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的母亲从小就教导她和几个兄弟姐妹“做人要诚实,不能撒谎”,可是在何春的眼中,母亲自己却经常“撒谎”。
过去,家里条件比较艰苦,人口又多,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几个孩子吃,还对孩子们说:“你们快吃吧,我在厨房已经吃过了!”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母亲有时饿得受不了,只能偷偷到厨房喝上一碗米汤。
孩子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母亲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就从每天的菜金里节省下一点钱,周末买些小鱼小虾让孩子们“打打牙祭”。母亲烹制的鱼虾味美可口,孩子们总是高兴地一抢而光。等到母亲坐上饭桌的时候,往往只剩下一点残汤,可母亲却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得很开心。何春跟母亲感情最深,她心疼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鱼夹到母亲碗里,可母亲却又把鱼夹回何春的碗里,慈爱地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母亲这样说着,何春却注意到母亲背着大家,把那一点点残汤喝得干干净净。
慢慢的,几个孩子相继考上了中学,每学期要缴的学费让母亲愁得睡不着觉。白天,她在工厂加班加点地工作;晚上回来,料理完家务,她就开始为别人织毛衣补贴家用。何春经常在半夜醒来的时候,看到母亲在躬着身子织毛衣。何春总是会问:“妈,您怎么还不睡,明早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没事,你去睡吧,要不上学该迟到了,我不困。”母亲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成为何春记忆深处永久的烙印。
何春高考那年,母亲请了假天天站在考场外为她助阵。那几天,母亲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看到何春,母亲赶紧迎上去,把放在保温杯里的雪糕递上去,让她解渴。何春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将手中的保温杯反递过去让母亲吃。母亲却说:“快吃吧,我刚才吃过了,这是给你留的。”何春又怎么会听不出母亲又在撒谎呢,她的心里酸酸的。
后来,何春和兄弟姐妹们渐渐长大了,都离开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母亲的负担减轻了,可生活却仍不轻松。工厂因为不景气而关闭了,母亲下了岗,就在附近的农贸市场摆了个小摊维持生活。在外地工作的何春知道后就常常寄钱回来,可母亲却一分钱也没花,还把这些钱存进一个存折,等何春回家过年的时候交还给她。母亲说:“孩子,别担心我,我有钱。”
每次何春与母亲通电话的时候,母亲总会说自己一切都好。等到何春得知母亲患了重病的时候,母亲已在弥留之际。几个孩子从全国各地赶回家来,却只见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悲痛欲绝的何春跪倒在地上,泪流满面,母亲却用她最后的力气,微笑着说:“孩子,别哭,妈真的不疼。”母亲就这样带着自己的最后一个谎言,离开了自己挚爱的孩子们……
有这样一位母亲,为了她爱的孩子,“撒”了很多美丽的谎言。她总是把好吃的留下来,因为她“不爱吃”;她总是辛勤地劳作,因为她“还不累”;她很少花钱,因为她“用不着”……而千千万万个孩子,就是在这许许多多的爱的谎言中慢慢长大……
爱“撒谎”的母亲把所有的辛苦和疲惫埋藏在心里,让孩子只能看到她的微笑,她从来没有怨言,因为她的爱可以容纳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