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9800000014

第14章 后记

闲篇诗话

哈哈……朋友们好!

又看了上面朋友的所说,觉得,还是再简单说几句。

我不反对任何人用任何韵写诗,也没有特别的想提倡什么韵的意思。只要你觉得好,觉得习惯,觉得你能够把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又真实,又美好,又纯朴,又自然,又接近生活和事理,就行。如果,再能够让读它的人,觉得也好,这就更加好了!

不论谁以什么样的格式、用什么韵,写什么样的内容,只要是他想那样去写,只要写得好,就有他写的意义。

不管你是写诗词、歌赋、对联、长律,是五言、七言、杂言、六言和三言及四言(虽然这些比较少见),是古风(古风也大体上分入韵的不入韵的两种),还是柏梁体的韵诗,也不论是写散文、小说、随笔等等,等等,就它们体裁万变的核心来说,还是未变其中,即是:都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也就是“诗以言志”一说,这个核心还是没有变,也不可能变。这一点,是明白的。

简而言之,所有的文学形式,都是各自的喜好不同罢了(这里面还与各个历史时期的风尚紧密相关联。比如,如今的人们喜欢搞笑,那么,流行这档的闹剧,就四处都是了。那些所谓的高雅艺术,就远不如流行歌曲的市场叫好了。再比如,唐朝的人喜欢诗,那时候的人,就把诗能够发展到格律化的高度,即把他们的追求固定到了他们追求的格式中。到了宋代,人们又更加喜欢灵活性很大的词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复杂丰富,就决定了人们表达自己的这些思想感情的形式也自然会复杂和丰富。人们的生活复杂多变,也就有了想表现好这些生活内容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这些都是十分好理解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学形式,都是为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而产生出来、发展起来的。如果人们感到这样的形式已经不适合他们今天的表达的时候,人们就自然会去寻找新的,更适合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形式了。这就是发展,新的发展。一旦某种形式走到了死的规矩里面,它就必然会被原来的规矩所束缚,也就一定会在人们感到它们的束缚的时刻,被人们所破。规矩是喜欢这个规矩的人定的,规矩也会被不喜欢这个规矩的人所破。规矩是人定的,规矩也自然是人可以破的。这就是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定型之后,就必定会在其后,有更加有生命力的文学形式,产生和重新发展起来的历史原因。

这个道理,大自然也以形象的形式,明白地标示了出来,那就是——既便是像珠穆朗玛峰那样的世界和自然的第一高峰,它也是存在着上坡和下坡这两个面的——这就是说,随便是任何东西,一旦到达了顶点,它上面的范围,就局限下来了,它的空间也就随之受到限制了,它想在上面再无限大,那就不可能了,这样,也就是它开始下坡衰退的时候了。也就是说,任何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永远的。多少万年前,珠穆朗玛峰那儿是海洋一片。今天,它却是成为了世界的最高处。又过多少万年以后,那里也许又是另外的一种景象了。它不再是世界最高的地方了。自然的多少万年,也就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瞬间。自然法则也是在以不断更新和被发展者取代的形式,表现着大自然内在生活的思想和感情。实际上,人类在这一点上,一直是与大自然的思想和法则相通的。人类本来就是大自然世界中的成员之一嘛。只是我们在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形式演化着这同一的大自然的根本法则而矣。固定的山峰是这样,人的思想感情更加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能够把人的各种思想感情的生活的内容表达出来的方式,就更加是多变化的了。更何况是不同区域的生活、各种因素不同的人,要表达的各自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的哩。

哦——!话题一拉,又是这么多的话。不想多说了。哈哈……这天聊不得,一聊起来,就话多啦!

哈哈哈哈。

我还是用一句简单明了的话,把意思说了吧——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也不论写什么,只要写得好,也就是人们一般说的,让人觉得“真、善、美”,就好。

诗话随笔

我的观点和6楼的石兄(石缘实)基本上一致。他上面说的意思,我数年前,曾经在“红网”的古典诗词栏目中,专门发过短文表达过。

不过,我比石兄还有过之。近十多年里,我写诗,就是有感即发,信口开河,随笔便写,多注重有感,不讲究什么多余的东西了。

“诗言志”。这是人类写诗的初衷,也是人类之所以写诗的根本意义所在。其他的修饰,只是各有所好罢了。

这就好比人们常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意思,是一样的浅显。

从诗、词、歌、赋、曲,到现代几乎就是白话一般的自由诗(白话诗)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就应该明白,人们为了更便于做到“有感而发”,一直没有放弃在变革自己的表达形式。为了有更加适合自己“有感而发”的形式,我们的先人们,一直都在寻求和创新诗(当然也包括别的文学体裁)的表达形式,并且从来都没有说过“只有哪一种”是最好的。

就是从古诗的表达形式上看,不说《诗经》那么远的,就说唐代的,也是有古风、古绝和律诗等等形式的,就是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大家,他们写的诗,也多是根据自己写的内容而定形式的。即便是同一的形式,他们也不是每次都不变。实践上,他们屡有创式。这是从横面上的说。纵向说呢?虽然唐代成熟了格律诗的这种当时人追求的诗的表达形式,但是到了宋朝,人们又创新了诗的表达形式,认为词,这种长短句,更便于他们表达思想感情,而且表现上更加灵活,有独到之处,于是宋朝就有词,这种诗的新表达形式。本质上讲,词还是一种诗,一种当时的新诗。要不,怎么会有人称词为“诗余”呢。词还是诗的发展。表达的形式变化了,变得更便于表达自己的“有感”了,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诗。后来的又发展变化了。这些,都是我们今人知道的。

不管怎么说,变的只是表达的形式,“诗言志”这一点,没有变。

应该说,是不是诗,根本地讲,是它的思想内容,而不重在它的表达形式。是不是好诗,那就更加要由诗的内容本身决定了。就说大家都熟悉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吧。这样的诗句,多好、多朴素!古今以来,有几人能够写得出来?这要是在那些说这个不懂,那个不懂,唯有他们是懂的人眼里。这哪里是诗啊!就是大白话啊!要不是他们知道,这诗是已经有诗仙名声的李白写的,要用他们自己认为是“行家里手”的眼光看来,这样的诗,如果是出自在今天的一个普通人口中,那他们一定是说:“这恐怕连打油诗也算不上”——不说平仄声调了,它连油花油味也尝不到,就更别说什么其他的修辞之类的。

我也看过那些自以为懂诗的人写的诗,实在是不敢恭维。除了略微知道一点律诗的格律而外,在他们的诗里,很难找到真诗的影子,就更别说是这样朴素如话的好诗了。

我非常喜欢古诗,喜欢那些经过历史鉴定流传到今天的所有的好诗。以前,品读这些诗的时候,我也会有心去品读它们在音律上的抑扬顿挫,品读它们的格律,品味它们的修辞,在时间充足的时间,也会去翻翻有关的诗韵等书籍,看看它们押的是什么韵,是一韵到底,还是换了韵,看它们有没有用邻韵,等等。

但是,自从我自己放弃写律诗,也没有再写过那些个我觉得挺罗嗦的格律诗以后,我读诗就回到写诗的原意上来了。

虽然,我现在信手拈来的诗,就是有感而发的,没有什么过多的推敲,也多次被人指点过,批评过,还有人不止一次说过我不懂装懂的,我还是不予理睬。他说他的,我写我的。我也不想去和谁溅口水。有这样的时间,我宁愿多休息一会,多看一下书。哈哈……。

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懂什么诗!至于他们是不是在那里不懂装懂,我想,天知道。我不想知道。

哈哈……。

我不反对别人怎么写诗。用什么样的形式,都可以。只要是好诗!我就喜欢。没有整体的一首,哪怕是只有一句。我看见了,也是喜欢的。

我认为,只有那些标明了“五(七)律”、“五(七)绝”、写排律的律诗,应该在格律上要求严格——你本来就是要这样写嘛!——其他的,它们押的什么韵,讲不讲平仄,对不对偶……。我以为都不是十分重要的。

只要大致上口,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可以。当然,还有诗的意境等,那就更加好了!

现在,有的人,一看见古体诗词,就脑子里面只有那几种平仄格律的律诗格式。要知道,古典诗词里面,不光有律诗。

律诗也就是在唐朝渐渐形成的。唐代以前,还有许多的古体诗呢。格律诗可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古诗。但是,它不能够代表唐朝以前的所有古体诗,更不能够代表全部的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是自由体和半自由体的。所以,我说,谁要写什么古体诗,谁都可以自由地写。想写律诗就写律诗,想写古绝就古绝,想写古风就写古风。像建安七子也罢,像竹林七贤也行,像李白,如杜甫,同苏轼……,都尽其兴也!

这比那些看上去像古,实际上是空的堆砌,要好得多。

不要一说古典诗词,就将它们限定在只有严格格律的律诗上了。自己这么错误了,还让人家也跟着来误会。

“‘诗言志’。不以文害义,就是作诗的初衷。后世的平仄,格律都是腐儒为保权威所设定的障碍(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偏颇——独舟钓江雪言)。”对此,马积高先生在《历代辞赋鉴赏辞典》的前言中已有精辟的论述……

“故夫子曰:‘诗言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牵强,不付会,不以平仄害意,不以格律害义,就是作诗的最高准则了。平仄格律可以有求于人,但不可强求于人!”

这里,我就引用石兄的原句作尾了。

我就是要找到一种我认为好的诗的表达形式。也就是,我以我的形式写诗。

随笔一谈,无意争锋,欲论长短,悉听尊便。

哈哈……。

网上散谈

今天应邀看了一个网友的格律诗,随即写了几句,转过来与朋友们交谈——

题目乃点睛之要,为目张之纲,不可空洞。

“有感”为泛泛之词——花而不实也。

写“愚公移山”就要点其之要,把自己最重要的要点突出出来。

已经有人说:“意思没看懂!”

尽管我知道你写的什么,我还是感到,你没有明白,诗为何物——“诗言志”也!这句话,看似谁都会说,可要说真正懂得的,就少之极少了。

懂与不懂,只要看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就一目了然了。

光弄格式和韵脚之类的东西,那不是写诗,这样,也未必能够写出来真正的诗。这就是千百年来,玩弄格律的人不计其数,可是,能够写出来好诗传下来的人就很少了的重要原因。

道理很明白:一个人本身漂亮,他是不在乎着什么衣服的。只要他自己长得好,他穿什么衣服,都是美丽的。这就是自然的美丽,不需要任何的雕琢。再经雕琢的所谓美丽,也不会比他美好的。这也就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与“三分人才要靠七分打扮”的天壤之别。

随便说几句,不知道,你是否爱听。听者,此话已足。不听者,这些多矣。

又:

不论是写什么,最起码的,是要让人看得懂,切不可故作高深(实际上,谁高深不高深,——靠“跳大神”,那是不行的——这,内行的人,一看就明白)。往往高深的人,是自然平易的,也是看上去非常普通的。

许多的人,学问不敢说,文章也写不出自己的东西来,都是别人的老话,可他们就爱装腔作势,俨然了不得。结果没有把别人吓着,还是把自己徒劳无功地玩完了。

把文章写得做作,好像有意不叫人家看懂和害怕人家看懂似的。一点诚意都没有,怎么能够和人交流吗?自己受罪,还让关切你的人受罪。这样的做法是害己害人的。

应该说,能够把文章写得朴素易懂,说来容易,其实很不容易。这是刻苦学习,勤奋练习的结果,不是随便就能够达到的。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多么朴素的语言,就是大白话,就是口语,可是,几人能够写得出来。不信,可以自己试试。

就说这些了。

散笔一篇

哈哈……

不要去占什么位置了!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就是随便说说的,等于几句聊天的话,谁见把人家几句随便说说的话,当一回事情的?我又不是老毛和小平,他们的话,那是重要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生活之中,比你们谁都普通。

现在,看见一些人常常对人谈诗,可是看见的,都是一点现成话,连老生常谈都算不上,这么多年里,在网上看了不计其数的页面,就是没有看见一句新鲜的话,更加难得一见有这些“教人”的人的一句能够说的上是属于他自己的(不是别人的)话。这些人还俨然一副大家之风,常常说这个人不懂,那个人怎么地,一会是建议这个去读点什么,叫那个去如何如何。我不好怎么说这样的人,如果我对他们说实话吗,他们会受不了——我说:“你现在说的这些,我二三十年前,就明白了,就学习过了……。”——这本来是一句大实话,可他们会说,“还这样地说……”什么什么的,真是不好再怎么和他们说,索性不理睬了,由他们怎么去说,随他们怎么去想。反正几十年里,我平常就很少说话的,更没有和什么人说得来的:谈不上嘛!

有的时候,在网上看见了太那个的东西,出于善意,也会说上两句,至于人家听不听,信不信,那就只由得人家喽!总之,我没有害人的心就是了。都会说一句话,就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实际上知道这样说的人不少,真懂这个道理的少,懂了一点并且会实际上做得好一些的,嘿嘿嘿嘿,就少之又少喽。

关于写诗,写小说,写散文等,原可以讲得一些别人的东西,更有自己的东西的。曾经写过两本《我谈写诗词》和《我谈文学艺术》的书稿,大约有个几十万字吧。只是,她和我的另外近十部长篇小说一同被彻底毁了。同毁的,还有一些散文、随笔杂谈、童话和不计其数(应该有几千首)的诗词(她们是我三十年中写的)等等。

哈哈……。每天,我就是这样过着一个人的日子。几十年下来,有了几百万字的文字积累——突然,有一天,她们没了!

好在此前受到的精神打击太多了,心灵上已经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了——可是那一次的意外,还是叫我沉默了很长的时间。我差不多大半年,没有去碰笔和纸,更不想去碰电脑和键盘。当时那一下,我真恨不能,把电脑从窗户上扔出去!

之后,我一切又重新开始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我才开始学习上网(此前,我一次网也没有上过,也没有过上网的想法,觉得上网浪费我的时间和精力。时间和精力,我本来就不够用)。这就有了你们后来看见的这么些个网上的文字,也包括我重新写的几部长篇小说和近两三年里又随意写出来的近千首诗。

只是,我再也没有去专心写谈写诗词和文学艺术的文章了。这是需要再看别人的许多的书的。已经没有这样的精力和记忆了。也不会有这样的兴趣了。不过,这方面偶尔的散笔还是有的。这都是随便写写的散谈,不是什么要紧的,就是聊天,可以不重视的。

诗,我也是更加随便地写了。词,就一阕都没有兴趣填了。这些东西,就有点形散神不散的意味了。如今写的一点诗,常常还会遭至一些“里手”们的“指点”啦!他们要指点就由他们去指指点点吧。我是兴趣索然啦!是不是好诗好文,我们没有资格定,那是万千年以后的人们口说有凭的事情,我,还是写我的吧!哈哈哈哈。

小说,我也信手拈来的写。不像过去,什么构思、写作大纲,要忙好些好些。现在,我能够把早就在肚子里温暖着的这几十部长篇小说都完成了,就不错了。别的,就搁着下辈子去继续写吧!

这几十部长篇小说,也是感到委屈的。我知道她们想说:“为什么把我们放你的肚子里歇上二三十年呢?虽说温暖是温暖的,可我们也是一条‘生命’啊!是该让我们诞生的时候了!”

我想,她们是对的。是该她们出生的时候了!至少应该让她们,有她们的第一声嘀哭不是!

哈哈……。随意间,又聊了这么些闲话。多了,已经太多了。就此打住了。

哈哈……

无兴聊天,还是聊天。

这般闲语,不经意间。

不觉劳累,只费时间。

此番言语,还是少添。

网上随笔

往往好诗,就是大白话,随便举几例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等,等等。

这些不就是一目了然的大白话吗?难道它们不是诗吗?

它们不但是诗,而且是被人们千古流传的好诗。

不在乎怎么写诗,只要是写出来的诗是好诗,就行。

如果能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就更加好了。

任何形式,都是人创造的,都是创造出来为人表达好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如果一种已有的形式不再能够替人表达好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那么,尽管它曾经是有过人再怎么地喜欢,那它也必然会被新创造出来的形式所取代的。

任何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东西,总是会被向前发展的新东西代替。这是肯定的。

就是诗,历来也就不是只有一种格式。

现代诗,如艾青、臧克家、徐志摩、李季、贺敬之、郭小川等等,这些都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现代大诗人。他们都没有写过格律诗。他们写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大白话。他们的诗不仅在世界各地传播,而且还是深受相当的读者喜爱。

他们是国家和人民公认的诗人。还没有听说他们当中谁因为他们用白话写诗,就说他们不是诗人的。

恰好相反:能够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把诗写好的人,那是最要真工夫的。这就是炉火纯青的道理。

用大白话写出好诗的人,从古到今,能有几人?

其实,一些人,学习了一点格律上的死东西,就迫不及待地跑出来,张牙舞爪,吓唬人哩。说白了,这些人,并未真的懂诗,只是懂了一点写格律诗的条条框框。他们就用这些东西来既把自己限定在这个框框里面还不算,还硬是想把别人也拉进这些框框里边才好。

这样,实际上,有必要吗?

还是,你愿意写你的格律诗,你就写它好了。别人爱写自由诗,爱写古绝的,你也由人家高兴好了。

只要不犯法,想写什么,爱怎么写,你都由人家吧,不要动不动就摆起个什么谱来——说穿了,你说的,也未必就真的靠谱。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就是五千多年的历史。而格律诗,从隋朝的音律论,到唐代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方有定律。它也不是一开始就既定的。它还是从别的音律基础上发展的嘛。就算是这样,它到今天,也只不过才是一千多年的历史吗!怎么一说到诗,就一定是它来代表呢?而且是一说到古诗,就又是它代表一切呢?难道在它前后的那么多的诗,就果然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就都不是诗了吗?这是不需要回答就十分清楚的事情。

随笔到此,我想,其中许多的道理,应该是明白了。

是要看你的诗,不是想看你怎么来玩弄几下格律诗的格式。如果要是那样,前人流传的书上,在你还没有出生以前,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呢。人家早就有的东西。再看你没什么新的东西。

说点创新的话题

说到创新,还是老话新话都说点。

当年,苏东坡写出豪放词来的时候,也是被许多的人指责过的。甚至不少的人,痛斥他不会写诗,不懂写诗,说他乱写一气,不会雅致,破坏了诗律。就连李清照,对词,也是存有微词的。年轻的她就笑过苏东坡写词是不务正业。见到前人对词的不认可,陆游也曾经自我嘲讽的说过,他不走这条旁门左道,他说自己今后要多写入正流的诗,少写和不再写那被当时的文人雅客看不上眼的词了。没想到,这两人都写出过一些好词。特别是李清照,后来在写词上,还独树一帜的有她的成就哩。

可见,创新,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一样新的事物出现,是以打破旧的一些东西为突破的。一开始,人们总是觉得它刺眼的,不合规矩的,就总是不会不遭到那些习惯于按部就班的“规矩”者的强烈反对和围攻的。

就是像李清照、陆游这样的很是有些自己的头脑的,他们也有创新所为的先人,也是未能避免的表现出来了他们的某些本能上守旧的东西。

苏东坡没有理睬当时人们的责难,还是做着自己性情中的人,这才有了后来人承认的,不得不说他是独居一格的创出豪放派的词人。这一派词风,到了辛弃疾身上,就被辛弃疾发展、完善、丰富多了,也被辛弃疾运用和发挥到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娴熟程度。

到了现代,又被毛泽东独领风骚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这可以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代表的词中品味到。

既便是毛泽东,当年,他发表了这首不大合人规矩的词的时间,也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的。从发表之日起,这首词就遭到了很多恶意的攻击,引起了长久的争论。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但许多的人是另有言辞——有人说它有帝王思想、君主气象;有人说它夸大自吹,离题万里;有人说它比喻不当,缺乏转折;有人说它词意稀疏,平淡无奇;还有人说它是模仿之作,旁人代笔,断章取义且流于表面,等等。说什么的都有。就像当年的苏轼待遇啊!当年,人们对词,这种被称之为胡夷之声,里巷之曲的民间和乐府东西,是被那时候的文人看不上的,当时连词这种文学体栽整个都看不上,对那些属于这种小调中的还不合音律的创新,肯定就多有微词了。

可是,到了毛泽东写《沁园春·雪》的那个时代,词,这种文学体栽,已经不能够说是一种什么新的东西了。当有人对人们的已有格律,又了一点创新的时刻,还是有大量的人们不能够不表示他们的反对和反感的。他们还是不同意这样的创新的。

应该说毛泽东的诗词,还是尽量地严格按古代韵书规定押韵,有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他的思想和作品内容,他又不会死守格律。毛泽东诗词既有对传统诗词形式的严肃继承,也有他依据作品表现的实际内容需要而进行的大胆创新。他的诗词,是想力求完美地表现他的革命斗争和生活的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内容的。

所以说,不管是任何时代,只要是有所创新,都不会幸免地会遭受到一些“内行”和“里手”们的非难的。

老实说,这些人,实在不是什么内行,他们除了只会说说别人的现成话,是没有一点什么新鲜的名堂的。他们也不是什么“里手”,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鹦鹉学舌的货色。

新的东西是在旧的东西上面发展起来的。在它成长的初期,总是会有这样和那样的让人看不顺眼的地方,因此,受到众人的责难,那是难免的。

人们认识新鲜事物的能力,是有限的,接受新鲜事物的本领,也是有限的。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从人们发现它,认识它,到能够接受它,是会要有一个过程的。不过,事实常常是无可雄辩的证明,新鲜事物的生命力,总是很强大的。它多是有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的。

就如现在已经很时兴的流行歌曲吧,当初,不是也叫人看不上眼,也有人说它是靡靡之音,不健康小调嘛。可是经过一些权威的肯定,特别是受到了国际上的流行的大势趋的影响,尤其是得到了现代年轻人的喜欢,它不就流行起来了嘛。对于我们喜欢老的传统音乐,和早已经听习惯了革命歌曲的人而言,一开始,许多人都是听不惯流行歌曲的。

当年,人们对看不顺眼的词,说三道四,可是,词后来不仅发展成为整个宋代的文学主要文体表现形式,还成就了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为代表的诸多杰出的填词大家,流传下来了像《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伟大作品。

从多少的词作之中,才出来了他们这样的杰出作品。说不定,又经过了多少创新发展之后,在未来的某个岁月中,从流行歌曲的成熟发展之中,可能也有一点可以传唱下去的东西哩。

这就是创新的成功,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标志性的阶段。总之,一切都是要创新的。创新是发展,创新是希望。

“艺术贵于创新”,“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创造出新”。人们常常这样说,可是,一旦有了真正的出新和创造出现在眼前的时刻,请看,又是有几个人看得清楚的,又有多少人理解,又有多少人不出来说三道四的。

我这里,只简略地说了说创新的事情,说的是诗词上的话题,实际上,不单单是说的诗词。我这里说的只是一点道理。一切文学艺术,要创新,说说容易,做起来,就很难。

以前就这方面的话题,说过一些自己的看法。是随兴写的,发在了网上,现在想起来去找,就是没有找着。也许再也找不着了。这次,就说这些吧。

这些都是以前和人闲聊的时间,随写即发在网上的一点谈诗的随笔。她们说的,还是我今天的观点,还是我今天会说的有关诗,这个话题的话。

从网上移到这里,集中在一起,就权当作我的这个诗集的一篇聊天似的后记吧。

同类推荐
  • 丹霞初映

    丹霞初映

    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新闻工作的回顾,有游走四方的见闻,有读人观影的笔录,有散文随笔的实践。体裁也是五花八门,有散记、随感、评论、语录等。我也想清一色,这样别人就好对你有个正规评价,包括人和作品。可我做不到这点。我说过,我一辈子常年奔波在新闻一文学这两座山峰之间,存在决定技能,所以,我写的东西就是这两种体裁杂交的作品。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在写新闻特写时,文中会跳出几句文学语言;在写散文作品时,文中又会夹杂几句新闻评述。这是职业化带来的后果,没药可救。好在自己写的东西大多是写给自己看的,公开发表的不多。现代社会又是多样化的趋势,我这样的文章就是读者也是可以宽容的吧。
  •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谢谢你,让我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56个暖心故事,分别从倾慕之人、好朋友、家人、相伴走过一段路的旅人为线索,讲述成长的蜕变。那个躲在角落里彷徨、流浪的自己,要遇到怎样的陪伴,才变得如此美好而闪耀?书中将一一揭晓。虔诚无比地相信爱情,从暗恋到初恋,笔端柔情百转;恣意昂扬地快乐成长,因为朋友,是可以选择的家人,让你的人生因特殊的家人而变得不同;从容坚定地扶稳王冠,你的骄傲,从别人的肯定开始,成为了你额头的标志;优雅明亮地面对生活,家人给的温暖,把快乐释放在生活里。你会变得更好,为了对你不离不弃的人,这就是,全部的意义。集结青春最强音,喊出你的期待,也说出你的感谢。
  •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想要过一种理想的生活,不想上班,不想结婚,不想悲伤,不想成功,不理睬社会,不关心人类,你只想听从自己的心,说走就走,奋不顾身。然而,你想当个人生的逃跑者,也需要充分的条件。把伤害太当一回事的人,都不会过得很好。软弱和悲伤谁都有,承认真相,然后在平静中得到勇气,继续好好地活下去。没有非去不可的地方,只有非长大不可的人生。
  • 童年牧歌

    童年牧歌

    本书分为四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自序、绵绵上、我们村、灰小子、骡王爷、滹沱河和我、上学第一天和墨刺的梅花点、我的第一本书、送牢饭和公鸡打鸣、我偷了孔夫子的心、喂养小雀儿、掏甜根苗、去摘金针菜的路上、羊群回村的时候、秧歌进村、扫霁人儿、阳婆和月明爷、南山、沙漠;最初的记忆、我的祖先和有关传说、灯笼红、祖母的呼唤、祖母的忧伤、接羔、母亲的第一次人生经历、最初的记忆、一斗绿豆、打枣的季节、早熟的枣子、塑造梦的泥土、心灵的呼吸等。
  •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从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感觉开始,渐渐走向情感、走向思想、走向心灵,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物走向人,走向人的想象,从对《红楼梦》的解读走向对解读的再解读。就像《红楼梦》曾有的一个书名《石头记》告诉我们的,从最物质、最质实的一块顽石,变成一块散发出灵光的宝玉。
热门推荐
  • 凰斗之暗弹相思泪

    凰斗之暗弹相思泪

    女主因含恨死去,后离奇重生,女主决心复仇,后遇男主,。。。。
  • 聪明人的游戏

    聪明人的游戏

    在多数人的观念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似乎就应该是不轻松和缺乏乐趣的,“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让人得到的鼓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于是在我们的心中,学习似乎是一个繁重不堪的任务,一个讨厌的过程,我们学到了一些知识,却因此失去了对知识应有的热爱,以及运用和享受它的能力,这是必然的代价吗,事实上,发现、思考和创造的快乐从未背弃我们——只不过我们常常忘记了唤醒它们,阅读本书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旅行,我们将获得许多发现和知识的收获,这些游戏除了让你重拾思考的乐趣,树立某种独特的个人风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给你启发。
  • 白龙游记

    白龙游记

    一切的惊涛骇浪起始的时候,也不过一道微澜。——《黑曜石箴言》“月曜历3999年,后世著名的星耀历开始的三年前,有群乌因娜珂雅教徒出于不明目的袭击缇乌尔南盗窃了一条年幼的白龙,将其秘密的囚禁在某个场所。一年后,由于三个乌因娜之眼的同时爆发引起的‘科伦巴之乱’和同一时间发生措手不及的实验品暴动,这条名叫语时的羽龙族白龙连同三个孩子逃走,经过两年的逃亡最终来到了东大陆北部的灵桥总部雅澜。即为后世著名之游吟诗人:因果之澜语者,语时?欧泊萨狄安。”——安苏?赫尔加《历史总鉴·大事记》
  • 弃妃为妾:王爷知错了

    弃妃为妾:王爷知错了

    四目相对,那一瞬间,他夺走了我的心。他娶我为妻,但却在我凤冠霞帔进入洞房之时,遭到百般凌辱。而翌日迎来的却是一纸休书,从高高在上的王妃,沦落为低下的侍妾。他——那个深得我心的男人。他用情至深,但他的深情却不属于我,而只是从我娇媚的容貌和言行举止之下,看到了她的影子。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但得不到所爱之人的心,还因他霸道的爱却害死了她。然而同样在身上看到她的影子的他,却一心的想要将我占为己有。王府深院——女人间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一步步的将我逼上绝路。爱恨纠缠,从前单纯的爱早已经不复存在,复仇将成为了我最终的目的。
  • 我爱上冷酷校草

    我爱上冷酷校草

    这是我第一次写书大家可以叫我贝贝。我知道我写的可能不好,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在书评里面骂我,如果想骂我的话。加我QQ2084821525。谢谢大家。
  • 爱你的他

    爱你的他

    现实总是残酷的,没有想象,没有让时光倒退的魔法,只能接受现实。
  • 裘败

    裘败

    当有一天,天空出现裂痕,无数虫族、丧尸、怪兽等等未知生物降临地球,统称魔物。此时,便会有英雄出现,施展超凡力量对抗魔物,拯救人类,保护地球,而这类人,便被称之为猎魔人——我是猎魔人,我是裘败!(不更新,占书名~)
  • 虚荒帝尊

    虚荒帝尊

    太古众神陨落,诸天妖魔作乱,乾坤染血,地狱成空。百千荒劫,九方神虚,帝无枫自未来而至,凝道花,筑仙元,踏破无尽苍穹,证无上帝尊。圣歌渺渺,仙乐悠悠,碧落皇天,轮回难灭。
  • 爱笑的我们

    爱笑的我们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年少不疯癫大学四年趣事太多往事太多不能尽书欢乐的事是立体的有颜色的希望我能用我寥寥数笔将我们的快乐尽我最大能力呈现给希望的到快乐人们
  • 首富千金VS拽校草

    首富千金VS拽校草

    贵族学校,到处充满着公主千金,公子少爷。而同样在贵气十足的圣约翰高中,一个首富千金与拽拽校草不期而遇,于是,他们的故事便是从这圣约翰高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