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8400000008

第8章 第一辑 多多修行,要不断提升自己

南怀瑾从小就接受中国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了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国文化的各种思想融会贯通,可以说,南怀瑾是中华几千年智慧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里,大师徜徉其中,撷取心灵的养分,如此,才使得大师超脱俗世,成为世人的心灵导师。

一个人从浮躁到淡定,从愚钝到聪慧,绝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修行的结果。人的一生就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因此在南怀瑾看来,做人要不断自我修行。换句话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做一个完美的人。

懒惰人生要不得只有勤奋才能活出生命的最大价值,才能滋养出生命的最大能量。

——南怀瑾《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有这样一段经文:“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一天使用损坏。

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

南怀瑾在讲解这段经文时表示出这样的观点:痛恨懒惰,中西完全一致。中国的儒者常说“天道酬勤”,他们所谓的“勤”,不仅指勤于持家,还包括勤于治学,勤于修身、处事、立业等。孔子也要求他的学生勤勉地去做世上之事,即“敏于事”。《圣经》上说:“勤勉的人常在君王左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极端鄙视懒惰,他称懒惰为“撒旦的蒲团”,认为当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时,就会想入非非,进而做出不道德之事。因此,智者的任务就在于不让任何人懒惰。

南怀瑾强调的是,一个人,天生两只手,就是要做事;生来一双脚,就是要走路;甚至眼睛要看、耳朵要听、嘴巴要讲,都是上天赋予人的本能。如果不用,人不就成为废物了吗?

其实,懒惰与贫穷还是孪生兄弟。因为懒惰,所以贫穷;因为贫穷,因此容易懒惰,它们互为因果。所以,一个人要想改变命运、改变贫穷,就必须舍弃懒惰,做到勤劳精进。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

一旦沾上懒惰,富可变穷,穷或成恶,以至无所不为。因此,对于“懒惰”一词,不可不深戒自儆也。

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有三个人坐在一个小旅店的外面。他们看见一个送葬的队伍经过,便让一个在小旅店工作的年轻人去打听打听是谁死了。

小伙子回来说:“是你们的老朋友,名叫‘成功’,他被一个看起来挺可爱的名叫‘懒惰’的贼悄悄地谋杀了。”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人转过身,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叫‘懒惰’的家伙到底是谁?为什么人们都讨厌他,他又为什么要谋杀人类?咱们一起去找‘懒惰’,然后把他干掉,免得他再害人。”于是,他们打算去找“懒惰”,终止他的罪行。

他们走进小旅店,向旅店老板打听到哪儿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

的家伙。老板说:“沿着这条路走5 公里,有一个村庄。最近,那里流行一种瘟疫,男女老少都吃了睡,睡了吃,根本无心做事。我敢肯定,在那个倒霉的地方,你们一定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

三个人朝那个村庄出发了,他们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他们刚刚走了3 公里就碰上了一个相貌丑陋的老太太。他们嘲笑那老太太的皱纹和她的缕缕灰发,还取笑她脏乱的衣服,尽管老太太神色惊慌,可是他们还是挡住她的路,不放她走。

“求求你们了,给我让条路吧。”老太太哭泣道,“我告诉你们,‘懒惰’正在追缠着我,想杀死我,我必须逃掉才能活下去。我不想死,请赶快把路让开。”

“我们不会让开路的,”那个领头的人说,“快告诉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叫‘懒惰’的家伙?他杀了我们的好朋友‘成功’,等我们找到他,我们一定要把他碎尸万段。”

那老太太说:“先生们,如果你们真想找到‘懒惰’的话,只要跑到那山顶上,看到一座红房子,你们就能找到他了。”

三人听到这话,便放老太太走了。

他们跑上山走进那座红房子里,并没有发现‘懒惰’,却发现那座红房子简直就是天堂。房子里面有精美的食物,有无数好玩的器具,有舒适的床铺,有漂亮的衣服,还有用不完的金钱。在这里什么都不用做,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三个人开心地看着这一切,很快就把寻找“懒惰”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以后,三个人什么也不做,只是吃喝玩乐,尽情享受。渐渐地,他们身体长得肥胖了,精神变得颓废了。由于什么都不愿做,疾病也渐渐缠上了他们,但他们谁也不愿放弃这种舒适的生活。他们每天和那个看起来挺可爱的“懒惰”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有一天,他们突然看到“死亡”正微笑着走来。他们惊慌地想离开,而“懒惰”却紧紧地压迫着他们,不让他们动弹。就这样,三个人都被“死亡”带走了,和那个被“懒惰”杀死的“成功”埋在了一起。

看了这则寓言,你还认为懒惰是一种享受吗?其实,人多数是不懒惰的。你看,耳朵天生是用来听声音的,人希望听得更远、更大声,发明了扩音机、广播机;眼睛天生是用来看世间万物的,但是人觉得不够,希望看得更高、看得更真,因此又发明了显微镜、望远镜;双脚天生应该是用来走路的,但人希望能与时空竞赛,发明了脚踏车、机车、汽车等。

惰性是人的一种天性,不过惰性的表现往往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念头,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念头打消,那么懒惰也就会从你的身上逃走了。赶走了懒惰的你,自然会从自己动手改造自己开始,你的许多实践,你的许多行动,都会在你的勤劳中获得回报。一旦你学会了一项新的技能,那么你将可以利用这项新技能提高你的人生质量,而这一提高,将会使你感到你是在主宰着自己的人生。既然你已播下良种,又赶走了人的惰性,那么你就不可能没有良好的收获。

人活在世上,一要懂得“春天不下种,何望秋来收”。不播种,如何有收成?不劳动,如何有成就?一个懒惰懈怠的人,即使才华过人,永远也用不到自己的长处。如此辜负“天生我才”,岂不可惜、可悲吗?

什么是修行的正道一个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南怀瑾有人看到,佛家的《金刚经》是很神奇的,所有修佛的人都对它顶礼膜拜。有人会问,把《金刚经》视同于佛,会不会是迂腐盲目地在信佛呢?

南怀瑾解释说:“做人做事就是一个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讲的敬。

一个人能够敬己,然后才可以敬人;敬别人,恭敬别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一念的诚敬,当下就可以证到佛的境界,所以这一段的道理,是叫我们正信。”

在这里,南怀瑾强调的是做人的虔敬心。因为“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敬佛就是敬自心。所以,对《金刚经》虔敬,可以理解成忠实于自己的心。只有如此,才不会被误导。

学科学跟学佛的道理相同,当从敬科学开始,要相信科学是改善人类未来的正道。如果半信半疑,三心二意,就不必学。一开始信,后来怀疑,就不如改行。比如,鲁迅先生起初坚信医学是改造“东亚病夫”

的良方,后来怀疑了,认为首先应该改造中国人的精神,于是转而学文。由于信念坚定,于是便成了大器。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精神驱动力的问题。信念越强烈,精神驱动力越强大,越是勇猛精进,越是可能学有所成。

南怀瑾说,佛家其实是反对迷信的。因此,他告诫人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遵循学佛的四个原则:

第一,依法不依人。也就是说,依从正法,而不依从讲法的人。比如,挑水禅师曾是大寺庙的方丈,后来看见僧众学佛都流于形式,离正法越来越远,便遣散僧众,改修“乞丐禅”,天天跟一群乞丐混在一起,这样过了很多年。人们听他说法时,假如他讲的是正法,就应该信从,而不能因为他是一个乞丐而觉得他讲得不对。

在生活中,很多平民百姓也能讲得出正理,很多权威人士也会胡说八道,我们就不能被他们的身份迷惑,只能“依法不依人”。

第二,依经不依论。传世经典往往千锤百炼,其价值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论尚未经过时间的考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价值就令人怀疑。既然有疑,就不能盲信。如果经与论相冲突,在无条件验证谁对谁错时,要依经不依论。

第三,依了义经。南怀瑾认为,佛经有些是了义经,有些是不了义经。了义是彻头彻尾的通达圆满,譬如《楞严经》、《圆觉经》、《华严经》、《法华经》,这些是了义经。有些是不了义,乃是佛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对宇宙生命问题的方便说法,虽未直接点出佛法的究竟,但若能将这些道理参照对比、融会贯通,还是有个趋向了义理趣的脉络可寻。

什么是“了义” 和“不了义”?大致是通达真理或未通达真理的意思。一般的说法是能够帮助你成佛的就是了义;只能帮助你证得阿罗汉、菩萨果位的就是不了义。但也有人认为,只要能帮助自己提升境界的就是了义,不能帮助自己提升境界甚至会使境界降低的就是不了义。

第四,依智不依识。南怀瑾说:“佛法是智慧之学,不是盲目的迷信,也不是呆板的功夫,真正智慧不是根据我们的意识妄想去推测。”

那么,真正的智慧是什么呢?要用心灵去感悟。

在南怀瑾看来,一个人如果能依照以上四个原则,就不会被歪理邪说所迷惑了,印堂上那只慧眼也会越来越肯定佛法的可信,是因为从佛陀时代直至如今,一直有佛弟子以亲身的修行体验,证明着佛经的正确。正如《金刚经》所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当我们不偏向佛教和现代科学,而是按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真正地去闻思修行的时候,便会有很多真切的感受,最后也会确确实实地亲证到佛陀所说的许多不可思议的境界。

人生“化鹏”需沉潜《逍遥游》开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修到相当的程度,一变,就升华高飞了。

——南怀瑾南怀瑾讲学,常常引经据典,随手拈来。南怀瑾读过的书有多少,恐怕他自己也说不出来。据说,在他三十岁之前,便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著作都读完了。三十岁之前,就是他去中国台湾之前,集中用来读书的时间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青少年时代,从启蒙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在私塾先生的指导下,广泛地阅读和背诵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古代的诗词歌赋。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还读了“正书”之外的许多杂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些古典小说。

第二个阶段是在杭州浙江国术馆学习的时候,在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学校里教的书之外,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和“闲地庵”(在杭州名刹招贤寺隔壁)借阅了大量的书,阅读面也更宽了,除了古书外,也阅读了不少关于现当代知识的书籍。

第三次个阶段是在峨眉山闭关的时候,在三年的时间里,他遍读了几千卷的《大藏经》。他的佛、道两门学问就是在这个时候打下基础的。

也是在这个时候,南怀瑾曾在他的朋友张怀恕家里住过一段时间。张怀瑾家里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藏有《永乐大典》、《四部备要》等古代典籍,南怀瑾整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把他们家的书全读了个遍。他一辈子都在读书,他总是手不离书,而且什么书都看。

南怀瑾读了那么多书,而且几乎是过目不忘。这从他后来的教学中可以看到,没有听过他讲课的读者,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南怀瑾对传统文化里的重要经典是那么熟悉,好像没有什么书南怀瑾没有读过。在平时的聊天谈话中,也是一样,古代诗词、典故,南怀瑾都是脱口而出。

所以,南怀瑾读《庄子》时说:“《逍遥游》开头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或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者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修到相当的程度,一变,就升华高飞了。”

庄子《逍遥游》中所讲的鲲化为鹏的寓言,确实发掘了人生发展之道,其中的关键是一个“化”字。鲲不是一天就化成鹏的,它住在北海,到底沉潜了多久呢?不知道。反正要沉潜到化为鹏之时,方能一飞冲天。

鲲化为鹏,并非易事,需要长期的准备才行。在这方面,东西方的成功之道是完全一致的。

春秋贤士宁越原先是中牟地方的一个农民,他觉得耕田种地太辛苦了,就向朋友请教说:“怎样做才能摆脱这种苦差事呢?”

朋友说:“最好的办法是读书。读二年书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宁越说:“我想用十五年实现这个目标。别人休息,我不休息;别人睡觉,我不睡觉。”

苦读十五年后,宁越因学识渊博被周威公聘为老师。

宁越的起点并不高,但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最后成为天子的老师。这就应了一句西方名言:“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再来看一个西方的例子。

英国企业家乔· 里笋曾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次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为什么有此功力呢?靠的还是耐心的“沉潜”。1945 年,当21 岁的乔· 里笋从法国流亡到美国时,身上只剩下10 美分,而且没有一技之长。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发财的梦想。他决心尽快学会成为一个大老板所需要的各种技能。

刚到美国的18 个月中,乔· 里笋换了15 份工作,且每次从事的工作性质都不同。对任何一项工作,无论是做机修工还是搬运工,他都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不过,一旦他对这项工作的技能完全掌握,马上就跳槽。因为他不愿在自己熟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两年后,一位老板看中了他的才干和敬业精神,决定把整个工厂交给他管理。乔· 里笋做了经理后,将老板的工厂管理得很好,他自己的收入也非常可观。可是半年后,他突然向老板提出辞呈,跳槽到一家日用杂品厂当了推销员。他认为,要成为一位一流的商人,只有企业管理经验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市场,了解顾客的需求。推销无疑是一份最接近顾客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修炼”,乔· 里笋对自己的才能充满了自信。他买下一家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经过一番整顿,很快使它起死回生,成为一家赢利状况极佳的企业。其后,他再接再厉,买下一家又一家破产企业,并像个包治百病的神医,使它们重焕生机。他的财富也像雨季的河流,迅速飞涨。

后来,有人向功成名就的乔· 里笋探询成功之道,他说:“别人经营失败的生意,接过来后容易找出失败的原因。因为缺陷比较明显,只要把那些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赚钱了。”

但是,别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看不出失败的原因。即使缺陷再明显,他们也以为这是自己的强项,直到倒闭了还以为是运气不好。乔。 里笋能看出要点所在,说明他的眼力非凡。而他的眼力却是长期修炼出来的。

所以说,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豪情固然令人羡慕,但当条件不成熟时,还需要有像鲲在北海沉潜那样的耐心。你想要腾飞,就必须沉潜,在默默的努力中积聚能量。但我们有一个常识,鱼是不能化成鸟的,鱼越大越不可能化成鸟。从科学上来说,如果鱼需要化成鸟,或者鸟需要化成鱼,通过长期进化,才有可能发生。那么,庄子的比喻是否合乎逻辑?实际上,庄子笔下的鲲不是一条鱼,而是一颗博大的心,或者说一个远大的志向。所以,人一定要懂得,当你心中有“鲲”,你的生命就极可能发生“鹏”的蜕变而一飞冲天。

修行无处不在(修行)着手的,无一处不是修行处;并不是打坐式拜佛才是修行,吃饭、穿衣,乃至一举一动都是修行。

——南怀瑾在人们的想象中,佛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事实上,“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金刚经》记载的佛,却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回来还是一样要洗脚,一样要吃饭,一样要打坐,如同一般的和尚。所以说,平常就是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的,真正的真理就是在最平凡之间。

南怀瑾说:“着手的,无一处不是修行处;并不是打坐式拜佛才是修行,吃饭、穿衣,乃至一举一动都是修行。《金刚经》是从吃饭开始的,吃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北平白云观有副名对,从明朝开始的一副对子:‘世间莫若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对佛教徒的修行来说,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我们不妨看看南怀瑾介绍佛教徒是如何在穿衣吃饭日常生活中修行的。

“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喝一杯水,必须先用一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为什么呢?‘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佛的眼睛,看这一碗水,有八万四千个生命。几千年前他这样说,没有人相信,觉得他很琐碎,现在科学进步了,都相信了。还有佛的戒律,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都要刷牙,没有牙刷,就用杨柳枝。所以观世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有杨柳枝,大概一方面洒水用,一方面刷牙用。把杨柳枝剪下,放在水里泡,然后拿石头把根根这一节一敲就散开了,用来刷牙齿。这些生活的规律,都属于佛戒律的范围,礼仪都是非常严格的。拿现在的观念来讲,各种卫生常识,他早就有了。

“佛的戒律是日中一食,每天中午吃一餐……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日中一食。后世弟子们,过了中午一点钟就不吃饭了,这个是佛的制度。

“……其实佛的衣服就是那件袈裟,我们现在出家人所穿的这个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颜色朴素而已。分别身份就在头发,出家人是光头,在家人有头发,衣服都是一样的。佛的衣服是一件袈裟,又称福田衣,袈裟的横条、直条,依照受戒的情形都有规定。条纹像一块田一样,是为众生培福的标记,所以叫做福田衣。”

《金刚经》起首的一段文字,讲的就是佛祖释迦牟尼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对此,南怀瑾赞不绝口。他说:“所以我说这一本经是最平实的经典,佛像普通人一样,光脚走路,踩了泥巴还要洗脚,非常平凡,也非常平淡,老老实实的就是一个人……”洗完了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一铺,抖一抖,弄得整整齐齐,也没有叫学生服侍他,更没有叫个佣人来打扫,都是自己做。生活是那么严谨,那么平淡,而且那么有次序。由这一段看来,金刚经会使人觉得学佛要设法做到佛的样子才好,不像其他经典那样,把佛塑造得高不可攀,只能想象、膜拜。

南怀瑾意在告诉人们,人生中的一些事情的发生,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而然;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像吃了饭要洗碗一样,理所当然。只要恬淡地看待自然而然的事,悠闲地解决理所当然的问题,何必对可能之事、解决不了的问题想得太多呢?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大珠慧海回答说:“用功!”

“怎样用功呢?”

“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禅师不解地问:“如果这样就是用功,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大珠慧海说:“当然不一样!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不一样。”

大珠慧海的话告诫我们:生命本不该这样。淡定,从容,做好手头的事,这既是佛的境界,也是做人之道。因为生活中有些忙碌奔波没有任何意义。

人一定要懂得只需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地做自己想做又该做的事就行了。如果不想做或不该做,就不要做好了。如果认为只能对现实屈从而做不想做的事,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因为想做不想做的事,等于想做的事,何必愤愤不平、满腹抱怨呢?总而言之,只要顺从本心,自然而然,没有多余的想法,心灵自然清净,也就近于佛道了。

多方求教他人至于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这就是为什么他能讲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

——南怀瑾有些人有一个观念误区,好像学问都在那些名家大师手里,都在那些学者老师手里,农夫农妇、贩夫走卒之类没读过书的人都是没学问的。这种观念是大错特错的。

南怀瑾就说过,至于孔夫子,不管对于哪一样中国文化的精神,样样他都有,如果问他的老师是哪一位,那是没有的,谁有长处,他就跟谁学,所以无常师。这就是为什么他能讲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话。

打个比方,大学教师中懂孔子《礼记》的人不多了,可是古代的礼仪,乡下的老农民大都懂一点,并且还在生活中运用。人家虽然不知道《礼记》里的句子,但他会运用,就不能说他不懂“礼”。到底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呢?还是把刀谱、剑谱背得滚瓜烂熟的人武功高呢?我认为还是擅长搏击的人武功高,光背武功秘籍不去运用有什么用呢?

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虽然身处低位,无权、无钱、无名,却具有智慧,并且善于总结经验。也就是说,具有将金矿提炼成金块、打造成金器的能力的人,只不过是没有人发现他们的才能,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向这样的人请教,也许比在大学里读几年书还要有价值。

看看南怀瑾,他一生从师无数,袁焕仙、李宗吾等都传授过他学问。

据说有一次,南怀瑾路过嘉定乌尤寺,结识了著名居士马一浮先生。当时马先生正在寺中办复性书院。马先生是浙江名宿,他融西方文化、佛学以及道家思想于儒学之中,成为“新儒学”的一代大师。据说,李叔同学佛正是响应了马一浮的倡议。马一浮仅仅比李叔同大3岁,李叔同却把他视为导师,并认为他是“生而知之”的高人。

南怀瑾久闻马一浮之名,自然要去拜访。当他投上名帖后,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先生居然命人打开复性书院的大门,恭请他相见。南怀瑾以为这是禅宗的机缘,自己却不识,难免有些惭愧。两人叙了一番乡情后,南怀瑾想考证一下马先生的学问,就问:“听说马先生在著作中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是果位上事,有吗?”

马先生淡淡地说:“那是当年的著作,现在看来统统是葛言藤语,老朽很想把从前的著作都烧了。”

南怀瑾一听,立即起坐顶礼说:“先生言重了,是我多嘴胡闹。”于是就告辞。马先生亲自送他出大门,相互作礼而别。

做人一定要懂得,人生学无常师,只有多方求教,方能成大事。比如,伊尹未发迹前,不过是有莘国君的奴隶,地位十分低贱,谁都不会认为他有学问。但他确实很有学问。可惜有莘国君不识其才,看他烧得一手好饭菜,便让他当了厨师。伊尹十分注意学习,常借迎来送往、招待宾客之机,从宾客们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有一次,商汤的左相仲胞因公事从有莘国过境,逗留数日。伊尹便借招待他的机会,多次与他接触。交谈中,仲胞发现伊尹是个难得的人才,回国后,便将伊尹的详情禀告了商汤,并借商与有莘国结亲之机,要求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这样,伊尹就来到商汤家中。但商汤认为一个奴隶不可能有多大本领,仍让他去当厨师。伊尹常乘机接近商汤,利用烹调作比喻向商汤陈说政治见解,先后达七十次,商汤均不为所动。

一天,伊尹故意将几样菜蔬或做得淡而无味,或做得咸不入口,一同献给商汤。商汤大为不满,立刻召伊尹前来问话。伊尹对商汤说:

“大王,烧菜既不能过咸,也不能太淡。过咸则难以下咽,过淡则无滋味。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啊!既不能操之过急,急则生乱;也不能松弛懈怠,懈怠必然国事荒疏。”

伊尹停顿了一下,见商汤听得聚精会神,便继续说:“如今,夏王桀荒淫无度,昏庸无能,民心尽失,天下纷乱,黎民百姓饱受其苦,恨之入骨。而大王您以仁德治国,伸张正义,取信于民,已是众望所归,为当今天下唯一贤明的君主。您何不适时起兵,伐夏救国,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呢?”随后,伊尹详尽地分析了天下大势,论述了消灭夏朝的具体步骤和策略。

商汤这才发现伊尹是个杰出人才,当即宣布解除他的奴隶身份,并任命他为右相,辅佐朝政,共同筹划灭夏大计。最终,大功告成。

在南怀瑾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不能看他的身份,不能看他的财势,不能看他的学历。有的人瞧不起地位低的人,认为向地位低的人请教有失身份。

在生活中,像伊尹这样的人很多,其中多数人未能立业扬名,但不等于他们的学问没有价值。我们看见的某位厨师,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伊尹呢!我们看见的某个老钓翁,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姜子牙呢!我们看见的某个小商人,说不定他是一个尚未发迹的李嘉诚呢!即使对方不是伊尹、姜子牙或李嘉诚,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但只要他有一技之长,也值得我们请教。如此积少成多,必成十分学问。

识得本心,才能开悟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南怀瑾“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是说,如果不知道种种杂念、妄想、烦思源自内心,想去外界去寻找清净,无论学到多少修行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南怀瑾据此解释说:“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大师的意思是说,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为了学佛而去努力追求清净,对俗事不闻不问,对俗人不理不睬,执著于这种清净,反而是达到一心清净的障碍。

有一天,禅宗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渡过滚滚长江,到庐山云游。随后,他们乘坐轻舟,顺江而下,来到白下。他们弃舟登岸,来到了五色祥云笼罩的牛头山。山上有一座幽栖寺,比较有名。他们问寺里的僧人们:“这里可有道人?”

早期佛教往往将佛法真谛称之为“道”,所以僧人也称为“道人”。

后来为了避免跟道教的道人混淆,才改称僧人。但道信所问的“道人”

显然不是一般僧人,而是上了境界的得道之人。

一个僧人不高兴地说:“出家人,哪个不是道人?”

四祖道信笑说:“请问哪个是道人?”

道信的话里有话,是啊,剃个光头不等于心清净了,心不清净,何称“道人”?那位僧人心里发虚,不敢应答了。

一位老僧悟性较高,想了想,说:“从这里向深山更深处走10 里,有一个名叫法融的僧人独自住在那里。他每天只是坐禅,见了人从不理睬,所以大家都叫他‘懒融’。据说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衔花的神异,他莫非是道人?”

道信、弘忍翻山越岭,来到法融修道的地方。法融对他俩视而不见,端坐如故。道信不动声色地说:“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过去禅师之间常互参话头,也就是考较对方领悟佛法的境界。道信提出话头,法融无法应对,知道遇到高人了,便乖乖地站起来。

道信又问:“除了这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吗?”

法融一愣,这里空山无人,没有任何俗事缠身,已经十分清净了,哪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呢?其实道信的意思是,你固执地守在清净了,为了所谓清净忙得不亦乐乎,内心已经很不清净。可惜法融听不懂,错过了一次开悟的机会。法融将道信和弘忍引到他认为更清净的地方——

他安歇的草庵。由于他平日与虎狼为伴,所以他的草庵前猛兽乱窜,很是吓人。道信故作惊恐,举起了双手。法融疑惑地问:“你还有这个在?”意思是说,你是一代宗师,还有恐惧之心吗?

道信反问:“你看到了什么?”意思是你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法融仍没听懂,他拿起一只瓦钵,去给道信和弘忍盛泉水来喝。

道信趁机在法融经常打坐的石凳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端水回来,刚想落座,忽然发现自己差点坐在“佛”上,悚然一惊,跳起身来。

道信笑问:“你还有这个在吗?”

法融不禁打了个寒战,终于感受到了禅的机锋,跪倒在道信跟前,请示禅的真要。道信说;“千百万法门,同归于方寸之间;无数美妙的德行,也都源于心灵。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以及神通妙用,你都自然具备,这一切都不离你的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无二无别。”

法融还是有些疑惑:“如果此心作观想修行的功夫,因外境干扰而生起烦恼时,如何对治它呢?”

道信说:“外境本来就没有好恶、美丑、静闹等分别,所有的差异都是因自心而生。我们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外境才会出现差别。比如,我们认为污泥很脏,美丽的莲花只有在污泥中才能生长;你若好心好意将泥鳅放在清水里,它只会死亡。我心若不起波澜,烦恼又从何而生呢,心灵平静如镜,便能平等观照外界一切,你就遍知无遗了。尽管天上风云变幻,你只要随心自在,无须对治,自会风消云散。”

法融终于大彻大悟了。他一改往日“懒”的习惯,开门授徒,讲经说法。

在现实中,有些人以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不是学习,而是偷懒,学问不会有长进,境界不会有提高,无法识得本心,难以修行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封闭自己,与周围的人交流,接触一切沟通学习的机会,如此,才能勇猛精进。

如何修得般若譬如说看佛经,他能够用特殊的一种方法,把难懂的立刻就懂进去,最难表达的东西,他用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别人一听就懂了,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南怀瑾佛经中,“般若”二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所以译经人都是直译,因为一翻译的话容易造成谬误。但是很多人看了“般若”总会觉得莫名其妙,怎么办呢?只好勉强解释一番,就像老子拿“道”没有办法一样,只好“强为之名”。如果勉强给“般若”安个名字的话,就是“智慧”二字,但它肯定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智慧,而是合乎道的智慧,或者说佛智。

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中说,在所有的佛经以及后世菩萨高僧大德们的著作中,《金刚经》在学术的分类上,归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什么叫般若呢?大致上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不能代表“般若”的整个含义。

据南怀瑾说,般若智慧共有五种:

第一是实相般若。

南怀瑾说:“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象的范围。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

第二是境界般若。

“境界”也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如果要勉强解释的话,大概是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认识的深度与处理的水准。通常来讲,你的认识到了这个水准,你才能做出这个水准。

一位修士每天东奔西走,给战争孤儿们募捐。有一天,修士来到一家饭店,请几个在这里打牌的人捐款。其中一人输了钱,情绪很激动,把修士骂了一顿,还将一口浓痰吐在他脸上。

修士取出手帕,平静地擦去脸上的浓痰,微笑着说:“属于我的那一份,我已经得到了。先生,我的孤儿们能从您这儿得到什么呢?”

那人羞得无地自容,他低着头,将身上的钱全都掏出来,默默地放在修士手上。

境界不同的人遇到与修士相同的事情,反应会大不一样。有的人会掉头就走,有的人捏紧拳头想打架,有的人气得破口大骂,有的人一本正经地讲道理,有的人打电话找警察……每一种处理方式,都跟各自的境界是一致的,也跟各人对这件事的认识是一致的。

这位修士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我们当然不知道,不过可以猜测一下,他也许想:这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发怒,他只是受到某些事的刺激,想发怒而已。我正好在他想发怒的时候来麻烦他,那么我的遭遇是我命中应受的。就像来到极地必然受冻,走到雨中必然淋雨一样,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当然,这只是猜测而已,也许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境界低者无法理解境界高者的思想,因为他从来没有达到过那么高的地方。境界高者倒是有可能理解境界低者的思想,因为他是从低处走上去的,对过去的思想轨迹也许还有印象。

我们不得不承认,境界极高者确实能够“瘁然临之而不惊加之而不怒”,比我们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一切事情。

第三是文字般若。

文字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如何运用文字,更是一种智慧。文字般若高的人写的文章让人百读不厌,说的话能像拨动琴弦一样拨动人的心弦。文字般若极高的人,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比如,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句话就把武装的重要性说绝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句话就把身体的重要性说绝了。真有点“一句顶一万句”的味道,这就是文字般若。

佛经具有极高的文字般若,它的文体跟其他任何文体都不一样,它的音韵、节奏,既优美又庄重,且恬静,可读可唱,极为独特。很多人迷上佛学,就是迷上了它的文字般若。

第四,方便般若。

南怀瑾说:“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要教化别人,自然有他无师自通的方法;做人做事,也自然有他高度的艺术。譬如说看佛经,他能够用特殊的一种方法,把难懂的立刻就懂进去,最难表达的东西,他用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别人一听就懂了,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南怀瑾认为,“方便”二字,大意是办法、手段。“方便般若”就是办法好,手段高。佛家“方便般若”足以把《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之类的兵书都装进去,还绰绰有余。试想,无论你用什么兵法,攻城略地,都有一定限度,到了一定地步,就不行了。任何人都是如此。佛学不依赖物质条件,不断攻克别人的心灵,至今已成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肯定是有一些办法的。而且佛家采用的任何办法都以一个“善”字为宗旨,不用歪点子、坏主意,不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否则,就不叫“般若”。平时人们不择手段,是因为智慧不足,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好不惜“自伤经脉”,运用“魔功”。但佛家的智慧已经够用,不需要损人害己。

第五,眷属般若。

南怀瑾说:“眷属般若是跟着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词叫行愿,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

以此观之,“眷属般若”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亲和力”、“魅力”、“影响力”。佛家是“内外双修”,既注重仪表,又注重行为,也注重心态,修到一定程度时,既庄重又和蔼,让人一见就觉得可亲可敬。相处久了,更是崇拜得不得了。因为佛家的“眷属般若”不是表演,下了台就换成另一副模样。他们始终如一,第一眼看见是这样,每天盯着他还是这样,让人不佩服都不行。

所以,学佛即使别的都没有学到手,只要学到“眷属般若”,就能让你一生受益无穷,竞选总统别人肯定优先给你投票,与人相处肯定“粉丝”成群。

在南怀瑾看来,所谓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这是属于道体上根本的智慧。所谓根本的智慧,也是一个名称,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生命的本源、本性。那么,如何得到这样的智慧呢?南怀瑾说:“……从起心动念,慢慢起修,慢慢观想,走路也好,做事也好,随时不离心中自我观照,等智慧功力深入以后,自己自性实相般若的智慧爆发了,就不是先前追求心念起动时的现想智慧了。我们现想的观是妄心观妄心,妄想观妄想,虽然能观的作用是理性的,但仍是妄想。审察自己心念,观到功力深了,因缘成就时,自然呈现智慧德相。”

修名不如修德人不是有名而有德,是因为有德而有名。所以,一个人修养自己要从养德开始。

——南怀瑾自古至今,许多人往往更喜欢追名逐利,而不去积攒德行。历史上许多大的灾祸,就是由此而引发的。正所谓“修名不如修德”,修名者往往身败名裂,而修德者可以独善其身。

南怀瑾的话一点不假,唐朝的大将郭子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郭子仪是唐朝战功赫赫的大将。想当初,郭子仪带兵平定安史之乱,击退吐蕃的入侵,在朝野有很高的威望。而奸臣鱼朝恩却嫉恨郭子仪的功劳,他多次向皇帝进谗,百般诋毁他。

郭子仪面对诬陷,却是心平气和,没有一点怨愤的样子。他手下的将士认为他懦弱,对他说:“将军手握重兵,功高无比,如果不惩治那些小人,他们会更肆无忌惮了。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就会杀了那些朝中小人,绝不连累将军。”

郭子仪制止了他们,说:“现在国家有难,我又担任军中统帅,责任重大。倘若随便发怒,和奸小相抗,敌人就会有机可乘了。自古就有忠有奸,我不能因为私怨而坏了国家大事啊,请你们明白我的苦心。”

郭子仪高风亮节,鱼朝恩却认为他软弱可欺,他对自己的死党说:

“郭子仪不过是个武夫,他只会行军打仗,哪里懂得什么权谋?他现在不敢喊冤叫屈分明是怕了,只要再加把劲他就要完蛋了。”

一次,郭子仪小有失败,鱼朝恩便诬陷他用兵不力,结果朝廷夺了他的兵权,把他召回朝中,改任闲职。人们为他感到不平,郭子仪反倒安慰众人说:“我出征在外多年,回朝正好可以歇息调养,这并不是件坏事,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是啊!”

郭子仪的儿子心中愤怒,他对父亲说:“奸人变本加厉,现在父亲的兵权也没有了,难道父亲还要忍吗?父亲如果当初和他们对着干,就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郭子仪教训儿子说:“我身为统帅,皇上总是放心不下的。奸人害我,因为奸人深受皇上的信任,他们这才敢对我下手。我若不加忍耐,事情只会更坏。他们苦苦相逼,就是让我走入他们的圈套啊!”

郭子仪猜想得一点不错,鱼朝恩等人就是想逼迫他抗争,他们好借机把郭子仪置于死地。郭子仪没有上当,躲过了大的劫难。

后来,鱼朝恩又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还是忍住了。鱼朝恩气急败坏,始终无法除掉他。

做人一定要懂得,积攒名声只能招来小人们更多的忌妒,给他们更多攻击自己的借口;而积攒德行,则在修身的同时,不给小人们任何报复的机会,在无声无息间消灾避祸。

郭子仪修身避祸的故事在今天仍可警示世人:在现世生活中,不争名不逐利,洁身自好,修养好自己的品德,这是消灾避祸的良药。

修行不能有口无心你们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究,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究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什么两样。

——南怀瑾南怀瑾认为,人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学习的形式和文字的表述,形式和文字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有所成——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所以,南怀瑾说:“你们光晓得敲个木鱼,不去参究,那有什么用?念经要一边念一边参究才是功德无量,否则你念经与念石头没什么两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怀瑾年轻时,为求得真知,不知遍访了多少高僧,吃了多少苦,加上他天资聪慧,勤思考,才有了今天这样瞩目的成就。若他只是迷信课本,能有那么多研究佛法的文章面世吗?所以,读书不是目的,学习如何思考,灵活掌握智慧,有效地指导自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世上有两种糊涂虫:一种是学而不思,另一种是思而不学。这两种人,正如南怀瑾所描述:“有些人有学问,可是没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迁阔疏远,变成了不切实际的‘罔’了,没有用处。如此可以作学者,像我们一样——教教书,吹吹牛,不但学术界如此,别的圈子也是一样,有学识,但没有真思想。相反地,有些人‘思而不学则殆’。他们有思想,有天赋,但没有经过学问的踏实锻炼,那也是非常危险的。

许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为,自己误以为那便是创作,结果陷于自害害人。”

慧能禅师见弟子终日打坐, 有一次便问道:“ 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弟子回答:“我参禅啊!”

慧能禅师说:“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弟子回答:“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守住容易迷失的心,清净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不可躺卧吗?

慧能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糊涂了。

慧能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宁,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终于有所醒悟。

又有一次,慧能禅师在别人家借宿,中午休息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在念经。慧能倾身仔细一听,感觉有些不对,于是起身来到那个念经的人身边说道:“你常常诵读经文,是否了解其中的意思?”

那个人摇摇头说:“有一些实在难懂!”

慧能就把刚才那个人朗读的部分为他作了详细的解释:“当我们在虚名浮誉的烟灰里老去,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想要什么?当生命的火烬将熄,心跳与呼吸即将停止的时候,什么是我们最后的期盼?当坟墓里的身体腐烂成骸,尘归尘,土归土,生命成为毫无知觉的虚空之后,我们在哪里?”

一时间,天清地明,那个人混沌顿开,似乎隐约能看见生命的曙光了。

接着,那个人问慧能佛经上几个字的解释,慧能大笑说道:“我不认识字,你就直接问我意思吧!”那个人听了他的话,感到十分吃惊,说道:“你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够了解意思呢?怎么能够理解佛理呢?”

慧能笑着说:“诸佛的玄妙义理和文字没有关系。文字只是工具,理解靠的是心,是悟性,而不是文字。骑马的时候,不一定必须要有缰绳,那是给那些初学者准备的。一旦入门,就可以摆脱缰绳,在想去的地方自由驰骋。”那个人终于有所领悟:学习要多用心,勤动脑,不但要了解表面的知识,更要悟其精髓,心领神会,才能学好。

做人一定要懂得,人生在世要想获得真智慧,最好的办法是既学又思。不过,学与思同样要讲究方法,用对了方法,自然功效百倍。在这方面,古人早就总结出了五大学习经验:

第一,博学之。多看一些书,看文艺作品,也看武侠小说,更要看专业书籍。看得多了,才有利于拓展思维,才有利于激发灵感。

第二,审问之。多问几个“为什么”,既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也能增进智能。有了问题,就有了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第三,明辨之。面对众多观点,需要仔细分辨究竟哪种观点更正确,或者更适于自己所需。

第四,慎思之。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还要有新的想法。思考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结果,但它确实是创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笃行之。我们想到某个好的观点,或者某个好的办法,自己肯定越想越觉得对。但到底对不对?最好拿到实践中检验一下。

以上是古人的五大学习经验,它总结得精练到位,对我们日常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习他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南怀瑾南怀瑾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了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也体现出了孔子的做人之道。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人一旦有了这样的觉悟,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或者喜欢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较。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强的人不服气;宽于责己而严于责人;看不起有缺点和错误的人;拿正确的道理当做手电筒,不照自己,只照他人。这样做,既阻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有时甚至会发生冲突。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卫国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

子贡回答说,古代圣人讲的道,就留在人们中间,贤人认识了它的大处,不贤的人认识它的小处,他们身上都有古代圣人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他随时随地向一切人学习,谁都可以是他的老师,所以说“何常师之有”,没有固定的老师。

《论语》中记载的这个小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能者为师。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许多人,在南怀瑾看来,每个人都有许多长处值得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南怀瑾在评《论语》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另外,这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养身心、增长知识,都是很有裨益的。

所以,南怀瑾让我们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对我们为人处世意义重大。

读好人生两本书世界上有两本书:一本是现实的无字书,一本是订成本本的有字书。

——南怀瑾南怀瑾说,世界上有两本书:一本是现实的无字书,一本是订成本本的有字书。人在小的时候,读的通常都是有字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学会看无字书了。学习了无字书,人就会变得能够独立地去生活,去创造了。

南怀瑾所说的有字书和无字书,源于孔子所提倡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其实,人多读有字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读现实的无字书。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实践出真知”,意思是只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知识,成为你的能力。大到关系国家命运的事件,小到个人的生活小事,“实践出真知”都是极其正确的。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殿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削削砍砍地做车轮。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说:“请问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

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

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

于是轮扁说:“既然这样,那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一听轮扁这样说,很是扫兴。他拉下脸对轮扁说:“我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怎么可以妄加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讲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那就罪该处死!”

轮扁不慌不忙地回答齐桓公说:“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要是榫松了,就不牢固。榫头虽然打进去了,但很快就会滑脱出来;要是太紧了,榫头就打不进去,或者干脆打坏了材料。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得心应手,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也有它的诀窍的……”

轮扁的话还没说完,齐桓公就听得不耐烦了。他大声呵斥轮扁道:

“削砍车轮哪有什么诀窍?你不要啰啰嗦嗦说那么多,反正你说不出令我满意的答案,我就会处死你。”

轮扁没有被齐桓公的话吓倒。只见他不紧不慢地接着说:“你说没有诀窍,那我为什么比别人做得快、做得好呢?而且做起轮子来总比别人来得从容不迫呢?这当中的窍门是实实在在有的。可是,我只能从心里去体会而得到,却难以用言语很清楚明白地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我可以告诉他,这诀窍是怎么怎么的,但我说出的诀窍已不是什么诀窍了。因为做这门手艺的工匠都这么说。大家都能说出的诀窍,算什么诀窍呢?所以我已经70岁了,做了一辈子的轮子,但还得凭自己心里的感觉去动手砍削车轮。

做我这一行的,古人连同他们的那些不可言传的诀窍,都随着他们死去了。我的诀窍是我切身操作体会出来的。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既然这样,君王忘记自己现实的操作,却整日专心致志地从古人的言论中寻求治国秘方,所能得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齐桓公默不做声,心里觉得轮扁说得很有道理。

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一定情况下确实如此。书本给出的规范,总是一些抽象的定律和原理,而具体的生活情境却无限复杂,用知识指导生活,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也需要诸多创造性的中间环节才能有效实现;否则,知识的规范将使人手足无措。

中国民间有个笑话,讲的是秀才过河沟。如何能跳过小河沟?秀才翻开书本,只见书上写道:“单脚起,双脚落,一跃而过。”秀才按此实践,却跃进了小河沟里。

这正是人们对“书呆子”的嘲讽。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个笑话仍然很有意义。

南怀瑾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活到老,学到老人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

——南怀瑾《坛经》有云:“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胜不灭。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意思是说,所谓至高无上的觉悟,应该在言谈之间立即认识和体会自己的心或本性,明白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原本没有超出,没有毁灭。在任何时候,在瞬间即逝的每一个念头中,都应该保持这种认识和体会。南怀瑾据此总结说:“至高无上的觉悟,需要每时每刻都去体会、学习,才能得到。”

南怀瑾曾用景岑禅师的《示法偈》揭示了获得无上觉悟的方法:“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真身。”

“百尺竿头”,是一种佛语,比喻修道之人的道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南怀瑾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就是要求人们在取得很高的成就后还要去努力争取更高的成就。倘若取得成就之后便自高自满,那是不会再有更深造诣的。

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更上一层楼”,不是因为过于自高自大,而是因为他们总是以时间、年龄、精力等一系列的借口,将自己束缚在一个不能继续学习、修行的位置上。他们从内心里认为自己不能学习了,结果导致他们学习不到任何东西。

在美国东部的一所大学里,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一群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挤在教学楼的台阶上,正在讨论着即将进行的考试,几年的刻苦学习使他们充满了自信。毕竟,这是他们毕业与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其中,一些人在谈论他们现在已经找到的工作;而另一些人则谈论他们将会得到的工作。带着通过四年大学学习所积攒起来的自信,很明显,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来征服这个社会。

这些年轻人一点也不紧张,因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测验将会很快结束——教授曾经说过,他们可以带任何书籍或笔记作参考。唯一的限制,就是他们不能在测验的时候交头接耳。

时间终于到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冲进教室。教授把试卷分发下去。

当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道评论类型的问题时,更加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兴奋。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试卷。然而,这时年轻人看起来不再自信了,他们的脸上是一种恐惧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试卷,面对着整个班级。他俯视着眼前那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然后问道:“完成五道题目的有多少人?”

没有一只手举起来。

“完成四道题的有多少?”

仍然没有人举手。

“三道题?两道题?”

学生们开始有些焦虑不安。

“那一道题呢?当然有人完成一道题的。”

但是整个教室仍然很沉默。教授放下试卷说:“这正是我期望得到的结果。”

“我只想给你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你们已经完成了四年的‘修行’,但关于学习的事情仍然有很多是你们所不知道的。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是与每天的普通生活实践相联系的。”教授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都会通过这个课程,但是记住,即使你们现在已是大学毕业生了,你们的教育仍然还只是刚刚开始。”

教授并非想用五道难题来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心,他的目的仅仅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一种低姿态学到更多的东西罢了。

世界上有一些人令我们不得不刮目相看——工作后继续努力深造,考研的;老来上大学,补知识的;在科学事业上刻苦钻研,更上一层楼的……这些人对自己的人生、对待学习总是抱有一种不知足的心态,正是这种“不知足”的态度激励他们在日后取得更高的成就。

南怀瑾说:“人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若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不停地学习。”其实,大师的话道理很简单,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不努力学习,就会被淘汰。因此,即使是百岁老叟,也要不断地学习。我们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即使比不上别人,但跟自己比未尝不是一种超越!只要行动起来,就比原地踏步要强得多。

同类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胜出职场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胜出职场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
  • 感谢折磨你的人全集

    感谢折磨你的人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遭遇折磨:要守住好心态”、“忍字头上是把刀:有肚量才能有前途”、“在折磨中韬光养晦:知屈伸才能做大事”、“约束也是一种折磨:约束可化作福心根本”、“在困难中执著:在执著中寻找出路”等。
  •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有一种境界叫包容

    今天,我们又将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冲击,许多人说,中华民族将在这一次机遇中会变得更加强大。变得更加强大,要靠什么来做保障呢?当然,还得凭“包容”之道。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幻世青山

    幻世青山

    一个落魄家族的旁系,王青山,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带领着家人站在巅峰,通过何种艰难走向修炼的鼎峰,创世神诀,坚韧的心态,不屈的意志,孤独的攀登......
  • 修仙这条道

    修仙这条道

    沙场点兵飞将无双,朝夕更替忠烈遗臭。青衫少年郎,誓愿平家冤,一入仙道深如海;除魔诛恶是英雄,避强击弱也好汉。手执银樽踏仙途,雄歌一曲荡人肠。披荆斩棘登绝顶,冲天豪气满乾坤......
  • 逆光之舞

    逆光之舞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他与她,相遇相爱于最美好的年纪。然而命运却把他们推向了背离的世界。曾经,他们以为人生就那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而再度的重逢,却让他们的心再起涟漪。相爱,分离,重逢,是命运的捉弄,还是心的选择?他们又将如何再次作出人生的选择?
  • 跳跃的乡村

    跳跃的乡村

    村里空场上兴起的街舞令秋然感叹世风不古,女儿小满加入街舞尤其折磨着她,办厂子办得风风火火的丈夫二发也令她不安,怕他被风骚的斗子媳妇勾引……
  •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有一种爱,默默无声,只是在我们跌倒时,在我们哭泣时,在我们孤单无助时,握住我们的手,拭去我们的眼泪,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注视,每一个牵手,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即使全世界与我们为敌,他也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好,配得上所得到的爱。本书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的情感美文合集。亲情和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占据我们前半生,一个占据我们后半生。面对这两种感情,我们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也会走不少弯路。本书用一个个情感小故事讲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意以及青春年少时蒙眬的爱情,给读者一些启示。
  • 洋哥,走起

    洋哥,走起

    绝世屌丝男杨洋偶得创世神戒,从此自己的体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掌握通天本领,武当掌门任我调遣,绝世武功,任我学习,凭借一身本领去暗黑世界格斗有如闲庭漫步,去赌博世家豪赌有如探囊取物,更有极品校花,俏丽女警伴随左右,人生得此,夫复何求?
  • 天价婚约,隐婚首席超完美

    天价婚约,隐婚首席超完美

    她如了养母的愿,成功的嫁给A市最耀眼的钻石男。他,三十岁,看遍千山万水,路过万千花丛,向来片叶不沾身,却被这个女人扑了个正着。明知她是已婚女人,他却用尽心机诱她这只美丽的红杏爬墙出。一场家族宴会,他从天而降,可以不可以再狗血一点,这个大她八岁的男人,竟然是……他把她逼入墙角,他性感惑人的声音铺开:“叫我的名字。”他说:“你是的我,身心我都要一辈子!和他离婚,跟我!”就算不顾世人的流言蜚语,就算她离了婚,她和他之间还隔着一个孩子!她有个不为人知的儿子……他说:“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买一送一,我还赚到了。”当一切真相揭开,她喜极而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生人,爱人,陌生人

    陌生人,爱人,陌生人

    “喂,喂!听到没!子曰说过三思而后行啊!”“别说话”他一把她按到墙壁,“当我女朋友”“不要!我可是有节操的人”“由不得你”泪会风干,伤会结疤。路还长,不要怕,我们终将独自成长。
  • 鬼魂异常录

    鬼魂异常录

    作为一只脱离低级趣味的鬼魂。表示这年头连晒个太阳都不得安宁了。你们这些老而不死的家伙,隔了千年后何必要回来呢?P.S.三清失踪,玉帝驾崩,天地动荡……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泯灭。劳资当年舍生忘死,现在你们还敢回来作威作福,欠抽!
  • 全能小农民

    全能小农民

    小叼丝花极天农民进城,喝一顿小酒,莫名开启了补天系统,拥有了透视眼等各种能力,陆续开启各子系统,吊打各路精英专家,从此专注于各种装逼。可是他也有各种不如意,很多美女欺负他,对此,他只能说一句,既然无法反抗,只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