系统所取代,但该系统是迄今为止中国人民银行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的电子支付系统。
电子资金汇兑系统1996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用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取代了原来的手工联行,用来处理外部资金结算和内部资金划拨清算,随后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建立起自身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2/3以上的异地支付业务是由这些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处理的。电子汇兑系统与手工联行清算系统一样,具有多级结构,一般情况下,有全国处理中心、几十个省级处理中心、数百个城市处理中心和上千个县级处理中心。一家分行必须在每一级处理中心开设单独的账户,各级分行接受纸凭证支付项目,将纸票据截留后以电子方式发往相应的处理中心,处理中心在当天或第二天营业前将净额结算头寸通知分支机构。
各商业银行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具有相似的框架结构,业务处理流程也基本相同,当然,在网络结构、技术平台等方面,各系统不尽相同。目前,电子资金汇兑系统正在逐步实现数据集中,向新一代清算系统发展,但是各商业银行的电子资金汇兑系统仍没有解决跨系统的资金清算问题,跨系统的资金清算还要由中国人民银行的全国电子联行来解决。
银行卡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是指全国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系统。中国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于1998年底投入运行。银行卡支付系统通常由用户所持有的系统访问工具即银行卡、ATM机和POS网络及其单独的支付清算系统构成。通过银行卡支付系统,可以实现银行卡全国范围内的联网通用,为了加速中国银行卡事业的发展,2002年成立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行全国银行卡跨行交易处理系统,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全国统一的“银联”标志卡,实现各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联”标志卡在中国各省主要城市内和城市间跨地区、跨银行通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银行卡的普及和迅速发展。
邮政支付系统中国邮政支付系统在个人消费者支付汇款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邮政局提供信汇和电报汇款的方式,主要面向消费者个人用户。汇款人通常要携带现金到附近邮政局办理汇款手续,收款邮政局通知收款人到指定邮政局取款。邮政局还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消费者可以在其邮政储蓄账户汇出或汇入资金,各邮政局之间的资金结算是通过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特殊账户来实现的。
本章小结
本章从电子支付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出发,阐述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功能、构成和电子支付的基本模式,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电子支付应用系统,包括电子汇兑系统、封闭式网络转账结算系统、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典型的微支付系统和互联网络开放式转账结算系统,最后介绍了电子银行清算体系的概念、清算过程以及中国目前的支付清算系统。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电子支付系统的主要功能。
2.电子支付系统有哪些构成要素?
3.电子支付的基本模式有哪些?各具什么特点?
4.封闭式网络转账结算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5.试述微支付系统的工作原理。
6.互联网络开放式转账结算有哪些主要方式?
7.说明支付与清算的原理与工作过程。
技能实训题
1.请举例说明支付、清算、结算以及支付清算系统。
2.请分析说明封闭式转账结算与开放式转账结算的共同点和主要区别。
电子货币学习目标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性质及分类。
掌握电子现金、电子支票、IC卡、银行卡及电子钱包各自的概念、特点、网上支付流程及典型的系统等。
第4章 电子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