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8400000014

第14章 崇祯接位

天启皇帝熹宗捉了几年迷藏(他初做皇帝时,爱和小太监捉迷藏),做了几年木工(不是做皇帝),天启七年八月,在23岁时死了。

天启的儿子都已夭折,有些后妃怀了孕,也都被客氏和魏忠贤设法弄得流产,所以没有儿子。由他亲弟弟信王朱由检接位,年号崇祯。

朱由检当时虚岁是18岁。他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其实只有16岁零8个月。这个17岁的少年皇帝不动声色的对付魏忠贤,先将他的党羽慢慢收拾,然后逼得他自杀。将这场权力斗争处理得十分精彩。

魏忠贤死后,附和他的无耻大臣被称为“逆党”,或杀头,或充军,或免职,人心大快,在“宁锦大捷”中冒功的人也都被铲除了。

崇祯想到了辽东残局。辽东经略、巡抚王之臣,蓟辽总督阎鸣泰都是阉党分子,自然在铲除之列。由谁来掌管辽东军务呢?这时,被魏忠贤逆党排挤罢官的大臣又再起用,他们都主张召回袁崇焕。天启七年十一月,升袁崇焕为右都御史、视兵部添注左侍郎事。崇祯元年四月,再升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兵部尚书是正二品的大官,所辖的地域,名义上也扩大到北直隶(河北)北部和山东北部沿海。不过蓟州、天津、登莱各地另有巡抚专责,所以袁崇焕所管的实际还是山海关及关外锦宁的防务。

明末军制,在外带兵的文臣,头衔最高的是督师,通常以大学士兼任,宰相出外带兵,才称督师;其次是总督或经略,由兵部尚书或侍郎兼任;更其次是巡抚;巡抚之下才是武将中最高的总兵官。袁崇焕不是大学士,却有了大学士方能得到的军事最高官衔。以前辽东历任军事长官都只是经略或巡抚。那时距他做知县之时还只六年。

袁崇焕在广东休养这几个月中,与文人们诗酒唱和,其中最著名的朋友是陈子壮。

陈子壮是广东南海人,和袁同科中进士,陈是探花。他在作浙江主考官时出题目讽刺魏忠贤,因而被罢官。袁陈两人同乡同年,又志同道合,交情自然非同寻常。陈子壮在崇祯时起复,做到礼部侍郎,后来在广东九江起兵抗清,战败被俘,不降而死,也是广东著名的民族英雄。当时与袁时常在一起聚会的,还有几个会做诗的和尚。

袁崇焕应崇祯的征召上北京时,他在广东的朋友们替他饯行。画家赵惇夫画了一幅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妇女三人、小孩一人相送。陈子壮在图上题了四个大字:“肤公雅奏”,“肤公”即“肤功”,祝贺他“克奏肤功”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这一历史文化古卷的产生。图后有许多人的题诗,第一个题的就是陈子壮。这幅画本来有上款,后来袁崇焕被处死,上款给收藏者挖去了,多次易手流转,到光绪年间才由王鹏运考明真相。

赵惇夫,明末广东著名的书画家,被清初的屈大均称赞为画家中的高手。他不仅作画,也攻诗词。是明末广东南园诗社十二子之一。著有《草亭集》。清朝建立全国统治政权后,他以明遗民自居,拒绝承认清王朝。

“肤公雅奏图”上的题诗,大都是称誉袁崇焕的抗清功绩,预料此去定可扫平胡尘、燕然勒石,麟阁题名等等。好几人诗句中都提到袁崇焕的“谈锋”、“高谈”、“笑谈”。喜与朋友们高谈阔论,一定是他个性中很显著的特点。

在这幅画上题诗的共有19人,其中有高僧3人,有几个是袁的幕僚。值得注意的是,有8个人在十处地方提到了黄石公、赤松子、圯上、素书的典故,这绝不会是偶然现象。这典故是说张良立了大功之后,随即退隐,才避免给猜忌残忍的刘邦所杀。在这次饯别宴中,袁崇焕的朋友们一定强调必须“功成身退”,大家对于皇帝的狠毒手段都深具戒心,所以在诗中一再警戒。

在《东莞袁崇焕督辽饯别图诗》中,位列第一的饯别诗作者是陈子壮,他是明代广东诗社运动的活跃分子,重建了广东明朝初年所建立的南园诗社。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天启年间曾弹劾势力极盛的魏忠贤,导致与其父一起被削官回家。他是明清之交广东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能干、政治家和诗人。

赋诗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当时诗坛的佼佼者。这些名人分别是:陈子壮、赵惇夫、梁国栋、黎密、黎遂球、屈大均、欧必元、区怀年、邝瑞露、傅于亮、陶标、吴邦佐、韩暖、戴柱、吕非熊、邓桢、梁稷等人,还有三位高僧释通岸、释超逸、释通炯。

临别时,袁崇焕也写了一《到家未百日即为崇祯元年诏督师蓟辽拜命入都》的诗。

到家未百日即为崇祯元年诏督师蓟辽拜命入都

耳边金鼓梦犹惊,又荷丹书圣主情。草野喜逢新雨露,河山重忆旧功名。

痛心老母牵衣泣,挥手全家忍泪行。只有君恩辞不得,未曾百日事躬耕。

这首诗充满着袁崇焕被重新启用的欣喜和忠君爱国和孝亲恋家之情,正是带着这种欣喜与爱国之情,袁崇焕再次投身于抗金的前线。

而这位立志中兴的新皇帝崇祯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朝廷内外都被阉宦魏忠贤及其党羽所控制。崇祯不露声色,即位未久便粉碎了阉党,臣民赞颂不已,誉为“神明自运,宗社再安”。既而又下诏,撤罢各镇内臣,以杜绝宦官乱政之门。在位17年,他一直勤政理事,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积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讲励精图治,崇祯是朱元璋以后明代16位君主中最突出、最言行一致的一个。崇祯继位没多久,17岁的时候,能够以相当的老练和果断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十分不容易,丝毫不比康熙铲除鳌拜逊色。崇祯的勤勉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虽然皇帝不是只靠勤勉就能当好的。他面对局势严重时,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天下发“罪己诏”,反省错误招纳贤才,哀叹“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自杀殉国是的遗书写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样一个皇帝是怎样失败的呢?他对面临的问题开展怎样的战略呢?

其时崇祯面对三大难题。

1.内忧

李自成、张献忠屡败屡战,总是无法剿灭。而且贼是愈剿愈多。要剿灭这些贼就要用兵,要用兵就要用钱,可是钱又从哪里来呢?而皇帝的办法就是加税。其实,当时的赋税已经很重了,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老百姓的负担很重,再加税就是逼老百姓没活路了。万历末年已加重了对民间的搜刮,天启时再加,到崇祯手里更是大加特加,到末年时,加派辽饷900万两,练饷730余万两,一年之中单是军费就达到2000万两(万历初年全国岁出不过400万两左右),国家财政和全国经济在这压力下都已濒于崩溃。那个时候的税重到了什么程度呢?据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福建三》中记载:“民田一亩值银七八两者,纳饷至十两。”当时福建的粮食亩产最多三石(不到300公斤),正常年景不过卖1两银子。就算福建粮价疯涨,三石大米也不过卖6两银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私派比正赋多,暗的比明的多。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崇祯末年,盗贼四起,年谷屡荒,人们都以无田为幸运。明朝就出现了流民遍天下的现象。流民也要吃饭,也要活下来。

而这个时候剿贼的官兵是怎么做的呢?

明朝的郧阳巡按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记载了明末的情景和官军的表现。他说,崇祯十四年(1641)六月,他奉命驻守郧阳。七月初,他从长沙动身,水路到达荆州,路经襄阳,八月初六进入郧阳。一路数百里的农田里都长满了蓬蒿,村落破败,没有人烟。唯有靠近城市的一些田地,还有城里人耕种糊口。他说,在他抵达郧阳前的十几天,左良玉率领的官军路过此地,两三万官兵一涌入城,城中没有一家没有兵的。“淫污之状不可言”。住了几天大军开拔,又将城里所有人家清洗一空,十多天后他到了,竟然找不到米和菜。士绅和百姓见到他,无不痛哭流涕,不恨贼而恨兵。李清在《三垣笔记·下·弘光》中说:左良玉的兵一半要算群盗,甚是淫污狠毒。每入百姓家勒索,用木板将人夹住,再用火将人烧死,胖人有的能流一地油。他们抢掠来妇女,公然在大街上奸污。将她们拉到船上抢走时,有人望着岸上的父亲或丈夫哭泣,立刻被这些兵砍下脑袋来。

与官军的表现相反,李自成的军纪越来越好。高斗枢在《守郧纪略》中说:早先,张献忠和李自成每攻陷一城,就要大肆抢掠一场。到壬午(1642)夏秋,李自成和罗汝才每得一城,则改为派“贼”防守,并且严禁抢掠,以笼络民心。到这个时候,这个战自然是打不下去了。

2.外患

后金日益强大起来。

自萨尔浒之战到努尔哈赤死,明、后金间又发生过好几次战役,后金先后攻取沈阳、辽阳、广宁等重要据点,从辽河以东扩张到辽河以西地区,明军节节败退。后金继续向明进攻,在皇太极时期,后金曾四次入关攻明。

所谓入关攻明,是指后金不由山海关,而由间道越过长城,深入明之内地,大肆抢掠骚扰,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实力。不久,后金又取得松山之战的胜利,击溃明军10余万。

明崇祯帝即位以后,起用名将袁崇焕。皇太极见辽西方面袁崇焕坚城难攻,于是计划绕道进袭北京。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亲自率军出动,以蒙古军为向导,从龙井关、大安口入塞,攻破遵化,包围北京。袁崇焕闻讯,急率锦州总兵祖大寿等自山海关疾驰入援。不久,崇祯帝杀袁崇焕。这次皇太极统兵入塞,先后攻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于次年自率大牟退还沈阳,留阿敏等驻守关内四城。不久,关内四城被明军收复,阿敏率残兵败将逃归。

崇祯六、七年间(1633-1634),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投降为后金带来许多兵马和船只,并且带来西洋葡萄牙大炮。此炮是当时明朝最新式武器,后金军有了这种大炮以后,其攻坚和野战的能力大为提高了。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又命阿济格等入长城,破昌平,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12座,俘获人口牲畜18万。明朝督师张凤翼等皆按兵不敢战,听任清兵从容退去。崇祯十一年(1638),皇太极又命多尔衮、岳讠乇等越过长城,大举深入。明朝以卢象昇为督师,宦官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而高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皆不欲战,结果卢象昇孤军奋斗,在矩鹿贾庄血战而死。这年冬,清兵大蹂畿辅,连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东,攻破济南,俘明德王朱由枢。然后清兵由山东回师出塞,明军皆尾随不敢击,这次出塞,清兵俘汉人46万余,获白金百余万,满载而归。几年后,明清之间又发生规模巨大的松山之战。先是崇祯十四年(1641),皇太极发大兵围攻锦州,势在必克。清兵逼城列营围困,明锦州守将祖大寿告急。明朝即遣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13万来援,集结宁远。洪承畴主张徐徐逼近锦州,步步立营,且战且守。但是兵部尚书陈新甲一再促战,同时又有密敕刻期进兵。洪承畴迫不得已,即进师松山。皇太极闻知,亲率大军赴援,陈师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明军粮道。洪承畴抵松山后,因军中乏粮,诸将各怀去志,不待军令,争相率军逃奔,返口宁远就食。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53000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无计其数。最后,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士卒不过万余,饷援皆绝。崇祯十五年(1642),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解送沈阳,投降清朝。不久,锦州粮尽援绝,祖大寿也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松山失陷对明朝影响极大,从此明朝在关外已不能再战,完全无力应付辽东局面。崇祯十五年十月,皇太极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入关攻明,兵分两路入长城,共会于蓟州,直抵山东兖州而还,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民36万余口、牲畜50万头。次年(1643)四月,阿巴泰等始率军经通州徐徐凯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诸军皆尾随其后,始终未敢一战。这年八月,皇太极死,庙号太宗,葬昭陵,其子福临继位,由多尔衮辅政。这时关外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均为清朝所有,唯宁远等四城未克。

3.无贤良之臣可御敌

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50个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10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他责备“臣皆亡国之臣”,难道真的是手下没有忠君爱国的人才吗?

事实上我们知道的明朝可用之才还是有很多的。军事才能极高的有袁崇焕、孙承宗、洪承畴,这些都是难得的将才,如果能够给他们必要的信任和权力,足以抵挡住后金(清朝)的进攻。政治上更不用说,大批的明朝降臣为后金(清朝)效力时,能够提出正确的国策。尤其是洪承畴,他的政治才能很高,后金(清朝)的进驻中原,稳定江山和他的战略有很大的关系。只不过是崇祯缺乏用人的才能而已。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名人评曾国藩

    名人评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一位倍受争议的政治人物,本书选取近现代史上五十余位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对曾国藩学术事功进行评价的篇章,按照标点、注释、翻译、评析几个步骤进行编著,在本书所选录的五十多位名人中,有曾国藩同时代的门生故旧,有洋务派思想家,有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家,有国共两党政治要人和学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曾国藩的治军、治学、治家、为人处世、个人人格等作了不同的评价,带有时代环境和本阶级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深深痕迹。本书作者在对原文进行标点、注释和翻译之后,又对每篇作了简要的评析。本书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历史研究人员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世纪谈家桢百年遗传学:谈家桢百岁寿辰纪念画册

    世纪谈家桢百年遗传学:谈家桢百岁寿辰纪念画册

    本书是为了纪念谈家桢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以画册的形式讲述了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一生中求学、从事科学研究和做人的故事,还原一个真实而又生动、伟大而又平凡的谈家桢。
  •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

    法齐娅·库菲,阿富汗唯一一位女性国会议长,自童年开始便亲眼目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与悲惨,立誓投身政治,面对质疑,诽谤,不公正的政治环境,一次次的暗杀与迫害,她始终坚定地与所有反对力量抗争,也幸运地躲过了一次次死亡的威胁。她有一个“我永远不会站在你和你的祖国之间”的丈夫和一段凄美至极的爱情。她代表阿富汗最贫穷地区的利益,代表正义的力量,她每一次走出家门都是充满危险的未知旅程,都无法保证自己能否平安返回,于是她只能在每次出门前给最亲爱的两个女儿留下一封信:如果她不在了,请不要悲伤,你们要从中汲取,犹存的力量。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这本书里的每一段悲痛的情节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阳光。信仰超越了死亡,岁月沉淀了从容,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个小人物

    我不是个小人物

    一个身无分文的青年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天翻地覆的变化,
  • 许诺来生不及携手今生

    许诺来生不及携手今生

    大雪纷飞之迹,镜湖边上你曾许诺来生我们还在一起。经年后,大雁南飞,枫叶凋零。镜湖面上,孤舟飘零。斯人却无缘再见。
  • 爱的奇幻之旅

    爱的奇幻之旅

    他和她,命运完全不同,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情侣,但着之间,却有许许多多的人来阻挠,他们会在一起吗?
  • 爱情泛滥

    爱情泛滥

    他真是情圣吗?因为心上人太幼齿,便一心等她长大。她到底算不算女人?她看不出来他爱她吗?怎能要他当她的爱情参谋,听她和别人的情事?一个钝一个痴,实在看不下去了,待我略施小计——唔,就对她说他是同……
  • 双和欢

    双和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涯觅踪

    天涯觅踪

    上古之前,宇宙混沌,天地之始,天道自演,诞青莲,化六界,孕育百族万物。时过境迁,六界战乱纷飞,劫难横行,始有大能之士,集聚而来,欲救百族于水火,创不争之世,造不战之地。乃以巨人盘古氏、卡尔氏,泰坦伊米尔,天使耶和华为主。从之者,人族华胥、燧人氏,天使路西法,兽人伊邪那岐、伊邪那美,率部众600万人于圣域(人界)实行开天辟地,那一战天昏地暗,真神陨落无数。
  • 魂战千年

    魂战千年

    天朝,这是一个充满魔法与武器的世界。在这里,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法术与威力强大的冷兵器。冰魂,一个来自现代社会的苦逼初中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获得了洞察眼镜,并穿越到了天朝这片未知的大陆。他拥有稀有的容器体质,可以修炼所有的属性。面对群雄争霸的京城,他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 极之起凡

    极之起凡

    百年孤独,雷梅塔丝的孤独。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活在最孤独的时代。
  • 家生子

    家生子

    所谓的家生子,就是指奴婢在主家生下来的子女,一出生就是奴才秧子,没有人身自由啊。而李竹青就是成为了这样身份的人。家生子的路不好走啊,李竹青握拳!怎么着也得把生活改善改善不是?要是运道好,说不定也能脱了这奴才的皮呢。
  • 纺纱女--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

    纺纱女--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

    一篇篇故事、一段段心情小笔记,有趣的情节、诙谐的对白、难忘的人物。亲切自然,巧妙隐含着人生道理,知性、感性。当你打开这本书并开始阅读的时候,肯定会发现一个事实:开始的时候会瞇眼微笑,接下来卯足劲看完,最后,你会哈哈大笑啦!童年只有一次,管姐姐陪你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