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习俗是社会精神生活中仪式化、制度化的部分,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晚清时期,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传统礼俗在近代都有程度不同的变化。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生礼仪(诞生礼、结婚礼、丧葬礼和祭祀礼),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晚清时期,人生礼仪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在诞生礼方面,教徒往往请教士给新生儿洗礼,一改传统繁琐的礼仪。在结婚礼方面,清末推行一种“文明新式婚礼”,其主要特色是婚姻须经当事人同意,婚礼多在礼堂或大旅社举行,不用凤冠霞帔,当众宣读婚约,男女双方互换戒指,主婚人、证婚人、来宾代表致词,最后用茶点或筵宴。许多青年男女冲破传统礼节的束缚,争取婚姻自由,并采用新式婚礼。传统的丧礼也有所改变,新式丧礼开始提倡。如不搞请僧道超度、焚烧车马楼库等迷信活动,亲友吊唁多赠花圈、挽联,孝带改用白色纸花,出殡不用仪仗,葬期缩短,跪拜改为鞠躬等。这种新式婚、丧礼在当时虽不普遍,却反映了移风易俗的新气象。
中国传统社交礼节相当繁琐,相见时有作揖、打躬、请安、拜跪等。西人来华后,一些官僚买办因与洋人打交道,也学会了西礼,如握手、免冠、鞠躬等。到20世纪初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在一些大城市中开始推行鞠躬礼。男子礼为脱帽鞠躬,女子礼仅鞠躬不脱帽,重要庆典祀典行三鞠躬,平常交往,一鞠躬或仅脱帽为礼。
中国传统礼仪中,拜谒通常用大名帖。光绪、宣统之时,西式名片以其洁白小巧,便于携带而被中国人模仿。清末民初,名片又普及到中小商业者和军官阶层。
受西人男女公开社交风尚影响,中国几千年“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大防被打破。女子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乘汽车、上戏院,“男女杂坐不以为嫌”。然而在广大的乡村,民间交往中旧的社交礼仪仍顽固地保留着。
近代国家政治礼仪也有所发展。清朝原无国旗,同治元年(1862)李泰国、同治七年(1868)蒲安臣等都曾擅制清朝国旗。光绪十四年(1888),北洋海军建成后,清政府开始定长方形黄色青龙旗为国旗。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国作礼节性访问。在欢迎会上按照国际惯例,要演奏宾、主两国国歌。李鸿章临时编制了一首七绝诗,以充国歌,其词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后来人们称它为《李中堂乐》。此后十多年内,清政府在与他国交往以及国内大典中,都袭用这首歌,因此实际上它在某些场合起了国歌的作用。武昌起义前夕,清政府确定了国歌—《巩金瓯》,歌词曰:“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但这首国歌竟成了清王朝的挽歌,辛亥革命迅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破了清王朝的“金瓯”梦。