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对赵佗的评价毁誉不一,众说杂陈,难有定论。其实,评价历史人物,首先应摒弃成见,用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上具体存在的个人,评价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对赵佗的评价也是如此。过分赞扬赵佗固然不可取,但以往对赵佗的过分贬低也同样不符合实际情况。
从过去部分史学家和辞书中对赵佗与南越国的评议和评价来看,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翦伯赞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赵佗的南越国不降服汉代政府,仍然是南部中国的一个独立国家;一是白寿彝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赵佗自立为南粤武帝,黄屋称制,与汉廷抗礼。依此看来,南越政权的性质属于大汉王朝下一个割据独立的王国,赵佗是与汉天子分庭抗礼的叛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封建王朝的正统理念。上述的两个观点,正是基于此而得出来的结论。无疑,这是有违当时历史的客观真实的。因为,第一,大汉的刘氏政权是从反秦苛政,后来又击败项羽得来的。赵佗的南越国也是在反秦的形势下,击并岭南三郡而建立起来的,而且它的立国时间还要比刘邦早了一年。南越国在灭亡之前,其九十三年所统辖的地域原属于秦帝国的土地,并不是从大汉王朝中分割出来的疆域。因此,赵佗据有岭南立国于前,根本就不存在不降服汉政府而割据独立的问题。第二,汉高祖十一年派陆贾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使和辑百越”,赵佗亦接受了汉朝的册封,这时南越才成为汉的藩属国。文帝元年给赵佗书中更明确提出:“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这是一个划岭而治的主张,是大汉皇帝给南越实行高度的民族自治的许诺,根本不存在割据独立的问题。第三,赵佗的称帝,完全是因汉家王朝的吕后对南粤“别异蛮夷”,实施禁关市铁器,削去南越封籍,使使不通的对敌政策而产生出来的恶果。但赵佗仍然三次派使臣到汉廷上书谢过,请求解禁而不可得,在这样的情势下才被迫以“称帝”相抗衡。用赵佗的话说,“妄窃帝号,聊以自娱”,而且“自帝其国,非敢有害天下也”。事实上,终赵佗之世,没有做出反汉之事。一直“至孝景帝时……其使天子,称王朝命如诸侯”。第四,南越立国九十三年,共五世王,有九分之八的时间都是汉、越修好的,只有在吕后用事的八年和南越国最后三年因丞相吕嘉反汉才出现汉越交恶。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在秦亡之后,无论对汉王朝也好,对南越国也好,双方同是新政权。对新政权出现之后的评价,主要的是看它促进了社会发展,还是使其倒退了;老百姓是受益了,还是受害了。因此,南越政权建立之后,推动了岭南地区的生产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汉越民族和睦相处,生活得到改善。汉高祖对赵佗治越是这样评价的:“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广州最近五十多年考古发现的南越文物史迹也充分反映出,在赵佗的大力开拓下,经过汉越两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以番禺为中心的岭南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与中原同时期的发展相比,差距已是大大地拉近了。
赵佗是开发岭南、经营岭南且卓有成效的历史第一人,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优秀代表。他在进驻岭南后采取的一系列“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受到了汉朝中央政府的首肯,对后人也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同时,他又是一位审时度势、注重大局的出色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民族政策),都推动了岭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南越国时期是岭南建设开发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如果没有赵佗,是很难想像其发展的进程和速度的。
这里再谈谈赵佗墓的问题。1983年,在广州解放北路象岗发掘了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此后,对南越国的几代王陵究竟在何处,一时间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据考古专家麦英豪先生论证,南越开国之主赵佗,死于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寿过百岁。第二代王赵眜在位约十六年,他的墓已被正式发掘了。第三代王赵婴齐,在位不过十年。据《水经注》引晋人王范《交广春秋》记载,黄武五年(226),三国吴主孙权命交州从事吕瑜率领几千士卒,在今广州越秀山一带寻挖赵佗的墓,结果“凿山破石,费日损力,卒无所获”。五世纪刘宋时的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说:“孙权时闻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寻掘其冢,竟不可得。次掘婴齐墓,得玉玺、金印、铜剑之属。”1983年5月,就是发掘象岗南越王墓的前一个月,在广州西村凤凰岗清理了一座大型木椁墓。该墓坑口长十三点八米,宽五点七米,斜坡墓道宽三点二米。木椁仅存底板和两侧的三块壁板,底板二十四根,全是宽厚均为零点四四米的大木(这是广州发现南越国时期木椁墓中特大型的墓例)。墓坑内全部填沙。因墓早已被盗,仅残存几件小陶器。又在约当椁室的中部处有个大的盗扰坑,发现玉器二十二件,位置凌乱,有璧、璜、环、蝉(死者的口含)、舞人、组玉珮饰和剑饰等。这批劫后尚存的玉器,属青白玉,质坚,雕工精美,与象岗南越王墓所出土的玉器毫无差异。其中一件玉舞人,与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出土于洛阳金村战国墓的一件玉舞人(现藏美国华盛顿佛利尔博物馆)十分相似。这些陶器和玉器都属于南越国时期,而且发现了剑格、剑珌两件玉剑饰,墓主当为男性。从墓葬的规模和劫余的遗物来看,这座墓的主人极有可能就是三国时被吕瑜所掘的南越第三代王婴齐之墓。当然,理据还不是很充分。由于玉玺、金印等最能证明墓主人真实身份的物证大概早已落入吴主孙权手中,所以这座墓的主人是谁,或许永成历史之谜。第四代王赵兴与第五代王赵建德合起来在位才三年。因同室操戈,兄弟相争,赵兴被丞相吕嘉所杀,而赵建德与吕嘉也在汉灭南越时被俘杀,这最后的两主当然不会在广州建墓的。1983年发现的凤凰岗大墓可能就是赵婴齐的墓。如果这个推断无误,那么,南越国五代王的王陵,唯一剩下的就只有赵佗墓还未被发现。看来,赵佗对自己身后的墓地保护,考虑十分周全。根据在象岗发现的是南越二主赵眜的墓,凤凰岗大型木椁墓(如确是三主婴齐墓的话)位在其西,那么,南越一世的赵佗墓,按照方位排列,应是在象岗之东,即在今越秀山某座山冈之下。象岗海拔四十九点七一米,而相邻的越秀山最高一个山冈的海拔为七十米(即今孙中山纪念碑的冈头),估计赵佗墓选址于此,不是没有可能。当然,探寻赵佗墓一要靠考古实践,二要有科学依据。赵眜在位仅十六年,其墓未被盗扰,保存完好,出土遗物丰富,被誉为打开岭南文物的宝库。赵佗在位长达六十七年,又处在南越国前期的鼎盛阶段,其墓的埋藏当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