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51900000003

第3章 脏腑经络学说

一、脏腑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为“五脏”;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藏象学说,即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一)五脏

五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1.心

心居于胸腔,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藏神。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心的生理功能”心具有两大主要功能,分述如下: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是指全身的血,都在脉中运行,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而输送到全身,发挥其濡养的作用。心主血脉正常时,人体面色红润光泽,舌质淡红,脉象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面色无华,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为淤血所阻,则出现面色晦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以及脉象结、代、促、涩等改变。

(2)心主藏神

心藏神主要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之行血,肺之呼吸,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藏精,胃之受纳,小肠之化物,大传之传导,三焦运行津液及元气,膀胱贮尿与排尿,胆贮存与排泄胆汁,以及四肢之屈伸,躯干之俯仰,目之视物,耳之闻声,口之摄食,舌之感味等等人体的所有生理活动,无一例外,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心神主宰和协调人体的生理活动。若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互相互用,则全身安泰。心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首先,心是人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要内脏,《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次,心还是人体情志的发生之处和主宰者,《类经》云:“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

心主血脉和主藏神两大功能之间关系密切。首先,心主血脉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同时,心神又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才能正常地工作。如果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会出现精神恍惚,思想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甚至谵狂等临床表现。

“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以心为中心,构成了人体的心系统。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合脉,指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华,是光彩的意思。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血亏虚,则面白无华;心脉淤阻,则面色青紫。

心经的别络上系舌本,心的气血与舌相通,舌的正常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主藏神的功能,所以说“心开窍于舌”。心的气血充足,则舌体红润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干瘦;心火上炎,则舌尖红,口舌生疮;心血淤阻,则舌质紫暗或有淤斑。

(2)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喜为心之志,心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喜”有关。一般来说,喜有益于心的功能,但喜则气缓,喜乐过度,又可使心神受伤。汗为津液化生,津液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所以说“汗为心之液”。心气不足,卫表不固,可见自汗;心阴亏虚,火热内扰,可见盗汗。

“附”心包

心包,又称心包络,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包络受病。如热邪内陷,出现神昏、谵语等症,称之为“热入心包”或“蒙蔽心包”。

2.肺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肺朝百脉。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故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肺的生理功能”肺具有四大主要功能,分述如下。

(1)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作用。肃降是指肺气的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升宣,形成呼气,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体表,使其发挥温煦防御和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的作用。因此肺失于宣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以及鼻塞、喷嚏和无汗等病理现象。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也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散布于全身。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清洁。因此,肺失肃降,即可出现呼吸短促和表浅、咳痰、咯血等病理现象。

(2)主气、司呼吸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首先体现于气的生成方面,特别是宗气的形成,主要依靠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其次,肺主一身之气,还体现于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有利于全身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协调平衡。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肺通过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促进着气的生成,调节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肺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实际上都隶属于肺的呼吸功能。肺的呼吸均匀和调,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影响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肺主持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作用也就随之减弱。如果肺丧失了呼吸的功能,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出,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结了。

(3)通调水道

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主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肺主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外体。如果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减退,就可发生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甚则水泛为肿等病变。

(4)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全身血液通过百脉汇聚于肺,则为向内;肺将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则为向外。也就是说,肺朝百脉的功能,是肺气的运动在血液循环中的具体体现。说明心气虽然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但尚需肺的协助。肺主气司呼吸,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结合,生成宗气,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在病理上,肺气壅塞,可导致心的血脉运行不畅,甚至血脉淤滞,出现心悸,胸闷,唇舌青紫等症状。

“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以肺为中心,构成了人体的肺系统。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皮毛,为一身之表,是人体抵御外邪侵袭的屏障。肺宣发卫气,输布水谷精微以温养和润泽皮毛。

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是呼吸的门户,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所以说“肺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鼻和喉的通气、鼻的嗅觉和喉的发音,都依赖于肺气的作用。

(2)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忧、悲为肺之志。忧、悲则气消,易于伤肺;而肺虚时,也易产生忧、悲的情绪。涕源于鼻,肺有病变,可反映于涕,如在正常情况下,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浑浊;肺燥,则鼻干。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故脾与胃相表里。

“脾的生理功能”脾具有三大生理功能,分述如下:

(1)脾主运化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转输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即消化水谷、吸收和运输水谷精微。饮食物经胃的受纳熟腐之后,由脾进一步消化,化生营养物质,并吸收营养物质,再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脉,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形体百骸。所以脾的运化功能健全(习称脾气健运),则生化之源丰富,全身精气也就充足。若脾的运化功能衰减(习称脾失健运),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便溏等症;久之,可因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进而影响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出现相应的病证。因此,脾又有“气血生化之源”和“后天之本”之称。

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作用。水谷中的水(饮食中的饮),也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不断地转输致肺,再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输送到肌肤和肾,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湿潴留而引起痰饮、水肿等病证。

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的功能,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生理上,两者是同时进行的;在病理上,两者可以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2)主升清脾

主升清,是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此外,脾气的升举,还具有防止人体内脏下垂的作用。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行,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脾气(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证。

(3)主统血脾

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是通过脾气的固摄作用实现的。脾气健运,则气的固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血液就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反之,脾失健运则气的固摄功能减退,可使血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如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称作脾不统血。

“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以脾为中心,构成了人体的脾系统。

(1)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四肢均靠其来营养,所以说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健运,则肌肉丰满、壮实,四肢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则肌肉瘦削,甚或痿废不用。

脾开窍于口,指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如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失健运,则食欲减退,口淡乏味;湿邪困脾,则口腻口甜。口唇的色泽能反映出脾主运化的功能和化生气血的状况。若脾气健运,气血充盈,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气血虚少,则口唇淡白无华。

(2)在志为思,在液为涎思为脾之志。思虑过度,所欲不遂,可导致气滞、气结,影响脾的运化和升清。涎为口津,为唾液中黏稠而少沫的部分,它具有湿润口腔,保护口腔黏膜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增多,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津液上注于口而为涎,以助脾胃消化,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流口水的现象。

4.肝

肝位于胁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开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相互络属,故肝与胆相表里。

“肝的生理功能”肝具有两大生理功能,分述如下:

(1)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散。所谓肝主疏泄,是指肝气通过其升发作用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肝的疏泄作用对人体产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对气机的影响:肝主疏泄,其疏,可使气的运行通而不滞;其泄,可使气散而不郁,这对于气机的疏通、畅达、升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亦即肝主疏泄有使气机调畅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运动疏散通畅,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也随之而畅通无阻,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的活动也正常和调。如果肝失疏泄,气机的疏通和发散不力,因而气行郁滞,气机不畅,出现胸胁、少腹等胀痛不适,常称作“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血液的运行障碍,则可形成血淤,而出现胸胁刺痛,或为癥积。气行郁滞,也可导致津液的输布代谢障碍,或聚而为痰,或停而为水。

其二,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及将水谷精微吸收转输,将糟粕排出体外的功能,是以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即脾胃的气机升降来概括的。脾胃气机疏通畅达,脾升胃降之间协调,才能使饮食物的消化运动正常进行,而脾胃的升降是全身气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有助于脾升胃降和二者之间的协调。可见,肝的疏泄功能是脾胃气机疏通畅达,脾升胃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若疏泄功能异常,影响于脾,脾气不升,则飧泄,脾气不通则腹痛,而成为痛泻之证;影响到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则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胃气不通则脘腹胀痛。

其三,对情志的影响:情志活动主要是心神的生理功能,但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的正常运行;情志异常对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影响,也在于干扰正常的气血运行。故肝主疏泄功能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实际上是由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所派生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心情亦开朗。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在情志上则表现为郁郁寡欢,情志压抑。反之,情志活动的异常,导致气机失调,也常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其四,对胆汁排泄的影响:胆汁来源于肝,为肝之余气所化,而胆汁泄注于小肠,又有赖于气机的调畅。所以胆的活动,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实际上取决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通畅,有助于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就可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致胆汁量少而稠,排泄不畅,从而引发胁下胀痛、口苦、纳食不化,甚至出现黄疸等症。

其五,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男子的排精、女子的月经和肝的疏泄功能也有密切的关系。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肝肾二脏合作的结果。肝疏泄功能正常,则精液排泄通畅有度,肝失疏泄,则排精不畅。而气机调畅是女子经血的排泄能否通畅有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亦受肝主疏泄功能的影响。肝疏泄功能正常,则月经周期正常,经行通畅;若肝疏泄功能不及,则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甚或痛经。

综合肝主疏泄的功能表现,其中对全身气机的影响是最根本的,其他作用都是在此基础上而派生的。

(2)肝主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贮藏血液是指肝可以将一定量的血贮存于肝内,以供机体各部分活动时所需。调节血量,是指肝对于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特别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人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各部分所需血量是不同的,当机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所需外周血量多,当休息、情绪稳定时,所需血量相对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调节血量的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肝主藏血的另一层含义是肝具有收摄血液于血脉之中,不使之溢出脉外的功能,即防止出血的作用。若肝藏血功能失常,如肝气虚弱,收摄无力,或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均可引发吐、衄、咯血或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征象。

“肝与体窍志液的关系”以肝为中心,构成了人体的肝系统。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筋司运动的功能有赖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得所养,关节运动灵活有力。肝血的盛衰,可影响爪甲的荣枯。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的经脉上联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濡养,所以说“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若热邪燔灼肝经,血不养筋,则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肝血不足,爪失所养,则爪甲薄软,枯萎脆裂。肝阴血不能上养于目,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畏光羞明。

(2)在志为怒,在液为泪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属于对不良刺激的一种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气上逆”,这势必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称“怒伤肝”。反之,在肝气上逆,或肝火上炎时,也往往使人急躁易怒。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故泪为肝之液。泪具有濡润眼睛,清洁眼球,排出目内异物的作用。肝的病变,可导致泪的异常,如肝血不足时两目干涩,实质上是泪液的分泌不足;肝经风热,亦可见目眵与流泪增多。

5.肾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络属,肾与膀胱在水液代谢方面亦直接相关,故肾与膀胱相为表里。

“肾的生理功能”肾具有三大生理功能,分述如下:

(1)肾主藏

精肾藏精是指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的作用。肾所藏的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指出生以后,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产生的水谷之精气,以及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藏之于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虽然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二者相辅相成,在肾中密切结合而组成肾中精气。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其一,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机体的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观察肾中精气的外候,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当精气不足时,小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青年人则见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性成熟迟缓;中年人可见性功能减退,或出现早衰;老年人则衰老加快。临床上称这种病理变化为“肾精亏虚”。其二,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肾气的这一功能活动是通过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肾阴和肾阳来实现的。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阴,是人体阴液的根本,对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阴、肾阳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各脏阴阳的平衡。若肾阳不足,则全身的新陈代谢降低,产热减少,产生能量减少,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均减弱,因而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无力而迟缓、津液运行减慢而浮肿、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一般的阳虚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腰酸、腿软、阴冷、生殖机能减退等肾阳虚特殊的表现。若肾阴不足,则津液分泌减少而见干燥;失于宁静,则心烦意乱、血行加快;阴不制阳,阳偏亢则新陈代谢相对亢盛,产热增加,因而出现内热。同时,还会出现腰酸、腿软,阳事易兴和遗精、早泄等肾阴虚特殊的表现。

(2)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具有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即肾对人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生理情况下,由肺之肃降作用而下归于肾的水液,经肾气肾阳的气化作用,分清泌浊,使清者上升,复归心肺以滋养全身,浊者为尿液,下降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肾之阳气的蒸腾与固摄作用,使清者上升;温化与推动作用,使浊者下降。如果肾的阳气虚弱,气化作用失常时,则会引起水液代谢障碍而出现小便不利、水肿或尿多、尿失禁等症。

(3)肾主纳

气纳,即固摄、受纳的意思。人的呼吸虽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下降,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所以称为“肾主纳气”,也就是说,肾有配合肺以完成呼吸运动的功能。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若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便可出现以呼多吸少为特点的呼吸困难,动则喘甚等症,这称为“肾不纳气”。

“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以肾为中心,构成了人体的肾系统。

(1)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骨的生长发育,依赖于骨髓的滋养,而骨髓为肾中精气所化生。肾中精气充足,骨髓充盈,骨骼发育正常,坚固有力;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则骨软无力。髓除骨髓外,还有脊髓、脑髓,均由肾中精气所化生。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海,由髓聚而成,所以,脑的功能与肾有关。

齿为骨之余,由肾中精气所充养。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肾中精气充足,牙齿坚固有力。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松动易落。

发的生长依赖于精血的滋养。肾藏精,精能化血,精血充足,发长而润泽,故说肾“其华在发”。由于发有赖于血的濡养,故又称“发为血之余”。肾精不足,发失所养,则须发早白,枯槁易脱。

耳的听觉功能主要依赖肾中精气的充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听觉灵敏;肾中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故说“肾开窍于耳”。

二阴,即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尿道和外生殖器,是排尿和生殖的器官;后阴即肛门,是排泄粪便的通道。尿液的排泄虽属膀胱的功能,但必须依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粪便的排泄虽属大肠的传化功能,但亦与肾的气化有关。肾气不固,封藏失职,则久泄滑脱。

(2)在志为恐,在液为唾恐为肾之志,恐则气下,易于伤肾,使肾气不固,可致二便失禁。唾为肾精所化,咽唾可滋养肾精;多唾或久唾,则耗损肾精。

“附”命门

命门一词,首见于《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自《难经·三十六难》始将其作为内脏而言之,遂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并对其形态、部位及其功能提出不同见解。从形态而言,有有形与无形之论;从部位言,有右肾与两肾之间之辨;从功能而言,有主火与非火之争。但对命门的生理功能与肾息息相通的看法是没有分歧的。故一般认为,肾阳亦即命门之火,肾阴亦即命门之水。古代医家所以称命门,无非是强调肾中阴阳的重要性而已。

(二)六腑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

1.胆

胆,居六腑之首,又隶属于奇恒之腑。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1)贮存和排泄胆汁胆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味苦,色黄绿,由肝之余气所化生,泄于小肠,可助饮食消化。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利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肝失疏泄,导致胆汁排泄不利,胆汁上逆则见口苦,胆汁外溢可引发黄疸,同时可致消化机能减退,症见腹胀、腹泻等。

(2)主决断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若胆气虚弱则可见胆怯怕事,或数谋虑而不能决,善恐易惊,失眠多梦等。

胆为六腑之一,但它贮藏精汁而不接受水谷或糟粕,所以与其他五腑有所不同,故又属于奇恒之腑。

2.胃

胃位于中焦,上口为贲门接食道,下口为幽门通小肠。胃分三部,分别称为上脘、中脘、下脘,统称胃脘。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和主降浊。

(1)受纳与腐熟

水谷水谷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水谷经过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若胃之受纳与腐熟水谷功能失常,则见胃脘胀痛,纳呆厌食,或多食善饥等症。

(2)主降浊胃

主降浊,指胃气通降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小肠、大肠的功能。胃气以降为和,以通为用,从而保证水谷的不断下输和消化吸收。胃主降浊是其受纳的前提。若胃失通降,则脘腹胀满疼痛;若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嗳气。

胃的生理功能源于胃气。由于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影响营养的来源,关系到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生命的存亡。因此,临床上诊治疾病,亦十分重视胃气,认为“人以胃气为本”,诊脉须察胃气的有无,治疗以保护胃气为重要的原则。

3.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端接幽门与胃相通,下端接阑门与大肠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1)受盛化物

小肠受盛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起到容器的作用;小肠的化物功能,指食物在小肠内进一步消化、吸收。

(2)泌别清浊

小肠的泌别清浊的功能,主要体现于:将经过小肠消化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水液。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若小便泌别清浊功能异常,则可致大便稀溏,小便短少。

4.大肠

大肠亦位于腹中,上端在阑门处与小肠相接,下端紧接肛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糟粕。传化,即传导、变化。大肠接受小肠下输食物残渣,向下传导;同时,吸收其中部分水液,将糟粒变化为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大肠的传化功能失调,可引发粪便或溏或秘的改变。

5.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为贮尿的器官。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水液经肾的气化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膀胱内的尿液贮存到一定容量,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可及时自主地排出体外。膀胱的病变,多与肾功能失常相关,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或小便不利,尿有余沥,甚至尿闭;或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

6.三焦

三焦概念有二,其一为六腑之一;其二为单纯的部位概念,即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作为六腑之一,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

(1)通行元气

元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所以说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三焦通行元气的功能,关系到全身的气化作用。

(2)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路。三焦的水道通利,水液才能正常代谢。

作为部位概念的三焦,其上焦、中焦、下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如下。

上焦如雾:上焦为膈以上,包括心、肺和头部。上焦主宣发卫气,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如雾露之溉,故称“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分,包括脾、胃。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如酿酒一样,故称“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下焦为脐以下,包括肝、肾、小肠、膀胱、女子胞等脏腑。下焦的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下焦如渎”形容水浊不断地向下、向外排泄的状态。

(三)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在形态上多属中空而与腑相似,在功能上则不是饮食物消化排泄的通道,而且又贮藏精气,与脏的生理功能特点相类似。奇恒之腑中,除胆为六腑之一外,其余的都没有表里配合,也没有五行的配属,这是不同于五脏六腑的又一特点。脉、髓、骨、胆的生理前面已有论述,这里仅论述脑与女子胞。

1.脑

脑为奇恒之腑之一,位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

脑是精神活动的器官,并主司着视、听、运动等,故明·李时珍说:“脑为元神之府”。《灵枢·海论》指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清·王清任则在其所著《医林改错》中明确指出了人的思维、记忆以及嗅、视、听、言等功能都为脑所主。

前人虽然对脑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认识,但在中医脏象学说中,则把与脑有关的生理和病理,分别归属于五脏,尤其强调与心、肝、肾的关系。如论述五脏生理的心主神志,肝主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生髓充脑;辨证中的痰火扰心,肝气郁结,肾精不足等证,就包含了脑的生理与病理在内。

2.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有主持月经有孕育胎儿的作用。胞宫的脉络系于肾,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肾主生殖,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当肾气旺盛,冲任气血充足时,月经才能正常,具有生殖和养育胞胎的作用。如果肾气虚弱,冲任脉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经闭或不孕等证。胞宫与心、肝、脾三脏亦有重要关系。因为月经、胎孕均以血为本,而心能主血,肝能藏血,脾主统血。所以当心、肝、脾功能失调时,亦可影响胞宫的正常功能。如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可见月经量少、经行后期,甚至闭经;脾气不足,不能摄血,可见崩漏;肝气郁结,疏泄失职,也常致月经不调。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它是由脏腑、经络、形体和官窍所构成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脏腑之间是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使各脏腑组织形成了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各有生理功能,但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三条是五脏所共同的:首先,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中精气的盈亏决定着五脏阴阳的盛衰;其次,脾胃是五脏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机能的盛衰决定着五脏气血的多少;第三,心是五脏之大主,五脏的功能活动都是在心的主宰下进行的。除此之外,五脏之间还存在着特有的其他关系。

“心与他脏的关系”心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分述如下:

(1)心与肺

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心主血,肺主气,血的运行依靠气的推动,而气也必须靠血的运载才能输布全身,心与肺相互配合,血与气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从而保证了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持了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心肺之间在病理上,也常相互影响。无论是肺气不足或肺失宣肃,均可导致心血运行异常而见胸痛、心悸、唇舌青紫等心血淤阻证候。反之,心气不足或心脉淤阻,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咳嗽、喘息等病证。由于心血不足和肺气虚弱多互为因果,故临床上心悸、心烦、少气赖言等心血肺气亏损证,常互见并存。

(2)心与脾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反映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上。心主血,脾统血而生血,脾气健运则化生血液之源旺盛,而心血自能充盈。血液之所以能正常运行于经脉之中,既赖心气的推动,又需脾气的统摄,否则就会运行失常。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血的化源不足,或脾不统摄而外逸失血,均可导致心血亏耗的各种病证;反之,思虑过度,耗伤心血,影响脾的健运,则可形成以心悸、失眠、食少、肢倦、面色少华等为主要表现的心脾两虚证。

(3)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运行和情志活动两个方面。在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脉,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肝主藏血,调节血液循环,防止血液溢出脉外。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临床上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表现为心悸、失眠等心血不足症状与视物昏花、月经涩少等肝血不足的症状并存。在情志活动方面,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都与精神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因而,在情志所伤,化火伤阴,造成心肝阴虚或心肝火旺的病理变化中,可出现心烦失眠与急躁易怒等心肝情志症状。

(4)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方面。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在下者以上升为顺,在上者以下降为和。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心肾阴阳升降的动态平衡,维持着心肾功能的协调,称为“心肾相交”,或“水火既济”。心肾阴阳升降的平衡失调,心肾的生理功能就会失去协调,而发生病变。如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而导致心火偏亢,症见心烦、心悸、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称为“心肾不交”。若心阳不振,不能下温于肾,而导致肾的阳虚水泛,引发水肿、惊悸不安,称为“水气凌心”。

“肺与他脏的关系”肺与心的关系已如前述,与其他三脏亦密切相关。

(1)肺与脾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在气的生成上,肺吸入的清气,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是人体正气的两大来源,所以前人称之为“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肺气的盛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一旦脾气虚损,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而见体倦无力,少气懒言等症。在水液代谢方面,肺主宣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肺的宣降和通调,有助于脾的运化,脾转输水液于肺,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也是肺中津液的来源。若脾失健运,水液停聚,则生痰成饮,影响肺的宣降而咳喘痰多,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肺病日久,亦可影响脾脏,如肺不宣降,湿停中焦,脾阳受困,出现水肿、倦怠、腹胀、便溏等症,也是常见的。

(2)肺与肝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协调方面。肺居上焦,其气肃降,肝居下焦,其气升发;肝升肺降,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气机的升降运动。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会出现肝气上逆,症见胁痛、易怒、咳逆、咯血,即所谓“肝火犯肺”。反之,如果肺失清肃,燥热内停,亦会导致肝气郁结,引发咳嗽、胸胁胀满、头晕头痛等症。

(3)肺与肾

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方面。肾为主水之脏,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肃正常,则水道通调无阻;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肺肾协调,对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病理上,如果肺与肾的功能失职,就会造成水液代谢的障碍。例如,肾气不足,不能制水,水溢肌肤,不但可致水肿,若水气上迫肺脏,还可出现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等病证。

在呼吸运动方面,肺之司呼吸的功能需要肾的纳气功能来协助。肾气充足,才能使肺所吸入之气下纳于肾,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若肾的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或肺气久虚,伤及肾气,均可出现以气喘无力,呼多吸少,动则尤甚为主要表现的“肾不纳气”证。

另外,肺阴与肾阴具有相互滋养的关系。肺的功能正常,则精气输布于肾,而肾阴又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可上滋肺阴,这种关系称之为“金水相生”。故在病理上,肺阴虚可损及肾阴,肾阴虚则不能上滋肺阴,如此则见颧红、潮热、盗汗、干咳、腰膝酸软等肺肾阴虚的表现。

“肝与他脏的关系”肝与心、肝与肺的关系已如前述,肝与其他两脏亦相关。

(1)肝与脾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运行两个方面。在消化方面,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若肝失疏泄,无以助脾之升散,可引起“木不疏土”的病理变化,症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在血液的运行方面,脾生血、统血,肝藏血、调节血液循环。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形成肝脾两虚。

(2)肝与肾

肝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精血互化、藏泄互用及阴液相通方面。首先,肝藏血,肾藏精,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称之为“精血同源”、“肝肾同源”。其次,肝主疏泄,肾主封藏,藏泄作用相反相成,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排精方面起协调作用。若肝失疏泄,则不利于月经的来潮和男子排精,从而引发经迟、经闭、痛经和阳强不泄;若肾失封藏,则会引发经期缩短、遗精滑泄等症状。

肝肾之阴息息相通,肾阴充盈,滋养肝阴,可制约肝阳使之不亢,称“水能涵木”。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反之,肝火太盛,也可耗伤肾阴,导致肾阴不足,形成肝肾阴虚的病理状态。

“脾与他脏的关系”脾与心、肺、肝的关系前已述及,脾与肾关系亦非常密切。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后天相互促进、资助及水液代谢两个方面。脾是气血的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为先天之本。二者的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由于脾之健运须借助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藏之精必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故在病理上二脏常互相影响。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或脾阳久虚进而伤及肾阳,均可形成脾肾阳虚而见腹部冷痛、五更泄泻、腰膝酸冷、浮肿等症。脾主运化水液,须有肾阳的温煦蒸腾气化;肾主水,又赖脾气的制约,脾肾两脏相互协调,共同完成水液代谢。若脾虚不运或肾虚不化,均可致水肿、尿少。

2.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阴阳表里互相配合的关系。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阳者为表,阴者为里。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由其经脉互为络属,使得五脏与六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变化方面相互影响。

(1)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二者为表里关系。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排尿灼热涩痛等小肠实热的病证;反之,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而见心烦、舌尖红赤、口舌生疮等心火炽盛病证。

(2)肺与大肠

肺与大肠,互有经脉络属而为表里关系。生理上,肺与大肠相互协助,肺气肃降,大肠之气亦随之而降,使传导功能保持正常;大肠传导通畅,亦有助于肺气的清肃通利。病理上如肺气肃降失职,影响大肠传导,可致大便秘结;大肠壅滞不畅,也会影响肺的肃降功能,而引起咳喘、胸闷等。

(3)脾与胃

脾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互有经脉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气上升,胃气主降;脾属湿土,喜燥而恶湿,胃属阳土,喜润而恶燥。两者纳运相配、升降相因、燥湿相济、阴阳相合,相反相成,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病理上,二者常相互影响,如脾不健运,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和降,出现纳呆、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见腹胀、腹泻、肢体困倦等症。

(4)肝与胆

胆居肝下,二者互有经脉络属,为表里关系。生理上,肝与胆的功能密不可分,互相协调。胆汁来源于肝,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能保证胆汁的畅通排泄;胆汁排泄无阻,又有助于肝的疏泄。病理上,肝病常影响及胆,胆病也常影响及肝,形成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等证。

(5)肾与膀胱

肾与膀胱互有经脉络属,为表里关系。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这种功能有赖于肾阳肾气的作用。肾阳充足则气化通利,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从而使膀胱开合有度,不但能正常贮存尿液,而且能使尿液正常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或肾气不足,固摄无权,则膀胱之开合失度,可见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尿频等病证。例如老年人常见的多尿、尿失禁等,多与肾气不足有关。

3.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通过小肠的进一步消化,泌别清浊,其清者为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以营养全身;其剩余之水液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之化源;其浊者为糟粕(食物之残渣),下达于大肠。渗入膀胱的尿液,经气化作用及时排出体外;进入大肠的糟粕,经传导与变化,而由肛门排出体外。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还有赖于肝胆的疏泄以助饮食的消化;三焦不仅是津液和元气运行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三焦的气化,推动和支持着元气和津液的正常运行。

六腑之间在病理上,亦可相互影响。如胃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大便秘结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行,亦可影响胃的和降,而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等症。又如肝胆之火炽盛,常可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而见呕吐苦水。脾胃湿热,熏蒸肝胆,而使胆汁外泄肌肤,可发生黄疸病证。

二、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们既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

(一)气

1.气的基本概念

在古代,人们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这种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人的生命活动。

2.气的生成和运动

气的来源,总的来说,不外乎三个方面,即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气、化生于饮食物的水谷之气和来自于自然界的清气。由此看来,气的来源,除与先天禀赋有关外,与后天饮食营养以及自然环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其生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其运动的形式,不外乎升、降、出、入四种,而气运动的升降出入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实现的,所以又称脏腑的气机升降,如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脾气上升,胃气下降等等,以升降出入形式运动的气,只有在相对协调平衡状态下,才能发挥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气机调畅”是对气的运动平衡协调的生理状态的描述。当气的运动失去了这种平衡时,人的生命活动就要出现异常而成为病理状态,即“气机失调”。

3.气的生理功能

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长发育,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都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如气虚则推动作用不足,生长发育就会迟缓,或出现早衰;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出现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迟缓以及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等病理变化。

(2)温煦作用

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之一,人体体温的恒定,依靠气的温养作用来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维持正常的运行。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就会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涩滞等表现。

(3)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一方面可以抵御外邪的入侵,另一方面还可驱邪外出。所以,气的防御功能正常时,邪气不易入侵;或虽有邪气入侵,也易于治愈。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就要下降,一方面,机体易受邪侵;另一方面,患病后难愈。

(4)固摄作用

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摄、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固摄血液,防止其逸出脉外;固摄汗液与尿液,使其有节制的排出;固摄肾精,防止其妄泄。

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比如气对血,一方面能推动血液运行,另一方面又能统摄血的运行,这样才能使血液得以正常循行于全身脉管之中。如果气虚而推动作用减退,可以导致血行不利,甚至产生淤血;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便可导致出血。

(5)气化作用

气化,是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地说,气能促使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相互转化,如食物先转化成水谷精微,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津液经过代谢,可转化成汗和尿液等等,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体现。如果气化功能失常,便可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等,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由此可见,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化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6)营养作用

指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脾胃运化饮食物而化生水谷精气,此气中的精粹部分为营气、稠厚部分为卫气,其中,营气与津液结合而成为血液,经脉管输送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而发挥营养作用。卫气经肺敷布全身,能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水谷精气为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4.气的分类

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的,并充沛于全身,无处不到。中医学对气的分类,其方法而二,即按气分布的场所进行分类,如肺气、胃气、肝气、太阳经经气等;另一种是按气的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分类,因而又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作用分别在相关章节中讲,这里仅论述后者。

(1)元气

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根于肾,由肾精化生,以先天之精气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不断滋养和补充,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无处不到。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元气充沛,则脏腑功能强盛,身体健康而少病;若元气不足,则人体脏腑气衰,抗邪无力,体弱而多病。

(2)宗气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聚于胸中而成。宗气的盛衰与肺、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其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心搏的强弱和节律、肢体的活动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营气

营气是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营气运行于脉中,化生为血,与血不可分离,故常称“营血”。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属于阴,故又称“营阴”。营气来源于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营气化生后,循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运行全身,终而复始,营周不休。其主要功能是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

卫气是循行于脉外,具有保卫机体,不使外邪侵犯作用的气。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卫气来源于脾胃所化生水谷精微中的剽悍滑利部分,其活动力强,流动迅速。卫气经肺的宣发,行于脉外,内至胸腹脏腑,外达皮肤分肉,无所不到。其主要功能有三方面:一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二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三是调节肌腠的开合、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必须在脉中正常运行,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

血是由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入于脉,化赤为血。如《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此外,精血同源,精可以化血。由此可见,血液的生成与脾胃的运化功能、肺的司呼吸功能、心阳的化赤功能以及肾藏精功能都相关,与肝主疏泄助脾胃的消化亦相关。若上述物质基础不足或气化功能减退,均可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3.血的运行

血液正常循行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血液充盈;二是脉管系统的完整而通畅;三是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密切相关。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行的基本动力;肺主气而朝会百脉,调节全身的气机,协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肝藏血,能调节人体外周血量,使血液供给更符合生理需要,循环在脉中的血液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上;脾主统血,脾气固摄血液,使之循行于脉道之中而不溢于脉外。因此,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推动力和固摄力。当推动力不足时,则血行减慢或淤滞,出现血淤的病变;当固摄力不足时,则血溢脉外,出现各种出血病证。

4.血的功能

血液可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对全身组织器官起着营养和滋润作用。各组织器官必须得到血的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本脏》说:“血和则……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如果血液不足,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不利、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等症。

血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充盈,才能神志清晰,精力充沛。所以不论何种原因,导致血虚、血热、血淤等,均可出现神志方面的病变。

(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的范畴。

津和液有一定的区别。一般说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中,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但由于津和液可以互相转化,关系密切,所以常津液并称。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多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素问·经脉别论》曾将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简要的概括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津液的生成,主要是通过胃对饮食水谷的“游溢精气”,小肠的“分清别浊”,大肠吸收部分水液,其清者经脾运化,即为津液,散津于肺而布散全身。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通过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而实现,此外,与肝的疏泄,调畅气机;三焦的决渎,通利水道亦密切相关。

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肺将宣发至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肺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液,肾将水液蒸腾气化后的废物形成尿液,粪便经大肠排出时,带走一些残余的水分。

津液输布和排泄过程中,肺、脾、肾三脏起着重要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主行水,通调水道。肺通过宣发输布津液于皮毛,化生汗液;通过肃降将多余及含浊的水液下输肾与膀胱。脾主运化,一方面将饮食水谷中水液的清者运化为津液,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另一方面将多余及含浊的水液输转到肺。肾为水脏,主津液,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宰作用。肺气肃降下输到肾的水液,经肾的蒸腾气化,清者化为津液蒸腾上升,向全身布散;浊者化为尿液,下降入膀胱。而尿液的排泄,对全身津液的代谢平衡,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同时,胃的游溢精气,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运化,小肠的分清别浊,膀胱的气化和开阖,都依赖于肾的蒸腾气化。

3.津液的功能

津液的主要功能是滋润和濡养作用。津液布散于体表,则滋润肌肤毛发;流注于孔窍,则滋养和保护眼、鼻、口等;灌注于脏腑,则滋养内脏;渗入骨髓,则充养骨髓、脑髓和脊髓等;流注于关节,则对关节屈伸起着润滑作用。此外,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起着滋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津液的代谢,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能运载全身之气,并对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

气与血之间存在着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能载气、养气五个方面的关系。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均来自水谷之精气。人从吃进饮食物,到转化成水谷之精气,再转化成营气和津液,进而转化成赤色的血,这一过程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因此,在临床上治疗血虚的病证时,常常配合用补气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2)气能行血

血属阴而主静,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朝百脉,脾气主统血以及肝气的藏血和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迟缓,甚则阻滞于脉络,结成淤血。气机逆乱,血行亦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逆乱。如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吐血;血随气陷,可见脘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气能摄

血摄血,是气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三个方面是气对血的作用,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

(4)血能载气

血为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于体内。如果气失去依附,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血脱者,气亦逸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采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就在于此。

(5)血能养气

气存在于血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得到不断的补充,血旺则气盛,血衰则气少。若血虚时,气亦易衰,治宜养血益气。

以上两个方面是血对气的作用,可概括为“血为气之母”。

2.气与津液气与津液之间存在着气能生津、行津、摄津和津能载气、养气的关系。

(1)气能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有赖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之气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就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影响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因此,在临床上亦常可见气津两伤之证。

(2)气能行津

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的输布排泄的动力。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作用于脏腑,表现为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而肺、脾、肾、肝等脏腑的升降出入运动完成了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过程,所以,气行水亦行。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异常时,津液的输布、排泄过程也随之受阻。由气虚、气滞而导致津液停滞,为气不行水,这是临床行气与利水法常常并用的理论依据之一。

(3)气能摄津

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体内的津液在气的固摄作用控制下维持着一定的量。若气的固摄作用减弱,则体内津液过多地经汗、尿等途径外流,出现多汗、多尿、遗尿等病理现象。

(4)津能载气

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否则就会涣散不定而无所归。如暑病伤津耗液,不仅口渴喜饮,且气随津液外泄导致气亦不足,而见少气懒言,肢倦乏力等气虚之象。若因汗、吐、下太过,使津液大量丢失,则津液也随之外脱,形成“气随液脱”之危候。

(5)津能养气

水谷化生的津液,通过脾气升清散精,上输于肺,再经肺之宣降通调水道,下输于肾与膀胱。在元阳之气的蒸腾下,可化而为气,散布于脏腑,保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

3.血与津液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贯注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之间也多相互影响。如在出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容量的不足;与此同时,由于脉外之津液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又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现象。反之,在津液大量损耗时,不仅渗入脉内之津液不足,甚至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失血患者,临床上不宜采用汗法,故《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同时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又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

三、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从针灸、推拿、气功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并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逐步上升为理论而形成的。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历代医学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医学入门·运气》说:“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都强调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纵行的主干线,大多循行于深部,有固定的循行路线;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和络脉是主体,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皮肤。

(1)经脉经脉分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此外,还有十二经别。

十二正经:即手足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和手足三阳经(阳明、少阳、太阳),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等脉的合称。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且无脏腑络属关系,与正经有别,故名奇经。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十二经别的作用,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2)络脉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的主要功能是加强表里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

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

(3)连属部分包括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人体的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即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于筋肉系统的总称。它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连属部分,即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部位的反应区。全身的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故名“十二皮部”。

2.走向与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是有一定规律的。《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即: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也可归纳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升指上行,降指下行)。这样就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灵枢·营卫生会》)的循环径路。

3.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头部: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少阳经行于头侧部;手足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和头后部。由于手足三阳经皆会头面,故有“头为诸阳之会”的说法。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

四肢部: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内侧三阴经,太阴在前缘,厥阴在中线,少阴在后缘。但下肢内侧阴经分布为内踝八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线,少阴在后。下肢外侧阳经分布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关于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和分布规律,可简单地概括为四句话,即: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阳头外足,足之三阴足内腹。

4.表里配合

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5.流注次序

气血系由中焦水谷精气所化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各部,经脉中气血的运行是依次循环贯注的,即经脉在中焦受气后,上注于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复注于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构成十二经循环。

6.循行路线

十二经循行路线如下。

(1)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行络大肠,复返向上沿着胃上口(贲门),通过膈肌,直属于肺,上至喉部,横行至胸部外上方(中府穴),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过肘窝入寸口上鱼际,直出拇指之端(少商穴)。

分支:从手腕的后方(列缺穴)分出,沿掌背侧前行,走向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2)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通过第一、二掌骨之间(合谷穴),向上行于上肢外侧前缘,至肩关节前缘,过肩后,到项后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再向前下行进入锁骨上窝(缺盆穴),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于大肠。

分支:从锁骨上窝(缺盆穴)上行,经颈部至面颊,进入下齿中,复返出挟口角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迎香穴),交于足阳明胃经。

(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至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过承泣、巨髎,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左右相交于颏唇沟(承浆穴),再向下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上行过耳前,经上关穴,沿着前发际,到达额前(头维穴)。

分支:从大迎穴分出,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处气街穴。

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来自缺盆的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于大腿前外侧,经过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分支: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

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进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上行,经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叉,行于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至冲门穴入腹部,属脾、络胃。再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上行,挟咽两旁,连于舌根,散于舌下。

足太阴脾经分支:从胃分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5)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行后属心系,下穿过膈肌,络小肠。

分支:从心系分出,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

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再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经肘过腕,入掌后锐骨端,自掌后内侧直至小指桡侧端(少冲穴),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6)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直上过腕部外侧阳谷穴,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肘部,出肩关节后面的肩贞穴,绕行于肩胛部的肩中俞后,交会大椎穴,向前经缺盆,深入胸腔,下行络心,再沿食道,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沿颈部上行到面颊部,至目外眦后,折入耳中。

分支:从面颊分出,斜向目眶下缘直达鼻根部,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7)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向上经过额部,直达巅顶,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

分支:从头顶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者:从头顶部分出,向后下行至枕骨处,进入颅腔,络脑,重返出来,下行到项部(天柱穴),再交会于大椎穴,然后分左右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距背侧中线一寸五分),到达腰部(肾俞穴),进入脊柱两旁的肌肉,深入腹腔,络肾,属膀胱。

分支:从腰部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至腘窝中(委中穴)。

分支:从项部分出下行,经肩胛内侧,从附分穴挟脊,沿背中线三寸下行,直至髀枢,经大腿后侧至腘窝中与前一支脉会合,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出走于足外踝后的昆仑穴,在足跟部折向前,沿足背外侧缘至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交于足少阴肾经。

(8)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端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之下的然谷穴,沿内踝后,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直上股内侧后缘,至尾骨部(长强穴),穿过脊柱,入属肾,络膀胱。

直行者:从肾上行,穿过肝和膈肌,进入肺中,沿喉咙上达舌根两旁。

分支:从左右股内侧后缘大腿根部分出,向前夹阴部两侧,至下腹部,沿腹部中线两侧(距正中线0.5寸)上行,夹脐,抵胸部前,直到锁骨下(俞府穴)。

分支:从肺中分出,络于心,注于胸中(膻中穴处),交于手厥阴心包经。

(9)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胸中分出,沿胸浅出胁部当腋下三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劳宫穴),沿中指桡侧,出中指桡侧端(中冲穴)。

分支:从掌中(劳宫穴)分出,沿无名指尺侧至其指端的关冲穴,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外侧(阳池穴),上行于上肢外侧尺骨和桡骨之间,通过肘尖,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向下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

分支:从膻中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项后,左右交会于大椎穴,上行至项,沿耳后(翳风穴),直上于耳上角,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

分支:从耳后翳风穴分出,进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在面颊部与前一分支相交,至目外眦(瞳子髎穴),交于足少阳胆经。

(11)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向上至头角(颔厌穴)。再向下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向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耳后风池穴,再沿颈部侧面下行至肩上,于项后左右交会于大椎穴。然后前行入缺盆。

分支:从耳后完骨穴处分出,经翳风穴进入耳中,再出走于耳前,过听宫穴至目外眦后方。

分支:从目外眦分出,下行至下颊部的大迎穴处,同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面颊部的支脉相合,复行至目眶下,再向下经过下颌角部(颊车穴),下行到颈部,经颈前人迎穴,与前脉会合于缺盆后,下入胸腔,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里浅出气街,绕毛际,横向至髋关节环跳穴处。

直行者:从缺盆分出,下行至腋,过渊腋穴,沿胸侧部(日月穴),过季胁,下行至环跳穴处与前脉会合,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缘,行于腓骨前面,直下至腓骨下端,出外踝之前,沿足背行,出于足第四外侧端(窍阴穴)。

分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前行出足大趾外侧端,折回穿过爪甲,分布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交于足厥阴肝经。

(12)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下至足大趾侧端(大敦穴),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侧前缘,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抵少腹,上行至章门穴,循行至期门穴入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

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于目系,出于额,直达头顶部,与督脉交会于巅顶百会穴。

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之内。

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

(三)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像十二经脉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奇经八脉在循环过程中,与其他各经交叉相接,加强了各条经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如督脉“总督诸阳”,任脉为“诸阴之海”;冲脉通行上下,渗灌三阴、三阳;带脉“约束诸经”;“阳维维于阳”,组合所有的阳经;“阴维维于阴”,组合所有的阴经等。二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奇经八脉错综分布、循行于十二经脉之间,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人体活动需要或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古人把正经譬作江河,奇经犹如湖泽。三是与某些脏腑密切相关。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生理和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1.督脉

(1)循环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后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龈交)处。

分支:从脊柱后面分出,属肾。

(2)基本功能督,有总督、统率的含义。其功能有二:一是调节阳经气血。督脉行于背部正中,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穴,督脉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称之为“阳脉之海”。二是反应脑、髓和肾的功能。督脉络脑,属肾,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2.任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从胞中出,向后与冲脉偕行于脊柱前。

(2)基本功能任,有担任、妊养的含义。其功能有:①调节阴经气血。任脉行于胸腹面正中线,多次与手足三阴经及阴维脉交会,对阴经气血起调节作用,故称之为“阴脉之海”。②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任,含妊养之意。任脉能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机能,与女子妊娠有关,为生养之本,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3.冲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后,从气街起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气街部分出,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又有支脉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足趾。

分支:从胞中出,上行于脊柱前,向后与督脉相通。

(2)基本功能冲,有要冲的含义。其功能有:①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行于头,下至于足,前行于腹,后至于背,贯患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之为“十二经脉之海”。②调节月经,主生殖功能。冲脉起于胞中,又称“血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的月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4.带脉

(1)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①约束纵行诸脉。带脉围腰一周,状如束带,以约束纵行诸脉,调节脉气,使纵行诸脉之脉气不下陷。②主司妇女带下及固护胎儿。

5.阴跷脉与阳跷脉

(1)循行部位跷脉左右成对,内外相对。阴跷脉、阳跷脉均起于足踝下。

阴跷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处,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过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

阳跷脉起于外踝下申脉穴处,沿外踝后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

(2)基本功能①主下肢运动。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头面,有调节肌肉运动、使下肢运动灵活跷健的功能。②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认为跷脉具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合的作用。③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脉从下肢内外侧分别上行于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的功能。阴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阳。

6.阴维脉与阳维脉

(1)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2)基本功能维,有维系、维络的含义。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及调节人体各部分机能平衡等方面。

(1)联系作用经络的联系作用,主要体现在联系脏腑器官,沟通上下内外。人体是由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成的,它们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有机配合、相互联系,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的纵横交叉,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相互络属脏腑;奇经八脉联系沟通十二正经;十二经筋、十二皮部联络筋脉皮肉,从而使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内外、左右、上下彼此之间紧密联系、协调共济的统一体。所以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脏》)

(2)濡养作用经络的濡养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行气血。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通过经络循环贯注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所以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脏》)

(3)感应作用经络不仅有运行气血营养物质的作用,而且还有感应传导作用。所以,经络也是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导网。当肌表受到某种刺激时,刺激量就沿着经脉传于体内有关脏腑,使该脏腑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达到疏通气血和调整脏腑功能的目的。脏腑功能活动的变化亦可通过经络而反应于体表。经络循环四通八达而至机体每一个局部,从而使每一局部成为整体的缩影。针刺中的“得气”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4)调节作用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使人体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候,可运用针灸等治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灵枢·刺节真邪》)实验证明,针刺有关经络的穴位,对各脏腑有调节作用,即原来亢进的可使之抑制,原来抑制的可使之兴奋。

2.经络学说的应用

经络学说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用以阐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应病变的途径。①外邪由表入里的传播途径。经络内属脏腑,外联皮肤、筋骨。外邪侵袭体表,通过经络传递,可内传脏腑。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寒热头痛等症,若外邪循经内传于肺,则可出现咳喘、胸痛、胸闷等肺病证状。故《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②内脏病变反应于体表的途径。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而且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内脏病变通过经络传导,反应于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及官窍,如肝病可见两胁或少腹疼痛;胸痹、真心痛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疼痛沿左侧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放射至手臂内尺侧缘;胃火上炎则牙龈肿痛;肝火旺则耳聋耳痛。③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络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互为表里的脏与腑病变之间的传变,如心火循经下移小肠;大肠实热,腑气不通,可使肺气不利而出现咳喘胸满等。非表里关系的脏腑病变的传变,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运化,因为足厥阴肝经挟胃;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因为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

(2)指导疾病的诊断①循经辨证,判断病位。由于经脉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因此,临床根据疾病证状出现的部位,可提示病在何经、何脏、何腑。如腰部疼痛多与肾有关;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缺盆中痛常是肺脏病变。又如头痛一症,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属少阳经病变;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②按察俞穴判断病位。俞穴是经气聚集的地方,脏腑病变时,病气常可在特定的俞穴部位出现反应,或表现为压痛,或呈现为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局部出现一些形态变化等。因此,根据这些病理反应,可帮助进行诊断。如肝病时,肝俞穴及期门穴多有压痛;胆病时,在胆俞穴及胆囊穴附近常有压痛;胃痛时,在胃俞穴及足三里穴会有明显的痛觉异常;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长期消化不良者,可在脾俞穴见到异常变化等等。

(3)指导疾病的治疗①循经取穴。针灸和按摩疗法,主要是针对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而穴位的选取,首先必须按经络学说来进行辨证,断定疾病属于何经后,再根据经络的循行分布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穴,这就是“循经取穴”。②分经用药。药物治疗也是以经络为渠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转输,使药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古代医家根据某些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所具有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创立并形成了“药物归经”理论。还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理论。如治头痛,属太阳经的可用羌活,属阳明经的可用白芷,属少阳经的可用柴胡,因为羌活、白芷、柴胡不仅分别归手足太阳、阳明、少阳经,且能作为他药的向导,引导他药归入上述各经而发挥治疗作用。

(李晓辉)

同类推荐
  • 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脉经

    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脉经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跨越百年的医院

    跨越百年的医院

    湖南省沅陵县人民医院座落在沅陵古镇辰州街的沅水河畔,与名胜风景区凤凰山隔河相望。是一所享誉湘西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政府非赢利性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指导医院、怀化医专临床教学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医院、县医疗急救中心、县高危孕产妇抢球中心、医保定点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怀化市四方司法签定所挂牌医院。《跨越百年的医院》讲述该医院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建的宏恩医院经过历史的涤荡发展为现今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医院的艰苦历程,并介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医院管理理念,值得行业内人士借鉴、学习。
  • 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肝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全书共18章,分为上篇总论篇和下篇分论篇,上篇总论中系统阐述了肝脏疾病相关的解剖、组织学、生理生化、病理学、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西医基本理论,并对肝脏疾病中医学的认识与辨证论治做了初步介绍。下篇分论中详细讲解了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肝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密切结合中医理论,充分反映了肝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
  •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

    本书主要是通过对食品的烹饪方式、加工方式、食用方式、健康食用方式、健康烹调方式等多个方面,介绍健康食材变成垃圾食品的过程,并向读者介绍真正正确健康的烹调方法和吃法,帮助人们把好饮食关,从而使人体更健康。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热门推荐
  • 穿越僵尸

    穿越僵尸

    十三幅怪异的图像,一双奇特的双瞳,一把黝黑的大刀,一个穿越的灵魂,演绎出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新书《焱世》书号:1527257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
  • 许愿池的天使少年

    许愿池的天使少年

    “…………..少女手中的硬币,想要爱情,她的表情像涟漪那么透明美丽……….”许愿池边可并不只有希腊少女。我的天使就来到了许愿池。
  • tfboys之失忆之后的爱

    tfboys之失忆之后的爱

    那一次的相遇造就那一次的分离,那一次的伤害,造就那一次的原谅
  • 错乱凌天诀

    错乱凌天诀

    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不敢直面感情,在错过后喝醉,浴水重生异世大陆。他是否能够勇敢面对感情呢?他们是否还有机会再度相见?如果相见,一切是否还来得及?敬请期待吧。(本书纯属虚构,不要当真)
  •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三百六十五夜——夜夜不眠

    宇宙分为冥界,人类,仙界总有意外的人会进入不是自己的空间而发生一些恐怖的令人不能相信的时。
  • 天下炽

    天下炽

    这是一个邪恶的时代,一切的善良都遭到了践踏。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一切的光明都遭到了遗弃。这是一个实力的时代,一切的权利都要用实力去争夺。在这个时代你有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看薛天的成长吧。
  • 夏季无风

    夏季无风

    很纯很暖昧,最美的爱情也是现实的收场。
  • 琏族引路人

    琏族引路人

    你听说过这样的一个传说吗?一个人死去之后,他的灵魂会离开躯壳,然后去往那些他们曾经存在的地方、去往那些他们深爱着的、深爱着他们的人的梦境中去,把他们曾经留下的声息和记忆抹去,了却那些人的思念,也了却他们生前未完成的愿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安心地,去往天堂。
  • 穿越古代,成断案阿Sir

    穿越古代,成断案阿Sir

    我,苏以乔,22岁,原本是一间普通公司的小职员,但没想到居然会有穿越这不可思议的事,让我这平凡女性给碰上,而这件事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一生,更没想到的是因为在古代爱抱打不平,喜欢替人伸张正义又很鸡婆的我,居然在那成为断案的阿Sir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重启那年岁月

    重启那年岁月

    重生十年前,重走青春路,掀起人生狂潮。阔别十年,重走十年,同样的十年,不一样的十年。掀开文艺浪潮,肆意挥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