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情不肯忍耐,就会扰乱了整个计划。
人生之多艰,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委屈和困难。一个冲动的人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冲出牢笼,即便碰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可是到头来,不仅没有成功,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对于一个聪明的有志之士来说,他们决不会在面对委屈和困难的时候失去理智,更不会动摇自己的信心。
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忍一时之屈才可以谋长远大业,只有暂时的委曲求全才能等待出头之时。环境越艰苦、条件越恶劣,就越是能磨炼人的忍耐心,越能造就战胜困难的强者。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是政治家成大事的一条谋术。清朝的创始者努尔哈赤虽是满族人,但他对汉族文化十分精通,也深谙此理。在他初起兵之时,力弱兵单,不能死打硬拼,为保存力量,以图日后大业,忍耐就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努尔哈赤也是这样做的。
公元1574年,十五岁的努尔哈赤带领他的十岁的弟弟,因不堪忍受继母的虐待,离家出走,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门下。而王杲与明兵作对,扰边作乱,成为明军剿拿的对象。这一年,明边军总兵李成梁率军攻破王杲寨时,努尔哈赤兄弟正在王杲家中,双双被俘。努尔哈赤一看,大事不好,他见机行事,双膝一并,“扑通”一下跪在李成梁的马首之前,声泪俱下,恳求李成梁赐他一死,其情殷殷,其声悲切,此招果然见效。成梁见其兄弟两人乖敏可怜,赦其不死,收在帐下,充作幼丁。而王杲则被处死。自此后,每有征战,努尔哈赤勇敢冲杀,奋勇向前,屡立战功,颇受李成梁赏识。李成梁后来提升努尔哈赤作自己的随从侍卫,他们俩,关系密切,形影相随,“谊同父子”。
努尔哈赤的长远政治抱负决定他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是有目的的。他与总兵李成梁,虽然“谊同父子”,对李态度“甚恭”。小心侍候,耐心服侍。但却是心有韬略,早有自己的打算,决不会因李成梁的器重而改变。
果然,约在公元1577年前后,年轻力壮的努尔哈赤带着几年来积累的丰富军事经验,带着满腹的文韬武略,与他弟弟一起,偷偷离开了李成梁,去开创自己的宏伟事业。
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5月,努尔哈赤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然而,当时形势不容乐观:由于父祖全部遗产、乃至外祖父王杲的全部敕书都归于努尔哈赤,引起建州人的敌意,努尔哈赤在各女真部中相当孤立,连六祖子孙,即努尔哈赤的远亲也阴谋反对他,甚至暗中串连,对天盟誓要杀掉努尔哈赤。
一天,一刺客乘夜色溜到努尔哈赤家宅附近窥视,要寻找偷袭的机会。努尔哈赤得知对手的阴谋,警惕性特高,听到院内有响动,就身佩短刀,手持弓箭,告诉妻子说:“你先出去,假装上厕所。”他隐随妻子之后,到烟筒影下埋伏起来。这天是阴云密布,伸手不见五指。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照出刺客已经接近了烟筒。说时迟,那时快,努尔哈赤从烟筒后跃出,以刀背向刺客猛击过去。刺客未察觉,便应声倒地了。努尔哈赤命令家人上前捆绑。家人说,何必费事。干脆一刀杀了了事。努尔哈赤却不想这么干,他认为:这刺客非同一般,后边必有人指使,杀了他易如反掌,但必然会给人口实。如果他的主人借故兴兵,我这里人少兵弱,难于抵御。于是,努尔哈赤决意不杀,就佯装不知刺客的来意,指其面说:“你必是来偷牛的吧,刺客听了这话,大为宽心,立即回答说:“是偷牛的,没有其他意图。”家人不知主人的想法,指着刺客争辩道:“你明明是来杀我主人的,还谎说是偷牛的。”努尔哈赤故意解释说:“他确实是偷牛的,谅他也不会有别的意思,放他走吧!”
一件小事,可看出努尔哈赤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术运用烂熟。确实,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军事家,乃至野心家都熟知此道。
忍一时,谋长远
一代女皇武则天专权之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并且以严刑酷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皇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地镇压,因此,而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达数百人,接着又杀了朝廷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那更是多得无计其数。
在都城洛阳的四门前,武则天曾下令设置类似现在的“意见箱”的工具接受大家的告密文书。而对于告密者,任何官员都不得询问,如果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进行封宫赐禄;而即便告密失实,也不予追责。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其中不幸被株连者上千万,朝野上下,人人因此而自危。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当时的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并且还出其不意地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才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则可以减刑免死,完全是一副先斩后奏的嘴脸。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见武则天说明事实,心中不由得焦急万分。
对狄仁杰审讯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来俊臣还未来得及在大堂上读武则天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
“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杀。”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搞不明白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
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干脆就将计就计,判了他个“谋反事实”,只不过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等审判完狄仁杰之后,来俊臣退到堂后,而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果能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那么我就可以减轻你的罪行了。”狄仁杰听后,感慨地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平白无故再加害于他人?”说完一头撞向大堂中央的顶柱,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休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就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
王德寿很快答应了狄仁杰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之后,听到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猜想里面肯定有文章。于是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之后才知道父亲已经遭人诬陷被捕了。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武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纸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了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恩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您的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您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您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残酷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得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
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有这回事,请太后明察。”于是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果然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这是一个典型的“委曲求全只等出头之时”的例子。从狄仁杰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有时候以“忍”为武器与对手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如果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不明智的。欲成大事者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对手过于强大的时候,不妨委曲求全一下,这样才能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刻!
贪利必损利
明世崇嘉靖年间,有一读书人在京师等候选官,虽已得到官职,但由于长期客居京师,内囊空虚,想借一千两银子,然而告贷无门。他与自己有交往的一个外地人谈到此事,几天后,那外地人告诉他说:“有某宦官答应借你五百两。”那读书人还嫌少。那外地人说:“凡是借钱的人,照例先送厚礼,此宦官喜欢别人拍他的马屁,如果得到了他的欢心,即使是再加点也不难。”
那读书人勉强凑钱和借钱买了价值一百两银子的礼品,来到那宦官家。到门口一看。富丽堂皇,奴仆侍从都穿着丝绸衣服,两壁米袋一直堆积得高达屋梁,米袋上都有“御用”字样。等了很久,主人才出来,长得肥胖,靠两个童子用头顶着他的背行走,他接受礼物后微微一笑,答应借那读书人八百两银子,他的侍从说:“今天天色已晚,等明天主人才能给你。”
那读书人出来以后,高兴得不能自禁,那外地人嘱咐他说:“你应当早点来,我在这里等你。”第二天天亮时,他到老地方一看,原来是一座空宅,堂下有两堆煤土,都是从袋子里倒出来的。那读书人问那宅第的人是怎么回事,管宅子的人说:“昨天有个宦官来借过宅子用了半天,我不知道他是谁。”后来与那读书人交往的外地人也从此不见踪迹,他是个马弁。读书人这才省悟过来,原来这是一骗局,无奈用一百两银子交了学费。
忍耐成就大事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赞颂西楚霸王项羽的一首诗,虽然充满了豪情,但却难免给人英雄气短的感觉,如果他能够忍受一时的委屈,过江东重整人马,很有可能历史要改写。
而他的对手刘邦则将一个“忍”字发挥到了极致。刘邦为了将来的前程似锦,忍住浮华诱惑,忍住人下之辱,锋芒暂隐,静待转机。
这也许正是他最终胜出项羽的原因吧。想得远,才能走得远。
咸阳城内王室发生的剧变已经明显影响到了秦军的士气,恰逢刘邦招降,众士兵正中下怀,项羽这边听说刘邦西征军已经接近武关的消息,也颇为着急。章邯投降后,项羽不再有任何阻碍,率军火速攻向关中盆地的东边大门——函谷关。
十月,刘邦军团进至灞上。咸阳城已完全没有了防卫的能力,秦王子婴主动投降,秦王朝正式灭亡。
刘邦大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进入咸阳,此时刘邦对日后称霸天下有了莫大的野心和信心。
同时,面对扑面而来的荣华富贵,喜好享乐的他竟然一时忘乎所以,自然忍不住心动。想起年少时的狂言,“大丈夫当如是也”,一切都这样不可思议地唾手可得。
可是现在哪里是享受的时候呢?统一全国还有一块最大的绊脚石——项羽呢。张良等明臣都看出了刘邦的贪图享受,于是力劝。
刘邦的西征军团本来鱼龙混杂,成分繁复,进入咸阳后,士兵们大都乱了阵脚,疯狂抢夺城内财物。不过,刘邦带来的沛县原班人马倒是很节制,他们大多主张维持城内秩序,保证居民安稳。
刘邦本是无赖,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在众多亲信的劝说下,他忍住了,决定退出咸阳,并设法维护城内的秩序。为了长远的未来,刘邦忍下了享受的心。
为了稳住关中父老的心,刘邦在秦皇宫召见各军团领袖和关中诸县长老、豪杰,正式宣告,他将以王的身份与父老乡亲约法三章: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此项举措既给刘邦包装出一个良好的形象,又安抚了百姓和各诸侯的心,一举两得。“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招的结果如何呢?“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刘邦果然大获人心。
一个“忍”字的功夫怎生了得,它成全了刘邦,是刘邦成就霸业不可多得的秘密武器。而项羽,在民心方面,明显不如刘邦。项羽嗜杀成性,不管对方是否投降,一律斩杀。他曾在一夜之间设计歼害了二十万秦国降军。项羽因此事而在秦国人民心中臭名昭著。
项羽残杀秦国兵士,刘邦却与秦地父老约法三章,谁是谁非,天下人自然明白。刘邦轻易便为自己赢得了百姓的信任,项羽虽然勇猛,但是做一国之君的话,尚嫌粗莽。在这一节上,刘邦的功夫显然比项羽的功夫要到家。但是刘邦并非一忍再忍,还军灞上之后,仍对咸阳城念念不忘,从而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还军灞上,他向项羽宣布:“我刘邦没有做王的野心。”这是谋士们给他出的良策,但并非自己所愿,因此,刘邦的心理没有达到平衡,他有些当局者迷。在听从了参谋辕生的建议后,他派了一支小队伍守住函谷关,没有他的允许,任何军队不得进入。这件事情不但客居的主参谋张良不知道,连负责行政管理的萧何也被瞒住了,甚至于主要将领樊哙、周勃、曹参等都不知情。刘邦的这一招棋走得失策,加大了他与项羽的矛盾冲突,于是上演了让世人唏嘘不已的“鸿门宴”。
在这个“酒无好酒,宴无好宴”、极有可能因话不投机而流血漂橹的鸿门宴上,布衣皇帝刘邦最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将自己命悬一线的项上人头保住的呢?项羽心高气傲,是一个最不能“忍”的人,当他得知刘邦进驻关中之后,暴怒不已。他怎能容忍刘邦在那里取得先机,占地为王。所以他很快就破了刘邦在函谷关设下的兵力,来到关中。
当然,函谷关地势险要,如果刘邦刻意防守,项羽肯定不能如此轻易入关。所以,在项羽入关这件事情上,刘邦应该是心有顾忌,并未当真的。也许只是想稍微显示一下自己想做君王的心思,为日后的摘取帝冠打下基础。
这种想法正好与他的谋士们相反,张良等人觉得时机未到,万不能泄露心思,而刘邦却是先放风声,造下声势,可见,他喜欢虚张声势的脾性始终没有变。
有了这一次教训,刘邦在“鸿门宴”中彻底采用了“忍”字哲学。
这一场心理战决定了最后的结局。刘邦在得知项羽要进攻的时候,镇定地用谎言骗住了项羽,使得项羽留给了刘邦一条生路。而项羽始终是轻敌的,尤其忽视了刘邦这个手下部将。他认为以刘邦的兵力,绝对不是他的对手。但是刘邦不跟他斗勇,他喜欢斗智。
这就注定了项羽的悲剧命运。
就勇猛来说,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就智慧来说,项羽也不乏胆识与聪明;就实力来说,项羽是一代霸王,有过众望所归的气势。然而,就是一个不能忍破坏了全部的计划,影响了最终的结局。可见,忍字的力量无穷无尽。
小作退让暂隐忍
宋朝的陈瑾曾经主持过科举考试。有一年蔡卞听说:陈瑾想完全录取搞史学的人,而罢黜通晓书经的人,以此来动摇王安石的学说。心里非常生气,就想了个阴谋用以陷害陈瑾,同时禁绝史学。计划安排好了,就等着陈瑾的录取名单公布,好借机发难。
陈瑾是一个才智过人的人,对自己的计划早已考虑周全,他预料到蔡卞等人会搞阴谋陷害他。于是录取的前五名,全都是通晓经学之士和王安石学派的人。蔡卞本来等着发榜之时,从录取名单上挑毛病,可一看到所录之人,前五名全是谈经之士,也没有理由加害陈瑾了,只得作罢。
陈瑾所录之人,前五名虽然都是谈经之士但是五名之下,录取的则全是通士博学的历史人才。
陈瑾后来对人说:“当时如果我不肯退让的话,矛盾就势必会激化。那时对方必然加害于我,而史学也许就被废弃了。”所以随时都要有灵活的措施,用以解决当时的危险,不要只是考虑事情进程的快慢,欲速则不达。
时不利己,一忍再忍
对于很多人来说,忍一时容易,但要一忍再忍就显得比较困难。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要做到一忍再忍。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只有忍受住一次又一次的困苦,才能够立定脚跟。
曾国藩说:“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德载物乎!”正是靠着这种“坚忍”,曾国藩在时不利己的困苦时期一忍再忍,为消灭太平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太平军势如破竹,一路北上,不断扩大着势力范围。1853年,连克数城,如狂风般进攻湖北,是年年底,向安徽庐州(现安徽合肥市)推进;次年春,攻破黄州清兵大营。
面对太平军的进攻,清军节节败退、毫无战果,咸丰皇帝坐立不安。每当听到一个城池被攻破的消息,他的心病就会加重一分。他不愿大清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又没有其他办法,只有下旨让曾国藩率领湘军前去支援。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接二连三地接到出兵救援的诏令。不过,曾国藩拒不出兵,只是上奏解围之法,由此惹怒了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大笔一挥,一纸朱批发给曾国藩:“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试问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言既出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
很显然,当时的曾国藩有着很大的压力。然而,咸丰皇帝的激将法在曾国藩的身上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其实,曾国藩并非有意惹得龙颜大怒,不接旨出兵是因为他理性地分析了当前形势:太平军与以往的农民军有着很大的区别,他们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如果没有一支实力颇为雄厚的军队,是很难与之对抗的。他认为,自己组建的湘军虽小有规模,但在战斗力和士气方面仍无法与太平军相比,如果要战胜太平军,不但要加强军队训练,更要考虑到“长江千里,战船实为急务”。
在书信中,他向朋友提到过“剑戟不利不可以断割,毛羽不丰不可以高飞”。
在从大局考虑的同时,曾国藩心中充满着悲伤和内疚。
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任湖广总督,在清政府中地位显赫,对曾国藩的仕途影响很大。每当曾国藩遇到处理不好的事情时,吴文镕总能够给他帮助,为他说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太平军打到湖北后,湖北向清政府告急,曾国藩很快接到了出兵支援湖北的圣旨,不久恩师吴文镕亲自向他求救。曾国藩忍住内心痛苦,回信告诉吴文镕自己的难处,讲明其中道理。身为湖广总督的吴文镕自然知道轻重缓急,他没有以老师的资格去逼迫曾国藩前来支援,而是在信中告诉曾国藩,要他不要因师生情分而贸然出兵,自己的身家性命没有国家大局重要,只有等到有把握的时候方可迎战。他希望曾国藩能够稳重,切忌焦躁。曾国藩听了老师的话,按兵不动,结果吴文镕战死。
江忠源是曾国藩的挚友,道光年间与曾国藩相识,于1853年升为二品官,接着又去安徽接任巡抚之位。此时的江忠源今非昔比,官位已超出曾国藩。
就在江忠源升任安徽巡抚的这年年底,太平军的步伐并没有被清军阻挡住,他们很快打到了安徽。江忠源殊死搏斗,在庐州被围,急切需要支援。然而,曾国藩迟迟不出兵,江忠源没有盼到援军,最终战死疆场。
可以说,吴文镕是曾国藩的一根重要的政治支柱。如果吴文镕健在,凭着二人的密切关系,曾国藩的仕途路无疑会平坦许多。江忠源则是一位有大将风度的领袖人物,如果他没有阵亡,作为书生的曾国藩就不用领兵打仗,只需好好经营部队,然后交给江忠源即可。
凭着不俗的才能,江忠源定能够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
因此,吴文镕和江忠源的死,对曾国藩来说是很大的损失。站在他的角度上来看,他当然希望此二人能够保住性命,以便辅佐自己。
可是,曾国藩心有余而力不足。他虽然掌握着一支军队,但军队的实力让他担忧:尽管自己抛弃一切,誓死去救二人,结果又会如何?不仅救不了师友,还会损兵折将,苦心经营的军队会因此伤痕累累。
忍耐等于趋利避害
善于忍耐的人往往能趋利避害,远离人际纷扰与祸端。
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隐私和不愿意别人见到的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自己最敏感的、不愿意别人提及的忌讳。聪明人总是尽量避开这些雷区,所以能得到领导的赏识。
伊丽莎白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有作为的一位国王。她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英国从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像所有的帝王一样,她也有很多宠臣,其中有一个名叫罗伯特,是一个十分帅气的小伙子:棕色的头发,黑黑的眼睛,颀长的身材,加之非常年轻,深得女王的宠爱,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女王面前最吃香的人物之一,女王深深地爱上了他。
罗伯特恃宠任性,显得很骄慢。一天早上十点钟,他来找女王,那正是女王梳妆打扮的时间,门口的侍女告诉他,女王正在梳妆,不宜晋见。罗伯特不想等待,于是,不待通报,不顾侍女的劝阻,径直闯进了女王的居室之中。
这时伊丽莎白女王刚从床上起来,几个被允许参加女王最隐秘的梳妆仪式的宫女,正围在女王的身边忙着梳妆。罗伯特的突然来到,使女王大吃一惊。可以想象,一个迟暮之年的女性,在这种时候是不愿让一个年轻的爱慕者见到的。罗伯特却不谙此道,偏偏在此时闯了进去。尤其是罗伯特的表情更让女王反感,他显得很吃惊,因为他差不多认不出女王了。此刻的伊丽莎白除了女王的尊严之外,几乎没有一点动人之处,灰白的头发披散在脸两旁,眼角和额头上有纵横的皱纹,双颊没有胭脂,眼睛的周围也没有油彩,平日那种耀人的奕奕神采荡然无存。女王自然明白罗伯特惊诧的含义,她虽然心中吃惊恼怒,但还是不动声色地把手伸给他吻,并对他说,稍候一会儿就会见他。
回过神来的罗伯特洋洋得意,以为女王对他百依百顺,可是他却大大失算了。女王非但没有召见他,相反还下一道御旨:罗伯特必须待在他的寝室里,不得踏出半步。罗伯特一下从座上宾变成了被软禁的囚徒了。
事情远没有就此结束。就在罗伯特被软禁后不久,就发生了苏格兰“叛乱”事件,伊丽莎白一世呕心沥血,才使叛乱平息下去。之后,她即迁怒于罗伯特,将他判处死刑。1601年2月的一天,罗伯特穿着黑色的囚服,从伦敦塔的监牢里出来,走向恺撒塔上的断头台。
作为一个宠臣,罗伯特可以说就是缺乏忍耐,恃宠骄纵,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忍耐其实等于趋利避害。
《菜根谭》中还有一语曰:“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当所谓的灾祸袭来之际,人也是无法躲避开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灾祸还没有到来之前,时时注意如何避免种下灾祸的种子。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平时,能够忍辱,让他人的怨恨之情逐渐消失,自然就会离灾祸较远了。
因此,职场上,你要能容忍上司急躁的情绪;公共场所,你要忍受不顺心的事。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别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种烦心事使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你的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能与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对方的触犯从某种程度上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容忍他了。
人应该学会在忍耐中思考,更深刻地领悟人生,在忍耐中坚持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忍耐才让人觉得更有意义。
学会忍耐,抑制作恶
忍耐可以抑制自己作恶,也可以控制别人为所欲为。
不能忍耐,则为祸始,能忍者,则是福端。下面这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这天,声名远扬的白隐禅师接待了一名叫信重的武士。信重问道:
“真有地狱和天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询问起来人的身份。
“我是一名武士。”
“哪个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白隐禅师语调里充满了嘲讽。
“你说什么?”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噢,你也有一把宝剑?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禅师并不退让,继续火上浇油。
武士忍无可忍,“哐”地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此刻,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武士说道: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武士恍然大悟,瞬间恢复了理智,他觉察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禅师鞠了一躬,谦卑地道歉。白隐禅师面带微笑,温和地说:“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天堂是美好的象征,地狱则是丑陋的说明。人们希望自己能够进天堂,而永远远离地狱。但是,人们往往用自己的言行来制造地狱的黑暗,而远离天堂的美好。其实,天堂和地狱的钥匙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能忍耐、克制,理智为先,则可以进天堂,否则,任由自己愤怒的情绪蔓延,则必定滑入地狱的深渊。
能忍耐的人不但有很好的修养,还可以为自己创造快乐的生活,那么就等于走进了天堂。
如果你可以主宰自己的思想,以善意和理智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少一些自私和贪婪,多一些理解与忍耐,心态平和,心胸豁达,用礼貌和退让的方式待人处事,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充满阳光,即便处在低劣的环境中,如果你也能控制自己的愤怒,就会永远生活在天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