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拒绝他人真的很难。要把握好拒绝的分寸和尺度,就需要不断揣摩和研究,最佳的结果是,既拒绝了别人,又得到了对方的理解。
拒绝别人的要求,哪怕是实在无法办到的情况下,也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甚至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多年来结下的真诚友谊罩上一片阴影。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的要求,又使对方欣然接受,不产生不愉快之感,这是人们在交往中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宗旨就是:在拒绝中寻求理解。为此,可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先表示尊重,然后据实陈述
俗话说:“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一个人有求于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会使对方不安的心理加剧,失去平衡,产生强烈的反感。
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最好不要一开口就说“不行”,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赞成、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
由于先说了那些赞成、同情的话,尊重了对方的愿望,就有了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感情基础,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可以理解的。
(2)多找几个人,让旁证说话
古人云:“众口烁金。”一个人说的话再诚恳、实在,对方也觉得是一面之词,将信将疑,有了在场人的七言八语,就不容对方不信了。
拒绝别人的要求,最好多有几个了解情况、看法一致的人在场,这倒不是以多压少,而是当场就有了旁证,能增强所陈述理由的可信度。
一般地说,一个人向别人提出要求时,心里总是不落底,带着几分疑虑:他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他说的情况是真的吗?你只有解除了对方这些疑虑,对方才会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真诚的、可以谅解的。
(3)实地看一看,让事实说话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事实就是一堵墙,铁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怎样坚持意见的人,也不能不撤回自己的要求。
一般地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达到目的,谁也不愿意轻易地接受拒绝。到现场去看一看,让眼前的事实替你说出拒绝的话,也就断绝了对方的最后一线希望。由于是在事实这堵墙上撞回去的,被拒者也就不会怨天尤人,自然会谅解拒绝者的苦衷。
(4)讲清利害,你我共担风险
提出要求的人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少考虑给别人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如实地讲清利害关系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把对方也拉进来,共同承担风险,会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却步,放弃自己的要求。由于共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方就能由己及人地去想问题,自然会体谅别人的难处。
(5)登门谢绝,变被动为主动
提出要求在先,拒绝要求在后,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拒绝别人的要求总是被动的,很难预料是谁、在什么时候、会提出什么要求,而且对方的要求一经提出,又总得当面有所答复。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争取到一点主动权,去登门谢绝。
仔细想一下,登门谢绝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以满腔的热情温暖了对方的心,拒绝了也不至于使对方感到冷落;二是表示愿意为对方效微薄之力,既然肯不辞辛劳地登门,可见拒绝是出于力不从心,能得到理解;三是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助的方式请求对方接受拒绝,是出自尊重,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特别是对长辈提出的要求,如果不能接受,采取登门谢绝的做法是再好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