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20300000052

第52章 包子的秘诀

◎文/郭建华

简单认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成功秘诀。

陈世初像大多数的外地来京农民一样,由于条件所限,只能从最低的小本生意开始他的生活:卖包子。乡下人不会别的,难道还不会弄两张桌子,支个煤气罐,煮一锅粥,再拌两盘咸菜,或是再蒸几个包子吗?

因此,在城市,到处都能见到像陈世初这样卖包子卖粥的外地人。只是,大多数外地人,并不甘心永远地卖包子。卖包子只是跨进城市的第一步。

在一份外地农民进京的生活调查中表明,从做早餐起家的人数占到了他们初期人数中的30%以上。所以,做早点,对外地进城的农民来说,大多只是一个过渡。他们的心思更多地是盘算着更能赚钱的行当,而绝不是一心一意地卖包子。

于是,城市人的早点,也就大多吃得很不稳定,包子也没有多少滋味。因为做包子的人藏着诸多变数,心猿意马,一般也就做不好包子。城市人为了能找到好一点的早餐点,总要不断地在居住地周围寻觅,从一个小摊儿挨到另一个小摊儿尝试。

十年当中,我搬过两个地方,吃过附近几十个早点摊儿。说实话,令人满意的不多,有的地方吃一次都是勉强。6年前,我在街角发现了一个包子摊儿,美味、可口,每天早上前来吃早点的人都要排队。小老板就是陈世初。

很多人因为他的包子美味好吃,还曾起过疑心,问是不是放了大麻壳,或是放了罂粟花,连卫生部门的人也来查过。然而没有,就是正常的包子。

我和陈世初熟了之后,问他做包子的秘诀。他却愣住,他不懂得秘诀二字。他说他来北京,只想卖包子。那时他的同乡们无一不笑话他没有大志气。

陈世初就是想蒸好他的包子,一心一意,别的什么都不想,简单到了极点。甚至认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蒸个包子。

为了蒸好包子,他常去别家的包子铺品尝,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馄饨……他是琢磨人家的配料。蒸包子时,他要盯着火候,是火大还是火小,什么时间起锅为最佳,什么牌子的面粉最适合蒸包子等等。几年下来,他对包子的专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方圆五里内,陈世初的包子相当有名,拔了头份。每天都是供不应求。陈世初的秘诀实在没有什么,就是一心一意,单一而专注,死心塌地地做着这一行。去年年初的时候,他还作为成功进京的农民上了一次电视,是讲怎么蒸包子。

跟他前后脚来的几个农民,到头来,竟没有一个比他富的。只几年,陈世初的街头包子摊儿变成了百十平方米的包子铺,不仅卖早点,还有中餐和晚餐。在无数的外地人中,陈世初竞冒了头,成了最成功的一个。

如今不专一,不固定,想入非非,误打误撞,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大特点。

人们改变行当的速度之快是相当惊人的。干什么都有一种临时性的味道在里边。而陈世初就是一种简单的专注,一心一意想着怎么蒸好自己的包子,包子就是他的全部世界,心无旁骛。

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件事,竟然成为了大多数现代人生活中的难题。

心迹的杂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通病。在这个乱哄哄的世界上,静下心来,简单地,认认真真地,只钟情于一件事,反而成了最难的。相反,谁能如此,也就升华为一种不可多得的成功秘诀!

同类推荐
  • 骑蜗牛的旅行

    骑蜗牛的旅行

    “2011年最值得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精选自2011年报刊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故事精彩,题材多样,符合少儿喜爱故事的天性。不仅有少儿领域具有导向性作家的作品,比如常新港、老臣、曾小春、谭旭东、范锡林、黄春华、彭学军、佘雷、章红、汤素兰、龚房芳、凌仕江等,还有一大批新锐少儿作家,比如曾维惠、两色风景、毛小懋、喻虹、汤汤、麦子、徐玲、贾颖、谢倩霓、李宏声、王宜振、慈琪、何腾江、周锐、杨士兰、贾月珍、吉葡乐、陈亦权等人的作品。可谓2011年度少儿文学领域的权威选本。
  • 琴鸟

    琴鸟

    《琴鸟》是一个动物探险类型的故事,小说通过讲述琴鸟和小白羽在与各种动物、人类相处中互帮互助,强斗艰险,造福人类的故事,宣扬了中华民族美好的传统气节,鼓励人们勇敢、拼博,强调了正义感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传达了保护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理念。主人公琴鸣先后进入野生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目睹了千奇百怪的世态风景,结识了风格迥异的朋友,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完成了生命的成长。
  •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动物故事枕边书Ⅰ:打开孩子眼界的128个动物进化故事

    动物故事枕边书Ⅰ:打开孩子眼界的128个动物进化故事

    动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动物的历史也要比人类的历史久远得多。经过了地质、资源、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演变,动物不断进化,种类日益繁多,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大家庭。动物的进化诠释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这一天理,随着一些动物种类的消失,另一些动物种类诞生了。动物灭绝的进程在人类出现以前是比较缓慢的,这种灭绝一是出于抵御天敌出现,二是大自然各种恶劣条件的影响,比较典型的是恐龙的诞生和灭绝。
  •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是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根据植物本身的特点及人类认识植物的规律,囊括了植物的生活、植物的种类、植物的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以详尽的资料、简洁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植物世界。读者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脚印,而且可以获得对各类植物的崭新认识。
热门推荐
  • 起风后爱你

    起风后爱你

    长长的睫毛坠上琥珀般明亮的眸子,眉目之间带着几分俊美冷伐还有藐视天下的霸气,而那刀削般的五官看起来就十分的凌厉,俊美的脸似乎是将这世间上的一切美好都化成的。薄而红润的唇微微向上翘起一个很好看的弧度,肉肉的脸滑润润的让人忍不住去捏一把。一袭白衣更加的干净再配上一头炫目的银发…“好美!”不远处的女孩对这一切都尽收眼底,她怎么都没有想到原本恶怨缠绕的阴孩竟然会受到天地的庇佑,欣欣然地帮助他成功的蜕变,变成天地间的守护神。“寒风瑾,你在捏我的脸一下我就废了你。”“不嘛不嘛,小莲莲最乖了!”……
  • 大叔心尖宠:萌妻,别想逃

    大叔心尖宠:萌妻,别想逃

    余多多的人生就是一个坑!被刚死的老爸坑了一把,欠下巨额赌债不算完,还被车撞进了医院。找上门来的监护人叔叔跟她说:丫头嫁给我吧!这个坑真深,掉进去爬都爬不出来了。
  • 卡萨布兰卡的诱惑

    卡萨布兰卡的诱惑

    两个都是她的好朋友。一个对她的出众嫉妒无比,一个却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她;前者因为嫉妒所以千方百计破坏她的幸福,后者为了得到她的爱而不择手段;泪逝千秋,只为一世红尘的气魄,又究竟是如何在智慧如她的身上体现出来?待看《卡萨布兰卡的诱惑》喜欢别忘了收藏。
  • 廿载繁华梦

    廿载繁华梦

    本书是清末两部著名谴责小说《廿载繁华梦》、《负曝闲谈》的合集。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佑从发迹到败逃的二十年为题材,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之作。围绕对主人公二十载繁华终成一梦的叙写,作品展开了对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从而尖锐地批判现实,把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寻花问柳、携妓纳妾为其全部生活内容的整个官场的龌龊腐朽和盘托至读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药。
  • 极至元阳

    极至元阳

    “复仇少年”天生淬体,异血阳气,被亲人发现,想杀人夺血。巧遇校花,猛闯阴界,得入奇遇,炼化阳火,金刚淬骨,泰坦之心,回归校园,捧为校草,严惩校霸,泡各种妹,等级规划(太白、子虚、淬元、心元、空元、空门、煞紫、元域、仙人、上仙、(仙、魔、妖)尊皇境)(神皇)以下略书群:588953608
  • 利威尔列传

    利威尔列传

    本坑已弃,慎入。
  • 本不想说再见

    本不想说再见

    三个出生在小地方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拼搏和努力进入了一流的高等学府求学,在追求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他们和大都市的年轻人一样,,也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情。在生活上他们互相帮助,在学习上也可以互相促进,但是在爱情上他们却有着各自的幸福和无奈。
  • 相爱一生

    相爱一生

    从懵懂无知到岁月流长一生相伴,他爱她,宠她,却也阴冷戾气的说:“宁愿摘下她的子宫也不会让她怀孕!”她逃离两年再见时他竟像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样溺爱的唤她:我的丫头!可是随着他的红颜出现,一个足以让路远万劫不复的关于她的另一个人生让她连悲悯的资格也没有时,他一如经年拥她入怀告诉她,慕靖南的妻子此生只有一人,那人便是慕路远,他能陪她的时间不久也不长,只有一生而已!他问:“阿远,慕靖南的一生,你要么?”
  • 小妻成瘾

    小妻成瘾

    欧少庭像是恶魔一样,摧毁了杜小晴所有的一切!他深深的恨,狠狠的报复,可是复仇的快感,却总是差强人意。“我说的话,你是听懂了?还是听懂了?还是听懂了?”他生气的时候,喜欢把重要的话,重复说三遍。“懂!”她的回答必须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他视她为玩具,狠狠的摧残!可最后却在报复中失去了心!失去了爱,失去了一切!
  • 异世流浪修真

    异世流浪修真

    本来和谐的小院,因为这突然出现的女人而变得有些紧张起来,这个女子的出现太突然了,临空站在小院上空,一身血红长袍,就像生长在艳阳下的娇艳玫瑰,说话声就像带有一种魔力,清脆悦耳,让不禁为之着迷,就连修为高深的陶逸都有种沉迷其中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