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6100000009

第9章 罗斯·布朗

巴菲特经常幻想假设自己能有足够的资金、人才以及行业的经营条件的话,那么自己的投资将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

恐怖的女人

在1983 年的春天,又一次相同的假设之后,巴菲特走进罗斯的牛排店对面的一家大商场,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穿过大厅里一排排的多用途沙发,他走进一个铺着地毯的房间,见到了本店的主人。一个个子不高——还不到1.5 米的女人,正站在点缀着蓝色的混呢大地毯当中。他微微吃了一惊,停了下来。在巴菲特看来,这女人足有10

英尺高。

罗斯· 布朗金,奥马哈人都称她B 夫人,她正坐在高尔夫球车上巡视。她顺着过道开着,一边与一个店员高谈阔论,一边精力充沛地与客人打招呼,倒像个只有她年龄——89 岁——一半的人。她双颊泛红,棕色的头发蓬蓬松松的,只有两鬓有些灰白。

巴菲特觉得,他宁可“和灰熊搏斗”,也不愿和B 夫人竞争——这正是他来的原因。

但事已至此,巴菲特只好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问道,是否愿意把商店卖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B 夫人出乎意料爽快地说:“愿意。

“您要多少价?”巴菲特问。

“6000 万。”B 夫人说道。

于是合同成交了,巴菲特完成了他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收购。B 夫人不会写英文,连读都很困难,于是她只能在底下画了个押。几天后,巴菲特就给了她一张90%的支票(布朗金家族仍持有一小部分股份)。她看也不看就把支票折起来,然后她说:“巴菲特先生,我们一起把所有竞争者都碾碎吧。”交易就这样完成了。

B 夫人正是巴菲特理想中的合作伙伴,她就像从电视上蹦出来的女强人,坚决、果敢、有头脑,像巴菲特当杂货商的祖父、零售商本· 罗斯纳和巴菲特认可的其他英雄们一样。她的经历就像是让巴菲特熟悉和激动的典型的美国人的故事。就像一个霍拉肖· 阿尔杰的剧本,再配上《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主题音乐,简直让人不可置信。1893 年,罗斯· 布朗金出生于旧沙俄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村里。她一共有7 个兄弟姐妹,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个房间里睡在铺着稻草的地板上。她父亲是个犹太牧师,可是罗斯却不是虔诚的教徒,因为她觉得祷告甚至不能给家里弄来一张床,那么信教还有什么意义呢?她常常半夜醒来看见她母亲,一个食品店主,正在火炉上烤面包。

她不愿母亲如此辛劳,因此6 岁时就在店里帮忙了。另外,小时候的她还时常目睹哥萨克人袭击犹太人的流血事件,这对于她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家里没有能力供孩子读书,所以罗斯连教室里是什么模样都没见过,但她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学会了阅读和算术。受母亲的影响,她认为求别人是件可耻的事。

13 岁时,她靠辩才为自己在莫斯科一家布店谋了个职位。到了16 岁时,这店就由她经营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管理着5 个大男人。1914 年她与伊萨多· 布鲁明克结了婚并把他送到美国,以便日后跟着移民过去。可最后没成功,大战爆发了。在1917 年那个绝望的冬天,欧洲遍地烽火,俄国岌岌可危,罗斯孤身登上横穿西伯利亚的火车。

在中国边界上,她被一个俄国士兵扣下了,她没有护照。罗斯告诉这个士兵她正为军队采购毛皮,并答应他回来时给他带一瓶伏特加。于是她穿过满洲里到了日本,然后设法在一艘运花生的船上弄了个铺位,6 个星期后,她来到了西雅图。

1919 年她和丈夫在奥马哈定居下来。罗斯坚持把家里人都接过来和他们一起住,尽管自己也是穷困潦倒。伊萨多经营着一家当铺和旧服装店。为了多赚点贴补家用,罗斯把地下室的家具全部卖掉了。她不会说英语,所以就让正在上学的孩子们教她。

1937 年罗斯用自己辛苦攒下的500 美元开了一家店,地点就在巴菲特家杂货店往东一个街区。她给自己的店起名叫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期望能有大发展。从一些老照片里可以看到她那时的样子“一张坚毅的脸,黑黑的头发,挽着髻子,下巴结结实实的”。她的经营方式也很简单——“廉价,不欺”,供货商觉得她定的价格太低,不可能长久维持业务,于是拒绝供货。可罗斯是个精明的投机者,她会坐火车跑到芝加哥或堪萨斯城,那儿的像马歇尔· 菲尔德这样的零售商会以比成本稍高一点的价格把剩下的货卖给她。当她实在没有货时,就把自己的家具搬出来。有一次,她的女儿接到她的电话,她说:“快把放小孩玩意儿的那个柜子清理出来,我这儿有个顾客。

她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那些银行家把她嘲讽了一番然后拒绝了,从此她对“大腕”

恨之入骨。唯一使她维持业务的就是她的意志。她天天工作,从不休息。而且她发现她的业务对中产阶级极富吸引力,她称他们是“可爱的美国人”。当B 夫人有货时,这些忠实的顾客总会带着很多钱来。

1949 年麻烦不期而至,莫哈维克地毯厂控告她违反了公平交易法。厂主莫哈威克的地毯最低价为每码7.25 美元,B 夫人只卖4.95 美元。“那又怎么了?”法官问他,官司就这样结束了。第二天,法官来到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购买了价值1400 美元的地毯。

然而第二年时她付不起供货商的账了。还好有个好心的银行家给了她90 天5 万美元的贷款。为了生存,她孤注一掷,她租了个大厅,3 天内进了价值25 万美元的家具,并发誓永不借债。就这样,当她57 岁时,愿望实现了。B 夫人对待家人和对待雇员都非常严厉。“你个没用的废物!”她会大喊大叫“你这个笨蛋!懒鬼!”只有她绅士般的儿子路易才能让她变得温柔一点。路易和他母亲一样聪明,不过态度温和多了。当推销员来的时候,B 夫人会狠狠地杀价,路易却可能加点价。B 夫人会把帮手们解雇掉,路易就再把他们雇回来。“妈妈很强硬,”路易说,“可我喜欢。

伊萨多死后,路易继续留在店里。不管母亲如何发火,路易都一如既往的温和:“妈妈,你懂得最多。B 夫人的经销方法也是十分简单的:成批购进,尽量减少开支,有钱就存起来。她的卖价常常只比成本高10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假如有对年轻夫妇来了,手上钱不多,眼泪汪汪的,B 夫人虽然清楚地记得每件货的价格,也会只收取成本价,这样老顾客的回头率非常高。

内布拉斯加家具世界还是举办一些典礼的最后场所,婚礼、孩子出生或升职后,人们总到这儿来。在B 夫人的店里买过家具的奥马哈人以后每逢搬迁,或他们的孩子搬迁时总会先来这里。年岁渐高并没使B 夫人放松一下。有一回龙卷风把屋顶吹掉了,她还是继续营业;还有一次商店失火,她就给消防队员送了几台电视,他们就帮她修好了。B 夫人从不度假。“我从不撒谎,”她说,“从不欺人,也不轻易许诺。这给我带来好运。

又一个合作伙伴苏姗· 巴菲特与布朗金一家关系不错,而沃伦也从妻子那里得知了这家几乎装饰了半个奥马哈城的家具店。巴菲特上任不久就想买它,可B 夫人拒绝了,说他出价太低。

一次的拒绝只能更加坚定巴菲特购买这家商店的决心,他一直留心着,看B 夫人是怎样击败一个又一个的竞争对手的。20 世纪70 年代早期,巴菲特和作家亚当· 史密斯在城里开车闲逛的时候,巴菲特指着这家商店滔滔不绝地给他介绍起来——业务量、使用面积、营业额等。

“您为何不买下它?”史密斯问。“正在筹划。“总有一天我要买下它。”巴菲特说。终于有一天这个时刻到来了,这时路易和他的3 个儿子经营着这家店。B 夫人则是董事长兼地毯部的全职老板。巴菲特听到她想出售的消息后,先去拜访路易——先Buffett 打听一个价格并看看他到底能不能听懂B 夫人那口音极重的英语。

在签订合同之前,巴菲特只是随意翻看了家具城的纳税记录,上面写着它每年的税前利润为1500 万美元。他没做任何的检查,没有查账,也没查存货、应收货款和财产目录。一般的美国人在花6000 万美元时肯定要看许多报告。巴菲特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可能有点奇怪,不过与J。P。 摩根的观点不谋而合——商业中要看的主要是人。巴菲特说,假如他信不过布朗金一家,为什么还要与他们合作呢?

常有人问巴菲特事情为什么这么简单,他回答说他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在这笔生意之前,他在1982 年的报告中写了“求购声明”,给出了他的购买标准。他希望尽快对开价作出反应——“一般只用5 分钟。”巴菲特的意思是他不会拖拖拉拉的。当然这机会也是让他感兴趣的——布朗金的商场显然是这样的机会。

该家具城年营业额超过了1 亿美元,在同行业中是全国最大的。在奥马哈的同行业中,它的营业额就占了2/3,这个比例也是其他地方的最大商场无法相比的。所以,一些像迪拉德(年营业额4 亿美元)这样的连锁店也不愿在奥马哈卖家具,免得与B

夫人竞争。巴菲特可能会说,她拥有奥马哈家具市场的“收费桥梁”。

家具世界的生意是如此的好,以至于载运沙发的卡车上都不敢打上它的标记,免得激怒其他城市的商人。“如果有人做梅塔格洗衣机的广告,她就疯狂地把它撕下来,贴在自己的梅塔格洗衣机上,”巴菲特吃惊地说,“与她竞争可就小鬼见了阎王。

签订合同那天巴菲特的好友丹利也在奥马哈。吃过牛排晚饭后,巴菲特带着他逛了逛家具世界,详细地讲述了布朗金一家的不平凡事迹。还有一位参观者,好莱坞制片人诺曼· 利尔说:“沃伦对B 夫人的崇拜就像个小孩。他提到B 夫人时就像小孩提到自己的祖母一样。

巴菲特自己无意经营商场,也不想过多地监督,他想找一个“跟我差不多”的经理,好让商场开业那天就步入正轨。B 夫人正是这样一位自觉、自律的理想人选,理想得像个虚构人物。巴菲特提升后的年薪是10 万美金,他付给B 夫人30 万。平常他提起她时就像提到一个“英雄”。

B 夫人其实就像他的翻版一样,尽管有的地方略有不及,总的来说还是很像的。

她90 多岁时还每天工作10

12 小时,从不休息,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并且她的商场从未做过任何抵押。巴菲特说:“她500 块钱起家,结果把别人都击败了。”这只是她的唯一目的。《奥马哈世界》的赫拉德采访她时问她喜欢什么电影,B 夫人说:“太忙了,没时间看。”问她最喜欢哪种鸡尾酒,她答道:“没有。喝酒的人会破产。”有什么爱好呢?“开车去窥探一下竞争对手的情况。

一位记者形容B 夫人的家说道,那里就像一座展览馆一样。情侣坐椅、玻璃咖啡桌,各种玻璃和黄铜雕塑排得整整齐齐,像在商场里一样。灯罩上挂满了价格标签。B

夫从不愿待在那儿,也从来不玩。“我不像其他富人,”她说,“你没钱的时候,富人们对你很粗鲁。我忘不了这个。作为一个没受过教育的业余管理者,B 夫人觉得巴菲特写的东西都是枯燥乏味而又复杂无用的垃圾。她对“弹性”这样的商校贸易术语完全不懂,但她告诉巴菲特她的资金充足,连一分钱也不会错。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商校讲课时说B 夫人对贬值和利率增长的理解“比所有在场的人都深刻”,虽然她可能都不认得这两个专业词汇。他认为B 夫人有一点与巴菲特非常相似,那就是都会紧紧地抓住自己所熟知的东西不放松。一次,一位客人在B 夫人工作时来拜访她。她只是穿着毛衣和普通的细纹衣服。她有极好的幽默感和记忆力,形象地说起那天她在莫斯科看见沙皇的两个女儿的情景,不久她们就被杀了。而巴菲特自己说“每当想到死亡会迫使自己停止工作时,就觉得难以忍受”,他还经常开玩笑说将来要显灵来管理公司——他总是幽默地表达自己最担心的事。人们知道他总有一天会死的,B 夫人这种情况至少是个安慰。在给股东们写报告时,他经常把B 夫人的年岁与自己的联系起来。他的日子可能不多了,可能还有10 年左右的时间。因此,我说服董事会制定了100 岁强制退休的政策。B 夫人的脾气越来越粗鲁,这是她的缺点。她与两个孙子关系都很差,他们将来可能会是商场的经理。其中一个罗纳德· 布朗金受够了祖母的责骂,他们以后都不说话了。巴菲特不在意布朗金家的这些事,他关心的是家具世界还在赚钱。

巴菲特对这笔交易太满意了,所以伯克希尔又买下了一家商店:奥马哈的波珊珠宝店。波珊的情况真是闪一次电打两声雷。48 年前B 夫人的姐姐和姐夫丽贝卡和路易· 弗里蒂南买下了这家小店,他们是往西冒险逃出俄国到了拉脱维亚。现在波珊已经成为整个美国销售量第二的珠宝店,在纽约的蒂法尼之后。与家具世界一样,它的宗旨也是薄利多销,当然珠宝的利润肯定比地毯高得多。巴菲特觉得这两家店是如此与众不同,他们都有竞争者所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巴菲特对竞争的厌恶可以从《布法罗新闻报》事件上看出来,这是他的特点)。不论谁要同家具世界较劲都得有足够的投资并打一场持久战——这条齐脖深的护城河使别人想都不敢想与它竞争的事。

巴菲特觉得家具世界的生意是如此的简单,只要站在柜台边随便打个电话就好了,这令他非常兴奋。他常带着外地的客人来参观B 夫人的商场,甚至为伯克希尔的年度会议提供客车,好让股东们来看看这家商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具世界已经能够代替红砖建造的新贝德福德纺织厂,成为伯克希尔公司的象征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里15 个月内为巴菲特赚的钱就相当于纺织厂19 年赚的钱。巴菲特的这种比较很能说明问题,因为伯克希尔是个集团,而家具世界只是个实体。人们分不清集团与集团的区别,最终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巴菲特苦笑地开玩笑说,从未有人去服装店买一套“哈撒韦”生产的条纹西服。家具世界的巨大营业额可以使他不必把钱花在存货上,但是纺织业却需要不断地投钱。每当有工厂提高规格时,伯克希尔和其他什么集团也都得跟着提高。所以,没有人能得益,没有护城河,各个企业都得花同样多的钱。

虽然很清楚这一点,巴菲特还是忍不住想再投一点钱进去,或许情况可能就改观了。70 年代中期,他又买下一家纺织厂,在汉普郡的曼彻斯特。从账面上看,这次收购便宜到像是抢劫一样的地步,而事实证明这是个灾难。回首往事,巴菲特认识到纺织业其实是个陷阱。

单个看每个公司的投资决策都是明智的,具有成本效益的;但是总的来看,这些效益却相互抵消掉了,是不明智的。越来越多的股东问他为什么还办纺织厂。巴菲特解释说,公司可是当地的一个大雇主,工作很顺利,至少还能获得一些利润的。他认为肯· 蔡思也很忠实,一开始就是他在经营。他提醒股东说,是蔡思努力经营纺织厂,才为伯克希尔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可私下里他警告蔡思说:“看起来工厂开始要赔钱了,我可不想这样子。

虽然蔡思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他更换了产品种类和纺织纤维,提高了机器的规格,与工会领导的关系也改善了(他们知道奥马哈的老板是个吝啬鬼),可他并不能在竞争中跑得更远,竞争所需的投入好像是无止境的。巴菲特从中得出了真理:好经理在坏行业中也无能为力。对于困境中的行业也有个老论调,叫“变化的情况很少再变回来……”

1980 年巴菲特把曼彻斯特纺织厂的织机数量减少了30% 。可1981 年纺织厂还是损失了270 万美元,成了西伯里· 斯坦顿的最糟糕的时期。巴菲特对蔡思说:“如果你不减少开支,我就让你停工。”可是蔡思在困境中竟然成功了,真让巴菲特又吃惊又后悔。

购买了家具世界后,巴菲特和他的合伙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他最后拐弯抹角地公开承认由于他崇拜本杰明· 格雷厄姆,使他长期依赖于有厂房的行业,比如说纺织;

但却忽视了像B 夫人从事的这种事业。

可能我受老师的影响太深了,他的观点一直都是那么有价值。所以到现在我才退出。第二年,蔡思退休了,接替他的是莫里森,一个有纺织学工商管理学位的经理人。

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资金,巴菲特拒绝了。没有钱,工厂肯定要受损失。到1985 年,巴菲特终于还是把它关了。

那些员工提前就获得了通知和新的技能培训,有许多人去干工资少点的工作。他们要求比合同规定更高的解雇费并给一个月左右的期限。“对于即将失业的人来说,这些东西其实没什么用。”大卫· 利马,新贝德福德美国纺织工人工会的财务秘书回忆说,“本来工会想和巴菲特见面谈谈的,但是巴菲特冷冷地回绝了他们,他觉得见面是毫无意义的。加利· 莫里森认为:‘沃伦要公平。’他的确公平,但是一点也不慷慨。

巴菲特本人对那些议论也是很敏感的,他在后来回忆到那些事件时说道,在过去的5 年里,已有250 家纺织厂关门了,伯克希尔的纺织厂也损失了500 多万美元。他觉得,在工厂经营的经验使他已发现了一个“中间地带”,不是亚当· 斯密那样不顾工人的利益,也不是卡尔· 马克思那样什么都包下来。而是他愿意承受“一时不正常的赢利状态”,但却不是“永无休止的损失”。

令人不能想象的是,巴菲特其实也有着“马克思一样的热心肠”,只是别人是很难发现的。他想缓和一下亚当· 斯密的经济原理,牺牲自己赢利率的“一小部分”——但不是完全放弃亚当· 斯密。他文章的论点还是抛弃斯密——抛弃资本是毁灭性的。因为他自己就是文章中的反面人物,因为和斯密的观点一样,他把钱都投到其他的行业去了。文章还提到另一个纺织厂——伯灵顿工业。伯灵顿不会把钱分投到别处,只是集中在纺织厂上。当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大发横财的一年里,伯灵顿又往纺织业中投入了30 亿美元的资金。虽然它现在是全美最大的纺织公司,不过那只不过是个毫无意义的空名罢了。在过去的25 年里,它的股票只是从60 可怜兮兮地升到68.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它的投资人损失了差不多2/3 的购买力。马克思可能同意它的做法,可斯密和巴菲特是不同意的。

股东们之所以会有巨大的损失是因为他们把太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花在了错误的行业中。这种情况可以用塞缪尔· 约翰逊的马来作比喻,一匹能数到10 的马是匹了不起的马,而不是了不起的数学家。同样,经营得再好的纺织厂也不是最赚钱的行业。

蔡思退休后去了西海岸,他说巴菲特经营纺织厂已经太长时间了。他强调说,他非常珍惜与巴菲特在一起的经历,“都说不出为他工作是多么让人高兴”——但他希望巴菲特有所表示。“有件事我总是不明白,”他说道,“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选择了我。我辞职时,他说:‘我记得自我走过工厂的第一天起,你对我一直完全信任。’这就是他的结论。

工厂的命运表明巴菲特的确关闭工厂的时候太迟了。设备以总数163122 美元的价格拍卖给了一群吃腐肉的乌鸦,这真是笑话。1981 年以每件5000 美元买进的织机,在1985 年以26 美元处理掉了。但是巴菲特依然坚持保留了科夫街的房地产,他把它租给了那里的印刷厂那样的小公司,它们不会记得这儿曾有个纺织厂。BHR 公司过去的总部,西伯里曾在那儿自豪地发号施令,BHR 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实业的缩写,这个名字可能会使人想起,曾有个大厂像艘生锈的大船一样停泊在城市南端。

同类推荐
  • 你也能成功

    你也能成功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军内军外大量的典型成功案例来说明和阐发成功学观点和成功者的成功方法,探索成功的一般规律,并附有二十幅漫画作插图。
  • 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典藏版

    沉住气做人.沉下心做事-典藏版

    本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主要针对“沉住气做人”,阐述了“沉住气”之于做人的重要意义;下篇着眼于“沉下心做事”,关注决策、管理、责任等方面,既有工作方而的独特心得,也许对日常生活的一些感悟。
  • 男人的资本与风度

    男人的资本与风度

    “内功”深厚的人,纵然对手再强,前途再凶险,都能如踏着“凌波微步”般的飘然而过,不沾一丝泥土。
  •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发现自我与设计自我

    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外、北科大这几所京西毗邻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们,策划并执笔编撰了《北大清华学得到》这套青年素质教育读物。书中融会了他们在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教学心得和工作经验,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这一称谓的崭新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特殊要求。本系列图书1999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历经四次修订改版而持续受到欢迎。十年后的这次全新修订,历时一年有余,对各个分册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增加和删改,使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活泼,以期成为当代青年素质教育领域具有持续生命力的经典读物。
  • 小礼物搞定大人脉

    小礼物搞定大人脉

    本书结合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实际,传授了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情况下的送礼智慧,涵盖着许多不可不知的中国式送礼兵法。
热门推荐
  • 我和小飘的日常

    我和小飘的日常

    在一天的夜幕之下,我走在一条阴森小道,撞见了一只善良的鬼妹妹,没想到它能让我产生巨大的变化。
  • 冷婚热爱

    冷婚热爱

    复仇女与冷面复仇王子的情事。两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怎会相爱?在一起又会生出怎样的纠葛?阿离:洛尘,就让今夜成为我们的终结吧,从今往后,我不再是你的牵绊。洛尘:宝贝,我是你爸比~Baby:妈咪,这是爸比哦!
  • 至上异能

    至上异能

    一介混混学生,打架偶得异能。生活再也不‘平凡’。各方势力找他算账,最终落得一个完败。在此各种美女上门倒贴,他该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呢?金钱、美女都不缺的他,还差什么呢...大家懂得!
  • 爱我不需要远离

    爱我不需要远离

    这个故事前面是“养成记”,后面是“厚黑学”。所以,想要看到精彩的“黑”,就要能忍得住平淡的“养”。18岁的我拣到13岁的他时,我是住在流浪汉堆里的女子,他是受伤的幼鸟。后来,为了供他上学,我摆地摊,租房子,和莽汉称兄道弟,和城管斗智斗勇。我当过导购,卖过家具,开过店,当过老板,做过司机。从无到有,从贫穷到富足,受尽了艰辛,偿尽了苦难。原以为艰苦过后爱情和事业能双丰收,但随着事业越做越大,我的身世也一步步被揭开,尽管我想方设法隐藏,但最终还是没能掩盖住不堪的过往。
  • 绝世盛宠:腹黑邪王太缠人

    绝世盛宠:腹黑邪王太缠人

    【宠文1v1】一不小心魂穿成只剩几口气的一国女相,还惹上了妖孽至极的王爷。为求活命,她只得乖乖呆在妖孽身边做了这破相爷。好不容易找到机会逃离妖孽,却被妖孽笑意吟吟的拎回,逼至死角处。“听说相爷很不满意现在的身份,嗯~”妖孽拉长了尾音,俯下身,魅惑众生的在她耳边轻笑,“那不如换个身份,做本王的王妃。”喂喂喂,当初说好只是做什么破相爷的!喂喂喂,说就说,不要动手动脚!!
  • 穿越之掉包公主

    穿越之掉包公主

    “咦……,我怎么动不了了,什么东西压着我的头,感觉要窒息了!!!”千依依头上的压迫感在达到顶点的时候猛地一松,“终于呼吸到新鲜空气了!”千依依说了几句抱怨的话,却只听到“哇,哇,哇”的哭泣声,她抬了抬手……“我去,这谁的手,是我的吗?怎么这么小,”过了一会,千依依终于意识到自己变成婴儿了……“怎么回事,我不是在做梦吧,我刚刚不是在做试验吗?那块石头呢?!”
  • 只做你的小女人

    只做你的小女人

    一次面试,她成了总裁的私人助理,一次次意外,她渐渐沦陷在他编织的温柔里。答应嫁他,本以为幸福就此来临,谁知曾经的初恋归来,将她从婚礼上夺走,霸道囚欢,他的爱太过疯狂,而她是否终会被他夺身夺心?
  • 北大学子美文

    北大学子美文

    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作者缘其所好,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坦率地表达了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叙说所见所闻所感,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叙事、抒情和说理相得益彰。
  • 无量穿越之一眼定情

    无量穿越之一眼定情

    这一切是南柯一梦,还是我心中的牢笼,情感的纠葛,成蛇得无奈,这到底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太多的巧合造就的我今生的苦难,在人与人的情感纠葛中到底又有几人是真心的对待,阴谋、阳谋到底谁是谁非,在命运的漩涡中我的反抗是否是他眼中的无力的呻吟,再追与逃得游戏中谁胜谁负,蛇姬的宿命是否真的不可改变,情感的漩涡将他们吞噬,她能否摆脱宿命的摆布,得到真正的幸福……
  • 邪魅红瞳之倾世妖女

    邪魅红瞳之倾世妖女

    二十四世纪少女因红瞳家破人亡,一朝穿越,凤凰涅槃,身世成谜,新的世界无奇不有。一代魔皇,爱她成痴。红,橙,黄,绿,青,蓝,紫,各族传人相聚一起,上演一个爱恨情仇的玄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