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87000000005

第5章 方志发展

元朝建立起统一的封建帝国后,统治者十分重视编修方志工作,开创“一统志”之先例,并著称后世。

元世祖为掌握全国形势,显示国威,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令大学士札马剌丁和秘书少监虞应龙主持编修志书。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月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全国一统志——《大一统志》。由于该志缺漏较多,元成宗时决定重修,至大德七年(1303年)完成,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除朝廷主持修“一统志”外,地方上还编修了一些省级志书。元代的方志编修,无论形式、体例还是内容,基本上继承、沿袭了宋代的成规,并无明显变化和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即着手修志。洪武三年(1370年)十月,《大明志》编写完成。天顺五年(1461年),《寰宇通志》成书,英宗为其作序且赐名为《大明一统志》,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部全国一统志。朝廷还诏令地方修志,如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令天下郡、县、卫、所皆修志书”,并两次颁布了“纂修志书凡例”22条,规定内容应当包括建置、沿革、疆域、贡赋、古迹、人物等类目,还规定了每个类目下所收录的具体内容。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封建朝廷制定的全国修志条例。明代时宁夏编纂了6部志书,且为宁夏现存最早的优秀历史文化典籍。

明代修志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以下3方面。

1.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乡镇也编修志书,并且向专志方向发展,如《崂山志》《崇正书院志》等。

2.许多志书中始定凡例,以交代该书的编纂宗旨和原则,这是明代方志的一个新贡献。

3.编纂者开始注意研究方志的性质,强调方志的作用。如“志,固一邑之史”,“夫志,郡史也”,“邑之有志,即国之有史”,等等,都是明代方志学者对方志的界定。他们还强调修志的目的性,即要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认为“志之为书,有关治体,有补风化,其为益也大矣”。他们把地方志的作用上升到理论高度,认为方志不仅性质与国史相同,而且作用也是一样的,只是范围大小而已,故在明代就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名言。

我国封建社会的方志编修发展到清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无论是志书数量、种类、编修规模及方志理论研究方面,都超过了前代。

1.朝廷重视,成效显著。在历朝历代中,清廷似乎更为重视修志,曾下令三修一统志。康熙十一年(1672年),要求各省按照河南、陕西通志的款式修通志,朝廷于乾隆八年(1743年)汇编《大清一统志》342卷,以彰“兴隆盛世”。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又编成《大清一统志》424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最后一次编成《大清一统志》560卷。

清建立初年,有些地方官吏由于习惯,先自发编修本地方志,并令各府州县相继编纂志书。清朝也多次下令要各地修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礼部奉旨催促各地在3个月内完成通志编修。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针对修志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要求编修各地人物志要做到“详细查核,无阙无滥”。次年,又规定各州县志每60年修一次。为了编修地方志,地方官府中一般都设有志局(馆),把修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此外,清代私家撰修的方志、专志,数量也很多。

由于上下重视,清朝的方志发展处于鼎盛时期,省有通志,府有府志,州有州志,县有县志,还有各种专志。据统计,在我国现存的8300多种志书中,仅清一代就独占5700多种,其中以康熙、乾隆年间最多。就宁夏而言,自明至今传世的且以志而名的旧志有30种,其中清代的就有15种。

2.两个派别,针锋相对。由于方志事业的发展,许多著名学者开始对方志的性质、作用、体例及编纂方法等进行理论探讨,形成了两个派别,即考据派与文献派。

()考据派。考据派,亦称“地理派”“厚古派”“旧派”。代表人物是戴震、洪亮吉、孙星衍等。他们主张修志重在考证地理沿革,且又主张以考证历史为主,此派指导思想是崇古薄今,认为方志是地理书。

戴震是考据之风盛行时出现的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为一代考据大师,他认为“夫志以考地理,但悉心于地理沿革,则志事已竟”。洪亮吉是考据派中坚人物,他认为编修方志的重点在于地理,反对修志过程中的不良风气,主张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既不失之于简,又不失之于滥。

(2)文献派。文献派,亦称“详今派”“历史派”“新派”。代表人物首推著名的方志学家章学诚,还有谢启昆、阮元等,他们认为方志是史书。

章学诚对方志研究提出了许多影响后世的理论。首先,他认为方志是史书,地理沿革只是方志内容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志属信史”“志乃史体”,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其次,他认为一部方志要讲求实用,“修志者,非示观美,将求其实用”,其主要作用在于“裨风教”。第三,在方志的体例方面,主张立“三书”定“四体”。“三书”,即将志书分为志、掌故、文征三大部分,另加丛谈。志包括记、表、考、传、图、略六体;掌故指档案材料汇编;文征是各类诗文汇编;丛谈即异闻、杂说。“四体”,即用记、年谱、考、传4种体裁记录方志的内容。他还强调在写作过程中要克服“五难”(修志中容易碰到的5个问题),排除“八忌”(修志中应注意预防的8种弊病),确立“四要”(编纂志书的标准,即简、严、核、雅)。

清代是方志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众家从方志的起源、功能、体例及编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推进了方志学体系的建立和方志学的形成。特别是章学诚系统科学地论述了方志理论,建立了较为完整、系统、科学的方志学体系。梁启超说:“方志学之成立,自实斋(章学诚的字)始也。”

民国时期,新旧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根本不具备修志的物质前提和社会条件,修志因此步入衰败时期。从全国范围来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其间,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也曾先后发布过编纂地方志的命令。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文,要求各地纂修地方志。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修志事例概要》,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又公布《地方志纂修办法》,将地方志分为省志、市志、县志3类,并规定省志30年一修,市志及县志15年一修。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重新颁布《地方志书纂修方法》,规定凡未设立修志馆的省、市、县,应设立文献委员会,负责修志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省当局对编修志书根本不感兴趣,只是为敷衍上级,筹措少量经费,临时找人兼职,修志馆大都没有从事地方志书的编纂,即使编志,也是抄袭旧志,没有体例创新。但是,一些从事方志研究的学者,仍笔耕不辍,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理论名著,如李泰芬的《方志学》、王葆心的《方志学发微》、黎锦熙的《方志今议》、傅振伦的《中国方志学通论》等。在方志学的理论研究方面,民国时期的志书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和进步,比较注重国计民生的记载,提高了方志的使用价值,方志目录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国旧方志发展到民国时期,最终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形成,社会主义新型方志随之诞生了。

同类推荐
  • 太平之道

    太平之道

    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在乱世中浮沉。风云际会,一朝得势,平生功业在天下。
  • 叠写三国

    叠写三国

    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道尽了中国历史上所有政权的真实面目。我说不,我是诸葛均,我建立的帝国以人民为主。你老了,国家养!你病了,国家治!你弱小,国家扶持你,你……。
  •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网络文学发展研究史

    该书追述了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盛十余年间激荡的历史,前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旨在照亮后来者的路,鼓舞网络文学爱好者继续前行。
  • 争宋

    争宋

    庄周梦蝶,不知孰是梦境,梦回北宋,感悟前尘,不知何去何从,神秘水晶究竟有何神通?曾经的痴傻子弟如何睥睨众生?一己争天下,回首笑红尘!
  • 秦汉血歌

    秦汉血歌

    数千古风流人物,我看今朝:霸王举鼎,气吞山河!却抵不住吾有弯弓射天鹿之能!吾家五百死士,以一当百,天下群雄,谁能与吾争锋之?【剧情需要,内容有与正史不符合之处,还请读者君多担待】
热门推荐
  • 灵术契约之阴墓血宅

    灵术契约之阴墓血宅

    这个世界太大,大到有些东西不正常,比如·······灵术师,俗称捉鬼师,他们是相比盗墓而言更为神秘的职业,行踪诡异,做事隐秘。现存的五大灵术世家的后人相遇,一重重迷雾袭来,所有信仰泯灭,危险已经无处不在。每一次以命相搏的命盘,是更接近真相的面纱还是再一次的陷入危机?在注定的命运中,难逃的魔掌,最后直到所有的线索渐渐浮出水面。这一切——才刚刚开始··········http://www.*****.com/?MMWeb/3579301.aspx起点中文网,《灵术契约》改名为《灵季》。
  • 圣手毒医:你不是我的唯一

    圣手毒医:你不是我的唯一

    她,是医神,也是著名的四大魅影中的魍殿下,却对魑动了情。而他,为了利益,选择了她的妹妹,并将她残忍杀害。她难以置信,含恨而终。一朝穿越,她发誓不再相信任何人。他们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她的内心,终于,她选择了改变。小片段:“殇,你身边那么多烂桃花,要他们做甚?”似笑非笑:“你也一样,你走了他们也就走了,所以,你走吧!还有你再给我动手动脚....”“呃。。。”
  • 倾城三少:逃妻不好追

    倾城三少:逃妻不好追

    “喂,你给我站住,把我儿子带跑了”“我傻啊,你让我站住我就站住,还有,这是我儿子,谢谢,没你的份”————“别我们不跟他们一样,你看影响多不好”“你说什么我就听啊。晴,等我!”——————“那个.....我们看戏就好了吧......”“才不要,找我家老大,老三去了,灰灰”
  •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TFBOYS之绽放时的满天星

    就这样结束了么,是的,很抱歉,我和他的故事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这或许就是一次普通的初恋,像青春里的一道暗光,没有那么耀眼,却足以让人心生彷徨,那个男孩踏着满天繁星来到我面前,转瞬犹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他曾温柔的对我笑,羞涩的对我闹,所以我忘不了他的好,他说过的,他喜欢我,很喜欢很喜欢,他做过的,在我鼻尖上留下了他的气息,永远永远,他从来没说过爱我,或许一开始便注定了过错。
  • 元幻大陆

    元幻大陆

    请大家耐心等待,因为学业繁忙,更得会比较慢,就算不好看,也请不要骂人。
  • 书中梦之神降

    书中梦之神降

    许小昭,有点自闭,有点懒,迷恋游戏。再次失业后,他面临选择。是选择父母介绍的机械学徒,还是选择进入期待已久的虚拟网游《神降联盟》?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风景名胜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风景名胜

    孩子们都想要知道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喜欢寻找答案,念书或是探索的行动,也是出自于一种好奇心。所有的儿童书籍里都具有探索的架构,其中探索架构最浓厚的,莫过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以及传说故事,内容包括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等。
  • 喋血狂歌行

    喋血狂歌行

    三届大乱,风起云涌,人间为求生存,书写了一段段热血激昂的故事
  • 我的数学天才

    我的数学天才

    我们从小便相识但有的不是浪漫温馨而是见面就掐但现在我们是相濡以沫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是你教会了我爱情......南陌,我只想说我欧以沫,会永远在你身边爱你,喜欢你,珍惜你——数学蠢材。欧以沫我们从小便相知但有的不是唯美温暖而是见面就掐但现在我们相爱相杀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去爱是你教会了我爱情......欧以沫,我想说我南陌,会永远在你身边爱你,喜欢你,珍惜你,呵护你——数学天才。南陌
  •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奇书,自1726年问世后,两百多年来,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四个部分,描写了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种种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一本好书奠定一种品质”本书你将获得的品质是“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