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15600000009

第9章 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传统

世人皆知,我中华乃礼仪之邦。

“礼”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主宰着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贯穿于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根基之深厚、力量之强大,是没有人可以忽视的。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礼仪之邦,要归功于两位古人,一个是周公周大爷(其实周公姓姬名旦),另一个则是孔子孔二大爷。

西周成王时期,周大爷“制礼作乐”,将“礼”确定为国家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孔二大爷继承了周大爷的衣钵,将周大爷倡导的“礼”进一步发展成一套系统的治国方略,即礼治。后来的儒门弟子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一些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扬弃,但在宣扬和维护礼的基本原则方面均是不遗余力。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名就是在一代又一代儒生的不懈努力下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在古代中国,凡事都要讲求个“礼”字。大到祭祀社稷、行军打仗,小到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甚至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都有特定的礼仪称谓,最文雅的说法叫做“敦伦”,最含蓄的说法则是“行周公之礼”。

举个例子来说,现代人拿夫妻生活开玩笑,基本上是这么说的:“你昨晚和你媳妇折腾了吗?”这句话要是搁在古代,得这么表达:“某兄,昨夜与你娘子敦否?”。答曰:“敦了”或“不让敦”。

表面上看来,礼是一套毫无强制力的形式和程序。但实际上,礼是一种文化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因为,礼的本质是社会共同体在对礼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高度认可的基础上日渐形成的对礼的崇拜和习惯性遵循。这句话说得有点儿拽了,我们换个简单的:礼之所以具有强制力,是因为它体现了社会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任何一个敢于违背礼仪规范的人,都将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谴责。

还是有些深了,接下来,小玉就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给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

2009年9月初,我的奶奶无疾而终。在接到爸妈的电话后,经部队领导批准,我马上赶回老家奔丧。

刚一进院门,我姑姑就给我披上了孝服。让我十分不解的是,她故意把我的孝服弄得歪七斜八的。我就问了,为什么。家姑答曰:丑孝丑孝嘛,越丑越好!她的回答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刨根问底地追问,她却答不出个所以然了。

让我分外不解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每来一拨奔丧的人,大家都要陪着在灵堂前烧纸钱,而所有的女眷则必须要放声大哭,哭得越响越好,否则会被人认为不孝敬母亲或者婆婆。还有就是,儿子辈的孝帽上必须用麻绳缝个“十”字,像我这样的孙子辈则只能用红布缝个“十”字了。

我家最年长的那位大爷俨然一副治丧总指挥的派头,以无比权威的口吻告诉人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好不威风。小玉我本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虚心求教,为何非得如此这般?我大爷却只能用“风俗”和“传统”这样的字眼来搪塞我。

是的,这就是传统。在那一刻,我对周大爷和孔二大爷肃然起敬:两位大爷,你们真是太牛掰了。不服不行啊,这两位大爷人都死了两千多年了,但是他们制定的条条框框依然在主宰着我们的思维,指导着我们的行为。也就是说,两个两千多年前的死人从坟墓里面统治着我们。

坦言之,我十分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既浪费钱财,又浪费人力。寄托哀思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非得这样不可呢?可是,我什么都不敢说,更不敢做什么。因为,一旦我有违背礼仪的想法和行为,不仅会遭到长辈们的训斥,还会被乡亲们戳脊梁骨。

在那段时间里,周公和孔子这两个死人在支配着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活人。

看到了吧,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现在,我们切回正题。一言蔽之,李建成拥有一个李世民永远都无法企及的天然优势,那就是他嫡长子的身份。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可以有N个女人(N≥1)。

对于皇帝而言,理论上,他的这个N可以趋向无穷大。古人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老儿的,更何况是这世间的女人呢?除了自己的老娘和女儿,皇帝想要哪一个女人都可以。我国历史上甚至有些不要脸的君王连亲姐妹都敢泡。

无穷大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皇帝的N却比普通人的N大多了。历代帝王,最少的也得有十多个女人,而像晋武帝司马炎那样的大淫虫则有数千个女人。

那时根本就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而且节育措施也没现在这么多、这么有效。更何况,皇帝基本上都是大色魔,只想着纵欲寻欢。伴随着肉欲的满足,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了:小公龙、小母龙大量出现。虽说膝下子女成群,可以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当皇帝考虑到自己的身后大事时,他就得挠头了。

因为,皇位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人却有很多。这么多的子女,你说选谁吧?选了这个,那个不服,造反怎么办?况且,即便这一代平稳地解决了问题,到了下一代皇帝当政的时候,不仅他有一大群子女吵着嚷着要接班,他的兄弟姐妹们也会哭着闹着要当老大。万一控制不住,这些人就会为了利益置骨肉亲情于不顾,相互残杀。而内讧往往会让一个王朝轰然崩溃。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商朝的兴衰沉浮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比较特殊,以兄终弟及为主,以父死子继为辅。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而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商朝“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结果造成了“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混乱局面。相反,自康丁以下,四世传子,王室反倒比较安定。

这就说明,单纯的父死子继模式要比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相结合的模式稳定得多。

到了商朝晚期,父死子继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

嫡子(女),说白了,就是正室妻子所生的子(女)。与之相对的是庶子(女),就是侧室小妾所生的子(女)。《增韵·释嫡》是这么解释嫡的:“嫡,敌也,言无与敌也。”简言之,嫡就是无敌的意思。由此可见,嫡子(女)在家中的地位要高于庶子(女)。尤其是嫡长子,地位最高,又被称为家督。

倒数第二位商王是帝乙。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启,最小的儿子名叫辛。启虽然是长子,但是他的母亲并非是帝乙的正妻,所以,启就无法继承帝位。与之相反,辛虽然是幼子,但是他的母亲是正宫,所以辛才是嫡长子,他也因此得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这位辛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商纣王。

这个故事说明:在商朝晚期,已经按照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来确定最高权力的归属了。基于商朝的经验和教训,西周建立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正式确立为一种制度,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其实呢,嫡长子继承制=男性主义 父死子继 嫡长主义。

第一重——男性主义,就是说只有男性才可以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女性完全不具有继承权。道理很简单,男尊女卑,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办法,谁让你是茶杯而不是茶壶呢?谁让你生在了中国而不是欧洲呢?想当女皇?行啊,下辈子投胎到欧洲就可以了。

第二重——父死子继,对男性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限定:并不是所有的皇室男性都可以继承皇位,只有皇帝本人的儿子才有这个资格,皇帝的弟弟们可没有这个福分。很明显,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兄终弟及的模式。作为皇帝弟弟的你,不仅输给了他,还输给了他的儿子,你就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当然了,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没有儿子,只能由自己的弟弟来继承皇位。不过,这种情形在中国封建史上并非常态。

把女人和兄弟们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范围外后,问题还是没有得解决。因为,皇帝自己也有一大群的儿子。于是,周公又加了一个第三重——嫡长主义。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很好地概括了嫡长主义的内容,一句话,十四个字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先说“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是皇后所生的长子,皇位就是你的。至于你的能力是否强、素质是否高,这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摊对了娘,赶上了点儿,占住了这两条,你就是未来的皇帝。

“立子以贵不以长”其实是对“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补充。它针对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即:皇后没有儿子,且皇帝不愿意因此而废掉皇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通常情况下,皇后如果生不出孩子,皇帝完全可以以此为由将其废除,然后从有儿子的嫔妃当中选一个立为皇后。这样,“子以母贵”,原本是庶子,因为母亲摇身一变成了皇后,自己也就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嫡子。这种情况虽说特殊,但仍然符合“立嫡以长不以贤”的精神。

最另类的情况是皇帝并不打算废掉无子的皇后。这样,皇帝的儿子们就全是庶子了,没一个嫡子。这时候挑选继承人,可就不看他在兄弟们当中的次序了,而是要看他的母亲是否是皇帝当前最宠爱的妃子了。皇帝喜欢哪个妃子,自然也就喜欢他俩爱情的结晶喽。这就是“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继承制或许在某时对某人是不公平的。也许,身为庶子的你确实比身为嫡子的他更有能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这项制度断绝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非分之想”,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皇室成员之间为争夺权位而发生流血争斗的可能,有效地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稳定。

为了较大的长远利益,有时宁可牺牲较小的短期利益,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哲学。

通过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人的归属问题终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为什么是“缓解”而不是“解决”呢?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完全解决。

制度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皇帝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恶。虽然你是嫡长子,但是老爹就是看不上你,你无论怎么努力,他都觉得你不行。为了把你拿下,他宁愿和礼法制度对抗,强奸民意,别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天老大,他老二。虽然你是个庶子,但是老爹就是觉着你好,你明明贪恋女色,他却说你是继承了他的风流倜傥,你明明懦弱怕事,他却说你是性格宽厚,不管怎么样,他就是要把皇位给你。

不过,这样的事情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出现,但毕竟不是主流。因为,当这种制度衍生为传统之后,它就被赋予了深入人心的惯性力量。任何一个试图违背它的人,都会遭到卫道士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因为,一旦有人(主要是皇帝)违背了这种制度,就会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就会对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产生强烈冲击,进而影响政权和国家的稳定。所以,历代以来,正统的儒生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嫡长子继承制。

也正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是会遵循礼法原则和大臣们的意愿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断然不会公开站到礼法的对立面的。

李建成的天然优势,就在于他是嫡长子。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李渊称帝还不到一个月,就立他为太子,压根儿就没考虑劳苦功高的李世民;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正统观念强的大臣和儒生们都会站到他这一边,舆论也必然会向他倾斜。

这个天然而强大的优势,李世民就是坐上洲际导弹都撵不回来。

同类推荐
  • 国殇——旧时堂前燕

    国殇——旧时堂前燕

    本部小说讲述的是东晋末年,刘裕乱政推翻晋室,建立南朝宋后,琅琊王氏传人王尚儒临危受命,携太子司马敬出逃北渡,短暂复国的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南朝宋、北魏及后晋三大政权的争斗,来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对忠、孝、任、义、信五字的诠释。小说中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侠义、传奇等元素,内容丰富,情节波澜壮阔。
  • 南宋史学研究

    南宋史学研究

    本书除《绪论》及《结论》外,共分六章,首先叙述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修当代史,地方志及军事史为重点。然后论史书体裁的创新,史书的多样化,官修和私修的相互配合,史部目录学的功用。其三论及史学思想,就其会通史观,正统论,夷夏说,义理观念及史学批评,逐一分析。其四称述庞大的治史团队,有家族,有地区,或精于考证,或长于说理,或优于文学,各展所长。其五则是对个案加以分析,对同一史事因记述者非一入而观点有异,各种史籍的纂修都负有其特殊的功用。最后讨论到南宋史学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先就北、南宋对前代史及当代史之编修作一比较,再论南宋史家在史书编修方面的贡献和影响,而史学思想影响后世最大。
  •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明初河套周边边政研究

    作为中国历史上公认的统一王朝,明朝的历史受到了中外史学界长时间的关注和研究。但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从今天的角度看,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 莽汉颂

    莽汉颂

    胡适说他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柏杨说他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他却有独立的思想抱负,想尝试一条不同的路。白居易有诗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若是王莽非王莽,一生成败谁人知---------瑛红燕瘦赵飞燕,色艺双绝王昭君,逆世王莽,惊天大逆转。祥瑞加成,不死御免,且看王莽如何划开一片朗朗乾坤。
  •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三国外传之将星谱

    一代将星诸葛亮殒命五丈原,预言新一代将星即将降临,一个流浪儿偶遇被收为义子,取名诸葛辰,开始了血雨腥风的乱世之旅。诸葛辰传承了孔明的青龙之力,却由于太强大反而限制了他的能力,无法修习任何道法与武功。战场与江湖的残酷让毫无生存技能的他练就谋略,但不灭的赤子之心与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让他愿意继续为了他未完成的梦想而奋斗,从而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建立起足以左右朝局的江湖势力——卧龙会(由于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许多家室不够显赫的人才无法入士,只有在江湖中发挥作用),并排出《将星谱》。文虽有玄幻,却旨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后三国时代!人虽在江湖,却依然不离朝堂的权谋、诡诈的战争与难测的生死。
热门推荐
  • 诛天蛮荒

    诛天蛮荒

    遗落深山有幸得生,习得厉技天赋异禀却又被废功力,任人嘲讽.神秘的印记,迷一般的身世他能否再度崛起.斗苍穹破天荒绝对巅峰的功力喜欢本作品的可以一起来讨论诛天蛮荒(一线群)123089447诛天蛮荒(二线群)86764974感谢大家阅读喵目的新书,也请大家多提意见,喵目一定努力!还有请大家顺手投几长推荐票噢~
  • 冷王独爱东方妃

    冷王独爱东方妃

    他重新统一了齐鲁纳城,成为拥有一切的王者,但作为一个人,他少了一样东西——幸福。她在山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场意外她被带到战场来到他身边,却被发现她是东方女巫——风巫。他被她的冷傲所吸引,被她的神秘所征服,一个王者不会接受俘虏的拒绝,他要得到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小宫女

    大明小宫女

    莫名穿回大明,数次起死回生。守护了宁嫔的生命却守不住一世安宁,阻挡了血腥的杀戳却化不开千古宿仇。壬寅年的那一次回眸,注定了执子之手。庚戌年的那一场浩劫,失散了纯真挚情。是选择?是放弃?是留下?是回来?且看大明小宫女的传奇一生。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承天世界

    承天世界

    穿越了?特等科研家王宸月穿越了?没错,王宸月在跳崖时意外的来到另一个世界,一个在宇宙深处的平行世界,名叫承天世界。这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高楼大厦,完全一副现代城市样子,但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科技,没有魔法,只有神奇的元气。不!他竟是个百年难一遇废材!但是,老天还是有眼,他体内竟然……当二十二世纪的地球科技撞上传统的元气修炼,会发生什么火花?
  • 仙剑问妖

    仙剑问妖

    大战启,三界乱。天地崩,修罗现。残阳如血,彼岸花艳。宿命谁解,回首人枉然。中域破,百兽侵。乾坤锁,仙剑出。往事已伤,不死军灭。寂寥何妨,笑对潇潇暮雨。
  •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本书是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夫妇集30多年儿科研究及实践经验而撰写成的儿童早期家庭养育百科全书。西尔斯夫妇不仅是8个孩子的父母,而且也是儿童养育问题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从孩子出生起,从如何培养良好的品行入手,描述了关于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扮演好父母的角色等方面的事例,同时也为父母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 每天温暖自己一点点

    每天温暖自己一点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悄然改变着人生,只是自己深陷在不自觉中公然忽视。究竟是哪天起,梦都没有了斑斓的色彩?哪天起,分清了爱情和现实的距……
  • 焚焰记

    焚焰记

    年少的严涛惨遭灭门之灾!被太一门天权真人所救,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路!
  • 悲惨天下

    悲惨天下

    一生坎坷的她,从小差点被嗜赌的父亲典卖了,母亲惨死,被迫与哥哥逃亡,加入黑帮,在她遇到了她一生至爱,当她以为自己要过上幸福生活时,却再次陷入各方利益的斗争当中,哥哥为保护她而死去,她被逼弃夫舍子逃亡,她容易能否过上平静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