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800000020

第20章 俑坑兵器的大揭秘 (1)

战国时期,各国拥有先进的铁兵器,秦国铁兵器在凤翔、咸阳、临潼均有出土,秦始皇宫殿入口,都有探测铁兵器的设备,不见一件铁兵器的俑坑,没有理由属于秦代。俑坑底部和淤泥上部,呈现出几十年的时间差,吕不韦戈落在淤泥层表面,说明它只是在俑坑建成几十年之后,由外来人携带进来的。

秦始皇拔不出长剑的妄言

2004年前后,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了一部名为《复活的军团》的纪录片。其中说:燕国荆轲刺杀秦始皇,秦始皇三次拔不出剑来进行还击,这是他的佩剑太长的缘故,“青铜剑普遍宽而短,0.60米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剑,长度超过了0.91米。因此,当年秦始皇身上所佩的剑,肯定就是这类长度为0.91米的铜剑!”按照常理来说,如果要认定秦始皇的长剑,长度不超过0.91米,而且还一定是铜铸的,至少应该弄清以下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生产不出长度超过0.91米的铜剑;二是,秦始皇时期不存在长度超过0.91米的钢铁之剑。

对于俑坑出土0.91米铜剑的研究,秦俑馆考古学家是下了很大工夫,作出了最权威结论的。他们说,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剑,反映了秦代青铜兵器按标准化生产,从而把兵器研制、发展到了它的高峰,这是世界冶金史上的一项奇迹,是对世界发明的又一伟大贡献。俑坑0.91米铜剑的存在,暗示着秦军对格斗技巧的认识,有了重大的突破,这是青铜铸造工艺达到顶峰的表现。俑坑0.91米的铜剑,被抬到“世界冶金史奇迹”的高度,说它是铜剑铸造技术的“顶峰”,这就意味着俑坑0.91米的铜剑,是无人能够超越的,它当然也就是秦始皇佩剑长度的最大尺寸了!

这一种说法很快就被否定了。而对它进行否定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外人,而是近在咫尺的秦始皇陵封土边上、铜车马坑中的御手俑!御手俑在大声疾呼:我和这里的铜车马一样,都是按照二分之一比例制作而成,我身后的这柄剑,根据秦俑馆正式发表的《铜车铜马发掘报告》中可以知道,长度是0.608米。如果再将它放大1倍之后,那么此剑的原型尺寸,就要变成1.216米了。不是很多人一直在说,秦俑坑出土的剑,是“冶金史上的奇迹”和“铸剑技术的顶峰”,这难道是公平的吗?应该说,只有我这一柄长剑,才有资格称为“奇迹”、称为“高峰”啊!

紧接着,一连串的问题就涌现出来了:如果御手俑的佩剑是铜剑,并且是秦始皇时期铸造的话,那就意味着秦俑坑里出土的那么多铜剑,它们的制造年代必须向前推移。因为铜剑长度从0.60米,加长到0.90米左右,前后用了好几百年的时间,假设长度0.90米左右的铜剑,是秦始皇时期铸造的话,除非能够拿出确凿可靠的、令人信服的技术依据,否则要在秦始皇极短的当政时间内,去完成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上的“大跃进”,这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应该说,要将用于实战的铜剑长度,由0.90米向1.20米的目标推进,这是一个铸造技术上不可能达到的“奢求”。

铜是一种柔性金属,加上一定比例的锡之后,就变成坚硬的青铜。这一软一硬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具有的实用价值。青铜的特点是,锡加多了就变硬变脆;青铜剑的特点是,剑身越长就越容易折断。也就是说,青铜剑作为一种兵器,是利于向前冲刺,而不利于横向砍劈的。俑坑0.91米长的剑,一直被认为不容易拔出使用,如果再加长到1.20米,情况岂不更糟!另外,将剑身加长之后,剑的宽度随之增加,剑的厚度相应增加,剑的重量急剧增加,再要去单手挥舞拼杀,就显得非常的笨重和不便。所以,无限加长青铜剑,对于实战是毫无益处的。

很多人一直在说,秦始皇本人的身高在1.90米左右,这样个头高大的人,按照正常的体态尺寸,手臂也会相应伸长很多,所以那种“秦始皇拨不出0.91米铜剑”的说法,本来就是没有多少合理性可言。说来说去,无非就是通过这种不实的材料宣传,吊起人们的胃口,将秦始皇和青铜兵器捆绑在一起,将秦始皇和秦俑坑扯到一起,因为只有在秦俑坑中才有这最长的0.91米青铜剑啊!实际上,长度超过1.00米,甚至超过1.50米的剑,在战国的末年,几乎是非常常见的,但它们是轻便、锋利,能弯曲的“神奇”钢剑,不论它有多长,都能够从剑鞘中轻易地拔出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制造超长铁剑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这种铁剑的制造,不仅有大量史料记载,也有众多出土文物作为实证。比如,陕西凤翔秦公大墓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5米,湖南长沙秦墓出土的铁剑,长度达到1.40米。秦始皇本人佩的是什么剑?史料上一直就有明确的记载,如《史记·李斯列传》上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陛下,指的就是秦始皇,说秦始皇“服”的是“太阿之剑”。“服剑”就是“佩剑”的意思。《史记索隐》又记载着:“楚王召欧冶子、干将作铁剑三,一曰干将、二曰莫邪、三曰太阿。”

由此可见,秦始皇佩的是“太阿”一类的铁剑,而绝对不是所谓的0.91米长的“铜剑”。至于荆轲刺杀秦始皇的情节,史料上也是有具体描写的,《史记正义》说:“秦王召姬人鼓琴,琴声曰‘罗縠单衣,可掣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这里说的是,当年在秦始皇遇刺的紧急关头,琴师提醒秦始皇可以拔出身后的“鹿卢剑”进行抵抗!那么这一柄“鹿卢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剑呢?《盐铁论·论勇》上说“荆轲怀数之谋,而事不就者;秦王惮于不意,介七尺之利也。”可见,秦始皇身上所佩的,竟然是一柄长度为七尺的“利剑”。

秦时“七尺”就是现今的1.62米。而“利剑”就是锋利无比的铁剑!《盐铁论·论勇》中说:“吴楚之士,舞利剑,蹶强弩,楚郑之棠溪、墨阳非不利也。”意思是,鹿卢和棠溪、墨阳一样,属利剑之列。而棠溪、墨阳,从《战国策·韩策一》记载“棠溪﹑墨阳﹑邓﹑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的名剑来看,又是和太阿同类。由此证实,秦始皇击败荆轲的“鹿卢”,确实是一柄长度为1.62米的钢铁之剑,而不是当代一些考古学家所臆断的长度为0.91米的秦俑坑这样的铜剑!应该说,这里对秦始皇佩剑长度的论证,是非常准确、经得起检验的。

俑坑中都是过时的劣等兵器

据说,在秦俑坑已经出土的近4万件兵器中,除1件铁矛、1件铁镞之外,其余剑、铍、戟、戈、矛、镞等,都是清一色的铜制兵器。为了证明俑坑没有铁制兵器的历史必然性,就要向外界推出一个“秦朝铜制兵器,并不落后、并不过时”的观点。有人说,俑坑出土的兵器是“无比锋利、无比精良”的,是当时“最先进、最完善的武器装备”。有人甚至还说,“秦王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冶铜工业”。这世界最大的兵工厂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俑坑的青铜兵器,是一种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对所有这些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根本不会有人出来去做一番认真的回答的。

有人说,俑坑的青铜兵器,与商周相比较,在冶炼技术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时以青铜材料铸造的兵器,既含铬又含镍,工艺复杂,加工精细,怎么能说它们不是一种先进的兵器呢?其实,兵器先进不先进,不要和早年的同类兵器比,而要和同时代自己国家拥有的其他兵器比,还要和同时代其他国家拥有的其他兵器比。有时候,自己拥有的青铜兵器,比过去是更好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和同时代出现的其他材料制造的兵器比,在质量、性能、锋利程度方面,差距立即就会暴露出来。青铜兵器先进不先进,一定要和当时用钢铁材料制造的兵器去比。

《管子》记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铜矿资源匮乏,矿石的品位,一般在1%~2%左右,冶炼很困难,产量又很低;铁矿资源丰富,矿石的品位,一般在30%左右,冶炼很简便,产量却很高。有了资源和技术上的保证,所以到了春秋末期,吴、楚等国的冶铁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能够“断山木,鼓山铁”炼出熟铁和生铁,还能够用熟铁渗碳,制造出各种钢铁的兵器。铁器时代拉开了帷幕,立即就登上了历史前进的大舞台,以铁制兵器为代表的先进武装,正式展示出新姿,铜制的兵器,哪里还有什么称霸的本钱!

在一个号称秦王朝精锐部队的众多武士手中,拿着的竟然都是已经过时的、落后的劣等兵器,该是一件多么大煞风景的事情啊!按照秦始皇个人的性格,他统帅的这一支庞大军队,战斗力应该是最强大的,装备应该是最精良的,车马应该是最优等的,兵器也应该是最先进的。就兵器而言,凡是诸侯六国拥有的先进兵器,他也必须要想方设法搞到手。如果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别国有最好的作战武器,却一直无动于衷、不思进取的话,那他就是一个蠢才。俑坑中,没有发现主战的铁制兵器,这本身就充分显示出,它们与秦王朝存在着一条时代的“鸿沟”。

同类推荐
  • 唐宫秘史

    唐宫秘史

    始终披着神秘面纱的唐朝宫廷,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几十位皇帝的背后又有哪些我们一直没有探究到的内幕呢?庞大的舌宫,那些粉黛佳人在侍候皇帝的同时,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目的,在女性极为活跃的朝代,她们有着什么样的命运呢?她们与各自侍奉的皇帝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除此之外,那些人人都羡慕的皇子公主们是否真的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呢?他们的命运的结局是否真的尽如人意呢?身份低贱的太监宫女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又做过怎样的斗争和努力呢?后人又给予了他们什么样的评价?在犹如大染缸的官场里,那些风流一时的王侯将相又有着多少奇妙的故事呢?为什么身为人人羡慕的大将却不愿意在朝做官呢?
  • 时速100迈

    时速100迈

    一辆受天体异象影响的汽车,载着一对年轻人在历史与未来的时空长河中穿梭。两位“不速之客”帮刘邦兵不血刃入咸阳,又在鸿门宴上捣乱,刘邦趁机脱险。天下第一男宠因何被武后逐渐冷落,又犯下杀身之祸,没有“奇人”的介入,完全是办不到的?杨过为什么死缠着小龙女不放,原来这里还有”现代访客”的参与......,司马光怎么就想起来砸缸了,吴承恩得到什么灵感写了一只猴子,雷锋为嘛天天做好事,不留名?总之,历史上不少重大事件,都跟这次穿越有关,信不信!你自己看!
  • 中华国学经典(论语)

    中华国学经典(论语)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老不读三国

    老不读三国

    本书将以人性本恶,勾心斗角为主线,用前所未有的解读方式,来解读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面,有无数令人耳熟能详,心生爱慕的英雄,但当你进入本书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世界观将被完全摧毁。天空中没有黑暗,并不是因为黑暗并不存在,而是因为夜幕尚未降临。
  • 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热门推荐
  • 幽暗生花

    幽暗生花

    接引——很有禅意,却是一把狙击枪的名字;黄泉之花当在阴间盛开,却是一支本已淘汰两百多年的转轮手枪;猛鬼邮差,恶名来自极少数逃过接引点名和黄泉花开的幸存者们的恶意诋毁,其实这些懦夫所畏惧的敌人不过是个从事武装城际速递的家伙。他向来心狠手辣,却愿为一个女俘虏甘冒奇险、火中取栗,是以不战则死、是以杀人无数、是以擒获许多俘虏……星球意志、星系膨胀、暗冷变异、加速进化——未来或将是黑暗与毁灭、亦或是光明与繁盛;或许人类会灭绝、又或将遨游星际、甚或永生不死……生灭绝非天定,幽暗却也生花!
  • 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不抱怨不生气不失控

    成功,因宽容和积极而充满机遇;失败,因抱怨和消极而困难重重。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心若改变,情绪就会改变;情绪变了,行为就会变:行为变了,习惯就会变;习惯变了,性格跟着变。性格决定命运,情绪左右人生。人的一生,最大的陷阱并不是缺少机会,或是资历浅薄,而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如果你想掌控自己的命运,请先掌控自己的情绪!
  • 子虽无忧

    子虽无忧

    世人皆道无忧谷主司徒神机,精通傀儡之术,乃是祸乱天下的大魔头,人人得而诛之。顾飞鹤也这么认为。直到有一天他重生为了司徒神机手下的一个傀儡。顾飞鹤:Σ(°△°|||)︴诶呀我去这玩意居然是个呆萌!
  • 霸道总裁调戏你

    霸道总裁调戏你

    商战尔虞我诈,爱情虐恋情深,似梦实幻,幡然醒悟时,才知原来计中有计,套中连套,霸道总裁与女主惊世阴谋下演绎一则快意恩仇的爱恨故事
  • 唯尊仙魔道

    唯尊仙魔道

    自天地初成,盘古垂死化身,血成江河,气成风云,身体化为三山五岳,用生命孕育了整个神州大地。自有天地,三皇数起于一,神州大地逐渐衍生了人类精灵妖以及魔。人族‘剑圣’‘戟神’‘刀君’‘明王’‘天师’‘神算’在神州各据一方互领风骚。魔族‘地藏’‘飞羽’‘玄冥’‘帝江’也堪称神州之最。两者之间谁更强,随着一名流落到人间的魔族男童,兼修人魔两大种族绝技,从人魔之间的猜忌到人魔联盟共同抵抗修罗族的入侵,与此由’他‘拉开序幕
  •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

    <杨子西游记>共八卷,今将第一卷<杨子收徒>上传,希望大家喜欢。<杨子收徒>讲的是杨子为了去西方无极之地寻找真经,于是收徒张孙,孙二,小卢等,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走过百树窟,乱坟岗,祖家庄,时空山,完满完成任务。<杨子西游记>是一部集幽默,搞笑,穿越,正义于一身的虚拟小说,以飨大家。
  • 不完美女人的幸福守则

    不完美女人的幸福守则

    本书内容包括:到底嫁给哪类男人才是绩优股、好女人好在哪儿、坏女人坏在哪儿、女人带痛的婚姻等。
  • 雷女重生

    雷女重生

    听说由于程序的出错,她替该死的人挡了劫。又听说由于有人欠了她祖上的人情,所以她得到一次重生的机会。可是她的肉身已经被碾得稀烂了,怎么重生?不是穿越,不是借尸,而是那个不知名的阴司,用了一根不知名的神木,替她造了一具木头的身体。这个身体的本领,可就大了……
  • 极品三界行

    极品三界行

    如果贪财好色不是毛病,那哥就是一个完人,不就是喜欢骚扰一下小萝莉嘛,不就是喜欢没事偷点东西嘛,没啥!小人物?我问问你,哪个大人物不是从小人物做起的?!
  • 红杏出墙记6:偶遇

    红杏出墙记6:偶遇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