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39000000018

第18章 叶剑英独特的读书“三遍法”

叶剑英元帅曾感慨地说:“学习的时间主要是靠自己挤出来。努力挤,就有;不挤,就没有。”他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三遍法”,他解释说:“一读,即浏览、圈点;二记,即笔记、脑记;三用,即主席用马列主义,我们用毛泽东思想。”

“抓紧时间工作,挤出时间学习,偷点时间休息”

叶剑英在读书。

许多人不读书、少读书的理由无非是工作忙,没有时间读书,也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工作、读书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叶剑英元帅的一句话非常简练地给出了答案:“抓紧时间工作,挤出时间学习,偷点时间休息。”这是叶剑英元帅生前办公桌上的座右铭。

叶剑英元帅不光重视自己挤时间读书,他还注意表扬那些挤时间自学的标兵,给大家树立榜样。1964年3月7日,叶剑英元帅接见了勤奋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连副指导员廖初江。叶剑英元帅在询问了廖初江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情况后,表扬他善于挤时间,勤奋自学。叶剑英元帅对廖初江感慨地说:“学习的时间主要是靠自己挤出来。努力挤,就有;不挤,就没有。”

叶剑英元帅不光重视自己挤时间读书,还注意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和军事科学院研究人员挤时间读书学习。一次,在武汉主持召开全军条令会议期间,他和身边的一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交谈,问他们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没有,读懂没有。他举出书中恩格斯的《步枪史》一文,颇有感慨地说:“恩格斯在那样的年代,条件那样差,还写了那么多军事著作。他花那么大的精力,对步枪的历史作了那么系统的研究,时至今日,我们从事军事科学研究的同志,还写不出那样的作品,说来真是惭愧!”最后,他诚恳地教育大家,要学习革命导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精神,挤时间下功夫读书,钻研学问。

那么,叶剑英元帅是如何挤时间读书学习的呢?

即使到了高龄的晚年,叶剑英元帅还非常重视挤时间读书学习。他经常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激励自己。他曾经谦虚地说:“我这个院长,实在惭愧,脑子里的科学也不多。怎么办?要么爬上琅琊山,要么退休,解甲归田。还是要爬山,科学的大山要爬。马克思五六十岁才学俄文,干到老,学到老。人生就要干,要斗争,要战斗,过前进的人生。”年,他已是85岁的老人了。那时,党中央根据他的年龄和身体条件,尽量减少他的具体工作,希望他健康长寿。可是,他还是每天都要批办文件、听汇报、翻阅当天的报刊,有时工作起来忘记吃饭和休息。他把自己的工作、学习、休息写成三句话,作为“座右铭”,压在写字台上玻璃板底下。这三句话就是:“抓紧时间工作,挤出时间学习,偷点时间休息。”

他“抓紧时间工作”有三个不管:一是,不管是不是规定的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二是,不管是不是吃饭的时间;三是,不管是不是睡觉的时间,只要工作一来就马上去做,今日事今日毕。

他的学习也是一样,一天的工作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学习”。

他经常利用每天起床前的时间,早早起来读书。他阅读《辩证法唯物论诸问题》一书时,连着抓了九个早睡的时间,一气读完了近33万字的书。在这本书里共有九次时间地点的记载。如其中的一次,在《巴甫洛夫的学说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反映论》一文的最后一页边白上记载着:“4/5,四时,1954(即1954年5月4日早4时),汉口大楼”。叶剑英读完了这本书,在书的第二页空白上用钢笔黑墨水题写了这样四句话:“他在工作着,同时在学习着;他在学习着,同时也在工作着”。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的辩证关系:工作中有学习,学习是为了工作。

他经常在工作间隙读书看报,自学外语,主要是英语。

他经常在吃饭和散步的时候,听秘书根据有关资料汇报一周的国内外形势。

“夜阑人静好读书”,夜时是叶剑英读书学习的好时间。他经常利用晚上10点以后的睡眠时间读书。他读过的书上记载的时间大都是深夜12点以后,如在《马卡洛娃讲演集》一书的后数第二页背面边白上记载的时间地点是:“阅过,18/10,1951年,一时十五分(即1951年10月18日1时15分),于北京北长街81号”。又如在《论农民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书的最后一页正面边白上记载的时间是:“阅完,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一夜,十二时四十五分。”还在这里题写了:“珠江江上月如钩,夜阑人静好读书”两句诗。像这样深夜读书的例子不胜枚举。

此外,叶剑英还会利用外出视察途中和住院休养的时间读书。如《掌握布尔什维克领导经济的方法》一书,就是他在视察工作的途中阅读的。记载在《按劳取酬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这篇文章的第四页背面天头上的时间地点是“8/3,1950,正午,离开岳阳北上”,记载在本书最后一页背面边白上的时间地点是“8/3,1950,阅完,于岳阳、武汉间”。又如阅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一)》一书时,记载在《斯大林对于马列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这篇文章的最后一页背面边白上的时间地点是“27/6,1942,于烂泥湾休养所”,阅读《当前苏联军事学说与战略的关系》一书时,记载在本书的最后一页边白上的时间地点是“10/3,1956,在三〇一医院”。都说明他是在住院休养时间阅读的。

叶剑英甚至不放过上厕所的一点时间,他经常利用上厕所的时间看一看当天的报纸或刊物。

这样一来,叶剑英的休息时间更少了,只好“偷点时间休息”。他有时工作累了,就坐在那里闭上眼睛休息一会,五分钟、十分钟就可以了。

叶剑英认为,为了革命建设的需要,时不我待,再辛苦、再劳累也值得,所以才会养成主动抓紧时间、挤时间读书学习的习惯。

毛泽东曾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赞扬他是“有文化的人”。但叶剑英从不自满,以身作则,勤奋好学,带头攻关。在他家里,藏书千卷,古今中外,马列经典,名人论著,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应有尽有。他年复一年,不分昼夜,孜孜不倦地刻苦攻读各种书籍。

独特的读书“三遍法”——“一读,二记,三用”

叶剑英在学习。

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叶剑英在阅读中不断地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做“三遍法”,具体说来就是:“一读,二记,三用。”他一直坚持用这个方法阅读。到20世纪80年代初他还是用这个方法读书。不只是读书,看文件、批文件也是用这个方法。

那么,叶剑英对他的读书三遍法是如何解释的呢?

叶剑英第一次记下读书三遍法:他在阅读《主稿》198第一册时,在这册的首页上提出了读书“三遍法”:“一读、二记、三用。”但没有提如何读、记、用。

叶剑英进一步补充完善读书三遍法:他在读《主稿》第二册时,觉得这个读书“三遍法”还不够具体和完善。于是,又作了补充。在这册首页上写道:“一读,即浏览、圈点;二记,即笔记、脑记;三用,即主席用马列主义,我们用毛泽东思想。”

叶剑英的读书“三遍法”其实质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为了单纯地学习,而是为了革命实践的需要。他在学习中,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有目的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叶剑英读书“三遍法”的起点是“读”;叶剑英读书“三遍法”的重点在“记”,也就是消化吸收,笔记、脑记是他消化吸收的具体方法;叶剑英读书“三遍法”的目的是“用”,也就是理论要联系、指导实践,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一读,即浏览、圈点”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叶剑英的这首《攻关诗》表明了他的读书态度:“攻书莫畏难”,“苦战能过关”。

1980年,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一次会议上,讨论成立中央书记处的问题时,他在发言中强调:“必须善于学习、勤奋学习。书记处担负的任务是很繁忙的,我们的经验不足、知识也不多,很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我们要认真读书,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会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即使我们的工作有了一些成绩,也要谦虚谨慎,力戒骄傲。”叶剑英一生正是这样做的,他这样告诫别人,自己也这样身体力行。

叶剑英的秘书张廷栋回忆说:“我跟随叶剑英,在他身边做秘书工作,直到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历时十七年,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老人家孜孜不倦的读书生活一直伴随着他的政治生涯和军事生涯。”

叶剑英从幼年起就勤奋学习,酷爱读书。十四岁那年,叶剑英以优异成绩从丙村三堡学堂毕业,考入东山中学。在校期间,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史书和古典文学诗词,很多大家名篇他都能背诵如流。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组织能力过人,被公认为当时东山中学的学生领袖。节假日的时候,他常常约几个朋友去附近的名胜游玩。往往他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每到一处灵山秀水或宝刹,都会停下脚步,一边观看刻着的楹联,一边背诵抄写。彼时的中国仍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震颤。一些革命志士所撰写的书籍,如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邹容的《革命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叶剑英在一些进步老师的影响下,也开始阅读这些革命书籍。每次他想起书中内容,总忍不住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并因此吟出一首诗来:“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己之利,而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富强干一番大事业。

随着年龄的增长,叶剑英读书的欲望愈来愈强烈。为了增长知识、寻求革命的真理,1917年夏,他从南洋回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在校认真钻研中外军事理论,特别是炮科知识和技术,毕业时获得最优等毕业证书。

1920年8月,他投效援闽粤军,开始追随孙中山革命。此后,在东征、北伐战争生活中,认真研究孙中山的理论和著作。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到香港与聂荣臻研讨太平天国史,总结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

1928年底,他到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读书,除刻苦地攻读俄文,很快地掌握了语言工具外,还进修了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和军事知识等课程。

1930年下半年,从莫斯科回国路经上海时,在白色恐怖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他用自己节省下来的一点路费,购买了一批有关政治、军事、历史等方面的书籍,带到了中央苏区,孜孜不倦地学习。

全国解放以后,他仍然是一位读书不知疲倦的人,读起书来,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工作的需要,他每天坚持自学英语约一个小时,经过常年不断努力,他终于能看懂英文版的一些文章和书籍。

叶剑英不论在青少年的读书时期,还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或是在政务繁忙的建设时期,他总是坚持学习,勤奋学习,从不倦怠。他从青春少年学到了白发晚年,真正实践了“活到老、学到老”。

“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丛藏醉叶,留下一年秋。”他的这首诗是他在他的“藏书楼”——西山二号楼博览群书的真实写照。西山二号楼有上万册藏书,有马恩列斯著作、毛泽东著作,有社会科学(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文学艺术(包括中国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古典诗词、古典文选、中国近代、现代文学,还有外国文学名著等)、中国历史(包括古代、近代、现代历史著作等)、外国历史(包括世界史、世界各国史等)、中外地理(包括地图集等),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包括数、理、化、天文、地球科学、机械工程、生物、气象等)、医药卫生、工业、交通、农业、林业、综合性图书(包括各种字典、辞典、手册等工具书),等等。叶剑英很重视藏书,在他看来,这些书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它们,干革命、干社会主义就没有力量。

除了阅读马恩列斯著作全集、毛泽东著作一至五卷和后来有部分被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主稿”等文献以外,叶剑英还阅读其他很多著作。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列宁论战争》、《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关于列宁的“哲学笔记”》、《论列斯创造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社会学大纲》、《向列宁学习工作方法》、《自然科学讲话》、《军事科学军事艺术》、《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拿破仑论》、《外军资料》、《国际问题译丛》、《资本主义总危机》、《宇宙的构造》、《原子世界》、初高中数理化课本、英语俄语课本等等。从马列主义著作、毛泽东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从古代的到现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军事、政治、文化、天文、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书籍,他全都阅读。还有各种辞书、地图、手册等工具书,他也离不开身。使用最多的是《辞海》、《中国地图》、《中国历史地图》、《世界地图》以及各种专门知识的辞典,等等。其中有两本工具书足以说明使用的时间之长。一本是1934年6月出版的《中国分省图》,在这本地图的第二页上,有叶剑英1938年11月21日题写的“纪念直罗镇之役”手迹。从这个手迹上记载的时间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为止,这本地图已经使用四五十年了。另一本是中华民国8年12月出版的《辩证唯物论辞典》,在这本辞典的首页上,有叶剑英1946年5月24日题写的“这不是考查的备用书,而是咱们必读的好书”的手迹。从这个手迹上记载的时间看,到20世纪80年代初,其使用时间也有三四十年了。

“二记,即笔记、脑记”

在叶剑英元帅的藏书室里,留有批注的图书就有六十四种(72本)。他的批注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符号批注,一种是文字批注,一种是时间批注。

在叶剑英批注过的72本书里,都有圈圈点点的读书符号,有很多地方圈点细密。例如,红杠加蓝杠、红双杠、蓝双杠、红方框、蓝方框。还有××、〇〇、〈〉、()、以及逗号、分号和问号。这些符号往往也反映出他在读书中的某种意图和倾向,如问号,直接显示了他对某个观点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这对于理解他的思想是有帮助的。

在叶剑英批注过的72本书里,有大量宝贵的文字批注。每一本书里,都有几十处的文字批注,一处批注的字数,最少的三五个字,最多的二三十个字,平均每一本书里的批注有二百多字。这些批注,有的批在篇页的天头地脚,有的批在篇页的边白中缝,有的批在篇页的段末行间。有的是对某一句话的复述,有的是对某一段落的提要,有的是对某一内容的概括,有的是对某一观点的疑问,有的是对某一问题的联想,也有的是自己提出的见解。

例如:叶剑英在阅读《社会学大纲》一书时,反复阅读,在字里行间画满了红杠杠、红圈圈、红点点,并以“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为例,来说明“运动是矛盾,是矛盾的统一”。例如,力学的运动,是作用与反作用、运动与静止的对立物的统一。物理学的运动,是阳电气与阴电气、阳磁气与阴磁气的统一。化学的运动,是原子的化合与分解。生物学的领域,一切生命现象,都是生与死的统一。社会的领域,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社会的发展是阶级的对立的发展。叶剑英为了说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是发展的各个过程所固有的法则,从“否定之否定的法则”这节中引用了麦粒、天竺、牡丹、兰花、蝴蝶等这样几个例子分别说明这个法则。例如麦粒在适当的条件下发芽生长,变成了植物,这是从肯定到否定;植物经过一系列的生长环节,最后又产生麦粒,于是麦秆就枯萎,这是由否定到肯定。从麦粒开始又回到麦粒,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但实际上新产生的麦粒不仅数量比原来的麦粒更多,而且如果经过人工培养的话,品种也会有所改进。又如,天竺、牡丹或兰花,如果我们用园艺家的技术去培养种子及其所发生的植物,那么,因这一否定之否定的结果,我们不但得到更多的种子,而且得到能开最美观之花的更好的种子。这一过程的每次重复,每次新的否定之否定,都增加着这种完美的程度。再如,蝴蝶,它从卵发展出来,于是否定了卵,它经过各个阶段,终于达到了性的成熟、交尾,而重新自行否定,即在配偶、产生无数之卵等等过程完成之后,自行死亡。

他使用的时间批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有的书读了几篇或几章之后就有一次时间地点的记载;有的书阅读两遍,每遍都有时间地点的记载。例如:《关于列宁的“哲学笔记”》一书,他在十一年中读了两遍,共有九次时间地点的记载,第一遍是1957年在广州分五次阅读完的,因此书中有五次时间地点的记载;第二遍是1968年在北京西山分四次重读完的,因此书中又有四次时间地点的记载。第二种,有的书分两次读完,就有两次时间地点的记载。第三种,有的书一次读完,就在本书的最后一页记上时间地点。

“三用,即主席用马列主义,我们用毛泽东思想”

至于怎样才能更好地“用”呢?叶剑英提倡“融会贯通,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叶剑英非常重视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1977年10月9日,叶剑英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大会上讲话,号召大家要坚持和发扬毛主席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他说:“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我认为有两层基本意思。一层是:一定要掌握理论。没有理论,一张白纸,凭什么去联系实际?另一层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决不能把理论同空谈、吹牛甚至撒谎混为一谈。”

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

如叶剑英元帅很注意学习哲学,用以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叶剑英元帅很注意学习经济学,用以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叶剑英元帅很注意学习政治学,用以研究中国革命的政策和策略,进行统一战线工作。

叶剑英元帅很注意学习军事学,用以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指导革命战争,等等。

“改善生产工作,扩大国内市场,提高实际工资,巩固城乡团结”,这是叶剑英在阅读《掌握布尔什维克领导经济的方法》一书时提出的可用于指导实践的要点。1950年,他在阅读该书时,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发生了极大兴趣,感到斯大林提出“有计划地减低工业品成本费”这一政策很重要,可作为我们的借鉴,因而提出前面四句话。这是叶剑英阅读《斯大林论工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的第二部分提出的要点。斯大林为了使苏联的企业工作得更好,工业品生产得更好,在苏联共青团第一届代表大会上演讲时,提出“有计划地减低工业品成本费”。实行这一政策,便有可能使工业顺利发展,并引导农业前进,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保证社会主义的胜利。今天看来,这四句话仍然可以作为指导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

叶剑英元帅的“一读,二记,三用”读书“三遍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非常有效的综合读书法,我们不光要学习他勤奋刻苦的读书精神,更要学习他的读书“三遍法”。

同类推荐
  • 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比较研究

    依法行政与社会治理比较研究

    海峡法学论坛长期致力于涉台立法、地方立法和涉台法律问题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繁荣法学研究,促进港澳台与内地的法学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论坛的规模逐年扩大,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成为港澳台与内地法学、法律界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拓展合作的重要平台。
  • 白宫密谈

    白宫密谈

    以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至今尚未公开发布的电话录音为材料,基辛格披露了曾被列为最高级别机密的外交危机背后的秘辛。书中介绍的两大对外政策危机,一次通过谈判成功度过,另一次惨淡收场。他们在应对危机时,决断迅速,依仗的就是手中的电话。赎罪日战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越走越远,披露的细节一点一点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本书收录了大量与之有重大关联的谈话,包括:基辛格与以色列首相戈尔迪.梅厄、以色列驻美大使司马查.蒂尼茨、埃及外长、苏联驻美大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谈,当然也包括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展现了当时中东问题的全貌。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收入分配等各重大领域进行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国情报告》从时点和节点入手,全面监测中央政务、地方政务及媒体报道,用最简单、最清晰、更条理、更丰富和更有规律性的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

    《党建工作实务: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上》:民权是指用以指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民权分为四种,即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孙中山认为,代议政体,人民选举议员,由议会去管理政府,是间接民权;有了选举和罢免官吏,创制和复决国家法律的权力,才算是充分的民权,彻底的直接民权。
热门推荐
  • 诡案鬼吃人

    诡案鬼吃人

    一个偏远农村,20年前因为一场雨冲刷出了古墓,从而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从古墓走出的恐怖男人、凭空而出戴着人皮面具神秘人。当这山村死的只剩你一人,这天晚上,们却被人敲响了。
  • 末日之后的日子

    末日之后的日子

    人类破坏大自然,任意杀戮,随意砍伐,甚至对自己的食物,对孩子使用的疫苗,通通作假!导致土地退化,人的免疫力下降,疫病横生,灾荒遍地,战争越演越烈,假的药品引起了更多疾病!灾变不可避免!
  •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

    凌佳人拿着手机的时候,白皙的手指有些微微颤抖,好像在期待又惧怕什么一样。此刻,她的脑海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画面,有她经历过的,也有她没有经历过的。那些个在脑海里转瞬即逝的画面,都让她感觉到莫名其妙的疼痛,心里就好像被针扎一样,但是又无能为力到任其刺痛着。她眼睛轻轻的瞄了一眼桌上的饭菜,早就冰凉了,美味的佳肴此刻都像是长了一双双窥视的眼睛,它们看着凌佳人,那些惹人怜爱的蔬菜颜色和一个个心型的装菜的碟子,却如同鬼魅一般的嘲讽着,亦或是可怜着此刻的凌佳人。
  • 洛克王国之现实

    洛克王国之现实

    一个神奇的故事,因为一件事,从洛克变成了人类,又遇到了许多人、洛克、宠物,正如她的名字那样被花瓣所包围。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最后:“再见了我的朋友们,伊芙利特,希望还能在做你的主人。”一切都和她分别了。
  • 桃花地

    桃花地

    七七事变后,国军难渡,冀中平原沦丧敌手,冀中深州古域,桃花盛开的地方,军民在共产党毛主席指引下,活跃在茫茫青纱帐里,用灵与魂,血与肉,筑造起抵御日本侵略的精神长城,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着新中国的自由,和平,幸福之花。四五年八月十四日,日寇乞降,毛泽东告诫全国人民,蒋委员长已下峨眉山要伸手向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这颗桃子。这几年抗战来享受和平幸福,想想那死去烈士从血肉斗争中得到解放自由,看看是谁的功劳
  • 逮捕专属萌宝贝

    逮捕专属萌宝贝

    “怎么?看完了我就想跑?”纤细的小腰被一双大手环上,温热的气息暧昧的在耳边缭绕着。悲催如她,无缘无故被被一幅画卷入了异界,阴差阳错之下却与异界与三位殿下擦出暧昧火花,见面不到三次,他们竟然就开始为自己争风吃醋!然而她却不知道自己,命运赋予了她多大的使命!
  • 未婚妻的谎言

    未婚妻的谎言

    花心的楼家大少逼走了孟氏的千金,她因为一条天价项链而冒死顶替成了对方的未婚妻。谎言总有揭穿的时候,可是偏偏心却迷失了方向?“秦萱,我会让你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让你日日夜夜下不了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复古地球

    复古地球

    世界掌管权进入了一个极为矛盾的人手中奇艺的生物……新的世界……远古生物的复活……外星入侵……其它种族生物的寄宿……他是否能在危机下保护好岌岌可危的星球……
  • 征服者物语

    征服者物语

    在四国之间闯荡,不是自己的天下,才有征服的价值
  • 梦境起源

    梦境起源

    未来世界科技高度发达,困扰人类的粮食问题以及能源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整个世界都在和平中繁荣发展着。梦世界娱乐系统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而少年卫岚因为一次机遇被卷入了梦世界背后的巨大计划之中,多人梦境实验的失败却是让他获得了特殊的能力。从此开始卫岚和他眼前的世界不再相同,而他也渐渐发现受到影响的并不只有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