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把别人的要求全部答应下来,某些时候需要拒绝他人,这种拒绝不是直接说“不”,而要找个恰当借口,使彼此不伤面子。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拒绝之中度过的,就像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而螺旋上升一样。但就拒绝行为的双方来说,主动采取拒绝行为的人是站在有利的立场上的,但如果拒绝未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相应的技巧,就容易造成对对方的伤害,引发怨恨和不满,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甚至引起各种难解的纠纷,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麻烦境地中。即使不至于闹到很严重的地步,因拒绝而引起的疙瘩也将使对方不愉快而长时间耿耿于怀,不能忘记。不管怎么说,满怀希望去求别人,却遭受无情的拒绝,的确会令人十分难堪;自信十足地去说服别人,却遭到严厉的拒绝,更令人无法承受,因而会造成心理上无法治愈的伤痕。
“这件事恕我难以照办”、“我实在没有钱借给你,否则,我就不必如此地卖命了”、“我们每天都做一样的工作,凭什么要我帮你的忙”……在遭受这样的拒绝后,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会很高兴很客气地说“既然如此,那我就不打扰你了,对不起”吗?恐怕不会吧。你一定会恼羞成怒,用犀利的言语回击对方:“你这个人讲话怎么如此无礼呀!难道你一辈子就没求过人吗?”然后拂袖而去,对这一个屈辱记恨于心,伺机报复。
有时,对方与我们反目成仇,并非完全是由于我们拒绝了他,而更多的是我们拒绝的语言和方式伤害了他。
人活一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别人施以援手,所以,多一个敌人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避免不了拒绝的发生,却可以在拒绝时采取适当的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因为拒绝而树敌。
(1)以“制度”为借口
在所有拒绝的借口中,以“制度”为理由是最无情、也是最有效的,因为,作为个人,谁也不能破坏和随意改变制度。
某公司的一位普通职员鼓着勇气走进经理办公室说:“对不起,我想该给我涨工资了……”
经理回答道:“你确实应该了,但是……”经理指着玻璃板下的一张印刷卡片不慌不忙地说,“根据本公司职务工资制度,你的工资已经是你这一档中最高的了。”
职员泄气了:“哎,我忘记我的工资级别了!”
他退了出来。几条打印出的制度使他放弃了自己本应得到的东西。他也许在想:“我怎么能够推翻那张压在玻璃板下的印刷表格呢?”这也许正是经理希望他讲的话。
(2)以“他人”为借口
假托他人为借口,是一种委婉的拒绝托辞,除非人们故意装做听不明白,否则,一般人都会知难而退。
小李在电器商场工作。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买DVD。看遍了店里陈列的样品,他还没有找到令自己十分满意的那种。最后,他要求小李领他到仓库里去看看。小李面对朋友。“不”字出不了口。于是,他笑着说:“前几天我们经理刚宣布过,不准任何顾客进仓库。”尽管小李的朋友心中不悦,但毕竟比直接听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多了。
(3)以对方的“言语”为借口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常常是拒绝借口中最犀利和痛快的招术。被如此拒绝的人,通常是用其他方式拒绝不了的癞皮。
吴佩孚的势力日渐强大,成为权倾一方的实力人物。一天,他的一位同乡前来投靠他,想在他那儿谋个差事儿做。吴佩孚知道那位同乡才能平平,但碍于情面,还是给他安排了一个上校副官的闲职。不久那位同乡便嫌弃官微职小,再次请求想当个县长,要求派往河南。吴佩孚听了,便在他的申请书上批了“豫民何辜”四个大字,断绝了他的念头。谁知过了些时间,那人又请求调任旅长,并在申请书上说:“我愿率一旅之师,讨平两广,将来班师凯旋,一定解甲归田,以种树自娱。”看到同乡这样没有自知之明,吴佩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于是提笔批了“先种树再说”五个大字。
(4)以“外交辞令”为借口
外交官们在遇到他们不想回答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总是用一句话来搪塞:“无可奉告。”生活中,当我们暂时无法说“是与不是”时,也可用这句话。另外,你还可以用“天知道”、“事实会告诉你的”、“这个嘛……难说”等搪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