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7800000007

第7章 独尊儒术与经学典籍

经学的确立与经学典籍的发展

经学确立于西汉前期。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经济政策上注意休养生息;文化政策上注意百家并存,讲求黄老刑名,无为而治。这种政策后来导致吴楚七国之乱。武帝雄才大略,要求在政治上大一统,有为而治;思想上要求集中,积极治世。儒家思想正适合他的需要,所以他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奉为官学。武帝时“独尊儒术”的主要措施是在太学中设立精通儒学经典的经学博士,向各地推荐来的“博士弟子”和“如弟子”传授儒学的《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这些学生每年经过考试,学习合格者均被委以官职。由于统治者的竭力提倡,再加上有利禄为饵,于是天下之土闻风而起,阐释研究儒家经典的经学由此确立,儒家经典也成为代表永恒真理的经书,高居于各类典籍之首。春秋战国时的“六经”,历秦代焚书之劫,其中的《乐经》已亡佚不传,汉代虽然仍有“六经”“六艺”之称,但《汉书·艺文志》中“六艺略”所载仅是《乐记》,已非《乐经》。所以汉武帝立于学官者,仅设“五经”。

儒家经典被立为经书以后,由于传本各异,引起了经学的一些纷争。当时立于官学的五经博士,所授经书均是口耳相传后在汉初用通行的隶书写成的,故称“今文经”;另外,民间又流传一些从地下或墙壁中挖掘出来的古本,是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的,称为“古文经”,如鲁恭王从孔子宅壁中发掘出来的《礼记》《孝经》《尚书》《论语》,河间献王挖掘出的《周官》《礼经》等。这两种传本原只是记录文字的不同与内容的稍异,后来却形成两个学术上互相对立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他们各立师法,标榜门户,在对孔子和“五经”的看法上,在经书内容的解释上,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分歧。一般说来,今文经学较注重于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则注意对经书的文字训诂。今文经学在西汉立于学官,故盛行西汉。古文经学在东汉则由于贾逵、服虔、马融、许慎等古文大师的推行,终于压倒官学而兴盛起来。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独树一帜,他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贡献颇多,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世称“郑学”。郑学的出现,结束了今古文水火不容的局面,而使今古文的纷争暂时平息下来。

汉代经部典籍在经学确立后便得到迅速发展。首先,两汉今古文经学家都从各自的角度阐经、解经,各种注经著作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经部典籍。其次,从西汉开始,除列人学官的“五经”外,古文经学者发掘了一批重要的儒学典籍,如《春秋左氏传》《周官》《逸礼》《古文尚书》等等,为尔后经书范围的扩展及各经的补充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东汉,由于统治者“尊孔”以及标榜“以孝治天下”,在“五经”之外又加入《论语》《孝经》,于是经书系统便由“五经”扩大为“七经”。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使经部典籍蒙受不少损失。西晋永嘉之乱后,西汉五经博士所传今文经几乎全部散亡,只有自东汉兴盛起来的古文经流传下来,南北朝通行的《毛诗》、郑注“三礼”、杜注《春秋左传》都是古文经。在经学领域,由于长期社会动乱的影响,文人土大夫中滋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他们把老庄道家的虚无思想同儒家的孔孟之道糅合在一起,宣扬无为而治,以虚无玄远的“清谈”相标榜,出现了所谓“贵无”的玄学。曹魏时的何晏作《道德论》、注《论语》,王弼注《老子》《易经》,就是提倡这种虚无思想的代表。魏晋南北朝的经学玄学化,是当时经学发展的重要倾向。

唐朝统一全国后,为了解决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经分南北、既不利学者又不利考试的问题,在唐太宗时,诏令孔颖达与诸儒对过去的各种经说进行整理、划一的工作,编撰《五经正义》182卷,作为明经考试的依据。孔颖达的《五经正义》调合了今古文学和南北朝的南学、北学,其中《周易正义》16卷用曹魏王弼注,《尚书正义》20卷用西汉伪孔安国传,《礼记正义》20卷用东汉郑玄注,《毛诗正义》四十卷用西汉毛公传、郑玄笺,《春秋左传正义》36卷用西晋杜预注,最后孔颖达等再以所撰“正义”对经书及旧注作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唐代科举的需要,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加贾公彦疏的《周礼》《仪礼》,杨士勋疏的《春秋觳梁传》,徐彦疏的《春秋公羊传》,形成了由唐人义疏的《九经正义》。唐“五经”“九经”扩大了经书的范围,一些原来作为经书“传”、“记”的典籍,如《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姅梁传》,《仪礼》的《礼记》都升格为正经;《周官》也从一般儒典改称《周礼》,加入了经书系列。到唐文宗时,经书范围又有扩大,太和七年(837),唐文宗下令将九经及《论语》《孝经》《尔雅》都刻在石碑上,这就是保存至今的“开成石经”。至此,经书系统发展为“十二经”。唐代统治者对经书范围的扩充,唐代学者对经书的义疏,使汉以来对诸经的看法和解说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进人宋代,传统经学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宋儒抛弃汉唐以来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理性命,因此宋学被称为“性理之学”,简称“理学”。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周敦颐及程颢、程颐兄弟,而南宋的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看作是理学的经典,合称“四书”,并为各书章句集注。他的《四书集注》在后世影响极大,元明清三代皆以此作为科考的标准答案。有宋一代理学盛行,但科考仍奉行传统经学,因此秉承汉唐经学的义疏仍有发展,经书系统在唐代十二经之后,又有扩充。北宋仁宗时镌刻“嘉祐石经”,又加入《孟子》一书,从此儒学经典形成“十三经”。南宋光宗时,有人将十三经及当时认为较好的注、疏、正义合刻在一起,成为《十三经注疏》,它包括:

《周易正义》10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20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毛诗正义》70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注疏》42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50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63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60卷,晋杜以预集解,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觳梁传注疏》20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20卷,魏何晏集解,宋邢邴疏;

《孝经注疏》9卷,唐李隆基注,宋邢邴疏;

《孟子注疏》14卷,汉赵岐注,宋孙爽疏;

《尔雅注疏》10卷,晋郭璞注,宋邢呙疏。

《十三经注疏》凡416卷,汇集了全部儒家经典,保存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汉晋古注和唐宋义疏,因而自形成以后便受到重视。明清两代,皆曾由皇帝敕版刻于太学,民间也有多种刻本流传,清代阮元的校刻本可谓各本中的善本。经学发展到宋代,经部典籍中的核心——“十三经”已经形成。这些经书,是垄断两千年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纲领,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十三经经典地位的最后形成,既是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也是经学不断发展的结果。

宋代兴起的理学,在元明两代的经学领域中一直占统治地位。明代的理学极盛,永乐间胡广等奉敕编《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特别是《四书大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因而在经学著述中对“四书”的注释、辨订、讲章之作也越来越多。宋明理学到明后期逐渐流于空疏,清初自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起,就一反明儒束书不观、寡学空谈的弊病,大力提倡实用之学,于是考据学兴起,清代经学盛行继承汉学、注重训诂考证之风。清代考据学在考订经书、名物训诂、音韵字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们不仅对前代注经典籍作了大量整理工作,同时遍注群经,“十三经”在清代皆有新疏一种或数种,清代经学方面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道光间,阮元编的《清经解》1400卷,选书180多种;光绪间王先谦编的《续清经解》1430卷,选书209种,可大致反映清儒治经的成果。

经学典籍的主体——“十三经”

经学研究的核心是被历代儒者奉为经典的“十三经”,宋明理学虽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为重,但《大学》《中庸》终归是《礼记》中的篇章,《论语》《孟子》也在“十三经”之内,因而经学的主要典籍仍为“十三经”所包括。两千余年的经学史,大致是围绕着这十三部经书的确立、考订、阐发和注解不断延深、反复纠辩、曲折发展的。十三部经书是经部典籍的主体,其他浩繁的经部书籍,都是由此而派生的著述。因此,了解“十三经”是把握经部典籍的关键。“十三经”中各经的大致情况如下:

《周易》

全文24000余字,原称《易》,又称《易经》,本是占筮书,后被儒家奉为讲究哲理的经典。相传古代占卜用的易书本有三种:一种是夏代的易,叫《连山》;一种是商代的易,叫《归藏》;一种是周代的易,就是现存的《周易》。前两种已经失传,而《周易》则流传至今。《周易》中用‘—’和‘——’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如三(乾)、三(坤)等,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称为八卦;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经文。许多研究《周易》的学者认为卦辞、爻辞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因为它所记的内容有殷商祖先的故事,也有周初的史实,但无后代任何色彩。

除卦辞、爻辞外,还有《彖传》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象》上下、《杂卦》等解释经文的传,合称“十翼”。十翼的作者并非一人,而且也不是作于同一时代。十翼对《周易》经文的解释未必都能符合原意,因此不能依赖它们去理解正文。

研究《周易》的“易学”历来有两派,一派重象数,卜筮灾异,如汉代的易学;一派重义理,阐发思想,如三国时王弼的易学。

《尚书》

全文2500余字,原称为《书》,是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后来成为儒家宣扬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圣典。《尚书》的内容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西汉初山东伏生所传,共28篇。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用周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在汉朝未能立于学官,以致西晋以后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

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根据一些散逸的《尚书》文字编撰成所谓古文《尚书》25篇,后人称之为“伪古文《尚书》”。他又吸收了原今文《尚书》,将其离析为33篇,两者拼凑,以符合刘向、郑玄校注的古文《尚书》58篇之数,向朝廷呈献。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收在如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中,它实际上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合并的。因此,现传《尚书》,只有今文才是真本,古文则是梅氏伪造的。《十三经注疏》中还有梅赜伪造的《尚书孔氏传》13卷,说是西汉孔安国解释《尚书》之作。梅氏编选的这些伪书,直到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时才被彻底揭穿。古代对《尚书》的研究,除了《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外,宋代蔡沈的《书集传》也是《尚书》研究的重要成果。

《诗经》

全文39000余字,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类,其中有庙堂之诗,卿大夫之诗,也有民歌,时代从西周到春秋中叶。春秋战国时,诸子各家都曾习《诗》用《诗》,但各家相比,以儒家对《诗》的整理水平最高,传授最成系统,《诗》渐渐成为儒家专门的经典。《诗经》在汉代有齐、鲁、韩、毛四家传授,前三家属于今文诗学,立于学官,但至魏晋以后逐渐衰亡。毛亨、毛苌所传的毛《诗》属于古文诗学,流传至今,共310篇,其中六篇仅存篇名而无诗文。历代《诗经》学研究的成就,除《十三经注疏》中的毛传、郑笺、孔颖达正义外,南宋朱熹的《诗集传》,清代陈奂的《毛诗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王先谦的《三家义疏集》等,成就也较突出。

《仪礼》

全文57000余字,原称《礼》,汉代又称《士礼》、《礼经》,晋代以后称《仪礼》,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仪礼》成书于东周时期,但书中所载的各种典礼仪式,应在此书之前就存在了。孔子办私学时,通过对古礼的整理编辑形成了《礼》的教材,礼是孔子讲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西汉初,由鲁高堂生传下《仪礼》17篇,在西汉中分为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三家礼学,它们都属于今文经学,立于学官。1959年在甘肃武威发掘出汉代抄在木简上的《士礼》多篇,属庆普传本,为研究《仪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流传至今的《仪礼》是由东汉郑玄注释的刘向《别录》本,其篇目与西汉学官的《仪礼》相同,都是17篇,包括士冠礼、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等。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又有《礼古经》56篇,是古文《礼经》,其中有17篇与今文《礼经》基本相同,另外39篇汉代称为《逸礼》,已经失传。《仪礼》研究,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都是较重要的著作。

《礼记》

全文99000余字,又名《小戴礼记》。先秦礼学家们传习《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这种资料叫作“记”,是对《礼》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西汉时《礼经》立于学官,礼学博士在讲《礼经》时也选用一些“记”作为辅助教材。东汉中期,注讲《礼经》的“记”只存两种:一是戴德选辑的85篇本《大戴礼记》;二是戴圣所编的49篇本《小戴札记》。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于是传习它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礼记》。由于郑玄也给《仪礼》《周礼》作注,所以三书并称“三礼”。

东汉以后,《礼记》的地位逐步上升,这是由于《仪礼》仅仅记载了一些礼仪制度,而《礼记》则更多地论述了这些典礼制度的意义和作用,从理论上阐述了儒家的“礼治”思想,更利于统治者发挥和利用。于是到了唐代,《礼记》从原来经传的地位升格为正经,并代替《仪礼》进入唐代“五经”。

《礼记》作为一部儒学杂编,内容很庞杂。有不少内容是专门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等,这些篇章探讨了制礼的深义,是研究儒家礼治思想的重要依据;有些篇章谈到儒家对国家、社会制度的设想,如《王制》《礼运》;有的篇章讲人生哲学和道德修养,如《大学》《中庸》和《儒行》;有的篇章借孔子之名阐述儒家理论,如《仲尼燕居》《孔子闲居》等;还有讲教育的《学记》,讲音乐的《乐记》。此外,有不少篇章是杂记各种礼制、礼仪规则及丧服丧事的。除《十三经注疏》中对《礼记》的郑注、孔疏外,注释《礼记》较有名的著作还有宋代卫湜的《礼记集说》,清代朱彬的《礼记训纂》、孙希旦的《礼记集解》。

《周礼》

全文45000余字,原名《周官》,西汉末年刘歆将它改名为《周礼》。这是一部记述政治制度的书,由战国时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国的官制为基础,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论,设计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为全书内容。《周礼》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其中“冬官司空”已亡佚,汉人用先秦古籍《考工记》补入。全书记载300多种职官,并对其职掌作了介绍,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如实记录,因此《周礼》仍是研究古制的重要典籍。

据《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记载,西汉景帝时,河间献王在民间搜集到古本《周官》,因此《周礼》属于古文经书,汉末立于学官。《周礼》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和贾疏外,清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是研究此书的重要著作。

《春秋》及三传

“春秋”曾作为东周各国国史的通称,现存《春秋经》是东周时鲁国国史的专称。它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4年的鲁国历史。孔子曾对《春秋》进行修订和整理,列为“六经”之一,作为在私学传授历史知识的教材。《春秋》经文对史事的介绍十分简短,全书不过16000余字,所以分别出现了一些解释《春秋》的“传”。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解释《春秋》的有五家,即左氏、公羊、觳梁、邹氏、夹氏。但邹氏无师,夹氏无书,实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左传》《公羊传》和《姅梁传》。《左传》是一部独立的史著,在司马迁《史记》中称为《左氏春秋》,东汉班固作《汉书》才使用《春秋左氏传》的名称。在汉代尊经的情况下,它和《公羊传》《觳梁传》一起被视为解释《春秋》的传。事实上,《左传》是参考《春秋》经而作的史著,并不单为解释《春秋》。西汉时,《左传》作为古文经,一直在民间流传,未立于学官,刘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汉书·刘歆传》),并力争将《左传》立于学官,遭到今文经博士的反对,理由之一就是它不传《春秋》。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后,才将《左传》拆开附于《春秋》各条经文之下,合为一书。两书合并后,可看出《左传》编年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四年(前464),比《春秋》经多出17年。合并后的《春秋左氏传》中还有不少“无经之传”,则原《春秋》不载而《左传》有文。以隐公元年为例,经有七条,都有“传”;“传”有14条,其中7条是“无经之传”。

在《春秋》三传中,《左传》以叙事为主,而《公羊传》、《姅梁传》则以释经为主,叙事极少,因此后两传不能作为史书,而只能作为纯粹的经书来读。汉代《公羊传》和《觳梁传》都立于学官,属今文经,汉代以后儒者常利用此两传发挥自己的政治观点,因此这两部经传,特别是《公羊传》,在经学史、思想史上也具有很大影响。

《论语》

这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少数学生的言论行事的书。“论语”一词,最早见于《礼记·坊记》,说明《论语》在西汉以前就已流行。按照《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语》是在孔子身后由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将平时的记录汇纂成书的。它在西汉时还被看作是传、记一类著作,只作为经书的辅翼。东汉以后才作为正式经书列入“七经”。《论语》全书12000余字,分20篇,书中保存了孔子大部分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研究孔子及孔门弟子的必读书。西汉流行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三家,前者属于古文经学,后两者属今文经学。自汉代开始,《论语》就受到高度的重视,历代研究著述层出不穷,较重要的研究著作有《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集解和邢禺疏,还有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刘恭冕的《论语正义》。

《孟子》

这是一部孟轲言论行事、包括他和门人弟子相互问答的记录。《孟子》一书主要由孟子的门人万章、公孙丑两人所记,孟子本人亲自润色过,成书于战国晚期。全书34000余字,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凡十一篇”。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穷通篇》说:“孟子著书十一篇,七篇为中,四篇为外。”与应劭同时的赵岐认为外书四篇文义肤浅,怀疑是后世伪作,因此他作《孟子章句》只作内书七篇。后来,赵岐作注的七篇流传下来,而外书四篇则逐渐亡佚了。在汉代,《孟子》同《论语》一样,仅被看作是传、记类著作,直到宋代,才被作为经书列入“十三经”之中,《孟子》一书是最后进入“十三经”的。它反映了孟子系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观,其中“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重民思想非常可贵,而明太祖朱元璋则对此极为不满,他下令删节《孟子》中有关重民内容的章节85条,书称《孟子节文》,并不准士人学习这些删掉的内容。

对《孟子》的研究从汉代就已开始,《十三经注疏》中赵岐的章句和孙爽的正义是重要成果。此外,清代焦循的《孟子正义》则被推为清代注《孟》书中最高水平的著作。

《孝经》

今传《孝经》1700余字,分18章,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部。基本内容是讲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等各类人如何行孝,由讲孝进而劝忠。《孝经》在东汉时被列入“七经”之一,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

经学者考证,发现《孝经》的内容有些是抄袭《左传》《孟子》《荀子》的。又根据《吕氏春秋·察微篇》中引《孝经》之文,可知《孝经》成书于战国末期。汉代曾有古文《孝经》,但在南北朝时亡佚。

《尔雅》

《尔雅》是“十三经”中较特殊的典籍,实际上它本身不是“经”,其内容并无经义可言,只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的汇编。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十二经”,才把它上升为“经”的地位。后世经学家只是利用它的训诂知识来解释经书。《尔雅》共19篇,全文10900余字,从它所涉及的文献和利用的制度、史实来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诸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此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汉代经典传注发达起来后,经过增补才成为现在的状况。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郭注、邢疏外,清代又有两部研究《尔雅》的重要著作,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重在对郭注的证实和补充,邵晋涵的《尔雅正义》则从经学的角度对《尔雅》进行发挥。

经学的解经典籍

经学中的正经仅13部,总计字数不过65万,一部《十三经注疏》才416卷,而历代解经典籍的数量则要超出数百倍。仅据《四库全书总目》与《贩书偶记》正续编收载的经部典籍就有3900余部,近5万卷,这是大致流存且经著录的经部书籍,未见著录者当不止此数,历代散失的经学典籍更无法统计。因此,绝大多数的经学著述都是解经典籍。

古代解经典籍的体例最为多样,居各种典籍之冠。一部儒家“正经”,经过历代学者以各种体例和形式的注解、发挥,产生几百部乃至近干部著作,是不足为奇的。我国注经典籍繁富的体例,在唐以前就基本齐备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传、故、笺、注、说、微、通、章句、条例、集注、集解、集释、集义、音、解、解说、解谊、通解、疏、讲疏、义疏、训、释、撰等著作体例在当时都已出现,唐以后基本沿习,少有改变。

传“传”有传述之意。据说《周易》中十篇解释经文的文字,就是孔子写的传,因此又称《易大传》,这是注释正经最早的传。后世采用“传”这一体例注解经书的著述极多,就一部经书来说,由于注解的角度不同,各种传的内容差别也很大。如《春秋左传》主要在于论证本事;而《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则主要在于阐述经义。传的形式也有多样,有的是照经文一字一句解释的,如《毛诗诂训传》;有的是杂引他说,借经义以证事理的,如《韩诗外传》。

注“注”的本义是用水灌注,使之畅通。引申为对古书中难解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东汉郑玄曾遍注群经,今存尚有《仪礼注》、《周礼注》、《礼记注》。这种体例经郑玄推扬光大,成为后来最常见的一种解释、疏通文义的形式,经部中以“注”而称的典籍也较多。

说“说”是释讲的意思,大致以阐说大义为主。“说”的体例起源也很早,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易》有《五鹿充宗略说》,《书》有《欧阳说义》,《诗》有《鲁说》《韩说》,《论语》有《齐说》《鲁夏侯说》《燕传说》,《孝经》有《长孙氏说》《江氏说》。清人惠世奇撰《礼说》,不载经文,但按经文顺序编列,对古音古义疏通说明。

笺“笺”是表识的意思,这种体例由郑玄首创。郑玄治《诗》尊崇《毛传》,如《毛传》有隐晦不清之处,便记下自己的见解,标识其旁,成为“笺”。在郑玄《毛诗笺》之后,以“笺”解经的著述历代不绝,仅清代就有胡永珙的《毛诗后笺》,会钊的《周官注疏小笺》,万斯大的《礼记偶笺》,俞樾的《礼记异文笺》,刘逢禄的《公羊何氏解诂笺》,赵坦的《春秋异文笺》,潘维城的《论语古注集笺》等。

解“解”是剖析解释的意思。“解”这种体例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诸子著作中就有解,如《韩非子》中的《解老》,便是解释《老子》的名篇。后人沿用这一体例来解经,或称“解谊”,或称“解诂”,如东汉服虔的《春秋左传解谊》,贾逵的《周官解诂》《左氏传解诂》,保存至今的是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诂》。

疏“疏”即疏通之意。这种体例最早起于南北朝时的“义疏”,梁朝皇侃在《论语义疏》的序中分析其特点是“引取众说,以示广闻”。到唐代,对于汉人的经解,唐人看起来已不甚明了,于是出现“疏”这种新的注解形式,疏不仅给正文作注释,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释,形成了经、注、疏三个层次。一般来说,疏不违反注的意思,所谓“疏不破注”。唐代官修的义疏称为“正义”,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后来的《七经正义》。私人的注释之作仍称“疏”,如贾公彦的《周礼疏》、《仪礼疏》。

章句“章句”主要是分析经文的章节,盛行于西汉,为经师讲经所习用。先秦古籍,整篇直述,既不分章,也不断句,后来儒生进行分章断句,在分章断句中也表述了对内容的理解,汉人的“章句”保存至今的有赵岐的《孟子章句》,可以从中看出章句的特点。这种著作体例后代也有所沿用,如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都很著名;清代则有焦循的《易章句》,任启礼的《礼记章句》等。

集解“集解”这种体例是汇集诸家之说来进行注释。《十三经注疏》中的何晏《论语集解》、范宁《春秋姅梁传集解》是这种体例的代表作,而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则不属这种体例,其注释仍是杜氏一家之言。集众家之说荟萃一处的方法,不仅有集解,还有集说、集注、集讲、集要、集意、集传等等,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注释领域之中,数量甚多。以“集传”而言,宋代较有名的著述就有朱熹的《诗集传》、蔡沈的《书集传》、苏辙的《春秋集传》等。

丰富的解经典籍是随着经学的发展逐步积累起来的。春秋时只有“六经”。战国以后,儒家著述中解释“六经”大义的传、记开始兴起,《周易》的彖辞、象辞等“十翼”就是《易传》;《礼》所附的“记”以及《春秋》各传,都是早期的解经著作,只是到了汉代才升格为“正经”。西汉时经学家所写的传、注等,以阐述经义为主,如《尚书大传》、《韩诗外传》、《春秋繁露》等。但这时有些解经著作则开始出现了繁琐的弊病,东汉桓谭在《新论》中就记载说,《书经》大师秦延君竟然用十多万字来解释“尧典”两字的含义,这种流弊在以后的解经著述中时有出现。东汉以后,注经典籍逐渐转向通训诂、究名物的方向,主要是解释字义和考证名物制度,发展了章句训诂之学,出现了像许慎、马融、郑玄等有名的注经学者。流传至今的有《毛诗传》《三礼注》《公羊传解诂》《孟子注》等,后世称为古注。

魏晋以后,随着音韵学的发展,解经典籍中的音注著作大量增加,晋代的徐邈对“五经”都作了音训,成为当时诸经音注的典范。为经书作音注声训的传统,到唐代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为经文注音的解经典籍,其中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成就最大,他的音训做到音与义结合,注一不同的音,即表达一种不同的解释。全书36卷,搜采汉魏以来凡230余家而遍注群经,“十三经”中仅缺《孟子》,是因为唐时《孟子》还未进入“正经”。后来宋儒刊刻《十三经注疏》时,将《经典释文》内容散于各经注释中,称为“陆德明音义”。

宋代注经典籍的数量迅增。在南宋时,经学学者将汉以来注解“十三经”的一批重要解经典籍确定下来,刊成封建时代通行的《十三经注疏》。这套注疏典籍中,古注除《孝经》为唐明皇所注外,汉人与魏晋人各居其半,义疏部分是由唐宋人完成的。大体而言,其内容注多宗汉,疏多宗唐,倾向于训诂名物的汉学,与当时理学诸儒注经的方式迥异。宋儒的解经典籍虽然进入《十三经注疏》者很少,但有不少著述的成就是为历代学者公认的。例如,《易》注方面,程颐的《易传》、朱熹的《周易本义》皆有新意,尤以程颐的《易传》为清代朴学大师顾炎武所推崇。《尚书》注方面,蔡沈的《书集传》、宋末元初金履祥的《尚书表注》不亚于《伪孔传》和孔颖达的“正义”,后来学者多所利用。《诗》注,则有欧阳修的《毛诗本义》,往往能探本诗人之旨。《三礼》方面,朱熹晚年所作的《仪礼经传通解》,就《仪礼》分章分节,眉目清楚,并引《礼记》内容进行注解,溯本追源。朱熹的《论语集解》和《孟子集解》,虽然重在义理的阐发,但词句简明,便于初学,可与何晏的《论语集解》、赵岐的《孟子章句》配合起来阅读。明代的解经典籍虽然数量不少,但多承宋学,未能有突破性的进展。

清代解经典籍成就辉煌,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许多经学领域的研究超越了汉唐。择要而言,首先是在对经书的辨伪上意义重大。清代学者万斯同的《周礼辨非》、《仪礼商》,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惠栋的《古文尚书考》,胡渭的《易图明辨》,都是当时疑经辨伪的力作。特别是《古文尚书疏证》一书,引经据典,共列128条,一一陈述《古文尚书》的矛盾,彻底揭穿东晋梅颐对《古文尚书》和《尚书孔传》的伪造,使遗留千年的问题成为定案。其次,清儒的解经典籍几乎遍注群经,“十三经”中除《礼记》和《毂梁传》外,每部经书皆有数种新注新疏,这些著述对经文经义的考证和注释,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全新水平。清末学者章炳麟曾对清人解经典籍加以研究,从中选出一批著作定为“群经新疏”,颇有代表性意义。其所列举:《易经》有惠栋《周易述》,江藩、李松林《周易补述》,张惠言《周易侯氏义》;《尚书》有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诗经》有陈奂《毛诗传疏》;《周礼》有孙诒让《周礼正义》;《仪礼》有胡培晕《仪礼正义》;《左传》有刘文淇《左传正义》;《公羊》有陈立《公羊义疏》;《论语》有刘宝楠《论语正义》;《孟子》有焦循《孟子正义》;《孝经》有皮锡瑞《孝经注疏》;《尔雅》有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这些著述可以大致反映清代经学研究的水平。此外,清人还对经书注释典籍作了大量的整理工作,康熙年间由纳兰性德刊刻的《通志堂经解》1860卷,由徐乾学、何烽主编,编者收集了唐、宋、元、明人关于《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等解经典籍146种,其中尤以宋元诸儒著述居多,收罗宏富,颇多罕见之本。此外,清儒还对当代的解经著作进行总结,如阮元所编《皇清经解》和王先谦所编《皇清经解续编》。

同类推荐
  •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水浒求生记同人作品曾经睥睨天下的汉民族遭遇到了有史以来严酷的灭国惨案,王伦很心焦,肿么办?就靠梁山泊这帮老兄弟能扭转乾坤?
  • 重生之征途

    重生之征途

    重生过去,不知名的朝代,不一样的格局。特种兵出生的杨楚重生于世家,本想带上两三个跟班,赌赌钱,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当当纨绔。可是,现实的差距不得不让他踏上征途……
  • 乱天下

    乱天下

    这本来就是一个被人搅乱了的时代,但还有人要继续将已经安定数十年的天下扰乱。大汉民族的江山,塞外鲜卑的铁骑,大充王朝的忠臣良将,中原漠北的各路群豪。究竟谁乱天下,谁有能定天下。请各位关注机器新造的《乱天下》。
  •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混在晚唐

    混在晚唐

    普通大学生穿越到唐朝末期,虽有其他穿越者的想法,却无本事,他不晓军事,五谷不分,不懂机械,不会炼钢,也不会写诗著文,更没有什么王霸之气,唯一的优势在于知道历史。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他不得不“混”着保全自己,走上了一条另类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宠溺无边:邪王的绝色王妃

    她是暗杀界的王者,手法果断,杀伐狠绝的“鬼魅”。他,邪魅无情,冷漠狠辣的“邪王”。却只愿钟情于她,爱她如命!“瑶儿,宁可负尽天下,也绝不负你!”“尘,愿与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在世,只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tfboys之梦境初醒

    tfboys之梦境初醒

    衣食无忧的她们,闪亮的他们,爱过就无怨无悔!当幸福来临时无限喜悦,当噩梦来临时却留下一句话:“有缘无分很痛苦,而你我终究有缘无分。”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因为没有想好,一起期待咯!
  • 土郎中的抗战生涯

    土郎中的抗战生涯

    作品简介:大山里的一对双胞兄弟,出身书香门第,却一个学了郎中,一个当了军官。是郎中的却练就一身武功,当军官的却沦落成了山大王。特定的历史环境又把两兄弟推向了抗日战场,同舟共济,浴血沙场……个中滋味,请君品偿!
  • 王牌军医

    王牌军医

    王牌特工许开光因秘密任务从前线回到家乡,离乡十载,他再不是当初那个傻小子。他无意处处留情,奈何美人多情,校花警花,姐妹母女蜂拥而至;他本淡泊名利,奈何富贵滚滚,高官巨贾争相追捧。小医医病,名医救人,无双神医妙手治国。王牌军医,王牌归来。
  • 云逸仙

    云逸仙

    天上云逸仙,人间云雨晨。御风神行去,笑游玄黄天
  • 我会捉鬼

    我会捉鬼

    鬼神之说是个大概念,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一些灵异的事。不管你信不信,都是有的。尽管故事写的不好,但你觉得是真是假?《我会捉鬼》交流群名称群号:419650864
  • 华丽骗术师

    华丽骗术师

    凌少秉,一个从其他世界穿越过来的职业穿越者专精骗术的他是个不可多得的骗术师,同时也是个全才三教九流,略知一二;百行百业,粗通皮毛。上戏昏君,下欺谗臣,偷天换日,无所不能!谁说出手就一定要惊世骇俗?符合自己审美的华丽骗术才是王道!轨道之外的一场无比滋润的旅行,且看这位以华丽为宗旨的骗术师如何把这个世界搅得天翻地覆!
  • 守护甜心之水月幻光

    守护甜心之水月幻光

    一个刁蛮的千金,令她被自己最亲爱,甚至自己最心爱的人抛弃。你要怎么做?不行!我不能任由你来!等着吧!期限是三年,看看是你弱了,还是我强了!呵呵,这将会是一场好玩的游戏,是吧,我亲爱的读者。看着吧,我会把伤害过我的人,一个一个处理掉!
  • 一睡成神

    一睡成神

    梦神附体,一梦千秋,睡服万界,唯我独尊。——睡觉都可以修炼,这还让不让其他人活了?
  • 折翼王妃

    折翼王妃

    骊珠是身为天下首富的父亲为她所取的名字,但她抛却豪宅华栋隐居深山,成为人们口中神秘的神医迦叶。在命运的错综下,她“染指”了天子骄子。那曾自由舒展的双翅从此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