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8900000031

第31章 四、“反性适情”的性情论

《淮南子》认为性情不悖,主张“适情性”、“理性情”和“达于性命之情”。将性情并提,认为二者相宜,而性情与嗜欲是对立和难以调和的。一方面肯定情感的合理性,但同时对情感又有所限制,主张应适可而止。而情与欲又有所不同,适情则同时防止情的过度发展所导致欲望的产生。

(一)“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淮南子》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具有恬静质朴的特点,但在世俗的社会中外物的诱惑则易扰乱人的清净本性。“水之性真清而土汩之;人性安静而嗜欲乱之”,“故圣人不以人滑天,不以欲乱情”,性与情都是自然合理的,而欲望却能乱情害性。欲望是由外物的诱惑引起的,它不是源于性。但欲望的形成却对性情造成了最大的威胁。“今万物之来,擢拔吾性,?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其可得邪!”“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性之累也”,心与好憎的道德情感相连,性与嗜欲对立。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对立面,外物与人的性情是对立的,而只有圣人才不会受欲望的左右。“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嗜欲也。食之不宁于体,听之不合于道,视之不便于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割痤疽非不痛也;饮毒药非不苦也;然而为之者,便于身也。渴而饮水非不快也;饥而大飧非不澹也,然而弗为者,害于性也。此四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心为之制,各得其所。由是观之,欲之不可胜,明矣”。欲与性如同正气与邪气是势不两立的,欲望是人的感官对外界各种物欲的放纵,但欲望是可以克制的,圣人是能够损欲事性。而心的理性思维具有控制感官的能力,且赋予心以“义”的内容,保护人性不受侵害,因此“圣人胜心”。

《淮南子》对“情”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主张“适情”,且性情并提。“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自得则自足,适合于自己的性情就足够了。否则,即使天下供其享用也难以得到满足。表现出了道家追求超越世俗的情感和精神的自由,而摈弃世俗的物质欲望的特色。此处养生即养性,是性情的自由,而不是物质的满足。“……使此五君者,适情辞余,以己为度,不随物而动,岂有此大患者哉?”“适情性则欲不过节”,适情则与性相符,性与情是一体的。守住内心,不随物动,就不会有大的祸患的产生,“适情性”则能节制人的欲望。“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之,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诎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束其形,内总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则不然,理情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乐,无乐而不为,益无情者不以累德,而便性者不以滑和,故纵体肆意,而度制可以为天下仪。今夫儒者,不本其所以欲而禁其所欲;不原其所以乐而闭其所乐,是犹决江河之源而障之以手也”,此篇是道家学者所作,此段则集中地表现了儒道思想在性情论上的截然对立。“衰世凑学”、“今夫儒者”等言是对当时的儒生一味推崇儒家违背人之性情的仁义道德和礼仪法度的做法而进行的驳斥。反对儒家学者的雕性矫情,并且提出要“理情性”,以“和”与“适”作为原则。“夫全性保真,不亏其身,遭急迫难,精通于天。若乃未始出其宗者,何为而不成!”性源于道,道全则性全,因此,性是完整的一体,不可分,全性则合乎道。反性就是要返回性之初、性之本、性之全和性之真,强调性本身是完善无缺的。因此,反性是全性的手段,而遗物才能反己。

(二)“遗物反己。”

《淮南子》传承了先秦道家主张人与物对立的观念,提出应“遗物反已”,遗物反己实际是去欲反性。“原心反性则贵矣,适情知足则富矣,明死生之分则寿矣”,抛弃世俗的贵贱标准,而以“原心反性”、“适情知足”、“明死生之分”作为富贵寿的内容,是以人自身的心性情的自然满足作为人生最高的价值取向。“遗物反己”就是要反对人为物役的人性异化现象,保持原本自然的纯真之心、质朴之性。因此,富贵寿是通过内在心性的修养达到的,而不是在对世俗权势财富的追求中获得的,这是遗物反己的一种表现。

人各有其不同于他人之性,因此反己就是反性,即反己之性。且己与物是对立的,因此要反己。“审死生之分,别同异之迹,节动静之机,以反其性命之宗。所以使人爱养其精神,抚静其魂魄,不以物易己,而坚守虚无之宅者也”,对外要“审死生”、“别同异”、“节动静”,对内要“养精神,抚魂魄”,才能不因外物的变动而影响自身,这样才能坚守本性。反性的目的是全性,以保全本性不受外界的侵害。《淮南子》认为反性有两种方式,即遗物和闻道。只有闻道才能做到反性,且遗物是闻道的具体化,只是角度不同,但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性欲平,嗜欲害之,惟圣人能遗物而反己……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是故不闻道者,无以反性。故古之圣王,能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名传后世,德施四海”。闻道则反性,反性即得道,返回道,则性之本合乎道。但把反己的能力归于圣人,得道者毕竟极为有限,由此看来,反性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故圣人体道反性,不化以待化,则几于免矣。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而人性齐矣”,道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反性实际就是体道的过程。“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至无而供其求,时骋而要其宿”,内外都要适应,即内守而外化,强调了反己的重要性。而人性的丧失则象征着天理的毁灭,因此必须反己,否则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从而将嗜欲与天理对立起来,但这与宋明理学将人欲与天理的对立又有所不同。《淮南子》中的天理是纯然的自然之理,而理学家的天理指的是伦理道德的最高法则,且《淮南子》的嗜欲指的是物欲,与人的自然欲望又不同。这些差异源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另外,《淮南子》还将反性与治国相联。“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欲。节欲之本,在于反性。反性之本,在于去载。去载则虚,虚则平。平者,道之素也;虚者,道之舍也”,这里反映出《淮南子》具有民本的思想观念。返回清净恬淡之性就会收敛自己的欲望,要反性又必须去除各种负担,当没有外在的压力时,内心就可以保持虚静凝神的状态,心情自然平静。“平”是体道的重要因素,心无所羁、内心虚静时,道才会驻留此中。虚无是道的处所,平易是道的本质。由治国层层逆推,最后归结到人的内心的虚静平和的境界。指出只有体道后才能治国,从而将治国与修身联系起来。“故心者,身之本也;身者,国之本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故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勿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反性。未有能摇其本而静其末,浊其源而清其流者也。故知性之情者,不务性之所无以为;知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故不高宫室者,非爱木也;不大钟鼎者,非爱金也。直行性命之情,而制度可以为万民仪”,心与性是二而一的,心即性。心对形体具有主宰的功能,同时强调个体之身又是国之本,对人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人之性与国之治是本与末、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立足于人性,依人之性行事则民宁国安,源清流自净。得人与得己是一致的,并非对立的,当然己是道德修养之身,道德就是在看待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品性。道德之人就是能够善待他人,损人利己之人并不能算是得己。且制度应符合万民之性,才能成为众人行事的规则。这是人性的内在要求。到了王弼那里开始进一步论证“名教本于自然”,认为名教本身就是依据人之自然之性制定的。“圣人食足以接气,衣足以盖形,适情不求余,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有天下,无天下,一实也”,此处圣人是具有道家特征的理想人物。物质上只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适情则不会损性。不因外在之物而损毁内在的心性和谐,实际是从内心实现了“遗物反己”。

《淮南子》还对性、命以及性命进行了探讨。“古之圣人,其和愉宁静,性也;其志得道行,命也。是故性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性而后能明”,“性者,所受于天也;命者,所遭于时也”,对性和命的规定是从性命间的关系出发的,认为性以和与静为贵,而命重行,性内命外,性静命动。性借助命才能展开,命待性才能显明,性与命相依。此命是人之命,是内在于人的,有命运的含义,同时又认为外界可以影响“命”,“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疲怯不肖者同命”。此外,性命合称有生命的意味,与形体有关系。“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形与性命是不分的,形体是性命的载体,性命是形体的内容和实质,是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的东西,二者是一体的。因此,性命与形体和好憎之情不分,并提出了要通达性命之情。

《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也有所排斥,在对性情与仁义关系上,以性命为内、仁义为外。“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然而无所行,教者术犹不能行,又况乎所教?是何也?仁义之术外也。夫以外胜内,匹夫徒步不能行,又况乎人主?唯通乎性命之情,而仁义之术自行矣”,此处表现出了道本儒末的思想倾向。性命与仁义是内外之分,并且外不能胜内,仁义顺畅运行的前提是必须通达自然性命之情,《淮南子》同样如此。“故古之治天下也,必达乎性命之情。其举错未必同也,其合于道一也……诚达于性命之情,而仁义固附矣,趋舍何足以滑心!”通达了性命才能与道合一,行为自然符合仁义道德,外界没有什么能够扰乱人的内心,这样就达到了道的境界。可见,性命之情高于仁义,但对仁义仍是给予了肯定。

同类推荐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热门推荐
  • 攻城掠妻

    攻城掠妻

    我一直相信,好女不吃回头草。但在卫尧面前,我无数次地想要“回头”。十年前,我讨厌他;到后来,我爱上他。四年异地恋,我爱慕他的沉稳熨帖,我依赖他的万事周到。两年前,一封旧情书,撕开了这赤裸的真相,我才知道,这不过是一场算计。我狼狈退败,仓皇逃离。我以为卫尧只是过去的,他却再次出现在我的世界,攻城掠地。我以为我可以重新开始,然而不过是延续。在他的字典里,凡感情之事,攻城为上,攻心为下。他的阴谋阳谋、权衡利弊,眼中的女人心,的确海底针一样难以捉摸,在无法稳赢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智取。他说:“林采薇,就算你上天入地,你永远也别想逃出我的掌心!”——逃?普天之大,我又能去到哪里?毕竟他,早已住进了我心里。
  • 与回忆为邻

    与回忆为邻

    某天约会的时候在月老庙时他曾许愿到:叶然希望你永远都不会有待在我看不到你的地方的时候。因为看不到你我会崩溃的。而她也曾许愿到:羽铤如果我答应你以后有你在的地方一定有我的身影,那你可不可以答应我以后有我在的地方也一定有你的身影。他们的愿望是如此的相似可是就在许完愿后的一段时间,他们却不得不分开.....五年后的再次相遇当他还是那个一心一意爱着她的那个他,她也是当年那个一心一意爱着他的那个她时,到底他们还能不能在一起?
  • 叛逆女孩进行时

    叛逆女孩进行时

    她的一次次堕落,却被他一次次从边缘拉回,叛逆的女孩终将何去何从
  • 上攻

    上攻

    故事讲述的是:阿俊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十分优秀,但是因为上供体制的关系。他一直没有办法得到晋升,他的妻子也因为身体一些原因,没有办法去工作。阿俊这点工资没有办法养活俩人,他们生活十分艰苦,他每天靠打猎为生,然后在一天晚上,他遇上一名富商,这名富商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
  • 倾城女国师

    倾城女国师

    她,一代国师神秘莫测。他,一介宦官权势通天。勾心斗角随之而来的惊天秘密又会让她做出怎样的决定呢?而他最终的目的又会因为她而改变吗?一个妖娆,一个妖孽。两两相遇是冤家路窄还是心心相惜?既然相遇,便是一生。结局总是意想不到,过程总是酸甜苦辣,自入其中也是甘之如饴。(无虐)
  • 劫缘剑

    劫缘剑

    她青衣秀目,淑美如画,人称青衣仙子;他寒面寡恩,玄衫冷剑,绰号玉面魔王。她智慧容貌双绝,却痴心惘付;他人中俊杰,温雅倜傥,终落发为僧。她眸波流转,资质平庸,最终却收获了安乐与幸福。红颜恋寺僧,蒲姿委黄沙,江湖飘零客,寥寂归碧园。年少江湖儿女用生命的热情谱写出一曲悲欢聚散、爱恨情仇。是缘,是劫,亦是逃不脱的因果,于刀光剑影中踏苦多欢少之人生情路。
  • 风花雪月:总裁文系列

    风花雪月:总裁文系列

    有钱人那么多掉下来个救苦救难的好不好?咣当——1铁饼:小熙,我是绝对不会放开你的!2铁蛋:大婶儿,刚刚是你把我捅下来的?3铁板:竟敢踢我?!来呀继续踢,来呀,死鬼~4铁锤:抢男霸女抢男霸女抢男霸女…话痨镇:型文而已别当考据党喔四篇故事大宠小虐HE结局
  • 愿意为你等待

    愿意为你等待

    啥?去学校读书?好吧,谁叫这是条件呢?啥?小梅儿和贵妃都来?哈哈,以后的日子就好玩了。啊龙帮蓝龙继承莫俊宇,呃还是我的未婚夫呢,这……这不就更好玩了!哈哈,你可要加油了,想要站在我的身边你就要给我强起来。嗯嗯?继承人成了继承候选人?继承人挑战开始?帮不帮?幻佩静:看看咯,好玩就插脚呗。夕白梅:对,有好玩的当然要有我们的份,要不然这日子就不好过了。林巧妃:嗯嗯,赞成,终于有好玩的事做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光和你都刚好

    时光和你都刚好

    染小黎第一次遇见凉辰是在2005年的深秋。莽莽撞撞的她就这样撞进少年的怀里,不知不觉的同时也撞进的少年的心。青春总有一句我爱你,没说出口总有太多遗憾。故事可以重来时光却已不再。
  • 角色

    角色

    陈益是一位笔力纵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公安作家。《角色》这部作品集之大成,收录了自他从军从警以来发表在各家报刊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分为十辑,内容丰富,主题深沉,涵盖了他笔走龙蛇的全部心路历程,彰显着他人生跋涉的不倦风姿和博大情怀。生命的过程是曲折而坎坷的,作者抑恶扬善,坦诚相见。在这部书里,能读到他面对丑恶的无奈,面对淫威的颤抖;也能读到他翻越大山,抖落尘埃,迎接鲜花的喜悦;更能读到他步入平原,走向成熟的从容淡定以及与生俱来的风趣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