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8600000009

第9章 投资习惯,不可缺少的成功捷径

巴菲特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投资生涯,但这种“叹为观止”却是用“简单的习惯”换来的,不得不让人称奇。是的,习惯就是这样不起眼又不可忽视的东西,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你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伟大的投资家。

培养正确的投资习惯

要问当今金融界中,最有名的两位大师是谁?那一定非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与投资大亨巴菲特莫属。长期以来,他们一直盘踞着富豪榜的前两位。有一次,他们一起来到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演讲,这无疑引起了学生们和金融界的巨大关注。在现场,很多学生都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致富之道。巴菲特这样说道:“是习惯的力量。”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巴菲特究竟有哪些投资习惯吧。

巴菲特的投资习惯

第一,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随着金融市场的日渐成熟,人们的投资意识及手段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一些基本的投资方向,大部分人还是持有相同看法的,如许多人都觉得“不要将鸡蛋都放在同一篮子里”,因为如果万一篮子发生意外,鸡蛋就会全部打碎。也就是说,即使是发现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也可以保证不会全军覆没。但巴菲特却并不认同这一点,他觉得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加倍地小心地看好它们。

巴菲特的看法似乎和大众的投资理念发生了分歧,但实际谁都没有错,毕竟在投资市场中,没有哪个理念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巴菲特毕竟是一个有着多年投资经验的老手,而他所谓的“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并非无可取之处,因为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信心。但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由于他们的精力和金融知识都十分有限,难以对投资对象进行专业的研究,因此分散投资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方法。不管是哪种,只要适合自己,就应该将其培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二,不熟悉的领域不做。

中国有句老话是:“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这样的一个习惯:不熟悉的股票绝不会轻易投资,他永远只会去买一些传统行业的股票。这一点,在投资“吉列刮胡刀”股票上就表现得很明显,他这样说:“我每天晚上都能够安然入睡,因为第二天早上全球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也许有人会认为,巴菲特过于保守了,但事实却证明,这种保守是成就他成为大投资家的重要基础。

2000年初,网络市场开始迅速崛起,众多投资家纷纷将眼光投向了那里,想从中捞一笔。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原因只是因为他对那些“高科技股”不熟悉。那时候,很多人都认为巴菲特落伍了,可是现在再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网络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疯狂的投机家,而巴菲特的“不为所动”正体现了稳健的投资大师风采。因此,无论在做哪一项投资之前,都应该做足准备功夫,在没有彻底了解之前不能盲目投资。很多时候,风险往往就在眼前,当你出手的那一刻它就会突然跳出来,让你血本无归。

第三,善于长期投资。

曾经有人对巴菲特的投资进行过统计,发现他对每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于8年的,巴菲特认为长期投资总是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他这样说道:“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因此,投资时的耐心很重要。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则更多的是相反的事情。股价上涨的时候,很多人死命追买,股价下降的时候,很多人又马上出手,到头来只是为证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一无所获。

习惯的好坏,决定着投资结果的好坏

投身于投资事业的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一个理想的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如愿以偿,大部分人甚至是得不偿失。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交易习惯直接决定着交易结果,养成正确的投资习惯,才会换来正确的交易结果,反之亦然。如果一味地用错误的交易习惯去追求正确的结果,岂不是缘木求鱼?

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十分清楚,习惯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如当遇到阻碍的时候,我们总会去寻找阻力最小的路径前进。尤其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面前,人的本能会促使我们按照以前的习惯去行事,根本不会去考虑这样的习惯是否正确。造成的结果就是,坏习惯不断发挥作用,使人们一次又一次陷入恶性循环。

一旦养成了习惯,就很难再改变,这是人们的惰性在作怪。但错误的习惯必须得到纠正,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得到想要的交易结果,正确的习惯会带来令人喜悦的结果。

大多数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考虑的往往是机会和利益的多少,却忽略了习惯的影响。于是,在没有得到正确有力的指导前,便匆匆忙忙地开始,结果一次次被失败打击,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待到醒悟时,才发现牵绊自己的不是能力,不是运气,而是习惯。

当然,将错误的习惯改为正确的习惯,有很多方法可循,甚至还存在一些捷径。对于大多数已经养成了坏习惯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如可以从降低交易频率开始。因为交易的频率越高,在短时间所需要作出的决定就会越多,此时坏习惯发生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频率放低了以后,投资者就有更加充裕的时间作出决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吃透巴菲特

巴菲特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投资生涯,但这种“叹为观止”却是用“简单的习惯”换来的,不得不让人称奇。是的,习惯就是这样不起眼又不可忽视的东西,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你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伟大的投资家。

让自己有无限的耐心

有耐心,是做大事的前提,是成功的磨刀石。只有学会等待时机,才能够将远在天边的成功牢牢把握。炒股更是如此,聪明的投资者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只有确定看准了才会出手,巴菲特就是一个典型。他认为,过于急躁总是会使事情适得其反,最终亏损。

巴菲特的耐心

当然,巴菲特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耐心的重要性。11岁那年,他和姐姐一起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购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原本想借此机会赚一笔钱,可是没有想到,不久之后股票就下跌到了27美元。姐姐担心自己的积蓄化为乌有,便整日埋怨巴菲特不该让她“上当”,并时常在他耳边说股票被套牢了。小小的巴菲特心里也过意不去,好在后来股票又慢慢回升到了40美元,在姐姐的劝说下,巴菲特便将股票卖掉了。除去各种手续费后,他们净赚了5美元。可令人沮丧的是,不久之后这支股票又上涨到了每股200美元,这让巴菲特懊悔不已,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情:目标定下后一定要有耐心,绝不能轻易地更改和放弃。

如今,巴菲特早已经是一个令人敬仰的大人物。从1956年他合伙成立投资公司以后,便一直靠着一份耐心拼到现在,许多股票甚至一买进就十几年不动。和他相比,那些没有耐心的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跑进跑去、换来换去,却并没积累下多少财富。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方法简单至极,可是他的成功却是少人能及。

1969年,美国的股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狂热,巴菲特找不到好的投资机会,便毅然卖掉了他累积13年的股票,将钱还给投资者。他的这一举动,使得他所在的奥马哈市一下子出现了50多个百万富翁。直到1973年股市低落时,巴菲特才又重新购入了1060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到1989年时,这支股票的价格已经到了48600万美元。

巴菲特的投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过于急功近利,不要为了追求高收益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只有在本金安全的情况下所得的收益才是成功。目前,中国的经济日趋强大稳定,股市也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成长时期,必定会越来越成熟。只要投资者们都能够像巴菲特那样有耐心,长期下来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耐心是一种境界

史书记载,周武王伐纣时曾问过姜子牙,什么时候伐纣最好。姜子牙给他分析,纣王虽然昏庸无道不得人心,但商王朝的气数却并未尽,应该耐心等待。武王听从了姜子牙的建议,耐心地养精蓄锐、等待时机,直到15年之后商王朝气数完全衰竭,他出兵伐纣,一举将商朝攻灭。

耐心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更是一种能力。它可以令人保持头脑冷静,并做出理智的思考。最重要的是,耐心能够让人克制自己,在面临压力时不仅不会无端发脾气,还能善待他人,容忍原先不能容忍的事情。而急躁则不仅会破坏自己的健康,还会破坏人际交往关系,因此,耐心是股民必备的良好素质,也是盈利不可或缺的能力。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耐心等待好股票。”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我们无法去影响市场,但“惹不起总能躲得起”。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发展模式,投资者必须学会耐心等待时机,理智地进行操作,做到心中有数。若总是凭感觉办事,就很可能落入虎口。

当然,人类毕竟是欲望动物,能够做到面对利益毫不动摇的人的确很少,耐得住性子的人也的确很少,所以有人也说:耐心是一种境界。

吃透巴菲特

现如今,“耐心”对于股市中人有了更多的实际指导意义。投资者要活着,首先要有生存的工具——现金,倘若只有股票而没有现金,那就只好“听天由命”了。因此,一个有眼光、有远见的投资者,应该懂得在低迷的时候人弃我取,耐心等候,等待金子闪光之时套现。

“不管你有多少钱,少花点”

生活中,或许很多人都曾经这样想过:等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买大房子、小轿车,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同时心里还十分羡慕那些富豪们,因为他们衣食无忧,因为他们想要什么都能够手到擒来。但是,富豪们的生活并不见得一定是奢侈的,就如巴菲特一样,他虽然有着足以令全世界都羡慕的财产,但他的生活却极为普通,极为朴实。而这,也正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伟大投资家的真正风采。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豪,不会再为了钱而烦恼,更不会将花钱作为享受。对于他们来说,赚钱才是一个享乐的过程,哪怕赚过之后立刻就将它们捐了出去,心里也是感到高兴的。

巴菲特的节俭生活

2008年,权威杂志《福布斯》发布最新“全球富豪榜”,“股神”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稳居第一,将此前占据头位长达13年的比尔·盖茨拉了下来。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早就对外宣称:他会把财产的大部分都捐给慈善机构,而巴菲特也不例外,他早就许诺去世后捐出自己的财产。

我们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巴菲特每年给自己1000万美元的薪水,相信不仅公众不会觉得不可思议,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也不会有人反对。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他每年的薪水只占了1000万美元的1/100而已,也就是10万美元。没有股票期权,更没有资金分红。在“财富》500强”中的所有首席执行官中,他的薪水是最低的,但却是美国大公司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首席执行官。

和他在世界的知名度相比,人们对他极度节俭的生活却知之甚少。巴菲特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张扬个性,行事作风十分低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生活准则只有6个字:“简单、传统和节俭。”如果看到一个有着“节俭(THRIFTY)”字样标记的车牌,那么毫无疑问这一定是最富有的投资商沃伦·巴菲特的。

很难相信,像巴菲特这样的富豪,竟然会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里,而他所住的那个地方更是被当地政府称为“有损市容”。他的住房大小与装修程度,和他的财富相比显得极不对称,但他却自得其乐。在这个既有富人区又有贫民窟的地方,巴菲特的生活很是朴实,他的生活总是量入为出,从不铺张浪费,坚持以最低的成本运作。

2006年夏天,巴菲特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在伯克希尔的价值370亿美元的股份捐给了慈善机构,换来了世人的赞叹。其实,这正是他那良好的金钱观、价值观和财富观的体现。

节俭,让他更加富有

节俭,是一个人计划理财的第一步,更是成功的重要基础,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今天你多花1元钱,可能会导致20年后少花100元,这样的代价是很高的。

奥马哈共同基金的副总裁威廉·奥康纳回忆说,他曾经担任过IBM打字机的推销员,长达30年之久。在此其间,他几次大力向巴菲特推荐这款打字机,但巴菲特总是说“他并不需要打字机”。后来,当他需要的时候,他买了一台标准型打字机,而不是价值昂贵的总裁型打字机。

80年代,另一位著名的投资基金天才彼得·林奇慕名拜访了巴菲特,看到巴菲特简单的办公条件,他感到十分震惊:一座有了相当年数的旧钟,一台老式股票行情收录机,几张几乎发黄的照片还有一些摆放地整整齐齐的案卷、财务报表和商业报刊。就是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陪伴着巴菲特走向了成功与辉煌。

众所周知,巴菲特喜欢喝可口可乐,因此在他住房的车库和大门入口处,总会堆放许多箱可口可乐。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总是要等到商场打折的时候才去购买,以便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很少跑到商店里去喝。有一次,巴菲特到香港出差,还拿着宾馆所赠的优惠券去购买打折的面包。家人曾给他买件新衣服,他却拿去退掉,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衣服虽然旧了,但还能继续穿。

曾有人向巴菲特请教过如何培养儿童理财的观念时,他的回答是:培养正直、诚实的品德,生活节俭,不要让信用卡出现赤字。他甚至还建议远离信用卡,因为信用卡的年利率是18%~20%,这样高的利率即使他本人借也会破产的。总之,对于钱巴菲特总是“看”得很紧,偶尔出钱也是用于像增添房舍这样的事情。

吃透巴菲特

节俭是一种美德,古今中外的杰出人士无不提倡。大仲马说:“节俭是穷人的财富,富人的智慧。”可以说,节俭本身就是一个大财源,穷人可以用他来致富,富人则可以用它富上加富。巴菲特的节俭让他不仅获得更多的财富,也迎来了世人的好评。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更要从巴菲特身上学习这种朴素的精神,用节俭来充实自己。

享受赚钱的过程,但并不看重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朝诗人李白一语道破钱的本质,但他自己却并没有做到,起码他没有过“千金”,所以无法体验“散金”那一刻的潇洒。因此,长久以来,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有一种理念:有钱的人不肯洒脱,而洒脱的人则总是不够有钱。但巴菲特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理念,他是一个既洒脱又有钱的人。

喜欢赚钱,但并不爱钱

爱钱,几乎是每个人的共性,而中国人对于钱的追求也从含蓄变得越来越直接,那些排行榜上的财富偶像往往拥有众多的“粉丝群”,其人气并不比当红的明星低多少。如潇洒睿智的世界前首富比尔·盖茨,他的崇拜者就遍布世界各地,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学识高低,都对他有着疯狂的喜爱。但是,对于那些财富大亨来说,赚钱似乎并不是他们的目的,或是说不是惟一的目的,他们认为,享受赚钱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喜欢投资这项事业,喜欢赚钱的感觉,但对于如何花钱却总要费一番脑筋。他曾说过:“赚钱只是为了得到乐趣,工作只是为了自我实现,并不是为了钱本身。”2006年,他对外宣称要将370亿美元的资金捐给慈善事业时,震惊了业界内外的所有人士。当然,金融家做慈善事业虽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么大手笔还是第一次。这也直接反映了巴菲特的金钱观:他喜欢赚钱的过程,但并不喜欢他已经赚到的钱,或者说是不打算喜欢。

当然,“千金散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当你真的拥有一大笔资金时,贪念就会越来越重,极少有人能坦然地松开手。在这一点上,巴菲特总是看得很清楚,从他第一次投资开始,就从来没有炒到要赚最后一个美元的程度,他总是在牛市还尚未结束时便早早收手。这也正是他为什么总能够避开若干次重大风险,成为股市上的常胜将军的原因。他曾经这样说过:“我从来没有急急忙忙,而是享受过程重于结果。”和他相比,那些整天殚精竭虑、忙进忙出的股民们就肤浅多了。

有一次,巴菲特在一个大学做演讲,学生们问他:“你对幸福是如何定义的?生活中什么事情能够让你感觉最幸福?如果做成了一笔成功的投资,那么你会兴高采烈地享受成功吗?而如果一笔投资失败了,让你损失惨重,你会不会特别失望?”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我十分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至于结果怎样那并不是很重要。我每天都会跳着踢踏舞去工作,做我喜欢做的事,和我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在工作之外,我也有很多的乐趣,如去乘坐小船等。我每个星期还会在网上玩12个小时的桥牌,我的牌友就是比尔·盖茨。”

2008年,次贷危机席卷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巴菲特的公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就在金融危机如火如荼之时,巴菲特却依然十分悠闲地享受着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桥牌!

过程重于结果

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激励他们行动的是行为而非结果。因为同过程相比较,结果往往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我们只有认认真真地享受每个过程,才会迎来灿烂的明天。很多的结果就是因为一段艰辛的历程,而成就了其价值。“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虽风景凄凉,却也豪情悲壮。回首茫茫的人生路程,取得的成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为了自己的人生努力奋斗过,是否无愧于人生。

有人曾经问巴菲特:“赚钱和花钱之间,哪个更有乐趣?”他这样回答:“赚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就像是在参加一个游戏,能够让人保持灵活的头脑和手脚。当然,这个游戏对于我来说并不需要手与眼的配合,但我实在想象不出来比这更加有趣的事情了。不过,知道这些钱能够帮助一些贫苦的人,也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感觉。当我想到某些人的问题因为我的捐款而解决了,就会让我产生非常美妙的感觉。”

说起喜欢赚钱而不爱钱的人,中国也有这样一位模范代表,他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当年范蠡助越王勾践成功复国后,就辞去了高官厚禄,携家人浮海来到齐国。在这里,范蠡改名换姓,自称“鸱夷子皮。”范蠡是一个经商天才,他在齐国开荒辟地,建房造物,开发盐业、渔业和畜牧业等等,还带着当地的老百姓一起致富。没过多长时间,范蠡便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豪,难能可贵的是,发达的范蠡虽富不贪,虽富不奢。他每年都会把赚到的钱捐出一半来救济贫苦人家。后来,齐国的国王听说了他的才能后,便请太子出面请他出任左相,但范蠡却认为:自己做官可以做到卿相之位,经商又能够达到千金之产,已经到了极限,若长期下去是不吉利的。于是,他毅然归还了相印,并将自己全部的家产都分给了亲戚和乡邻,悄悄地离开了海滨,到陶地(今山东定陶县)定居。

范蠡大量散金,扶贫济困,在那个文明程度并不发达的社会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对于他来说,赚钱的过程才是有趣的,而钱本身并不重要。是的,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过程重于结果的。

跋涉寻径不言苦,鹰击长空会有时。“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我们已飞过。”过程赋予我们的东西是弥足珍贵的,是它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是它使我们的追求有了归属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人生的积极态度,不要因为过程的艰难和结果的微茫而轻言放弃,也许这个过程是迂回曲折的,或者是五味俱全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能使我们受益匪浅,启迪良多。所以,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只有拥有执著的追求,才有可能在历尽艰苦后顿悟、豁然开朗。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只有注重过程的人,才能从简洁的故事情节、真切的人物语言中,做出一番关乎人生哲理的思索和领悟——不必急于达到目标,而当努力不懈探索;不必过于在乎目的,而当十分倾心过程;不必遥遥追问终点,而当多多回首来路。青山绿水不需拥有,只要有一份好心情就已足够!人生之旅,快乐无限,不在始末,尽在途中。一句话:人生要以一颗平常心去享受快乐的过程。

吃透巴菲特

虽然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津津乐道,但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摸清他投资的战略战术。有人甚至扬言,愿意花211万美元和这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共进一顿午餐,目的只是为了能够得到这位伟大投资家两个小时的“言传身教”。他赢得了成就感之后,又将财富还给了社会,这让他收获颇丰,人们只会对他更加尊重和敬佩。一位富豪的一生能够不为富所累,这实在是一种洒脱,难得有人能够做到这样。

24小时都不离投资

大凡在某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几乎都是十分专注的人,他们会将自己九成的精力都用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面,“股神”巴菲特也一样。对于他来说,投资就是一切,不仅仅只是职业这么简单。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才支撑着巴菲特一路走到了现在。

不断学习投资技巧

当然,巴菲特虽然有着高出常人的天赋,但也并非一出生就对股市的行情了如指掌。他的成功也是靠着一步一步的学习得来的,他不断地学习投资技巧,在没有确定自己的投资体系之前,他与很多人一样也去打探内幕消息,也去做技术分析,不同的是他似乎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努力。因此有人说,巴菲特就是为投资而生的。

他天生就是个做投资的料。很小的时候,巴菲特就特别重视自己的一个“财产”——自动换币器,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10岁那一年,父亲说要带他外出旅行,他却提出要求去纽约证券交易所(NYX)。11岁时,巴菲特在一本名为《赚1000美元的1000招》的书中,第一次了解了“复利”的概念,这让他惊喜不已。在以后的投资生涯中,他不断地运用这个复利的理念。巴菲特中学毕业后,不少人都劝他去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念书,可是他对这似乎并不感兴趣,而是整日泡在费城的交易所里研究股票走势图和打听内幕消息。平时没事的时候,他还经常看报纸上的财经版,以研究股票图表,而同龄的孩子只会留意体育版。这些无不表明,巴菲特对于投资这件事情充满了向往和热情。

上大学时,巴菲特对其他课程都不感兴趣,唯独对导师格雷厄姆的课程十分痴迷。总之,一切和投资有关的事情,仿佛都能够吸引他的视线。1957年,一本书吸引了巴菲特的视线,这就是由著名的投资咨询专家费雪出版的《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一书。看完后,巴菲特感觉受益颇深,还亲自登门拜访向费雪讨教股市知识。一直以来,巴菲特都没停下自己学习投资的脚步,就是这样,才使他后来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投资体系。

他的大学同学曾经这样说道:“他是一个非常专心致志的人,专注地像一只聚光灯,几乎是一天24小时,一周7日,我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觉。”直到现在,巴菲特依然在不断地积累和实践自己的投资理念,书写一幕幕令人叹为观止的投资神话。也许他所信奉的人生条律就是:将投资进行到底!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着坚持不懈的执著追求和艰苦劳动。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栩栩如生;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呼之欲出;爱因斯坦专注于思考,才有了“相对论”的出现……如果不是他们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或许今天历史上就不会有他们的名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专注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确立的奋斗目标必须符合实际、符合科学。

将投资进行到底

一个人从一出生,就在不停地奋斗,为学习、为考试、为家庭、为生活……在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在挑战着人们的心理极限。想要专注于某一事业,不受其他欲望诱惑的摆布,的确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也意味着可能要放弃很多机会,但如果人们受到了干扰,势必会影响到事情的成效。此时,就能充分地体现出专注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了。

1991年,在美国独立日的那个周末,世界上的两大富豪,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第一次碰面了。在吃晚饭的时候,盖茨的父亲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在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是最重要的?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巴菲特和盖茨的答案竟然不谋而合:专注。

作为世界上公认的两大财富王者,外界对于两个人的成功都抱有猜测,有些甚至将他们传奇化,可是他们却把成功的因素归结为两个平凡普通的字。其实仔细想想,“专注”这两个字确实蕴藏了许多力量。如果不是专注,巴菲特就不可能从6岁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

施罗德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我除了关注商业活动外,几乎对其他一切如艺术、文学、科学、旅行、建筑等全都充耳不闻,因此我能够专心致志追寻自己的激情。”从表面上来看,专注或许是一件并不带有很多智慧色彩的词语,但纵观巴菲特一生的投资生涯,不难发现“专注”在风云变幻的大环境下的可贵。它不仅可以让人保持理性,排除外界的干扰,更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魄力,宛如修炼的艺术。

“专注”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词汇,人们熟悉它,就像熟悉自己的名字一样。可是人们却很少静下心来好好的体会其中的智慧。人的心力是有限的,若装的事情太多,就有可能照顾不过来。专注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在自知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理想进行客观调较,慎重选择,大胆取舍,明确最适合的努力方向和制定最切实的目标。

吃透巴菲特

他被誉为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投资家,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牵动着整个华尔街,甚至就连他的健康状况都会直接影响到股市的涨与落。这个喜欢喝可乐的老人,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具有点石成金的本领,人们对他的疯狂喜欢形成了一道奇特的“巴菲特现象”。不要忘了,在成功的前后,有专注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做人做事的人)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做人做事的人)

    不懂做人之道,就不会受人欢迎;不懂做事之道,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就需要:做人讲究谋略,善于审时度势,张驰有道,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做事必须求稳,绝不可做超能力之外和无把握性的事,不能盲目死拼、死磕,否则你只会碰得头皮血流、输得个体无完肤。因此,会做人并不等于会做事,会做事也不等于会做人,两者之间虽然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决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也容易犯错误,甚至处处碰壁。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 哈佛公开课:细节决定成败

    哈佛公开课:细节决定成败

    本书阐述了把握细节与成功之间的联系,内容包括:运筹帷“细”地决胜工作、小细节成就卓越管理者、丝丝关怀打造人际关系网、事无巨细决定创业的成功等。
  • 做人不要太张扬

    做人不要太张扬

    低调做人,不张扬是一种修养、一种风度、一种文化、一个现代人必需的品格。没有这样一种品格,过于张狂,就如一把锋利的宝剑,好用而易折断,终将在放纵、放荡中悲剧而亡,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张扬就要自我束缚,将个性引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而不是固步自封。要真正做到“风临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的境界,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走向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示人以弱乃生存竞争的大谋略,低姿态是收服人心的资本,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藏而不露也是一种魅力。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张扬,滔滔江水将会决堤;过于张扬,好人也会变得疯狂。
  • 读懂男人的女人最幸福

    读懂男人的女人最幸福

    本书是一本关于男性心理学的女性读物,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解读男人的本质,男人的“阿喀琉斯之踵”,男人最想甩掉的那些麻烦,男人心里的“小九九”,男人的“长恨歌”等。
  • 说出职场好前程

    说出职场好前程

    在职场中,口才就是资本。拥有卓越的口才,可以让你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于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从尴尬的境地中轻松突围……本书站在理论的高度,从剖析林肯、卡耐基、基辛格、希拉里、奥普拉、白岩松、崔永元等众多名人的说话艺术入手,结合丰富的人生实践,以大量经典的故事为案例,全方位阐述了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智慧,是提升职场口才最权威、最全面、最实用的一本书
热门推荐
  • 等待,夜未央

    等待,夜未央

    等待,花未开流年,人未来陌上,已未央一段爱恨纠缠的故事;一段坎坷艰辛的人生;一段世事掩埋的岁月。
  • 情开六界

    情开六界

    人永远无法满足的只有欲望,而欲望就会催生背叛,当自己被从最高神坛推落下凡尘时,而且生命还受到背叛者的威胁时,你该如何呢?残酷的社会会撕碎一个个七彩的梦,残存的感情已经不在单纯,拿来衡量的只会是钱和权,作为既不是富二代又不是官少爷的华星河在目睹爱情的碎裂与无奈后,他该如何呢?都言缘分天注定,可如果这只是上届掌权者故意玩玩他的呢?知情后他如何强势崛起,之手逆天,脚踏仙道翘楚,拳打佛道诸菩萨,吼断八荒,重开混沌六界规则。。。。。。。
  • 变形的世界

    变形的世界

    世界上的万物都以一种变化,只是你没感觉而已
  • 我的修行路

    我的修行路

    身在乱世,我萧小山不想修仙,只想赚我的小钱,酿我自己的小酒。但一切却怎能如愿步步受挫危急重重让他走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修仙路。
  • 军营往事

    军营往事

    本书主要记录了作者在12年军营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战友情谊,并对作者所在部队经历的战史进行了研究,包括:走进军营、团史教育、魔鬼训练、战术演习、生死经历、参谋集训、重回部队、八一情怀等内容。
  • 魔动机甲

    魔动机甲

    主角熊启在一次英雄救美后挂掉,穿到比地球科技更加发达的世界,那里有熊启梦寐以求的巨大化人形兵器——魔动机甲,但是,穿过去的熊启却发现自己的体质根本无法使用这种凶残的兵器。万幸的是,这个身体也是罕见的体征变异者,数倍与常人的力量让熊启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 豪门之重生千金

    豪门之重生千金

    她。沐家小姐,一直被父母呵护在怀里成长的温室花朵,直到在结婚之际才知道了在她身上原来还藏有如此大的秘密,那个,她曾经以为爱她如命的男人,不过是为她编织了像梦魔一般的网,让她一步步的陷进爱情的阴谋里,错误的选择招来了杀身之祸,梦碎了,睁眼重生,命运之门再次打开,一切回到十八岁,一场宴会的邂逅再次将她带入命运的漩涡之中,选择了承担使命的她,在爱情面前,京华之后,她又该面对呢?
  •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美德故事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 圣魂缔造传说

    圣魂缔造传说

    梁傲龙——前世为本源之圣!掌控整个空间生死存灭之能和空间之力,而不知原因的转生后,他,因为一次很不爽的穿越,得到了接触天道的机会,最终体内圣魂的觉醒让他得到转生前的记忆,在穿越后的上古大地创造出流传千古的——【聖魂传说】
  • 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